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第欧根尼变奏曲》(完结)--陈浩基短篇推理小说合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09: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这证明了能使这个诡计,就只有冰咖啡一人。”熊猫眼首次亮出微笑。“幸田指证胖虎后,胖虎曾向我们展示身分上的图形,他画的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圆形,跟冰咖啡画的符号一模一样。要瞒骗众人,X在先前作假的身分上必须和共犯使用相同的记号,如果他们画的是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符号——比方说正方形——那刚才的检查便会露馅。这便是事先串通、二人是共犯的证据。”

    “等等啊!”我抗议道:“这是巧合啊!”

    “你还有很多可疑之处。”熊猫眼很冷静的对我说:“先不论你提出公开身分,引诱他人掉进陷阱的做法,你的座位是我们当中最具优势的地方。你可以居高临下仔细观察情况,而共犯胖虎要跟你打暗号亦不容易被发现。更重要的是,你之前说的话有严重的矛盾,证明你在说谎。”

    “我说过什么谎话?”我被她逼得紧了,愈来愈感到烦躁。没想过一个小女生可以让我如此焦急。

    “你说你之前在隔邻上‘网路平台理论与实作’的通识课,因为大雨被迫逗留,可是,你却宣称自己是电脑科学系的学生。众所周知,本科生不能选修自己所属学系办的通识课,为什么电脑科学系的你可以修电脑科学系的‘网路平台理论与实作’?你留下这个谎言并不是意外,而是刻意露出破绽,让我们可以公平地分析和推理。你便是我们这一课的助教,亦即是本来的X。”熊猫眼恍如名侦探般,一口气作出推理和解释。面对这个难以解释的矛盾,我想我只能认输,哭着承认我便是犯人了。

    可是,我压根儿不是X啊!

    什么鬼助教、什么鬼推理小说欣赏、什么鬼胡子耿博士,我也是今天早上踏进这讲堂才知道的啊!

    “哎,请先让我解释一下……”

    我的话突然止住。看着在场的众人,我张开口,没发出任何声音。他们的目光注视着我,但我毫不在乎,因为,刹那间我明白了这个谜团的答案。回忆中的每个片段、每句说话,也跟这个谜底相符、吻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形。人家说读推理小说时,谜底揭盅的一刻会让读者起鸡皮疙瘩,我发觉,原来现实里置身于类似的情境,那份感觉来得更强烈更难以形容。

    就像在黑暗中忽然看到一线光明,而那道光线慢慢照亮了整个环境。

    “……我想先问一下各位所属的学系。”我说。

    “你又要扮成明智吗,毛利小五郎?你这时候应该要像夜神月那样垂死挣扎,否认自己是X嘛!”和尚讥讽道。

    “如果我是负责评分的助教,你认为你这态度会不会让我留下坏印象?”我故意唬一下对方。和尚似乎没料到我这样回答,吓得伸一伸舌头,没再回嘴。

    “我想大家说一说自己的学系,不用证明什么,即使是谎言也不打紧。”我真笨,现在才发现这个遊戏的重点。我们不用怕无辜者为了减少对手误导他人,真正的重点是让想说真话的人说话。

    “我是音乐系的。”落汤鸡说。

    “医学系。”熊猫眼说。

    “中文系。”幸田答。

    “工商管理系。”和尚说。他回答得很干脆,也许怕开罪我。

    “新闻系。我想当记者。”曼联说。

    “资讯工程。之前说过了。”鸭舌帽说。

    “化学系。”胖虎说。

    “好了,这便足够了。”我说:“我不是X,但我已经掌握了谜底。鸭舌帽跟熊猫眼的推理也有错误的地方,但他们都说对一些事情。我想,如果没有他们,我也没法子想到答案。”

    “你说什么?”熊猫眼和鸭舌帽一起问。

    “这遊戏里的确有共犯。那便是幸田。”我指向那位穿得漂亮入时的金发女生。

    “什么?她是共犯?她刚才连身分也没有投进箱子里,如何跟胖虎合谋啊?”和尚问。

    “胖虎不是X。”我说。

    “那谁才是另一位助教?”

    “什么另一位助教?”

