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4: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二章 沙丘遗恨(7)




  其次,在赵武灵王被困死沙丘行宫的三个月里,为什么没有人来解救他呢?按理说,赵武灵王是三军统帅,在军队中有极高的威望,同时又为国家建立卓越的功勋,怎么在他危难之际,军队却置身事外,甚至参加了反对他的行动呢?
  要解开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得先从赵国的军事建制说起。赵国军队的重要职位,几乎都是赵氏子弟担任。以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攻略中山之役为例,三军总司令是赵武灵王本人,中军司令是赵章,右军司令是赵袑,左军司令是许钧,车骑司令是牛翦,胡代骑兵司令是赵希。在这六大高级将领中,赵氏占据四席。在军队中如此,在政府部门中,也仍然是赵氏子弟的天下。这么一来,非赵氏的将领,就算有心想拯救赵武灵王,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那么在赵武灵王失势时,为什么这些赵氏将领没有挺身而出呢?当然各有各的原因,有些人是见风使舵,有些人胆小怕事,但有一个原因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赵氏子弟对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政策,向来是持反对意见的。仅根据《史记》所记,反对胡服骑射的人,除了赵成之外,“赵文,赵造,周袑,赵俊皆谏止王毋胡服”,据《战国策》,反对的人还有赵燕。这些赵氏贵族养尊处优,突然要求他们穿粗陋不堪的胡服,不乘华丽的马车而改为骑马,这岂不是严重伤及他们的自尊与利益吗?而且兵围行宫的主谋人赵成,是赵武灵王的叔叔,赵氏家族的元老,地位非同一般,其他赵氏子弟慑于他的权势,就算有解救赵武灵王的想法,也得先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赵武灵王的改革,只限于军事上的改革。他没有象商鞅变法那样,雷厉风行地打击旧的权贵阶层,为政治注入一股全新的血液。这种改革的不彻底性,最终在赵武灵王身陷囹圄时,得不到有力的援助。倘若他能早意识到这个问题,提拔重用一批外姓将领,那么这些新兴力量将是制衡旧权贵势力的法宝。
  这里可以举一个人为例,他便是战国时代最伟大的名将之一乐毅,他多次为赵武灵王出谋划策,比如在齐宣王攻破燕国时,他提出以“河东之地”易齐之“河北之地”,使齐国在外交上陷于被动,此事在前文有详述,此处从略。这么一位有才华的人物,在赵武灵王时并未受到重用。可是在赵武灵王困死沙丘后,他是史书中所记载的惟一一个对政府谋杀赵武灵王表示不满的人,他毅然离开赵国,投奔燕国,日后为燕国的强盛做出卓越的贡献。以乐毅的为人,我们或许可以设想一下,倘若赵武灵王能让他掌控兵权,那决计不会出现沙丘之乱的悲惨结局。

  赵武灵王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但他是真正的英雄人物。他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排众议,推行“胡服骑射”的改革,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征林胡、破楼烦、灭中山的伟大胜利。新兴的骑兵如风一阵旋风刮过北方辽阔的土地,赵国迅速从崛起成为军事大国。尽管他的结局如同齐桓公一样惨淡,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事业越发显得伟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是一位民族英雄,他彻底终结了春秋以来北方最严重的狄患,从此狄人被华夏族同化,退出历史舞台;他在北方开拓的疆土,几乎成为此后两千年华夏族与游牧民族的分界线。换言之,在以后的封建王朝中,中原华夏政权(汉人政权)尽管也有打败游牧民族的历史,但始终没能将此华夷分界线深入北方。赵武灵王的事业,竟然影响民族史达两千年之久,这能不算是伟大吗?
  可惜的是,赵武灵王一死,他的改革大业就陷入停顿。尽管史书对此语焉不详,但可以想象以赵成为主的赵氏子弟,肯定不会坚持奉行“胡服”的政策,不过“骑射”应该是有所保留,因为骑兵的优越性已经显露无疑了。更可惜的是,赵武灵王战略规划的实现遥遥无期,无论是攻略匈奴或秦国,非有大魄力者不能为之,可是很显然,他的继承者赵惠文王并不是这样的英雄人物。
  在赵武灵王之前,赵国军力平庸,没出现过什么著名的将领。胡服骑射的改革后,赵国名将辈出,譬如廉颇、赵奢、李牧等,皆为一时之良将。良将之所以成为良将,必须要有滋养他的土壤,否则个人能力再强也无用武之地。而赵武灵王正是提供了这样的土壤,他的改革使得赵国军事的硬实力与软实力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硬实力体现在强大的骑兵部队,在日后的战争中,骑兵是致胜的关键所在。以赵奢救阏与为例,“道远险狭”,赵军能“卷甲而趋之,二日一夜至”,没有强大的骑兵,岂能做得到呢?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更为重要。软实力包括两个方面,创新的军事思想与全民皆兵的军国主义,尤其是后者,在关键时刻拯救了赵国,譬如长平之战,赵军损失四十万人后,仍不致于亡国,此全民皆兵之功也,此赵武灵王之功也。

  大学者梁启超称他是“黄帝以后第一伟人”,并认为“使主父而永其年,则一统之业,其将不在秦而在赵”。史学家翦伯赞称颂他“骑射胡服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尽管他的故事结局并不完美,可是已然在历史的峰峦上树起巍巍丰碑。
  缺憾还诸天地,是创格英雄,伟哉赵武灵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5: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三章 伊阙之战(1)



