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0: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宋哲元看完信,果然转忧为喜,并小心翼翼地把信随身收藏起来。

  那封信是老蒋写的,当时华北政委会刚刚成立,老蒋在信中说,冀察的事可由宋哲元全权处理,而一切由中央负责。

  宋哲元找到了文字依据,他认为他从此可以大声地告诉世人:我宋哲元是爱国的,在华北两年的所作所为,都是经过中央授权并认可的。

  据说宋哲元把这封信视若珍宝,一时一刻都不肯离身,直到病危时,还千叮咛万嘱咐,要求家人务必把信编入自己的传记。

  可以想见,这其实是一个多么传统的人,本质上,他是视名节如生命的,然而可悲的是,还有很多人对名节看得极淡,甚至视若不见。

  津浦战场萎靡到现在,打的时候你推我拒,撤的时候你争我夺,究其主因,还是私心太重所致,各部队作战时想着的不是如何歼敌,而是怎样最大程度保存自己。

  本来实力就不如对手,还藏着掖着,不肯使出全力,这样不吃败仗才怪。

  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上,老蒋自己做了榜样,所有能调动的中央军精锐几乎都“付之一炬”。现在,说他拿地方军堵枪眼的人少了,然而,中国久经内战,即使大敌当前,总还有些巨头保留着当年有枪就有出路,没枪一切全完的思路在混日子。

  其中,最喜欢痛骂别人是汉奸的韩复榘便是典型。

  与宋哲元相比,韩复榘更富心计,而且在某些方面,他也确实比宋哲元看得准。

  “七七事变”前,他曾派人去北平打探动静。去的人用电话向他报告:秦德纯表示,日本人愿意谈判,也不想扩大事态。

  当时他就在电话里笑了,并且断定平津难保。

  什么“愿意谈判”,不过是日本人使出的缓兵之计罢了,我看,他们不拿下北平是绝不肯善罢甘休的。到这个时候,宋哲元还心存侥幸和幻想,真是愚笨至极。

  后来听到老蒋要进行南京保卫战,他又笑了:这些南方人,他们以为南京能守得住吗?

  在韩复榘眼里,宋哲元笨,蒋介石蠢,只有他最聪明。

  可是他却聪明得过了头。

  一开始他对抗战还算是有所准备的,看到北平不保,他害怕包括济南在内的山东也要重蹈覆辙,于是早早就催促日侨归国,并且做出了像阎锡山那样与日本人大打一场的架势。

  在华北以“宋阎韩”为主的三角势力范围中,韩复榘和山东也一直是日本“华北工作”突破的重点,所以韩复榘心里在想什么,私底下的小算盘打到哪个位置,日本人都有数得很。

  他们故意向韩复榘透出风声,说日本意不在山东——最多从你这里经过一下,连长久驻留的想法都没有。

  韩复榘思前想后,权衡利弊,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那就是避战保鲁。

  汉奸是绝不能做的,但如在此前提下,还可以保住自己的地盘和枪杆子,岂不两全其美。

  这个貌似聪明,其实脑子一团糨糊的家伙终于走出了第一个昏着。

  (113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蒋察觉到韩复榘对抗战不太积极,曾找他到南京谈话。

  关于是否要抗战到底,老蒋说,我的意思,你应该完全明白的。

  韩复榘却装傻充愣,出来后,便到处对别人说,我明白什么,我什么也不明白啊,我这趟出来,可谓是糊里糊涂去南京,糊里糊涂回济南。

  你们问我蒋介石有无抗战决心,我告诉你们,丁点没有!