    “你刚才说幸田是助教之一,是X的共犯嘛。”

    “助教只有一位。谁说共犯一定是助教?”我回答。

    “你是说教授一早找了我们一位同学当内应吗?”落汤鸡说:“因为幸田是中文系学生,或许曾到过H大听中文系的耿教授的课,所以他们事先串通好了?”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笑着说:“‘幸田来未’小姐——不,应该说耿旭文教授——请妳不要再假扮学生了,出来主持大局吧。”

    众人发出讶异的叫声。最让我欣慰的,是连熊猫眼也露出惊讶的表情。我差点以为她是个无血无泪的机器人,他日毕业后会变成冷血女医师。

    “你说幸田是……耿博士?”胖虎一脸错愕,指着“胡子教授”说:“那这位是……”

    “就是助教X先生啰。”我笑道。“虽然我并不是这课的学生,没办法拿奖励,但作为遊戏的参与者,我还是要认真地说一次:我指证台上的教授便是X。”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09:3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田和胡子教授露齿而笑。胡子教授说:“请说明你的推理。”

    “鸭舌帽说得没错,这遊戏并不是即兴,而是有预备的。除了麦克笔是证据外,如果这是一个即兴的遊戏,假扮X的助教也许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欺骗学生,毕竟奖励是A等的成绩,没有教授会如此鲁莽的。这份奖励就说明了,这个谜底一定不简单,比功课和论文更难,策划者一定有全盘计划才会执行。”

    “这一点没有疑问,鸭舌帽也提出了。”幸田说。

    “虽然鸭舌帽提出人数一点有他的理由,但熊猫眼的反驳亦非常合理。人数方面难以控制,所以‘教授’那句‘有七位学生’不一定是提示。不过,鸭舌帽的想法是对的,从‘教授’进入讲堂开始,他已经留下很多提示。这些提示并不是‘说了什么’,而是‘没有说什么’。他由始至终也没有作出自我介绍,只是在白板上写下课程和教授的名字,我们便假设他是‘耿旭文教授’。另外,大家记不记得谁最早叫他做‘教授’的?”

    “是……幸田!”鸭舌帽嚷道。

    “没错,就是说课业繁重,希望减少功课量的幸田。如果我们有人称他做‘耿教授’或‘耿博士’,便会损害了推理小说的公平性——亦即是这遊戏一再强调的公平性。如果最后谜底解开,他告诉我们他便是X,我们一定抗议问为什么我们叫他‘耿博士’而他没否认。‘博士’是不可乱认的头衔,但‘教授’则比较宽松,而且他亦没有自称为教授,我们只是一厢情愿的如此称呼他……习惯性地依从第一个人提出的称谓来称呼他。”

    “这太犯规吧!”胖虎再一次说道。

    “只是我们没问罢了。”我说:“或者我现在问一下吧——教授,请问如何称呼你?你是哪一系的?头衔是什么?”

    胡子教授笑着说:“我姓张,属于文学院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五年前在澳洲M大文化研究系硕士毕业,现在在C大攻读博士学位。我在C大校外课程部主讲两门课,叫我‘教授’我可是当之无愧的啊。”

    想不到他真的姓张。他不会跟张菲有亲戚关系吧?

    “X不是混在学生之中吗?”曼联问。

    “他也没说过这一句,这句是妳说的。他只是回答‘大致上就是那样子’、‘犯人就在我们当中’,他从来没说过‘你们之中有犯人’。”

    “光这一点又如何得知他便是X?”熊猫眼问道。

    “你们没发现这遊戏有一点是多此一举的吗?”我举起那片撕下来的纸角。“为什么要犯人画记号?如果单纯猜谁是助教,我们只要用谈话,再由教授证实便可以了。鸭舌帽说得对,教授一早已给我们很多提示,包括这张‘身分证明’。身为主持人,他根本没必要示范犯人会画个怎样的X,就算真的要让我们留下证明身分的实物,他也只须发纸给我们,说‘犯人会在纸上画个X字,你们可以画其他符号’便可以。难道我们连X字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吗?然而,教授不但在我们面前画上一个大大的X,还说‘隐藏身分的助教会在纸上画下这记号’。这便是最大的提示,之后他啰啰嗦嗦地说什么消去法之类,都是转移视线的手法。真正的答案,一开始便公平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只是我们没留意而已。”

    “那么,你又凭什么判断幸田便是真正的耿教授?”鸭舌帽问。

    “你刚才的推理只推论出台上的教授是助教X假扮,但耿博士不一定在我们之中啊?”