  赵武灵王之死,对秦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倘若依照赵武灵王的计划,南下略秦,秦国就算能挫败赵国的进攻,也无力向中原进军。在赵武灵王死的这年,即公元前295年,秦国宰相楼缓被免职。当年赵武灵王奉行“结秦连赵”的外交政策,与秦国交好,秦国为报答盟友,把赵国人楼缓任命为宰相。随着赵国外交转型,与秦国的蜜月期结束,楼缓被免职也是意料中的事。秦昭王的舅舅、宣太后的弟弟魏冉出任宰相,这也是他第二度出任宰相一职。
  魏冉是秦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血宰相,也是对外扩张的积极鼓吹者。他上任伊始,就对魏国与韩国展开报复之战,因为这两个国家都追随孟尝君两度攻打秦国。公元前295年,秦发兵攻打魏国的襄城;次年,秦败魏师于解地(山西临猗西南)。公元前294年,向寿率兵攻取韩国的武始(河北邯郸西南);同年,魏冉派左庶长白起攻夺韩国的新城(河南伊川西南)。
  这些年来,魏国与韩国跟在齐国后面,狐假虎威,两度伐秦,迫使秦国割地求和,真可谓是风光一时。魏国与韩国在与秦国的较量中,长期处于下风,几乎没打过什么胜仗,之所以吃了豹子胆,只因有齐国的撑腰。当秦军的铁骑又有两国的土地上肆意践踏时,按道理说,齐国应该为了盟友而两胁插刀,共同进退,可是为什么齐国的军队迟迟未见踪影呢?
  在秦国攻打韩国的这一年(公元前294年),齐国发生了一起未遂的政变。齐国大夫田甲劫持绑架了齐湣王,尽管这次政变没能成功,但齐湣王怀疑这起劫持事件背后的主谋是宰相孟尝君。由此,齐湣王与孟尝君的关系变得紧张,剑拔弩张,相互不信任。试想想,在这种情况下,齐国哪有心思去考虑盟友的安危呢?齐湣王与孟尝君的故事,放到后文再作详述,这里先说秦国与魏、韩国的战争。

  公元前293年,战国时代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伊阙之战爆发。
  关于伊阙之战,《史记》中的《秦本纪》、《魏世家》、《韩世家》都有简略的纪录。《秦本纪》记:“(秦昭王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公孙喜,拔十五城。”《魏世家》记:“(魏昭王)三年,佐韩攻秦,秦将白起败我军伊阙二十四万。”《韩世家》记:“僖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
  事实上,这场大战役绝不是史书记录的这么简单。
  这场战役的起因是秦军进攻东周。夺取两周一直是历代秦王的梦想,在十五年前,秦武王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发动宜阳战役,夺取三川之地,也打通了通往两周的道路,只是由于秦武王意外扛鼎而死,没能进一步发动夺取两周的战争。公元前293年,秦政府派向寿为大将,率领军队攻打东周,并打败了东周的军队。自从周王室分裂以来,夹在魏、韩两国之间,实际上受到魏、韩两国的控制。故而韩僖王与魏昭王联手干预秦军攻打东周。
  魏、韩两国集结了二十四万的军队,魏军由犀武指挥,韩军由公孙喜指挥。秦军已嗅出大战的气味,遂从东周撤军,退至伊阙,与魏、韩两国联军对峙。伊阙位于现今河南的龙门,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就座落于此。当然在战国这里还是荒山野岭,宏伟壮观的佛像群还未有影子呢。在伊阙南部约二十公里处,便是秦国新占领的新城,这是白起在去年伐韩之役中所攻占的城池。
  在伊阙的上空,战争的阴云密布。面对魏韩庞大的兵团,秦国人忧心忡忡。在这个时候,秦国宰相魏冉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向秦昭王推荐由白起担任秦军大将,取代原先的大将向寿。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魏冉的眼光,他果断起用白起,是秦军取得胜利的保证。作为铁血宰相,魏冉的能力是勿庸置疑的。我们必须看到,魏冉提拔白起是有政治风险的,因为向寿是秦昭王由小玩到大的亲密朋友,当年甘茂都被他给排挤了。可是魏冉却力排众议,推荐白起为将,取代向寿。倘若白起不能在战场下立下奇功,那么魏冉在秦昭王面前就不好交待了。
  可是魏冉坚信,白起决不会令他失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5: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三章 伊阙之战(2)



  这种信念从何而来呢?来自魏冉对白起的了解。白起的军功爵为“左更”,在秦二十等爵中位列十二等,属于中上爵位。此时的他应该还比较年轻,能获得这样的爵位,可见他在战场上立功颇多。白起早年的军事生涯不可考,他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中,是上一年指挥伐韩之役,攻克新城,这可能是他第一次独立指挥作战。他的军事才华给魏冉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位知人善任的伯乐在军情紧急之下,大胆起用他担任伊阙之战的秦军总司令,这也给了他尽情施展军事才华的舞台。
  关于白起的家世,我们所知甚少。在后来秦始皇的《追赠白起武安君诏》说到:“武安君白起,先源两楚,继次三秦。”可见白起的家族原本是在楚国,后来才迁居秦国。有一种观点认为白起是楚国王族之后,是白公胜的后代。白公胜就是熊胜,是楚平王的孙子,当年跟随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返回吴国受封为“白公”,故称为白公胜。白公胜后来造反被杀,他的子孙就流落到了秦国。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一文中称:“白氏芈姓,楚公族也,楚熊居太子建奔郑,建之子胜,居于吴楚间,号白公、因氏焉。楚杀白公,其子奔秦,代为名将,……裔孙曰起,有大功于秦,封武安君”,但白居易的时候距白起已是遥远,这种说法是否属实,还有待验证。

