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乱世里的枭雄们--一个比三国更为精彩的时代-----小马连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3.82
  石敬瑭,祖上不祥,有人说他是沙陀人,有人说他是汉人,其实血统并不重要,我们只要知道他是哺乳纲灵长目就够了。石敬瑭自小跟随父亲在鸦军里混,据记载是个闷葫芦,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响屁来,不知道李嗣源看上他那一点,把女儿嫁给他。也许是看重实用价值吧,据记载,此人虽不爱说话,砍人倒还利落,李嗣源的身边,除了义子李从珂,就数他最猛。
  现在,石敬瑭已经迟到了,也不好意思再消极怠工,第三天,就点起兵马,攻向了剑州。刚翻过一道山岗,就碰到了严阵以待的蜀兵。
  正面碰上的是赵延隐的兵马。按说,到了这个时候,大家各招呼一声,敲鼓打锣,冲上去捉对厮杀就是,电视剧里常这么演,可石敬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对方的蜀兵手持盾牌,围着密不透风,却一动不动,丝毫没有进攻的意思。
  这里面肯定是有诈!经验丰富的石敬瑭下了这个决定,马上拿出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先动的指示精神,叫停队伍,布阵观察。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冬天的,两支队伍不远千里而来,在这里野外,连骂阵都省了,也着实让人不解,但站着是消灭不了敌人的,石敬瑭先生先坐不住了,他从洛阳来一趟不容易,老丈人还指着他报捷。眼看着太阳已经偏西,又望着对方一动不动的队伍,石敬瑭同学的脑海里可能闪过一个经典案例:空城计。
  对方不动,肯定是实力不足,所以不敢暴露虚实。
  想到这一点,石敬瑭兴奋不已,挥动令旗。
  步兵出列!
  石敬瑭要发挥步兵阵脚稳固,兵力众多的特点去一步步逼进对方的布阵,就算有什么不对,也不会乱了方寸。
  唐兵一点点靠近,对方的蜀兵似乎开始有些骚动,但很快又恢复了镇静,回到一动不动的状态。
  这就有些瞧不起人了,俺们都冲上来了,你们连箭也舍不得放一些?
  很快,唐军的步子越迈越大,当然,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一些不该扯的东西,撞上不该撞的东西,比如矛尖。
  就在要两军相接的一刻间,用评书的话说是说时迟,那时快,猛的战鼓震天响,蜀兵齐声大吼。盾牌分开,无数的长矛刺了出来,冲到前面的唐兵不幸为国捐躯,后面的倒还知道急时调头,可惜蜀境地不像中原,地无三寸平,不少兄弟慌不择路摔到了山沟里。

  清点兵数,石敬瑭倒松了一口气,对方没有穷追猛打,损失不算严重.况且已经探明白了,对方中军人多势众,故意不动是在扮猪吃老虎.
  那就冲击对方侧翼吧.
  石敬瑭盯上了城门外的一座石桥.据他观察,此处蜀兵不多。
  从这里突破是个好选择!石敬瑭同学打起精神,派出了骑兵。
  不跟他们玩慢动作了,直接冲过去。
  事实证明,试探还是要试的,蒙着脑袋就冲是要吃亏的,驻守在这里的是西川将领李肇。
  看到对方骑兵冲上来后,李肇一挥手,马上冒出来一队强弩手。
  箭矢如雨而至,而前面就是收窄的桥,再冲过去,直接可以做马肉串。


  到了此时,石敬瑭彻底没了脾气,不是他能力不强,实在是地理不熟。学的兵法,实战积累的经验在这山川之地完全派不上用场。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石敬瑭趁天还没黑透,鸣金收兵。
  赵延隐还要给他上最后一课。
  看到石敬瑭撤退时,赵延隐领着部队悄悄跟了上去,在到达一个地点后,他露出了自得的笑容。
  我的伏兵总算没有白费。
  就在前方,赵延隐五百弓箭兵正埋伏在石敬瑭的退路上。
  以静制动,料敌先机,预先设伏。赵延隐实在不愧跟王铁枪混过。
  前有箭兵放暗器,后有追兵撵屁股,石敬瑭的心情相当不好,丢下一堆尸体后,半夜三更时,总算一头烟火退到了剑门关。
  蜀兵太凶残,不跟他们玩了。

