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29|回复: 224

[转帖] 《麒麟》(上下集全文完):慢热的历史悬疑小说,从反清复明的瑞兽讲起,作者:周游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22-10-30 09: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lack白夜 于 2022-11-22 09:44 编辑

    麒麟(上册)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
    然麟之为物,不畜于家,不恒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角者,吾知其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
    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谓之不祥也亦宜。
    ——韩愈《获麟解》

    第1章 棺中记(上)
    “今儿个暖和,人也多。”赵敬亭端坐在太师椅上,啜了口茶,对着纷纷杂杂的人群点了点头。底下有嗑瓜子吃炒豆的,醉了酒打瞌睡的,卖核桃仁、山里红的,抽旱烟的,挖耳朵剔牙的,在胳肢窝里抓虱子的,听见赵敬亭开口,都安静了下来。
    “我打小自学说书,乾隆十六年正式入行,眼看就十年整了。说的不是神佛鬼怪,就是英雄豪杰;不是朝代兴衰,就是风花雪月,来回这些玩意儿。今天,我要讲个不一般的,无神无怪,但也称得上奇绝。这段书,今天新娘子喊老公——头一回开口,你们苏州的百姓有耳福了!”
    “啪嗒”一声,赵敬亭将醒木在桌上重重一拍:“闲话休提,且说在前朝嘉靖年间,在位的皇帝乃明世宗朱厚熜。从太祖朱元璋开国,传到他这,江河日下!嘉靖帝年少登基,开始还算励精图治,中年之后,迷恋神仙方术,整日在后宫炼药,将朝政托付给大奸臣严嵩。这严嵩结党营私,一味奉承皇帝,报喜不报忧,对忧国忧民的忠臣不是贬就是杀,把大明弄得乌烟瘴气!有首诗专门说当时的风气:
    学道天子重权豪,忠臣谏言惹祸苗。
    原来读书也下品,世间唯有奉承高。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严嵩有个儿子,叫严世藩,自小仗着父亲溺爱,在家称王称霸,在外肆意妄为。一次在街上骑马,有人挑着扁担擦着了他的新衣裳,他竟命手下把那百姓当街活活打死。官府知道他是严家公子,哪敢放个屁,便草草结了这桩命案!
    “有钱有势的人家,都爱附庸风雅,这严世藩也招揽了一帮品格龌龊的文人,整日聚在家中,赏花玩月,吟诗作对。这天,严世藩忽然起意:‘在北京待久了,颇有些腻味,之前随老爷子回江西老家,路过南京,最是富贵风流。如今春暖花开,咱们何不去耍一遭?’众人纷纷赞同。也不禀过父亲严嵩,只留下一封信,就带着十来个随从南下,不日,来到了南京城。南京乃是洪武爷龙兴之地,繁华无比,里城门十三,外城门十八,城内几十条大街,上千条小巷,到处金粉楼台,莫不雕梁画栋。秦淮河穿城而过,画舫如织,游人喧天,昼夜不绝。严世藩每日四处游玩,看些名胜古迹——咱们苏州人最了解,不管真才子还是假斯文,到了好风景的地界儿总爱赋个诗,写个文章,严世藩也有此雅好。不过他不仅在纸上写,还在楼上、山上到处镌刻,惹得游人纷纷抱怨:你这公子,写在纸上就完了,为何还要刻上去?刻了还不完,再用红漆金粉那么一刷,真是扎眼!
    “严世藩一意孤行,谁敢阻拦,随从就虎狼一般扑上去将他打个半死。这天,严世藩一帮人去了南京夫子庙,参观一圈,来到正殿。严世藩对着至圣先师像三跪九叩,甚是恭敬,谁知刚起身就发了呆。这是为何?原来他瞧见正堂的楹联儿,揣摩上了。写的是:
    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这联儿雅正肃穆,可谓对孔圣人的至评。严世藩肚子里虽没什么墨水,也知道这两句厚重,咬着手指头,起了个歪心思:这夫子庙是名教圣地,天下的读书人在这里连咳嗽都不敢,就是皇帝来到这也得跪下磕头,如果我写副对子挂上去,每天受到万人敬仰,岂不是一桩美事?主意定了,他叫来随从,在廊下铺纸研磨,舔着笔头想了好半天,终于凑出来一副对子,深为得意。随行的文人自然是捧臀呵屁,大加吹捧:这文才,真正天下第一!公子这对子,压得整个江南的文士都抬不起头!就是李太白、杜子美在世,也只能投笔惭愧了!
    “严世藩写的这对子云:
    自远方来求学,仁义礼智信什么也问
    抄近路去看戏,生旦净末丑每个都赏
    “还自评自赞:‘自远方来’对‘抄近路去’,‘求学’对‘看戏’,‘仁义礼智信’对‘生旦净末丑’,妙的是后四字,‘什么也问’对‘每个都赏’,可谓工整至极了!还教训手下们:你们这些书呆子,净写些狗屁不通的文章,哪有我才思敏捷!随从们纷纷称是。
    “严世藩写了这副绝世好对,命人换下原先的。随从有些发怵:公子呀,此处特殊,换这里的楹联,怕是要和南京的官儿打个招呼。严世藩怒道:‘扯淡!南京的官儿有多大?大得过我爹吗?赶紧给老子换了!’随从们无法,只好去市上找匠人刻了楹联,下午就抬了进来,登梯爬高地要换。夫子庙的官劝阻不得,远远躲开了。这当口,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站了出来。
    “这汉子,生得八尺身材,浓眉长须秋水眼,方鼻大口佛陀耳,气宇轩昂,一表人才。看严世藩胡闹,上前呵斥:‘大胆狂徒!敢在夫子庙闹事!你这破对子,挂上去白白玷污了圣人的眼睛!’严世藩哪被人骂过?气得嘴歪眼斜,命随从将这汉子好一顿毒打,用绳子捆翻在地。严世藩打人时,有人赶去报了官。应天府府尹一听有人在夫子庙闹事,亲自带兵赶来,不由分说,将众人都绑了。严世藩的随从狗仗人势,早嚷起来了:‘这是严阁老的长公子!狗官,你动动试试!’一听是严嵩的儿子,府尹吓得魂儿都散了,连忙令人松绑,磕头如捣蒜,连称得罪。严世藩看府尹殷勤,也就不计较,只命他严惩那汉子。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09: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府尹赔笑道:‘这奴才不识好歹,冲撞了公子,下官自然好好整治他。只是,这夫子庙不比别处,楹联不能随便换,待下官往礼部递个奏本,上面准了,公子的大作才能挂上去。’严世藩啐道:‘放你娘的屁!你爷我的对子挂上去,就别想摘下来!’府尹不敢再说什么,唯唯诺诺,请严世藩回府,好酒好肉招待自不必说。私下里,府尹还是往南京的礼部上了奏本,说明了楹联的事,又命人从监狱里提出那汉子,准备亲自审问。”
    说到这儿,赵敬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从牙齿间捏出一根茶叶梗:“诸位瞧瞧,这茶馆子也是看人下碟儿,见我这几天生意冷淡,就供应这种柴禾茶。”众人咯咯笑:“老赵,讲完了我们另赏你买茶钱!”“快说,别停了!”