  为了对付秦军,魏韩两国集结二十四万大军,这可是一支相当庞大的部队,给秦军造成巨大的压力。白起临危受命,可是当他抵达伊阙前线时,发现形势很严峻,与魏、韩相比,他的兵力显得很单薄。据《战国策》所记:“韩魏相率,兴兵甚众,君所将之,不能半之。”可见秦军力不到魏、韩联军的一半,推算起来,大约在十万人左右。
  从兵力对比上,敌强我弱。但白起沉着冷静地应付,他大量搜罗情报,分析敌情,最后他发现魏韩联军的一个巨大弱点。在晚年时,白起曾谈到伊阙之战,他是这样说的:“伊阙之战,韩孤顾魏,不欲先用其众。魏恃韩之锐,欲推为以锋。”当时韩国感觉自己力量单薄,便拉上魏国一起作战,可是却想保存实力,要让魏国军队打头阵。而魏国呢?也心怀鬼胎,他们认为韩国的军队是精锐之师,理应作为先锋部队,冲锋陷阵。大战临头,这两个国家却不能精诚团结,反而互相扯皮,没有谁愿意主动出击。
  洞悉敌军的弱点后,白起便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各个击破。白起自己这样说道:“二军争便之力不同,是以臣得设疑兵以待韩阵,专军并锐,触魏之不意。”他把军队分成两部分,以其中一小部分作为疑兵,假装磨刀霍霍,欲与韩国精锐部队交锋;大部队则悄悄集结到魏军驻地附近,欲以雷霆万钧之势击破魏师。白起的判断是,韩国军队抱着保存实力的想法,肯定不会主动出击,只要牵制住韩军,以最快的速度击败魏师,然后再调转马头对付韩师,达到各个击破的目的。
  魏军主将犀武以为秦军主力尚与韩军对峙,故而没有做好战斗的准备。不料白起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果断出击,把魏军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更严重的是,魏将犀武在战斗中被秦军所斩杀,群龙无首,更加混乱不堪,很快便全面溃败。击破魏师后,白起按照既定的计划,转而攻击韩师。韩国大将公孙喜得知友军被击破的消息后,心中大为惊慌,自认为独木难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遂率军仓惶撤退。善于捕捉战机的白起不愿白白浪费立功的机会,秦军全线追击,追上公孙喜,这位韩军总司令成为阶下之囚。接下来完全是秦军的表演时间,他们夺旗斩将,锐不可挡,如入无人之境,连拔五城。在三十五年后,白起谈论起这场战役时这样说道:“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据《秦本纪》的说法,此役斩首二十四万,这个战绩有些令人怀疑。参照《魏世家》、《韩世家》,可知魏、韩联军共计二十四万人,以此推算,斩首二十四万人,相当于说魏、韩两军是全军覆没。可是从整个战役的过程来看,秦军要全歼魏、韩联军,似乎不太可能。因为白起必须在迅速击败魏师后,回过头与韩师决战,而且在这两战中,秦军在数量上都不占优势,在这样速决战中,还能打歼灭战这就近乎奇迹了。其实在《魏》《韩》两篇史料中,都只记“败我二十四万”,并不是“杀我二十四万”。在战争中,吹嘘己方的成果,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我想秦国的宣传机器故意把“败二十四万”写成“斩首二十四万”,以此来震慑诸侯,鼓舞士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5: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三章 伊阙之战(3)



  不管是不是取得“斩首二十四万”的战果,秦军的胜利都堪称辉煌。这是战国时代最大规模的战役之一,秦军能在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如此重大的胜利,与白起的军事天才是分不开的。他能因势利导,化不利为有利,展示“疱丁解牛”般精湛的指挥艺术,以白起自己的话说是“皆计利形势,自然之理”。此役对中原战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魏韩两国在此役巨大失败的阴影笼罩下,再也无力与秦国争一日之雄长。秦国著名宰相范雎后来这样说:“韩、魏以故至今称东藩,此君(指白起)之功,天下莫不闻。”
  伊阙之战是白起的成名之战。在此之前,他还没什么名气,也许也是如此,魏国人与韩国人都对他掉以轻心了。指挥大兵团作战,对他来说简直是轻车熟路,他果断而冷静,有着精确的分析能力,善于把握战争大局,就如同一位高明的弈者。在此役之后,他的名气与地位都如火箭般的速度窜起,对敌人来说,他是最可怕的人物,他是惊天战神,他是战地屠夫,他是魔鬼终结者。他一生杀略无数,冷酷无情,与他共处一个时代的的将领在他耀眼的光芒下都黯然失色。

  秦军的战斗力令人惊诧,在取得伊阙会战的胜利后,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白起乘胜攻入西周。此时的周王室已经无法依靠魏、韩两国,而齐国也因国内矛盾重重而自顾不暇,惟一能遏制秦国的,只剩下赵国了。
  周王室的成员周最动身前往赵国,会晤赵国的权臣李兑。李兑是害死赵武灵王的元凶之一,此时的他在赵国政坛上呼风唤雨,权倾一时。
  周最对李兑说:“您应该要阻止秦军攻打西周。为什么这样说呢?秦与魏都是赵国的邻国,要是两国再次交战,这对赵国来说,是渔翁得利的事情。如今秦军挟伊阙之战胜利的余威,攻打西周,要是取得胜利,也会因为兵员损耗需要休整而放弃继续进攻魏国;要是攻打西周未能取胜,那同样没有能力再对魏国发动进攻。现在秦国所顾忌的,只有赵国了。如果您出面调停,那么秦国一定会担心赵国卷入战争而放弃攻打西周。这么一来,您不费一兵一卒,却收获了安定周室的功勋。秦军从西周退兵后,必定会转而攻打魏国,魏国刚遭遇惨败,难以抵抗,到时又得依靠赵国的力量与秦国谈和。要是魏国不愿意谈和,而硬要顽强抵抗,这样又可以同时削弱秦、魏两国的力量,这对赵国来说是最有利了。到时不论魏国做何种选择,您都可以左右逢源,到时赵国在天下诸侯中的地位就是举足轻重了。”
  这是典型的纵横家式的说辞,表面上看都是为赵国考虑,实际上目的是为了保全周室。李兑自从害死赵武灵王后,虽然没有遭到责罚,可是毕竟披了个“弑君”的恶名。他也想在国际外交上有所表现,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现在有这么一个良机,他也不禁怦然心动。于是李兑向秦国发出警告,要求秦军退出周室地盘。自从“胡服骑射”改革以来,赵国军事力量的跨跃式发展是举世公认的,以秦国之强,也不能不有几分忌惮。秦军在侵东周、战伊阙、攻西周等一连串的军事行动后,长期作战加上士兵的减员,战斗力也有所下降,不能不顾虑赵国。于是白起也很明智地从西周撤军,转而攻入魏国。

