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 22: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争霸年代(5)
就在拓跋珪死命攻城的当口,一个人从辽东领军南下,直扑北魏军,要挽狂澜于既倒——慕容宙。
慕容宙,宗室,慕容鲜卑老将,自打前燕时代就征战沙场,此刻驻军辽东,他听说以后河北危急,立刻率军南下,同时,通知慕容垂的堂弟慕容兰,于蓟州驻守。
面对后燕辽东军的进攻,拓跋珪并不慌张,他令大将石河头屯驻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阻住对方攻势,同时加紧对邺城的攻击。
标准的围点打援战术。
驻守邺城的,正是慕容德。老头子五六十了,那也是沙场上拼出来的,岂是易与?他与拓跋珪城上城下的大战数日,看敌军一个不注意,突然出城夜袭,大败魏军,拓跋珪退军新城(今河北临漳)。
阿珪同志本以为,河北全降,破此三城易如反掌,谁知先受挫于中山城下,再败于邺城边,想不到慕容家的人如此难对付,如何是好?他着急了,一着急,心情就差,心情一差,看谁都不顺眼,最不顺眼的,就是北魏别部大人没根。
没根本是一部落首领,此人颇有胆勇,武艺惊人,投了拓跋珪后,豪勇之气不减,言语间常显露出桀骜不驯之气,拓跋珪对他本来就防着三分,攻燕受挫后,怕部众心气浮动,对没根这个不安定因素更加恼火,时不时的,就想杀他。
领导看你不顺眼有几个特点:第一,眼神不对;第二,很少问你对事物的看法;第三,和你说话时总有些无名火儿;第四,待遇无论如何提不上去。没根那也是老油条了,焉能看不出?他觉着不能等死,干脆,我投降后燕得了。
打定主意,没根趁他人一个不注意,领着几十个亲随溜去中山。
你说把慕容宝美得,我都这模样了,还有人投降我?看来运气还没完啊,好,没根,既然来了,就不能亏了你,说,你要点儿啥?
没根说我不要别的,就是恨拓跋珪总给我小鞋穿,求陛下给我一支精兵,我晚上悄悄回去做了他!
……,慕容宝有点儿犯傻。
怎么呢?他没兵。
军户也给解散了,打仗的时候,全靠着这点儿守城人马,哪有一个多余的?别说一支精兵,老兵都没有,怎么办呢?这样吧,没根啊,我给你一百骑兵,如何?
一百?!
没根脑袋晃了晃,没听错吧?你拿我当终结者啊?但他又一琢磨,算了,一百也成,总比没人好,我要拿这一百人宰了拓跋珪,岂不更显得我有本领?以后那富贵荣华肯定少不了,好,就一百!
他领着一百人走了。
选了个晚上,没根率一百骑手悄悄摸进北魏军的大营。没人拦着么?没有。怎么呢?因为没根本是魏将,非常熟悉魏军的口令,遇到岗哨盘问,便以相应口令对答,就这么“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对付着,一路通行无阻,竟直摸到拓跋珪的王帐附近。
内鬼是最可怕的。
摸到王帐这儿,想继续糊弄,就很难了,因为要入王帐,必要本人亲自觐见方可,没根一看混不下去了,也不混了,一声呐喊,领着一百人就往里冲!
拓跋珪的帐外,亲兵不少,为防敌人劫营,什么车辆牛马之类也堆了挺多,猛一见有人向里掩杀,亲兵立刻防卫,但由于事发实在太突然,且近在咫尺,所以几乎防不住,眼看着后燕军就有冲进去的危险。
拓跋珪干嘛呢?
休息呢。
他也是丝毫防备都没有,忽听外面人喊马嘶,扒着门缝一看,我的个天,杀到家门口了,跑吧。他反应倒快,鞋不也不穿衣服也不理,奔出去跨马就逃,什么一国之君,什么形象工程,全都去他娘的,看来遇到敢玩命的,神仙老子也得跑。
没根远远就瞧见拓跋珪尥蹶子狂奔,他有心追上宰了对方,无奈北魏亲兵卫队越来越多,无奈一跺脚,嘿!功败垂成!领着百十号人,杀出北魏大营,奔回中山。
其实这是一次极为漂亮的斩首行动,只可惜关键时刻细节做得不到位,假如能混入王帐,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刺杀不成,邺城的慕容德可就有些心焦。粮食,越吃越少,兵,越打越少,北魏军占了河北大部分,要粮有粮,有人有人,来个以战养战,难道我后燕真要亡了不成?他一急,便给后秦姚兴写了一封信,说我们要是完了,你们也快了,识相的,救我一把。
信发出去了,却如泥牛入海,半点动静也没。
怎么办呢?