    赵敬亭清清嗓子:“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汉子,乃是山东人氏,姓萧,名啸生,从小最爱诗词歌赋,最厌恶那时文八股,守着祖上传下来的几万两银子、千来亩良田,活得逍遥自在,连个秀才都不愿意考,很有名士风范。去年来南京游玩,不慎丢了行李盘缠,也不急着回家,在市上抄书卖字过活。昨天去夫子庙拜圣人,遇到严世藩胡闹,萧公子虽然性情风流,但骨子里最崇敬圣人,山东人,心肠也热,就和严世藩做了对头。
    “府尹见萧公子衣帽虽破旧,气质倒雍容,一看就是才士,便起了恻隐之心。劝他:‘你走霉运,得罪谁不好,偏偏得罪了严阁老的公子。本官看你也不是歹人,不为难你,你去跟严公子赔罪求情,也许他就饶了你。’这汉子重重冷笑道:‘他要是别人,我或许还能低个头服个软,可严世藩?天下谁不知道他爹祸国殃民,他胡作非为!要我向他求情,我呸!要杀要剐,只管来!’又骂府尹:‘你吃着朝廷俸禄,不主持公道,欺软怕硬,对得起祖宗父母么!’府尹本来有心宽容他,见他这样硬骨头,一时暴怒,命皂隶打了四十大板,说他在圣人庙寻衅滋事,乃大不敬,收押在监,等候判决。萧公子被打得下身血烂,在牢里奄奄一息。
    “退了堂,府尹来见严世藩,点头哈腰地说:‘审了那汉子,也好生打了一顿,下官不敢擅自判罚,还请公子定个罪名。’严世藩乜着眼冷笑:‘这话奇了,你是府尹,判案子倒问我。’府尹笑道:‘下官的意思是,断他个充军一千里,也就罢了。’严世藩登时横眉竖目:‘充军?忒便宜了那下贱贼!必须砍了他的狗头,我心里才解恨!’
    “府尹犯难。斩刑可不是随便能判的,上面要层层复审,萧公子的罪,实在也不至于砍头,但又不敢反驳,只是站着不言语。严世藩也知道些国法,砍头确实不妥,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个邪门的主意,笑眯眯地说:‘不砍他了,但也要他活不成!你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听完严世藩的话,府尹吓得面如土色:‘公子爷,自古还没这样的杀人法子,传出去,被令尊知道了,下官的仕途也就到头了!’严世藩诡笑道:‘所以,这事儿要做得隐秘,不要传出去就是了。’看府尹犹豫,严世藩又发起性子:‘本公子的脸是帘子做的,说卷上去就卷上去,说拉下来就拉下来,你自己合计!’府尹不敢得罪他,只能答应了。退下后,府尹想着萧公子在堂上说的话,真是字字钢铁,十足的好汉,心里又是敬佩,又是惭愧。
    “当天深夜,府尹穿着便服,来到大狱中,屏退旁人,又劝萧公子服软求情,萧公子态度依旧。府尹没办法,就将严世藩如何要杀他等等都说了出来,苦叹道:‘本官于心不忍,但也无可奈何。’饶是萧公子这样的硬骨头,听了严世藩要杀他的法子,也禁不住冒出冷汗:‘大人,事到如今,我也不求什么公道了——但是把我装在棺材里埋到地下,活活憋死我,这是哪门子道理?还不如一刀砍了我!’
    “府尹叹道:‘我也这么说,但严公子就是为了折磨你,不想给你个痛快。我来,就是提前告诉你,让你心里明白。我能帮的,自然会帮,但这事我解不开——埋你的时候,严公子会亲自看着,我无法做手脚。’萧公子发了好一会儿愣,哆嗦着问:‘在地下的棺材里,能活多久?’府尹摇头道:‘我不知道,谁知道呢?从古至今就没有这样的事,萧公子,这都是命数。’说完,从腰间掏出一只三四寸长的纯金小麒麟来,递给他:‘这是你随身的佩物,我找狱卒要了回来,是你的东西,就陪你下葬罢。’
    “府尹又叹息几句,起身去了。萧公子心里七上八下,着实害怕了起来。列位想想,把你装棺材里,埋在地底下,一点光没有,一点声儿没有,活活憋死你,饿死你,渴死你,吓死你,那是什么滋味?真是想都不敢想!这严世藩真是心狠手辣,什么样的蛇蝎心肠,能想出这样的杀人法子?
    “隔日一早,狱卒端来断头饭:一瓶酒、一大碗白饭、一碗炖得稀烂的猪肘子、一碗糟鱼。萧公子只喝了两口酒,饭菜却不肯吃一口。列位猜,这是为什么?原来萧公子最是讲究风雅的,他自知逃不过此劫,便下定决心,死也要死得有风度。在棺材里一时半会儿死不了,少不了有内急,若弄个秽臭腌臜的,他死也死得窝心,所以一口饭都不肯吃。
    “狱卒将他装进囚车,车后绑着一口薄木棺材,出了南京城,去往郊外的乱坟岗。半路上,府尹的仆人偷偷塞给他两样东西——一只小瓷瓶、几颗丸药,低声说:‘老爷给你的,瓷瓶里是蜂蜜,可以充饥。那丸药是梅花末儿和珍珠粉、云母片炼的闭气丸,让你在底下多活些时候儿。’萧公子谢过了,心里苦笑:‘我只想早死,不想延命,真熬不住了,就咬舌自尽。’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09: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到乱坟岗,府尹和严世藩正等着,许多野狗远远张望,不少坟头已被它们成群结队地刨开寻尸体吃,那场面真是瘆人。为了避人耳目,府尹让狱卒们先回城去,只留下心腹仆人。严世藩指了块空地,让手下人开始挖坑,萧公子看着他们忙活,心中凄惨,真个是:眼见得望天的日子远,入地的日子近!
    “挖了坑,将萧公子提出来,严世藩走上前,狠狠打了他几个嘴巴,朝他脸上吐了口唾沫。萧公子被按进棺材里,上了盖儿,嘣!嘣!嘣!外面的人开始钉钉子。萧公子开始还能看到一丝儿的亮光,很快,变得黑漆漆一片。
    “他感觉棺材被抬了起来,咯吱咯吱走了几步,忽然心跳到了嗓子眼儿,棺材掉了下去,咕咚一声,摔得他眼冒金星。又听上面开始填土,砸得棺材盖儿敲鼓一样响!萧公子呼吸越来越急促,使劲捶棺材,可棺材早被钉死了!捶了不知多久,满手是血,上面也没了动静,估摸着土已经埋实了。又过了会儿,模模糊糊听见马蹄的响动,萧公子啊呀一声:上面的人,走了!”赵敬亭双手撑桌,声音激动了起来,“没人管他了,可他还活着哪!”
    听到此处,不少人掏出帕子擦泪。
    “萧公子就这样被困在了地下的棺材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八尺大汉,竟然哭了起来。想死去的爹娘,想如花似玉的妻妾,还想几个儿女,哭得呜呜咽咽,涕泪涟涟,真是肝肠寸断!咬舌自尽罢!使劲,嘿!疼得啊!狠不下心啊!萧公子狠狠抽了自己几个大耳刮子:窝囊东西!平日里装好汉做英雄,这会子却不敢咬舌自尽!过了好久,萧公子才平静下来,逃出去?除非是神仙才有法子。渐渐地,棺材里闷热起来,喘气也困难了。咱们在地面儿上,想怎么喘气就怎么喘气,这气又不要钱,但在地下的棺材里,这一口气就是千金也难买!萧公子想起府尹送的那几颗丹药,摸出一丸,放进嘴里嚼了。也是神奇,吃了后,感觉体内真气鼓荡,又舒畅又清爽,呼吸越来越细,也不觉得憋闷了。
    “折腾这两天,连个好觉都没睡,萧公子乏得厉害,两眼一耷拉,沉沉睡了去。这一睡,不知睡了多久,反正棺材里黑黢黢的,不辨昼夜。醒了又饿,拿出府尹送的小瓷瓶,啜了口蜂蜜,哎哟,香!甜!滑!王母娘娘喝的仙露,怕也不过如此了!就这么着,困了睡,闷了吃一丸丹药,饿了咂两口蜂蜜,混混沌沌地熬着。实在睡不着了,就想事儿。想什么?想以前生活的乐子,住的是高楼广厦,吃的是龙肝凤髓,用的是金玉象牙,睡的是天香国色,啧啧,真可谓人间无极之快乐,天下第一享福人!