  直到战火燃烧到了山东德州,韩复榘才猛醒过来。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这个“第一聪明人”一般无二地上了日本人的当,避战避战,避到整个山东省都快要保不住了。

  “七七事变”,宋哲元虽也有过犹豫彷徨,但那里面还有一些不可为外人道的内部原因,而且后期在保卫平津,与日本人作战方面是颇有决心和勇气的。

  可是韩复榘这时却还一个劲地在往后退,竟然指望着靠别人帮他保山东。

  宋哲元的第1集团军在前面打,六战区司令长官冯玉祥命令韩复榘上去接应,韩复榘说什么,他说我是五战区的人,防区在鲁东胶济线一带,津浦线上的宋哲元跟我搭什么界。

  不去。

  老冯无法,只得转报老蒋,老蒋从南京连发电报,又骗又哄又吓,韩复榘这才硬着头皮,率鲁军进入津浦线。

  韩复榘起初笑宋笑蒋,以为都不如他,29军和中央军似乎也不及鲁军,起初战场的变化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亲率鲁军只一个反攻,就冲进了德州。

  原来胜仗这么好打,宋哲元辈真的是太没用了。

  可是还没等韩复榘笑够,日军就一个反包围,把鲁军给围了起来。

  好打?不过是先给你尝个小甜头罢了。

  德州一战,韩复榘差点被俘。

  经此一劫,他总算明白了,原来这个世上,谁都不比谁差多少,一旁看着轻松,等到你自己上阵,未必就如人家。

  在亲眼目睹日本人确实如狼似虎,比传说中还要凶猛之后,韩复榘连保卫山东地盘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了。

  你别看张自忠经过他的地界时,此君表现得大义凛然,俨然如同岳武穆重生,其实那是做给旁人看的,以示自己的高洁与正义。

  他内里想的,是另外一码事。

  张自忠万般无奈之下,才口是心非地编出“为将来全面抗日储蓄力量”这样的话,未料,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韩复榘真的要“储蓄力量”了,不过不是为抗日,而是为了他自己。

  何谓“力量”,无非就是枪杆子。

  内战时期,能成为一方军阀,都得拥有两样法宝,一为地盘,一为枪杆。

  如果可以鱼与熊掌皆得,既有地盘,又有枪杆,那是最好,但倘若一定要有取有舍,则孰如舍地盘而取枪杆。

  道理很简单,没了地盘,只要有枪在手,迟早还能获得新的地盘,但假如无枪,地盘是肯定无保障的,迟早会被别人抢去,那就真正人财两空,一无所有了。

  最近的例子就是中原大战。那一场大战下来,还能保得人枪的,都能勉强爬上岸,打得一个不剩的,就只能喝着水,咕嘟咕嘟直接沉到水里面去了。

  韩复榘从避战保鲁一下子退到了避战保鲁军。

  (113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0: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毕竟时势不同,现在是外战时期,大家都豁出性命往上冲,就你小子往后面缩,众目睽睽之下单独行之,难度着实不小。

  所以得寻找同盟者。

  过去的“华北三角”如今已经大变,宋哲元做着梦都想收复平津,阎锡山忻口会战后仍然在晋西打游击,这两位肯定都不会赞成韩复榘的想法。

  北方不行,南方。

  在南方,有一个人想法倒和韩复榘比较接近,而且同样坐立不安。

  此人就是川军老大刘湘。

  全面抗战之初,刘湘的热情确实很高,可是热情这个东西,往往不能持久,特别是他要想继续保住“四川王”的地位,地盘和枪杆子同样一个不能少。

  淞沪会战后期,老蒋决定迁都重庆,虽然由于准备武汉会战等缘故,大部分机构还停留在武汉,但刘湘十分清楚,抗战抗战,中央势力快要“抗”到他自己地盘里去了。

  显然,要想保住地盘和军队,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打好包裹回家,或者干脆带兵阻止老蒋进川。

