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东周列国大白话》(更新中~~ )----天际一孤鸿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1 13:27:08 | 显示全部楼层
6)
没成想,赵盾却叹息道:“本为救郑而来,却要伐郑而去。实在说不过去。郑伯陈侯两位跳槽,我也要自我反省一下,工资是不是太低了?奖金是不是太少了?给他们的工作压力是不是太大了?工作环境是不是太差了?总之,这也不完全是郑陈的罪过。我看不如吃了这顿就这么散了,大家撤兵吧。”
要说赵盾这话也有几分道理,可毕竟不显霸气。华耦听着不爽,回国之后向领导述职,宋昭公心中也自有数。等华御事建议该投向楚国时,他也就顺势放弃了“一边倒”的政策。

楚穆王听说宋国竟然不战而降,连连自夸:“我骄傲!”
台下的宋昭公千依百顺,还提议几国领导一同狩猎,happy一下。宋昭公抬头,正要数数有多少人,却发现怎么麇国的麇子不见了踪影?
原来,就在郑陈建议下一个目标应该是伐宋的时候,楚穆王哈哈大笑,表示:“你俩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我心中本来就是这么想的。”
麇子不乐意了。他觉得自己来开会,已经很给楚国面子了。一起打架的事情可不想干。虽然已有盟约在身,麇子还是下定决心,一根筋地自我暗示:“法律已经阻止不了我了!”终一日,找个机会找个辙,拍拍屁股,走了。
被人耍了的楚穆王自然怒不可遏。可巧,就在这时,宋昭公腆着脸自己来了。楚穆王便转怒为喜,决定暂且不跟麇子计较,先随着宋昭公的建议,趁兴狩猎,happy一番。

Happy归happy,等玩爽了,正事还是要干的。各回各家之后,楚国在当年两次伐麇。其中的第二次由潘老师领兵,直打到麇国的首都锡穴。
“锡穴”看名字就有点意思。为什么麇国的首都以“穴”为名呢?
锡穴在湖北郧县境内。事实上,它还真的很有可能就是一个超大的天然山洞,麇国的宫殿便在这个山洞之中。可以猜想一下,如果没有拥有这种天然险要之地,麇国如何敢跟强大的楚国翻脸?如何能在楚国的两次军事报复中存活下来?
Ps. 据说麇国的特产就是传说中的“四不像“——麋鹿。
当然,麇国钉子户般抗争终究敌不了楚国开发商的霸气,最后也挡不住楚军拆迁队般的进攻。在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弱势的麇国灭于楚,这是后话。

且说,与楚穆王四处领奖走红毯相对比的,便是赵盾领衔下的晋国君臣之集体星光暗淡。赵盾很郁闷,而他的仇人则越发开心。
晋国的大仇人里头,能动兵报复的除了楚国,自然就是秦国了。秦康公当年积极响应赵大夫的号召拥立公子雍,结果做好人还挨顿打,这口气至今仍咽不下去,越想越窝心。这下,看着晋国手下小弟郑宋陈蔡纷纷降楚,而赵盾不敢动兵。秦康公惊喜地发现——苍天啊,大地啊。老天开眼,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准备两年之后,前615年,秦康公让老M守国,自己带着XB统兵500乘大军,带上熟门熟路的晋国旧臣士会做参谋,集中兵力攻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22: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7)
晋国这边,赵盾本来就郁闷,一听秦国要来砸场子,霎那间又开心了。
楚国打不过,难道还打不过秦国么?正缺一场胜仗鼓舞士气,积聚人气。于是,赵盾下令三军全部出动!
兄弟们,抄家伙!

