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云雾飞舞

《如果这是宋史》txt格式小说下载与最新连载--高天流云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0 12: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93)
  
  一时间朝野振奋,尤其是军方,岳飞、韩世忠等鹰派人物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们纷纷上书要求立即向北方挺进。
  韩世忠的态度最强烈,他再次重申,要去战争的最焦点处驻军。
  对此赵构再一次无奈,这都哪儿跟哪儿啊,什么事都没弄清楚呢,你们瞎闹什么?首先是消息来源,比如这个张汇,他可靠吗?
  他是北宋的官,为什么南宋立国这么多年不见他回国,这期间他在干什么,是怎么生活的?如果赤胆忠心的话,为什么不在最危险最需要的时刻渡江回归,参与国家建设?这时眼见宋金和平有望,他跳出来煽动鼓吹战争,这真的是为宋朝好吗?
  同志们啊,你们要头脑清醒考虑问题,不要被人轻易蛊惑。并且回到宏观角度上来,这时金国的对宋政策改变了吗?没有,所以这时由宋朝挑起战争是错误的、没必要的、不合时宜的。
  所以,赵构对这件事的处理决定是,给予韩世忠口头警告处分,定性为“世忠武人,不识大体。”责令他端正态度,认真反思,以免下次再犯。至于对金国近期变化的应对嘛,他们变他们的,中华的传统是以不变应万变。
  以和平之心,等待金国的友善,哪怕对方曾经野蛮、正在返祖,也绝不动摇。相信总会有女真人醒悟的那一天。
  那时,和平终究会到来。为了实施这个理念,南宋再一次派出使者,去履和议和合同剩下的条款,比如迎接赵构老娘回归。
  在北方,完颜宗弼有点哭笑不得。他实在是搞不懂,是赵构的大脑太喜感,还是他本人的铁血本质的浓度不够,居然到了这一时刻,他都杀得本族人鲜血成河了,赵构仍然在搞什么和平进行时!那好吧,继续扣押南宋使者,看看是南宋的使者多,还是俺金国的牢房多。
  到这一步,赵构终于绝望,他知道议和暂时是没搞头了,他将再一次面临金国骑兵的威胁。这时,是公元1140年,宋绍兴十年的年初。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0 12: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94)
  
  议和失败,最痛苦的人很难说是赵构还是秦桧,不过最彷徨失落惶惶不可终日的,却肯定非秦桧莫属。他怕死了。
  在宋朝当首相必须完美无缺,哪怕前一晚喝多了,第二天早朝时稍微失态,都得引咎辞职。何况他这时主导国策失误,使皇帝蒙羞,让国家降格。
  可是辞职……那就死定了!走到这一步,他已经举世成仇,每一个汉人都恨得他咬牙切齿。他怎么敢失去权力,哪怕仅仅是为了生存,他都得牢牢抓紧权柄。
  那好吧,既然曾经无耻,就一路无耻吧。
  秦桧做出这个决定,开始为相权奔忙。他指挥亲信多方造势,让官方承认议和是不变的国策,只是中间出了点小插曲而已。而国策大政的方向是不变的,并且在偶尔出现的特殊时期,秦首相仍然是国家的第一选择,他必将带领宋朝走出困境……
  如此云云,皇帝适时出面做出了正面的肯定,秦桧职务不变,仍然是帝国首相。消息传出,举国大哗,秦桧真是太特殊了,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宋朝之最。
  继跪接敌国诏书之后,他的坚决不辞职成为宋朝历史上的又一大亮点!
  不管怎样,这也算是安内了。至于攘外,面临金国肯定出兵河南的情况下,赵构终于下旨派兵过江驻防,只是派去的军队让人看不懂。
  从地理方位来看,距离旧都开封最近的无疑是鄂州方面的岳飞,按兵力战绩排名的话,也非他莫属。可岳飞从始至终安静地呆在原地不动,一直不动,哪怕南宋派去开封探望祖陵的使者从他的辖区路过,他申请带兵护送也被勒令安静。
  风起云涌无比动荡的宋绍兴十年之初,岳飞被死死地摁在鄂州,没有半点的自由。
  岳飞如此,韩世忠也是这样,可以说整个南宋的前沿阵地一片寂静,派出去的将军名叫刘锜,率领的军队是八字军。
  刘锜的声望自从富平之战后已经没落,八字军从组建时起就是半官方半民间的边缘军队,始终被南宋官场排斥,平时的待遇连临安府的衙役都不如。这时派这对组合孤军深入远赴河南,真搞不懂宋廷的用意何在。并且要注意的是,全部兵力只有2万。
  以河南幅员之广褒,区区2万人不过是一小撮胡椒面,撒进那么大的一锅汤里,什么都看不见。这就是300年两宋历史中最辉煌动荡、壮怀激烈、遗憾掺杂、屈辱难当,又光耀后世的战争之年的开始。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0 12: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95)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意义的公元1140年,宋绍兴十年以一位名臣的去世拉开序幕。李纲,这位身负天下之望的抗金名臣终于死了。
  他死于这一年的正月,没能亲眼目睹之后一年里的风云变幻。他所企盼的、所憎恶的、所追求的、所预言的都一一发生了,比如金国败盟,发兵南侵。
  翻阅史册,每到这一页,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另一个人的名字,春秋末年吴国名相伍子胥。子胥自杀前曾说,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他要亲眼见到越国的士兵攻陷姑苏。十年之后他的预言成真了。他当年是那样强烈地建议杀灭越国!
  如许悲愤,不如一死。
  不知李纲死前会是怎样的景况。回顾他的一生,在无数北宋首相中,他只是昙花一现,匆匆的过客,毕竟任职不过才七十余天。可他在历史中、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是两宋之交间无可比拟的。他挽救了第一次东京危急,他扶起了赵构初建的建炎集团,他无数次判断国事,称得上每言必中,可就是没人的他的。
  悲哉,李纲。
  他印证了一条官场中的铁律——“重要的不是你有怎样的才华,而是看你能否为领导所用。”谁让这时汉民族的皇帝叫赵构呢。这一年的赵构34岁,是一个成熟睿智的男人了,面对变化他总能处理得既技巧又从容。
  五月,金军兵分四路南下。
  聂黎贝堇出山东,李成犯河南,完颜撒离喝自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县)趋陕西,都元帅完颜宗弼率主力自黎阳(今河南浚县)攻开封。
  既猛烈又出人意料,实事求是地说,别说后方的文官们,就连前线的岳飞、韩世忠、张俊等人都没有预判到这一点。寒带的游牧民族总是在深秋或者严冬时节发动攻势,这时马上就是夏季了,打仗先要挑战是否会中暑。
  金兀术来得突然,宋朝的官儿们应对得果断。洛阳方面的西京留守李利用弃城逃跑,南京留守路允迪投降,开封的东京留守孟庚投降,所有人没一个抵抗的……对此,赵构很失落地叹了口气,这样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0 12: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96)
  
