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4 小时前 |
---|
签到天数: 72 天 [LV.6]常住居民II
|
夺友之妻
这几天看范曾的材料,越看越觉得三观尽毁。
很多人都知道,他有四任老婆,其中第三任老婆张桂云,也叫楠莉,原是他的旧友须遵德的妻子。
我一开始以为,夺友之妻已经够令人不齿的了,可昨天看到一篇叫《揭秘范曾龌龊的人生》发表于2009年的旧文后,才发现范曾的行为远不止夺人妻这么可恨,里面记录的东西,简直令人发指。
这篇文章的作者叫王旭,也是一名画家,所以也算圈内人,根据文章记载,他写的东西是须遵德本人亲口告知所得,而且当年有正规的媒体,专门针对这篇文章进行过采访,并发表了出来,所以可信度还是比较高。
我来简单跟大家讲讲这篇文章的内容。
话说1970年代初,在历史博物馆工作的范曾与在文化部宣传队做演员的须遵德,在他们同时下放的湖北咸宁五七干校相识,范曾对须遵德以兄长相称。当年夏天,休假回京,须遵德邀请其到家吃饭,认识了须的妻子张桂云。
范曾,当时生活很苦,住在故宫旁的一个堆满废旧家具的仓库里,缺吃,缺穿,日子过得极其窘迫。须遵德的工资比他高,经常给他一些衣服,且叫他到家里吃饭改善伙食。
就这样,一来二往,范曾与张桂云的见面次数多了,两人也就眉来眼去,最终发生了奸情。那时候,须经常去外地出差或拍电视剧,而范曾就趁机偷偷溜进须的家里和张桂云通奸。
根据须遵德后来的妻子石某所说,当时连小区里一位开电梯的老大爷都知晓他们的破事,说当时范曾每次幽会张桂云,因怕被人看见不敢坐电梯,就直接爬楼梯。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范曾也处于在婚状态,他当时的老婆是其中央美院的同学边宝华,两人1971年结的婚,婚后育有一女,即发微博说“范曾失联”的范晓蕙,也是范曾至今唯一的亲骨肉。在与边宝华结合之前,1963年,范曾与南开大学同窗林岫结过婚,林岫也是诗人兼书法家,这段婚姻仅维持了五年,两人没有子嗣。
范曾和张桂云通奸是怎么东窗事发的呢?
大大咧咧的须遵德一直蒙在鼓里。1977年,也就是须的“绿帽”戴了6年后,时年39岁的范曾得了肠癌住进医院,当时须还携妻子张桂云去医院探望过三次,给他送去亲手做的小吃。
范张两人的丑闻,是因为时间持续太久,周边的邻居都发现了,然后就传开了,这才传到须尊德耳朵里。
但须一开始并不信,他不信自己最好的兄弟会干出如此下作之事。当时须遵德和张桂云的女儿,也撞见了范张两人通奸之事,不过两人给了钱堵住了小孩的嘴。
须遵德明确知晓范曾和张桂云的偷情行为,已经是八十年代初了,还是他长大了的女儿告诉他的。
不过奇怪的是,尽管知道自己被戴了近10年的“绿帽”,须也没有与张立即离婚,据说是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直到1988年,须50周岁、张49岁周岁时,两人才正式打了离婚证。
根据离婚协议,须张两人一共三个孩子,25岁的须波(男),24岁的须涛(女),20岁的张辉(男),均由须遵德抚养。
离婚了,夫妻缘尽,一了百了,也算好事。然而,对于妻子被挚友夺走的须遵德而言,真正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夺房、夺子
须遵德和张桂云离婚之时,范曾这边还没离,所以也没办法把张接回家,这就导致张没有住处。
但须遵德真可以说是人如其名,念在与范曾兄弟一场、与张桂云夫妻一回,于是就将自己住的一套房子中的一个小间,腾出来给兄弟和前妻住。
安顿好了,伤心欲绝的须遵德,暂时离开了北京,去了上海工作。
然而,等他从上海回来后,就发现自己家的简易房门已经被改造成了铁门,房产已经被范曾和张桂云两人完全霸占,他没有钥匙,连家门都进不去,不得不去外面睡招待所。
