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23: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城池眼看守不住了,5月1日,汤恩伯同意吕公良分路突围。

  突围前,吕公良眼含眼泪,下令将本师军旗予以烧毁,以免落入日军之手,使部队蒙受耻辱。

  包括吕公良在内的高级军官后来大多在突围中阵亡,日军为吕公良建了一座墓,当新29师被俘士兵路过此墓时,全都伏地痛哭,看守他们的日本卫兵亦无法禁止。

  冈村说过,要知道汤恩伯究竟在哪里,唯一的办法就是包围其分属部队,到时他不可能不去救。

  汤恩伯要救许昌,就不能不与吕公良进行电报联系,其电报全部被冈村截获并破译,而正是这些电报暴露了汤恩伯的作战计划和所处位置。

  汤恩伯的真正意图是,将汤集团一分为二,包括吕公良新29师在内的南集团负责在许昌牵制日军主力南进,作为主力的北集团则从登封山区攻向郑州,那里是内山第12军的侧背,兵力薄弱,可一击即中。

  原来汤集团主力在登封,而且已握有胜算。

  这一战策毫无疑问是可以让冈村看到心里发凉的。如果它能顺利实施,汤恩伯就算救不了许昌,也完全可以从背后打到他狂吐鲜血。

  冈村立即转换策略,下令内山在攻下许昌后,仍遣部分兵马沿铁路南进,以麻痹汤恩伯,同时“华北方面军”主力却悄悄地向登封疾进,以包围汤恩伯北集团。

  起初日军在登封山区的作战过程并不顺利,且连遭打击,其中汤恩伯第13军的战斗力再次给冈村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13军装备上乘,每连有4到5挺捷克式轻机枪,每团还有12挺重机枪,所以他们作战时,喜欢先将日军吸引到阵地前,然后再使用正面及交叉的浓密火力进行杀伤,劣势的小部队一旦被其夹住,几乎就是死路一条。

  除此之外,这支部队还拥有精锐主力通常具备的那种傲气。在撤退时,已负伤难以行走的官兵,为了不致被敌所俘,宁愿以手榴弹集体自杀,而一般的中国军队通常是难以做到的。

  相持不下,就得用绝招。

  这个绝招,冈村早就准备好了,那就是他在修改作战计划草案时隐藏的特种部队:战车第3师团。

  这支重甲兵团其实早就过了黄河,但冈村始终把它隐藏在郑州以北,为的就是等汤集团主力露面。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日军坦克都是分属各师团使用,即使南昌会战时,冈村首次组建战车集团,也只属于偶尔的灵光一现。

  后来德国在欧洲发动闪击战,日本派陆军视察团跑去一看,舌头全伸了出来。

  太得劲了,跟人家一比,我们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啊。

  赶快合并,坦克再也不一辆一辆用了,得聚一堆使,这便是战车师团。

  战车第3师团被称为“虎师团”,原先一直驻包头,是准备对苏作战用的。南昌会战时组建的战车集团有135辆坦克,那已经令人咋舌了,战车第3师团拥有的坦克数量则达到225辆,而且坦克的厚重、速度、火力均为以前所不及,一辆坦克可携带70发炮弹,在平原之上几乎没有敌手。

  “虎师团”与另一支隐伏的骑兵旅团加入攻击后,突然截断汤集团的后路,战场形势立刻大变。

  (15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0 23: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8日,在主力部队陷入四面包围的危急情况下,为免全军覆灭,汤恩伯只得下令突围。

  这时的突围却变成了一场谁也料想不到的悲剧兼闹剧。

  从1942年到1943年,河南连续两年爆发大灾,这时正好抗日后方在经济上也难以为继,结果导致这么一个穷得透底的省份,不但得不到赈济,反过来还要负担几十万军队的给养,由此弄得赤地千里,哀鸿遍野,军民关系也极度恶化。

  河南省政府由此指责汤恩伯是罪魁祸首,甚至把他列为“水灾、旱灾、蝗灾”之后的第四灾,谓之:汤灾。

  其实汤恩伯并非军政一把手,那么多军队,汤集团也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说“汤灾”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在里面。