咱们现在捋一下三军的人事变动——
晋国中军:中军元帅当然还是赵盾。只是,赵盾新命提弥明做自己的车右勇士。而中军佐原来是先克。现在先克已经遭袭枉死,空位由荀林父补缺。
晋国上军:原来的上军元帅是箕郑父。五臣乱晋祸首之一的箕郑父早已被杀,他的位子改由赵盾的亲信郤缺继任。而原来的上军佐荀林父被赵盾拉到了自己帐下,上军佐也空缺。这时,赵盾的弟弟赵穿想走裙带关系,撺掇哥哥命他补缺。赵盾深知弟弟经验不足,性格毛躁,还需历练,没有同意。转而让这几年新近看好的臾骈做了上军佐。赵穿不服气,表示愿意自攒小弟,自带家伙,随上军行动。赵盾心说,“这倒不失一个历练的好机会。不然,硬要我给他一个职位,反被别人说闲话。”便同意了。此后证明,臾骈果然没有辜负赵盾的信任。事后也证明,赵穿实在是毛躁得坏了大事。
晋军下军:原来的上军元帅是先蔑,此人倒了血霉,现居秦国。下军佐原来是先都,此人犯了大事,现居阴间。赵盾安排,让栾枝之子栾盾做了下军元帅,胥臣之子胥甲做了下军佐。
另外,赵盾将韩厥提拔为军中司马,也就是军中执法官,负责军容军纪的宪兵队头头。
这韩厥是何许人也?
首先,他是赵盾的亲信,这是毋庸质疑的,不然赵盾也不会把安插他在军队里头。韩厥是韩舆之子,韩舆在崤山之战出场过,他是在韩原之战中有过出色表演的韩简之子,换句话说,韩厥是韩简之孙。
晋国韩家本是华夏黄金家族的姬姓,韩简时受封在韩原,于是改为韩姓。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龙门山大战,韩简如此卖力的原因之一。
韩简死后,儿子承袭父荫。崤之战后没多久韩舆就辞世而去。留下韩厥尚为幼子。当时赵家看他可怜,便担当起了抚养韩门幼子的重任。所谓“恶人有恶报,好人有好报,一报还一报”。小韩厥自小受赵家恩惠,成人之后,竟也奇迹般的救下赵家幼子,报答了赵氏之恩。当然,这是后话,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杯具。

后话不提,我们先小小总结一下,拿晋文公时期的枭雄跟现在的三军帅佐做一下对比,我们会发现除了臾骈之外,基本就是父子二代:赵衰->赵盾、荀息->荀林父、郤芮->郤缺、栾枝->栾盾、胥臣->胥甲。
自从晋献公大大削弱了自家公族的权势,力保献公一脉的权位。这一步,当然给众卿家大臣开放了政治舞台,扩大了职场空间。当然如果公族变弱,卿家又不济,那就歇菜了。好在小弟争气,能人辈出,否则,何来晋国霸业?
只是,好事往往也容易变成坏事。正是因为晋老大的手下卿家小弟们一代接一代地有才,终一日,羽翼丰满的小弟都想着麻雀变凤凰,青蛙变王子,蛤蟆变麻豆,那么,反客为主也将不可避免了
晋国,也果然就是这样被灭亡的。
Anyway,此话现在还为时尚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2:35:12 | 显示全部楼层
8)

且说赵盾领了晋国三军前往查杀Worm.QinArmy。
那时,Worm.QinArmy早已黑掉www.晋国羁马.cn,毒气正浓,士气正盛。况且秦国黑客怎么说也是报仇,有理有据有礼有节,错本在晋国这边,赵盾的舆论压力多少还是有的。新提拔的上军佐臾骈就建议,咱们好歹也是主场,不如以守为攻,看谁耗得过谁。

