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784|回复: 273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9-25 15: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
  
  
  
  
  
  第一章 战国序幕(1)
  
  
  
  
  
  
  没有谁是永远的强者。
  春秋史证明了这点,曾有将近一个世纪,中国大地是晋国与楚国争雄斗霸的舞台,其余百十个诸侯国只是在背后摇旗呐喊,充当小喽啰的角色。然而当春秋的大幕徐徐拉上之时,吴、越两国却令人瞠目结舌地异军突起,令老牌强国黯然失色。楚国差一点亡于后起之秀吴国之手,晋国命运虽不致于如此惨淡,却也狼狈不堪,不仅众叛亲离,失去霸主的宝座,甚至后院起火,自相残杀,遂使国力一衰再衰。
  高傲且自尊的晋国人绝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有着一流雄心与军力的大国,岂可沦为二流的混混呢?带领晋国走出低谷的关键人物,正是内战英雄赵鞅。
  如果不是赵鞅,晋国恐怕早就四分五裂了。晋国的强大得益于独特的政治制度,国家权力并不掌握在君主手中,而是在几大家族手中,即所谓的“六卿制”。到了春秋晚期时,执掌权柄的六卿分别是知氏、赵氏、韩氏、魏氏、中行氏、范氏,六大家族轮流作庄。这种灵活且富有竞争性的制度确保了晋国的政治活力与领袖的才能,在历代晋国元帅或执政中,几乎没有谁是庸才。不过这种制度却难以称得上尽善至美,它的负作用是各大家族间相互倾轧与血腥内斗,每积蓄一定时间便有一次大爆发,每次爆发势必有一个或数个大家族从权力舞台上消失。
  公元前497年,晋国陷入大分裂的危机,六卿中的中行氏与范氏两大家族与其余四大家族矛盾激化,终于爆发内战。晋国的内战很快演变为中原的大战,试图摆脱晋国控制的齐国、郑国、卫国等联手支持叛乱的中行氏、范氏武装,这是消弱晋国实力的良机。树倒猢狲散,几乎所有的诸侯国都幸灾乐祸地看晋国的洋相,可是他们却低估了赵鞅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率晋国政府军以一已之力挫败叛军与齐、郑、卫国联军,捍卫了军事大国的荣誉并挽救了国家的命运。
  凭借着无人可及的功勋,他当之无愧地在知跞去世后,成为新一任的晋国元帅与执政。可是要恢复晋国的霸主地位,任重而道远。一来是齐国缓慢地复兴,虽然国力不如晋国,但也足以领袖东方;二来是小喽啰见风使舵,一旦察觉到晋国没有以前那么壮了,便纷纷扬长而去,寻找新的靠山;三来是吴国在东南不可遏制地崛起,大有称霸中原之志。
  赵鞅心里十分清楚,晋老大一呼百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内战的巨大损耗与创伤必须用时间去恢复与愈合。显然,晋国的对外政策要作出调整,称霸已经不是首要的目的,休生养息与积蓄力量才能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事实证明,没有晋国领导的中原成了火药桶,“弭兵之会”后的和平局面渐渐被打破了。宋国与郑国爆发了十四年战争(公元前495年—前482),在此期间,宋国还顺手牵羊灭了曹国;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实力不算强大的鲁国也偷鸡摸狗,攻破邾国并俘其君主。最有雄心壮志的,当属后起之秀吴国,吴王夫差显然不甘心把自己局限在东南一隅,他野心勃勃,要驾驭马车凭陵中原。
  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终于迫不急待地发动对齐国的进攻,兵分两路从海、陆齐头并进。被吓破胆的齐国人借国君的人头乞降,他们杀死齐悼公以换取吴国的退兵。以“仁君”自诩的吴王夫差慷慨地放齐国人一马,可是齐国人还没来得及庆幸,就从边疆传来消息:晋国的战车已轰隆隆地开到了。
  自从平定内乱后,赵鞅除了两次象征性地讨伐卫国与鲜虞国之外(此两国在晋国内战中均支持叛军),在对外关系中,晋国始终保持低调。其实卫国与鲜虞都只不过是小角色,在中原敢地叫板晋国的重量级对象,只有齐国。在赵鞅平定内乱的八年战争中,齐国不仅一而再地出兵干涉,而且在叛军失败后,又收容了叛军领袖中行寅与范吉射,扮演着反晋联盟领袖的角色。赵鞅早就想报仇雪恨,好好教训一下齐国人,可是心有余却力不足,一方面晋国实力的恢复尚待时日,另一方面敌人也太多了。如今机会来了,齐国在吴国的猛轰下,偃然成了落水狗,赵鞅也会做这种落井下石的勾当,此时不揩油,更待何时呢?
  当被视为蛮夷的吴国人高举“不伐有丧之国”的传统道德旗帜时,长期领袖中原的晋国人竟然抛弃了文明的核心价值观,礼的原则遭到践踏也预示着一个更加实际、更加残酷的时代即将到来。晋国的战车长驱直入,在齐国境内横冲直撞,占领犁丘、辕邑后,又摧毁高唐城,一直攻打到赖邑才兴尽而回。
  尽管这次复仇行动十分解气,但是赵鞅的风头很快便被吴王夫差盖过了。一年后的公元前484年,吴国大军又一次兵临齐国,并取得了艾陵之役的伟大胜利,齐国军队战死三千人,损失八百辆战车,前线五名大将成为吴国人的俘虏。凶悍的吴国兵团又一次证明了他们是天下至强,三大传统强国中的楚国、齐国都成为手下败将,只要再力压晋国,吴王夫差便可以实现号令天下的梦想。
  晋、吴的交锋不可避免,但不是在战场上,而是谈判桌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0:3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战国序幕(2)
  