    “会设计这种遊戏,让我们投入思考和推理的教授,并不是那种拍拍屁股把工作丢给助教的老师。如果我是耿教授,我一定会想方法在现场观察每位同学的反应,在助教X假扮自己进入讲堂前,留意学生之间的举动,向助教打暗号示意遊戏是否进行——万一学生中有多人互相认识,这遊戏便无法进行。而且,让自己混入学生之中,在揭露真相时会更有爆点,这才是推理小说的精髓。”我说。

    “这些只是客观条件罢了,并不是支持推理的论据。”熊猫眼说。她真是个一板一眼的女生。

    “正如我刚才所说,最早提出‘教授’这称呼的是幸田,这是一个可疑之处。另外,我记得教授曾三次提到我们的绰号,分别是胖虎、和尚和幸田,就只有幸田没有加上‘同学’,其余两人是‘胖虎同学’和‘和尚同学’。我认为这是他给予我们的另一个小提示。”

    “可是这亦可能是巧合。”熊猫眼说。

    “没错,所以刚才我便提出查问各人所属学系的问题。幸田说是中文系,跟耿博士一样,加上之前提过的嫌疑,我便推理出她是博士的结论了。”

    “你没怀疑她会说谎吗?”

    “这个是我最后发现的盲点。”我吁了一口气,苦笑一下。“我之前一直也认为妳说得没错,这个遊戏容许说谎,对手之间亦可以互相陷害,查问每人的资料似乎没有意义。不过,这些都是烟幕。教授强调的‘容许说谎’,其实是用来扰乱我们的推理方向的,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是‘就算说了真话,你们亦不能确定’。”

    我望向幸田,继续说:“这个遊戏和推理小说有一个最大、最关键的不同之处,就是没有‘案件’。我们只是单纯知道有一位叫作X的人混进来了,他干了什么嘛?没有。在推理小说中,案件的特征就是谜面,无论是皇冠上的宝石被偷走也好,尸体旁边留下血字也好,甚至某人莫名其妙地被重金聘用抄写大英百科全书也好,这些谜面也可以让侦探追查下去。我们只要细心思考一下,这个遊戏根本是玩不成的——犯人可以说谎,其他角色又互相猜忌,别说一个半小时,给我们一个半月也无法破案吧?这和最初的设定‘这遊戏必须公平’有着矛盾。可是,如果换个角度去想,犯人和共犯会公平地说真话,只是我们不能确定那是否谎言,那么这遊戏便可以玩下去。对策划者来说,他们真正的胜利是‘没有说谎或说最少的谎也能不被揭破身分’,所以,刚才我相信,真正的犯人是不会隐瞒所属的学系这项情报——因为他们已料到,如何在不说谎的条件下误导我们,即使实话实说,我们亦不能简单地找出谜底。”

    “正确无误。”幸田——不,耿博士一边拍掌,一边离开座位,往台上走去。

    “毛利小五郎怎可能会推理出真凶啊……”和尚嘀嘀咕咕地说。

    “很抱歉,我这个毛利小五郎碰巧是剧场版的。”我回赠他一句。

    胡子张教授再次打开他胸前口袋的白纸,向各人展示那个在我们面前画下来的X。“恭喜,有人破案了。耿教授跟我还猜没有人能看穿真相。”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09: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我很高兴啊,”耿教授笑容满面,说:“鸭舌帽猜对了一部分,在座的人之中并没有X,而熊猫眼的推理虽不正确,亦相当合理,点出部分盲点和线索。”

    “系方派我负责协助耿教授,当天第一次见面时我也没想过对方是女性,毕竟耿旭文这名字太男性化了。我们聊起性别的叙述性诡计,后来便想到,可以弄这样的一个遊戏,让同学们参与一下,增加学习趣味。我们也知道星期六早上的课有点难熬,希望同学们觉得有趣,不会逃课啦。”张教授摸摸胡子,笑着说。

    “多拿一张白纸的是我,不过我也没想过有什么实际效果。”耿教授从口袋掏出一张四折的白纸。“另外我们还留下一些线索,像我特意扣了个H大的胸章,张教授的公事包上挂了他的职员证,只是大家没有走过去侦查……”

    “不好意思……”胖虎怯懦地举手,问道:“看样子耿教授的年纪跟我们差不多,妳怎可能是博士啊?”

    耿教授笑逐颜开,看来女人都喜欢他人称赞自己年轻。“我这个博士头衔满新鲜的,我只比你们年长六、七岁吧!为了不被你们看穿,我才特意化这个夸张的妆,把头发染成金色。不过你们都认为教授是老人家吗?二十多三十岁的女生也可以当教授吧?”

