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9 15: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自忠直接坐镇第38师指挥所,黄维纲则靠前到第一线进行指挥。随张自忠过河的还有苏联顾问,跟其他老外顾问不同,苏联顾问向来以不怕死著称,可是连他也提出异议,说自从一战之后,还没听说过哪位总司令离前线这么近,已经进入对方山炮射程了。作为战场的最高指挥官,这样做太冒险,也太不珍惜自己生命了。
张自忠不为所动:我们在物质方面没法和日军相比,除了必死的决心,请问还有什么讨巧的方法可以战胜他们?
战斗打得最苦的时候,第38师指挥部到处响彻着求援的电话铃声。
一个电话打过来:顶不住了。
张自忠手握耳机,大声问:你说清楚,到底谁顶不住?
当官的顶不住,就枪毙当官的。当兵的顶不住,就枪毙当兵的。你顶不住,就枪毙你!
电话里再无声音。
又来一个电话:都打光了,没有人了,怎么办啊?
张自忠连电话都没去接,直接撂过话去:打电话的是谁?给我问问。他不是人吗,打到他不能打电话为止。
电话也哑了。
随后的求援声已经带上了哭腔:不行啊,伤亡实在受不了,让我们退后一点,喘口气吧。
张自忠大怒:阵地就是坟墓,有进无退,后退者死!
最后一个是第38师师长黄维纲本人的电话,他没敢再说往后退,而是报告有一处阵地被突破了,请求增援。
张自忠镇定地告诉他:你再坚持两个小时,等待大反攻。
随即传令下去,对表。
5月10日,以第38师为主,右翼兵团发起全线反击,对第11军侧后部队造成重大杀伤,其中还包括一支拖运军马和运输艇的辎重部队。
据俘虏交待,第11军也有过偷渡襄河的计划,不过随着辎重部队的覆灭,这个计划当然只能泡汤了。
这就是“鄂北大捷”。
随枣会战开始之初,李宗仁狼狈极了。在右翼防线被攻破之后,处于第二防线的桂军也仅抵挡了两天,就把枣阳给交代了,而枣阳是第五战区司令部所在地,一时间战区司令长官连到哪里指挥都成了问题。
随后,张自忠的渡河截击却又让李宗仁变得乐观起来,后者兴致勃勃地拟了一个计划,准备让汤恩伯集团军从左翼出击,说是要像台儿庄战役那样,将日军装进他的袋子里去。
汤恩伯本在重庆述职,见战况不佳,才刚刚赶到前线。他虽然一直在后方,但对战局的进展却非常清楚。
张自忠东渡襄河后,截击的仅是一部分侧后日军,改变的也只是右翼战局。实际上,左翼战局不是好转,而是在继续恶化。
继第一层迂回包围后,冈村又派出骑兵旅团进行第二层包围,位于桐柏山的汤恩伯第31集团军如今处境十分危险。
台儿庄大捷时面对的不过是半个师团,现在是三师一旅团,加上两层包围,这个时候出击等于是投怀送抱,自投罗网。
因此汤恩伯不同意李宗仁的计划。
五战区司令长官还不甘心,仍然坚持说,枣阳已经失守,桐柏山也就此变成了后方,你从后方出击,会有什么危险?
这么一说,却把汤恩伯给惹火了。
你究竟懂不懂战术,这不是胡乱拿部队去牺牲吗?
话不投机,壮汤来了性子,愤然拂袖而去。
(13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