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是卫立煌此时不是要增兵给陈长捷,反而还要从他那里抽出部队,原因就是晋东的娘子关一线受到很大压力和威胁。

  起初,阎锡山和卫立煌都没有对娘子关的安危太担心事,主要是认为石家庄尚有程潜领衔的一战区在守着,石家庄与娘子关仅为一墙之隔,前者没事,后者自然也应无忧。

  退一步想想,就算一战区抵敌不住撤退,但仍可从侧面对日军进行牵制,这样里外夹攻,并不至于势单力孤。

  可他们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大家都说刘峙怎么怎么不行,甚至有人骂他是逃跑将军,然而却没有人设身处地地替他想过,保定正面得抵挡多少日军,整整四个师团!

  到程潜(陆士6期)守石家庄,还不如刘峙呢,尤其在卫立煌被抽调到忻口战场后,李默庵、刘戡也跟了过去,更使其防守兵力捉襟见肘,未待两个回合就挡不住了,不仅丢了石家庄,还一家伙跨了省,退到了河南安阳。

  那个安阳离石家庄靠近五百里路,连放个炮,石家庄这里都不一定听得见,又有何牵制可言。

  倭人用兵,最喜迂回策应。板垣的上司,华北方面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陆大24期)也是如此。

  他坐镇石家庄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朝鲜龙山第20师团配合板垣的进攻,从侧面攻击娘子关。

  娘子关在太原西侧300里,此关一破,太原即危,那就等于是断了忻口战场各部队的后路。

  阎锡山和卫立煌赶紧做好最坏打算,从忻口战场把傅作义的绥军调出,让擅长守城的傅作义来部署太原防守,这就是陈长捷不但得不到援兵,还得反过来倒抽兵力出去的原因。

  陈长捷这边少了兵,板垣那边却多出了兵。

  自带兵以来,板垣在南口击退汤恩伯,在平型关逼走晋绥联军,一时得到了日本国内的一致赞誉,其统属的广岛第5师团也被称为“钢军”。

  可是忻口战役已历半月,他不仅未能突破陈长捷构筑的红沟防线,自己的“钢军”也被打得损兵折将,这让人们对板垣的指挥能力又产生了怀疑。

  这厮究竟会不会打仗啊,不是沽名钓誉吧。

  理解板垣的,还是他的上司。香月在派龙山师团策应的同时,又酝酿调一支援军给板垣。

  派谁去呢。

  这时候淞沪战场越打越激烈,日本统帅部确定将主战场由华北转至上海,香月已接到命令,华北方面军第1军所属的熊本第6师团等部队即将南下,无暇再去帮助板垣。

  到底是天津驻屯军司令官出身,香月很快就想到了步兵旅团,于是便把步兵旅团萱岛联队拨给了板垣。

  这个萱岛联队就是大红门伏击29军的那一支,也算“战功赫赫”,正好应板垣之急。

  绥军本来担负着红沟阵地的一大块防守阵地,他们这一撤,不是谁都可以接替上去的,加上萱岛联队这么一冲,红沟防线立刻破裂,从南怀化到红沟敞开一个大口。

  陈长捷无兵可补,只能把红沟以北先让给板垣。

  就像跷跷板一样,陈长捷和板垣正好一轻一重,后者又得势了。

  (10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陈长捷能据守的只有一个红沟以南了,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忻口肯定是守不住的。

  到了这一步,除了砸锅卖铁,哪里还有它法可想。陈长捷能继续挖潜的,只有自己赖以起家的那个“工兵师”。

  “工兵师”尽抽精兵,被推到第一线,与萱岛联队进行对拼。

  板垣见陈长捷又发作起来,一时也大为惊慌,萱岛联队甚至用上了火焰喷射器,依靠制造火海的方式来阻遏对方攻击。

  陈长捷见状,便以土对火,组织工兵作业,一步步掘进坑道,一俟接近,便实行“对壕互击”,并采用爆炸等方式,摧毁日军阵地。

  这实际上就是地下坑道战的雏形。十几年后,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更把这种以土为战的打法推到了极至。

