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7 11:46:17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一章 吞并中山(1)




  在“胡服骑射”改革的同时,赵武灵王进攻的目标悄然移向中山与北地的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要全力北略,就必须放弃在中原地区的混战。倘若不能从中原抽身,那么向北开拓土地的梦想只能是空谈。
  公元前307年,即赵武灵王十九年。是年“胡服骑射”的变革开始了,同年,秦国出动庞大的兵力进攻韩国军事重镇宜阳。这是考验赵武灵王的时刻。要不要援助韩国呢?长期以来,赵国与韩国就是亲密的盟友,他们曾一起打击过魏国,一起抵抗过齐国,肩并肩与秦国作战过,可以称得上是兄弟般的国家。兄弟有难,要不要帮忙呢?此时的赵武灵王内心深处一定经历了痛苦的煎熬,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既定的战略。必须避开中原战争的陷阱,全力开拓北疆,只有如此,才能挤身于一流强国之列。赵国的军队没有向南挺进救援韩国,宜阳之战最终以韩军的失守而告终。
  在秦、韩激烈交战的同时,赵武灵王开始发动对中山的进攻。攻略中山的计划,早在两年前就开始有紊地展开。赵武灵王在公元前309年时,便在赵国与中山、齐国的边境附近建起一座高台,这是一座前线观察哨,密切关注中山与齐国的动向。中山国位于齐、赵、燕国之间,虽然是一个狄人国家,却颇为识趣地投靠东方最强大的齐国,也正是赖着齐国的撑腰,这个蛮族国家才有恃无恐地对小欺大,屡犯赵国及燕国。然而以小犯大,中山国就不怕遭到报应吗?
  中山成了检验“胡服骑射”效果的试验场。赵国的胡服骑兵一建立,就开始在实战中成长壮大。公元前307年的战争,新骑兵牛刀小试,他们越过边境线,并没有长驱直入,只是骚扰中山的南部边境地区。显然,这支骑兵在战术及战斗力上,还是有待提高的。虽然这一年的战果算不上辉煌,但赵武灵王已经给中山人传递了一个信号:漫长的战争开始了!

  此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赵国。在宜阳战役结束后不久,秦武王因扛鼎意外身亡,秦国陷入三年的“季君之乱”(公元前307年—305年)。秦国的内乱使得赵国不必顾虑秦军的侵犯,赵武灵王可以全力以赴对付中山及北胡。
  赵武灵王不仅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同时也是卓越的军事统帅,为了强国拓边的伟大理想,他卧薪尝胆,兢兢业业。他的足迹几乎遍及赵国所有土地,他不辞辛苦,巡阅各地,北至代地的无穷之门,西行至黄河,登黄华山以览山川地势。他不远千里地跋涉,当然不是为了旅游,而是亲自侦察中山、林胡、楼烦的守备情况,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收集情报。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又一次发动中山的打击。这次进攻比上一次更加猛烈,深入到中山国的腹地,打到宁葭(河北石家庄西北)。长驱直入的奔袭,显示出新骑兵在机动作战上的优势。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中山国虽然是狄人国家,可是狄人并不以骑术见长,而是以步兵著称。狄人与华夏族交锋数百年,曾是华夏族最严重的外患,但在不断的冲突过程中,中山也不断受到华夏文明的影响,他们并不是过游牧的生活,而是与中原国家一样,有很多城堡,同时保留了他们的步兵传统。狄人的步兵是很厉害的,据《吕氏春秋》的纪载,中山国多力士,“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所冲无不陷,以车投车,以人投人也”。从这个史料可以看出,中山军队绝不可小视。有这个记录,我们才能弄清楚为何在春秋末期时,晋国将领魏舒征讨狄人时,要“毁车为行”,就是撤消车兵,以步兵迎战狄人。因为狄人太凶悍了,打仗过程中,可以把对方的车子抬起来,当作炮弹去砸毁另一辆车。对付这么一群力大无比的野蛮人,可远攻又可近战的骑兵大约就是其克星了。
  要训练更多的骑兵,就必须要有更多的马匹。要获得更多的马匹,就必须积极攻略周边的游牧部落。在赵国的西北,分布有两人胡人部落,一个是林胡,一个是楼烦。这两个部落地域颇广,但实力并不算太强大。赵武灵王亲自率军越过黄河,进攻林胡(分布于今陕西东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在此之前,华夏族的势力并没有拓展到此,赵国的精兵把这个游牧部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当赵军突进到榆中(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林胡人提出了停战的条件:用马匹换取和平。
  骑射本来是胡人的看家本领,可是赵武灵王却能“师夷长技以制夷”,以骑射战骑射,并且从敌人那里夺来更多的战马,进一步充实自己的实力,削弱对手的力量,这是高明的战略。可是在彻底打败林胡、楼烦之前,北方的战事是不会停止的。赵武灵王开疆拓土的意志是不可阻挡的,他要超越先王,建树前所未有的丰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3: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一章 吞并中山(3)