晋国的羁马领土位于今天山西永济南,在黄河以东,说明秦师早已baidu而来,立营于晋国晋内。客场作战免不了有士卒恋家的思想问题,粮草供应不足的实际危险, 何况这次要败了,咋逃过黄河去呢?
赵盾心知秦军这种复仇之师,必定后劲不足,如当年XBM撒气一般,只要晋人防住了,秦人必退无疑。
面对晋军深挖洞、筑高墙、广积粮的防守态度,秦康公果然受不了了。他找参谋士会商量。士会想了想,表示防守的破绽就在于某人的急躁冒进,而对方最急躁的莫过于贪功的赵穿。况且赵穿是赵盾的弟弟,即使贪功失败也有靠山顶着,几乎是零风险套利。“我看只要能勾引赵穿,围而攻之,不愁赵盾不来救人!”
秦康公依计而行,派出老白领着小弟,穿着迷彩,戴着墨镜,开着黑Q7赶往晋国上军驻地挑战。晋军的防守战术本来就是上军佐臾骈所献,任凭挑战者大喊:“大傻X!骗人钱!勾引人老公!”郤缺臾骈所领上军岿然不动。这时,赵穿听不下了,亲率独立团出寨,抄起家伙就要跟白乙丙干。
老白泼完墨,看赵公子果然中计,当即抽身。独立团狂追十余里。这时,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
戏剧分5个章节——
1、老白表演有点过火,Q7马力也足,跑得太快。后面的赵穿抬头一看看:人呢?!
2、赵穿也留个心眼,这一路狂追,秦军一路狂逃,自己这点小兵又不是城管,毕竟打人能力有限。一看秦军没了踪影,他也就回营去了。前头的老白本想回眸一笑,结果:人呢?!
3、赵穿一回上军,压根不觉得自己不听号令、擅自行动有什么过错,反而怒骂讥讽:“上军皆妇人乎?!怪不得秦人说你们偷人家老公!”郤缺臾骈知道赵穿不好惹,也没打算回嘴。本以为看他安全回来,心中石头落地。心说:“回来就好。没事就好。”结果再一看:人呢?!
4、赵穿现在自信心爆棚。他认定全军上下消极怠工思想浓烈,举世我独醒,谁是HERO?ME!于是跑到三军帐前挨个鼓动,高呼:“有志气的,跟我上!抢钱抢粮抢娘们!”结果三军上下没人吭声。下军元帅栾盾见状也不禁哈哈大笑,心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招呼二把手胥甲来分享快乐,一扭头:人呢?!
5、老白这边黯然回营,没长时间勾引住赵穿,没有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煞是郁闷。秦康公和士会也直摇头,派出去埋伏的西乞术更是趴着快睡着了。就在心灰意冷之际,小兵来报:人!人!
至此,勾引计划艰难成功。

新问题!
胥甲也来了,人有点……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云雾飞舞 + 8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6 16: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宝宝寒 分享,辛苦了,+8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23:01:40 | 显示全部楼层
9)

事到如今,不战不行。
一时间,赵穿独立团和胥甲所领的下军部分热情的演职员同时冲入镜头。
只见秦康公大手一挥,逗留片场的一部分秦军指战员和小兵小将一拥而上,在秦军阵外将赵胥两队人马团团围住。
虽说多了胥甲的小弟,超出了计划,不过算起来还是秦国人多。本来秦人嘲笑赵公子来的人少车空,以为可以以多打少吃不了亏。嘿,没成想,这赵穿性子虽然鲁莽,武功倒的确不错,毫不畏惧,杀人无数,毁车无算,口中还振振有词:“不是怕你,不敢来!只因大多数人请不了假,赶不上车。”
当初送公子雍回国的是老白,被稀里糊涂打一顿、差点没逃回秦国的也是他。那场败战的战场在令狐(山西临猗),名曰“令狐之役”。B对赵家之恨是那么刻骨铭心,不由他一见赵穿就来气。眼瞧赵穿在秦国大军阵前还敢卖弄武功,老白出马亲自出阵,接住厮杀。哪知与赵公子打来打去三十多会合,竟然不分胜负。
同时,赵盾得知弟弟有险,果然三军骤起,一并上来接应。本来,西乞术是支埋伏的奇兵。可是,等远远望见晋国三军驰援而来,这阵势,这气场,反搞得西乞术有种伏兵变孤军的感觉。X-MAN想,还是别埋伏了,赶紧跑去跟大部队汇合要紧,不然恐怕要被各个击破了。
等西乞术赶回本阵,赵盾的大军差不多也接应而来。这也是秦康公第一次亲眼瞧见传说中的晋国三军正规军是何模样,第一印象颇为震撼,赶紧鸣金收兵。眼下还是站稳阵脚,守住军寨最为要紧。
赵盾这边也是救弟心切,一听秦军鸣金,围困赵穿的秦兵撤围而去,于是也不想再生枝节,先救回弟弟要紧,于是晋军这边也鸣金收兵。