  前辈的路
  石敬瑭本来就不想出这趟差,攻蜀是件苦差事,况且根据统计学,攻蜀的大将就算成功了也没有好下场,远的有三国邓艾,近的不消说,就是郭崇韬。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石敬瑭磨洋工,迟到这么久。
  回到剑门关之后,石敬瑭给洛阳打了报告,汇报出师不捷,现在战事已经进入了相持阶段。也就是说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长期的打下去,自然需要长期地把军粮运上来。
  皮球踢回到了洛阳,滚到了安重诲先生的脚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3.83

  经历过淮南间谍事件之后,安重诲虽然留在了枢密院内,但所有人都知道,安大人的倒台只是时间问题,同事忌恨他,宫里的后妃太监讨厌他,就连一向信任他的李嗣源也不爱搭理他,做官做到这份上,安大人确实是达到独孤求败这个层次。
  这样的人,背黑锅是再好也不过的。摊开石敬瑭的汇报,李嗣源照例让识字的安重诲念。
  当年,安重诲这样一字字的背书,将权势掌握在手中,现在,权势将一字字离他远去。 听完报告,李嗣源意味深长的叹了一口气。
  “你们看看谁来替我管管朝中的事,我亲自去蜀中走一趟吧。”
  军中无大将,皇帝作先锋?!这一年李嗣源已经六十五了,让这老胳膊老腿的去爬蜀山就太不道义了。
  听到这句话,安重诲总算没白跟领导这么多年,知道这是点将呢。皇帝都要亲自去,你枢密使就不要再端着架子不肯动了。
  “军队的事向来是臣管,臣亲自到前方军营中督战吧。”
  望着在下面低着头的安重诲,这是一个跟随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自己的事向来是他处理。
  好吧,那就辛苦一下您吧。
  这一年的最后数天,安重诲领着数名亲信,骑马出洛阳,奔向了蜀地。这是他人生当中最后一次为李嗣源服务。

  西风,蜀道,安重海狂奔天涯,这一幕倒也不陌生,就在五年前,也有一位权倾天下的人为了挽救自己的职业危机,走过这条路,那个人是郭崇韬。
  那时,郭崇韬天真地认为,拿下蜀地,自己的地位就会得到巩固。此时,安重诲先生也进入到这一思维死角。
  只要到达剑门关,督促石敬瑭进攻,拿下两川,自己一定能重获圣上的信任。
  为了完成这个相当有难度的任务,安重诲日夜兼程,一路扫过,还卷起了十二级大风,将沿途军镇没藏好的粮草全调了过去。
  安重诲的想法是好的,也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虽说安重诲以斗争为人生目标,但奇怪的是他跟石敬瑭并没有什么过节,大概是石敬瑭这个人不爱说话,也不多喝酒,更不耍酒疯。看上去老实巴交,绿色无公害,安重诲在挑选斗争对象时没看上眼。
  这还有一线生机,只要自己运去了粮食,石敬瑭吃饱了总要干活吧。
  怀抱着这一线生机,安重诲快马加鞭,直到碰到真正将他踹入深渊的人。
  行到凤翔境内时,一个人正恭敬的站在驿站门外,等候多时。
  这位体恤上司的好人是凤翔节度使朱弘昭。

  提示一下,朱弘昭是当年跟李严一起入川的特派员,李严去的西川,他去的东川, 在李严被杀后,朱弘昭趁机溜了出来,保住了性命。
  回洛阳后,朱弘昭总算开窍,明白要在朝中混,就必须拜码头。朱弘昭找到了安重诲,对无知的过去进行了深刻的检讨,表示要重新做人。
  知道认老大,还是有前途的,经安重诲大力推荐,朱弘昭当上了凤翔节度使。