  为了发动这次大反击,“工兵师”前赴后继,舍命相拼,两个团长,一死一伤,至此,包括张树桢、程继贤在内,陈长捷手下的四员猛将已一个不剩了,而其兵员也从八千急速下降至两千。

  遭此重击,板垣所部伤亡极大,最惨的是刚上来助阵的萱岛联队,两千多人打到一千,不得不换下去进行休整。这个在大红门欠下29军累累血债,使佟赵都相继阵亡的驻屯军部队,终于也在陈长捷手下尝到了挨揍的滋味。

  板垣扛不住了,遂从红沟以北撤回南怀化。

  到十月底,双方攻守再次处于平衡,而这种久攻不克的情况,最吃亏的显然还是板垣。

  他开始大批焚烧尸体,撤退伤员,种种迹像表明,日本“钢军”难以坚持,只消陈长捷再发动一次新的大反击,就可以将其从南怀化驱逐出去。

  看到板垣如此乏力,香月迫不得已,又从华北方面军和原“蒙疆兵团”编制中各抽了一个联队,以支援忻口战场。

  板垣可以增兵,陈长捷却不能,北上的川军去了娘子关,所以他只能暂时放弃反击计划,但饶是如此,仍能与板垣形成相持局面。

  就在此时,娘子关一线却再次出现了问题。

  负责镇守娘子关的是黄绍竑(保定3期)。

  当初为了支援太原会战,老蒋四处征调大将至山西。除了卫立煌之外,他还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在平型关战役之前曾派到山西去探风的黄绍竑。

  黄绍竑虽以政略见长,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就不会打仗。可是以往他在这方面给人的印象太深了,就在被老蒋委任为作战部部长时,陈诚还有来电,说黄某“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言下之意,这位在饭桌上凑合的,就不要到饭桌下来瞎搅和了。

  陈诚这么说并非空穴来风,他是有所指的。“内战”者,当然是指以往的蒋桂相争,“外战”云云,则大半说的是以前黄绍竑与何应钦搭档指挥的长城抗战。

  长城抗战确实是黄绍竑的一块难消之痛。战役输了,人家不会说客观的赢面本来就不大,也不会细细分析,考虑你黄绍竑当时负责的其实是政略这一块,干的是政委的活,军事全系何应钦指挥。

  他只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说谁谁谁,最后仗没打赢,还弄了个屈辱的城下之盟出来。

  (105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绍竑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憋着这口气,加上作战部虽有“作战”之名,本身却不属军事指挥的中枢机构,只是转接命令而已,不像白崇禧那样能直接参襄最高军务,干起来有时很不得劲。

  蒋有要求,黄也正有需求,于是一拍即合,后者走马上任,到山西当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成了老阎的临时副手。

  老阎分配给黄绍竑的活,是让他去考察一下娘子关。虽然一开始并没有好意思直接提,说你得帮我守住那关口,其实意思已经在里面了。

  黄绍竑看完以后却心里一凉。

  在桂系中,论打仗,他的名气虽远不如李宗仁和白崇禧,但也和李白一样,从小上陆军小学,一路学的都是如何打仗,内战打过不少,所以绝不是一个生手。

  与忻口战场相比,娘子关守军称得上是兵少将寡,可供调遣的只有陕军和中央军第3军,这些部队一个萝卜一个坑,全排在一百二十里宽的第一线,后面连个预备队都没有,倘若日军捅破一个地方,全线都会崩溃,这如何能让人心里踏实呢。