这次晋秦动手,秦康公有点蒙。暴力级别还未失控,怎么已经觉得有点体力不支了呢?秦康公很懊恼。他这次报仇也不是光想着追索当年被赵盾欺骗的精神赔偿,它的实际价值是想解释他心中的一个问题:老爸穆公死后,秦国的霸业能否断点续传呢?
如今,康公已经在位6年了!
其实,两年前,秦康公想起兵伐晋也不是一拍脑门的事儿。楚国在南边搞厥貉峰会的那年,赵盾没法硬碰硬,反过来就拿软的捏,竟然攻下了秦国的少梁城。这少梁城就是昔日梁国故都。
摆明着,赵盾压根没有做自我批评,没觉得出尔反尔违背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秦晋两国毫无争议地再次撕破了脸。
“赵盾太欺负人了!陈蔡郑宋投了楚国你都不管,还来打我!”
秦康公忍无可忍,于是好好准备了两年,就等今天这一仗一雪前耻!
可是,现如今一实践,秦军怎么就这么不争气,打不过呢?
秦康公多少有些害怕了,他认栽。
他无奈承认,撤退的时候到了。
问题是,身处黄河以东,如何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23: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赵穿性子虽然鲁莽,武功倒的确不错,毫不畏惧,杀人无数,毁车无算,口中还振振有词:“不是怕你,不敢来!只因大多数人请不了假,赶不上车。”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23: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10)
  
  刚才的军事冲突发生在河曲,河曲的往西就是现在陕西芮城的风陵渡。
  风陵渡位于黄河从北到南,继而从西折东的转折处,大家闭眼想象一下黄河的样子,就在“几”字右下角的那个弯上。风陵渡之西是山西,之东是陕西,之南是河南。所谓“鸡鸣听三省”说的就是这个地儿。
  传说,风陵渡的地名源自那场“黄帝VS蚩尤”的阪泉大战。在这场决定中原命运的大决战中,雾霾天气不期而遇,天昏地暗,不分昼夜。黄帝军迷失方位,北极星也看不着,真得是“找不到北”了。危险之下,黄帝的手下叫“风后”之臣发明了指南车。车上立一个木头小人,手指之处,必是南方。黄帝借此,明确方位,摆脱困境,力战蚩尤而胜。
  风后死后,黄帝葬之,称为风陵,这便是风陵渡的由来。
  当然风后的指南车跟鲁班的飞鸢、孔明的木牛流马、张衡的地动仪一样,因为后世无法仿制甚至无从解释而只好陷于“被传说”的境地。
  
  另外,“指南”这个名字也可以琢磨一下。西方往往叫“指北针”,中国却坚持叫“指南针”,这跟“南面为尊、北面为臣”的观念不无关系。而这种带有风水色彩的传统社会观念又的确来源于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上下五年年,没有哪个朝代的首都是建在北回归线一下的,所以,自古君王所知道的南面就是阳气聚集之地。
  阳刚气就是纯爷们,帝王如何不欢喜?
  历史证明,北边帝王对南方阳光的极度渴望如同男人坚挺的阳具天然渴望女人温暖的阴道一样,往往能锲而不舍、奋发图强、开疆拓土、成就一统。“南征”一词的成功率一直大于“北伐”。集天下权势于一身的秦始皇建国之后便南征百越,不惜创造性的修运河——灵渠,以保证后勤补给。而对于北方,一个万里长城,马上攻势变守势。哪怕是近现代,国民革命军的北上也没有人民解放军的南下有效果。
  不过,一个政权只要过度的贪婪南方的阳光,如同过度贪恋男欢女爱一样,必死无疑。多少主动抑或被动形成的 “东南政权”最后都走上了从歌舞升平到举手投降的不归路。这也是为什么大一统的开国之君一般都会定都于北方而不是南方的原因之一。当南方稳定之后,北方的危险除了严寒便是蛮族的兵锋。所以,建都在北方,以天子守国门,方能让国祚长兴不衰。有了天然的严寒让人冷静,有了外族的军马让人警醒,这也就是“鲶鱼效应”的外在表现吧。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越是在艰苦下成长起来的人更能取得物质抑或是精神上的大成功。哪怕是贵为太子之身,绝对的富二代乔达摩•悉达多,也最终是在自我困顿中悟道,成为释迦摩尼佛的。
  东周列国中笑到最后的毫无争议是秦国。关外荒蛮之地磨练着秦人的意志,造就着秦人的精神。
  只是,如今,还远不是笑的时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 收起 理由
云雾飞舞 + 4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0 07: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宝宝寒 分享,辛苦了,+4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23: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回
1)