  外交与军事是一体的两面。在发动北方战事的同时,赵武灵王向各国派出使节,他的原则是不偏不倚,与各国同时交好,保持中立。他派楼缓出使秦国,仇液出使韩国、王贲出使楚国、富丁出使魏国,赵爵出使齐国。这五个国家是中原混战的主力,赵武灵王表面上是与各国通好,实质上也是派出军事观察员,以密切注意五国的动向。
  至于北方的燕国则不必太费心力,因为赵国与燕国关系不一般。当年燕国曾被齐宣王所灭,赵武灵王曾施以援手,并护送当时在赵国当人质的公子职回家登基,他便是燕国的君主燕昭王。由于有这个原因,燕国与赵国的关系是不错的。燕国也曾遭到中山军队的入侵,现在赵武灵王要对付中山国,燕国人当然也是举双手赞成的。
  在与各国搞好外交关系的同时,赵武灵王对中山国又一次发动进攻。
  公元前305年,赵国军队杀入中山,赵武灵王仍然亲自担任总指挥。以一国之君亲临战场作战,这种情况在战国时代已经不多见了。在春秋时期,国君上战场是很平常的事,可是到了战国,战事更加频繁,规模也更大,国君上战场的风险也越大,因此亲临一线的君主并不多见。可是赵武灵王几乎每战都亲自上阵,为全军将士做出表率,这样最能激发军队的勇敢、尚武精神。
  征伐中山的赵国兵团编制如下:右军司令赵袑,左军司令许钧,中军司令是公子赵章,总司令由赵武灵王亲任。突击的重任交给两支机动性强很部队:一支是由牛翦指挥的车骑部队,另一支是由赵希指挥的胡、代两地骑兵。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赵武灵王大力发展骑兵,可是由于马匹数量有限,赵国又拥有数十万的军队,故而步兵的比重仍然占多数,车兵地位有所下降,但仍是重要的兵种。在这次讨伐中山的战争中,一个新的特点是胡人骑兵参战,这些胡人应该就是攻略林胡部落时所收降的。
  在这次战争中,骑兵的重要性得到了证明。牛翦与赵希的两支骑兵,分两路出击,穿越山隘,在曲阳会师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续攻取丹丘(河北曲阳西北)、华阳(河北唐县西北)、鸱之塞(又称为鸿之塞,河北涞源南)。在骑兵打开局面后,赵武灵王率中军、左军、右军攻取鄗城(河北高邑东南)、石邑(河北石家庄西南)、封龙(河北石家庄西南)、东垣(河北石家庄东北)等地。
  赵国兵国高歌猛进,中山举国震惊。在这种情况下,中山政府只能委曲求全,以割四城为条件,向赵武灵王求和。赵武灵王考虑到中山的军事力量虽然遭到重创,可是实力仍不可低估,赵国在短时间内还是难以吞并其国,便见好就收,答应中山人的条件,把中山四城收入自己的地盘,并撤回军队。

  仔细研究这一时期的史料,就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赵武灵王进攻中山的时机,都选择在秦国无暇干涉的时候。秦国若无事,则赵国也按兵不动。赵武灵王显然一直没有忘记,秦国是最可怕的对手,他可不想在攻略中山时,秦国兵团出其不意地杀入自家后院。在吞并中山一事上,赵武灵王不急不躁,保持着“稳扎稳打”的风格。
  公元前304年,这一年秦国与楚国结盟,赵武灵王便暂停攻打中山,静观其变。第二年(公元前303年),秦国出兵攻打魏国及韩国,只要秦国陷入与其他国家的战争泥潭,赵武灵王就会敏锐地抓住机会,又一次杀入中山,捞足了好处后才返回。
  在攻打中山国的同时,赵武灵王也没忘掉对林胡、楼烦两个胡人部落进行打击。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二十四年),赵国从林胡人手中夺取黄河北岸的九原(内蒙古包头西北),这样,河套平原基本上落入赵国之手。可是问题来了,新得到的土地,地广人稀,如果不把人口大量迁移到此,就无法守卫来不之易的成果。因此赵武灵王下达了一道移民令,把一部分官吏连同他们的奴仆一同迁移到九原,并开始筑长城以为边界。
  由于胡服骑射的改革已经显示出巨大的成效,原先一些固执的反对派在事实面前,也开始能接受赵武灵王的主张,于是改革进一步深化。这一年(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发布一道命令,上至将军、大夫以及王子,下至边远地区的代地吏民,都必须要穿着胡服,学习骑射。军国主义的政策再一次得到加强,随着赵国不断蚕食游牧胡人的地盘,获得更多的牧场,拥有更多的马匹,赵国的骑兵优势也随之得到加强。在中原诸侯们热衷于相互攻伐时,赵国已悄悄地从一个军力平庸的国家,一举成为军事强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4: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一章 吞并中山(3)




  事实证明赵武灵王的外交策略是有效的。
  公元前301年,秦、齐、魏、韩四国围猎楚国,南方战事不休,这给了赵武灵王在北方大展拳脚的机会。他毫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扩张的时机,于是赵国的铁骑又一次践踏中山的土地。这一回,中山国被打得大败,国都被赵军攻破。有一些史书把是年当作赵亡中山之年,比如《战国策》的《魏策》中说:“中山恃齐、魏而轻赵,齐、魏伐楚,而赵亡中山。”
  不过对照其他史料,赵国并没有完全吞并中山,但由于中山王战败逃亡到齐国,可知中山的军事力量已经几乎被赵师所摧毁。根据《战国策》的《秦策》所说:“赵破中山,其君亡,竟死齐。”中山王逃往齐国后不久,便病死在齐国。此后中山国人另立君主,继续抵抗赵师的侵犯,但这只可视为残余势力。
  击破中山后,赵武灵王继续扫荡北边林胡、楼烦部落,拓地千里。到公元前300年时,赵国已占领了林胡、楼烦的大部分土地,其国土几乎扩张了一倍。此时的赵国,北面至燕、代,西至云中(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九原。赵武灵王设立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三个行政区,并且在北面修筑了一条漫长的长城。这条长城又称为赵国的北长城,从代郡向西延伸,沿着阴山山脉,抵达高阙要塞(内蒙古杭锦后旗北)。这条长城攻防兼备,既可以阻挡北方崛起的匈奴,又可作为向北挺进的跳板。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赵武灵王所设立的云中、雁门、代等郡,在之后很长历史时期内,都是华夏族(汉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因此也可以说,赵武灵王是华夏族扩张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著名学者梁启超甚至称他是“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这是因为他所建立的功业,不独是赵国的功业,亦是华夏民族的伟业。