  于是当老阎正式提出,要黄绍竑统一指挥娘子关守军时,他开始犹豫了,并推荐孙连仲充任。

  要说打仗,孙连仲绝没问题,当年老西北军中的“韩石二孙”之一,没点狠劲是进不了排行榜的。但是中国人排兵布阵,不能光看场内,还得多把诸多场外因素加进去。

  孙连仲虽然如今也算中央军了,却是中央军中的杂牌,从其出身和资历来看,与川陕两军的那些头头脑脑也差不太多,人家如果对你不服气,这就比较难指挥。

  理也是这个理,当初大家都是穿的开裆裤,干嘛如今我非得听你的。

  老阎对黄绍竑说,还是你来最合适,堂堂中央一品大员,二战区副司令长官,谁敢不服你。

  黄绍竑想想也是。

  一直以来,自己都有靠打仗来挽回声名的念头。眼前可不就是一个大好机会,虽然部队不行,但如果运气不错,偏偏还打好了,这不正说明你有一手吗。

  那行,不过你得把孙连仲派给我做预备队。

  此前孙连仲已经去了忻口战场。在得到老阎同意,把孙连仲转拨到自己麾下后,黄绍竑这才打马向娘子关驰去。

  真正履任后,他才发现,情况比预想的还要糟糕得多。

  娘子关左翼是陕军冯钦哉,但是黄绍竑很难跟他取得联系,因为冯钦哉压根就没有架无线电台,你嘟嘟地发多少电波过去,只是有去无回。

  当然不是说冯钦哉连个电台都买不起,他有,可是不用,主要还是怕上面一个指令下来,分他的兵。

  黄绍竑无可奈何,不得不叹服这姓冯的真是老油条一个,都这种时候了,仍然还会跟自己玩花枪。

  不过话又说回来,你还不能治冯钦哉的罪,毕竟他还在左翼给守着。让人更为瞪目的是,冯某的运气好得出奇,娘子关一战从头至尾,日军就没有打过左翼的主意。

  (105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不禁让人浮想翩翩。当时日军的谍报特工技术是很牛的,在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的电报经常被其截获并破译。或许正是由于冯钦哉不用无线电台,所以使日军始终不明这方面的虚实,从而不敢轻举妄动,也未可知。若果真如此,算是瞎撞给撞上了。

  龙山师团没有往左翼去,他是直奔娘子关正面而来的。

  黄绍竑所能依恃的,就是杨虎城的那支部队——陕军,当家战将为赵寿山。

  赵寿山是杨虎城的直属师。他守娘子关正面,却没有把陕军主力放在关口上,而是置重兵于关口外的雪花山。道理也很简单,如此可构成两线阵地,雪花山守住了,娘子关便守住了,雪花山如果不保,娘子关仍可坚持。

  在忻口战场上,陕军便以勇著称,连娃娃兵都敢跟鬼子拼剌刀,而赵寿山既是杨虎城的亲兵部队,自然更是硬汉一个,黄绍竑每次打电话给他,回复都是同样三个字:守得住。

  虽然由于龙山师团攻势猛烈,赵寿山还是丢掉了雪花山,但等龙山师团再攻娘子关时,就无论如何过不去了。

  香月拿到前方战报后,给华北方面军总部的交代只能是这么两句话:“敌顽强抵抗,战斗没进展”。

  “没进展”的背后,是陕军付出的重大牺牲。赵寿山师刚刚开赴抗战前线时,尚有一万三千人,等到娘子关战役结束,却仅剩三千多人,只是一个零头了,可称为“损失奇重”。

  赵寿山的舍命固守,让黄绍竑宽心不少,他特地向赵寿山师发放赏银三千,以示勉励。

  赵寿山能顶得往,并不代表大家都顶得住,实际上,龙山师团的攻击重点也不在娘子关正面,而在右翼结合部。

  二者相交的地方,往往最为薄弱。这个最薄弱的地方,叫做旧关。

  旧关其实也是娘子关,不过在正太铁路,也就是石家庄至太原铁路通车后,它退居二线了,可以称之为“老娘子关”。

  守旧关的是中央军第3军。这支部队很有些来历,其实原来都是朱培德在云南起家时的老底子。跟民国的其他那些大小诸侯不同,朱培德没有死抓着枪杆子不放,而是早早地就将武装交了出来,因此,第3军虽列入中央军体系,但官兵大多为云南人,属于滇系中央军的一支。