  刚在伊阙遭到惨败的魏国如何应战呢?
  魏昭王慌了手脚了,怎么办呢?这位君主也不是雄才大略之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割地求和。他派了著名的外交家公孙衍前往秦国交涉,此时的公孙衍已经老迈了,而且似乎也不象当年那么活跃于国际舞台。公孙衍前往秦国之前,东周大臣綦母恢对他说:“您不要割让太多的土地。您这样跟秦国人说:若是讲和成功,魏国必然会倚重于秦国;若是讲和不成功,以后魏国一定不会再依附秦国了。”既要来软的,也要留着硬的一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5: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三章 伊阙之战(4)



  公孙衍动身前往秦都咸阳,可是谈判并不容易,因为他的对手是以强硬著称的铁血宰相魏冉。这时,有一位魏国谋士,史不载其名,跑去对魏昭王说:“我不知道公孙衍打算割多少地给秦国,不过我可以让大王节省一半的土地来跟秦国讲和。”他话这么一说,魏昭王当然觉得很惊喜,便拉长耳朵细听。
  这位谋士便说道:“大王可以提拔窦屡为关内侯,并命他出使赵国。”这个窦屡是什么人呢?他是魏国国内的强硬派人士,跟魏冉有个人恩怨,形同仇人。谋士继续说:“大王郑重其事地派他出使赵国,并给他丰厚的俸禄,然后扬言说,东周与魏国打算把土地割让给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大王您想,周王、窦屡、李兑这三个人,都与魏冉有仇。要是周与魏都割地给赵国,那么赵国势必更加强大,而这正是秦国所害怕的。魏冉的态度十分强硬,可是秦国真正掌权的人是宣太后,她一定会考虑后果的,到时定会同意少割让土地,宁可与魏国和解,也不愿意赵、魏、东周联合。”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到,赵国的国际地位确实大大提高了。这位谋士与周最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赵国是惟一能令秦国顾忌的国家,要与秦国谈判,就得打赵国牌。果不其然,在魏国打出这张牌后,秦国不得不做出让步。尽管魏国仍受战败的屈辱,但好歹减少了损失,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伊阙之战不仅在军事上是巨大的胜利,同时也令秦国的外交得到某些改善,最重要的成果是与楚国和解。
  为什么要改善与楚国的关系呢?这里就得说说当时秦所面临的国际形势。
  自从秦国诱捕楚怀王以来,秦国在国际舞台上几乎成了孤家寡人。秦国虽然凶悍,可是倘若只凭恃武力而忽视外交,要以一己之力挑战东方六国,那是没有胜算的。在东方六国中,齐国、赵国的军事力量最为强大,只是这两个国家都出了乱子。齐国政坛爆发齐湣王被劫持的事件,鹰派人物孟尝君受牵连而免相;赵国则爆发了沙丘之变,雄君赵武灵王身死;这两个强国内政不稳,一时之间还腾不出手来与秦国争雄。燕国偏处一隅,很少卷入国际事务,自可不必担心。剩下来楚、魏、韩三国,秦国最忌惮的还是楚国。楚军的战斗力尽管不是很强,可是人多势众,兵力超过一百万;而且楚国幅员广阔,资源丰富,可挖掘的潜力还很大。正是这个原因,秦国并不愿意与楚国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宁可选择与楚国交好,以集中力量打击魏国及韩国。
  在伊阙之战结束后,秦昭王给楚顷襄王写了一封信,这封信是这样写的:“楚背秦,秦且率诸侯伐楚,争一日之命,原王之饬士卒,得一乐战。”这是公然向楚国下一封挑战书。其实这只是秦国所发动的心理战术,倘若秦国真的要与楚国痛快地干上一仗,何须写这种信呢?这封信写的时间,正是在白起打败二十四万魏、韩联军之后,此时秦军正威震天下哩。这封信的真实意图,是要迫使楚国放弃敌对立场,重新与秦国建交。
  此时距楚怀王去世已过了三年,时间冲淡了楚顷襄王的痛苦回忆。这位平庸的君王被秦昭王的挑战语气吓倒了,管它什么家仇国恨,苟安一时算一时吧。于是楚国在与秦绝交三年后,又开始考虑与秦国和解了。第二年(公元前292年),楚国与秦国联姻,楚顷襄王迎娶秦女为夫人,秦楚又恢复外交关系了。
  楚顷襄王的软弱令秦昭王获益非浅,只要楚国不卷入中原战争,秦国便可以心无旁鹜地攻略魏国与韩国。只是楚国人的绥靖政策,最终也只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以秦国的野心,在击破魏、韩后,难道会放楚国一马吗?

  在伊阙之战后,魏、韩两国已经难以抵挡秦军的进攻了。战神白起的横空而出,又加速了魏、韩力量的衰微。
  由于白起在伊阙光彩夺目的表现,他被提拔为国尉(秦昭王时在大良造之下设国尉),他又一次统领大军,涉黄河攻取安邑以西至乾河一带的韩国土地。公元前292年,白起荣升为大良造(又称大上造,秦爵中的第十六级),在一年之内,他的爵位连升四级,这更激发他疯狂攻略魏、韩的野心。是年他出兵攻魏,拔垣城(山西垣曲东南),不久后又归还垣城予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5: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



  第三十三章 伊阙之战(5)