    “哔哔……”电子闹铃的响声响起。张教授看看手表,说:“不知不觉已是十二时了,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你们离去前每人拿一份下一课的讲义,有时间的请备课,另外可以先阅读一下书目上的作品,我们在第三课会讨论爱伦·坡的《莫尔格街凶杀案》……”

    众人站起来,向讲台前走去,他们各自交谈,好像在谈刚才的遊戏的细节。我没离开座位,回头望向讲堂的大门,透过门上的玻璃,我可以看到正午的阳光。我不知道暴风雨是何时停止的,不过,这一个半钟头算是过得相当充实有趣。或者,我下星期也来听课吧?我想耿教授和胡子助教应该不会反对。

    “喂,冰咖啡,你下星期有没有兴趣再来旁听啊?”幸田来未在讲台上招招手,示意我过去。讲堂里只余下耿教授、鸭舌帽、熊猫眼和我,他们三人都在讲台前愉快地聊着。

    “好啊,妳不嫌我打扰你们便行了。”我边说边走近他们。耿教授的妆虽浓,但靠近一看,她的样子挺好看。好吧,我愿意收回那句“连幸田妹妹也及不上”的评语。

    “我有一点不明白,”熊猫眼面对着我,说:“你为什么要说谎?”

    “说谎?”我讶异地问道。

    “你如果是电脑科学系的,便不能修‘网路平台理论与实作’的通识课。这是矛盾吧。”鸭舌帽说。

    “啊,这个啊……”我莞尔而笑,说:“如果熊猫眼没有作出这个指责,我也没可能想到谜底,这是令我察觉真相的关键。请让我自我介绍,我叫王迢之,四年前在P大电脑工程系取得博士学位,今年获C大工程学院电脑科学系聘请担任讲师,除了在学系教授‘电脑图像应用’及‘软体工程’外,亦负责教授通识选修课‘网路平台理论与实作’,这是我的名片……”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09: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不知不觉,原来我已出道九年多。撇除征文比赛的得奖作品合集,我正式以作家身分出版小说是在二〇〇九年,当年和友人高普合作在明日工作室出版科幻小说《暗黑密使》。那次出版我们遇上不少波澜(辛苦高普兄和编辑了),现在回想也真是啼笑皆非,但总之我就糊里糊涂地出版了第一本作品(虽然事实上只有“半本”,个人独立作品要到二〇一一年才面世)。连同两本合著小说,我这几年间共出版了十部中长篇作品,期间亦写了好些短篇,于是我想是时候整理一下,为自己投身写作的首十年画下一个注脚,出版短篇合集。

    本书起名《第欧根尼变奏曲》,是由于我不想将多部短篇随便塞进书里马虎了事,决定以组曲的形式来包装呈现,还要煞有介事地为每篇加上古典乐风格的次序题名(后面我会逐篇说明),而部分故事彼此虽无关联却的确是以相近的主题作不同的“变奏”。至于选上“第欧根尼”这名字纯粹是我的个人趣味使然——第欧根尼(Diogenes)是古希腊哲学家,犬儒学派始创人安提西尼的弟子,主张极简生活(也有说他只是追随了安提西尼的思想,二人从没见面);传说特立独行的他住在一个大木桶里,过着流浪汉般的生活,某天亚历山大大帝慕名拜访他,说可以实现他的任何愿望,正在晒太阳的第欧根尼却只提出一个要求:“请你闪开,别挡住我的阳光。”后来,柯南·道尔爵士在《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中虚构了一个名为“第欧根尼俱乐部”的绅士会所,会所里禁止任何人交谈,让会员们能在伦敦的喧嚣生活中拥有一片容许沉思的宁静乐土。

    本作的短篇作品,都是我在“第欧根尼状态”之下,沉浸在自己的思海中创作出来的。虽然当中有参赛作品,也有杂志邀稿,但这些故事我都没有考虑太多、单纯地觉得“这样写就好了”而动笔创作。

    我想,对一个作家而言,比起飞黄腾达、天降横财,能躲在大木桶中写自己喜欢的故事更教人称心快意。

    以下有各篇创作的背景资料与后话,部分有剧透,请自行斟酌阅读。附带一提,我除了为每篇加上了古典乐风格的题名外,也差不多为每篇选配了一首我心目中认为气氛相符的古典乐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使用以下连结(YouTube影片名单),当作BGM跟内文对应逐一欣赏:

    Var.I Prélude: Largo
    〈窥伺蓝色的蓝〉

    完成日期:二〇〇八年十二月

    首次发表:《神的微笑》(第七届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征文奖作品集)

    第七届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征文奖决选入围作品。因为台推奖容许参赛者投超过一份稿件,那年我共投了三篇,而本篇正是最后一篇。事实上,我完成首两篇后距离截止日期只余八天,心想还是放弃算了,可是过了几天,思前想后我还是觉得不妨“冲一冲”,结果意外地只花三天便写完——之前两篇我各耗上一个月才写好的啊。虽然本篇的时代背景略久,作中的网路元素如今都改变了,但大概将地下网站换成暗网、部落格换成Instagram或脸书,故事放在今天一样行得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代人一方面主张隐私不容侵犯,另一方面却更乐于“分享”个人生活点滴。为了得到更多人认同,我们好像对科技带来的危机麻木了。

    “Prélude: Largo”是“前奏:最缓板”,配上本篇的选曲是萧邦(Chopin)的《二十四首前奏曲》的E小调第四号乐曲(24 Preludes, Op.28, No.4 in E minor, Largo)。作为组曲的第一首,当然选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较好。不过话说回来,这首乐曲的别称是“窒息”,我想,跟故事满匹配嘛。

    Var.II Allegro e lusinghiero
    〈圣诞老人谋杀案〉

    完成日期:二〇一二年十二月

    首次发表:诚品站

    台湾推理作家协会曾跟诚品站合作,由会员轮流撰写专栏增加曝光率,我们除了写评论文章外,有时还会写一些二、三千字的短篇小说。本篇就是圣诞档期我一时兴起之作,就是想写一个有点美式风格、带点奇幻趣味的生活故事。构思这故事时,因为背景设定在美国纽约,所以我连伏笔都用英语去想,结果用中文写出来后才发现其中一条伏线变得十分隐晦——“丢进停尸间一律叫作无名氏”("all become John Doe in the morgue")。附带一提,我最喜欢的圣诞故事是狄更斯的《小气财神》(A Christmas Carol)。

    “Allegro e lusinghiero”是“快板及哄诱”,本篇我选配圣桑(Saint-Saëns)的《哈瓦奈斯舞曲》第一乐章(Havanaise in E major, Op.83, I. Allegro e lusinghiero)。

    Var.III Inquieto
    〈头顶〉

    完成日期:二〇一八年五月

    首次发表:《无形》Vol.2

    来自香港文学杂志《无形》的邀稿,主题是“鬼”。因为是文学杂志,所以本篇主题倾向严肃,故事没有什么逻辑推理元素,重点也不是放在惊奇感上,而是侧写对荒谬现实的惊悚感吧。我没读过几篇卡夫卡的作品,但构想本作时的确有想起《变形记》。别问我到底本作主角是真的看到异象还是单纯是个神经病,我不知道。有时现实里精神病患比“正常人”还要清醒吧?

    “Inquieto”是“不安”,选曲是普罗高菲夫(Prokofiev)的钢琴曲集《瞬间幻影》第十五首乐曲(Visions Fugitives, Op.22, 15. Inquieto)。

    Var.IV Tempo di valse
    〈时间就是金钱〉

    完成日期:二〇一〇年八月

    首次发表:《皇冠杂志》685期

    第十届倪匡科幻奖三奖作品,初出其实是在比赛网站,但现在网站消失了,我只能确认差不多同一时期在《皇冠杂志》有刊载过。这故事的理念很简单,就是金钱和快乐其实跟时间一样,多寡从来都是“相对”的。我本来没打算在这儿阐明,只是坊间似乎有将本篇核心概念理解成“金钱到头来还是很重要,至少要有几百块才能抱得美人归”的微妙说法,我只好碎嘴一下吧。(笑)

    虽然故事没后续,但我觉得,假如为本篇加一篇“后日谈”的话,立文大抵会在八十岁去世,但他死前十年的人生,会过得比以往七十年更精采、更充实。我深信就算活到古稀之年,一个人的顿悟还不会来得太迟,毕竟,时间是相对的嘛。

    在此要特别鸣谢叶李华老师和国立交通大学图书馆,让我无偿取回本作版权。虽然倪匡科幻奖现已停办,希望各位读者仍继续支持华文科幻小说的发展,让更多作者投身科幻小说创作的行列。