  但是当时南京危在旦夕,老蒋已任命刘湘为第7战区司令长官,需要指挥川军在南京外围御敌,重任加重责,使他一时不敢擅离职守,更不可能抛下军队独自离去。

  等到南京即将陷落,重庆铁定要做“陪都”了,刘湘正寻法子准备闪人,却又赶上胃溃疡复发,被送进了汉口医院。

  就在住院这段日子里,他开始暗中与韩复榘联络,双方共同定下了一个秘密计划。

  南京失守,日本人认为中国输定了,其实很多中国人也这么认为,其中就包括刘湘和韩复榘。

  不过韩复榘的一个幕僚说得好,中国败了,不等于大家都败,说到底,那是以老蒋为首的朝廷败了,作为封疆大吏仍然能找到自存之道。

  当年老佛爷向全世界下战书,导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但很多省份却没事。

  为什么,就因为实行了“东南自保”,也就是这些省的地方大员们和各国列强达成协议,你不打我,我不打你。

  “自保”的倡议者里面,就有四川和山东。

  如今刘韩要复制历史,一个是地盘枪杆子都要,另一个是暂时保不了地盘,就先保枪杆子——有枪杆子在手,何愁今后没有地盘。

  韩复榘急着要跑路,一时间却又像刘湘一样脱不了身,原因倒不是怕老蒋拦着,而是日本人不给他这个“机会”。

  当时山东面临的形势是,日军还没有渡过黄河,也未从胶东沿海或青岛登陆。

  迟迟不渡黄河,不是因为鲁军挡在那里过不来,而是双方在谈价码。

  出面谈价的本来是华北老特务土肥原。土肥原当年纵横华北,人脉关系十分深厚,在他提出的洽谈名单上,不仅有韩复榘,还有石友三、万福麟,甚至于商震。

  这些所谓的华北实力派皆为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高手,他们也都曾向土肥原做过“恭顺”的表示,其中万福麟还按照土肥原的要求,暗中一退再退,屡屡回避作战。

  不过,你要他们当时就明着做汉奸,则谁也不愿意,最多是你不打我,我不打你。

  (113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1: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肥原潜入中国内地多年,熟悉这里的人情世故,知道不能将这批人逼得太急,但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却认为应一竿子到底:要么做汉奸,要么投降,别无第二选择。

  土肥原再拗也拗不过华北方面军的老大,只得甩甩手躲到一边去。

  寺内自己派人去与韩复榘谈,不仅盛气凌人,而且一开口就是要让韩复榘直接宣布山东“独立”,实际就是下水当汉奸。

  韩复榘这边的出价,则最多是避战保鲁,我不出来跟你打,你也别进来,汉奸暂时还不想做。

  双方一时谈不拢,日本人也暂时未动手。

  对急于脱身的韩复榘来说,这一情景很令他尴尬。

  既然谈不了,那就得跑路,但敌人不来攻,你却先退走了,连仗都没怎么打,方方面面没法交待啊。

  不久之后,韩复榘又听到一个消息,觉得不能再耽搁了。

  被划到一战区的宋哲元不仅出击未果,还把大名给丢了。大名在济南的西南一侧,此地一丢,便有截断他往鲁西南撤退的危险!

  赶快跑,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此前,南京军委会为杜绝前线抢相后撤的现象,特地下达一纸严令,要求各个战区守土有责,一人管一摊,也就是说,你在你那个战区里打鬼子,千万不能跑到别人的战区里去。

  韩复榘才不管这些,他把自己的集团军总部一口气搬到了河南,也就是一战区那里去了。

  谁都看得出,这是要准备溜了。

  别人这么说他,他并不否认,而且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韩复榘版的“储蓄力量论”。

  你们看,南京不是都丢了吗,证明我们在东边是守不住的,不如西撤到平汉路以西,等国际形势变化,合盟国之力反攻,再行收复国土。

  话讲得很好,很漂亮,连兵学泰斗蒋百里都说韩复榘此人颇有些歪才。

  获悉韩复榘心猿意马,不思防守山东,始终在关注着抗战进程的蒋百里心急如焚,亲自赶了过来。

  蒋百里对韩复榘说,你说的那些话没错,可是不够。

  为什么呢?