  魏国在战败后总是割地求和,可是面对秦国的狼子野心,以土地要交换和平是不可能的,每一次战争后,魏国的土地总要缩水。
  公元前291年,秦国两路人马攻打魏国,一路由左更司马错统领,另一路由白起统领。司马错攻取轵城(河南济源东南),白起又一次攻下垣城。之后,秦军杀入韩国,司马错攻占邓城(河南孟县西),白起夺取宛城(河南南阳)。宛城本是楚国的土地,公元前301年,韩国追随齐、魏两国发动伐楚之役,在垂沙之役后被韩国所吞并,如今又成了秦国的地盘。值得注意的是,秦国攻取邓、宛二城,是有经济目的的,当时此二地都是冶铁中心。夺取邓、宛后,无疑大大增强了秦军军备制造的能力。由此也可看出,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秦国为了保持军事上的优势,就必须要掌握更多的资源。在秦国掌权的宣太后立即把邓城与宛城封给公子市与公子悝,此二人都是秦昭王的同母弟,故而封邑皆是经济发达的富庶之地。
  对魏、韩两国来说,恶梦无尽头。公元前290年,秦国宰相魏冉亲自率铁血兵团伐魏,魏国被迫以河东四百里之地献秦。被吓破胆的韩国人也紧随其后,以武遂地二百里献秦。这里我们不禁联想到千年后宋代著名作家苏洵所写的《六国论》:“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正是“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魏昭王、韩僖王未必不知苏洵所说的道理,之所以采取“抱薪救火”的方法,实在是不得已的救急之术。魏、韩两国没能像赵国那样锐意改革以图进取,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的统治者才能平庸,另一方面也受制于地理位置,处四战之地,受强国包围,难以对外扩张。但问题是“以地事秦”并不能换来和平,公元前289年,魏国又一次遭到重创,是年秦军在大良造白起、司马错的指挥下,又一次发动伐魏之战,连下六十一城。这里所说的“城”,应该是包括要塞、堡垒这样的军事据点。

  从伊阙之战始,连续五年(公元前293年—289年),秦国对魏、韩两国发动疯狂进攻,拓地千里。这一系列的胜利,激起了秦昭王的无限野心。这个时候,他开始对“王”的尊号感到不满足了。以前天下只有一个王,就是“周王”。不过这早成历史了,如今周王形同小诸侯,早晚要被秦国干掉的,大一点的国家,都扔掉“公”、“侯”的称号,改称为“王”了。可是秦昭王心里想,如今天下遍地王冠,“王”的称号就不值钱了,体现不出秦国雄视天下的地位,应该要换一个更尊贵的称号。
  要叫什么呢?自然有一帮人收罗史书,详斟细酌,最后挑出一个字——“帝”。
  为什么要用“帝”来取代“王”呢?我们先来看看“帝”的本义是什么。古代的字典《字汇》对此的释义是:“帝,上帝,天之神也。”在先秦的文献中,总有天帝、上帝这样的字眼,所指乃是主宰天地万物的最高天神。在上古的历史传说中,也有“五帝”的说法,指的是五位德高望众的统治者,关于五帝是哪五人,有很多种说法,这里不一一列出。
  为了显示高人一等的地位,秦昭王要用“帝”号来取代“王”号,“履至尊而制六合”的野心已昭昭然矣。
  不过说实话,秦昭王想悍然称“帝”,他并不是毫无顾忌,因为这将成为众矢之的,不可不慎重。于是他便谦虚了一回,打算拉一个人共同称帝。在战国七雄中,哪个国家在他心中最有份量呢?魏、韩、楚这三个国家日渐衰微,自然入不了他的法眼;赵国与燕国虽然在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燕昭王统治下,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是这两国根基太薄。在秦昭王眼中,惟一能对动摇秦国地位的,只是东方的超级强国齐国。事实也是如此,自从商鞅变法以来,惟一一次令秦国人割地求和的战争,就是孟尝君的伐秦之役。于是他打定主意,自己称“西帝”,把“东帝”的头衔推给齐湣王。
  问题是,齐湣王会同意称“帝”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4 15: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



  第三十四章 西帝东帝(1)



  在讲述秦齐称帝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齐国国内的权力斗争。
  公元前301年,齐宣王病逝,齐湣王登基。齐湣王三年(公元前298年),声名显赫的齐国公子孟尝君成为宰相,合纵魏韩,两度发动对秦国的进攻。孟尝君的壮举为他赢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他凭借自己庞大的关系网,在政坛上呼风唤雨。
  一时间,齐国人只知有孟尝君,不知有齐湣王。据史所记,孟尝君执政时,“上则得专主,下则得专国”,齐湣王简直成了一个摆设罢了。但是不要忘了齐湣王毕竟是国王,他对孟尝君的专权相当不满,这个时候又不断有人在他耳边吹风说:“孟尝君将为乱。”
  一起政治绑架事件导致了孟尝君的下台。
  那是在公元前294年(齐湣王七年),齐国贵族田甲劫持齐湣王,这起政变的起因与经过,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说,但政变并未成功。可是齐湣王认定这件事背后的主谋一定是孟尝君,孟尝君百口莫辩,只得暂时逃出国都,以静观其变。正当这个时候,精于阴谋的秦国人又插了一脚,四处放风声说孟尝君“名高其主而擅齐国之权”,这终于让齐湣王铁了一条心,剥夺了孟尝君的宰相权力。

  命运与孟尝君开了一个大玩笑。
  曾几何时,他的府上车如流水马如龙,高朋满座,养了三千食客。可是危难临头时,却可看出这群食客中绝大多数者趋炎附势的心态,在得知主人失势之后,树倒猢狲散,纷纷离去,偌大的府院变然间变得冷冷清清。这证明了这群食客无非是冲着有吃有喝而来,绝非仰慕孟尝君的“高义”。
  可是我们必须说,时穷节乃现,有少数几个人在关键时刻仍忠心不二。他们挺身而出,为洗脱孟尝君的“劫君”罪名而奔走。在这些人中,魏子与冯谖出力最多,功劳最大。有意思的是,这两人都曾因为特立独行而遭到孟尝君的冷落。
  魏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魏先生,因为史不载其名,故以魏子称呼。孟尝君当时有很多私人田产,担任宰相后,就委托一些家臣、门客代为征收租税。当时魏子曾三次前往某地征税,可是三次都空手而归。孟尝君心里很不痛快,责问魏子这是怎么回事。魏子不慌不忙地说:“有一个贤人穷固潦倒,我私下把所收的租税用您的名义赠送给他,所以只能空手而归了。”孟尝君听了后很生气,就斥退了魏子。
  田甲劫持齐王后,孟尝君被免相。魏子挺身而出,为洗脱孟尝君的冤名而四处奔走,他相信孟尝君并没有参与这场政变。当时受其馈赠的那个贤人(史不载其名)上书齐湣王,为孟尝君辩护,可是齐湣王无动于衷。为了打动齐湣王,该贤士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尸谏”。他跑到王宫前,自刭而死,以自己的生命来证明孟尝君绝无逆反之心。这种极端的行动终于震动了齐湣王,他下令彻查田甲谋逆案,最终也没能调查出孟尝君与此案有任何关联。