  ——“夷狄之人,不知信义,无足怪者。”
  这是对金国败盟的评价,定性为不懂事没礼貌,属于没开化的种群,像精神病一样,不管做了什么,一律免责;
  ——“士大夫不能守节,至于投拜,风俗如此,极为可忧。”
  这是对各位留守大人们的评价,士大夫临难不死节,真是太让人失望了,连基本的君臣协定都不遵守,真是让人担忧。
  下面就没有了,他严苛地批评别人的投降,绕过自己的投降,把之前发生的一系列失策都忽略掉。什么,这很无耻吗,不,这是非常高明的战略。
  在外敌侵犯时,保持领袖的光辉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此这般,南宋迅速做出应对,经分析,战场分成了东、西、中路三分部。西部战场由吴玠迎战老对手完颜撒离喝;东部韩世忠部主动出击,攻击京东路一带;中路战场形势最险峻,面临金军都元帅完颜宗弼十余万重兵临境,要由岳飞、张俊两大将合力迎战。
  这有困难,两大将的防区宽阔,越是兵多将广地大,集结起来就越有难度。完颜宗弼不按章出牌,搞得南宋这边也人仰马翻。
  这些在进行中,没有人去关注一支两万人的部队已经渡过长江,进入了敌占区。
  东京副留守刘锜率领八字军从临安出发,以九百艘船装载,走水路渡长江,向开封进发。当金军铁骑漫延整个北中国时,他已经进入淮河流域,临近一座叫顺昌的小城。
  顺昌,今安徽阜阳市。它“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泉河、颖河穿境而过,是姜尚、甘茂、甘罗、管仲、鲍书牙、稽康的故乡,宋朝有晏殊、欧阳修、苏轼在这里为官。
  看着很隆重,可实际情况是城既小墙又矮没军械没人手,当年就是个小县城,这时经过十多年的兵火洗荡,更加破败不堪。
  摆在刘锜面前的选择题是,他是进呢还是不进呢还是进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0 12: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97)
  