  西撤是肯定要西撤的,但要看怎样撤。

  我们必须撤得有条有理,如果大家都乱哄哄,自作主张地往西跑,那不叫撤,叫败退。这样即使到了西边,还是一团糟,就是好的国际形势来了,又有什么用。

  我们可以等待反攻,但反攻也得看如何反攻,消极的反攻等于不反攻。

  就时间而论,你在没西撤之前,就得准备东返。从空间而言,西部有西部的准备,东部也得有东部的安排,不是一撤到西边就万事大吉,什么都不用管了。

  如果胡乱撤退,失地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恢复的。

  蒋百里对抗战方略研究多年,他向韩复榘直言:全国范围之内,我认为山东最为紧要。

  只要控制住山东,日本人是无法轻易进入中原的,而且这里对徐州及其以南地区也将起到极好的屏障作用。

  人家一流军事专家上门免费辅导,条文缕析,讲得多么透彻,多么恳切,可是韩复榘始终听不进去,或者是不愿意听进去。

  韩复榘其时身居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他的拙劣表现,让他的上司、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看了只有摇头叹气的份。

  (113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1: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的五战区长官部七拼八凑,总算是凑齐了,但是所属部队实在是差强人意,李宗仁起初能指望的,只有自家的桂军和韩复榘的鲁军。

  桂军已经顶到津浦南端守南大门去了,守北大门只有依靠韩复榘的鲁军。

  鲁军虽然在前期作战中也受到了一些损失,但并未到伤筋动骨的程度,环视五战区,无论在装备、训练还是实际作战能力上,仍属一等之列,用鲁军守鲁省,希望很大。

  可是正所谓希望大,失望也就逾大,韩复榘竟然擅自把集团军总部移到一战区去了,这算是坐的哪条板凳,又如何防守山东?

  李宗仁思前想后,决定亲赴济南去做韩的说服工作。

  此前,李韩从未谋面,而李宗仁眼里的韩复榘,虽然识字不多,但人倒生得颇周全,甚至还算得上“俊俏”,真个是唇红齿白,眉清目秀,不似军人,俨然一个摇纸扇的白面书生。

  初次见面,又是上司,所以韩复榘算是给面子,听任老李滔滔不绝地在那里吹了一晚上。

  第二天一早谈正事,李宗仁拿出了早就拟好的五战区作战计划。

  韩复榘接过一看,一股无名之火腾地就蹿了上来。

  计划上写着,假如大城市守不住,希望鲁军就近进入沂蒙山区,跟鬼子打游击,以使其不能尽速南下。

  韩复榘当场把计划书往桌上一摔,你们这拟的算什么狗屁东西!

  眼看南京不守,日军从南面都快打到安徽蚌埠了,北面日军要是再一过黄河,两边一挤,我在山里面吃什么,喝什么?

  依我看,你们这是想拿我们鲁军送礼,当牺牲品!

  李宗仁来济南,本来还是端着一点“李长官”的架子的,没想到作为下属的韩复榘会说来就来,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顿时呛得面红耳赤,连句完整话都说不出来了。

  俗话说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老李骨子里其实也是粗人一个,可碰到更“粗俗”的韩复榘,他也无语了。

  真个是心有所翼而来,灰头土脸而去。

  自此,李宗仁脑海里的韩复榘,就再也不是那个“孺子可教”的白面书生了,而是重新还原到了不可理喻的老兵痞。

  这时他又发现了一个让他无法忍受的现象。

  别人的军需物资都是往前面送,韩复榘的却是往后方运,还运到位于河南的一战区去了。五战区执法队按照军委会指令,不让车马通过,但鲁军有枪杆子,岂是几个执法队员就拦得住的。

  状告到长官部,李宗仁便给韩复榘发了个电报,旁敲侧击地告诉他,军委会有严令,战区之间不能越界,你那些东西不能拖到一战区去。

  韩复榘如今却早就不想给自己名义上的领导任何面子了,拿过电报,批曰:现在全面抗战,何分彼此。

  你说我擅自跑进一战区,大家又不是打内战,怎么我就不能跑他那里去呢,反正都是跟日本人打仗,要分什么一战区、五战区。

  秘书照此回电,李宗仁接到电报后虽然气得浑身发抖,一时却也奈何不了这个混世魔王。

  恰恰就在这时,黄河北岸的姬路第10师团(矶谷师团)突然对山东黄河防线发动夜袭。

  (113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1: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军的进攻矛头,开始从豫北转向津浦。