这期间,须遵德忍气吞声。
直到1990年7月,范曾借口到新加坡举办“范曾画展”,11月,发表臭名昭著的“去国声明”,与张桂云一起去了法国,号称“我既爱江山,也爱美人,我愿与相爱二十年的楠莉(张桂云),共赴天涯”,这才从“鸠占鹊巢”的须遵德的房产中搬走。
范曾和张桂云走后,须遵德再次搬进自己的家。可他刚打开家门就傻眼了,只见家中的紫檀木家具、衣服、柜子里的美金、以及非常多的名人字画和古董都被范张二人偷偷搬空了,只留下了一床被子。
而且还没等到晚上,这唯一留下的被子,也被范张两人指示女儿须涛拿走了。所以当天晚上,须遵德只好向邻居借了一床被子过夜。
须遵德说,他当时像被人抄家了,口袋里只有八元钱,真是死不了活不成的感觉。
但这还不是最坏的情况。
那时候的范曾,早已不是1970年代初的穷青年了,早在1977年,他就在人民大会堂创作《泼墨钟馗》,《人民日报》头版报道,1984年,他在日本建立了“范曾美术馆”,1985年,他赴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首任系主任,1986年就捐资400万元建设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
可见,当时他已经名利双收、财大气粗。
也是得益于此,他把须遵德、张桂云生的三个孩子,也都争取到了自己这边,其中大儿子须波,改名为范一夫,二儿子张辉则改名为范仲达,并分别被他送去日本、澳大利亚学习、进修,就连他们唯一的女儿也站在范曾和张桂云这边。
所以虽然三个孩子名义上归须遵德抚养,实际上都没有跟他一条心。他等于妻子被范曾夺走后,如今孩子也被范曾夺走了。
更恶劣的事,是1993年,范曾和张桂云在法国混不下了,发表了一个“归国声明”后,又死皮赖脸地回到大陆定居。
王旭文章记载,此时,已经改名为范一夫的须波,也在法国有了一个妻子,但游手好闲欠下一笔股债,于是,范曾和张桂云,就鼓动须波在国内重婚,并再次抢走了须遵德在北京的房子。
这还不够。由于须涛也好吃懒做,没有经济收入,范曾和张桂云又指示她霸占了须遵德在上海的一处房产,并在霸占后,靠收房租为生。
因为从法律上说,三个孩子当年都是划归须遵德抚养的,所以儿女想要房产,作父亲的,好像也只能无奈地给他们。
须说,他上海的房子位于富民路,300平米,2009年的市价是每平米8万。
一直到了2006年,须和现任妻子石某,动用警方和法院的力量,才将上海的房产夺回来。
但一直到2009年,张桂云还四处买家具,说要给“她上海的房子”用。这让老实巴交了一辈子的须遵德痛苦不已。
2009年,须遵德把这段被范曾吃干抹净的痛苦往事告知王旭时,他已经罹患癌症晚期,在医院已经做透析一年,每次费用都要三四万,光吃药就花了40多万。
他料想自己来日无多,本想和儿女通通电话,可范曾和张桂云极力阻止、教唆他们不与他通话来往。
须遵德告诉王旭,他要去法庭讨一个公道。但后来,媒体上再不见他的动静。王旭的文章2009年发表后,第二年,有媒体向须遵德求证,时年74岁的须不否认王旭所述事实,但表示不愿再纠结于这段让他伤心的往事。
遮丑
夺人妻、夺人儿女、夺人房还不够,1988年,也就是须遵德和张桂云离婚的那年,范曾在自己还没有正式离婚之际,出版了一部《自述》,里面专劈两小节,把他与张桂云的的通奸,说成是“浪漫情爱”故事。这对须遵德而言,不啻为杀人诛心啊。
范曾首先是从1977年那场大病说起的。他说“每天总等待楠莉的看望,时有‘美人犹未来’之叹。既来,则断肠人对断肠人,相顾亦不甚多言,唯浅颦淡笑而已。其时楠莉每日于家中深深祈祷,希望苍天怜此奇才。”
可问题是,当时两个人都有家室,如此“断肠人对断肠人”,不觉得反胃吗?这不就是传说中的那什么男女吗?