  见到安重诲出现后,朱弘昭的脸不知道是长时间在户外冻的,还是激动的,反正红得一塌糊涂,紧走数步,牵住了安重诲的马,强烈要求领导赶紧到城内休息一下。
  进城后,朱弘昭端出了早就备好的酒菜。还特别热情的叫出了自己的老婆出来倒酒。
  这天底下还是有知恩图报的人啊。
  据心理学家研究,人在逆境时,特别容易被打动,当年,好多人排队请安重诲去喝酒,都不一定能请得动安大人的大架,现在朱弘昭的夫妻档彻底让安重诲征服。
  放下戒备的安重诲不由得多喝了两杯,想起人情淡如水,世道险似棋,一不小心就没管住泪腺,老泪纵横,最后,连嘴也管不住,脱口而出。
  “最近那些小人用谗言陷害我,要不是圣上英明,我只怕玩完了。“
  这就是酒后发牢骚了。
  吃了酒,补了觉,安重诲又精神抖擞的上路了。这一次,在背后欢送他的不再是温暖的微笑,而是神秘的诡笑。
  安重诲犯了一个大错,他高估了朱弘昭的道德水准,又低估了朱弘昭的记忆力。
  当年你给我穿小鞋,打发我到东川,要不是跑得快,我只怕人头早落地了。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当年送我小鞋,我就回赠大字报吧!
  送走安重诲后,朱弘昭连写了两封信,一封给剑门关的石敬瑭,友情提示石将军,安重诲在我这里说了一大堆没谱的话,这次只怕是来夺你的军权。一封快递给李嗣源,揭发检举安重诲的反动言论。

  收到信后,石敬瑭大惊,连忙派人前去谢绝安重诲入蜀,其实,这个举动是多余的,因为安重诲已经到不了剑门关了。
  行到三泉附近,李嗣源的命令到了。
  你也不用去剑门关督战了,直接回来吧。
  三泉在今天的陕西略阳县境内,离剑门关不过一百多公里的距离。以安重诲先生的脚力,只需一天一夜就到了。
  只差一步,这一次的继命马拉松就将完成,穿着远方的烟火,安重诲心中闪过不详的感觉。
  自己还是无法走完这一段旅程啊。
  那就回去吧。
  掉头,安重诲接着跑一个折返保命马拉松。跑到凤翔,这回没有人出来送毛巾递矿泉水了。朱弘昭关了大门,恕不接待。
  完了,在官场混了数十的安重诲当然知道部下的冷面孔意味着什么。猛抽两鞭,直奔洛阳。
  我还有最后的机会,只要见到圣上,他一定会听我解释的。
  安执政,洛阳已经回不去了,刚过长安,又一道命令下来。
  你不是屡求一镇过晚年吗?现在成全你。你去河中当节度使吧。
  别人当节度使是祖坟冒青烟,安重诲当节度使大概是祖坟被雷劈,坏了风水。因为远离李嗣源的安重诲什么都不是。
  很快,大家发挥墙倒众人推的传统,纷纷上书弹劾,李嗣源相当愤怒,下令好好查一查,一查,果然发现安重诲在宫中结交太监,探听内宫消息。很多老底陆续被翻了出来,政策失误,激变两川,恶化本朝与南方吴越国关系等等,反正都要玩完了,在倒台时,能多背点黑锅就不要再麻烦第二个人了。
  还有不知那位仁兄更缺德,突然好心提醒安重诲在洛阳当差的儿子赶紧回河中探望老父亲。可这两个坑爹的儿子真个不含糊,请假条也不打一张就溜了.刚出洛阳,通缉令就出来了.
  跟安重诲有关联的太监被杀了,私自溜号的儿子被政府通缉了,从中央来了人,接替安重诲的河中节度使一职,顺便传达一下上面的指示精神。
  宣谕的人叫李从璋,李嗣源的侄子。到了河中府,李从璋识礼数,见了安重诲就拜。等安重诲回拜之际,李从璋从后面掏出一铁挝,当头就是一击。
  这个李从璋是个变态,一不讲江湖规矩,背后下黑手,又不走法律程序,最后,竟然把安重诲的衣服给扒了。
  一代权臣赤身祼体倒在门廊之下,血流一地。其姿势跟当日郭崇韬的何其相似。