  不进是理智的,这时刘锜的兵力在两万左右,与金军中路战场上的十余万重兵相比,实在悬殊过甚,无异于螳臂当车。
  奋一时血气之勇,赔光南宋本就不多的一部分军队,尤其是开战之初,就全军覆没,这对士气是无可挽回的打击。
  难道刘锜敢说他必胜吗?!
  这是一番道理,可从另一个层面上考虑,上面这些就都是些糟粕。什么是理智,什么是大局,没有局部哪来的大局。面对侵略,必须要做到人不分老少地不分南北,一寸山河一寸血,像几百年后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那样,每一个中国军人都抱定随时战死的决心,才能在长江西陵峡谷的石牌村顶住日军攻势,保住中国西南方最后一块国土。
  大局是领袖考虑的,局部是军人的职责,历史只会记录决战时的胜负,可之前的每一场角逐,都是决战胜负的基石。
  刘锜选择进驻顺昌,就在此地阻击金军。时间是公元1140年,宋绍兴十年的五月十八日。进城之后,刘锜真切地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说冷,每个八字军都有点发抖,顺昌城年久失修,根本谈不到什么城防,身在淮河区域,能生存下来就是奇迹了。
  说热,顺昌城知府陈规是一位热血男儿,他毫无保留地帮助刘锜,除了派人立即修筑城防外,他给出了一个绝对意外的惊喜。
  此时顺昌城内居然有数万斛米!这是事先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好事,最起码可以支撑八字军很长一段时间的消耗。
  军情紧迫,这时金军的前锋部队距顺昌已经不足300里,刘锜不仅要在尽可量短的时间里准备好攻守战备,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士气,让每个士兵都有必胜必死之心。
  办法很简单,刘锜把自己的家眷安置在寺庙中,在院墙外堆满了柴草,之后集合全军将士,对他们说此战必胜,如果城破的话,请弟兄们帮忙点火,我的家人义不屈节,绝不做金人的俘虏!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0 12: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98)
  
  全军感愤,连随军的女眷家属们都帮着磨刀喂马,她们说,平常时人都看不起我八字军,今日八字军为国家破贼立功!
  在这种氛围里顺昌城迅速变成了一座临时战垒,七天之后,也就是五月二十五日时,金军终于逼近到离顺昌30里远的白涡口。领军的是刘锜的老朋友韩常,对,就是在富平之战中被射瞎一只眼睛,还能拖着金兀术冲出重围的那位猛将兄。
  没有资料显示这时韩常知道顺昌城里的是刘锜,他按照常识在攻城前先缓解长途行军的疲劳,打算在白涡口稍事修整。
  之后就出事了,刘锜是当年西军中的精锐,南渡之后多年官场的排挤并没能消磨他的锐气。只有30里吗……刘锜在当天夜里派一千人突袭金营,韩常出其不意,一万余人的营盘居然被冲破,被迫连夜后撤。初战告捷,金军前锋没见到顺昌城就被击败。
  三天之后,金军的后援部队上来了。领军的人物名声显赫,号称“龙虎大王”。他是谁呢,在宋史、金史里找不出具体的姓名,但是频繁出现,此人是大殿下完颜宗瀚同一时代的人,灭辽破宋期间非常活跃。后来据多方考证,此人很可能叫完颜突速合。
  龙虎大王非同凡响,比韩常强多了,两者合兵达到三万多,他在大白天里全军向顺昌逼进,终于顺利抵达城下。
  三万多精兵攻顺昌,回忆一下,当年破开封时金军不过五万多而已。要说突速合有什么缺陷的话,就是数百里疾驰,他手边没有重型的攻城器械,抵近城墙之后,金军箭如雨下,先压制再爬墙。然后很郁闷。他忘了这时是南宋,不是北宋。
  破开封时,宋军的所有制式武器,包括神臂弓在内都偷工减料,根本没有性能。这时以弓箭为论,金军早在和尚原时就应该知道后果!
  城上城下对射,金军输得一塌糊涂,他们后撤,想到安全距离重整旗鼓,事情就在这时恶化,搞到没法收拾。大王和猛将以及三万多个金军的大脑都没料到,顺昌城里的宋军敢冲出城来,和他们城外肉搏!出城的是步兵,人数在五千之内。
  这个数字是极限,顺昌之战从始至终宋军出战的士兵人数从来没有超过五千。至于为什么,这是个秘密……五千对三万,步兵冲击骑兵,怎么看刘锜都是疯了,敌军并没有伤动根本,只是稍微后退而已,这是战机吗?事实让人目瞪口呆,金军的骑兵被阵斩几千人,全军再一次败退,一直退到了顺昌城20里开外颍水之畔的东李村。
  当天夜里大雨如注,电闪雷鸣中刘锜派500名士兵劫营。金营自相残杀,乱成一团,被迫再次后撤几十里,远远地离开了顺昌。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1 12: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99)
  