    “想这些到底不顶用,那就背诗文罢,把打小儿读的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挨个儿背了个遍,最后精疲力尽,又号啕大哭。这滋味儿,咱们如何能晓得?萧公子又摸出随身戴的金麒麟,默默祝祷:麒麟呀,快快现身,带我冲破这棺材,冲破这厚土,回到地上!
    “到底没用!
    “萧公子又祷告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若能救弟子出去,发誓给你老人家开庙塑像,日日供奉!又想:哎,自己在地下,是不是归地藏王菩萨管?好咧,又开始祷告地藏菩萨,反正横竖三世佛,各方菩萨罗汉力士天王,都祈祷了个遍。过了几天几夜了?不晓得。最后丹药吃完了,蜂蜜也干了,口渴,肚饥,气闷,一股脑儿全来了。萧公子彻底放弃了,静静等死。
    “这时,隐隐听到上头咕隆咕隆的,似是打雷声。过了会儿,棺材缝里渗出几滴水砸在脸上,他赶紧用手抹着舔了。又过了好一会儿,听不见雷声了,有窸窸窣窣的刨土声,萧公子心内惨笑,定是那些野狗,看我这是新坟,想刨出我来吃了。猛一激灵,萧公子拍手大笑:狗子能把我刨出去,我可不就活了么!兴奋地大叫:狗爷爷,狗奶奶,使劲刨!别停下!等救我出去,我买两扇子肥猪肉,好好犒劳你们!
    “果然,这刨土的声音越来越近了。萧公子那个高兴啊!也不敢再叫,生怕吓跑了野狗,就攥着拳头等着,终于刨到棺材盖儿了,只听咔嚓一声!”赵敬亭停下来,看着瞠目结舌的听众,笑道:“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老先生快说!”“是狗子挖开了!”
    “哪里是什么狗子呀!是一柄大锄头撬开了棺材,竟是几个人!他们把萧公子从棺材里抬了出来。下着雨,天色昏沉沉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时辰。看其中一个,正是府尹的那个心腹仆人,萧公子激动地跪下:‘多谢恩公救命大恩!’仆人扶起他,递上来吃食,萧公子喝了些水,吃了块酥饼,感觉身上有了些力气,两条腿却似那柳条,软软绵绵,走不得路。那仆人牵过一头驴,扶他上去:‘老爷让我来挖你,我还担心,过了八天,人不早死了?谁想你还活着!了不得,了不得,公子以后必有大福!’萧公子这才知道,自己在棺材里足足待了八天!
    “也没回南京城,仆人将萧公子送到一家村店,才说明原委。原来,萧公子被埋下去的第三天,礼部传下文书,说不管是谁,敢在夫子庙擅自更换楹联,都轻饶不得。当晚,严嵩的家信也到了,命严世藩立刻回京。严世藩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他老子,只得乖乖地离开南京。但他五脏六腑坏得冒烟儿,竟留下一个随从,说要监视着,怕府尹救人。又拖延两天,府尹耐不住,设了个局,把这随从灌得烂醉,让家仆赶来营救,并叮嘱救了也不要回城,麻利儿回家乡就是。听了这一段,萧公子感动得泪流满面,对着南京的方向给府尹磕了头。家仆留下一封银子给他做盘缠,告辞去了。在村店将息了几天,恢复了体力,萧公子便上路,回到家乡山东兰陵。
    “家中一切都好,妻妾们娇滴滴地抱怨他久不归家,萧公子又过回逍遥日子,棺材里的这段经历,谁也没告诉。过了一年,萧公子信了佛,天天念经吃斋,也不大理会几个妻妾,但心里总觉得满满当当又空空落落,有一肚子的感悟想说。他是个富贵闲人,便在家中写起了书,将‘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道理用小说敷演出来。
    “想起棺材中的往事,身上只有三样物件:一个金麒麟,一只白瓷瓶,几颗梅花丸药,各取一字,合为书名——《金瓶梅》。作者名字简单——兰陵萧啸生,索性取个谐音——兰陵,笑,笑,生!”
    赵敬亭将醒木在桌上使劲一拍,说书完毕。
    底下人张嘴瞪眼了好久,轰的一声躁起来,拍手跺脚,狂呼大叫,甚至将凳子桌子都掀翻了:“痛快!痛快!”“赵先生真乃神人也!”“原来如此!妙哉妙哉!”闹嚷着,早有大把铜钱、碎银子撒了上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09: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2章 棺中记(下)
    赵敬亭的《棺中记》轰动了苏州城,各大茶馆纷纷来请,赵敬亭连说了七八日,觉得有些腻烦。这天在观前街的龙泉茶馆说完,听众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哥儿道:“既然说到《金瓶梅》了,赵先生说段潘金莲呗!”赵敬亭笑骂:“又是你这小鸟蛋,见过你多少次了,鸡巴毛还没长全呢,就想听《金瓶梅》!上次讲李瓶儿,刚说到见西门庆,他俩还没亲嘴儿呢,你底下就撅得跟个帐篷似的!咱这是说书,不是让你泻火呢!”
    众人大笑,这小哥儿臊得面红耳赤,离了茶馆,来到阊门附近的十里街,拐入仁清巷,在一家当铺里逛了逛。伙计纷纷上来请安,端茶捧果,拿出一堆古董玩意儿给他瞧。小哥儿扫了两眼,不稀罕,指着一个伙计笑道:“你不是葫芦庙的和尚么?留起头发了?”那伙计笑道:“没法子,得过活不是。”小哥儿出了当铺,踱到一座气派的大宅前,使劲咳嗽了两声,在门口靠着石狮子打盹的老仆一抬头,满脸带笑,一面上来抱住,一面朝里头大喊:“少爷回来了!”
    来到正堂,小哥儿毕恭毕敬地给母亲问了安。他母亲把他拉在怀里:“你今天怎么回来了?你爹都好?”小哥儿道:“乡下没意思,我来城里逛逛,爹好着呢,让我问娘好。”他母亲捏捏他身上:“才开春,怎么就减了衣裳?”让丫鬟去找一件棉背心给他加上,又让仆人端来鸡鸭鱼肉给他吃。
    待了半下午,小哥儿要回乡下。他母亲絮叨:“每次来去匆匆,跟个客人似的,隔了十里道儿,倒像海角天涯一般。”小哥儿叹道:“我也想和娘多待几天,但爹的脾气娘知道的,生怕我在家里养成纨绔的习气,让我跟他在乡下,读什么佛经,吃什么斋,学什么打坐,弄得我生不如死。”他母亲扑哧笑了,戳了他脑门一下:“什么生不如死的,你鬼点子多,想法子混过去就是了。”将儿子送出门,又叮嘱:“过两天再来,娘给你打牙祭,跟着你爹天天豆腐青菜,不长个子。”
    出了阊门转南,小哥儿顺着田间小路走了一截,到了所住的三棵柳村。他父亲叫乔陈如,是苏州有名的大户,他叫乔阿难,名字是父亲起的,说是佛祖一个弟子的名。三棵柳村的家宅也很阔,十来间房,就他父子俩,还有七八个奴仆,家里素净得令人不自在,连棵花草也没有,寡寡淡淡的。
    转过影壁,父亲正在厅上和家塾先生闲话,他躲不过,上来行了礼。乔陈如骂道:“畜生!一大早就出去,太阳落西了才回来!又偷偷做什么勾当!”阿难笑道:“爹息怒,儿子又没去吃喝嫖赌,只不过听了听说书。”乔陈如啐了一口:“不正经的人才听说书!前天让你抄的《金刚经》,你抄完了?”