慕容德急得如蚂蚁趴在锅上,坐卧不宁,一筹莫展。
突然有一天,他收到一封信。
信,是从城底下射上来的,也就是说,是北魏军中的人写的。
哟?慕容德不知所谓,展开信一看,哟!俺们有救了!
信是谁写的?
拓跋珪的堂弟拓跋仪手下的司马叫丁建。
丁建怎么反水了呢?
这得怪拓跋珪。
拓跋珪让拓跋仪打邺城,他打中山,王建打信都,中山他没打下来,就跑到邺城这儿,帮着拓跋仪攻城。邺城这里的魏军指挥官本是拓跋仪,拓跋珪一来,麻烦了,多头管理。
就好比一个分公司,根据本地市场的需要制定了销售策略,突然间总公司老总亲自出马了,一来了就更换高层管理改变销售策略,这个分公司,十有八九要乱套。
拓跋仪攻城正攻得好好的,拓跋珪猛地派了个人来帮他,谁呢?此人名曰贺赖卢。
贺赖卢何许人也?
还记得贺讷么?就是贺兰部的首领,拓跋珪的舅舅,贺赖卢是他亲戚,算起来,也是拓跋珪的一个八竿子打不到的舅舅。
拓跋仪是拓跋珪的堂弟,这一算,贺赖卢也是他的舅舅。
这多好,打着打着,舅舅驾到。
拓跋珪的本意是好的,派舅舅来帮弟弟,大家齐抓共管,早日完成占领市场的任务,可贺赖卢不是这么看的,我是你舅舅!老子来了,就是告诉你怎么打仗的!你小毛孩子想管我?屁!
拓跋仪心里这个堵劲儿就甭提了,心说大哥,你这是帮我呢?你这是给我找了个爹呀,不但不能帮我,还处处给我添堵,我……我干不下去了!
主帅不和,底下人自然也喝不到一块去,贺赖卢和拓跋仪的下属们就开始较劲,今儿你给我一电炮,明儿我给你一飞脚,这城算是没法儿攻了,因此拓跋仪的部将丁建一生气,索性反了,给慕容德写信,说俺们这儿俩老总都快打出狗脑袋了,你赶紧找机会出城打他们!
真是好员工啊。
慕容德没想到还有这一出,嘿把他乐得,立刻派人联络丁建,商讨破魏大计。
找了个刮大风的日子,贺赖卢营中忽着大火,是不是丁建放的,史书上没写,但丁建是第一个看到的,立马找到拓跋仪,说不好了大帅,你看贺赖卢营中起火,是不是他叛变了?要烧营而走?拓跋仪听到贺赖卢的名儿就烦,恨不能啃他两口,一看,果真着火了,想也不想就吩咐:撤军!
他撤军干嘛?
他觉着贺赖卢与自己不和,总拌嘴,所谓捆绑不是夫妻,搞不好这老小子真会叛变,若真的叛变了,则很可能会袭击他,所以还是先撤为妙。
贺赖卢扎营扎得好好的,忽见对面拓跋仪撤了,耶?他脑袋转不过来了,怎么你突然走了,也不告诉我一声?哦,你和我不和,就想先跑,把我一个放在这儿给后燕军打啊?没门,你撤,老子也撤!
他也撤了。
这两个莫名其妙撤了军,一路上还相互不顺眼,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而那位丁建,早趁乱遁入邺城,向慕容德报告了整个情况,慕容德大喜,令宗室慕容镇、慕容青率军七千,追击拓跋仪。
拓跋仪一肚子气,光顾着和贺赖卢较劲了,丝毫没料到后燕军忽至,措手不及,被杀了个尸横遍野,大败而去。世上有无数个失败的理由,将帅不和是最冤的。
慕容德打了个大胜仗,兴高采烈,与部下置酒高呼,照这么打下去,咱大燕国亡不了!
他那咧成瓢的嘴还没等收拢,就见一探马飞报:大事不好!信都失守!
后燕仅余的三城中的信都,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