  自从郑州黄河铁桥被炸后,程潜瞪大眼一刻不停地守着那条防线,他倚仗着一战区兵强将勇,不仅与土肥原进行炮战,还三天两头地派人过河袭扰,加上北岸本来就有留守的游击部队,土肥原师团独立强渡天险已基本失去可能。

  南方的日军师团则个个骄气日盛,以为中国投降只是以时日计算而已,还穷追个鸟,同时经历大战,他们也需要时间休整,包括拨出兵力驻扎已占领的江浙广大区域。

  换而言之,沿平汉线“由北向南”和立即沿长江“由东向西”直扑武汉的思路,日本人都是想到过的,但是想归想,不一定能做。

  无论北面还是南面,日本其时投入的兵力都到达了极限,而比照当初的计划,对华用兵超额早已不知道超到什么地方去了,囊中几乎见底,这种情况下,还谈何对苏美备战。

  现在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打通津浦路,完全占领东线。

  选择这条路,不仅可以节省兵力,把战争仍然限制在日本人臆想中的“局部化、不扩大”范围之内,而且能够避开前面两条路的许多弊端。

  机动兵力少,北方日军可以集中到津浦以北,南方日军则是现成的,他们本来就聚集在津浦以南,这样两路夹击,完全符合集中优势兵力歼敌的用兵方略。

  另一方面,日本人自己最擅长迂回抄击,如果要他们完全置津浦路上留存的中国军队于不顾,立刻举兵西进,也同样担心对手会从侧背来那么一下。

  寺内的华北方面军负责津浦以北,被他授以大任的是第2军司令官西尾寿造。按照后者的部署,矶谷从津浦路正面占济南,板垣则沿胶济线占青岛,最后两军会师于徐州。

  这种“双头蛇”式的打法在北方战场上曾屡屡得手,称得上是日军的拿手绝活。

  最早是在南口战役中,板垣师团自东,蒙疆兵团自北,汤恩伯挡住了板垣,却防不住蒙疆兵团从侧背攻袭,张家口一丢,导致整座防线都垮了下来。

  接下来的两场战役几乎如出一辙:平型关战役,蒙疆兵团自雁北正面,板垣师团从平型关侧面;忻口战役,板垣师团走忻口正面,龙山师团就绕娘子关侧面。

  都是同一个套路,但非常之绝。

  说它绝,就绝在可以双拳出击,让你防不胜防,所谓正面、侧面皆不固定,能随战场形势移来换去,甚得进攻之妙。

  平型关战役,阎锡山先防雁北,但是平型关告急,再移师平型关,不料雁北又第一个被突破。忻口战役,百团之师集中于忻口与板垣大战,可断我们后路的却是龙山师团。

  应该说,不管与谁搭档,板垣始终都是唯一主角,最耀眼的明星。若没有他来牵制大量中国军队,换任何一支日军部队,都很难从旁边偷袭得手,这也是板垣在东瀛军界能够声名鹊起的重要原因。

  (113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1: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矶谷廉介(陆大第27期)在陆大比板垣高一届,但在陆士,两人是同期同学。他们以前的“专业研究”方向也都差不多,均为自翊的”,以偷着画中国大陆的地图为己任,对吾国地形地貌,这厮没准比我们还熟悉哩。

  跟板垣这样一个明星校友在一起,矶谷并不甘愿充当配角,而日军在南北战场上的“连战连捷”,也让他认为自己同样有像板垣一样一夜成名的潜质,只是跑得快与慢而已。

  原本华北方面军一直在与韩复榘谈价,但矶谷并无土肥原那样的耐心,见对方迟迟无动静,他便再也不想等了。

  南方部队“首都”都占领了,我们还在这里傻愣着干等,有没有病啊。

  姓韩的,我再问你最后一次:是否愿意“独立”?