  正当赵武灵王的事业如日中天时,他却做出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决定:卸去王位。公元前299年,他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何,自己当起太上皇,称为“主父”,即赵主之父。赵何成为新的君主,史称赵惠文王,他并非赵武灵王的长子,何以能继承王位呢?这其中有许多曲折故事,留到下一章详述。这里要说的是,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急流勇退呢?
  我在上文中就提到,赵武灵王是一位很另类的君王,他与其他君主最大的不同,便是亲自担任军队统帅,在前线指挥作战。可是一位君王的职责绝不仅仅是打仗,还有内政与外交,这些都必须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作为一个精力旺盛、才干非凡的君主,赵武灵王强国之心十分迫切,他想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实现更伟大的事业。那么他想做什么呢?
  《史记》中是这样写的:“主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赵武灵王的雄心壮志,除了在西北继续打击胡人、开疆拓地之外,还要南下打败强大的秦国。他的理想,绝不仅仅是把赵国建设成为一个军事强国,还应当要击败最强劲的对手,傲视天下。或许我们可以揣测他的内心世界,他的眼光并不局限于一隅之地,而是盯住了整个天下,难道他竟然怀揣着一统天下的野心么?这并非不可能!有信心打败秦国的人,就有信心一统天下。
  秦国兵力之盛,举世公认,那么赵武灵王要如何来打败它呢?“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要亲自深入虎穴,一探秦国的底细。
  他乔装打扮成使节的模样,亲自跑到秦国,一路上留心观察各地的情况,记在心里。以一国之君的身份,深入敌国打探情报,这种勇气已经足以令人钦佩万分了。可是赵武灵王的勇气还不止于此,他还要进秦都咸阳,面见秦昭王,近距离观察这位决定天下诸侯生死命运的雄君。
  两位君主以这种滑稽的方式见面,秦昭王高高在上,而赵武灵王则以使臣的身份应对。当秦昭王的眼光扫视这名赵国使者时,他心里有一种异样的感觉,怎么说呢?他发觉到这位赵国使臣身上有不同凡响之处,相貌奇伟,眉宇之间透露出一股王者之气,这不应当是一名普通使臣所能拥有的气质。我们不能不说,秦昭王的确很有眼光,有识人的功夫。可是在朝廷之上,他不能去置疑一名使臣的身份,因为对方有使节的身份证明,倘若无端猜疑,不合外交礼仪。
  可是秦昭王并没有把猜疑轻描淡写地抹去,当这位特殊的“赵国使臣”完成外交任务后离去时,他立即派人前去追赶,希望能弄清楚使臣的真实身份。秦国出动了一队骑兵前往追赶,可是你想想赵武灵王是个什么人呢?他是“胡服骑射”政策的制订者,骑术之精自不在话下,况且他远道而来,一定是备了一匹上等的骏马,一般的骑兵怎么可能追得上呢?这些骑兵一直追到秦赵边界,可是已经来不及了,赵武灵王早已出关了。后来他们从边关赵国人那里了解到,原来这外“使臣”竟然是赵武灵王本人!虽然此时赵武灵王已经逊位,以太上皇或“主父”自居,可是谁都知道,他就是赵国的真正统治者。赵武灵王孤身入秦并面见秦昭王,这件事很快在秦国传开了,一向以英勇而沾沾自喜的秦人听到此事后,也不禁为赵武灵王的胆略勇气所震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8 14: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一章 吞并中山(4)




  赵武灵王孤身入秦的壮举,对他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述。可是我认为赵武灵王在实地考察秦国后,一定对秦国的强大有了更深的体会,理由是不久后他就推出“结秦连宋”的外交策略,主动向秦国示好。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结秦连宋”外交战略提出的背景。
  在赵国的所有对手中,有两个国家实力最为强大,一个是秦国,另一个是齐国。公元前299年,秦昭王诱执楚怀王,在齐国当人质的楚国太子回国继承王位,齐国与楚国的关系更加密切,这对赵国十分不利。此时赵国吞并中山的大业尚未完成,而中山残余抵抗势力的背后支持者即是齐国。赵武灵王不可能在东、西两个方向同时与齐、秦抗衡,必须先拉拢其中一国,牵制另一国。此时的秦国尽管十分强大,可是在国际上相当孤立,因而赵国主动示好,势必能捞到好处。除了秦国之外,宋国与齐国之间也很深的矛盾,据《史记》所载,宋国曾“东败齐,取五城”,这个第二梯队的诸侯国兵力也不容小觑。这样,秦、赵、宋三个国家结为同盟。
  秦国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赵国与之结盟,不啻为与虎为伴,那么赵武灵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要知道外交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国家利益。赵武灵王敢于跟秦国交朋友,是因为他根本就不畏惧秦国,他还梦想着有一天能率领铁骑杀入秦国,直捣咸阳呢。因此秦、赵结盟是暂时的,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齐国。
  赵武灵王又一次赌赢了。
  为了回报赵国的结盟,秦昭王任命赵人楼缓为秦国宰相,此时秦国的外交策略无疑对赵国有利的。秦赵结盟,使赵武灵王不必担心西线遭到秦国的进攻。而齐国呢?齐国对外的重心放在与秦国的争雄上,才懒得去理会中山的死活呢。此时齐国的宰相是著名的公子孟尝君,他在出使秦国时,差点遭到秦昭王的绑架,回国后便积极策划发动攻秦之役。公元前298年,孟尝君率齐、魏、韩三国联军发动对秦国的攻势,兵临函谷关,迫使秦昭王以割地为条件请和。
  在秦、齐交战之际,赵武灵王则积极筹备对中山残余力量发动最后一战。他在公元前297年前往代郡,训练骑兵,并且利用闲暇时间巡视了新开拓的土地。当他巡视到西河时,正好遇到了楼烦王。此时楼烦的土地几乎都被赵国所夺,楼烦王也只得投靠赵国。赵武灵王乘机将楼烦的骑兵招罗到麾下,这样一来,攻打中山更有把握了。
  由于孟尝君报复秦国之心急切,根本无暇去保护中山。公元前296年,赵武灵王率领精兵猛将对中山发动最后一战。尽管中山军队在新君主的领导下拼死抵抗,但也只不过是以卵击石。曾经以步兵闻名天下的中山国,已经无力挽回自己的命运。双方的决战毫无悬念可言,中山军队全军覆没,其国王成为赵国军队的俘虏。赵武灵王没有杀害中山王,而是把他放逐到了肤施(陕西米脂西北)。
  至此,中山国的历史被终结了。