    “抄了四个字:如是我闻。”看父亲又要发怒,阿难赶紧对家塾先生作揖:“先生病可好了?”他的老师叫陶铭心,前几年从外地搬来这里的,笑道:“不过是风寒,今天感觉好了,一大早过来说要教你几篇文章,你又不在,和你父亲坐了一天。”阿难笑道:“先生明天来,我不乱跑了。”陶铭心问:“你今天听了什么书?”“大名鼎鼎的赵敬亭讲的,他自己编的一段《棺中记》!”阿难兴冲冲地将这段故事说了个大概。乔陈如连连摇头:“荒唐,真是荒唐。”陶铭心捋着胡子笑道:“这段故事倒新奇有趣。”
    看天色晚了,陶铭心起身告辞,乔陈如要留晚饭,陶铭心婉拒:“已经打搅一日了,家里也等着回去。”乔陈如命人拿上来几样礼物——一只象牙柄川金扇儿、四个香荷包:“扇子先生用,荷包给姨娘、姑娘们玩。”陶铭心谢过:“对了,小女素云这几天不舒服,明早要请大夫,我只能下午来了。”乔陈如笑道:“不妨,先生下午来,正好帮我陪个客,这个客人不一般,我怕自己没法子应付呢。”陶铭心好奇:“是个什么客人?”乔陈如道:“一个西洋人,来中国传教的,叫汤普照。”
    陶铭心刚进家门,听见屋里笑哄哄一片,站在窗下一听,里面有个汉子正说着:“电光石火间,只见穆桂英往后一仰,杨宗保的大刀将将从她面皮上砍过,把她的眼睫毛削下来几根。你们想啊,穆桂英是个大姑娘,最爱美了,眼睫毛被削了,能不气么?两脚在马镫上一使劲,身子挣起,抡起长缨枪,使了个蛟龙出水式,红缨子飞起,乱了杨宗保的眼,杨宗保只觉得腰上一震——”说到这,止住了。大女儿素云忙问:“接着呢?”他的妾袁七娘笑道:“接着就俘虏了杨宗保,和他结为夫妻啦!”
    陶铭心摇摇头,大步跨进去:“我回来了!”吓得一家大小纷纷站起来。七娘和素云半尴不尬,满脸通红,二女珠儿揽着小女青凤正傻呵呵地笑,在椅子上盘腿坐着的,是赵敬亭。见陶铭心脸色不好,七娘带着三女赶紧出去了。
    赵敬亭拜揖下去:“大哥!”陶铭心扶起他:“好兄弟,什么时候到的?”赵敬亭道:“刚到没一会儿,和姨娘、侄女儿们闲话哩。”陶铭心笑道:“你啊,这张老嘴不知道歇一歇?跟她们女儿家说什么书!”赵敬亭嘿嘿一笑:“女儿家也要开蒙,穆桂英的故事很合适。”玩笑几句,两人坐下,赵敬亭问:“咱哥俩好些年没见了,大哥可适应了乡下的生活?”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09: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陶铭心道:“既来之则安之吧。最难受的,是连个说话的朋友都没有,南京那些故交,都以为我死了,我也不敢和谁通信。生活上,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讲究了。”赵敬亭笑道:“哦?大哥现在没有洁癖了?”陶铭心用手摸了下地面,笑叹:“以前那是惯出来的矫情毛病,在乡下,到处都是牛羊粪,还洁癖,就别活了。”赵敬亭长叹:“之前大哥出事,我在山西,没赶回来帮手,心里愧疚。”陶铭心道:“你当时也不知道,不必内疚。”
    赵敬亭道:“年前过山东,看了老三一趟,跟我说了当年的事。他现在是聊城知县,听说要升知府了,咱们三个,数他最有能耐。我一个江湖讨饭的,大哥一个村秀才,都不如他风光。”陶铭心问:“上次老三来信,说你临走和他大吵了一架,为个什么?”赵敬亭一摆手:“还能为什么?我劝他不要做官了——他那性格,官场上肯定要栽跟头。他哪里肯听?喝多了酒,我急他也急,就吵了一顿,也没怎样。”
    说了半晌,七娘端来酒饭——一只炖鸡,一条煎鱼,豆腐干炒火腿,一盆素丸子汤,两大碗饭。赵敬亭让七娘和侄女们一起吃,陶铭心道:“她们在厨房另吃。我还有话跟你说。”
    喝了几杯酒,陶铭心把酒杯重重往桌上一蹾,吓了赵敬亭一跳。未等陶铭心开口,赵敬亭先跪了下来:“大哥不用说,我知道是什么事。我在城里讲《棺中记》,一定有人告诉大哥了。我到苏州好一阵子了,今天才壮着胆来,就是怕你生我的气。”陶铭心面带怒色:“敬亭,那件事关系有多厉害,你不是不知道,不把它烂在肚子里,还编出来给人讲书?你想害死我不成!——你起来,我不受你的跪。”
    赵敬亭坐回位子,自饮了一杯酒:“大哥,你那件事是个千古奇闻,我编排编排,传扬出去,也有我的一片心意:三年前那事,但凡有良心的,都知道大哥你是冤的。”他压低嗓音,“那个老贼,天天嘴上满汉一家,干的却是阴辣狠毒的事!大哥你不过写首诗,就要处死,就要抄家——这事儿虽然过去了,但我心里的气咽不下去,我把你的事换个朝代,换个人物,跟人讲讲,百姓里若有几个聪明的,自然知道我的意思。”
    陶铭心长叹道:“登基二十五年,平心而论,头十来年是好的,对百姓也宽容,天下也可称得上太平。但近些年,真是越来越无德了……罢了,牢骚没用。敬亭,我知道了你的心意,但这段《棺中记》,以后还是不要讲了。”赵敬亭笑道:“我连说几十遍,也腻得慌。”陶铭心用筷子敲了下他的手:“你这狗嘴,竟说我是兰陵笑笑生,写了《金瓶梅》。”赵敬亭大笑:“千古奇闻配千古奇书,岂不妙哉!”
    吃酒到深夜,兄弟俩抵足而眠。赵敬亭轻声问:“大哥,当时在棺材里,到底是个什么滋味儿?”陶铭心沉默了许久,缓缓道:“要说黑,现在也黑,但那种黑又不同,黏稠稠的,像在娘肚子里。现在想起来,我全身还禁不住哆嗦。”
    “足足八天?”

    “八天。”
    “老三就给了你一只装了蜂蜜的瓷瓶?”
    “一只鼻烟壶,装了点子蜂蜜,还不够耗子吃的。”
    “气闷吗?”