  旧关离黄绍竑的指挥部,仅仅三四十里路,一个不好,日军是完全可以在突破旧关后,将你的老巢都连锅端掉的。

  黄绍竑赶紧写了封亲笔信,让人带给第3军军长曾万钟,要其尽快组织反攻,收复旧关。

  曾军长收到信后不敢怠慢,亲自来到前线督师反攻,无奈挤进旧关的日军十分顽强,滇军战力有限,因此屡攻不克。

  看到撕开口子,见了血,龙山师团哪里肯轻易放过,立即把主力调集于此,使缺口越拉越大。

  等到第二天早上,黄绍竑醒来一看,日军竟然已经逼近指挥所的后山了。

  (105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黄绍竑赤手空拳一个,身边只有两百广西子弟担任卫士,连自卫都勉强,哪有什么防御能力。

  他赶紧找预备队,这个预备队,就是他跟老阎要来的孙连仲。

  可要命的是,孙连仲部队这时候还没有完全调过来,仅有侯镜如一个旅在车站上待命,而这个侯旅长根本还不知道自己要待的是什么“命”。

  黄绍竑赶紧打电话过去,告诉他,别等了,你要待的,就是我黄某的命,快来救命吧。

  按照指挥程序,应该是黄绍竑命令孙连仲,孙连仲再指挥侯镜如,黄绍竑这是跳过程序,“越级指挥”了。

  好在侯镜如(黄埔1期)很明白事,知道情况特殊,马上就赶过来,总算在最后一刻把日军挡住,也真算是救了黄绍竑一命。

  要堵住缺口,光靠侯镜如一个旅肯定不行,黄绍竑又让赵寿山抽出兵力,向旧关反击。未料旧关的日军越聚越多,赵寿山一个不留神,不但没能解旧关之困,反而还把自己扼守的雪花山给丢了。

  这是何苦来呢。失了雪花山,赵寿山再也不敢分神,全力去守娘子关正面要紧。

  赵寿山一走,侯镜如更加吃不消,所设阵地亦被龙山师团冲破。

  这个时候,孙连仲来了,可他随身只带了一个特务营,随后,那个不架无线电台的冯钦哉也赶来了,而这位老兄带来的,竟然也只有一个特务营,两两相加,不过两个特务营,不仅没能堵住缺口,反而还都被小林第78联队围在了娘子关车站里,你说晦气不晦气。

  除此之外,小林联队的骑兵部队还切断了娘子关的铁路线

  眼见情势如此危急,黄绍竑就什么都顾不上了,给太原的阎锡山发SOS要紧。

  老阎收到紧急战报后,吃惊不小,赶紧会同卫立煌做出应变。

  把绥军从忻口战场上抽出来,并由傅作义在太原部署防守,就在这个时候。

  但是老阎忘记了一点,黄绍竑向他发出紧急警报,出发点却首先是要援兵。

  黄绍竑打了半天电话,却没能从对方嘴里听到一句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急得直跺脚。

  现在连铁路都被日军先头骑兵给切断了,附近又没有其它部队可援,你先抽人过来打通交通线要紧啊。

  老阎何尝不想抽人呢,可是整整一支绥军都抽来了太原,并导致陈长捷的防线动荡,再从忻口抽人的话,陈长捷也要撂挑子不干了。

  你要人,可我没人啊……

  就在两人在电话里一问一答的时候,忽然第三个人说话了:我们可不可以来啊?

  注意,这第三个人的声音不是从阎黄身边传来的,竟然也是从电话线里传出的!