  未等到对方回音,矶谷便指挥他的师团放下木舟,强渡黄河。

  黄河号称天险,若鲁军据险以守,一个矶谷师团哪是想渡就能随随便便渡过来的。此前在平汉线上,香月带着一众人马,也是冲到黄河边就徒呼奈何了。

  可韩复榘根本无意于守,竟然欲下达全军撤守的命令。令牌刚取在手中,帐下忽转出一人,大叫:慎重慎重。

  定睛一看,却是南京驻鲁军事联络员蒋伯诚。

  中原大战之后,老蒋重用韩复榘,任命其为山东省主席,但万没想到,对方会居心叵测,发展成为一方诸侯。之后,山东几成韩某一人之天下,连南京派来的党务主任都被他给暗杀了。

  如果山东没有国民党要员存在,那跟“独立”还有多大区别?

  但问题是谁敢去呢。

  老蒋遍觅高手,最后属意蒋伯诚前往。

  蒋伯诚其人,早在“两广事变”时我们就提到过,此君有民国最大牌卧底之称,当初陈济棠阴沟里翻船,多半也就翻在他的手上。

  人的手腕有多高,那几乎是没有边界的,蒋伯诚概属此类高人。韩复榘明知对方来者不善,是老蒋派来山东的“监军”,但不仅未对蒋伯诚痛下杀手,两人反而还很快热络起来,成了结拜兄弟。

  蒋伯诚站稳脚跟之后,于不动声色之中,慢慢掌握了鲁省众多人脉,而这都是在韩复榘眼皮子底下干成的,你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见韩复榘要撤除黄河防线,蒋伯诚再也顾不得“韬光养晦”,急忙上前阻止,要求先请示“委员长”再作定夺。

  帐下一班谋士之中,梁漱溟是帮着韩复榘搞乡村建设运动的,这时也向韩复榘进言,希望其看在经营鲁省多年的份上,万万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国土。

  然而,韩复榘此时早已充耳不闻,他要一意孤行。

  见情况不对劲,蒋伯诚赶紧向蒋介石禀报,后者发来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命令韩复榘不得撤退。

  接到电令,韩复榘却已坐着装甲车到了泰安。

  他拿着电报,呵呵就乐了,还让我守黄河天险,对不起,“济南大势已去”,连省城我都不守了,还天险,谁愿意守谁去守吧。

  得知韩复榘退到泰安,李宗仁也赶紧去电,让其至少固守泰安。

  韩复榘当即回电一封:南京不守,何守泰安?

   连首都南京都完了,丢一个泰安又怎么啦。

  这个鬼东西真的是老子天下第一,什么也不顾及,连避讳两个字都不管了。

  (113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1: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到李宗仁报知蒋介石,后者再急急匆匆地来电命令时,韩复榘已跑到下一个城市济宁去了。

  韩复榘在前面跑,矶谷就在后面追——其实也不用追,矶谷几乎成了山东的“接收大员”,矶谷师团渡过黄河之后,四天进入济南,又四天之后,拿下泰安,除了赶路需要时间,其它可谓一路顺风。

  当然,作为官僚圈子里的老手,韩复榘在开溜的同时,也做了点表面文章,即留下少数部队在当地虚张声势,以便敷衍塞责。

  这兄弟机关算尽,却弄错了一件事。

  官僚主义这东西可以玩,而且很多时候大家也都在玩,但你得分时候。

  韩复榘选择了一个最不恰当的时候,所以后来倒霉就是注定的了。

  济南、泰安一失,徐州门户洞开,五战区和武汉统帅部均大受震动。

  形势如此严峻,让老蒋再也坐不住了。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日,蒋介石正式辞去行政院长一职,专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以便能够腾出全部精力来部署军事。

  武汉统帅部连日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韩复榘所作所为引起了公愤,与会诸人众口一词,认为如果事情得不到严肃处理,大家都学着姓韩的做,抗战信心将会因此崩溃。

  不是就他韩复榘长着两条腿,大家都有脚,都会跑,韩复榘不想打仗,其他人也不都是天生受虐狂。

  就在众人都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份报告送到了老蒋案头。

  这份报告是戴笠送来的。

  刘湘生病住院,却与华北前线的韩复榘保持着频繁的电报往来,这一切,都瞒不过特工王那鹰隼般的眼睛。

  电报截获了,但因为刘韩用的是密电码,戴笠翻译不出来,于是便想到了布置“卧底”。

  被戴笠相中的这个卧底叫范绍增,也即民间盛传的“哈儿师长”。

  在所有川军将领中,最富喜剧感的莫过于这位“哈儿师长”。 “哈儿”,川人意谓笨或者傻。几年前,四川投拍“哈儿师长”的戏,由一个川剧名角出演“范哈儿”,其人胖头胖脑胖肚皮,演来果然惟妙惟肖,逗人发笑。