    “Tempo di valse”是“华尔滋的速度”。我想,人的一生就像一首华尔滋,有人华丽地转圈,有人只能盲从其他舞者在舞池流动,可是不管华丽与否,终究只是一首华尔滋,有开始的一刻,也有完结的一瞬。曲子我选了德弗扎克(Dvořák)的《E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二乐章(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Major, Op.22, II. Tempo di valse)。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09: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Étude.1
    〈习作·一〉

    完成日期:二〇一一年三月

    未发表

    我虽然很少遇上“缺乏灵感”的写作障碍,却不时碰到“缺乏手感”的麻烦——简而言之,就是有觉得不错的点子,却无法写得有趣或满意。这些时候我会让自己转换心情,打开某个随机选出五个莫名其妙的关键字的网站,拿这些关键字串联起来写些乱七八糟的极短篇小说。我还规定自己必须依照次序让关键字顺序在文中出现。这些极短篇纯属遊戏之作,不过趁此机会,挑了三篇“比较像样一点的”公开以飨读者。

    这篇没有什么感想,纯粹是觉得好玩而已。故事背景应该是欧美社会吧?

    “Étude”是“练习曲”的意思,因为是练习,所以就不配乐曲了。

    Var.V Lento lugubre
    〈作家出道杀人事件〉

    完成日期:二〇〇九年五月

    首次发表:《台湾推理作家协会会讯2011》

    早期实验作品。因为想写的是纯本格推理的后设小说,所以特意抹去所有现实特征,连人名也省下来,故事放在台湾、香港甚至韩国或日本都大概说得通(当然,放在欧美则不大合理,因为西方的新人作家想出道,主要找上的是经纪人而不是出版社吧)。作中的作家名字、作品名称都是随便乱写,这次修稿时看到当年写的“S氏作品改编成电影,又翻译成十二种文字外销”也不禁吓了一跳。因为科技进步的关系,这次追加了平面图和示意图。今天为推理小说的机关画插图真是比十年前轻松得多喔。话说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在二〇一〇年办了个会内交流比赛,主题是“不见血谋杀”,我便以此篇参加。我的想法是,“谋杀”不一定如字面般解读成“夺去一个人的性命”,怂恿一个人犯下无可挽回的过错、彻底摧毁他的人生亦是一种“谋杀”,而且往往比杀死对方更为残忍。

    “Lento lugubre”是“悲恸的缓板”,选曲是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y)的《曼费德交响曲》第一乐章(Manfred Symphony, Op.58, I. Lento lugubre)。

    Var.VI Allegro patetico
    〈必要的沉默〉

    完成日期:二〇一四年四月

    首次发表:脸书

    记性好的香港读者大概记得二〇一四年香港中学文凭试中文科卷二作文科出了一道备受争议的试题,要求考生撰写第一人称自述“选择沉默是正首次发表:脸书确的”的文章,有人质疑该题目是否有意向中学生灌输“维稳”思想。忘了谁牵头,总之当时香港网路各界陷入了作文热潮,每人也参一脚写自己的版本,一时间全港创意大爆发,我也凑热闹在今天已荒废了的脸书墙上写上一篇。基于完整试题受版权法保护,无法在此记录,但我想作文题目“必要的沉默”算是常见的语句,所以我就不避嫌,收录本篇于此。试题有提供第一段要求考生续写,这儿自然将该段删去了——不过删掉更好,我觉得试题中那个开首写得有点、呃、土里土气。(出题的老师,得罪了)

    “Allegro patetico”是“哀伤的快板”,配乐我选上李斯特(Liszt)的《十二首大练习曲》的D小调第四乐曲(12 Grandes Études, S.137, No.4 in D Minor, Allegro patetico)。

    Var.VII Andante cantabile
    〈今年的跨年夜,特别冷〉

    完成日期: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首次发表:脸书

    二〇一一年我在明日工作室出版了好几本中篇作品,当时出版社要求作家们年末在脸书或部落格弄一个串联宣传活动,撰写应景的短篇或极短篇,于是我便写了这篇小故事了。其实和我用来抓回手感用的练习极短篇风格很相似,只是没有关键字捆绑。

    “Andante cantabile”是“如歌的行板”。因为是爱情故事(啥?),所以挑选了脍炙人口的拉赫曼尼诺夫(Rachmaninoff)《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变奏第十八号乐曲(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Var.18. Andante cantabile)。主角抱着女孩,在公园长椅上等新年来临,配上这首乐曲,不是浪漫得要死吗?