  安重诲热血的斗争生涯结束了,凭心而论,安重诲并不是像历史中的李林甫、严嵩、秦桧那样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纯正坏人。实质上,他还是一个能干事的人,在斗争之余,也能劝导李嗣源勤政戒奢,宽厚待人。问题是,安重诲先生太独了,他容不下任何竞争者,从来不知道什么团结合作。
  当然,历史上也有不少吃独食的人干出了成绩,比如秦朝李斯,汉朝霍光,蜀汉诸葛亮,明朝张居正等等,可显然,安重诲的个人能力离前面这些牛人相去甚远,他甚至连郭崇韬都比不上。
  南怀瑾大师说: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
  这一句送给安重诲再合适不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12: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3.84
  一蜀不容二虎
  安重诲死了,这么大的官自然不能白死,发挥余热充当临时工背黑锅再合适不过。
  李嗣源专程给两川下了通知,表示大家都是一家人,突然打起来,都是安重诲在离间大家的感情。现在安重诲已经就法,大家还是以和为贵。
  顺便报告一下剑门以西的战况,安重诲先生从三泉折返后没多久,遂州就被李仁罕、张业攻破了,夏鲁奇自杀殉国,而石敬瑭眼看攻蜀无望,领兵退走了。
  失败让李嗣源的头脑冷静下来。
  自己攻的越紧,孟知祥跟董璋就会团结得越紧密。董璋有勇,孟知祥有谋,这两人在一起,就是李存勖活过来也不能保证一定攻得下来。
  对付他们,只需要放松缰绳,外敌一去,这一对造反黄金搭档就会变成破铜烂铁组合。
  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事情在朝他料定的方向发展,唯一没有算到是,事情的发展太快了,老年人有点赶不上节奏。

  公元九三一年 春天 成都
  一封加急密报送到了孟知祥的办公室桌前,摊开看完之后,孟知祥虽摇了摇头,脸上却浮现出难以捉摸的笑容。
  信是赵延隐写来的,这位赵兄在剑州大败石敬瑭,信心一下暴棚,提出一个大胆的计划,趁董璋到军营来劳军时,干脆把他做了。
  过河拆桥是中国的传统剧目,再加上鸿门宴是百演不厌。可孟知祥却马上叫人奔赴剑州,指示赵廷隐不要轻举妄动。
  不久后,董璋果然来慰军,此人胆大没心肝,跑到赵廷隐的营里睡了一个晚上才离开。
  望着董璋大摇大摆的走开,赵廷隐懊恼的丢下一句话。
  “不用我的计,只怕后患无穷。”

  西川之内能人辈出,精于谋略擅长吏治的赵季良,善于领兵作战的李仁罕,脑筋灵活喜欢用计的赵廷隐,以及不怕死,敢冲锋的李肇、张业,这五位都有节度使的才干,可他们都臣服于孟知祥之下,唯命是从。
  孟知祥有他们不具备的才能:识势。知道做什么事情是不够的,怎么什么时候去做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比如收拾董璋,这项计划早在结盟之前就确定了,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唐军退回驻地,李嗣源又送来了调解书,表示蜀地的事情你们看着办时,时机才真正成熟了。
  当然,两镇交往毕竟不是过家家,东西两川现在是儿女亲家,刚一起携手抵抗过中央军,那能说翻脸就翻脸,况且孟知祥同学还好面子,就算是翻脸,还指望着董璋自个先变脸。
  这就不好办了,自从合伙创过业后,董璋同学转了性子,一扫过去的蛮横无礼,经常派人到成都互通友好,表示两川要永远睦邻友好下去。
  怎么破坏盟约,自己还立于道德高地不动摇是门技术活,不仅公需要心黑脸厚,还需要一些技巧。
  孟知祥最终找到了办法。
  孟知祥找来了赵季良,让其再到东川跑一趟,顺便送一封信过去。
  摊开信,赵季良马上明白了。