  (105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显然,有人在偷听电话。

  老阎大为光火,这情报工作做的,你看看。

  不过,这个声音对黄绍竑来说,却绝对意味着福音,因为人家要来拯救他了。

  “偷听电话”的原来是陕军教导团团长李振西。

  这个陕军教导团是杨虎城用来储备军事干部的一个机构,相当于当初29军在南苑设置的军官教导团和军士教育团的结合体,即一方面具有一定文化程度,另一方面又都是能打仗的军人。

  李振西原来是参加一战区组织的石家庄保卫战的,石家庄失守后,大家一窝蜂往南撤退,他们没跟得上,就转向了山西。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程潜的一战区认为教导团“失踪”了,老阎的二战区则根本不知道这是哪里冒出的神仙。

  黄绍竑一听就乐了,这个神仙属于我,是我的。

  当下,他也不管老阎高不高兴,先把李振西要过来再说。

  李振西按照黄绍竑的指令,率教导团一夜赶到小林联队骑兵所在地。一看,这帮小子正在做饭哩。由于周围并无中国军队,所以他们连个哨兵都没有放。

  真是太欺负人了。教导团一个冲锋杀过去,打得鬼子骑兵们把刚咽下去的饭都给吐了出来,余部不得不重新退到旧关关沟里面去了。

  李振西的教导团着实有些力道,不仅冲垮了鬼子骑兵,还把困在娘子关车站的孙连仲、冯钦哉给救了出来,并封住了关沟口。

  重见天日,冯钦哉老皮老脸,还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孙连仲却有些搁不住了。

  要说打仗的本事,我孙连仲也并不比杨虎城差,怎么会反让对方下面的一个教导团给捞出来了呢。

  一看,服气了。

  教导团说是说一个团,其实人比一般的旅还多,一营就相当于普通的一团,而且尽是会打仗的“高级知识分子”,近战武器也不错,难怪能把鬼子都赶到沟里去呢。

  孙连仲没发挥出威力,是因为他的主力战将没来,侯镜如虽是先锋官,但却不是最猛的。

  在他手下,最猛的是池峰城。

  孙连仲对李振西说,你再坚持两三天,池峰城就能赶到。当然,如果你能在池峰城到来之前,就把关沟内的日军都收拾了,甚至收复旧关,那就更好了。

  李振西的教导团此时已有一半人下了沟,可是只见伤兵抬出来,却并不见有明显进展。

  到底是有文化的,李振西没有盲目地下注,说一半不够,我再把另一半人扔进去。他不是,而是找当地老乡打听沟内的地形特点。

  一打听,才知道是开始运用的战术不对头。

  那关沟在地形上,属于狭长的石峡。虽有二十里长,但中间并不宽,两边都是悬崖陡壁,所以人多了也没用,挤不进去。

  我们挤不进去,鬼子却也进退两难。由于道路狭窄,大炮、坦克,甚至辎重汽车均卡在路上,这些东东,如果放到平原上,都是十分厉害的武器,可如今却只能起一个阻碍交通的作用。如此一来,小林联队好几千人就全被堵在沟内了。

  李振西分析,就这么屁大一块地方,日军擅长的剌刀肉搏根本没法施展,而他们平时依赖惯了的飞机大炮更是帮不了一点忙。

  到哪里去找这么好的歼敌地形啊,这是天赐良机。

  (105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振西马上命令先头部队停止攻击,只保持对峙,让鬼子们紧张紧张就可以了。

  在关沟内作战,人不在多,火力充足则灵。

  李振西按营编排,每个营都把重武器集中起来,供四个火力组使用。每组虽不过四十个人,但却有12挺轻机枪,2挺重机枪,另外备足手榴弹和晋式冲锋枪。

  攻击时间,等到黄昏。

  黄昏,天就暗了,自然塞车现象将会更严重。看来,“高级知识分子”的整人招数还真是够阴暗啊。

  轻重机枪一挺挨一挺摆放,突然就格格地扫射起来,顿时沟内一片火海,只听见机枪、冲锋枪、手榴弹的声音此起彼伏。

  小林联队急忙抵抗,但李振西把四个火力组轮番运用,前一个火力组不行了,后一个火力组马上接替,火力一波接一波,就没有停顿的时候。

  这下,小林联队真的惨了。

  由于步兵退不出去,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大炮和辎重车,炸得炸,推深谷的推深谷,拼死才撤出了一部分人马。

