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4: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五章 灭宋始末(上)-1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苏代其人。
  他是著名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有关他史料的纪载,也相当混乱而且自相矛盾。据《史记》所载,苏代早年刻苦地学习纵横术,在这一方面,他一定得到了哥哥苏秦的点拔。大约公元前320年,苏秦在齐国遇刺身亡。苏秦遇刺的消息传到家乡后,苏代想继承哥哥的事业,遂前往燕国。苏代的到来受到了燕王哙的欢迎,一来他是苏秦的弟弟,而苏秦对燕国是做了不少贡献的;二来他也是能言善辩、富有谋略的说客。
  可是苏代很快就会明白,政治上充满了权力斗争。燕国宰相子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企图取代燕王哙,自立为王。子之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广罗宾客、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他觉得苏代是个很有才华的人,而且还得到燕王哙的信任,便有意把他拉拢到自己一边,于是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苏代。
  当时有一位燕国公子在齐国充当人质,苏代便被派到齐国,当此公子的助手。这可能是苏代为自己预留一条后路,他逃离燕国,也避开了权力斗争的漩涡。公元前316年,燕王哙把权力拱手让给子之。两年后,即公元前314年,燕国太子聚众攻打子之,燕国陷入内战。与此同时,齐宣王果断出兵,以雷霆之势灭了燕国。由于苏代非常明智地留在了齐国,得以侥幸地避开了这场灾难。
  到了公元前311年,燕国复国,燕昭王上台。苏代担心这位新君王会清算子之的余党,而自己与子之有姻亲关系,难脱干系,故而索性留在了齐国。苏代成为齐国谋臣后,多次出谋划策,是齐国最负盛名的外交家,在国际舞台上也很有声誉。
  苏代是什么时候离开齐国的呢?史书没有明确的记载,大约是在孟尝君辞相之后。孟尝君辞相后,齐湣王任用原秦国大夫吕礼为相,可能是因为苏代与孟尝君关系颇近,遂遭到吕礼的排挤,因此就离开了齐国。苏代的离去,对齐国来说是一大损失,而对燕国来说,则是捡了个宝。此时燕国在燕昭王的统治下,走上一条复兴之路。燕昭王听说苏代离开齐国后,这样说道:“先王曾有恩于苏代,只是由于子之作乱的缘故,他才离开燕国。如今燕国想要一雪亡国之耻,非得用苏代不可。”燕昭王确实是独具慧眼,因为苏代在齐国呆了约二十年,对其底细可以说知道得一清二楚,得到苏代,就等于掌握了齐国大量的内部情报。
  在燕昭王的诚邀下,苏代终于回到了燕国,这对齐国可不是好消息。

  自从燕昭王上台后,他励精图治,目的就是想一雪亡国之耻,振燕国之声威。可是说实话,在战国七雄中,燕国的军事力量最为薄弱,而齐国则是最强的国家之一,要报仇雪耻,谈何容易?且不说燕国伐齐,若是齐国伐燕,燕国都不一定抵挡得住呢。
  苏代对燕昭王说:“齐国在南面攻破楚国(指公元前301年匡章伐楚),在西面挫败秦国(指公元前298及296年孟尝君伐秦),驱使韩、魏、燕、赵的军队如同拿着鞭子驱赶马匹(孟尝君伐秦时曾统领韩、魏、赵等国军队)。试想想,如果齐国向北发动伐燕战争,那么就算是五个燕国也抵挡不住。大王为何不派遣使者、说客前往各诸侯国,以外交手段孤立齐国。同时想办法让齐国陷入战争的泥潭中,拖垮他们的军队,这样才能使燕国世世代代没有边患。”
  燕昭王答道:“倘若给寡人五年的时间,我定能实现复仇的愿望。”看来这个燕国君主确实有着别人所没有的雄心壮志。
  苏代说:“那我们就以十年为期吧。”
  我们不知道这段对话发生在什么时候,倘若是苏代去齐入燕的那年(约在公元前294年前后),那么距离燕国伐齐(公元前284年),倒正好是十年左右。