  
  
  
  
  公元前482年的黄池之会,既是吴王夫差人生的顶点,也是他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晋、吴两国在嘴皮子上你来我往,争夺盟主宝座,双方僵持不下。低调隐忍的赵鞅差点失去了耐心,他愤愤地说道:“我们干脆击鼓列阵,跟他们干一仗,这样就可以分出谁先谁后了。”然而与吴国反目并不利于晋国恢复元气,在关键时刻,赵鞅强行咽下一口恶气,把盟主宝座让给了吴王夫差。
  事实证明,赵鞅的隐忍是对的。吴王夫差并没有心情来享受盟主的快感,因为在黄池之会的同时,越国人乘机倾巢而出,进攻吴国的首都。吴国的命运由是开始直线下滑,一直到被越王勾践将其版图从地图上抹去。原来“以退为进”可以是一种战略,原来隐忍是为了等待强大对手遭到致命一击。
  
  元帅赵鞅在外交战线上全面收缩,也是因为他预感到了晋国新一轮的内斗很快就会到来,赵氏家族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呢?
  他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历史上,赵氏家族就曾经遭遇到灭顶之灾,并成就了“赵氏孤儿”的不朽故事。赵鞅就是“赵氏孤儿”赵武的孙子,他怎么会忘了家族的痛史呢?按道理说,如今赵鞅掌权,赵氏家族的势力如日中天,为什么他会有一种深深的担忧呢?尽管他见惯了大风大浪,可是每当他看到一张脸时,就会有几分恐怖感,这是一张英俊的脸,也是一张邪恶之脸,他有一种预感,这个人将是赵氏最大的敌人。
  这个人名叫知瑶。
  在那个时代,“知”与“智”是可以通用的,故而他又被称为智瑶。提到知瑶,不能不说到知氏家族,这个家族在晋国根深叶茂,是从荀氏家族中分出来的一支。知氏从荀氏中独立起来,始于荀首,他曾经担任晋国中军副帅,这是国家第二把手。知氏家族出过两位元帅(执政),一位是知罃(又称荀罃),另一位是知跞(又称荀跞)。
  晋国内战爆发时,作为元帅兼执政的知跞权衡利弊,抛弃了与自己出自同门的中行氏家族,而与赵鞅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老奸巨滑的知跞一方面拉拢赵鞅,另一方面又压制赵氏势力,试图在几大家族之间保持自己的优势。然而老天爷帮了赵鞅的大忙,知跞在公元前493年一命呜呼,禀承轮流做庄的传统,赵鞅顺理成章地成为晋国执政。
  内战改变了晋国的政治模式,“六卿制”由于中行氏与范氏的叛乱而被“四卿制”所取代,此时的晋国权力集中到了赵、知、韩、魏四氏手中,其中又以赵、知二氏最为强大。在执政十几年后,赵鞅渐渐老去,权力的轮盘要转向哪呢?谁是下一任的执政呢?知氏家族的知瑶便是不二的人选。
  知瑶前任晋国执政知跞的孙子,他的父亲知申才能平平,在知跞去世后继承卿位,成为晋国四卿之一,在赵鞅当政时并没有突出的表现。由于晋国四大家族之间的竟争是相当激烈的,因而在确定家族继承人上,必须相当谨慎,否则可能危及整个家族。知申十分喜爱儿子知瑶,因为知瑶身上汇集众多优点,时人称他有“五贤”,就是有五大优点。
  哪五大优点呢?
  第一是相貌堂堂,是个美男子,春秋战国时,对人的长相是比较重视的;第二是武艺高强,无论是射箭还是驾马,都是一流的好手;第三是才艺超群,唱歌跳舞样样精通,不要小看这个,春秋战国时代外交礼仪中,经常要进行才艺表演的;第四是文思敏捷,能言善辩,头脑反应很快很灵活;第五是坚强刚毅,果敢而有决断心,有领袖才能。
  这么一个人简直是完美的化身,知申当然很满意,打算把知瑶立为家族继承人。可是这个决定引起族人知果的强烈反对,知果说:“知瑶不如知宵!”知宵是知申的另一个儿子。知申听了很奇怪,知宵无论是长相、武艺、文才、心智上都不及知瑶,这是众人皆知的事,知果为什么偏偏要反对呢?
  知果斩钉截铁地说:“如果立知瑶为继承人,知氏必定灭亡!”这个结论骇人听闻,他接着解释说:“知宵虽然能力不及,但有仁爱之心。知瑶有五大优点,但心术不正,用这些才能来做坏事,又刻薄寡恩,试想想谁愿意服从他呢?”可是这种危言耸听之论根本无法改变知申的决定,仁义的传统正在一点点地消失,不是吗?吴王夫差为了所谓的“仁义”,放勾践一条活路,事实却证明自找麻烦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0: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战国序幕(3)
  
  
  
  
  