  前前后后,李振西只使用了先期进入关沟内的一半人马,也就是那两个营,不仅将小林联队杀个落花流水,还一举收复了旧关。

  李振西爬上旧关,才发现为什么此地难守了。

  所谓关口,不过是个十几米宽的缺口而已,别说没什么坚固的工事,就连一条起码的交通壕都看不见。山上全是顽石,教导团虽然也携带了挖掘工具,可是根本挖不进去。

  再往关外山上一看,到处都点着数不清的篝火,日军正在做饭哩。

  从被打死日军身上搜出的情报来看,日本先头部队以鲤登77联队和小林78联队为主,虽说小林联队已经吃了亏,但鲤登联队还能打,另外还有一个即将赶到的森奉79联队,这个联队还根本没参战过呢。

  小林联队倒大霉,是由于他们对地形还不太熟,今天上这么一个大当,那印象别提多深刻了,你还能指望他再把坦克大炮和辎重汽车都搬出来自堵其道吗。

  等到天明,这些多人马往上一冲,不光旧关守不住,没准教导团还得沦入与小林联队一样的命运呢。

  李振西越想越后怕,好在,他想到的,有人都帮他想了,而且帮他想到前头去了。

  孙连仲和冯钦哉来了。这两位都是跟李振西的老长官杨虎城同辈的,尤其孙连仲,论打仗经验,他可要比李振西多得多。

  孙连仲给李振西带来了几百条麻袋,他说,我给你想了两条法子,你自己选。

  上策,别等天明了,索性一不作二不休,晚上就冲过去,把对面山头给夺回来。

  中策,死守旧关山头。看见这几百条麻袋没,装上土,全给做成掩体,虽然不比战壕,可有总聊胜于无。

  李振西权衡了一下,我用上策!

  (105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火堆判断,对面日军大约才一千来人。如果今晚上我不把他们给赶走,明天他们就会来撵我,与其在死胡同里等死,还不如干脆出去拼一下来得爽快。

  讲起如何用兵,孙连仲头头是道。冯钦哉没他那两下子,可他以前也是杨虎城的部将,说起来与李振西沾亲带故,现在见对方如此慷慨激昂,再不表示一下,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

  当下,他头脑一发热,唰地从日记本上撕下一页纸,亲笔写上:教导团夺回一个山头,本人即赏大洋五千元。

  冯钦哉出手如此大方,把个孙连仲都看傻了。什么时候,冯钦哉变成冯财主了。

  要知道,赵寿山那么拼死拼活,黄绍竑也才发放了三千赏银。人家可是娘子关一线的总指挥、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深夜一点,日军还在沉睡,他们并不知道会一睡不起。

  教导团便衣队率先出发。他们带着驳壳枪、大刀和手榴弹,先解决了鬼子哨兵,随后冲锋号大作,突击营冲了上去。

  原来只说拿下一个山头,没曾想打顺了手,到拂晓前,旧关对面的八个山头全夺了回来。

  这下子,从黄绍竑到孙连仲、冯钦哉,都长长地松了口气。

  孙连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冯钦哉破财要破到家了,八个山头,一个山头五千,那得多少啊。