  其实,范绍增的“哈”,只是“哈”在表面,内里是大智若愚,颇有头脑的。

  哈儿原本与唐式遵等人同为刘湘手下的主力师师长,而且他的部队还是几个师里面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的一个师。

  按说这样的人才,刘湘应该予以重用才是。可问题是,唐式遵是刘湘的亲信嫡系,哈儿却不是,而且他也有意向南京靠拢,最好像杨森那样编为正式的国防军,因为这个原因,刘湘的一帮亲信背地里常称其为“伪中央(指蒋介石)的汉奸”。

  后来中央对四川进行整军改编,刘湘正好利用这个名目,把哈儿的师长职务给免掉了。

  人又没犯什么大错,直接免当然不好,所以名义上不是免,而是升:升为副军长。

  由范师长变成范副军长,外面听着是好听了,可是刘湘却又不准他去上任,就那样不死不活地把他晾在那里,结果是,杨森修成正果,好歹成了“中央军的杂牌”,而他却什么都不是,连川军都没得带了。

  哈儿自然一肚子不满,恨不能马上去老蒋那里告刘湘的御状,只是苦无真凭实据而已。

  (11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1: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这时,戴笠找到了他,并直言相告:证据,还得你自己找。

  由此,“范副军长”也与刘湘住进了同一所医院。

  如果是陌生人,或非川籍人士,刘湘必当防范有加,但范绍增曾是自己下属,又手无兵权,就难免疏于提防了。

  哈儿平时看上去傻里傻气,但他当兵前做过四川袍哥,也就是黑社会老大,所以对怎样打通各种关节皆了熟于心。

  平时哪些人和刘湘接触,韩复榘派来的代表和刘湘谈了几次,用了多长时间,全都没有能逃过他的耳目。

  后来,哈儿甚至还通过跳舞等手段,买通了刘湘身边的一个护士,通过这个护士来打探刘湘的一举一动。

  住了一段时间后,刘湘的身体逐渐好转,胃病也快好了,就打算潜回四川,以便设法堵住路口,不让中央军进川。

  按照刘湘的指令,他的私人飞机将到武汉来接他回去。

  戴笠在范哈儿那里获得详情后,提前派人破坏了刘湘的飞机,导致飞机还没到武汉就中途爆炸了。

  刘湘没有走成,于是便有了与韩复榘定下的那个秘密计划。

  这个计划到底是什么,由于双方是通过密电联系,密电翻不出,戴笠和范绍增也始终剌探不着。

  不久,范绍增另外安排的那个“护士卧底”假戏真做,跟刘湘发生了暧昧关系,后者也给了她钱,并且答应送其去美国留学。两相比较之下,“护士卧底”便不再愿意向哈儿提供任何情报了。

  卧底和情报,双双陷入了困境。

  范绍增这人出身袍哥,为人极重义气,虽不在位,那些老部下仍然对他极有感情。

  有一天,一个从前线回来的团长,专程到医院去探望他。就在谈话过程中,哈儿意外地捕捉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信息。

  这位团长和刘湘的参谋处长是老朋友,所以此次来医院,也顺道去会了个面。

  进门之后,团长一眼就看到参谋处长正埋着头写一个东西。他也没惊动对方,便蹑手蹑脚地走了上去。

  原来是一纸命令,内容很简单,是要把川军2个师调到宜昌、沙市一带,并与韩复榘去襄樊的部队取得联系。

  参谋处长猛一抬头,发现有人进来,顿时表情显得十分紧张,匆匆忙忙地用其它稿子把命令盖住,对朋友说:别看别看,我在写家信呢。

  不说还好,一说欲盖弥彰,这团长更奇怪了。

  明明是命令嘛,为什么他非要说是家信呢?