  赵灭中山,是战国一大事件。进入战国中期后,经过不断的兼并战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终形成九国割据之局。在这九国中,除战国七雄之外,还有中山国与宋国。赵武灵王灭中山,开启了战国后期更大规模兼并战争的先河。在此之前,秦略巴蜀,楚灭越国,都属于弱肉强食,而赵国吞并中山,则是强并强的战争。
  中山战事结束后,赵国的外交政策也悄然发生变化。在此之前,由于中山国有齐国撑腰,因而赵武灵王的外交上是“结秦制齐”,以免在伐中山之战中,遭到齐国人的掣肘。可是这位雄君心里十分明白,赵国的真正对手是秦国而非齐国,因为秦国扩张的野心要远远强过齐国。是时候改变外交策略了。可是齐国会同意和解吗?要知道齐国一直是中山国的靠山,可是赵国却把中山灭了,这无疑让齐国颜面尽失。
  可是赵武灵王对人性显然有深刻的洞悉,面子问题始终不如利益来得重要。赵武灵王不惜出让一部分中山土地,送给两个大国:齐国与燕国。前面说过,中山的地理位置是处于赵、齐、燕之间,赵国击破中山后,并不独吞,而是出让部分利益给了两个邻国。这是十分高明的作法,不然的话,以齐国在东方的影响力,纠集几个国家高举道义的旗帜讨伐赵国,那赵国就偷鸡不成而蚀把米了。不仅如此,赵国还出兵协助孟尝君发动第二次伐秦之役,以实际行动来跟秦国划清界线。
  击林胡、破楼烦,灭中山,赵武灵王的事业可谓伟大矣。然而对他来说,这只不过是前奏曲,而非主旋律,北略匈奴,南略秦国,这才是他的理想。可是谁也没有料到,貌似平静的赵国政坛,实际上已是暗流涌动。一次突发的政变,竟然使得这位英明一世的君王阴沟里翻船,横祸飞来,命奔黄泉,遂使英雄梦想随流水付诸东流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4: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二章 沙丘遗恨(1)



  悲剧在赵武灵王宣布退位的那一刻就埋下伏笔了。
  为了让自己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军事扩张,赵武灵王在公元前299年把王位传给儿子赵何(即赵惠文王)。此时他已经在位二十七年,可是远远没到退休的年龄。据史料,赵武灵王登基时“年少”,没有写具体的年龄,应该只有十五岁左右,以此推算,在逊位时年龄大约四十三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这还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只是因为他建树武功的念头太迫切了,才选择了急流勇退。
  可是在选择继承人时,赵武灵王却感情用事了。
  这件事还得从头说起。
  赵武灵王的第一任夫人是韩国女子,考虑到门当户对,可能是韩国公主或是王室女子。这纯粹是一桩政治婚姻。赵国与韩国长期以来是亲密的盟友,在赵武灵王上台后的第四年(公元前322年),赵武灵王与韩宣惠王在区鼠会晤,重申两国的友谊。在区鼠会议后一年,即公元前321年,赵、韩便缔结了政治婚姻,赵武灵王娶韩女为妻,加强两国的关系。婚后不久,韩夫人便产下一子,名为赵章,后来被立为太子,成为法定的继承人。
  倘若赵武灵王的爱情婚姻就这样平淡无奇,那未免缺少了英雄的浪漫主义情怀。事实上,他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而且把这种浪漫带到了梦里。那是在赵武灵王十六年(公元前310年)的某天,这位三十岁左右的君王在游玩途中,作了一个巫山梦。在梦里,他见到了一位美若天仙的处女,优雅地弹奏动听的琴曲,并以柔和甜美的声音唱着歌,歌词是这样的:“美人荧荧兮,颜若苕之荣。命乎命乎,曾无我嬴。”大意是说:美人光彩照人啊,容颜像苕花一样艳丽,唉,命运呀,命运呀,竟然没有人知道我嬴女啊。
  这大概是最早的一个“梦中情人”的故事,赵武灵王梦到这样一个超凡脱俗的处女,从心里生涌出怜爱之心。我们知道人一旦从梦里醒来,就容易忘了梦境,可是这个梦太打动赵武灵王的内心了,以致于他连细节也记得一清二楚,甚至把梦中情人的歌词也记下来了。但梦就是梦,在现实中到哪找得到这个女子呢?

  多情的赵武灵王念念不忘梦境中的女子。有一回,他与群臣饮酒,喝到兴起时,他跟众人说了自己所做的梦,而且还说了好几遍,并且说自己非常想能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这位梦中情人。正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在饮酒的宾客中,有一人名叫吴广,他意识到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便精心设计了一个计划。
  吴广是个什么人呢?史书上没说,我们也搞不清楚,只知道他姓“嬴”,应该是一名大夫。在先秦时代,姓与氏是不同的,一个大姓之下,可以分化为许多氏。说到“嬴”姓,许多人第一念头就想到嬴秦,秦国王室就是嬴姓,可是许多人并不知道,秦与赵是同一祖先,赵国王室也是嬴姓。譬如赵武灵王赵雍,他是姓嬴氏赵名雍。这个吴广呢,他也是嬴姓,与秦、赵也是同一祖先,至于怎么来历,现在就不知道了。
  这个吴广有女儿,唤作“孟姚”,又叫“娃嬴”,“娃嬴”的意思是嬴姓的女娃。所以当他听到赵武灵王的梦中情人是一位姓“嬴”的女子时,他不由得怦然心动。赵武灵王倾慕的女子,年轻貌美,能歌善琴,而且还是姓“嬴”——而这些特点不都是吴广的女儿孟姚所具备吗?要知道先秦时代,人们就有“近亲不婚”的传统,赵武灵王倾慕的梦中情人嬴女,那肯定不能是赵氏女子,那是近亲。可是吴广的女儿就不同了,她也姓嬴,但与赵氏的亲戚关系,可能远得找不到北了,与赵氏联姻是可以的。
  那么孟姚能不能成为赵武灵王的梦中情人呢?倘若能把女儿嫁给君王,那么吴广岂不是成了王亲国戚了吗?
  吴广回到家后,就跟夫人说起这件事。不消说,夫人听了后也很高兴,谁不想给女儿找个好的归宿呢?吴广夫人可能是出身于名望家族,因为她的人脉很广。经过她的运作,便有人在赵武灵王面前夸赞孟姚的美貌多才,并且说她跟赵王所描述的“梦中情人”长得很像,也是姓“嬴”的女子。这么一来,赵武灵王真的动心了,难道梦中见的神女,在真实世界中确有其人吗?
  于是孟姚就这样入了宫。赵武灵王见了后非常喜欢,大概是事先多次被人暗示,在潜意识中便接受了孟姚就是他梦中所见的女子,于是对她宠爱有加。据《史记》所称,赵武灵王得到孟姚后,“爱之,为不出者数岁”,有一段时间沉溺于情爱之中,不能自拔。此时赵武灵王的原配韩夫人可能已经去世,孟姚很快被立为王后,史称“惠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4: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章 沙丘遗恨(2)