而且,对照须遵德的说法,范曾也完全虚构了这段往事,当时是须和夫人张桂云一起去看望的范曾,还送去了亲手做的小吃,怎么在范的记忆里,须就硬生生消失了,变成了他与楠莉两个通奸之人的你侬我侬了?
更为难以理解的,是在《自述》中,范曾给张桂云编写了一个离奇的出身,说张的父亲是侵华的日本军官,1945年日本战败后,他和太太在战火中“灰飞烟灭”,也可能是切腹自尽?总之在范曾看来,是“其死固轻如鸿毛,为中国人民所不齿,而在日本人看来,却不失悲壮”,所以楠莉父母的名字至今还供奉在日本的靖国神社里。
至于当时尚且年幼的楠莉,根据范曾的说法,在日本败局已定的情势下,就被其父母托孤给了辽宁本溪的商人,此后就在中国长大,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对于这段拙劣的故事会段子,须遵德告诉王旭,纯属瞎编乱造。
这个张桂云,本名就叫张桂云,是做了演员的须遵德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土气,就给她起了一个昵称“南莉”。范曾和张桂云勾搭成奸后,范曾才又给她改成了“楠莉”——加了一个木字旁,看着更像日本名。
须遵德说,张桂云根本不是日本人,是个平日操一口浓厚方言的地道东北人,有一个姐姐叫张桂芝(音),一个在安徽工作的哥哥叫张桂兴(音),还有一个已经去世的妹妹。小学没毕业,没有文化且爱抽烟,是和平里街道车衣厂工人。所谓楠莉,所有的身份证明均为伪造,包括其持有的身份证。
须遵德还提到一件事,他当年与张桂云结婚时,领取结婚证那天,才得知张桂云有过婚史。须的父母得知被欺骗后,气得差点背过气去,但已到领结婚证这步了,也只好认了。
而且根据须遵德的说法,在和范曾发生奸情之前,张就不老实了,在婚内随便和男人来往并乱搞。有一次,张桂云和邻居父子俩同时在床上乱搞被邻居们抓住了,将这事告诉了须遵德。须说他还没来得及伤心,事情就接二连三发生。
对于这样的一个女人,在《自述》中,范曾却有一段讲他第一次见张桂云时如何怦然心动的场景。
在这段描述中,他们俩明明是在须遵德带他到家后见到的,他非要说是在一次“穷愁的小宴”中见到的,明明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穿蓝布工装的普通家庭主妇,他非要说“她身着一件雪白的连衣裙,两条辫子乌黑发亮”,并用了“春梅绽雪、秋慧披霜”来形容张桂云的神态。
这种编写的居心何在?外人实在难以完全了然。至于范曾为何要给张桂云编一个日本人的出身,目前好像也没有个解释。不过根据范曾的个性,以及他当时与日本那边过从甚密的履历来看,我们可以合理推测:
他尽管与张桂云偷情多年,但他贪恋其美色,可实际并不满意张的出身,他担心别人嘲笑他这个“艺林大师”与一个村姑成婚——他在书中把张桂云这个车衣厂的工人编造成“搞服装管理的”,就可以证明这点;
另一方面是他通过这样一个虚构的“日本太太”,或也是为了更好地与日本人打交道、讨好他们。尽管这个编造的出身,本身够愚蠢,因为很容易引起中国人反感,但考虑到当时范曾“去国”的决心,他或也有意为之。
但是,范曾这样的编造,永远不可能遮盖他与张桂云两人的风月真相。
2021年张桂云去世,范曾发了一个自我吹嘘式的所谓讣告,遭遇群嘲。
不过有一点,很多人没注意到,就是他在讣告之中居然说张桂云支持和鼓励他的事业长达“四十年”。
其实两人成为合法夫妻,是从1993年开始的,至2021年,满打满算不到30年,就算按1988年张桂云离婚、他还没离婚时算起,也不过33年,怎么就四十年了?可见,他是从与张桂云被发现通奸、然后公然通奸的1980年初算起的。