  
  精于识人的赵鞅并不想把赵氏的命运压注在知果的预言上。就算知果的预言成真,知瑶有一天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毁前程,可是赵氏会不会比知氏更早毁灭呢?
  与知瑶的聪明才智相比,赵鞅发现自己的儿子并不出类拔萃,至少表面上看过去缺了点领袖气质,这不得不让赵鞅为家族的命运深深担忧。他预感到赵氏与知氏两大家族之间势必要有一次你死我活的较量,他必须要未雨绸缪,特别在挑选接班人上必须要下足功夫。侯选人是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赵伯鲁与小儿子赵无恤。依照传统,长子继承父业是天经地义,可是如今晋国政坛步步惊心,各大家族都不约而同地立贤不立长,以确保家族的航母能在有才能的船长手中平稳航行。
  赵鞅设计了一道特殊的考题:他写了一篇家训戒言,一式两份刻在竹板上,分别交给了两个儿子。这是赵鞅数十年从政的心得与总结,他希望儿子们能牢记在心中,只要遵循这些法则,赵氏家族无论遭遇何等困境的局面,总还有一线生机。他语重心长地对两个儿子说:“你们要切记在心。”
  
  他只说了一遍,在以后的三年里,只字不提这份训戒词板。三年后的某日,赵鞅唤来赵伯鲁、赵无恤,他要以考官的身份来对两个儿子的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首先应考的是长子赵伯鲁,严厉的父亲要他背诵出刻在竹板上的文字,赵伯鲁两眼发直,愣是一个字也诵不出来。背不出来也就罢了,当赵鞅要看他的竹板时,他都不知扔哪去了,找不着了。这样的表现,令赵鞅着实沮丧,赵伯鲁明显是扶不起的阿斗,希望只能寄托在赵无恤身上了。
  所幸的是,赵无恤没有让父亲失望,他对竹板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当赵鞅要检查他的竹板时,他从宽大的袖中取出——这或许是出自他的勤奋,或许是得到高人的指点,但不论如何,他的表现堪称完美,赵鞅完全满意。
  就这样,赵无恤成了赵氏家族的接班人。他的最大优点是坚持与耐心,他身上没有知瑶那么多亮点,惟一能胜过之处,便在于他的坚持不懈,他不以精巧见长,却能靠笨拙来取胜。
  
  知子莫若父。赵鞅心里明白,倘若以才华相比,赵无恤完全不是知瑶的对手。知瑶成为下一届执政,几乎是铁板订钉的事。尽管晋国是四卿制,但赵氏与知氏是耀眼的红花,而韩氏与魏氏只是陪衬的绿叶。野心勃勃的知瑶必定成为赵氏的心腹之患,深谋远虑的赵鞅要在自己去世前安排好退路,于是他唤来心腹尹铎,派他去镇守赵氏家族的封邑晋阳。
  八面玲珑的尹铎心知赵鞅用心良苦,他直言不讳地问道:“派我前往晋阳,是为聚财呢,还是为求一个保障呢?”赵鞅以赞赏的眼光看着尹铎,深信自己没有看走眼,只是简单地回答道:“要求一个保障。”
  尹铎心领神会,不必多问,便动身前往晋阳。到了晋阳后,他实施惠民政策,减轻税赋,讨好百姓,并把这一切功劳记在赵鞅身上,故而晋阳百姓对赵氏家族是举双手拥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0: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续)
  
  
  
  
  
  
  
  
  公元前475年,执政十七年的赵鞅终于迎来死神的召唤。临终前,他把赵无恤唤到床前,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倘若有一天晋国有难,你一定要回到晋阳,尽管晋阳距离首都遥远。你要信任尹铎,不要因为他年轻而看不起。”其实赵鞅心里很明白,他在位时,知瑶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可是此人掩藏不住其野心,终究有一天会张牙舞爪向赵氏开战的。
  赵鞅去世了,知瑶无可争议地成为晋国执政。这一年(公元前475年)是传统史学界所认为的战国元年。春秋的背影远去,战国的大门开启了。
  尽管都是诸侯国争雄斗霸的演义,但春秋与战国还是有很大不同:春秋时代还坚守着仁义的底线,传统的精神仍被奉为圭臬,战争还披着文明的袈裟;相比春秋,战国时代多了几分残酷与血腥,实用主义兴起对抗道德主义,思想突破传统的限界,更加自由与丰富多彩,平民阶层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登上原本属于贵族的政治舞台,中国大地的巨变进一步加剧着……
  
  
  在赵鞅执政的十七年里,晋国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日子。在最初那几年,内有叛军,外有数个国家武力干涉,可是雄才伟略的赵鞅在刀锋上从容起舞,逐一打败各个对手。在他执政的后期,宁可息事宁人,对外低调,甚至在黄池之会上把盟主头衔丢给了吴国,从而避免了与强大的吴国兵戎相见。这种低调无疑是有远见的,盛气凌人的吴王夫差并没有得意多长时间,在越王勾践的频频打击之下,吴国已全面落败。
  在赵鞅去世的这一年,越王勾践的大军包围吴都,吴国的灭亡已是指日可待。吴王夫差举目四望,才发现自己早已树敌过多,大国中的楚国、齐国都是他的敌人,只有晋国还勉强算得上盟友,毕竟他与赵鞅在黄池之会上签过盟约啊,盟约上还有“好恶同之”的字眼。于是夫差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晋国身上,这时赵鞅已经去世,赵无恤会不会因为父亲的缘故出手相救呢?
  