  君王的爱情绝不仅仅是私人的事,当王后孟姚生下王子赵何后,太子赵章的地位岌岌可危了。爱屋及乌是人之常情,他太爱孟姚了,所以也喜欢她的儿子赵何,以致于想把所有一切的好都给她们母子。他所能给的最大礼物,莫过于王位的继承权。赵武灵王是一个当机立断的人,他要废掉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
  这件事,早做比晚做好。因为现在的太子赵章也就是十岁左右的娃,还不太懂事。要是再拖上几年,赵章长大成人了,甚至羽翼丰满,那就不太好废了。这件事,当然引起朝中大臣的反对,可是赵武灵王的意志是不可更改的,他断然废了赵章的太子位,把这份礼物送给了自己所爱的孟姚,这样,尚在襁褓之中的赵何成了太子。
  在此后约十年的时间里,赵武灵王的事业走向巅峰,他改革军事,开疆拓土。在公元前299年,也就是他执政的第二十七年,赵武灵王选择了急流勇退,宣布逊位,把王位正式交给赵何,也就是赵惠文王。这时的赵何最多也就是十岁,哪里有能力来管理国家呢?赵武灵王让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肥义为相国,辅佐赵何,实际上也是把内政交给肥义去处理。
  赵武灵王退位的原因,我们前面已说过,主要是想集中精力开疆拓土,征胡伐秦。除此之外,他可能还有一个考虑。赵武灵王是一个亲历亲为的君主,哪里有战争,他就奔向哪里,可是战场毕竟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地方,谁也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万一有一天,他战死沙场,那么他所宠爱的孟姚怎么办呢?孤儿寡母的,就不会遭到旧太子的反攻倒算吗?尽早把太子赵何扶上王位,这才是万全之策。
  可是即便是赵武灵王要把所能拥有的一切都赐给心爱的女人,人的命运仍然不是凡人所有左右。不久后,王后孟姚被死神召唤而去,以赵武灵王的英明神武,能战胜人世间的敌人,却无法与死神一较高低。孟姚之死对赵武灵王是一大打击,同时,当爱已成往事时,因母亲而得宠的赵何渐渐被父亲冷落了。
  当年赵武灵王废除长子赵章的继承人资格,并无别的原因,只是移情别恋的结果。如今,梦中情人也已仙逝,他忽然觉得对长子赵章有一种愧疚之意,便打算给予补偿。在公元前296年(赵惠文王三年),赵武灵王灭中山后,他把代郡的一块土地封给长子赵章,称为“安阳君”。

  可是,迟来的补偿已经无法消弭长子赵章心中的怨气。
  这时的赵章已经长大成人,年龄大约二十来岁。如果说当年他被废掉太子资格时仍然年少无知,那么现今的他已是耿耿于怀,心怀怨恨,对父亲不满,对坐在王座上的弟弟更是仇视。这种扭曲的心灵,使得他生活放纵而奢侈,毫无节制。由于时代风尚的影响,他也豢养了一大帮食客,势力不可小视。
  赵武灵王把赵章封为安阳君,这无疑使他更为嚣张、不可一世。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英明的赵武灵王又犯了一个大错,他派了一个人去辅佐赵章,这个人名叫田不礼。田不礼的为人如同其名,是个不讲礼义的人,为人残忍好杀。此人到了代郡后,不仅没有约束赵章,反倒两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于是乎赵章的封地安阳,几乎成为一个独立的小朝廷。
  对于安阳小朝廷的存在,赵武灵王并没有在意。事实上,他已经把内政的事完全交付给了肥义,自己一心扑在军事建设上,常年不在都城,而是在各地的骑兵营中训练军队。他自以为虽然逊位,可是兵权在手,没有什么事是控制不住的。
  可是有一个人却惴惴不安,这个人是赵国大臣李兑。他对相国肥义说:“公子赵章强壮有力且心志高傲,党羽众多,野心很大。辅佐他的田不礼是一个残忍好杀又骄横的人,这两个人凑在一起,一定会策划阴谋,抱着侥幸之心铤而走险。小人一旦有了野心,往往考虑问题很轻率,智谋也很肤浅,只看到利益而完全忽视祸害,加上相互怂恿,必然会惹祸上身。根据我的观察,公子赵章与田不礼不久就作乱。您作为相国,责任重大,权势也很大,一定会成为叛乱者的首要目标,会第一个成为受害者。聪明的人会防患于未然,倘若没有这种智慧,如何来治理国家呢?依我所见,您最好称病在家,不要外出,以观其变,把政事交给公子赵成去处理。不要成为众矢之的,不要成为通往祸害的阶梯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9 14:32: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十二章 沙丘遗恨(3)



  李兑与肥义是好朋友,所以他推心置腹地说了这一番话。可是肥义不为所动,因为赵武灵王这么信任他,他怎么能不尽死以报答呢?于是他回答说:“我不能这样做。主父(即赵武灵王)把年少的赵王托付给我,并嘱咐我说:‘不要改变法令,不要改变想法,一心一意坚守岗位,直到去世为止。’我当时就向主父许诺,定当竭心尽力。如今我倘若因为害怕田不礼发难而忘了自己的许诺,那就是背叛。既然接受了任命,倘若不能圆满完成,那就有负王恩。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死者复生,生者不愧’。我已经有言在先,要实现自己的承诺,就不能顾及个人安危。忠贞之臣面对危难时,才能看得出其气节所在;大祸临头时,才能昭显他的忠诚。您给了我忠告,可是我有诺言在先,终不敢把承诺丢弃。”
  听到这里,李兑明白了肥义的心意。他对肥义这个人十分了解,决定了的事不会更改。肥义在赵肃侯时便是朝廷重臣,在赵武灵王、赵惠文王时又身居高位三十年,沐三世王恩,这份恩典是其他任何一个大臣都没有的,所以他宁可死,也不愿背弃朝廷。
  话已至此,李兑不能再劝了,他只好洒泪而说:“好吧,您尽力而为吧。我只能在今年见到您了。”言外之音,过了今年就看不到了,为什么呢,阴阳相隔了。这话说得很重,非至交不能说出这样的话,明白地说,你活不过今年了。说完告别的话后,李兑转身离去。可是他确信叛乱一定会发生,他可不想死于非命,于是便秘密与赵氏家族长老赵成联合,两人暗中做准备,以防备赵章、田不礼发动政变。