所以就这样的讣告,不遭群嘲才怪。而且范张两人虽然看似相守四十载,但根据须遵德的说法,两人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恩爱:
“从范曾和张桂云认识,到通奸的日子里,范曾不只是张桂云一个女人。除了和台湾老明星叶某等来往外,还和国内的林姓、付姓女人有瓜葛。而楠莉除了范曾这个男人,光和其他男人上床就被邻居和女儿抓住了好多次。”
甚至,更为过分的是,根据王旭一文记载,范曾居然连儿媳也不放过:
“和楠莉逃到法国后。大儿子范一夫(共三个老婆)和他的第二个老婆关健都在法国生活。由于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只能依靠范曾。一次,关健见到须遵德先生,对须说:‘范曾真不是人,虽然范一夫不是他亲生的,但人家跟着他改了姓,换了名字。我作为他的儿媳妇他还对我图谋不轨,动手动脚’”。
以上两个说法,我看完之后,感觉非常恶心,有点不太相信是真的。
但张桂云去世仅两年多后,2024年4月10日,范曾就宣布再婚,且找到的是与他相差50岁的徐萌。这似乎又证明,范曾在婚配、情欲之事上“一切皆有可能”。
轮回
这次“范曾失联”事件,一开始是16日晚,他的亲生女儿范晓蕙发文回应关于“87岁书画大师范曾被37岁妻子(徐萌)控制,20亿藏品搬空”传闻,同时贴出与多位友人微信联系聊天截图,称父亲被其妻子徐萌带离住所后失联,住所被贴封条,库房珍品被搬走,部分老员工被辞退,且徐萌曾威胁员工不得外泄消息。
尔后,事件又出现了大反转,据第一财经报道,16日深夜,小红书ID“范一夫”的账号发布了三张范曾看展的照片,配文“老爷子来看画展”,发文地点显示为法国,被外界视为对近日有关范曾传闻的一种回应。但文中未注明“看画展”的时间,所以很多人说,范曾看展照片并非法国,而是在北京。
接着,社交账号“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则在8月17日上午开启直播,地点为范曾书房,兜售范曾书画。弹幕中大量网友追问范曾失联消息,主播称“不信谣不传谣”。香港文汇报17日从一位与范曾关系亲近的朋友处也了解到,范曾目前一切安好,正在闭门写书,“他本人感谢大家的关心。”
由此可见,范晓蕙说的“范曾失联、被人带离”可能成疑,但他们家族内部出现了纷争倒是真的。北京艺术品投资界人士对第一财经证实,这件事背后是“家里头两拨人内斗”。
这两拨家人分别是谁呢?根据目前出现的信息可判断,一拨是徐萌、范一夫,以及掌管着“范曾艺术品有限公司”60%股份的范仲达;一拨是范晓蕙及其家人。两拨人,或均有意争夺范曾万贯家财,或者说,均担心分配不公。
不过值得注意,我们前面说过,范一夫、范仲达实际并非姓范,他们是范曾好友须遵德的孩子,本应该姓须,与范曾没有血缘关系。真正姓范的,与范曾有血缘关系的,只有一个范晓蕙。所以如果“家里头两拨人内斗”属实,那未来的范曾家产争抢涉及的法律问题,将极其复杂。
范曾这段夺人妻,进而夺人子女、房产的事件,在网络传播很广。而他一生中,类似这样的案例,在网络上、在许多名人的书信、书籍中又可谓族繁不及备载。这也就难怪,稍有风吹草动,网络就会对他开启群嘲模式,有一个网友评论对此形容很贴切:“范曾倒霉、八方点赞”。
范曾一生挥毫泼墨,笔下钟馗镇鬼、八仙渡海,却渡不尽情债深渊。他赠楠莉豪宅珠宝,为徐萌一掷千金,可当年从须家夺走的紫檀木柜里,终究堆满了贪婪的诉状。虽然须遵德早已无人问津,可当年他被范曾夺了妻儿,如今他的儿子反过来争夺范曾家财,这又算不算古话说的“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END-
作者:肖申克,蓝钻故事主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