  
  出手相救?
  简直是笑话!当年吴王夫差与赵鞅为争个盟主头衔,差点打起架来。虽然赵鞅最后忍辱负重,勉强作出让步,可这毕竟是丢脸的事情。赵无恤原本可以义正辞严、甚至幸灾乐祸地回绝吴国人的要求,可是他偏偏要摆出一副道义的架式,又是节食,又是派出使者慰问吴王,做足了面子后,一兵一卒也没有派出。
  赵无恤在这个时侯推出如此做作的表演,自然有其用意。如今知瑶春风得意地登上执政的宝座,人又帅又有能力,自然有不少的拥护者。相比之下,赵无恤不论武功还是文艺,都不及知瑶,更糟的是,他长相丑陋,跟知瑶站在一起那简直是天壤之别。不过赵无恤有自己的本领,他不比武、不比文、不比美,而是觑中知瑶的最大缺点:狂妄自大、缺乏仁爱之心。因此他在吴都被围时,假惺惺地张扬自己的“道义”,捞了国际名声,却没有半点实际行动。我们必须说,这位丑陋的赵氏宗主确实有老奸巨猾的一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6 10:4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续)
  
  
  
  
  
  
  
  
  
  最能说明赵无恤老奸巨猾的一件事,莫过于用下三滥手段灭了代国。
  说起代国,那还是晋国的友好邻邦,特别与赵氏家族关系很好。代王的夫人,就是赵无恤的姐姐,可是弟弟居然打起姐夫的主意了。当时赵无恤服丧期还未满,可是他已经盘算着要利用这个难得的时机,把代国收入囊中。于是他北登夏屋山,摆下酒宴,邀请代王前来。你想想,代王是赵鞅的女婿,如今岳父去世了,前来表示一下哀痛之心也是应该的,他没有丝毫的怀疑,一口答应了。
  可是谁会想到这竟然是一出鸿门宴呢?身着白色丧服的赵无恤摆了酒席,款待代王一行人,在席上用一种叫铜枓的具器来盛饭。餐具有时候也可以成为杀人凶器,在侍从斟酒之时,早有装扮成厨师模样的刺客不动声色走到酒案边,抓起沉重的铜枓,冷不妨地朝代王的脑袋猛击过去。那效果就是鸡蛋撞在石头上,代王的脑浆迸出,当场气绝身亡。与此同时,代王的随从们也纷纷被埋伏在一旁的武士所击杀。
  杀死代王不是目的,鲸吞代国才是目的。服丧中的赵无恤丝毫不顾忌血灾之光,大开杀戒,以武力强行征服代国。赵无恤实在算不上是有道义之人,只能说是厚黑高手,厚时则摆出道义的架式,黑时则六亲不认。有这样的弟弟,当姐姐的算是倒霉透顶,代王夫人得知自己的夫君竟惨死在弟弟手中,她对着苍天大哭一场后,用尖头簪子插入自己的喉咙,追随夫君的亡魂而去。她的遭遇得到了代国人民的同情,后来人们把她死难的地方称为“磨笄山”。
  赵无恤用卑劣的手段吞下代国,代价是姐姐之死,这至少令他遭到族人的非议。他很明智地用借花献佛的方式来挽回声誉,把代国之地慷慨地封给自己的侄儿赵成周。赵成周的父亲赵伯鲁,本是赵鞅长子,因为没有通过父亲的测试,最后丧失了继承权,因此而心情郁闷以致英年早逝,留下一个儿子赵成周。赵无恤把代地封给了赵成周,无疑是对当年抢走赵伯鲁继承权的补偿,同时弱化逼死姐姐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吞并代国一事来看,赵无恤确实有自己的一套本领,但此时晋国呼风唤雨的主角并不是他,而是新任执政知瑶。
  
  知瑶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在赵鞅的时代,吴国的威胁是可怕的,由伍子胥、孙武调教出来的吴国军队无敌于天下,连晋国都不敢与之争锋。可是如今在越王勾践凶狠的报复之下,吴国从一头壮老虎变成一头病老虎,而且病得奄奄一息了。神气的勾践正准备对吴国发动最后的一击。无论是中原的晋国、齐国,还是南方的楚国,都幸灾乐祸搬着凳子来看勾践的表演,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时,吴国的命运被终结了。
  接下来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是,越王勾践有没有雄霸天下的野心呢?此时的越国,把吴国都吞下了,其军力之强,殆可称为天下第一。勾践灭吴后,会齐、晋诸侯于徐州,泥菩萨周元王特地给勾践封了“侯伯”的头衔,所谓“侯伯”便是诸侯之长,是领袖。面对勾践这样一位伟大的英雄,即便是盛气凌人的知瑶也不得不收敛其锋芒。所幸的是,勾践灭吴只是为了报仇雪恨,并没有席卷天下的野心,这是出于明智的考虑,越国偏居东南,文明落后,虽然在勾践的铁腕与卧薪尝胆的精神鼓舞下,取得了奇迹般的胜利,但这种军事上的强大并非建立在国力强大的坚实基础之上,并不具备可持续的发展。勾践很明智地选择了急流勇退,他把吴国所侵占的楚地、宋地、鲁地分别还给这三个国家,明明白白昭示天下,他无意搅动征服天下的战争。
  越国军队无意染指中原,这对知瑶来说,真是个好消息。他上台三年以来,之所以延续赵鞅低调的外交政策,便是要等待吴越战争的结果,评估一下东南两强对中原政局的影响力。如今一切水落石出了,吴国已粉身碎骨,越国明哲保身,晋国再度雄霸中原的日子来了!
  如果我们把公元前473年勾践灭吴视为春秋时代的谢幕,那么公元前472年知瑶伐齐则可视为战国时代血战天下的开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1: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欲望无极限(1)
  