  尽管孟尝君参与谋反一事被推翻了,但真正令孟尝君东山再起的人,却是冯谖。
  冯谖在孟尝君三千食客中,算得上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物。他本是一位默默无闻、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家中贫穷,只是听说孟尝君对门客来而不拒,便前往投奔。孟尝君见到他时,他衣衫褴褛,脚上穿了一双草鞋,便问道:“先生远道而来,有什么能指教我的呢?”冯谖答说:“我听说您喜欢结交天下朋友,而我很穷,所以打算投靠您。”孟尝君听后笑了笑,接纳了他,可是并不重视他。
  当时孟尝君只以普通食客待之,吃则没有大鱼大肉,行则无车马。可是这个冯谖却是很高傲的人,他身上什么东西也没有,就只有一把长剑。他整天没事时,便弹剑唱道:“长铗归来兮,食无鱼”,“长铗归来兮,出无舆”。孟尝君这个人果然爽快,给了他大鱼大肉,又给了他马车出行。可是冯谖还不满足,仍弹剑而唱:“长铗归来兮,无以为家。”这下子孟尝君可不高兴了,心想我待你不薄,你却贪得无厌,此后便冷落他了。
  孟尝君被任命为齐相后,离开了自己的封地薛邑。这时薛邑发生了金融危机。为了誊养三千食客,光靠薛邑的租税是不够的,因此孟尝君还放高利贷。可是这一年庄稼收成不好,很多人还不起高利贷了。穷人还不起钱,富人也不想还,这样拖下去,孟尝君岂不是要破产了?于是他得派个人去收债,这时有人推荐了冯谖,于是冯谖便动身前去讨债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4: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



  第三十四章 西帝东帝(2)



  冯谖把欠债者都招集过来,一一清查各家底细。那些家底富实的人,没法赖账不还,只好带头还债了,这样总计收到了十万利钱。可是仍然有许多人仍然没钱可还。这时冯谖便把这些人叫过来,还摆设酒席款待,然后对他们说:“你们中家境尚可的人,可以推迟还债的时间,实在穷得还不起债的人,我就烧掉契券,废除债务。大家要记住,这都是孟尝君的恩惠,有这样的主人,大家难道可以辜负他吗?”于是在座所有人都站起来,拜了两拜,感激万分。
  这件事传到孟尝君耳中,他简直是气急败坏,马上把冯谖召回,当面大骂他自作主张。冯谖据理力辩说:“那些还不起钱的,催讨得再急,也没法还,最后他们也得用逃跑来躲避债务。既然如此,何不烧掉那些根本讨不回来的契券,废除他们的债务。这样必然使薛邑的百姓依附您,又可得到好名声,您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唉,平白无故地损失一大笔钱,孟尝君尽管心里十分不痛快,可是他毕竟是个好面子的人,最怕人家说他吝啬、是个守财奴,想想也就算了,不跟冯谖计较了。
  孟尝君被罢相后,手底下一帮食客见风使舵,认为他大势去矣,于是走的走,散的散。这时冯谖没有走,他对孟尝君说:“请您借我一辆马车,让我前往秦国,一定会让您恢复权势的。”孟尝君听了后将信将疑,只是如今他已失势,只能试一试了。就这样,冯谖乘着马车入秦,游说秦昭王。

  秦昭王对孟尝君再熟悉不过了。当年孟尝君出使秦国时,他本想任用这位名满天下的齐国公子为秦相,后来又听信馋言,想绑架孟尝君。孟尝君逃回国后,率齐、魏、韩联军两度攻打秦国,秦昭王还被迫割地求和。可以说,孟尝君是天下为数不多能让秦昭王畏惧的人物。
  冯谖入秦后,见到秦昭王,便游说道:“天下至强,莫过于秦国与齐国了。这两个国家难分雌雄,倘若秦国能压倒齐国,那就可以称雄于天下了。”
  秦昭王便问道:“那先生您有什么办法能让秦国压倒齐国,称雄于天下呢?”
  冯谖答道:“大王也听说孟尝君被免相的事情吧。”
  秦昭王答说:“听说了。”
  冯谖接着说:“大家都心知肚明,齐国之所以受天下人重视,那是因为有孟尝君的缘故。如今齐王听信谗言,罢免了他,他心有怨言,必定会背叛齐国。大王您想想,如果孟尝君能投奔秦国,那么他必然会把齐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内情一一泄露出来。到时候,不要说秦国称雄天下了,恐怕都可以吞并齐国呢。大王您当务之急是赶急派人入齐,带上厚礼偷偷去迎接孟尝君。机不可失,失不再得,这件事得快才行。不然哪天齐王突然明白过来,又要任用孟尝君,那就没机会了。”
  这一番话,说得十分有道理。秦昭王心想,孟尝君终究是秦国的大患,不管能不能从他身上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只要把他迎到秦国,那对秦国来说,都是大大有益的。于是便派了十辆车,装有百镒黄金,前往齐国迎孟尝君。
  冯谖游说秦昭王后,火速启程,赶在秦使之前返回齐国。回国后,冯谖前往见齐湣王,说道:“齐国与秦国,难分雌雄,秦强则齐弱,齐强则秦弱,这就叫势不两立。臣下听说秦王已经派出十辆马车,装有百镒黄金,打算恭迎孟尝君入秦。大王您想想,孟尝君名满天下,倘若他到了秦国并担任秦国宰相,那恐怕到时天下人都要归附秦国了。秦国要是压倒齐国,那么齐国就危险了。大王何不趁秦使尚未抵达之时,重新起用孟尝君为相,并且扩大他的封邑,那么孟尝君必定会高兴地接受。秦虽然是强国,也不能把别国的宰相给请到秦国吧。这可是挫败秦国阴谋,断绝秦国称霸的策略呀。”
  听了冯谖一席话后,齐湣王赶紧派人去打探消息,果然不错,秦国的使臣正携厚礼来聘孟尝君入秦为相哩。看来冯谖所说的是事实,要是孟尝君真的入秦,那对齐国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者,虽然齐湣王不喜欢孟尝君,可是当务之急,是要绝秦之阴谋,还是先稳住孟尝君再说吧。于是他下令,恢复孟尝君的相位,同时又多赏赐一千户作为孟尝君的采邑。
  这时秦国的马车刚到齐国边境,听说孟尝君又当上宰相了,便掉转车头回去了。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一切都是冯谖所精心策划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4: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



