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2-18 13: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54)
楚国先是在北林战役中挫败晋军,继而在援郑之役中迫使晋军不敢还击。两次军事上的胜利,令楚国声威大振。此时楚国的目标仅是中原的南部地区,胃口尚未大到吞并中原,楚国的对手晋国虽然吃了小亏,但仍是超级强国,而齐国与鲁国联手之后,实力也不容小觑。
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楚军大举进攻位于伊川(河南嵩县东北)的一支蛮族:陆浑戎。陆浑戎焉是楚军的对手,一路溃退,楚军一路追击,一直追到洛水河畔,这已经进入了周王室的领地了。
醉翁之意不在酒。楚庄王打着消灭陆浑戎的旗号,实际上则是进窥周王室的领地。
楚庄王在洛水河畔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威武雄壮的楚军方阵有条不紊地行进,喝声震天,数百辆战车卷起滚滚风尘,直把河对岸的周王室看得胆战心惊。
周定王心里忐忑不安,这个所谓的天下共主,实则如同一个实力平平的诸侯。现在楚国大军在河对岸耀武扬威,他心惊胆战,坐卧不安,深怕楚军对周王室发动突袭,想来想去,还是先派个人去楚营探个究竟吧。
虽然此时周王室已经衰微了,不过还是若干很有才干的王族成员,王孙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二十年前,当时还未成年的王孙满看到秦军经过周王城时无礼轻率的举动时,就判断秦军出征,一定会吃败仗,后来秦军果真在殽山之战中全军覆没。二十年后,这回来的是楚军,公然在周王领地上大示兵威,王孙满要捍卫周王室的荣誉。
王孙满携带酒肉,以犒劳慰问为由,前往楚军营中见楚庄王。
想当年,楚武王熊通因为嫌爵位太低,要求周王提高其爵位,不想遭到周王的一口拒绝,一气之下,他自立为王,表明楚国的强大与独立性。到了楚庄王时,周室更衰微,这位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君主,决定要给周王室的代表一点颜色瞧瞧。
楚庄王一见王孙满,劈头就问:“周王室的传国之宝是九座铜鼎,此铜鼎据称是大禹王时所铸,九鼎象征九州。九鼎由夏而入商,由商而入周,可惜寡人一直未能亲眼见到,不知这九鼎的大小轻重如何?”
楚国人性情豪迈,说话颇直截了当,楚庄王问鼎之轻重,无非觉得象征天下至高无上权力的九鼎,只有放在楚国才合适,周王现在算老几啊?也配享有这权力至尊的九鼎吗?
楚庄王本以为可以吓住王孙满了,不想王孙满不动声色回答说:“传国之宝,在德而不在九鼎。”
楚庄王一听很不高兴了:“呸!你不要恃着有九鼎,寡人且告诉你,楚国光是折断戈戟的尖端,用这些铜就足以来铸九鼎了。”
为什么楚庄王会这样说呢?
自从楚武王自立为王,以周王朝分庭抗礼以来,楚国的疆域急剧扩展,其疆域足以同周王朝相抗衡了,兵强马壮,实力强大。然而,楚国自封的这个“王”,却得不到公认。以微言大义闻名的《春秋》,死活就把“楚王”写成“楚子”,一下子掉了好多级,王以下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几等,楚国在自立称王前,就属于子、男这一级别的,是算比较低的。看来楚庄王认为,只有搞到九鼎,才足以证明其王位的合法性,搞不到九鼎,就自己铸。
楚庄王铸鼎之念头并非不现实,因为当时的楚国在诸国中,是产铜量最高的国家,现在我们都知道中国有色金属大多分布在南方地区,而楚国就是南方的国家。当时楚国有最大的铜矿产地:铜绿山,在今天湖北大冶西。楚国的军事实力强盛,其中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拥有最大规模的常规武器,所以楚庄王说只要用武器上的铜,便可以铸出九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