  开战之初,宋军大胜,导致敌我双方都有些神志不清。比如龙虎、猛将他们,没日没夜地撤退,离着顺昌越来越远,这还算是进攻方吗?
  或者说,他们还是女真骑兵吗?
  翻开以往战史,金军攻掠如火,只有别人上山下海逃的份儿,啥时这样狼狈过。所以眼前这事绝对有问题,肯定是哪儿出错了。
  这个念头产生在每个女真人的脑子里,最强烈的那个就是金军都元帅完颜宗弼阁下。金兀术接到战报之后暴跳起来,他恨不得立即出现在顺昌附近,杀宋人杀刘锜杀龙虎和猛将!完颜昌是女真人里的败类,得杀;龙虎这样的低能儿更加留不得,实在丢脸!
  他以这种心情冲向战马,率领10万重兵、无数的辎重,杀奔顺昌。从开封到顺昌很远吧,此人只用了六天就赶到了。
  他赶到时,顺昌城、刘锜还都在,原地没动。这就与另一个梦境不符,因为就在这个短暂的战事间歇里,南宋领袖的命令已经悄悄抵达了。
  在赵构、秦桧的心里,不管顺昌之战的开端是多么的辉煌,结果都注定了只有一个,那就是八字军全军覆没。与其这样,为什么不见好就收?由秦首相执笔,盖着赵构帝印的文件上写着——“刘锜择利班师。”
  选个好时机,保存住实力,撤。
  由此可见,临安方面的工作也是很勤奋的。他们在纷乱芜杂的局面下快速准确地下达这种命令,并且不断地在各种关键时刻下达这种命令,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可惜刘锜没听。八字军牢牢地驻扎在顺昌城里,等到了金国军方都元帅的大驾光临。六月初七日,金兀术与龙虎、韩常等前锋部队汇合,金军联营设在颍水北岸,“连接下寨,人马蔽野,骆驼牛马纷杂其间,毡车、奚车亦以百数。攻城战具来自陈州,粮食器甲来自蔡河。”远远望去,营盘超过30余里。
  多么壮观、雄浑、盛大、威武、配备精良的……连珠寨啊。又是30余里,还是连珠寨,金兀术的习惯万年不改。这时他本人站在心爱的连珠寨里,对龙虎等人跳脚大骂。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1 12: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10)
  
  金兀术用激烈的方式向龙虎等部下进行民族辉煌战史教育,集回顾展望期待鄙视于一身,让部下既羞愧又震奋,据说效果……还是不怎么样。
  回顾历史,无非就是富平之战、川陕之战、渡江之战等,每一次金兀术都积极参加了,每一次都丢人现眼了,很辉煌吗?
  尤其是面对刘锜时,当年富平之战金兀术率领金军一半的兵力,被刘锜以西军五分之一的兵力完败,是韩常以一只眼睛的血淋淋的代价才救出来他。这事四太子殿下或许是忘了,韩常以日常生活里每一次的不便发誓,那是真的!
  金兀术不管,他昂然说道——“刘锜何敢与我战,以吾力破尔城,直用靴尖踢倒耳。”说着他带人出营,去察看顺昌城。
  走到半路,突遇敌情,几十个宋军骑兵向金兀术冲来,速度可能是太快了,为首的将军一下子从马上摔了下来。金兀术愕然,接近之后才知道,这人叫曹成,是来投降的。据曹成说,刘锜就是个太平年月里边关大将的公子哥,吃喝享乐样样精通,朝廷里关系也硬,这次是派去东京当接收大员享福的。可谁知道突然发神经在顺昌打仗。他疯,没人陪他死,这几天里军队都快散光了。曹成跑得慢了,觉得还是直接投降的前景更好一些,他愿意做金军的向导加参谋。
  金兀术豪情勃发,哈哈大笑。这就是宋朝的军队,这就是刘锜,这才合乎逻辑,与他本人认定的汉人形象相符嘛!
  于是他传令全军,不必修整了,明天就去攻城,当天就要攻破,在顺昌城里的知府衙门里吃午饭。还有,重型攻城器械都不用带了,拖沓麻烦,根本用不着。
  第二天,金军全军出营,13万重兵扑天盖地,严严实实地把顺昌城裹在中心。突速合等大将分别负责一面,他本人着白袍,乘甲马,率三千名牙兵四面寻视,督战全军。战前他许诺,谁先攻入城内,此城子女玉帛随他抢掠。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1 12: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101)
  