  第三十四章 西帝东帝(3)




  赖冯谖之力,孟尝君终于又东山再起了。这时,原先跑掉的那些食客们又陆陆续续回来了,看来这些人脸皮确实不薄。孟尝君颇有感触,他对冯谖说:“唉,我田文一贯好客,门下有食客三千多人,这先生也知道的。这些人一旦看到我失势,个个都背弃我,没有谁回过头来看看我田文。现在仰赖先生之力,我侥幸复位,这些人又都跑回来了。他们有什么颜面来见我呢?如果有跑来见我的,我一定要往他的脸上吐口水,大大羞辱他一番。”
  冯谖听罢后向孟尝君一拜,孟尝君赶紧将他拉起来,问说:“先生是替这些宾客道歉吗?”冯谖答说:“不是。是您的话说错了。”
  孟尝君听后一怔,问道:“先生说来听听。”
  冯谖答道:“富贵者多士,贫贱者寡友,这是人之常情。这就好比市场的情形,早晨大家要拼命拥挤着去买东西,可是到日暮后,谁也不会往那儿看一眼。为什么呢?因为早上可买的东西多,到晚上时就没货了。同样的道理,您有权有势时,大家都争着前来,因为您这里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可是你失势了,大家就离开了,因为从您这里得不到东西。这就是人之常情。所以您也不要因为埋怨而断绝宾客们的门路,希望您以待他们像往常一样。”
  这话里是有真知灼见的。冯谖其实透露出这么一个言外之意,宾客们都有私心,可是您孟尝君没有私心吗?宾客固然在这里可以免费吃喝,可是孟尝君这么做是活雷锋吗?也不是,是要捞取好声誉,捞取政治资本,不是吗?既然这样,孟尝君与宾客之间,说白了是相互间在利用。既然如此,这些人回来了,孟尝君仍旧可以维持他“好客”、“养士”的美名。这不仅仅是虚名,已是孟尝君的招牌。试想想,要是没有这块招牌,他还是名满天下的公子孟尝君吗?
  孟尝君当然也听出言外之音,便拜谢道:“多谢先生的指点,我受益非浅。”
  尽管官复原职,可是孟尝君与齐湣王之间的矛盾已是难以调和,两人之间相互猜忌、防患。齐湣王一步步地收回权力,孟尝君宰相之职也有名无实。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离开朝廷,返回自己的封邑。于是他借口有病,向齐湣王提出告老还乡的请求。齐湣王乐得顺水推舟,答应了孟尝君的辞职请求,准许他回到薛邑。
  孟尝君离开朝廷后,齐国的权力斗争总算告一段落。但是此后薛邑几乎成了一个独立的小王国,齐湣王根本无法染指此地。关于齐湣王与孟尝君的较量还没完,后文还会说到,这里暂且略过不谈。

  在齐国内斗的这几年里,秦国对魏、韩两国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十九年,齐湣王十三年),秦昭王率先称帝,他把称帝的地点选择在宜阳,而不是秦国的都城咸阳,此举可谓别有深意。宜阳原本是韩国土地,在公元前308年为秦国所夺。在当时的疆域图中,宜阳的位置,几乎是位于中国的中心之地。秦昭王故意挑了这么个地方,很显然摆明自己应该是天下至尊,能号令东西南北。
  秦昭王这么做,是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
  中国政治文明就是礼仪文明。在战国初期,大家还多多少少恪守这种规矩,譬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新兴的诸侯还都得需要周天子的正式册封。可是这又是一个礼仪崩坏的年代,随着诸侯间兼并杀伐的加剧,周天子早就被边缘化了。从齐魏相王到五国相王,重要的诸侯都以王号自居,这乃是东周政治的一大革命。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尊贵地位,与其他的王在地位上是相等的,在实力上则不堪一提。
  秦昭王称帝之举,无疑预示着一场新的政治革命已经呼之欲出了。诸王中的强者应当成为天下的领袖,帝者,王中之王也。可是我们不能不说,称帝的时机并不合适,因为秦国还没有打垮任何一个大国哩。正因为如此,秦昭王想分一杯羹给齐湣王,怂恿他一同称帝,一为西帝,一为东帝,恰似华山论剑,笑傲江湖,岂不快哉!
  于是秦国宰相魏冉亲自前往齐国,请求立齐湣王“东帝”。表面上看,“东帝”齐湣王与“西帝”秦昭王应该是地位平等,可是我们从史书的记载中发现,实际上并不完全平等。史称“(秦)遣魏冉立齐王为东帝”,注意这里用了一个“立”字,秦昭王“立”齐湣王为帝,那么实际上表示“西帝”比“东帝”还高出一截哩。
  事实上,秦昭王还有一个打算。齐国尽管是秦国的劲敌,可是两个国家毕竟没有接壤,而赵国的崛起也令秦国感到担心。若是能与齐国并称为“帝”,两个国家可以联合起来,从东、西两面一起夹击赵国。这就是秦昭王的如意算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4: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



  第三十四章 西帝东帝(4)