  只能说汤恩伯自个把自个的形象给糟践了。

  常言说得好,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同是名将,薛岳、张自忠在个人生活上从来都艰苦朴素,老百姓就是再苦再穷,看着气顺,也就不会说什么了,偏偏壮汤在这种民不聊生的情形下还忘不了摆排场,老是拿美国将领的标准来宽容自己,他自己越吃越壮,部下们也上行下效,丧失民心就成了必然。

  当汤集团突围时,几乎每个村庄都在向他们开枪,骡马受惊了四处乱蹿,那些抓来的壮丁也乘机脱逃,部队整团整营地损失,汤集团内外交困,几乎临近覆灭边缘。

  最值得庆幸的却是日军的封锁线出了问题。

  内山英太郎擅长步炮协同,但他此前对坦克战车一窍不通,更不掌握步车协同以及如何集中使用坦克部队。

  他让战车师团长时间在公路上来来回回巡逻,以为这样就可以遮断汤集团的退路,却不知道坦克战车再多也有限,哪里能把公路都关照得过来,只好一辆辆排在路上,既不开灯,又不开炮,眼睁睁地看着汤集团从缝隙中一穿而过。

  内山着急,说你们看到了怎么不出击啊。

  “虎师团”气得嘴都歪了:集中不得时间啊,再说你让我们不停地来回走动,汽油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想跑也跑不快呀。

  拜内山失误所赐,汤集团得以突出重围,并撤入豫西的伏牛山区,但已元气大伤。

  汤恩伯与冈村宁次三次交锋,第三次终于败给了老对手,当然也可以说是败给了他自己。

  在突围时,汤恩伯身边只剩一个特务连,所带的电台也丢掉了,情形狼狈至极。他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懊恼,每次涉水过河,都忍不住嚎啕大哭。

  事后检讨,汤恩伯主动揽过了失利的全部责任,乃至常常“面有惭色”。

  对打败汤恩伯,冈村可以说是喜不自胜,比他当年攻下武汉或策划南昌会战还得意。

  我这一战,足以让汤恩伯永不能翻身。

  可是旁边却有人跟他唱反调,唱反调的这个说:不对,汤集团主力并未被消灭,不过是躲进伏牛山区去了。

  这话真的是让人听不下去,不等于说我白忙活了吗?

  一看,说话的却是第12军司令官内山英太郎。

  (152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2: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山以前给人的印象,就是那个躲在宜昌城里被陈诚往死里揍的可怜虫。现在不仅可以独当一面,还能击溃连冈村都为之发怵的汤恩伯,那感觉岂一个爽字了得。

  飘飘然之中,他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冈村说这样,他就偏偏说那样。

  5月10日,冈村向内山下达了前去围攻洛阳的命令,后者不仅是豫省重镇,还是第一战区司令部所在地。

  本来要第12军集中包围洛阳的,内山却自作主张,把一个师团调往豫西,说是去伏牛山区追击汤恩伯了。

  我说过嘛,汤恩伯主力还在,不追怎么可以。

  第12军一共才四个师团,这么做肯定分散了力量,但对部下的违令而行,老冈村却又无可奈何,倒不是他的涵养有多高,而是不得不如此。毕竟内山不是武汉会战时“最弱师团”的师团长,你怎么挥来使去都可以。

  “华北方面军”能否在“一号作战”中建功,可就全部仰仗着这个第12军呢。

  冈村只好自己想办法,除临时从驻山西的吉本第1军调来8个步兵大队南下参战外,还将军直属的第63师团派来洛阳,以弥补兵力上的缺口。

  内山以为冈村是好心,等接到下一个命令,却把他给气得够呛。

  第1军在西,第12军在南,一家负责堵一面,只能干看着。洛阳以北是黄河,那是绝地,最后进攻那一面留给了第63师团,师团长野副昌德中将成了攻城指挥官。

  说来说去,谁也不是圣人,那两条办公室法则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会改变,第一条,上司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如果上司错了,参照第一条执行。

  冈村的所谓胸怀纯粹就是装出来的,你惹了他,不给他面子,他同样会很难受,同样会多少给你点小鞋穿穿,只不过不会做得像寺内寿一那样难看罢了——你小家雀真的以为能斗过我老家贼?