  
  
  
  
  
  
  
  晋国的政治权力是掌握在卿家手中,君主几乎没有权力,因而第一执政的地位相当于国家统治者,这也是为何我们只提赵鞅、知瑶,却很少提及晋国君主的原因。知瑶是个能力十分强的人,他雄心勃勃,要恢复晋国昔日的霸主地位,实现一统中原的梦想。在通往梦想的道路上,齐国是最大的绊脚石。
  作为东方政治大国,齐国在军事上的成就总是乏善可陈。
  作为春秋第一个称霸的国家,齐国在齐桓公之后就失去了强国风范,一直被晋国压制,只能充当配角的角色。直到晋国因内斗而走向衰落时,齐国好不容易才挣脱晋国的羁縻,联合郑、卫、鲁等小弟,在东方自成一派,与晋国分庭抗礼。
  但即便如此,齐国的军力仍然令人不敢恭维,三番两次败在赵鞅手下,在艾陵之役中更是被吴国人打得头破血流。对知瑶来说,他打心眼里就瞧不起齐国人,打败齐国对晋国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当时齐国侵占一块晋国的地盘,这块地盘叫英丘,至于是什么时候侵占的,史书上没有写清楚,大概是当年齐国干涉晋国内战时占领的。
  知瑶就以这个为理由,打算要出兵讨伐齐国,他把计划上报给了晋出公。晋出公只是名义上的君主,没有权力,只是走走形式罢了,批了“同意”二字,然后又转呈给周天子。周天子是周元王,他比晋出公更加尴尬,表面上是周朝的最高领袖,实际上没有人听他的,他之所以还有利用价值,是大国要“挟天子而令诸侯”。周元王一看,晋国要攻打齐国了,这事反正他也没法干涉,索性也批“同意”二字。这么一来,知瑶攻打齐国,就成了“奉王命”了,握有政治上的主动权。
  从这里可以看出知瑶的精明。要是没有这张王命,说不定被周元王封为“侯伯”的越王勾践一时不高兴,有意找茬,那就麻烦了。
  
  手握王命的知瑶出动精锐部队,磨刀霍霍扑向齐国境内。齐国人不甘示弱,派大将高无丕前往迎战,双方列阵对峙。
  知瑶虽然高傲,但打起仗来是不含糊的,他亲自骑着马观察齐军的阵地,想要找到敌人的破绽。不料此时却出现了意外,他的座骑忽然受惊乱跑起来。对于骑术一流的知瑶来说,尽管马受惊乱窜,他仍然稳坐马背,用手上的缰绳来调整马匹跑动的方向。即使在这种突发事件之下,知瑶仍然表现出其镇定与勇敢,他不能让马匹向后跑,否则将给敌人留下一个落荒而逃的印象,他充满自信地驭马前驰,而前面就是敌人的营地!直到接近敌营时,他终于制服了受惊的马匹,从容不迫地返回。
  他的部下被这有惊无险的一幕看得目瞪口呆,神色自若的知瑶笑道:“齐国人认得我的旗号,如果我不向前,他们大概会说我因为胆怯而逃跑。”
  这位晋国的统治者,果然胆识俱优!
  
  晋军的传统,开战前总要占卜以定吉凶,可是知瑶拒绝了:“讨伐齐国这件事,国君事先已禀告给天子,并在宗庙占卜过了,是吉利的。齐国人侵占我们的英丘,国君给我的命令是:此番出征,不是要炫耀武力,而是要夺回英丘。讨伐齐国,师出有名,何必再占卜呢?”这一通话,表明知瑶伐齐的必胜信心,既然充满自信,何必让占卜来防碍自己呢?
  事实证明晋国的军事力量是可怕的。
  六月二十六日(公元前472年),晋齐两军在齐国境内的犁丘展开血战,齐军大败。此役中,知瑶不仅展示出自己的指挥才能,还亲自抓获并杀死齐国将领颜庚,证明自己是一名勇敢的武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1: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欲望无极限(2)
  
  
  
  
  
  
  尽管在犁丘一役中,晋军取得了胜利,但要彻底打败齐国并不容易。齐国在中原拥有众多的盟友,比如郑国、鲁国、邾国等,根深叶茂,倘若不削去其枝叶,难以撼动根本。在齐国的盟友中,鲁国是不可靠的,因为在过去几百年里,鲁国多数时间都被齐国欺负,历史积怨比较深。知瑶对齐、鲁的矛盾一目了然,他决定拉拢鲁国,联手打击齐国。
  一年后的公元前471年,晋国使者出使鲁国,要求联合鲁国攻打齐国,并罗列出鲁国臧氏家族对历次对齐战争中取得的佳绩:“当年臧文仲率楚军讨伐齐国,攻占了谷城(时间是公元前634年);臧宣叔会同晋军讨伐齐国时,攻占了汶阳(公元前589年,鞍之战);如今我国君主希望能得到臧氏的帮助,共同攻打齐国。”
  自去年齐国败绩后,鲁国的立场就悄悄改变了,还是跟着晋老大心里踏实啊。现在晋国使者对臧氏家族英勇往事的吹嘘,更使得鲁国人飘飘然了,于是乎当即答应晋国,并派臧石为统帅,追随晋军攻打齐国。您还别说,臧石又一次捍卫了家族的荣誉,此番出击,攻克了齐国的城邑廪丘。
  虽然这一次伐齐之役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战果,但由于成功策反鲁国脱离齐阵营,知瑶还是心满意足。在班师回国的途中,他派太史赠送一些牛给臧石,用以犒劳鲁国军队,并致歉说:“赠送的牲畜不够档次,在此表示歉意。”
  