  都等着冯钦哉掏腰包。冯钦哉却哭丧着脸:说好一个山头的嘛,却变成了八个山头,怎么赏呢。

  大家以为他在说笑,白纸黑字,还有证人,八个山头你没法赏,一个山头总要赏,五千大洋总要掏吧。

  没想到这姓冯的果然是脸老皮厚,他真的一个子不掏了。

  倒是黄绍竑觉得过意不去,自己拿三千大洋出来,犒赏了教导团的兄弟。

  谁也不是机器,经过这么一晚上的连续恶战,教导团官兵又饿又累,无不困乏已极,匆匆吃完饭便倒头就睡。

  但是他们疏忽了一样东西。

  鬼子吃了亏,是从来不会罢休的。日军整兵之后,卷土重来,而烧饭时点的炊烟恰恰给对方的炮兵指明了位置。

  日军一个野炮兵联队一字排开,兜头便轰,与此同时,日机也趁势进行俯冲轰炸,给教导团带来了很大伤亡。

  炸完之后,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开始进行波浪式冲锋。

  所幸,孙连仲不仅给教导团带来了装土的麻袋,还带来了另一件宝贝。

  这就是滚山雷,太原兵工厂根据山西多山特点,独家研制出来的防守秘器。

  滚山雷也是一种地雷,像西瓜一样大小,不过不是埋在土里的那种,使用方法是,只要拉断导火索,顺着山坡让它滚下去即可。

  日军一波一波冲,教导团就一颗一颗滚,凭借这一神秘武器,连着打退了五次冲锋。

  可是还有最后一次。

  既然是最后一次,当然最凶最猛。

  李振西看到,冲锋的日本兵虽然时有中弹倒下的,但大多数却一声不吭,而且一枪不放,始终保持着一种可怕的静默。

  两股敌兵,就在这种静默中,“像螃蟹钳子似地渐渐合拢过来”。

  李振西把教导团的全部人马,连同受伤休整的都压上去,仍不能完全挡住日军攻势。

  阵地大部分失守,只剩一个连队驻守的阵地尚未丢失。

  这个阵地也最为重要,因其可俯瞰通往旧关的公路,从这里往四周打过去,哪个山头都别想待得住人。

  (106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军集中兵力向这一阵地全力冲击。

  虽然六次反冲锋中,每一块阵地的战斗都异常激烈,可没有哪一块能跟这里的激烈程度相比。

  连长索性把阵地划划块,一个排守一个区域,结果相当多的区域,打到只剩下一个人。

  李振西看战斗兵越来越少,便把团部的副官、文书、卫生兵、通信兵、传令兵,凡是还有一口气的,全编在一起,由一个副团长带着,杀上去进行增援。

  两个小时之后,终于又把旧关的所有阵地都夺了回来。可是一点数,三千人的教导团仅剩下几百人。

  第二天日军又开始连轰带炸。李振西自己带着秘书也上去了。

  一直挺到日落,孙连仲来了电话:老弟,池峰城到了。

  听到这个声音,李振西几欲泪下。

  孙连仲对他说,你撤下来前,先清理战场,将战死官兵掩埋起来吧。

  李振西红着眼睛回答,我怎么清理法,加我一块,还有一百来人,可我死了两千多弟兄,点都点不过来啊。

  最后,孙连仲派了一个营帮着一道干,挖了几个大坑,才把两千残骸收集并安葬完。

  那些英雄坟,如今安在否?

  也许雨打风吹日晒,岁月早已风化了它们的痕迹,那么,请不要忘记,在不知名的深山幽谷中,曾潜藏着这样一群无畏的勇士,他们慷慨赴死的一幕,足以构成民族文化中最壮丽的风景线。

  池峰城到达旧关后,立即围绕周围山头,与日军展开反复争夺,但这时候龙山师团的主力已在旧关附近集结完毕,所以战斗异常艰苦。

  黄绍竑曾经用三千大洋犒赏教导团,在获悉池峰城的一个营又要攻占山头,而此次日军更多,攻击更险时,他便提高赏格,悬赏五万。

  那位营长却摇摇头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令黄绍竑大为感动。

  他说,赏什么罗,军人嘛,杀敌卫国是天职,何用赏赐。如果我们今天战死了,只希望抗战胜利后能立一块碑纪念一下就满足了。

  山头最终没能攻下,这个营,包括营长在内,大部分都牺牲了。

  如今,有哪一块碑能慰藉他们的在天之灵呢。

  每念及此,岂不让人怆然莫名。

  由于池峰城的挥刀力战,旧关战局得到了初步稳固,但这并不能让黄绍竑放心,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局面只是暂时的,要想持久,困难极大。