  苏代的战略,便是把齐国拉入到战争的泥潭之中。他的设想是这样的:首先,诱使齐国攻伐宋国。一旦齐国吞并宋国,其版图将大大扩张,势必危及周边诸侯的国家安全,这么一来,各国就有可能联合起来,一致对付齐国。就这叫“螳螂捕食、黄雀在后”,足见苏代的深谋远虑。事实上,未来局势之发展,也确实在苏代的预料之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5: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五章 灭宋始末(上)-2




  公元前288年,苏代以燕国使节的身份出使齐国,正好遇上齐湣王称帝事件。他便献上妙策,劝齐湣王弃帝号而掌握外交主动权,迫使秦昭王也放弃称帝。他因此获得了齐湣王的信任,齐湣王把他视为心腹加以重用。就这样,苏代成为燕昭王安插在齐国的高级间谍,此后齐国政治上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燕昭王的眼睛。
  苏代不失时宜地向齐湣王兜售伐宋的主张。他说:“齐国南破楚国,西屈秦国,韩、魏、燕、赵无不惟齐国马首是瞻。大王乃是当世杰出君王,一定要诛灭残暴的诸侯,拔乱反正,讨伐无道之君,攻打不义之国。”这是给齐湣王脸上贴金,拍他马屁,让他不禁飘飘然了。其实南破楚国乃是齐宣王之功,西屈秦国乃是孟尝君之功,齐湣王还没建立什么伟大的勋业哩。
  那么谁是无道之君,谁是不义之国呢?苏代把矛头直指宋国。他继续说:“如今宋王残暴,以箭射天,以鞭笞地。铸天下君王的人像,摆在路边的厕所里,用石头射人像的鼻子,用这种手段来羞辱他们,可谓是天下无道不义之君。倘若大王不兴兵讨伐,那就称不上英明了。况且宋国向来是中国土地最肥沃之地,且与齐国相接壤。齐国得百里燕地,不如得十里宋地。出兵讨伐宋国,名正言顺,而且又能捞得实利,大王何不考虑呢?”
  齐湣王听了之后,不禁拍手称好,赞了一声:“善!”
  苏代的分析不无道理,可是他却是别有用心。一来是齐国倘若发攻伐宋之役,那么燕国便可免于遭到齐国入侵的危险;二来宋国乃是烫手的山芋,想独吞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齐国的兵马未动,却有人已经捷足先登了。
  在苏代使齐的这一年,魏国与赵国联合,率先发动伐宋之战。关于魏、赵伐宋的动机,史书上并没有明确的交待,但这件事十之八九是苏代在背后怂恿的结果。在伊阙之战后,魏国年年丧城失地,国土面积锐减,倘若不设法从其他国家获得补偿,那么这个大国很快就要沦为小国了。
  可是光凭魏国之力,想打败宋国也不是容易的事,必须要找个国家来帮忙。拉赵国入伙是最好的选择,一来赵国军力颇盛,二来赵国与宋国又不接壤,不会与魏国争抢这块地盘。魏昭王给赵国执掌大权的奉阳君李兑送了个见面礼,将河阳(河南孟县西)送给李兑的儿子作为采邑。李兑当然心花怒放,遂派遣董叔率领军队,与魏军一同进攻宋国。
  魏赵联合伐宋,这无疑令齐湣王大为不快。这件事令齐与赵、魏两国的关系恶化了,但此时的赵国已经羽翼丰满,全然不在乎齐国的干涉。不仅如此,赵国竟然出兵攻打齐国,从公元前288到286年,赵国三度派军队进攻齐国。
  不仅如此,当秦国得悉齐国想吞并宋国时(齐湣王的军事计划毫无秘密可言),秦昭王出手干预了。他派秦大夫起贾为特使,出使齐国,目的是阻止齐师伐宋。如此一来,齐湣王四处树敌,在国际外交上陷于极不利的境地。
  为了扭转外交劣势,齐湣王决心与赵国和解。
  赵国连续三年发动对齐国的进攻,这令齐湣王十分头疼。有赵国的威胁,他也无法全力攻略宋地,因此和解是十分必要的。欲与赵国和解,让利是必不可少的。齐湣王便派资深纵横家公孙衍游说赵国奉阳君李兑,承诺在伐宋成功之后,将宋国的陶邑作为李兑的封地。弑君权臣李兑可谓是左右逢源,先前魏国送了一块地,如今齐国也要送上一块地。于是他心满意足,于是与齐国握手言和。