  搞定了鲁国之外,知瑶又把目光锁定在齐国的另一个盟国上:郑国。
  倘若再击破郑国,就斩断了齐国的左膀右臂了。公元前468年,晋国战车又开进郑国,知瑶率领部队攻城略地,抵达桐丘。郑国自知不是对手,便紧急向齐国求救。
  救还是不救呢?齐国首相田常当然知道郑国对于齐国的意义,必须要救援,可是在前两次本土抵抗中,齐军都败给了晋军,要出国境作战,对多数齐国士兵来说,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对晋国畏之如虎。怎么办呢?田常也是一个人才,他想了一个激励手段。在军队出发前,他召见并慰问了所有晋齐战争中的阵亡将士,当众把五座城邑封给了犁丘之战中阵亡将领颜庚的儿子颜晋,鼓励他说:“你父亲在犁丘之战中光荣牺牲,由于国家多灾多难,没能及时抚恤你,如今国君命令我把这五座城邑封赏给你,你驾马车去向国君谢恩吧,不要废弃你父的功勋。”
  田常不仅在口头激励部队的士气,他还以身作则,亲自率军队出征。正所谓知耻而后勇,在三番两次败在晋军手下后,田常加强了军队的治理,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在纪律严明上有很大的进步。这点可以从行军中看出来,譬如说,齐国军队穿过谷地抵达留舒(山东东阿县一带),谷地的百姓竟然一点也没有察觉到大军过境,一点扰民的迹象也没有。
  齐国的援军抵达濮水时,天降大雨,水位暴涨,渡河困难。此时齐国将士纷纷要求就地休整,等待雨过天晴。可是有一个人却急了,此人便是郑国的使者国参(春秋著名政治家子产的儿子),他焦虑地对田常说:“晋国军队就在郑国的屋檐下,因此我们才向贵国紧急求救,贵军倘若停止不前,恐怕就来不及了。”
  听到这里,田常在心里盘算一番,如今正是与晋国争霸中原之时,齐国无论如何也不能置盟友郑国于不顾。于是他站起身来,身披蓑衣,拄一把兵戈站在山坡上,亲自指挥大军渡河。齐国军队的素质过硬,在如此困境的环境下,抢渡濮水。可是马匹就不那么听话了,四腿踩在淤泥中,任凭你怎么拉,就是不肯拔腿前行。田常命令用鞭子绑住马腿,抬起来迫其前行。就靠着这种顽强的精神,齐国大军顺利渡河,继续向前线挺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1: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欲望无极限(3)
  
  
  
  
  
  
  齐国人的英勇表现大大出乎知瑶的意料,考虑到侵郑兵力的不足,他很明智地放弃了,卷铺走人。不过在走之前,知瑶发动了攻心术,他给田常写了一封信。
  在信中,知瑶这样写道:“齐大夫陈子(田氏家族因是陈国的移民,又称为陈氏,因而知瑶把田常称为‘陈子’):您是来自陈国的分支,如今陈国灭亡了,这都是郑国的罪过。晋国君主派我前来郑国,是要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也要询问大夫您是不是为陈国的命运而忧虑。您的根是在陈国,如今却要帮助郑国,如此本末倒置,那知瑶我有什么办法呢?”
  陈国是在公元前478年被楚国所灭,距今已过去整整十年。既然陈为楚所灭,知瑶怎么又扯上郑国呢?这个就说来话长了。在公元前479年时,楚国爆发一次很严重的危机,熊胜发动兵变,几乎颠覆了楚国政府。熊胜的父亲是楚国前太子熊建,在楚平王时因被陷害而逃到郑国,结果在郑国被子产所杀。熊胜一直要攻打郑国,以报父亲被杀之仇,可是当时楚国政要们无意发动伐郑战争,他一怒之下,发动兵变,把首相(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等人都杀了。陈国见楚国内乱,想混水摸鱼,不自量力地进攻楚国。结果在熊胜兵变失败后,陈国成为楚国的清算对象,很快被灭亡了。
  其实陈国被灭,与郑国确实没有多少关系,可是知瑶却绕了一个大圈,他的逻辑是这样的:郑国当年杀了熊建,才导致后来熊胜的兵变;而熊胜的兵变,又是陈国被灭的诱因;因此,陈国被灭,与郑国有直接的关系。这个结论显然是很荒唐,陈国被灭于公元前478年,而郑国杀熊建是公元前522年,两件事整整相距44年!虽说有一点点关联,但也只能算很次要的因素。
  显然,知瑶是小题大做,一来离间齐国与郑国的关系,二来嘲讽田常是个忘本的人。
  可以想象田常看到书信后,勃然大怒的样子,他诅咒道:“经常欺负别人的人都没好下场,知瑶他难道能活得久吗?”
  