  为了明捧野副,暗贬内山,冈村真个是煞费苦心,那洛阳城外已被堵得严严实实,他仍担心出现闪失,又把军直属的野战重炮兵全部派过去,还让飞机进行配合,跟全勤保姆一样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洛阳城外千军万马,城内却只有武庭麟第15军的三个师。

  第15军实质上是杂牌军,原来只辖两个师,都是从中条山退下来的,而且打那以后,兵员武器一直没有能得到补充,为了守洛阳,第一战区临时才紧急调来了一个中央军系统的步兵师。

  看上去,洛阳守军的实力似乎并不怎么样,冈村如此大动干戈,是因为他破译了中国统帅部发给蒋鼎文的电报,上面明确要求坚守洛阳。

  冈村非常清楚中国军队的纪律,但凡规定哪里要坚守,主将都必须死扛到底,没有上级明示决不敢轻易撤离。

  这样一来,势必增加攻城难度,同时,作为“中国通”,冈村也有别于一般的日本将领,他知道洛阳是文化名城,担心把这座城池打烂了会影响自己儒雅之将的名声,因此他起先采取的是围而不攻之法。

  你不管守多久,总是要撤,而且肯定是往后,也就是朝西面撤,冈村在洛阳城西预伏的第1军8个大队,就是等在那里收网的。

  冈村知道武庭麟不会降,也不会提早撤守,所以想用心理战的方式来“请君入瓮”,他通知野副,围个十天再攻洛阳。

  (15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2: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冈村的吩咐,野副在围城期间,先是让洛阳白马寺僧人送信,再拿扩音器喊话,甚至派飞机撒传单,反过来复过去地“劝告”守军不作抵抗,开城投降。

  武庭麟完全不予搭理,既不投降,也没有如冈村希望的那样撤离,而是在城北的邙山设立了主战场。

  你们不是口口声声要保护古城吗,好,我们就在城郊大战三百回合再说。

  野副一瞅乐了,这个傻瓜,我就怕攻城困难,他偏偏还要出城决斗,凭你那小坨,能挡得住我这么多兵马?

  机会啊,不抓住就迟了。

  5月19日,野副不等十天到限,就迫不及待地提前对邙山发动进攻。

  这一天,地上的野战重炮兵、天上的轰炸机都跟着凑热闹,第63师团也哇啦哇啦地叫着往山上爬,好象立马就能把邙山拿下似的。

  一天下来,不仅邙山阵地纹丝不动,日军还遭遇了很大伤亡,一个步兵大队差点被打散架。

  冈村称得上奸滑无比,野副也是一个见便宜就上的货,可他们全都上了武庭麟的当。

  武庭麟是一位老将,民初就出来混了,打过的仗比走过的桥还多。人家那智慧才叫真智慧,一条条都告诉他怎么生存,没有哪一条是从军校的书里面生吞死背下来的。

  他诱野副去决斗的邙山阵地不是一般阵地,此地经六年时间苦心经营,后期还有美国军事顾问进行指导,山上有相当多的钢筋水泥暗堡,每座暗堡里不仅能容纳数十人,堡与堡之间还能通过电话进行交叉配合。

  第63师团在进攻时,只能从村庄或麦地里向上运动,中间还得通过铁丝网和布雷区,山上暗堡里的守军却是定定心心,一扫一大遍。

  冈村的面子搁不住了,就跟当初对待“最弱师团”一样,他首先捡讨的不是自己战术对不对,而是当兵的卖不卖力。

  幕僚们倒是熟知主将的这一习惯,马上指出,第63师团是一个以混成旅团为基础编成的“速成师团”,此前只能在北平地区担任治安队的角色,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正规作战的经验。

