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4-10-12 08:00 |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楼主 |
发表于 2014-6-16 20: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Chapter01 一只白鹿引发的血案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杭州城里,一个人不断地听到从四面八方飞来的战乱消息。
他没有惊慌失措,没有捶胸顿足。他只是发出了一声叹息:“到底是应验了。”
事实上,他早已预知了这一切。
他曾观测到太白星昼现的天象,已预感到天下必将大乱。因为,太白昼现,不是好兆头,而是预示着四海战乱。
他的名字,叫做刘伯温。时年四十一岁。
此时,他虽然二度辞官寓居杭州,但作为大元子民,他不希望看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预感成为事实。
但这一天,到底是来了。他所观测到的天象开始一一应验。
如果说,元至正十一年之前各地的民变只是小打小闹、不够红火、可以忽略不计的话,那么从至正十一年开始,元的天下真的开始天翻地覆了。
这一年,发生了一件很偶然的事情,说大不大,由一只白鹿引起。有电影爱好的人,可根据以下情节剪个片子(片名《一只白鹿引发的血案》):
至正十一年(1351年)五月,元钦差贾鲁奉命修治黄河,来到黄河边上,偶然看到白鹿庄首富刘福通家养了珍奇的白鹿,大为动心,于是派人去索要,不料刘福通很有动物保护意识,一口拒绝了他。
敲诈勒索未果,钦差大人自然大为恼火,而且一想到刘福通家财万贯,更是坚决不能放过,修治黄河缺的就是银子,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白鹿和财产全给你没收,于是干起土匪的行当,派人持刀拿棍去他家大肆打砸抢掠,将刘家夷为平地,忍无可忍的刘福通与白莲教掌门人韩山童击掌盟誓,决定效仿革命先贤陈胜、吴广,一举揭竿而起。
韩山童,栾城(今河北)人,世代信奉白莲教,堪称白莲世家。其祖父因传授白莲教,被流放到永年(今河北)白鹿庄。到了他这一代,他不但不思悔改,而且还光荣地继承了家族使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地进行艰苦的宣传工作,并且还创造性地宣称天下将大乱,弥勒降生,明王出世,又自称是宋徽宗八世孙,当为中原之主,大肆鼓动百姓起事。
刘福通堂堂巨富被土匪钦差欺负得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实在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是可忍孰不可忍,欺人太甚,于是心一横,干脆反他娘的!当即与韩山童等聚集受苦受难的百姓,杀白马黑牛,宣誓起事,所有人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韩山童被推为明王。
刘韩二人并不像好汉歌唱的那么果断潇洒,“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事实上,他们为了起事成功,做了相当多的准备工作,但所谓夜长梦多,不幸的是,事情走漏了风声,韩山童被捕,英勇就义。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刘福通带着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奋力突围。
如果韩林儿知道十五年后自己将死于非命,估计这次就不会突围了,干脆横刀一抹一死了之,早死早超生。
可惜,他不知道十五年后的事。
不知道的结果就是逃,跟着刘叔叔一路长途奔袭,大概遇到的敌人太草包,他们轻易占领了颍州(今安徽阜阳),随即趁热打铁,进军河南,占朱皋,据仓栗,连破罗山、真阳、确山,又克舞阳、叶县等地,横行豫南,顺风顺水。沿路百姓听说后纷纷踊跃投军,计二十余万,绵延数百里,安徽、河南一带只要是他们一出现,兵锋所指,势不可挡。
而北方如徐州的芝麻李、彭大以及濠州(今安徽凤阳)的郭子兴等,也都在此时举起红巾军的旗号遥相呼应(反正可以开免费连锁公司,不干白不干)。
与此同时,一个叫徐寿辉的蕲州人趁机也聚众造起反来,红旗往肩上一扛,红巾往头上一戴,也充了一股红巾军,一口气攻下了湖广、江西多座城池,江浙一夜之间遍地烽火。
另有一个叫方国珍的海盗头目也很有默契,率领大股水军、千百艘战船在海上兴风作浪,沿岸烧杀扰掠,肆无忌惮,闹得一天比一天凶,攻下温州、台州、杭州指日可待。
虽然,刘伯温看到大乱已成事实,但他并不十分惶恐,因为他知道,大元气数未尽,目前的各路头领并不是最终的主角,而只是配角。
最终的主角,另有其人。那个人,要在九年之后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这些人要闹,是大元的劫数,逃也逃不过,就让他们闹吧,打就是了。虽然元朝腐败透顶,但身为大元子民,怎么着也得对雇主尽一点心。
九年来,他第三度出仕,组建过民军,几次打败过方国珍,打败过邹普胜,被排挤,被夺权,辞官,隐居……
九年来,打来打去,贼还是贼,刘伯温还是刘伯温。大元,气数未尽。
九年,对于一个胸无大志的人而言,混一天是一天,眨眼即过,然而对于一个满腹韬略不得施展的人而言,却是实实在在的虚度。尤其对于一个明知要度过九年才能大展身手的人而言,更是一种折磨。
九年来,刘伯温郁郁不得志,相当忧愤。在他第三度辞官后隐居青田的日子里,他满怀苦闷,写下了《郁离子》一书,取“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之意。
此书的意义,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不仅是一部文学经典,更是刘伯温治国安民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此书著成后不久,他出山了。
这一年是至正二十年(1360年),距至正十一年九年之后。这一年,他五十岁。刚好五十岁。
五十而知天命。大元的气数要完了,再也没必要保它了,由他去吧。
那个人,终于来了。
从此,他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