    ……希望不至于令大家以后无法正视这首动人的乐曲吧……

    Var.VIII Scherzo
    〈加拉星第九号事件〉

    完成日期:二〇一二年一月

    首次发表:《台湾推理作家协会会讯2012》

    我在拙作《13·67》的后记提过,该作的第一章本来是参加台湾推理作家协会的内部交流比赛的,结果因为超过字数,于是留下来续写成长篇,参赛的另外再写。本篇就是“另外再写”的那篇了。当年的题目是“安乐椅侦探”,但我在本篇里想写的题材却远超于这主题,结果变成“极北”的问题作。(笑)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09: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篇可以以几个层面来解读,表面上是一部隐喻社会与政治的科幻寓言,但实际上我想写本格推理中的“后期昆恩问题”。“后期昆恩问题”详细说明的话可以写上万余字,故此暂且跳过,简单解释的话,就是由于侦探涉入案情导致角色不再处于局外,令读者无法倚赖他获取客观公平的线索,从而推论出本格推理的“公平性”根本不完备,客观的逻辑推理只是假象。我在本篇里将侦探角色设定成作者代言人,他不需要推理,只是将线索串连起来便能输出答案,可是在加入“将侦探自身当成线索”的一项条件后,所谓的“真相”便被逆转。我不是要借本篇来解答“后期昆恩问题”,只是想制造条件,尝试建基于“后期昆恩问题”创作出凸显本格推理不完备性的本格推理故事。

    再往深一层钻下去,我在本篇还想写剧情以外的新本格诡计。故事运用叙述性诡计当然是这层次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我刻意在本篇里迴避使用“人”这个字。“犯人”、“其他人”、“众人”、“军人”、“人员”、“人情”、“人工智慧”等等全都不能写,老实说,这简直是自找麻烦,作品完成得很不容易,不过因为一开始便决定了这是一个“没有人”的故事,所以有必要贯彻这个后设文字遊戏的始终。

    最后补充一点:篇名使用“第九号”是因为我很喜欢一九五九年上映的著名科幻烂片《外太空九号计划》(Plan 9 from Outer Space),算是一个小小的致敬。

    “Scherzo”是“诙谑”,本篇配曲是萧士塔高维奇(Shostakovich)的《两首弦乐八重奏》第二乐曲(Two pieces for String Octets, Op.11, II. Scherzo)。本篇的故事背景配上摇摆于“屈从于国家体制”与“勇于挑战意识框架”之间、既被谴责亦被褒扬的前苏联作曲家的作品,我想应该满有意思吧。

    Var.IX Allegretto poco moderato
    〈Ellie, My Love〉

    完成日期:二〇一二年九月

    首次发表:诚品站

    可能因为我自小便看美剧,总觉得从夫妻恩怨发展而成的杀人案放诸西方社会比较有味道,于是这篇也循这个方向来写了(纵使故事里没明言地域为何)。虽然我是日本乐团南方之星(Southern All Stars)的乐迷,但本篇的篇名只是信手拈来,跟乐团的同名歌曲内容无关……不过将人名换成日本姓名,场景放在湘南海岸好像也可以?

    “Allegretto poco moderato”是……“稍快板略微中板”(这个有点难译)。选曲是萧士塔高维奇的《多元化乐队组曲》第七乐章“第二圆舞曲”(Suite for Variety Orchestra, Op.Posth., VII. Waltz No.2)。我可不是因为这首乐曲曾被用作某对好莱坞影星夫妻合演的电影主题曲而选的,虽然感觉上真的很符合那种气氛。附带一提,这组曲一直被误当成《第二号爵士乐团组曲》(Suite for Jazz Orchestra No.2),至今仍有不少唱片误植。

    Étude.2
    〈习作·二〉

    完成日期:二〇一八年一月

    未发表

    嗯,只是一篇有点科幻味的练习,没有什么特别的。

    Var.X Presto misterioso
    〈咖啡与香烟〉

    完成日期:二〇〇九年八月

    未发表

    本篇是写来参加第九届倪匡科幻奖,可惜只进入复选,没入围。某程度上,〈头顶〉和本篇是同一题材(“身陷异常”)的变奏,不过创作手法与故事最终的着陆点却南辕北辙。撰写本后记时,加拿大刚实施大麻合法化,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这令我们反思,一般国家法律禁止大麻、不禁绝成瘾征状更严重的香烟,到底是出于冠冕堂皇的“为了人民健康”,还是牵涉到消费型社会中更广泛的利益冲突而不得不妥协吧?