  冈村顺坡下驴,从其它“非速成师团”调拨了两个步兵大队到洛阳,归野副指挥。

  野副第一天就考砸了成绩,自己也很着急,恨不得把脑袋盖打开,直接从里面捞条锦囊妙计出来。

  邙山攻不下来,干脆还是攻洛阳城去吧。

  武庭麟把最强的那个中央军步兵师摆在洛阳城,而且城头同样筑有各种碉堡,城外还有交通壕,日军被打死700多人,却仍然没能进得了城。

  野副像个没头苍蝇一样,一看城里进不了,转过头又去爬山了。

  爬不上去,便想玩一招地空协同,结果一慌乱,轰炸机没炸着守军,却把炸弹扔到他的第63师团阵地里去了。

  指挥官也出了问题,这回连幕僚都等不及,直接建议把野副给换下来。

  理由当然还是本人有问题——野副原先不过是关东军里的守备队队长,负责跟东北抗联这样的游击队兜圈子,打正规战实在不是块材料。

  野副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冈村只好又让内山负责指挥。

  (152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2:5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冈村表面上把责任都推在可怜的野副身上,心里却很有数:换谁,洛阳也不是那么好攻的。

  事实上,战前他曾用空中照相、地面侦察等多种方式,对洛阳的守备阵地进行过研究,深知城池之固。

  还是得用那个绝招,让战车第3师团随同作战。

  几天后,借助“虎师团”的迂回绕击,日军已逐步攻占了邙山阵地的诸多要点。

  武庭麟一看情况不对,赶紧下令第15军撤入城内。

  内山在围攻汤恩伯时,对步车协同战术还不熟练,吃了一瘪后一招一式才像那么回事。

  洛阳城外筑有很多防坦克壕,日军就以坦克掩护步兵,步兵用炸药将防坦克壕的陡壁炸成斜坡,使坦克得以越壕而过。

  利用步兵和坦克的这种配合,在城墙也被炸开缺口后,“虎师团”得以冲入城内。

  5月24日,第15军已到最险时刻,城池是注定守不住了,在没有反坦克炮的情况下,打巷战也支持不下多久,只有撤离洛阳城。

  冈村激动得不行,他预料武庭麟必定会往西撤,那样将落入吉本第1军的伏击圈中。

  可是出乎意料,武庭麟却选择了往东南突破。

  东南是日军后方,那里全是一些后方医院和兵站,最多也不过是一些小部队,而武庭麟第15军此时主力尚存,力量很足,一冲就把这些鸡零狗碎全给冲垮了。

  他们要去的地方是登封,汤恩伯折戟所在,曾经是最危险的地方,如今却是最安全的所在。

  进入登封山区后,武庭麟收拢部队,这才西进寻找一战区大部队。

  当第15军到达豫西时,由于队伍不整,枪支杂乱,有的友军还看不起他们,不允许其从大道上通过,而让他们绕道从河滩上走。

  武将军很生气,大声说:只要河滩上有路,还不至于把活人给憋死。

  说完,他带头大步向河滩走去。

  武庭麟以孤军守洛阳,坚持了近一个月时间,还能保持主力基本完整,依靠的完全是一个热血老军人才有的智慧、冷静与担当,在当时的河南各军中,无人能及。

  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见到武庭麟后,感慨万千,他称赞第15军在洛阳保卫战中立了大功,应当受到尊敬。

  随后蒋鼎文的一句话听来却意味深长:我蒋鼎文是有罪的,对不起国家,应当受到谴责。

  第一战区是一个大战区,光军编制就有17个之多,其中,汤恩伯指挥一半,蒋鼎文指挥另一半,前一半是汤集团或挂在他的名下的部队,后一半主要是杂牌部队,因为汤恩伯以擅长“吞并”杂牌著称,这些杂牌都怕他,不肯由其统率,而宁愿归蒋鼎文节制。

  本来这两半人配合好,局面会大不一样,可是汤恩伯和在五战区时一样,人很直,就是脾气不好,老是跟上司顶牛,顶来顶去,蒋鼎文也就不管他了。

  杂牌们则是另外一副心思,想想天塌下来,总有汤恩伯这高个给顶着,那壮家伙才是唱大戏的绝对主角,自己只能在戏里演配角,也就乐得个清净,乃至于当汤恩伯被围登封时,蒋鼎文所辖的那另一半人马竟然全都坐而望之,不予援救。