  信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不过是孟知祥要求董璋跟他一起给李嗣源写封感谢信,毕竟两人对抗中央,给国家添了这么多麻烦,李嗣源没有计较,还先退兵了。去封信感谢一下祖国也是应该的。
  可看完信后,董璋同学的脸色一下阴了。
  孟知祥是什么意思?!凭什么要我感谢朝廷,要谢他一个人去谢好了。
  董璋如此愤怒是有原因的,他跟后唐政府已经彻底决裂了。就在他造反攻下阆州没多久,他的儿子,优秀的公关人员,东川驻京办事处主任董光业被拉到菜市场砍头示众。
  奇怪的是,孟知祥的家人还好好的,据记载,孟知祥决定对抗朝廷时,派人前往太原接自己的老婆孩子。这群人经过凤翔,被扣了。那时,孟知祥刚杀了李严。
  可最终,李嗣源打了招呼,让凤翔放了人,据说,是安重诲收了孟知祥的二百金子,做了工作。
  于是,孟知祥的妻儿一个手指甲都没少,全部来到了成都,这里面,就有风流才华与南唐后主李煜齐名,亡国亦不多让的孟昶。
  当初说好合伙搞分裂,现在我家已经付出了血的代价,你老婆孩子热炕炕,一样不缺,说不干就不干了?
  董璋同学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不但自己不写感谢信,还把住关卡,不让西川的使者出蜀。


  回到成都后,赵季良汇报了东川的情况,得出了他的判断:东川在招兵买马,修建城防,只怕要对西川用兵。
  听到这,孟知祥笑了。
  不会吧,咱们毕竟是亲家嘛,我看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说服东川一起向朝廷服个软。
  为了达到说服目的,孟知祥接连派出了数路使者,对董璋展开爱国主义教育,非要把董璋拉到忠君爱国的道路上来。当然,每一次出使都使董璋的虚火上升。
  最后,孟知祥的一个举动彻底激怒了董璋。
  有一回,孟知祥专程派了人告诉董璋。
  兄弟,人死不能复生,我们要向前看,你要是再不听我劝,非要阻住我的使者赴洛,那我只好从水路走啦。
  堵都堵不住,看来孟知祥是铁心了背信弃盟,想跟朝廷合伙对付我了。
  董璋彻底抓狂了,不管了,你不仁我就不义。
  这一年的夏天,董璋说翻脸就翻脸,点起了兵马,冲向了成都。

  说到打仗,无非是动刀子砍人,谁最后站着就是胜利者,但实质上,战争的百分之五十都不在战场上演。
  为了让自己的出征胜算更大,董璋同学玩了一点花活,进攻前,文化水平不高的他特地写了信,通知了一声孟知祥。
  “你手下大将赵季良、赵廷隐与我达成协议,请我来进攻西川。”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要知道董璋虽然大大咧咧,想出手时就出手,但脸皮不够厚,还顾虑着双方都是亲家,自己突然发兵有些不好意思,所以编了这个理由。
  在孟知祥一直挑逗他的情况下,他还挖空心思颇为自得想了这么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只能说明董大爷是一个心地纯良的好同志。
  而另一个作用就是离间计了,可惜,这种低技术含量的骗小孩子都不够用。
  孟知祥叫来了赵廷隐,给他看董璋的信。
  赵廷隐接过来,直接扔在了地上。
  “不用看了,这肯定是想离间我们!”
  孟知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一年以前,你要求对付董璋,我否决了你的计划,现在,是动手的时候了。
  赵廷隐走了,孟知祥再一次看到了胜利的背影,这些年,他经常这样干,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找一个可靠的人,然后坐镇成都,专候佳音。
  可这一次,赵季良告诉他,赵廷隐并不是最适合的人选。