  是役无功而返后,知瑶并不甘心。四年后,即公元前464年,他又率大军卷土重来,包围郑国的都城。
  在此之前,知瑶虽然身为执政,但对赵氏家族还是颇为客气。随着专政的时日越久,他飞扬跋扈的禀性就越发显现,与赵无恤的矛盾越发尖锐。特别在这一年的伐郑之战中,两人第一次爆发正面冲突。
  知瑶准备进攻郑国都城,他命令赵无恤率先带部队入城。从春秋后期始,晋国的军队越发私人化,实际上是几大家族的私人的武装。知瑶要让赵无恤打头阵,又没给什么好处,赵无恤想都不想,一口回绝了:“你在这儿,怎么不亲自带兵杀进去?”
  嘿,这小子居然顶撞!知瑶这下可气坏了,要知道他自始至终,打心眼里就瞧不起赵无恤这个人,觉得这是个懦夫,让你打头阵,那是看得起你呢。知瑶一句轻蔑而侮辱的话,让他与赵无恤再无调和的余地:“丑而无勇,何以为太子?”长得又丑又懦弱,一代雄才赵鞅真是瞎了眼,让这样的人来当赵氏的接班人。
  这句话像一把刀扎进赵无恤的心窝里,一辈子也忘不了。赵氏家臣也被知瑶这句侮辱的话给惊呆了,俗话说:“士可杀不可侮。”况且是晋国政坛的四卿之一呢?可是赵无恤果然有忍耐力,他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尚无法与知氏抗衡,只能先忍了,于是淡淡地说:“我能够容忍羞耻,这或许对赵氏家族没有坏处罢。”
  这次进攻郑国的军事行动,也因为两大巨头不能齐心协力,最后光打雷不下雨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1: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欲望无极限(4)
  
  
  
  
  
  
  
  知瑶与赵无恤交恶,标志着独裁时代的到来。
  此时知瑶执政已经十几年了,他的权力加上其才干,使得知氏家族的实力不仅远远超过韩氏与魏氏,也超过了赵氏。对于野心无止境的知瑶来说,这远不是结束,而仅仅只是开始罢了。与四大家族相比,晋国公室显得十分孱弱,知瑶开始盘计鲸吞更大的地盘,于是他把目光盯准了中行氏与范氏的领地。
  自从中行氏与范氏发动叛乱失败后,这两大家族的领袖中行寅、范吉射流亡到齐国,被清理出“晋国六卿”的行列,他们在国内的领地被封。不过在赵鞅当权时,并没有想瓜分这两大家族的地盘,但随着中行氏、范氏的衰落,其实上其家族的命运早已注定。到了公元前458年时,等得不耐烦的知瑶终于要把肥肉吞到肚子里,他与赵氏、魏氏、韩氏三大家族通气,秘密约定瓜分中行氏与范氏的地盘。有利可图,又何乐不为呢?赵氏、魏氏、韩氏乐得与知氏沆瀣一气,大家心领神会,出其不意地出兵,血洗中行氏与范氏的残余,并按约定将其土地、财物瓜分一空。不消说,在这次抢劫行动中,知瑶获利最丰。
  这次大抢动行动,是四大家族背着晋出公暗地里谋划的,作为一国之君却完全被蒙在鼓里,晋出公愤怒了,而且是出奇的愤怒。他当了十七年的傀儡国君,对四大家族的嚣张跋扈本来就心有怨气,如今这股怨气被浇上油烧了起来。他娘的,这一群乱臣贼子——晋出公满腔怒火,他要向四大家族开战!
  可是晋出公无权无势,拿什么同四大家族开战呢?他惟一拥有的,就是国君的头衔,只能向国际社会呼吁,向邻国救援了。于是晋出公向齐国、鲁国政府发出呼吁,希望这两个国家能出动军队,帮助他讨伐四卿。晋出公勇敢地向知、赵、魏、韩四大家族发出挑战书,但结果并不意外,四卿出动军队攻打国君,在这场君臣的交锋中,国君又一次被打得大败。晋出公狼狈而逃,投奔齐国去了,从此再没有机会回到自己的国家,六年后他病死在异国他乡。
  晋出公流亡后,知瑶立晋昭公的曾孙为国君,至此国家大权完全掌握在他手中,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知瑶野心勃勃,早晚要把晋国吞为己有,之所以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取代晋室,是因为他与其他三大家族貌合神离,有共同利益时,大家自然是同一阵营,然而一旦利益出现了分歧,那就是敌人了。在对付三卿,比对付国君更难,所以知瑶要耐心地等待,利用一切机会,对三家各个击破。
  