    “老三给我弄了口大棺材,开着小孔,土也埋得松,侥幸没有闷死。”
    赵敬亭喟然长叹:“大哥,你以后必定有大福。”
    说了会儿,赵敬亭鼾声响起,沉沉地睡去。陶铭心却没了困意,在黑夜里睁着眼睛,回想起三年前那场家破人亡的大祸。
    他生在南京,本名张慕宗,十五岁上,父亲给他起了个字:完器。这两个字有讲究,出自明末大儒陈确的一段话:“人之未至于圣者,犹人之未完者耳。人之未完者,且不可谓之人,如器焉,未完者亦必不可谓之器也。”父亲对他寄予厚望,不是因为他多么龙章凤彩,而是因为他的祖上名德重望,他的曾祖父是鼎革之际闪耀史册的大名士——张岱。
    祖父辈上定下了家规——祖宗是个有气节有操守的大丈夫,张家世代儿孙要遵循他老人家的志向,决不能为清朝做官。为生计故,可以考个秀才做教书先生,也可以行商,赚个温饱安适。祖父白手起家,做绸缎生意,苦心经营到父亲这辈,有十来间铺面,三家当铺,城外良田三千亩,家中奴仆上百人,已然是南京城的赫赫富商。张慕宗十五岁上娶了妻,两人举案齐眉,颇为恩爱。他十六岁那年的秋天,父亲和两个兄长去扬州收账,船翻了,父子三个淹死在江里,母亲伤心欲绝,几个月后也死了。偌大的家业,落得他一人受用。
    那些年过得快活,家资丰厚,不愁用度。他没有经商的才干,和扬州、杭州、苏州那边的老主顾没了来往,整日在家读书写字,品诗赏画,颇有些曾祖张宗子的逍遥气派。他自小就爱洁净,之后渐渐成癖,见不得一点儿污秽,衣服鞋袜每天换新,穿过的都赏了下人,若见到家中有一点灰,就大发雷霆。有一次,他和妻子吃饭时,一旁伺候的小丫鬟来了月事,血染在裙子上,他摔箸不食,又是换衣服又是洗澡,当天便贱卖了这丫鬟,把她站过的地砖都换了,在厅上焚了十来斤的香,才肯踏进去一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09: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岁那年,妻子怀了身孕,后来小产,生下来个成了形的小哥儿。夫妻俩伤心了许久,妻子身体也大为损耗,一直怀不上子息。张慕宗虽然不说,心里也急,父兄死后,他必须要将这条血脉传下去。他妻子是通情达理的人,为他娶了个妾,就是袁七娘。七娘嫁来第二年,生了素云,后来妻子也怀孕,生了珠儿,虽是个女儿,但也有了指望,谁想妻妾自此肚子都安静了。妻子提议再纳一个妾,张慕宗不肯,再之后,妻子怀了青凤——正是出事的那年,乾隆二十二年。
    那年初,诗社的一个朋友归八爷在莫愁湖上办了场品画雅会,品的是一卷倪云林的真迹。倪云林传世的作品多是山水,这幅画竟是个仕女图,相当罕见。上面有他的私印,还有唐寅、董其昌诸大家的题词,真宝无疑,说是从乡下一个穷秀才那里花了三千两银子买来的。众人围着这幅画看了又看,赞叹不绝。归八爷说:“今日这雅会,也是个雅赛,咱们以此画为题,各作一首诗,谁的诗占了头筹,就题在这画上,如何?”众人一听,精神大振,纷纷构思起来。
    张慕宗也写诗,在一众文友中出类拔萃,不过此时他却没了诗兴,心里寻思:这样一幅稀世珍品,在座的这些人,连我自己在内,不论写出个什么,都配不上这画儿,只有古人的上品古诗,才庶几可当。仔细盯着这画儿,山头松树森森,美人幽然独立,望着天上的月亮,面色悲戚。他搜刮肚内的无数好诗,突然想起一首冷僻的,无比契合这画的意境,便写了下来。诗云:
    白云山上尽,清风松下歇。欲识离人悲,孤台见明月。
    众人写好了诗,拿出来一比,都推张慕宗的这首为尊。张慕宗笑道:“虽如此,这首诗却不是我写的。”众人奇道:“那是谁写的?确实有些熟,却想不起。”张慕宗道:“南朝时的张融写的《别诗》。兄弟惭愧,借花献佛。”归八爷笑说:“虽不是老兄写的,这诗也确实配这画儿,就请老兄题上去罢。”众人也无异议。张慕宗仔细洗了手,焚起香,对着这画恭敬地拜了三拜,要来兔毫笔,蘸匀了墨,用端正小楷将这首诗题在了画卷边儿上。众文士欢饮一整日,尽兴而散。
    没多久,归八爷家里失了火,家中荡为灰烬,单单救出来这幅画,想卖了救急,开口就是一万两银子。张慕宗想买下来,妻子劝阻:“老爷,这些年咱们坐吃山空,铺面、田产典卖了不少。我闲来算了算,家里的现银子、金玉首饰加一起,拢共也就万把两银子,你若买了这画,咱们就只能搬去乡下,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了。”踌躇了几天,到底没有买。
    在南京找不到买主,归八爷便带着画去了北京,宣扬一番,被翰林院编修纪昀听说了,花了八千两买了下来。在家玩赏了两天,不敢私藏,献给了皇上。乾隆最爱文墨古董,听说是倪云林的仕女图,欣喜若狂,茶饭不思地看了又看。他又喜欢给画儿题词,就作了首七律,看边角处已写满了藏家题词,没了空白,便大笔一挥,题在美人头上,写得畅快,有一笔还擦到了美人的额头。正自鸣得意,忽然在最边上看到了张慕宗的题诗。
    初时还赞叹:这是张融的《别诗》,倒很契合这画的意境。但细嚼这四句诗,越发觉得不对——清风松下歇,清风歇,这不是诅咒大清国运衰败么?离人悲,见明月,分明是思恋前朝,反清复明也!当下龙颜大怒,召来纪昀,狠狠骂了一通。纪昀惊惶万分,磕头磕破了脑袋。乾隆让他戴罪立功,专责此案,将画主、题词者都抓来,尤其是题词者,严惩不贷。
    纪昀立刻派人拿住羁留在北京的归八爷。初审时,八爷念着与张慕宗的情谊,谎称这题词是明末一位文士写的,早已死了。纪昀不肯轻信,上了重刑,八爷熬不过,只得供出真相。纪昀立即知会刑部,传文南京,捉拿张慕宗。
    当时,张慕宗的结义兄弟宋知行正在北京守选,听说了这件轰动朝廷的大案,得知画主供出的题词人正是自己的契兄,赶紧派出最稳当的心腹仆人,火速赶往南京,定要赶在公文之前通知张慕宗,让他避难。仆人前脚刚走,宋知行还是不放心,索性称病告假,带足了银子,一路买最好的马,不几日就赶到南京,直冲进张家。
    张慕宗夫妇正在下棋,看到宋知行,大为惊讶:“三弟!你怎么来了?”宋知行先请大嫂回避,才说:“大哥!大祸临头了!”便将皇上看到那幅画,认定那首诗有反清之意,派纪昀调查的经过说了一遍,吓得张慕宗魂飞魄散。宋知行力劝:“大哥,事不宜迟,赶紧离开南京!”张慕宗镇定下来:“你嫂子和孩子都在,我走了,她们需受连累。”
    宋知行急道:“你不走,她们也会受连累!若定了谋反,这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嫂子和侄女便是不杀,也要罚为奴隶。你走,还能留条性命!”张慕宗瘫坐在椅子里:“俗话说,陷水可脱,陷文不活。遇到这种事,我逃也逃不了多久的。”宋知行是官场上的人,心里明白,这案子钦定为谋反,非同小可,皇上不会善罢甘休,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是枉然。他急中生智,猛然想出了个法子:“大哥,我有个主意,你何不就死了?”
    张慕宗皱眉道:“什么?”
    “大哥,你假死,把你出了殡,让南京城无人不知,等官司下来,也不能对一个死人怎样。”
    “你是说,将我装在棺材里,城里城外走个过场?”