  从肥义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其实是认同李兑的看法,即赵章与田无礼很有可能作乱。既然如此,他何不把这件事报告给赵武灵王呢?显然他并不愿意挑拔赵武灵王与赵章的父子关系,况且赵章的作乱只是一种猜测,并非已成事实,就算说了,赵武灵王也未必会相信。
  可是对于赵章与田无礼,肥义又不能不防。怎么防呢?
  过几天后,肥义找来了亲信信期,对他说:“公子赵章与田不礼这两人非常令人担忧。他们嘴上也仁义道德,实质上却阴险毒恶,既不是孝子,也不是忠臣。奸臣在朝,是国家的祸患;谗臣在宫中,是主公的蠹虫。这种人贪婪且野心很大,在朝中蒙蔽主公,在外则残暴害人。万一哪一天矫诏擅权,灾难就要降临国家了。我心里十分担心,日思夜想,废寝忘食,对这群盗贼不可不防啊。所以我跟你说,从今天开始,假如有谁传主父之令欲召见大王,那就得先见我,我先亲自前往,以防万一,没有发现异常后,大王才能前往。一旦有什么变故,你要做好准备,保护大王。”
  此时的赵惠文王名誉上是赵王,但实际上年少不更事,赵武灵王仍是实际的统治者。肥义料想赵章因为以前被废掉太子位,对弟弟赵何继位一事耿耿于怀,倘若他发动叛乱,目标一定是对准赵惠文王。如果赵章是明着作乱,也不足为惧,因为他的党徒绝不是朝廷军的对手。可是肥义担心的是,赵章会使用阴招。由于赵武灵王长期在外主持军务,赵章很可能假传赵武灵王的旨意召见赵惠文王,这是干掉赵惠文王最好的机会。因此肥义下定决心,只要有接到主父的传令,他要先去探个虚实,只有确认这不是赵章的阴谋诡计,他才会赵惠文王前往。如果一旦有变,那么保护赵惠文王的重任,就要交给信期了。这位忠心耿耿的国相可谓是用心良苦。
  听到这里,信期十分感动地说:“好的,我记住您说的话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2: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二章 沙丘遗恨(4)




  偏偏在这个问题上,一向英明的赵武灵王没能发现问题的尖锐性与严重性。他不仅没有及时对赵章与田无礼的野心发出警告,反而还要增加赵章的权势,这终于使得赵章有恃无恐,铤而走险。
  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召集各地官员前往国都邯郸城。此时赵惠文王大约十三、四岁,这个年龄与赵武灵王登基时差不多,主父认为是时候让小国王亲自处理朝政了。文武大臣上朝了,赵惠文王坐在王座上,赵武灵王没有露面,他躲在帷幕之后,观察诸大臣与宗亲贵族的表现。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自己虽然逊位了,但国人知道有主父,不知有小国王,必须让小国王亲政,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
  可是在朝廷之上,他却看了一张颓废的脸。这是废太子赵章的脸,只见他脸色苍白,垂头丧气。这一切被赵武灵王看在眼中。这位父亲心里又涌出愧疚之意,当然如果没有废掉太子,那么现在应该是赵章坐在王位上,赵何在阶下称臣。作为长子,赵章的年龄比赵何大了十来岁,而且是韩王后的嫡子,可是如今却只能卑躬屈膝,向自己的弟弟称臣,这是何等的委曲啊。
  自从惠后孟姚去世后,赵武灵王一直觉得对不起自己的长子,想方设法要补偿他。正是这种父爱蒙蔽了他的判断力,对赵章显露无疑的嚣张视而不见。看到赵章在朝廷之上的沮丧,赵武灵王动了一个念头。他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让赵章在代地称王。
  唉,赵武灵王可谓是英雄一世,糊涂一时。自古以来,为了权力你斗我争的事情还少吗?春秋时代多少弑君、弑父的故事,多少兄弟相残的故事?一个国家立两个王,那怎么可能相安无事呢?这个想法一出,遭到了众臣的反对,一向果断的赵武灵王在这件事情上也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可是赵章也没想当个小王,他要夺回本来属于他的王位。只要他发动政变,把弟弟赵惠文王杀了,到时生米煮成熟饭,父亲也只能认了这样的结果。他加紧了政变夺权的步伐,只要时机一出现,便立即动手。赵国政坛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可惜的是,赵武灵王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开疆拓土之上,对国内的风云变色竟然没有察觉。
  该来的,终究会来的。

  赵武灵王对赵章阴谋未能察觉,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做父亲的总自以为很了解儿子,其实不然。他不仅没有发现赵章已是剑拔弩张,还自以为聪明地把两个儿子唤到一起,到沙丘(河北巨鹿东南)去游玩,其目的可能是想增进他们兄弟俩的感情。可是这么一来,却给了赵章有了动手的机会。
  如果赵惠文王总是呆在都城邯郸,赵章是难以动手的,毕竟他那点党徒与政府军相比,实是小巫见大巫。可是在沙丘这个地方,他就有了优势了。于是赵章与田不礼精心策划这起阴谋,他们把自己的党徒秘密调往沙丘,准备了两个方案:第一,以赵武灵王的名义反布假诏令,召赵惠文王前来,只要他一来,就当场诛杀;第二,倘若赵惠文王没来,就发动武装政变,包围其行宫,以武力解决。
  在赵章的计划中,他的政变对象只是弟弟赵惠文王,并没想过对父亲赵武灵王下毒手,因为他想要称王,就必须得到父亲的承认与授权。当时赵武灵王的行宫与赵惠文王的行宫并不在同一处,这就给了赵章一个良机。
  在田无礼的协助下,赵章的政变行动开始了。他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赵惠文王的行宫,假传赵武灵王的命令,召赵惠文王前往。忠心不二的肥义对这个命令很怀疑,他阻止赵惠文王前往,打算先亲自跑一趟,打探情况的虚实。这位赵国的相国早就下了决心,要用这种方式来保护年少的君主,可是当他入了虎穴后,等待他的是一把把亮晶晶的戈戟。赵惠文王没有来!赵章气急败坏了,他立即杀死肥义,然后集合所有党徒,杀向赵惠文王的行宫。
  肥义死了。可是在临行前,他已经密嘱其亲信信期,在他未返回之前,一定要加强戒备。如果他回不来的,就表明赵章等人发动政变了,保护赵王的事情,就要拜托信期了。信期在焦急地等待着,可是肥义没有回来,反倒是一群暴徒开始涌向行宫,试图冲进来,杀死赵惠文王。信期马上命令自己的军队保卫行宫,保卫赵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2: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二章 沙丘遗恨(5)