  赵廷隐工作认真积极,在当日击退石敬瑭后,没有坐着等论功行赏,除了要求暗杀董璋之外,还提了一个更大胆的要求:给我一些兵,我将撬动整个汉中。当然,得汉中大概不是赵大将的第一步,经汉中,跑到中原跟李嗣源逐鹿才是正经事。
  这样的将领工作积极性高,执行力强,可在赵季良看来,光是赵廷隐还是撑不住场面。
  谁能撑住场面?李仁罕?或者德彰先生要亲自出山?
  赵季良望着孟知祥,无比坚定的告诉他,这一战是击败董璋,一统两川的好机会,以前就怕董璋不出来,现在董璋出来了,就一定不能让他再回去。而率领诸军,就地消灭董璋的人只有您自己。
  孟知祥并不是行伍出身,把他的简历从头到尾翻一遍,连杀只鸡的经历都没有。
  但想了想,孟知祥点头同意。
  吾有宝剑,藏匣不出,出匣之日,谁与匹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0: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3.85
  在赵廷隐走后没多久,孟知祥第一次率兵马追上,事实证明,这一次来得并不冤。
  董璋同学发挥猛冲猛打的优势,一直杀将而来,连战连捷,也就是说,孟知祥的兵是屡战屡败,更可怕的是,西川兵并不打算屡败屡战。
  鼓舞士气成了孟知祥的当务之急。到了此时,该喊口号的喊口号,许赏金的许赏金,可孟知祥做了一个不寻常的举动:写信。
  来到前方军营,孟知祥剑还没拔,反而把笔拔了出来,亲手给董璋写了一封信,却不在营帐里悄悄写,而是跑到外面,广而告之的写。
  大家不要怕董璋,你们看,俺就不怕,俺要亲自写封信给董璋跟他叫阵!
  大战临,还有这种闲情雅致,果然是好办法,但当孟知祥笔走蛇龙,写完交给下面传阅时,出事了。
  孟知祥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将将董字写成了重字。
  一般碰到这种情况,秘书就体现出重要性了。
  孟知祥手下有位叫李鎬的节度判官,后面的事情证明这位李镐以前可能是在天桥摆摊测字的,看到这个错别字后,他不但没有为首长的笔误担扰,反而大喜,还叫上所有的高级将领前来祝贺孟知祥。
  董字是草头,现在大王将草字去掉写成重字,这是取董璋项上人头!
  伟大的汉字,以形方意圆的特性替孟知祥解了围,甚至还起到了这封信原来的目的:长自己志气,灭敌军威风。
  上天已经暗示,敌将的脑袋终将不保。我们还怕什么?
  士气已振,在公元九二三年的五月初三,清晨,东川两军在鸡踪桥(四川新都县)相遇,将一战决定蜀地归属。


  从清晨到中午,时间一点点过去,期待中的两军决战却迟迟没有来临。
  董璋没有动。
  在早上的时候,董璋跑到阵地一看,发现西川兵阵容齐整,士气旺盛。这不像这些天他收到的情报,在那些情报里,西川兵应该全无斗志才是。
  要是董璋知道自己的头已经被孟知祥的笔斩了一次,只怕要气得吐血。
  搞不清状况的董璋做了一个决定:等等看。
  董璋先生一转身,跑到附近一家武侯庙里休息去了。
  此时,官二代孟知祥还在前线盯着,仆人出身的董璋却丢掉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丢掉好传统是要吃亏的,到了中午时分,还在武侯庙里休息的董璋突然听到一阵喧哗。
  “要打就打,为什么让我们在太阳底下暴晒!”
  喊话的是董璋的手下,还是董璋的精兵,说起来,不能怪这些精卒太横,实在是董璋同学不讲道义,把士兵们丢在太阳下,自个跑到庙里算什么回事?
  无奈之下,董璋出庙上马,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将不恤士,士不服将,这是败军之象。