  他们全都忘记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叫做覆巢之下,宁有完卵。

  (152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到汤恩伯败走伏牛山区,天真的就塌了下来,大家被各个击破,没一个不吃败仗的,这时候才后悔莫及。

  5月21日,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因遭日军伏击而阵亡,成为继张自忠之后第二位战死沙场的集团军总司令。

  豫中会战结束后,蒋鼎文因战败遭到撤职处分。

  眼见第一战区陷入困境,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立即调集5个军,在作为潼关门户的灵宝摆开三线防御。

  从5月27日到6月1日,胡宗南不仅守住了黄河防线,而且发动全线反击,歼灭了吉本第1军一个大队。

  原驻山西的吉本第1军本来不在豫中会战计划之内,临时拨出的这八个大队也只是想在洛阳以西伏击守军,捞点现成便宜,可是苦守多日,连个毛没等着不说,再攻黄河防线又损失一个大队,十足地赔了夫人又折兵,这让司令官吉本贞一中将大动肝火。

  不打垮胡宗南,我就不回山西了!

  凭吉本第1军的那点人手,自然还是搞不定,需要“华北方面军”再调兵增援,但豫中会战持续一个多月,吉本后来到的,尚不觉得累,内山却已疲惫至极,他的第12军不可能再跟过来瞎凑热闹了。

  冈村想来想去,只能再次动用战车第3师团。

  在登封和洛阳两战中,冈村都是依靠战车师团才得以迅速扭转局面,这次他和内山都以为,坦克战车一到,好运自然来,可是“中坚兵团”的坚韧善战却让“虎师团”大出洋相。

  冈村在华北期间,曾注意到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的不同区别。具体而言,八路军是大部队、小部队水平差不多,要强一道强,没有说谁特别弱一些的,国民党军队却是个大杂烩,里面强弱悬殊非常大,几乎就是一天一地。

  在与冈村打过交道的中国军队中,最强的是三大“中坚兵团”,即王耀武第74军、汤恩伯第13军和胡宗南第1军。

  换句话说,只要你打掉这三大兵团中的任何一支,该区域的其它部队皆不足为虑。

  黄埔一期生中,胡宗南是升至战区级高官的第一人,他在练兵治军方面确有同僚难及之处,昔日他训练出来的第1军曾于中央军部队中独占鳌头,等到淞沪会战中被几乎打光,若干年来后竟又能拿出一个新的第1军,而且同样可以居于超一流部队之列。

  胡宗南第1军依托灵宝山区,用地雷和反坦克炮对战车第3师团进行阻击,该师团的坦克战车被毁掉三分之一,一时难以前进。

  跟着坦克一道进攻的日军步兵大队在失去掩护后,伤亡达到一半,大队长先后被击毙或受重伤,一天之内换了三个,最后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只得由炮兵中队长临时充任指挥官。

  地雷不光炸坦克,也炸步兵,不光炸普通步兵,还炸当官的。吉本手下的少将旅团长木村千代太少将不慎踏中地雷,整个人被炸得跟车祸现场一样,当场一命呜呼。

  (152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 22: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本司令官骑虎难下,索性向冈村建议,大量调集兵力,从而向陕西发动大规模进攻,一举占领潼关至西安。

  冈村倒是心有戚戚,当初他拿到“一号作战”命令时,还直嘀咕,怎么攻河南而不攻陕西呢?