    宋知行摇摇头:“我估摸着,官差和公文最晚明天就到,便是今晚假死,明天出殡,也瞒不得他们。只能委屈大哥进了棺材,然后埋入地下,才能让他们罢休。”
    “把我装进棺材,埋在地下?”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09: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躲个三五天,趁人松懈,再把你挖出来,换个别的尸体进去,防备他们开棺戮尸——皇上经常这样处罚死去的罪犯。如此,大概可以混过去。”
    张慕宗不肯:“与其在地下憋死,不如一刀砍了我痛快!”宋知行急道:“大哥不要固执!蝼蚁尚且偷生,你怎能就放弃了?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兄弟几天几夜不睡觉,马换了十多匹,就是为了赶来救哥哥一命,你不要如此丧气!”犹豫片刻,张慕宗整个人委顿下来:“好罢,就按你说的办。”宋知行嘱咐:“此事要做得秘密,连大嫂、侄女也不能告诉,走漏了一丝儿风声,了不得!”
    势态十万火急,吃过午饭,张慕宗便装病躺在床上,一口一口喘不上气来,把夫人吓得不知所以。张慕宗叮嘱她:“我这是暴疾,没救了。我死后,后事一总让三弟主持,你万事听他的安排。”夫人哭哭啼啼地答应了。张慕宗又让人去请城中多位朋友前来告别。
    宋知行跑去棺材铺买了一口大棺、一身寿衣,他心思缜密,办事的同时已经在筹划,如何让兄长在棺材里多挨些时日,偷偷在棺材四周凿了小孔,又去药铺买了些聚气养神的丸药,一总带回来。此时家中已经哀号一片,张慕宗的众朋友伤感不已:好好一个人,怎么突然就不济了!张夫人哭得死去活来:“早上还好好的,中午吃了饭,就说心口疼,喝了碗参汤,倒加重了。”号啕个不住,凄惨不已。
    傍晚时,张慕宗假装断了气,宋知行亲自给他换了寿衣,抱进棺材内。张家上下挂起孝,张夫人、袁七娘、两个女儿不明就里,哭得肝肠寸断,众朋友、四下街坊都来吊唁,哀叹连连。深夜,杂人去后,宋知行让张夫人、袁七娘、侄女挪去院中守灵,他在棺材旁边,低声对张慕宗说:“大哥,你衣裳袖子里有一包丸药,是聚气的,在底下憋闷了就吃一颗。这里有些点心和卤肉,我给你塞进去,再给你放一罐水。”
    “不要。我什么都不吃。”
    “大哥,在地下少说要四五天,怎么可能不吃不喝?”
    “好兄弟,我是爱干净的人,在这里头屙屎撒尿,弄得自己一身腌臜,不如死了!”
    宋知行哭笑不得:“什么关头了,还在乎这个!”坚持几次,张慕宗发怒了:“不要啰唆!再说,我掀开板子出来。”宋知行无法,只好拿出随身的一个鼻烟壶,腾空了,洗干净,去厨房装了些蜂蜜,再塞进去:“大哥,鼻烟壶里是蜂蜜,便是吃了,怕也屙不出屎来。”说完,兄弟俩都笑了。
    大清早,外面突然吵了起来。宋知行在墙头偷偷一看,几百个兵已经将张家围了起来,接着,一班猛恶的公差闯了进来,嚷着要拿张慕宗。张夫人哭道:“我家老爷犯了什么罪?他已经死了,你们还要拿死人不成!”为首的是江宁府知府,听了这话冷笑一声:“你丈夫什么时候死的?”张夫人道:“昨天下午。”知府笑道:“真是邪门,有这么巧的事?刚要来抓他,他就死了?”等不及仵作来,知府决定亲自验尸,张夫人张臂拦着:“死者为大!你们当官的就可以侮辱亡人么!”知府看她挺着个肚子,不好动粗,让人将她拉开,走到堂上,看那棺材已经钉上了,怒道:“还没出殡,为什么这会子就钉棺!”
    宋知行怕官场的人认出自己,在灶下弄了灰,弄得脸上脏兮兮的,站出来道:“我们老爷信佛,临死前说早钉棺,早超生。”知府啐了一口:“放狗屁!什么佛经有这个讲究!”当下命差人开棺。宋知行早料到会如此,早些时候一个人忙活了许久,也不管什么丧葬规矩,给棺材钉了足足上百支长钉。知府一边骂,一边催人起钉。张夫人扑在棺上,回头骂七娘:“瞎眼的奴才!平日里撒泼骂街逞能耐,现在你老爷要被人开棺了,你还愣着!”
    袁七娘是小户人家出身,生性泼辣,刚才是吓蒙了,听主母训斥,登时缓过神来,一蹦三尺高,大叫一声,一头撞进公差堆儿里,咬手抓脸吐唾沫,在地上撒泼打滚,公差们又打又骂,七娘兴头更足了,高嚷没天理了。知府气得直跺脚,命人将两个女眷叉出去。宋知行看不是办法,上前道:“大人要奉旨搜查,我们不敢说什么。但开棺也要有规矩,验尸,更是要尊重,我们老爷是得了痰症,死得突然,能有什么差错!”知府冷笑道:“到底怎么回事,咱们开棺再说。”差人总算起完了钉子,掀开棺材盖,宋知行在众人身后提心吊胆,默默祷告。
    知府看张慕宗身穿寿衣,双目紧闭,嘴巴微张,嘴唇已经干裂了,轻轻将手指头放在他人中处,试了片刻,拿起来道:“确实没了气。”又摸了摸张慕宗的手,皱眉道:“有些温热。”宋知行忙道:“刚死几个时辰,自然有些余温。”知府又要切脉,下手去撸张慕宗的长袖,宋知行赶紧对七娘使眼色,她又冲上来,披头散发地撞在知府怀里,鼻涕眼泪在他身上乱蹭:“当官的欺负良民!要抢老爷陪葬的宝贝呀!”这时,院子里挤满前来看热闹的街坊,也纷纷抗议起来。
    知府看群情激愤,不好用强,甩手道:“罢了!谁稀罕碰一个死人!张慕宗虽死了,但这件案子不算完!”又问,“你家什么时候下葬?”宋知行道:“眼下天气炎热,停不得,明天就下葬。”知府想了想,留下几个官差,交代道:“你们就在这里守着,不许离开半步,直到明天埋进土里,看实了,回来跟我禀报。有一点疏忽,明年今日也是你们周年!”说完,带着余人愤愤地去了。第二天,直到棺材入了土,那几个官差才返回城中。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09: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日后的深夜,宋知行和早已赶到的心腹仆人,将奄奄一息的张慕宗挖了出来。仆人在附近找了座新坟,挖出个男尸,用土抹了脸,换了张慕宗的寿衣,放进棺中,重新埋好。仆人背着张慕宗,和宋知行匆匆消失在夜幕中。
    在一处乡间的寺庙休养了几天,张慕宗恢复了元气。宋知行拿出一包银子:“大哥回不得南京了,去苏州的三棵柳村,那里有一位乔陈如,和我有交情,他家最近正好在请教书先生,包袱里有我的荐书,他必会用你。我只说你是我娘家的亲戚,姓陶,你也要统一口径。大哥,你得换个名字,以后天底下没有张慕宗这个人了!”张慕宗问:“你嫂子、侄女们都好?”宋知行道:“一言难尽!皇上已经斩了那画主,要开棺戮你的尸,家产抄没,嫂夫人、侄女也被罚为功臣家奴——放心,这事我来料理。大哥先去,我之后让她们去找你。”