  战国时代的外交不同于今日,各个国家都拼命地采用“连横”、“合纵”战略,一个国家从和平到战争,可能都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因此国际形势的变化是非常迅捷的。在这种变化莫测、波谲云诡的竞争中,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因而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要有快速反应的思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3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五章 灭宋始末(上)-3




  齐湣王这一招果然好用。不仅结束了齐、赵三年的军事冲突,赵国还力挺齐国伐宋。显然,赵国已经成为三晋的老大,而且在军力上与秦国、齐国三足鼎立。秦国要遏制齐国伐宋,赵国却支持,这无疑令秦昭王怒气冲冲,打算惩罚一下赵国。可是赵国已是今非昔比,自从赵武灵王开疆拓土以来,进步神速,已俨然成为秦国之劲敌了。
  一场针对秦国的合纵运动又悄然兴起。在赵国奉阳君李兑的主持下,赵、齐、魏、燕、韩五国组成军事同盟,策划对秦国的战争。
  公元前286年,东方五国组成联军,进攻秦国。在东方合纵抗秦史上,迄今为止,只有一个人是成功的,这个人就是孟尝君。合纵运动虽然很频繁,也轰轰烈烈,但多数是只打雷不下雨。其中缘由,就是因为各国之间互相猜忌,都有保留。东方诸国从来都不是一条心的,今日合纵,明日又相互攻伐,没有哪个国家有长期的盟友。李兑所主持的这次合纵运动,从一开始就只是虚张声势,出兵只是做做样子,背地里是觊觎宋国的土地。
  伐秦之战,无功而返,这是预料中的事情。
  作为合纵运动的主谋,赵国奉阳君李兑心怀鬼胎。李兑自从在沙丘之乱中害死赵武灵王后,就一直把握赵国军政大权,此人私心颇重,总想从其他国家那儿捞取自己的好处。五国联军的伐秦之役,草草而终,但李兑却不解散五国的部队,而是把这支军队驻屯于成皋。他心里在打什么主意呢?李兑之所以不愿解散五国联军,乃是想借此作为价码,与秦国秘密谈判。谈判什么呢?我们不能不说李兑的外交确实非常“厚黑”,几乎可以说厚颜无耻了。他居然与秦国私下里谈判,打算与秦国联手,突袭魏国。
  今天的人很难理解两千年前战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们虽然非常重视外交,但仅仅把外交视为一种权宜之计。秦国的外交尚多从长远处着手,而东方诸国的外交,有时形同儿戏。魏国先前割地给赵国,又与赵国出兵攻宋,而后又参加五国合纵运动,可何曾想过,背地里却被赵国奉阳君给出卖了。
  奉阳君李兑想瞒天过海,可是天下却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与秦国暗地里的勾当,不久便真相大白,冤大头魏昭王简直要气疯了。
  对齐湣王来说,这是拉拢魏国的最好时机。于是他派遣一名说客前往魏国,游说魏昭王说:“三晋都面临秦国的巨大威胁,如今五国伐秦,这对赵国也是有好处的。倘若东方五国联合起来伐赵,赵国必亡,到时李兑只能逃到秦国去。要是秦国人放逐了李兑,他的下场就是死路一条。如今李兑把天下诸侯的军队滞留在成皋,自己却暗地里与秦国交易,打算出卖魏国。大王您割地事赵,结果却得到了什么呢?”
  说到这里,魏昭王的脸色都变黑了,恨不得亲手杀了李兑。
  此时齐国说客继续说:“大王您曾渡过漳河,亲自前往邯郸朝见赵王。魏国是赵国的天然屏障,而且大王又割让河阳、姑密作为李兑儿子的封邑。可是李兑不仅没有给大王回报,反而要联合秦国攻打魏国,可以说背信弃义。人需得比较之后,才能知道是否聪明。大王全力讨好赵国,倘若肯花一半的气力与齐国联合,那天下还有哪个国家敢算计魏国吗?只要大王能事奉齐国,不必蒙受万乘之君前去朝见别国君王的耻辱,不必割让一寸的土地。不仅如此,想当初齐国为了大王,出动所有的军队,在两千里之外对秦国作战。当时齐国国内守备空虚,外有赵、燕两国的窥视,可是在前线齐军将士仍争先恐后,冒着敌人矢石交攻的危险奋勇作战。正是在齐军的打击下,秦国割让了封陵等两座城邑以及河东之地,齐国没有任何一点贪图,全部献给了大王。自从那以后,一遇到秦国攻打魏国,齐国都派出军队进魏国协防,这是大王所知道的。敢问大王有报答过齐国吗?”
