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23 11: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共此时刚刚成立6年,没有执政经验,也没有太多理论基础,有的只是革命热情,因此对于共产国际处于盲从时期,人家有成功的经验,我们听人家的总是没错的。可事实是,这时候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就争个不休嘛,对中国的实际情况就更加不了解了,不了解归不了解,人家还是把自己打扮的跟圣人似的,指手画脚瞎指挥。在“四一二”之后,共产国际不考虑中共的地位与处境,也不考虑同情和支持中共的汪精卫的处境,一方面提出“必须同过火行为作斗争”,“不要触及军官和士兵的土地”,要对手工业者、商人和小地主做出让步,等等纠偏的主张,另一方面却要求中共(1)坚决主张从下面实际占领土地,对此必须千方百计地加以促进。(2)从下层吸收新的工农领导人加入国民党中央,改变国民党目前的构成。(3)动员两万共产党员和两湖地区五万革命工农,组建自己的军队。(4)成立以著名国民党人和非共产党人为首的革命军事法庭,惩办反动军官。【注37】,这就是“五月指示”,对于刚刚经历过“四一二”的共产党人来说,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无厘头的是,这本是一个密令,却被共产国际代表罗易给了汪精卫,希望汪精卫能够协助共产党人完成这个任务。因为蒋介石的北伐军占领了广大的地区,而汪所控制的两湖地区又因为共产党激进的工农运动而经济衰退,所以和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比,武汉国民政府已是岌岌可危,此时,冯玉祥公开倒向了南京政府,湘籍将领唐生智、何健也站出来公开反对武汉政府的“容共”政策,汪精卫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此时一看这份“五月指示”,噢,原来你们加入国民党就是为了从内部瓦解我们啊,还要自己建立军队啊,恍然大悟的汪精卫找到苏联顾问鲍罗廷,拿出“五月指示”的抄件给他看,怒斥鲍罗廷:你们打错了算盘,我这里不需要你了,你可以回国了。鲍罗廷当然是看到过这个指示的,而且身在中国的鲍罗廷比总部那帮老爷们更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他是坚决反对这个极左做法的,中共高层如陈独秀,也认为共产国际的指示十分的不靠谱。
7月4日,在鲍罗廷主持下,中共在汉口三教街紧急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鲍罗廷和陈独秀建议对汪精卫妥协,要拉汪精卫一把,不使他走上蒋介石的道路,为此应暂不实行“五月指示”,放弃激进的土地革命政策。令陈独秀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意见遭到了以张国焘、李立三、周恩来为首的与会大多数党员的反对,认为这“右倾机会主义”,并认为大革命的失败与陈独秀的妥协投降路线有很大的关系,李立三甚至要求陈独秀做检讨。到7月12日,中共中央的领导权已经改由张国焘、张太雷、李立三、李维汉、周恩来五人组成临时中央常务委员会负责,连任五届的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开始打酱油。
我们后来都知道了,陈独秀的下台其实是共产国际推卸责任的卑劣做法,陈独秀作为一个傀儡书记,虽然多次顶撞共产国际,但却没有自己决定的权力,中共的所有做法都是听命于国际的,那么失败的责任自然应该有共产国际来负责,接着8月7日召开了“八七会议”,重点就是批判陈独秀,但仍然为中共总书记的陈独秀被禁止出席,开党内压制民主先例,“八七会议在党内斗争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没有让陈独秀参加会议,把反对机会主义看成是对机会主义错误的负责者的人身攻击”。【注38】。 刘少奇也曾在1943年10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也严肃指出:“过去党内斗争有许多不好的,如八七会议,反对陈独秀闹成宗派斗争,不让陈独秀参加,只许反陈的人讲话,不许陈独秀方面的人发言”。在这次会议上,陈独秀被撤销了总书记职务,从此被淡出中国政坛。
7月13日,在国产国际的指示下,中共临时中央发表公开宣言,指责武汉国民政府意欲叛变革命,同时宣布中共退出国民政府。7月15日,汪精卫召开紧急会议,出示了“五月指示”,与会者除代表宋庆龄出席的陈友仁外,都义愤填膺,支持分共,会上通过了《统一本党政策案》,要求在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内任职的共产党员,必须在即日声明脱党,否则一律停止职务。
我们可以看到,武汉的做法比南京要温和的多,正如汪精卫所说:“我们不搞蒋介石那样的武力清党,而是和平“分共”……”,并宣称“保护共产党人的身体自由“。可紧接着发生了一件大事,竟然使一项温和的汪精卫竟然喊出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狠话,从此武汉国民政府最终走上了武力清党的道路,大肆抓捕杀害共产党人。这件大事就是8月1日发生的“南昌暴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八一南昌起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