  随着作战的深入,黄绍竑在指挥作战方面的缺陷也渐渐显露出来。整个战场越来越混乱,尽管冯钦哉自己都跑了过来,可是黄绍竑仍然不能准确掌握冯钦哉陕军的动向,甚至连曾万钟的滇军也失去了联络。

  艺高才能胆大。除了可以拿钱出来激励士气外,黄绍竑实在想不出其它更好的制敌之策,因此他的胆怎么都大不起来。

  本来与各军的联络就困难,为了确保安全,他还把指挥所撤到了离娘子关80里外的阳泉。

  但是有一样,黄绍竑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从小接受的军事教育,与常年内战积累的作战经验,都告诉他,接下来对手的兵力还会成倍增加,并且将从孙连仲和曾万钟的结合部再次穿过。

  (106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9-12 20: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漏洞要赶紧补,而修补的关键,仍然只能寄托于援兵的尽快到来。

  黄绍竑亲自赶到太原,当面向阎锡山讨要援兵。这回他改变了策略,有意识地提醒老阎:假如娘子关不保,正面的忻口战役可也就打不下去了。

  这句话很灵。老阎思前想后,决定把即将奉令调来山西的川军拨给黄绍竑。

  黄绍竑却担心川军战力不够。

  你说曾万钟的滇军已经升级成中央军了,总算可以了吧,可是作战能力却只有一般,还不如初来乍到的陕军教导团,这个川军能帮上大忙吗?

  再说,川军到现在还没露面,不会他们人还没到,娘子关就被日军突破了吧。

  黄绍竑想要的,还是忻口战场上的部队。

  老阎何等样人,那也是人中精灵。一听黄绍竑的意思,马上就把整个身子都伏在了桌上,不行不行,忻口正面的人马是无论如何抽不出来了。

  他倒真不是小气。这时候香月又向忻口战场添了两个联队,你还要再抽陈长捷的部队,岂不是要人命吗。

  话讲到这个份上,黄绍竑也没有办法,只得重新折回阳泉。

  不出所料,仅仅两天之后,龙山师团就突破了池峰城构筑的旧关防线,一下子逼近昔阳。

  昔阳离阳泉仅仅70里地,而且再无深沟险壑做为阻挡。

  就在这险峻的一刻,川军的一个旅终于抵达阳泉。

  与我们前面在淞沪战场上看到的杨森“川系中央军”不一样,来到山西的川军才是真正地方化的川军,属于刘湘的武装。

  刘湘在国防会议上发言时,有人还觉得他在放大炮,说过就算了,没想到刘湘回去后振臂一呼,川军上下无不响应,皆愿出川抗战。

  出征时,川军共编两大集团军,北上的为邓锡侯集团军。邓锡侯虽为刘湘节制,但在后者未统一全省前两人却是冤家对头,邓某纯粹属于被打服了不得不低头做小弟的那种。

  在四川给刘湘管着,成天低眉顺眼,宁愿出来换换空气,所以一说要出川抗战,邓锡侯第一个就出来了。

  现在这个旅,即为邓锡侯的先头部队,但是看到他们,黄绍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北方的天气已经很冷,其他部队皆着棉衣,但这些四川兵由于来自南方,却仍然身着单衣草鞋,下面穿的竟然还是夏装短裤,尤其他们的武器差得要命,仍是“川中诸侯争霸”时用的那一套东西,皆为川造土枪,连配备极少的轻重机枪也不例外。

  最常见的是步枪,也不知道是怎么造出来的,打完几发子弹后,必定要和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一样,这里那里出点毛病,非得狠劲敲打两下才能继续使用,有的连甚至只有两三支步枪能真正打得响。川军的步枪,十之八九都不配剌刀,顶多是再配一把大砍刀。

  在当年的抗日战场上,川军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字:苦,而邓锡侯由于不属刘湘嫡系,则又苦上加苦,苦到让你无法想像,与之相比,别说中央军德械师,陕军教导团的装备几乎都可以说是奢侈。

  (1062)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0-7 08: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