  可光他同意没用,这事得南京的“中国派遣军”司令官批准才行,畑俊六的答复却是绝对不行。

  既讨不来援兵,“虎师团”就是唯一的指望。

  吉本贞一亲自到战车师团指挥所,逼着坦克兵们拿出打开局面的办法。

  办法是有的,那就是重新选定线路,绕开地雷区。

  6月10日晚,随着战车第3师团进攻路线的改变,灵宝战况很快发生变化,守军有多处阵地被日军突破。

  6月11日,吉本第1军沿着缺口,在战车的掩护下,发动全线进攻,第八战区部队被迫撤回潼关,日军亦无能力再进行追击,灵宝战役至此结束。

  畑俊六之所以对进攻西安不感兴趣,是因为他正在武汉部署“一号作战”的第二期行动,以进攻长沙,他那里兵还嫌不够用哩,如何还能再拨得出去。

  自日军攻占武汉,不知道多少趟想打长沙的主意,光长沙会战前后就有过三次,可每次都不尽如人意,第三次长沙会战更是一败涂地,整个第11军都因此差点萎掉。

  前面三次,均由第11军司令官负责,却都没打好,这次我要亲自来。

  5月25日,畑俊六大将以驻华日军最高长官的身份来到汉口,并将指挥所设于第11军司令部内。

  畑俊六现在很迷信,打仗还得挑日子。

  说起来,迷信这东西,跟人的心理大有关系。你如果老是一帆风顺,也许就想不到要找尊菩萨来保佑保佑,比如徐州会战那会,畑俊六就不会去看黄历,他只需派“快速挺进队”抄一下底,就可以决定整个战役的胜负。

  时过境迁,在日军再也不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几乎所有指挥官都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特别是此次作战与以往不同,本身就是只能赢,不能输的。

  畑俊六选的日子是5月27日。

  这个日子是有讲的。日俄战争时,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舰队在日本海上奇迹般地击败俄国波罗的海舰队,一举奠定胜局,那一天就是5月27日,从此被日本作为海军节。

  在畑俊六看来,这是一个黄道吉日。在日本海陆军全面出现颓势的情形下,没准他还能成为陆军史上的东乡平八郎呢。

  5月27日,第四次长沙会战如期打响。

  对日军进攻长沙,薛岳开始并不相信。自第三次长沙会战后,这位老兄威名显赫,声隆中外,连陈纳德都以能跟他称兄道弟为荣,他自己的感觉也是好到不能再好,乃至于数天下之大,似乎就剩他这么一个军事天才可以谈谈打仗这件事了。

  常德会战后,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请他接济军粮,他竟然在电文上批道:你丢了我的粮仓,你哪里有粮给你?

  孙连仲是个厚道人,拿着这样一封电文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又通过孔祥熙来请薛岳帮忙。

  薛岳根本就不给行政院长面子,拿过电报,只写两字:不理,然后随手丢进了字纸篓。

  (153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1: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薛岳认为,日军会攻六战区,也会攻五战区,就是不会攻九战区,原因很简单,“日军于三战之余,不敢问津长沙”,有我“民国岳飞”镇守在此,他们怎么敢?

  等到日军进攻长沙确定无疑,薛岳才开始组织会战,这时候连份具体的作战计划都未来得及起草。

  不过他认为没关系。嘿,不是有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成功经验吗,再用“天炉战法”套一下不就行了,守株待兔,决战长沙,用不着什么计划不计划的。

  薛岳不知道,其实他的“天炉战法”早就是一个死架子了——第三次长沙会战后,谁不研究这个东东?连三战区的顾祝同都想从中学一手,更别说喜欢用显微镜来作考证的日本人了。

  另外一方面,即使薛岳能提早把他的死架子变成活架子,是否有胜算也是件没把握的事,何况他还根本没想。

  当日军强渡新墙河时,薛岳还以为日军兵力不大,进展不快,但是眼看着情况越来越不对劲,卷涌过来的已经不是一般风浪,而是从未见过的龙卷风。

  以往武汉第11军都是既要出击又要看家,才跑几步远,就得被“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给喊回去,所以历任第11军司令官都像是被人用绳子拴住的一只猴,只能在一个不大的圈子里蹦来跳去。