  到范绍增这里,团长也只是把它当成一件趣闻说给老长官听,没想到哈儿每时每刻都在琢磨这事,一听,耳朵立刻竖了起来。

  不对劲啊。

  一时找不到戴笠,他就先去孔祥熙家串门。

  范袍哥原来是混黑社会的,黑社会并不都是我们印象中,只会像香港古惑仔那样光着膀子砍人,比如人家哈儿擅长的就是交际,而且还都是交的上层一流人物。

  孔祥熙是范哈儿的朋友。

  (114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 2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开始,哈儿并没敢把自己的想法直捅捅地说出来。刘湘身为川军老大,万一事情弄错,可不是耍的。

  唠完嗑,孔祥熙留他吃晚饭,吃饭的时候,哈儿想想再不说就没机会了,便假装无意地冒出一句:听说韩复榘的军队要开到襄樊去?

  孔祥熙一愣。不可能啊,中央已下了严令,各战区不能串来串去,鲁军在山东,怎么会跑到湖北襄樊去呢,何况山东前线现在还这么紧张。

  你从哪里得到这个消息的?

  范绍增便一五一十,把从团长那里听到的内容原样告诉了孔祥熙。

  等哈儿走后,孔祥熙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他住汉口,老蒋住武昌,隔着一条长江,但事关重大,他连电话都未敢打,就亲自过江去见连襟。

  老蒋一听,也感到此事非同小可,让孔祥熙尽快确认消息的最终来源。

  已经是晚上了,但孔祥熙仍然在四处寻找范绍增。

  找到范绍增后,他问对方:你说的那个命令确实看清没有?

  刘湘是川军统帅,国民党上将,这种事可来不得半点儿戏。

  哈儿紧张起来,他又去找那个团长:你真的看清了?不能开玩笑啊,要是弄错的话,老长官我说不定性命都要搭在里面。

  团长没想到自己一句无意中的话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可事已至此,也只得把心一横。

  绝对没错,卑职愿以人头担保。

  等到戴笠回来,孔祥熙将此事告知,戴笠立刻把截获电报找出来进行核对,结果一下子破译了刘韩往来的所有密电。

  戴笠给老蒋送来的报告,使刘韩之间达成的秘密计划终于大白于天下。

  刘湘要退,韩复榘也要退,两家要退到鄂西,合力阻挡中央进川!

  这份计划足以让老蒋后脊背发凉,然后冷汗直冒。

  还保卫武汉呢,照这个样子,尚未与日军打起来,就得面临腹背受敌的困境:东边是日军,西边是川军和鲁军,自己被夹在中间,动弹不得,左右不能。

  原先老蒋还在犹豫,对韩复榘要不要动手,动到哪一步。

  在前期与日人争斗的过程中,南京政府以对“华北三角”的争取为最激烈,他本人用功也最多,现在宋哲元、阎锡山都过来了,立场也很坚定,只有一个韩复榘,仍然拿捏不住,不知道用什么策略才能最终稳住对方。

  看到这份报告,他才终于下定决心。

  现在对韩复榘已不是处分的问题了,而是生死存亡系于一刻,你不除他,他要除你,先下手为强,后下手必遭殃。

  同时,老蒋心里也明白,对付韩复榘,并不像座中衮衮诸公说的那么简单,对方手中有军队,如果那么好对付的话,可不早就解决了。

  有决心,更要有策略。

  1月11日,蒋介石督师河南开封。

  统帅“御驾亲征”,使开封守军极其紧张。

  防空司令部发布戒严警报,把街上的老百姓赶得一个不剩。“御道”上倒是空无一人,万无一失了,却意外地招惹了一个不该招惹的部门——高射炮部队。

  这帮哥们天天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对警报特别敏感。偏偏司令部事先又没有通知他们,一听警报大作,马上一跃而起。

  抬头往天上一看,可不,天空正有一架飞机飞过来呢。

  肯定是日机来犯,还等什么,轰他娘的。

  (1142)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0-7 14: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