    逃难来苏州后,张慕宗从了三弟改的陶姓,化名铭心,字也换成慎行。乔陈如看了宋知行的信,热情款待他,帮他赁了房子,请来家中坐馆,脩金一年五十两银子,逢年过节另有谢礼,足可以温饱一家人。
    来这里三个月后,七娘和女儿们才赶来团聚,还带来一车南京家中的藏书。难后重逢,七娘和女儿们先是惊恐,继而狂喜。如何解释这一场假死戏,让陶铭心伤透脑筋,他只说得罪了权贵,外出避难,棺材里其实是另一个人。着重交代家人:“以后咱们家姓陶,都牢牢记着。”七娘听得连连吐舌:“还有这样的事!真是惊险!”女儿们弄不懂这段缘故,但父亲活着便好,都开开心心的。
    据七娘说,都是宋知行一力操办,花了多少银子,打通了多少关节,才让女儿们没有做了人家的奴仆。而陶铭心依然悲痛,因为在地下的时日,妻子死了,是生下幼女青凤后死的。不知是产后体弱,还是伤心绝望,或许是内外夹攻所致——她不知道陶铭心假死,看着他棺材入了地,哭得晕厥数次,第二天夜里,羊水就破了,诞下了青凤。七娘说:“太太一看又是个没把儿的,哭得更厉害了,说她不争气,让张家绝了血脉,之后便不吃不喝,三天后,就断了气。”
    陶铭心问夫人可有遗言,七娘说没有,长女素云偷偷对他说:“太太有遗言的,留了句话:三姐儿别裹脚。”陶铭心问:“太太跟你说的?”素云摇头:“跟我妈说的,但妈不想告诉爹,说三姐儿要不裹脚以后嫁不出去。”陶铭心痛哭了一场,设了祭台,对着南京的方向拜了,深深悔恨:“假死之前,应该告诉太太的,还怕她告密不成?真是百密一疏,自作聪明,误了太太的性命。”
    经此大厄,他整个人脱胎换骨,彻底告别了张慕宗。痛定思痛,他深切理解了祖宗张岱在明亡后的无尽悔恨:广厦精舍、美妾娇娃、古董花鸟,以往所享受的一切,莫不是造下的罪业,如今种种清苦,皆是赎罪。他现在的生活颇有些苦行的意思,每日粗茶淡饭,潜心钻研经书,一言一行都循规蹈矩,褪尽了早年的风流气质——那种风流到头来只会招致灾祸——变得越发周正、严肃甚至迂腐。只有如此,他才能平息内心的苦楚,才能将过去罪恶深重的种种快乐连根拔去。
    此时,陶铭心隐约听到素云在厢房中痛苦地呻吟——她刚开始裹脚,每天晚上如受刑一般。昨天看了看,她的脚已经变了形,黑黢黢的,脚背肿成了弓状,轻轻一碰,就从脚趾缝儿里流出黄腥腥的脓水来。陶铭心很心疼,再这么下去,这双脚就废了。问她这样多久了,素云说个把月了。七娘在旁唠叨:“都是这么过来的,谁像你这样鬼哭狼嚎的。趁骨头软了,赶紧裹,长痛不如短痛!要成个大脚三,以后找不着婆家了。”
    赵敬亭鼾声如雷,陶铭心轻轻翻了个身,想着明天要做的事:早上去城里给素云找大夫,下午帮乔陈如陪客——一个西洋人,真稀奇。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09: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章 传教士
    天蒙蒙亮,赵敬亭起来在院子里做八段锦。七娘做了早饭,赵敬亭喝了碗粥,往褡裢里装了两个馒头,起身告辞:“我去福建广东那边走走,搜些新故事说。”陶铭心知道他是闲不住的,也未挽留,亲自送他到了村口。赵敬亭要去渡口搭船,陶铭心进城请医生,两人依依惜别。
    之前患风寒,乔陈如替他请了城里有名的薛神医,循着住址,陶铭心来到饮马桥东边第二家,上前敲门。一个小厮开了门:“我们爷出去看病了。”陶铭心问:“几时回来?”小厮道:“知府老爷的小儿子出天花,日夜在那儿守着,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陶铭心叹道:“这可怎么好,我也急。”小厮问:“先生家人是什么病?”陶铭心道:“足疾。”小厮指着西北方:“您去桂和坊,那有个红毛子郎中,老爷说过,那红毛子治跌打损伤也说得过去。”
    素云不是跌打损伤,但无法,别的大夫也不认得,总不能找街上的游方郎中。来到桂和坊,也不用打听,前面闹成一团的就是了:十来个百姓把一个红头发的西洋人围在中间,一个麻子脸扯住西洋人的衣领子,污言秽语骂个不停,西洋人脸上挂着伤,明显挨了老拳。
    有好心的上来劝架,那麻子脸情绪激动,竟哭了起来:“饶不得他!这个红毛淫贼占我老婆便宜!什么都看了!打死他,我偿命!”原来,他老婆昨晚生产,他跑出去找接生婆。接生婆来了,说他女人怀的是脚踏莲花捧心胎,生不下来的,连试也不敢试。接连找了好几个接生婆,都这么说。眼看老婆要死了,他跑去城隍庙烧香,家里的一个小丫头不知道听谁说的,便找来这个洋大夫。洋大夫在这女人两腿间忙活了一番,竟然把孩子接下来了——一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等他回来,洋人已经去了,他得知洋人看了他老婆的身子,当场气得昏死过去。大早上,就来找洋人算账,非要杀死他。有人劝他:“再怎么说,这洋人也救了你老婆的命,又给你接下来一个儿子,就算了罢!”麻子脸哭道:“我宁肯老婆死了,不要儿子了,也受不了这委屈!自己女人身子给男人看了,还是个洋人,谁能咽下这口气?你们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陶铭心冷眼瞧那洋人,闭着眼一言不发,任凭麻子脸打骂。他想劝解也不知道如何说,洋人救人是善事没错,可看了人家女人的身子确实很不妥当——哪有男人接生的呢?这些洋人果然是教化未开的野蛮人,全然不懂男女大防的道理。
    正僵着,一顶轿子停在路边,从轿子里出来一个粗壮的妇人,怀里抱着婴儿,指着麻子脸骂道:“杀千刀的畜生!这洋先生是咱们的救命恩人,你怎么打人家?”那麻子脸啐道:“臭娘们,你还有脸说?我没脸见人了!”那妇人一步踏上前,啪啪打了丈夫几个耳光:“狗畜生,翻天了!”那麻子脸明显是惧内的,敢怒不敢言,手上也松开了,攥着拳头生闷气,看得众人一个个都笑了。那妇人对洋人欠身道:“要不是你老昨晚相救,我这会儿已经在棺材里了。我男人是个粗人,你老别介意。”那洋人展展衣服,用流利的中国话说道:“没事的,如有冒犯之处,还望见谅。”那妇人揪着丈夫耳朵又骂:“是你老婆的命重要还是你的脸重要?想让我死,我偏不死!”麻子脸一个劲儿地求饶,劝她消气,还没出月子,赶紧回家歇息。闹腾一场,众人嘻嘻哈哈一阵,也就散了。
    陶铭心想起正事,上前行了礼:“先生可会瞧足疾?”那西洋人正在用帕子擦脸上的伤,点头道:“会瞧,但我有事要出门,明天再来罢。”一个仆人上前道:“汤老师,骡子备好了,可以走了。”陶铭心想起什么,笑问:“先生可是姓汤讳普照?这是要去三棵柳村见乔陈如老爷?”