  齐湣王听了魏冉的建议后,不敢贸然答应。为什么呢?担心引来其他诸侯的反感。
  秦国可以称帝,因为秦国没有朋友,就算哪个诸侯国依附于他,那也只是惧怕而已,所以它爱称帝就可以称帝,用不着顾忌。齐国就不同了,齐国与魏国、韩国、赵国关系都不错,要是突然称帝,凌架于其他国家之上,那说不定会引来反对的声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外交关系会有中断的危险。
  正当齐湣王迟疑不决时,这时有人来报:燕国使臣苏代求见。
  苏代曾是齐国的谋臣,只是如今他已投奔燕国。这次他是作为燕昭王的特使出使齐国,身负一项重要的使命。苏代的使命,我们后面再说,这里且先说齐湣王称帝的故事。当时齐湣王正在为是否称帝而迟疑不决,听说苏代在章华东门外等候召见,他心中不禁一喜。苏代的智慧,绝非常人所能及,正好可以听听这位智者的意见。
  齐湣王召苏代入见。一见面,齐湣王便非常热情,开门见山地说:“嘻,好啊,您来了呀!正好秦国派魏冉前来,要我称帝号,这件事您怎么看呢?”
  对称帝这件事,苏代事先并不知晓,便答说:“大王你提出这个问题太仓促了。称帝这件事,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现在还看得不明显。大王您可以这样做:先接受秦国的建议,但不要马上称帝。”
  “哦,那您仔细说来听听。”齐湣王拉长了耳朵,想听听苏代有何高见。
  “秦国先称帝,我们可以先在一旁观察各国的反应。倘若各国对此都无动于衷,没有什么反应,那您再称帝也不迟。就算到时您不愿称帝,取消帝号,那也没有什么损失。但如果各个国家对秦国称帝都义愤填膺,那么大王您就不要称帝了,以此来收拢天下人心,这可是巨大的政治资本呢。”
  谋士就是谋士啊,说起话来就是有见解。齐湣王十分满意地点点头。
  这时苏代问了齐湣王一个问题:“如果两帝并立,大王您认为诸侯们会尊秦呢,还是尊齐呢?”
  这还用说吗?秦国攻城略地,罕有败绩,各国肯定是要惟秦国马首是瞻了。齐湣王诚实地答道:“那肯定是尊秦了。”
  苏代又问说:“那么如果放弃帝号,诸侯们是愿意跟齐国交好呢,还是跟秦国?”
  秦国的狡诈与野心,路人皆知,谁能真心实意与秦国交好呢?齐湣王答说:“各国肯定会跟齐国交好的,对秦国只有憎恶感。”
  苏代又问道:“秦国打算跟齐国签订协约,共同对付赵国。大王您想想,讨伐赵国与讨伐宋国,哪个方案对齐国更有利呢?”
  赵国在并吞中山及北胡后,实力强劲,这可是难啃的骨头哪。齐湣王回答说:“那当然是讨伐宋国比较有利可捞了。”
  苏代一针见血地指出:“秦称西帝,齐称东帝,表面上看好象是平等的。然而倘若两国称帝,各国会因为害怕秦国而尊秦却不尊齐;倘若放弃称帝,各国都愿意与齐国亲近,却讨厌秦国。与其联合秦国讨伐赵国,不如攻打宋国来得实惠。所以大王您应该声明放弃帝号,以收天下民心,抛开秦国,不与之结盟订约,不与它争高低。大王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机,攻打宋国。一旦据有宋国,卫国就危险了;占据济西,赵国的东阿就危险了;占领淮北,楚国的东部就危险了;控制陶、平陆两地,魏国都城大梁的城门都不敢打了。如此一来,齐国将声威大振,大王将受人尊崇;燕国与楚国将前来归附,天下诸侯莫敢不听从您的命令。这真可以称得上是汤、武伟业。”
  纵横家毕竟是纵横家,说起来话,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勾勒出一副美好的蓝图,似乎这些伟大的事业已是触手可及。这一番话,可把齐湣王听得热血澎湃,雄心壮志都被唤醒了。
  最后,苏代总结道:“大王表面上对秦国称帝表示敬重,让天下君王从内心深处憎恶秦国的骄横跋扈。您越谦卑,诸侯们则越尊重您,这就是所谓的以卑为尊。请大王对此深思熟虑。”
  还用得着深思熟虑吗?苏代把道理都讲透了,齐湣王完全接受他的建议。

  齐湣王听从苏代的建议,接受秦昭王提出的“东帝”称号,但却不公开宣布,静观其变。果然不出苏代的预料,秦国称帝,引起诸侯们的畏惧。七雄的国力虽然有强弱之别,但各国君主的地位却是相等的,现在秦昭王要凌架于众王之上,大家的反应可想而知。反对秦国称帝的浪潮汹涌澎湃,齐湣王躲在暗处看秦昭王的笑话。见到时机成熟后,他便公开宣称,放弃帝号,这无疑是将了秦昭王一军。
  秦昭王这时才发现自己在外交上已陷入被动的局面,看来称帝的时机尚未成熟哩。罢罢罢,还是赶紧扯下“帝”帜吧,以免引起更多的麻烦。于是在称帝两个月后,秦昭王灰溜溜地宣布撤消帝号,恢复王号。这出称帝的闹剧就这样结束了。
  由于明智地放弃帝号,使齐湣王获得了各国的一致称赞,这不免使他有了飘飘然的感觉。在这一局中,他以静制动,以谦卑的姿态反倒赢得尊重,巧妙地捞取了名声。这一切,都是苏代的功劳。
  可是苏代大老远从燕国出使齐国,难道只是来当雷锋吗?显然不是。作为燕国的使臣,他要为燕国谋取利益。可以说,他是怀揣着一个阴谋而来的,这个阴谋,便是怂恿齐湣王攻打宋国。他借“称帝”之题,巧妙发挥,兜售自己的主张,大谈伐宋之利,并给齐湣王绘了一幅美妙的蓝图。
  他的真正目的何在呢?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5: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