  这次是彻底解放。日本统帅部专门成立武汉防卫军,以代替第11军的守备任务,允许其全部出去打仗,而且能冲多远就冲多远。

  第11军出击部队由此达到8个师团,并配备有6个相当于旅团编制的野战补充队,可随时进行兵员补充。

  在横山勇第11军的猛力冲击下,各部队都是自顾不暇,自身都难保,哪里还谈得上什么侧击和包围。

  杨森的第20军自第二次长沙会战以来,就以灵活顽强著称,打一阵后经常能钻到侧后去袭击对方,这次却无论如何站不住脚,拼尽全力才得以突围。

  “天炉战法”真的成了一个死架子,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法宝一一失效。

  驻守长沙的是张德能第4军,这是平时薛岳压箱底的部队,作战力也很强,但日军太多了,他们这区区一个军,既守不了长沙,也守不了岳麓山,处境极其尴尬。

  特别是此次日军吸取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教训,他们通过湘江运来大量的炮兵部队,其中的平射炮用于近距离射击地堡,一炮或者最多几炮,就能将地堡给轰掉,命中十分容易,而重炮则集中压制岳麓山炮兵阵地,使得中国炮兵威风大减,并逐渐由声嘶力竭转向噤若寒蝉。

  屋漏偏逢连夜雨,如今连“洋哥们”陈纳德都帮不上薛岳了。

  在数量和质量上,陈纳德指挥的中美空军都超过日本航空队,如果飞虎队可以像陈纳德所设想的那样,从空中完全切断日军的后勤补给线,则薛岳无论选择在哪里决战,日子都要好过得多。

  可是控制援华物资支配权的是史迪威,而不是陈纳德。

  史迪威一心只有缅甸战场,而且由于跟蒋介石闹矛盾,他甚至恨不得“东部”(指国内战场)出丑,于是便对运往中国国内的战略物资左卡右卡,最后弄到连飞虎队的航空油料都不足,也没有重磅炸弹,从而无法对地面战场进行更有力的支援。

  陈纳德多次请求将B29轰炸机用于湖南战场,却全部遭到史迪威的拒绝,理由是:没用。

  (153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1: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随着时间的延续,第4军与外界的电话联系完全中断,长沙成了一座孤岛,这加剧了指挥官的心理紧张,使得失误频频。

  6月18日,军长张德能自行决定率部突围,随着长沙失守,薛岳的决战计划也完全沦为泡影。

  “老铁军”是薛岳的心肝宝贝,但这回出了大糗,从日军强渡新墙河到兵临长沙,沿途部队尚坚持了半个多月,但第4军仅仅在长沙守了一天一夜就弃城而退,纵然薛岳指挥失误,也实在难以与一流部队这样的称号相匹配。

  突围后,第4军仅余2千多人,基本上残掉了,张德能因此被判死刑。

  会战开始后,薛岳本来在长沙,但中途又离开了,致使电话中断后,张德能举止失措,不能不说是第4军迅速溃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次长沙会战曾使薛岳的声望如日中天,就算不是第九战区的部队都对他十分信服,指令一来马上就跑,但经过这么来回一折腾,薛岳的威信大失,各部队对他的命令都不如从前那样重视,也开始出现指挥不灵的现象。

  长沙失守,使湘省门户大开。

  6月28日,横山勇下令第68、第116师团沿湘江两岸攻向衡阳,守卫衡阳的是方先觉第10军。

  方先觉,安徽省宿县人,毕业于黄埔第3期。

  其人身材高大魁梧,平时不苟言笑,但激动或愤怒时会面红耳赤,凛然而有威仪,虽不留须,却也颇似三国时面如重枣、性情刚烈的美髯公。

  方先觉之勇,绝不逊色于斩颜丑诛文良的关云长。

  第三次长沙会战,还是师长的方先觉,本来被李玉堂安排为军预备队,方先觉坚决不肯当预备队,主动要求守城,并且表示完不成任务愿受军法制裁。

  军情紧急时,薛岳打电话来询问战况,问方先觉:你能守几天?

  方先觉回答:我能守一个星期。

  薛岳再问:你如何守法?