  野心家的野心总是无止境,他们不停地追逐着下一个猎物。
  踌躇满志的知瑶在国内驱逐晋出公,在国外则吞并了厹繇。厹繇应该是中山国内的一个部落,中山国就是鲜虞,是一个狄人国家。在不同的史书中,厹繇又称为厹由、仇繇、仇由、或仇犹。由于厹繇靠近晋国,但是地形比较险要,易守难攻,知瑶想打起它的主意,可是几乎无路可通,要出兵征服困难重重。怎么办呢?聪明的知瑶想了一个诡计,他令人修了一个大钟,假称要送给厹繇君主。
  当时中原的青铜器是十分有名,也是文明的象征,文化落后的厹繇君主自然十分欣喜。为了迎接大钟,他下令修一条路,在地形险要之处,削平高山,填平低谷,以便让晋国的运载大钟的马车可以通过。厹繇大臣赤章蔓枝劝谏说:“我们又没帮知瑶做什么事,他凭什么要送大钟给我们呢?知瑶这个人,贪婪而且没有信用,肯定是想要攻打我们,但道路不通畅,便想出这么一个伎俩,以送钟为名,让我们修路来迎接。我猜知瑶的军队必须会尾随大钟前来的。”
  利令智昏的厹繇君主对逆耳良言不以为然,他反驳道:“晋是大国,有心与我们交好,拒绝人家是不吉利的。你不必再说了。”
  赤章蔓枝无法改变君主的主意,他回到家后,自言自语道:“作为臣子,如果我不够忠心,那就是罪过;如果我尽了忠心,却得不到信任,那么是可以脱身远去的。”说罢后,他打点行李,带着家人离开了厹繇,前往卫国(或说是齐国)避难。果然不出赤章蔓枝的预料,不久后,晋国的大钟送到,随即军队开进厹繇,这个狄人部落终被知瑶所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27 11: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 欲望无极限(4)
  
  
  
  
  
  
  
  在不费吹灰之力夺得厹繇后,知瑶对自己的智力水平显然充满自信,与其在战场上拼死拼活,不如靠斗智来赢得胜利。他想将“利以诱之”的伎俩复制到卫国头上,于是赠送四匹良马、一块白璧给卫侯。晋国人如此示好,卫国人有点受宠若惊,群臣纷纷向卫侯表示庆贺。但卫国还是有人才的,有一个人不仅没有前往庆贺,反而面有忧色。此人是公孙弥牟,又称为南文子,他警告卫侯说:“无缘无故送来礼物,无功受赏,这是祸患的先兆。我们是小国,并没有送出礼物给大国,大国反而送礼给小国,这件事,值得担忧。”
  弥牟的分析与赤章蔓枝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卫侯并没有像厹繇君主把忠告当作耳边风。在晋国内战时,卫国是反晋的急先锋,卫侯对晋国的提防心显然是很强的,由是他下令卫国军队在边界加强警备,修缮道路、桥梁、渡口,积极做好防备晋军入侵的准备。
  果不其然,知瑶偷偷摸摸地在边界集结了大军,只要卫国人疏于防守,便要践踏其国土并收为己有。可是令他失望的是,卫国的防备无懈可击,这位晋国独裁者不由得叹道:“卫国有人才啊,事先知道了我的谋略。”于是将军队撤回,放弃了攻打卫国。
  不过知瑶并不是知难而退的人。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这次用的是苦肉计。
  角色扮演者是知瑶的儿子,名唤知颜,他假装受到陷害,向卫国政府提出前往避难。这件事要怎么办好呢?又是弥牟站出来出谋献策道:“知颜是知瑶最喜欢的一个儿子,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却要逃亡到卫国,这里面一定另有原因的。但是既然人家要还投奔,如果不接纳的话,那也说不过去。不如这样吧,我们在边境上严加守备,如果知颜的车队超过五辆车,便不再接纳。”
  这下子知瑶知道卫国是不容易用谋略来取得的,权衡利弊之后,最后他放弃了征服卫国的念头,转而攻略中山国。
  
  讨伐中山国一役,知瑶又捞到不少好处,夺得一块地盘,名为穷鱼之丘。春风得意的独裁者有点得意忘形了,他打破了“四卿平等”的传统,在国内政坛上一枝独大,越发不把其他三家放在眼中。他盛气凌人,喜欢挖苦人甚至侮辱人,其他大臣自不必说,连位列四卿之列的赵无恤、韩虎、魏驹,他照样羞辱。
  以前知瑶骂赵无恤“丑而无勇”,已经使赵氏对他深恶痛绝了。在公元前457年的蓝台之宴上,他又激怒了韩氏家族。事情是这样的,在酒宴上,知瑶酒喝过头了,出言不逊,调戏韩虎,并且羞辱韩虎的辅相段规。韩虎与段规虽然不敢发作,可是铁青着脸,明眼人一下就可看出两人心里怒气冲冲。
  这时知氏家族的族人知果悄悄地对知瑶说:“您可得警惕点啊,不然就要大难临头了。”这位知果当年就反对立知瑶为家族继承人,如今看到知瑶开始坠入深渊,他不能不为家族的命运而深感担忧。可是知瑶听罢哈哈笑道:“要发难也是由我发,若我不发难,有谁敢胡来呢?”说罢又是几杯热酒下肚,对知果的提醒完全当耳边风。
  知果正色地说道:“《周书》上写说:‘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君子在小事上能殷勤谨慎,才能避免大的祸患。今天主公在一顿饭的功夫里,接连侮辱韩氏宗主与辅相,自己又没有充分的准备,只是说别人不敢发难,这怎么行呢?蚊、蚁、蜂、蝎这些小动物都能伤人,何况是韩氏的宗主与辅臣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知瑶却一句也听不进去,在他看来,他已经完全控制晋国的权力,掌握着生杀大权,不要说有人敢发难反抗他,就是忤逆他旨意的人,也只有死路一条。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06: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