秦康公时的秦国压根没有让秦穆公霸业断点续传的功能,恐晋症不可避免地爆发、传染。
现在康公只能撤。士会建议,不如仿当年阳处父的故事,改编一下。

马上,一个秦国使者出现在晋国中军大帐。使者此番是来递交战书,大意是:今日一战,两方小弟都无大碍。明日各带家伙,一决雌雄!
赵盾呵呵一乐,秦国大军连一个赵穿独立团都搞不定,还敢主动挑战。于是当即告诉秦使,晋国应战!
待秦使走后,臾骈告诉赵大人:“刚才我看秦使神态有些紧张,表演略显浮夸,下战书很有可能是虚张声势,掩人耳目。我看,今晚秦军必退。不如我们派兵埋伏在大河渡口,待其撤退,群起而歼之。”
赵盾听之,随即安排下去。
秦军这边,秦使回营,告诉康公,多亏自己业务熟练、脑子活分,终于骗取了赵盾的信任,晋军正在积极准备明日的大决战。
康公也很满意,既然如此,今晚撤兵便不会有大风险了。
士会一听,却生狐疑。他久居晋国,对赵盾等人了解颇深,秦使如此顺利,倒显得蹊跷了。
士会告诉康公,赵盾不是那么好骗的,还是小心为妙。今晚退兵,不如改道,如此如此。

赵盾这边,早已在风陵渡埋伏好人马,就等秦军后撤。可是等着等着,等得腿都麻了,心都凉了,还是没盼到秦国大军。赵盾派人打探秦军,竟然回报。秦军不知去向!
赵盾一听,傻了。
再探。
回报,秦军渡河南下,攻占了瑕邑。瑕邑边上就是桃林塞!至此,赵盾才发现秦军的真正意图——下战书当晚,秦军的确是要撤退,可是,不是后撤,而是南下,预谋从桃林塞陆路回国。可惜这时候,还在河北的晋军追之不及,只好眼睁睁地看着秦军拂袖而去。

本来好端端地一场志在必得胜仗竟然被人戏耍了一把。赵盾面子实在磨不开,这时,替罪羊的即将上桌。
打乱“先防再攻”计划的祸首明摆着是赵穿。可是,赵穿是赵盾的弟弟。还不止,赵穿其实还是已故晋襄公的女婿。当年晋襄公就是为了拉拢赵家,将女儿,也就是晋灵公的姐姐下嫁给了赵穿。所以说,赵穿完完全全是一个纨绔子弟,一个大富大贵、大红大紫的贵族公子。
总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其实也就是说说而已。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有哪个天子跟庶民同罪同罚过。“窃钩者诛窃国者侯”,无数次上演,顺之者大富大贵,逆之者人头落地。当不公成为政权的由来,又何谈政权之下会有公平可言呢?
现在,倒霉地就铁定不是赵穿,而是胥甲。
果然,赵盾以赵穿年轻气盛为由,本着多给新人机会的处理态度,说着“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的台词,放了赵穿一马,既往不咎。以老同志不该犯错为由,本着“有错必罚,有法必依”的处理态度,说着“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台词,严查胥甲附和之罪,从严从重处理。
赵盾表示,赵穿怎么说也只是独立部队,而胥甲堂堂下军佐,不去教育新人,劝诫赵穿,反而放纵赵穿的独立行动,竟然纵兵相随,实在罪不可恕,理应杀一儆百。鉴于胥家有恩于晋,不忍加诛,放逐他国吧。另让胥甲之子胥克接替下军佐之职。
河曲之战,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就结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云雾飞舞 + 2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2-13 00: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宝宝寒 分享,辛苦了,+2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13: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