  方先觉说:我第一线守两天,第二线守三天,第三线守两天。

  薛岳说好,然后挂了电话。

  方先觉当天晚上就给妻儿写了遗嘱,这份遗嘱后来被登在《长沙日报》上,据说有的读者看后曾被感动到痛哭流涕。

  方先觉没用守一个星期,但他这个师打得的确超棒,经过多达11次拦锯战,不仅守住阵地,还取得巨大战果,光缴获的战利品就了装了满满五间楼房。

  常德会战,以方先觉率领的第10军救援最卖力,可不是没救成吗,结果当追查常德会战失利的责任时,方先觉就因此倒了大霉,受到撤职处分。

  真是越能干越容易吃板子,方先觉接下来的遭遇竟然和老军长李玉堂有了惊人的相似。

  先是第10军官兵对此处分不服气,继任军长也迟迟未到职,方先觉就那么一直给挂着。

  接着长沙危急,衡阳极需猛将镇守,薛岳又想到了方先觉,可是方先觉被撤职,其实就是薛岳上报的结果,老虎仔也是个死不低头的人,他如何肯再去“求”对方就任,而那个受了委屈的人轻易也是不肯走回头路的,两边便这样僵了起来。

  (153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1: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再次发生。

  长沙失陷的当天晚上,方先觉寓所的电话响了。副官一接,说是重庆来电。

  方先觉以为是军委会谁打过来的,没好气地来了一句:我马上就当老百姓了,重庆还有谁找我?你就说我不在。

  副官刚想依言回话,却不料对方告知,这是“委员长”的电话。

  方先觉胆子再大,也不敢不接。

  蒋介石在电话中的语气非常严肃:长沙已经弃守,衡阳必须确保,我现在就命令你继续指挥第10军,固守衡阳。

  方先觉唯有诺诺连声。

  第二天,当第10军闻知方先觉复职时,都认为是个吉兆——老军长撤职后复职,马上就带着大家创造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辉煌,历史定然还会重演。

  方先觉有这个能力。

  衡阳城和长沙城一样,城墙也早就被拆去,看上去是一座无险可守的城池,但方先觉懂得依势而守的道理。

  衡阳一面临水,他就弄来石油,准备一旦日军横渡湘江,便向江面排放石油,并点火燃烧,以阻击日军登岸。

  依靠这种火攻之术,相对就可以把主力部队给节省下来。

  在另外三面,方先觉构筑了四道纵横交错的工事群,此即著名的“方先觉壕”,其纵深达到300至400米,外沿设置铁丝网和地雷区,里端则利用小山和丘陵,人工削去缓坡,从而造成高达4米的断崖,日军既无法接近,也难以攀登。

  6月28日这一天,日军先发的两师团都结结实实尝到了“方先觉壕”的厉害,那是中日之战爆发以来从未见过的高难工事:人工断崖前一览无余,没有任何掩蔽体可用于隐蔽,如果你缺乏翼生双翅直飞断崖的能力,便只有两个选项,或者被打倒,或者自行卧倒。

  在火力压制上,第10军的炮兵也起了很大作用,尤其把国产迫击炮给完全用活了。后者虽无重野炮威武,移动起来却很是方便,犹如长了腿一般,方先觉发现哪个地方有人舞舞喳喳,指手划脚,便用迫击炮抵近射击。

  这么做往往是能发大财的。第68师团长佐久间为人中将大概没想到对手会这么“阴”,一个不小心就被迫击炮炸成重伤,他的参谋长和许多联队长也纷纷被炸倒抬了下去。

  两师团铩羽而归,工事前到处是遗弃的日本兵尸体和各式武器。

  横山勇得知两师团不仅被击退,而且第68师团由于指挥官非死即伤,已面临瘫痪的消息后非常吃惊,

  到了抗战中后期,日军原有老兵都换了好几茬,即使在熊本、名古屋这样的常备师团中,早期老兵也所剩无几,接下来能参加一场关键性大战的,就都称得上是有经验的老兵了。

  第68、第116师团皆为满编师团,而且相当多官兵参加过常德会战,就算是刚刚补充进来的新兵,经过前两个月的实战,“新”也变成了“老”,因此这两个师团的战斗力是不容小觑的。

  (1533)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23: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