  无论怎么样,战斗终于打响了,休息好的董璋看来浑身是劲,冲锋在前,而憋了一肚气的东川兵也找到了发泄的地方,朝着敌军一顿猛揍。
  猛攻之下,旗开得胜,与对方的赵廷隐三次交锋,战果三比零。
  眼着着赵廷隐开始后退,董璋露出了微笑,剑门以内,有谁能敌得过我?
  得意之下,董璋忽视了一个问题,他的敌人不只是赵廷隐,真正与他匹敌的是孟知祥。
  此时,孟知祥正坐镇中军,眼睛紧紧的盯着交战的情况,当然,我们知道,他在寻找节奏,一个足以让对方全军覆没的节奏。
  赵廷隐边打边退,董璋趁势猛追,东川们兴奋之下,一哄而上。
  是了,就是现在!
  孟知祥纵马出阵,马鞭一扬,给后面发出了一个等待已久的信号。
  役备队上!


  在出征之前,赵季良找到孟知祥,向他透露了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董璋此人勇猛,他有一个特点,喜欢将精兵放在前锋里,只要用些弱兵去吸引他的先锋,再突然发动反击,一举歼灭其先锋,以必胜无疑。
  现在,赵廷隐挡住了董璋的三把斧,又成功将董璋引了进来。反击的时刻已经来临。
  西川的精兵以逸待劳,猛然反击,赵廷隐站稳阵脚,回马一枪,战果是喜人的,杀敌数千。当然,董璋同学领来了数万兵马,损失个数千应该算不了什么,可董璋看了看左右,一边捶着胸,一边得出个相当准确的结论。
  我完了!
  除了损敌数千外,董璋的八十多名英勇善战,冲锋在前的军将全被擒拿。
  只此一次交锋,董璋的精英顿失,这证明,把所有的精锐放到前锋跟把所有鸡蛋放到一个篮子一样是个错误的决定。
  尽失精锐的董璋拔脚就逃,还成功逃了回去,这实在是个奇迹,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据记载,董璋在东川搞大练兵,手段不过二种,服我的就赏钱,不服的就大刑侍候。事实证明,奶糖加棒子的管理方法太粗糙,用钱买不来忠诚,武力也保证不了忠诚。
  回城后,董璋被部下抓住,砍去脑袋,送给了孟知祥。

  东西两川的交战结束了,这是一次闪电战,四月底,董璋开始进攻。五月一日,西川反击,赵廷隐出战,五月二日,孟知祥出成都,五月三日,两军大战鸡踪桥,五月四日,董璋人头落地。
  仅四日,孟知祥以掩耳不及盗铃偷菜之势,尽握两川。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霸业,当洛阳收到两川交战的消息后,事情已成定局。
  回到成都,看到宫殿里那些刻有“孟德”字样的碑石,孟知祥没有犹豫,大踏步的登上大殿的最高处。
  这些宫殿正是为我而修建的!
  第二年,公元九三三年的十二月二十八日,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史书上将王建的王朝称为前蜀,孟知祥的称为后蜀。
  在以皇帝的名义统治蜀地半年之后,孟知祥因病离世,病症是中风,这个倒合情合理,一辈子都隐忍着做人,对身体实在是不利。
  后蜀的皇位交到了孟知祥的第三个儿子孟昶手上,孟昶在成都统治了很多年,直到三十年后,剑门关再一次迎来了王师。那时,中原的皇帝已经变成了宋太祖赵匡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2-1 13: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是从哪里转的啊貌似和天涯的贴上字句,结构还有些不同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65871-177.shtml#ty_vip_look[%E5%B0%8F%E9%A9%AC%E8%BF%9E%E7%8E%AF]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21: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一样的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3: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