  战斗打响了,双方打得你来我往,难解难分。赵章的党徒多次对行宫发起进攻,但都被信期的军队挡在宫墙之外。可是这里毕竟不是在国都,倘若没有援军,信期也不一定能顶得住叛乱者的狂攻滥打。
  然而,在这紧急关头,一支强大的政府军出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赵章也感到纳闷了。沙丘距离国都邯郸大约有一百公里,按道理说,就算有人快马跑回通风报信,政府军也不可能来得这么快啊。这支军队又是谁带来的呢?率领这支军队前来的人,便是李兑与赵成。前面说过,李兑早就看出赵章有谋反之心,他曾劝肥义急流勇退,以避开祸乱,但肥义不肯,他就找到赵氏元老赵成,两人联合起来,并监视赵章与田无礼的一举一动。当赵武灵王召赵惠文王及安阳君赵章游沙丘时,李兑与赵成便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赵章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作乱。事实果如料想的那样,赵章果然杀肥义,围赵王行宫。此时接到密报的李兑与赵成立即调动沙丘周围四邑的军队,赶往增援赵惠文王。

  在政府军的强大增援下,赵章的叛乱部队终于抵挡不住了。这位安阳君慌了手脚,惟一可以救他性命的人,只有赵武灵王了,于是他与田无礼仓惶逃到赵武灵王的行宫里。关于此中的细节,史书上根本没有纪录,只是简单地写“公子章之败,往走主父,主父开之”。赵武灵王接纳了赵章,或者是被赵章的谎言所欺骗,或者是不忍心看着长子被诛杀。
  赵武灵王显然仍然认为自己是赵国真正的统治者,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其实他已经无法左右政局了。这一切是他自己制成的。他让赵惠文王亲自处理政事,并且文武百官都来朝见,实际上已是宣布自己淡出权力核心。但他仍然掌握着兵权,可是在沙丘这个小地方,他只有一小队的卫队,如何来保护叛乱者赵章呢?
  在行宫解围后,惊魂未定的赵惠文王对前来救驾的李兑、赵成两人十分感激。他当即提拔赵成为宰相,并封他为“安平君”,李兑为司寇,总揽司法大权。这样,国家权力落入赵成、李兑两人之手。赵惠文王还年轻,对这样的突发性事件,不知要如何处理,而他的老师肥义又已被叛军杀死,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听赵成、李兑两人的意见。赵成、李兑坚持认为一定要斩草除根,对于叛逆这样的大罪,决不能宽恕赦免赵章。赵惠文王同意了,让赵成与李兑率领军队包围赵武灵王的行宫,惩罚叛逆者。
  从法理上说,国王才是一国之主,而主父或太上皇,即便是前任的国王与现任国王的父亲,在法律角度上说,都只能是臣而不是君。“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今的国主,只能是赵惠文王而非逊位的赵武灵王。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成与李兑率兵平乱,在政治上是占有绝对的主动权,他们王命在手,大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气势。
  沙丘事件的整个故事,在史书中都轻描淡写。很显然,赵国史官很难直书这个事件的完整过程,因为这不仅是赵氏王族的丑闻,而且赵惠文王又有杀兄弑父的嫌疑,赵成、李兑这两名权臣也有弑君的嫌疑,而这几个人又恰恰是赵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你想想,当时的史官怎么能如实地纪录呢?只能含糊其辞,因此种种细节,便被埋没在历史的风沙中了。
  尽管历史纪载缺失,我们仍可以想象赵武灵王的态度。他对赵成、李兑两人率军包围主父行宫,一定是勃然大怒,拒绝把赵章交给政府军。赵成与李兑既然已经包围行宫,开弓没有回头箭了,绝不可能罢手。他们有优势兵力在手,就霸王硬上弓,指挥士兵攻打行宫。赵武灵王那一丁点卫队,怎么是精锐政府军的对手呢?很快行宫被攻破,赵章与田无礼被抓起来,以叛逆罪处死。

  叛逆者被处死了,可是接下来便出现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这件事要怎么向赵武灵王交待呢?我们说过,从法理上说,赵惠文王已即位四年,是赵国的君主,而赵武灵王已经逊位。可是从事理上说,赵武灵王才是真正的统治者,否则的话,赵章怎么可能以他的名义来假传命令召见赵惠文王呢?对于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摆在赵成与李兑面前的难题是,他们带着军队攻打真正的统治者赵武灵王,而且在没获得赵武灵王的同意下,便处死赵章,这也是一种以下犯上,不是吗?要是就这样让赵武灵王离开行宫,后果会怎么样呢?这件事,不能不慎重对待。赵成与李兑两人便凑在一起商量说:“我们因为要诛杀赵章,围攻主父的行宫,倘若现在解兵而去,主父日后必然要清算这笔账,到时我们二人的脑袋要搬家了。”
  那要怎么办?
  一不做,二不休。绝对不能让赵武灵王离开行宫!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赵成与李兑豁出去了,恶从胆边生,一个歹毒的计划出炉了。他们不能冲进去把赵武灵王乱刀砍死,因为他毕竟是赵惠文王的父亲,砍死主父,这个罪可大了。不用刀砍死赵武灵王,并不等于他们要给他留一条活路。只要赵武灵王不死,他们二人诛杀王子,定要被处死;只有赵武灵王死了,他们才是安全的。
  于是赵成与李兑下达一条命令,令行宫中所有的人全部离开,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离开的,一律诛杀。偌大的行宫只留下赵武灵王一人,将其反锁在高墙之内,连个侍从奴仆也没有。行宫之外有甲士把守,无论宫内发生任何情况,任何人都不得打开宫门。赵成与李兑不想手刃赵武灵王,要任其自生自灭,以此来洗脱弑主父的恶名。可是这种死法,实在比一刀毙命更加残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 13: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二章 沙丘遗恨(6)