    “Presto misterioso”是“神秘的急板”,配曲是阿根廷作曲家希纳斯特拉(Ginastera)的《第一号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Piano Sonata No.1, Op.22, II. Presto misterioso)。

    Var.XI Allegretto malincolico
    〈姊妹〉

    完成日期:二〇一五年二月

    首次发表:《Esquire君子杂志》

    来自《Esquire君子杂志》的邀稿,不过我不清楚最后有没有刊登,或是刊登在哪一期。因为写给香港读者,故事用上一些本土元素,诸如㓥房、房价、地铁等等,在地性有点强,所以本书的台版不得不加上一些注释。本篇与〈Ellie, My Love〉是主题“姊妹与家庭”的变奏,而它们与〈窥伺蓝色的蓝〉更变奏自类同的故事构成。

    “Allegretto malincolico”是“抑郁的稍快板”,配上的乐曲是浦朗克(Poulenc)的《长笛奏鸣曲》第一乐章(Flute Sonata, FP164, I. Allegretto malincolico)。

    Var.XII Allegretto giocoso
    〈恶魔党杀(怪)人事件〉

    完成日期:二〇〇九年一月

    首次发表:台湾推理梦工厂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8 09: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想试试写搞笑推理,于是写了这篇。本来只是拿日本特撮片戏仿恶搞一下,结果还是加入了一些社会议题(?),变成另类的科幻讽刺小说了。话说我后来读到日本漫画家石黑正数的科幻推理漫画《外天楼》,惊觉自己还是太稚嫩,《外天楼》那种才是糅合后设、推理、反推理、讽刺、科幻、戏仿、荒谬剧、喜剧、悲剧、人间剧的杰作啊。

    “Allegretto giocoso”是“幽默的稍快板”,配本篇的选曲是约翰艾尔兰(John Ireland)的《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第三乐章(Piano Concerto in E-flat major, III. Allegretto giocoso)。

    Var.XIII Allegro molto moderato
    〈灵视〉

    完成日期:二〇一八年六月

    首次发表:《皇冠杂志》774期

    来自《皇冠杂志》的邀稿,主题也是“鬼”(跟《无形》的〈头顶〉同期)。因为《皇冠杂志》的刊载作品类型范畴较广,所以这边的风格比较靠近流行小说。这篇跟〈习作·一〉和〈必要的沉默〉是主旋律相同的变奏(“原来主角是〇〇”),同时亦跟〈圣诞老人谋杀案〉及〈头顶〉以相同手法作变奏(“似乎是奇幻故事但无法确定”)。

    “Allegro molto moderato”是“非常适度的快板”,选曲是佛瑞(Fauré)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第三乐章“西西里舞曲”(Pelléas et Mélisande, Op.80, III. Sicilienne)。

    Étude.3
    〈习作·三〉

    完成日期:二〇一八年八月

    未发表

    余味大概极差、背叛读者期望的小作品。其实我想说的是,凭着不完整的资讯去选择立场十分危险,但今天我们愈来愈容易因为片面的印象去支持或反对某些事情了。

    Var.XIV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ma rubato
    〈隐身的X〉

    完成日期:二〇一〇年九月

    首次发表:《九曲堂》创刊号

    因为是写给推理同人志《九曲堂》的作品,所以故意加入了不少流行元素和吐槽,好让故事活泼一点。其实我不止一次说过,我很讨厌写Whodunit的作品,因为不跳出框框(凶手在既定的嫌犯之中)读者可以凭直觉猜凶手,可是一旦跳出框架(凶手不在嫌犯之内)读者便会质疑公平性不足。本篇的创作目的,就是想看看可否将Whodunit“变奏”。在全书整体编排上,我想以一篇“讨论本格推理小说的本格推理小说”作为短篇集的终章,就像披头四以抽离的〈A Day in the Life〉为《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作总结,应该满合适的吧。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ma rubato”是“终曲:自由发挥的中快板”,最后的配曲是布拉姆斯(Brahms)的《第三号钢琴奏鸣曲》第五乐章(Piano sonata No.3, Op.5, V. Finale: Allegro moderato ma rubato)。

    感谢读到这儿的您,这篇后记长得过火,只是我无法删减,必须一篇一篇留个纪录。期望将来能透过新作品与您再次碰面。

    陈浩基,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4 1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