  这一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好大的一颗太阳很早就出工了,视野非常良好。金兀术对此很满意,他清晰地看见了顺昌城头上的城防配备。
  差点笑了。
  也是难为了刘锜,六七天里能找到什么原材料呢,就算附近有深山,到老林里去砍大木头,也没时间运回来加工成战械。这时摆在城头上的,都是些从民房上卸下来的窗框了、门板了之类的东西,拼凑在一起,勉强起到了护具的作用。
  可惜了好靴子!攻城。
  13万金兵同时攻城,真是敌如海潮城似孤岛,只有两万人防守,这要如何支撑?!现实逼迫刘锜从一开始就要全力以赴,不然第一波攻势都挺不下来。可这人偏偏就隐藏了实力,他把最精锐的五千士兵始终留在第二线,说什么都不派上去。
  这时要说一下五千人的秘密了。这绝不是刘锜托大,留着一万五千人不用,只用这四分之一,而是只有这些能用。
  八字军从临安出发时号称两万,其中夹杂了三千多的禁军,算是补贴,也是一种制约。光是这样也没什么,刘锜将门世家出身,怎样理顺军队内部,是从小就司空见惯的。要命的是八字军号称两万,里边家属占了一半还多!
  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妇女家眷参与磨刀喂马了吧。
  面对比例明显失衡的金军,刘锜能动用的机动力量最多只有五千,剩下的连同家属在内、顺昌城居民都要派上城墙参与防守。天知道这得有多大的胆子才敢实施,因为神臂弓等战具不是随便谁都能使用的,可以说每个兵都至关重要。
  同理,顺昌城防的哪个点被突破了,都会造成整片城墙的失控。而刘锜计划中致胜的招数就是等,一直等到中午。
  到那时一切才有转机,这之前,熬吧。历史文献里没有资料显示出顺昌城当天上午的攻防场面,能查到的只有两点。第一,13万金军从四面围攻,至午前顺昌城巍然不动;第二,顺昌城南城墙的某个位置上放着一幅甲胄,刘锜不时走过来摸摸它,直到它在六月的太阳下被晒得烫手。
  太阳只有一颗,汉人、女真人的盔甲都一样,这时城上的这具甲胄热得烫手了,下面战场上金军的盔甲也不会两样!
  刘锜下令,五千人出城决战。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2-1-11 12: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102)
  
  出哪个城门是关键,有人提议是西门,那边的金军主将是韩常,干翻他八字军很有把握。可刘锜摇头,哪怕阵斩韩常,也不过是断金军一指而已。
  出南门,杀完颜宗弼。
  那一天完颜宗弼和每一个女真大兵一样,在六月暑天的毒太阳下面热得发昏,在烫人的铠甲里洗桑拿。当顺昌的城门打开,五千宋军步兵冲向他时,他一点危机的感觉都没有。因为他身边的是金军骑兵的最精锐部分——铁浮屠。
  浮屠是佛教词语里的铁塔。金军铁浮屠骑兵人马都披重甲,三五勾联集体冲锋,在当时是势不可挡的钢铁洪流。自从女真人起兵以来,辽宋战场上一直保持全胜战绩。这时坐拥13万重兵,以铁浮屠重重护卫,金兀术找不到半点危机的理由。
  刘锜的步兵们近了,他们手持大刀长斧,看上去倒是干重活儿的样子,可凭这就想击败铁浮屠?金军骑兵手里拿的也不是柳条杆。可是更近些,女真人才发现宋军步兵的后背上还有东西,很像是一个个长竹筒……这是什么?
  两军即将相接,一个个竹筒被打开、扔到地上,这时铁浮屠们才发觉不对,竹筒里装的都是豆子。该死的豆子,据《宋史•刘锜列传》里记载,豆子是熟的,金军骑兵的马饿了一个上午,迫不及待地低头去吃,马蹄上绊着竹筒,顿时队型散乱自相践踏,乱成了一团。
  我个人觉得这不大现实,想想这样的热天,铠甲都热得烫手了,那么铁甲包裹的战马就好受了吗,它们还能争着抢着去吃豆子?哪儿来的那么好的胃口。但是队形散乱是一定的,该死的豆子只要出现在战场上,别说是冷兵器时代的混战了,就连几百年后1946年的国共争东北最惨烈的四平之战上,都是决定性因素。
  那时常胜将军林彪以四五部的兵力围攻国民常陈明仁部,眼看着离陈明仁的指挥部只有几百米了,可就是攻不进去。陈明仁的部队在街道上洒满了豆子,东北野战军的战士们随时打滑摔跟头,成了一个个活靶子。多年以后,陈明仁投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将,东野的老战士们提起他来仍然恨得咬牙切齿:“陈明仁这老小子!”
  几百年前,铁浮屠有什么可能例外?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20: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