  一世英雄赵武灵王,强大赵国的缔造者,就这样被孤伶伶地囚禁在行宫之内。没有侍从,没有食物。想出去又出不去,困中行宫内又饿得慌。我们不知道这位英雄在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里,都想了些什么,但肯定充满了悲愤与怨恨,或许还有深深的悔意。怎么会在一夜之间,从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沦落到这个地步呢?一切都缘于他自动逊位,也缘于他受到情欲的羁绊。他退位,是为了这个国家,他要开疆拓土,实现不世的伟业。可是他的情欲又导致他最后的毁灭。打从巫山一梦,他为了心爱的女人,不惜废掉太子,甚至将王位拱手让出。多年前不理智的决定,终于在现在受到报应,这岂非命乎?
  我们可以想象他那悲愤交织的心情。破胡伐秦的梦想在深宫大院中已渐渐远去,长子赵章的死还令他内疚与心痛,而王位上的那个儿子呢?怎么把老父扔在这孤独的深院中而没吭声呢?其他的儿子们呢?又在哪里呢?为什么没有人过问他的生死呢?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将军与士兵呢?怎么没有人来解救他,反而要把他困死在这里呢?要是肥义还活着,他肯定会拼了性命来保护他,可是这个忠心不二的大臣却被自己的儿子杀死了。曾经是万乘之尊,曾经拥千军万马,可如今只茕茕独立,形影相吊。这一切,交织成无尽的痛楚,在吞噬着他的生命。
  比精神上的痛楚更难以忍受的,是肉体上的痛楚。在饥饿的折磨之下,他原本强壮的身体日益衰弱,在他一生中从未为衣食担扰,可如今连最落魄的乞丐也比他强。环境迅速让他从一个文明人退化了,不是退化成蛮人,简直是退化成一头仅有生存欲望的动物。他在地上寻食,只有那些不理解人类残酷斗争的鸟儿,才会不顾及禁令闯入行宫,给这位人类之王带来一丁点肉食。只是谁也没能看到他那生吞活剥的吓人样子,满嘴的鸟毛与鲜血,倘若看到这样的场景,谁不会为这位英雄的末路而唏嘘落泪呢?
  三个月后,曾经叱咤风云的赵武灵王死了。
  他是饿死的。
  他被世人遗弃在高墙之内,任其自生自灭,死的时候已经瘦成皮包骨了。倘若他不吃不喝,只消七到十天就会死了,可是他坚持了整整三个月,这是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可是在孤独的行宫中,欲望也是一种奢侈。高墙之内,与世隔绝,没有一个人见过他最后的挣扎。可是有一点是明确的,他不想这样窝囊地死去,英雄可以战死在疆场,可绝不应当是这样的下场。他可能还幻想着奇迹会在最后一刻出现,他的儿子、现任的君王,难道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居然在脑海中没有闪现过父亲的影子吗?他期盼有一天早晨醒来时,紧闭的大门会打开,阳光从门洞照射进来。可是,紧闭的大门确实有打开的一天,但那一天注定他已是醒不来了。

  沙丘之变,留下太多悬而未解的疑问。
  首先是赵惠文王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赵武灵王被困行宫三月而死,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倘若说赵惠文王一无所知,那简直是痴人说梦。那么身为君王的赵惠文王,为什么没有向父亲伸出援手呢?史书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仅仅有句话闪烁其辞:“是时年少,(赵)成、(李)兑专政。”这似乎是要清洗赵惠文王参与弑父的罪名。没错,这一年赵惠文王确实年龄还小,不会超过十五岁,赵成、李兑在挫败政变阴谋后大权独揽,一个为相国,一人为司寇,这也是事实。可是赵惠文王没有说过一句想救父亲的话呢,史书上没有纪录。
  也许有人会说,他年龄那么小,又刚经历政变,可能是吓坏了吧。那就算赵惠文王当时畏惧赵成与李兑,不敢说半句话,可是他在位时间长达三十三年,在未来那么漫长的时间里,他也从未清算过害死父亲的元凶或帮凶,这又做何解释呢?即便在赵成、李兑都死了之后,也没有任何人受到处罚,这又当何解呢?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赵武灵王的尊名在赵国史料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也没有任何同情的声音。此中的原因,大约是包括赵惠文王在内的许多当权派,对赵武灵王的死都讳莫如深。
  我觉得有一种可能性,赵惠文王或许是弑父的帮凶,至少他默认了赵成、李兑的作法。自从母亲“惠后”孟姚死后,赵武灵王对他就越发疏远与冷淡,反而跟安阳君赵章亲近,甚至想把赵国一分为二,立两位王,分割赵惠文王的权力。在权力面前,父子、兄弟都可能是敌人。就算赵惠文王年少未能深谙其意,也会有自认为高明的政客自告奋勇来鼓起他争权夺势的勇气。让我们再深入分析一下,何以赵惠文王会对父亲之死保持沉默。无疑他对哥哥赵章有一种深深的恐惧之心,赵成与李兑兵围主父行宫,捕杀赵章,这肯定是得到赵惠文王的授意。而赵武灵王却是要保护赵章,显然他们父子二人在如何处置赵章一事上,立场是完全不同的,这也意味着在这场政治斗争中,父子俩已是身处冲突的两端。换个角度来说,倘若赵武灵王不死会怎么样呢?他可能会废了赵惠文王,就像当年他废了太子赵章一样。这种事情,主父完全做得出来,因为赵惠文王再也没有神女母亲的庇护了。为了确保权力,赵惠文王最保险的做法,就是让自己的父亲从此在人间蒸发。
  史书冷冰冰地记下赵武灵王的结局:“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看到如此冷漠的文字,我的心也不由得打了个寒颤。我想象着那种萧瑟的场景:赵惠文王每天在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消息,愧疚与惶恐交加,当主父饿死消息传来,他既充满不孝的自责,同时又有解脱后的轻松。史书文字的冷漠,是因为没有给我们留下一句赵惠文王的言语,发丧的那天,他带着怎样的神情,是否有过动情的话语,流过一滴悔恨自责的眼泪,或者是怀着对死去的父亲的怨恨?这应该是赵惠文王一生中心情最为复杂的一天,可是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他都想了什么。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5: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