    汤普照惊讶道:“咦?先生怎么知道?”陶铭心报了名字:“在乔老爷家做西宾的。”汤普照赶紧扑扑衣服,恭敬地作揖:“原来是陶先生,久仰!早听说三棵柳村有位陶大名士,学问渊深,无心功名,不想在这里遇到了!”陶铭心笑道:“我哪里是名士,一个穷秀才罢了。”汤普照又问谁患了足疾,陶铭心说了,两人一起回三棵柳村。
    进了院中,坐南一排水磨灰瓦房,西手两间草顶厢房,素雅洁净。地上一条青石板路,墁在青苔里,青苔似流水般连到墙角处的一方小花圃,花圃中一块小巧的太湖石,几株耐寒的花草爬在上头,还有些生气。厢房前一桩大葡萄架,葡萄藤又粗又大,七娘正在底下晾衣服,见来了个红头发洋人,吓得叫了一声,躲进了厨房。陶铭心带他进了厢房,三个女儿看他红发碧眼的,捂着嘴乱笑。青凤指着他咿咿呀呀地说:“猴子,大猴子。”陶铭心连忙喝止了,尴尬赔罪。
    汤普照笑道:“令爱没说错,我确实像猴子。”说完对青凤做了个鬼脸,逗得她咯咯笑。汤普照要解开素云的裹脚布看伤,陶铭心道:“汤先生,不能隔着袜子看吗?”汤普照笑道:“老先生说笑了,隔着袜子怎么看?”素云低头红了脸。陶铭心又道:“就跟治跌打损伤一样,稍微捏捏,也能断个所以然罢?或者,只看脚底板?”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3 天前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0 09: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汤普照微笑道:“老先生,贵国的规矩我不是不知道,但令千金还没出嫁,我又是个传教士——相当于和尚的,这又是治病,看看令千金的尊足,怕也不妨?”陶铭心还在犹豫,素云道:“爹,就让他看吧。”陶铭心勉强答应了。看了素云的脚,汤普照皱紧眉头:“再晚两天,就没得救了,快打一盆热水来。”陶铭心忙让珠儿去打水。汤普照打开随身带来的木箱,里面两排整整齐齐样式各异的小刀子,取出一把,用药水擦了,对素云道:“好姑娘,别怕,蚂蚁咬两下那么疼。”素云咬牙点点头。
    汤普照在膝盖上垫了块厚布,把素云的脚放在上面,各处揉了揉,用小刀子在脚背上轻轻一划,大片黄色的脓水淌了下来。割了七八刀,把两只脚的脓血都放干净了,又往水里倒了瓶粉末,要为素云洗脚。陶铭心忙制止了,唤来珠儿,给素云洗了。汤普照又上了药粉,用带来的干净布条缠了缠,笑道:“七八天就能好,只是,这骨头都变形了,不要再裹了罢。”陶铭心感激不尽,拿出银子做病金。汤普照坚辞不受:“陶先生,就当欠我个人情,以后也帮我好了。”陶铭心见他是爽直的人,也不坚持,留他在家吃午饭:“吃了饭,咱们一起去乔老爷宅上。”
    袁七娘只煮了一碗青菜汤,用蒿子炒了两三片豆腐,拌了个咸菜。陶铭心恨道:“实在无礼!”要出去骂她,被汤普照劝住:“老先生,这已经很好了,我们来中国传教,不在乎吃穿。”说完娴熟地拿起筷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陶铭心问他何年来的中国,跟谁学的中国话,天主教的教义等等,汤普照一一回答了:“其实唐朝就有我们这个教,那时候叫大秦景教,可惜没流传起来。明朝时候利玛窦、金尼阁、汤若望等前辈在中国生活多年,发展了不少信众。”陶铭心点点头:“我也听说过,只是很少遇到传教士。”
    汤普照无奈地笑道:“在本朝,传教不很方便,幸好我学过医术,给人看病时顺带着讲一讲,能听懂的人少,信的就更少了。北京那边的传教士,都是图名好利之辈,在宫里给皇上算历法、造玩意儿罢了,他们又说我们迂腐,不会变通。”陶铭心不禁笑了:“你们在中国的外国人还互相鄙视呢。”汤普照道:“是,有些教会门派也不同,这里头很复杂。”
    饭后,两人来到乔陈如家,已经备下围碟香茗等着了,任弗届也在。任弗届是阿难的开蒙先生,这几年在专心备考,准备下场的。他辞馆后,乔陈如才请了陶铭心代替。乔陈如见他两人一起来,惊奇道:“你们怎么凑一起了?”陶铭心说了早上的事,汤普照道:“和陶先生有缘分。”乔陈如向汤普照介绍了任弗届,汤普照躬身作揖,任弗届背着手冷笑,并不搭理他。
    阿难上来给众人行了礼,着重对任弗届道:“好阵子不见先生,先生一向可好?学生日夜悬念,生怕先生吃不饱穿不暖,这疼那痒的,常提醒父亲照拂照拂先生。”任弗届点头笑道:“难哥儿有心了,真可谓‘君在,踧踖如也’。”乔陈如咳嗽了一声:“阿难,没你的事了,下去罢。”转对陶铭心道:“任先生要出门,这是来辞行的。”陶铭心忙问:“哦,老兄要去哪里?”
    任弗届捋须而答:“弟要去杭州,有个同学老友新放了浙江布政使,请我去做些文翰事情。本来我说在家里好好准备来年大比,老友说我非池中物,在这乡野之间白白消磨了志气,不如去他府上知行合一,制艺之外学些政务,以后做了官也不至于抓瞎,便答应了。又说每年送我一千两银子,被我说了几句:‘你虽然做了官,是我的老爷,但咱们之间到底是故人,我去帮你,也是为这个情分,开口闭口说银子,是你们官场上的恶习。’这不村子里要凑份子办迎神赛会么,咱们这些相公,每个人要出一两,扈老三什么狗东西!觍着脸来跟我要钱。我说我马上要出门,赛会不关我的事,他还不依,说了些没有油盐的话,我丢了银子赶他走了。就为这些俗事,我在家也不得安心备考。”
    陶铭心笑道:“老兄有大才,明年鼎甲在望,必能抡元。”任弗届道:“陶先生,别怪兄弟话直,你做秀才,乡试也不应,科、岁也不考,图个什么呢?俗话说,读的半边儿也是个卖字,读成了,货与帝王家嘛!”陶铭心摆摆手:“我是房檐下的家雀,老兄是天上的鸿鹄,不可同日而语。”
    晾了汤普照好久,乔陈如才和他搭话。汤普照来中国已十余年,先在两广、福建那边传了几年教,又去了杭州、南京、北京等地,去年才来苏州。他和乔陈如是在织造府的元宵节宴会上认识的,此次来访,是想求乔陈如向江苏巡抚说情,允许他开设教堂,公开传教:“我本想借行医来传教,但如今苏州百姓都认定我是西洋郎中,不知道我是传教士,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乔陈如眯着眼睛想了想,缓缓道:“汤兄,我不妨直说,自从康熙末年禁教,雍正爷、当今万岁,对西洋教都不大喜欢。不要说西洋教,连我们中国的教,除了佛和道,万岁爷也恨得牙痒痒。即便我说得动巡抚大人,巡抚大人也不敢让你传,若让上面知道了,万岁爷龙颜一怒,巡抚大人的性命也难保。”
    陶铭心插话道:“汤先生,如今的形势不比从前了。陶某听说过,康熙初年允许你们自由传教,可惜贵教不允许中国人拜祖宗、拜孔子,闹得很不好看。现如今,除了在宫中供奉的,今上恨不得将所有洋人都赶出中国去。先生就安心做个好医生,也是一件大功德。”汤普照苦笑道:“我要行医,何必万里迢迢来中国呢?哪里没有病人呢?我就是为了将天主的恩德传到中国来,救这里的穷苦百姓。”
    乔陈如正色道:“汤兄,这话可差了,我们中国的百姓哪里穷苦了?需要你们来救?”他转头问陶铭心:“陶先生说说,咱们大清国需要洋人来救么?”陶铭心微笑不语。又问任弗届,任弗届阴阳怪气地:“当然需要,咱们疆域太广大,物产太丰饶,皇上太圣明,百姓太富足,洋人不来救的话,全都乐呵死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8 10: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