  齐国说客谈到的这场战争,魏昭王再清楚不过了,那就是孟尝君率齐、魏、韩三国伐秦,迫使秦国退还了一部分所占领的魏国土地。想想当年孟尝君的义举,再对比一下李兑的所作所为,不得不承认齐国的确比赵国更有道义感。从感情上说,魏国与赵国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魏昭王自然觉得赵国比齐国要可靠。可是经李兑这一折腾,他不得不要做出明智的选择,最终选择了与齐国的联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五章 灭宋始末(上)-4



  对齐湣王来说,李兑私下欲达成秦、赵结盟,这对齐国是巨大的威胁。秦国与齐国相距千里,不可能直接发动战争,可是倘若赵国倒向秦国,这两大强国联手,就是天下无敌了。因此,必须制止李兑的阴谋。
  派谁去游说李兑呢?苏代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齐湣王视他为心腹,殊不知他其实是燕昭王派来的卧底呢。
  苏代是非常高明的谋士,游说要取得成功,就必须觑准对方的弱点。李兑有什么弱点呢?他自私、贪婪,喜欢捞小便宜。见到李兑后,苏代便说道:“齐王曾答应您,在伐宋大功告成后,把陶邑割让给您作为封地。可是倘若天下诸侯分裂而事奉秦国,那么秦国必然控制了宋国。秦王是个贪婪之人,魏冉是个嫉妒心很强的人,到时您肯定得不到陶邑,只能落个两手空空的下场。只要您不跟秦国媾和,齐国就不必担心秦国,就能放心地攻打宋国。齐国伐宋,魏国与楚国肯定不甘示弱,也会出兵攻打宋国。如果燕国与赵国也出兵相助,那么以五国之力消灭宋国,那顶多就一两个月的时间,可谓是易如反掌。等攻下宋国后,那陶邑还不就是您的吗?”
  这种话,李兑喜欢听,有利可图嘛。
  苏代继续说:“如今韩、魏、齐三国互相猜疑,如果您在这个时候不坚持五国同盟条约,单独与秦国媾和,那么五国同盟必然大乱。我想提醒您的是,秦国与齐国并非不可能联合,倘若秦、齐联合,那么夹在这两个大国之间的赵国处境最不利了。另外,要是同盟分裂了,诸国转而事奉秦国,到时秦国便控制天下了。秦国一旦控制天下,将用什么手段来统治,这您也心知肚明的。所以我希望您能及早做打算。”
  这并非危言耸听。
  在两年前,秦昭王欲与齐湣王分称“西帝”及“东帝”时,就打算以两国之力,瓜分赵国。当时正是苏代阻止了齐湣王称帝,可以说间接帮了赵国,因此苏代的这一番话,李兑还是听得进去的。当然,苏代考虑的,主要是谋东家燕国的利益,而非他国。他之所以不愿意看到秦、齐联合瓜分赵国,那是因为赵国一旦沦陷,燕国势必就是齐国的下一猎物了。
  正是苏代的出马,让李兑悬崖勒马,中止与秦国的交易。东方合纵同盟勉强维持下来,这样,齐湣王便有了与秦昭王谈判的底气。

  齐国伐宋的困难,并不在于宋国有多强大,以齐国的军事力量,要消灭宋国并非难事,困难的是如何排除强国的干涉。
  秦国反对齐国伐宋的立场是旗帜鲜明的。为了与秦国妥协,齐湣王一连派了三名说客入秦,游说秦昭王。这三人分别是苏代、宋郭、冷向。
  冷向对秦昭王说:“我想让齐王事奉秦国,以换取秦国对伐宋战争的支持。宋国一旦被齐国所灭,魏国势必就要危险了,到时大王您唾手可得魏国的安邑城(注:安邑城何时被魏国收复,史料不详,估计是孟尝君伐秦时,魏国乘机收复安邑)。只要秦国与齐国结盟,燕国、赵国必因恐惧而割让土地以讨好大王。这样一来,齐国到时也要惟大王马首是瞻了。如此说来,齐国伐宋,对大王并没有坏处,大王为什么要反对呢?”
  秦昭王怒冲冲地说:“我爱宋国,就像我爱新城与阳晋。韩聂(时任齐国宰相)跟我是朋友,却要攻打我爱的宋国,这是什么道理?”在这里,秦昭王表明了自己想独吞宋国的野心。他说爱宋国,这里“爱”的意思可不是我们寻常理解的那种挚爱之情,而是想占为己有的爱欲,是欲望与野心。这就像秦国把韩国新城、魏国阳晋占为己有的那种所谓的“爱”。
  苏代回答道:“韩聂要攻打宋国,这也是为大王考虑的。齐国本来就很强大,要是吞并了宋国,那楚国与魏国一定会害怕。楚、魏两国为了自保,只能投靠秦国。大王可以不动用一兵一卒就可以令魏国割让安邑,这就是韩聂送给您的礼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五章 灭宋始末(上)-5



  综合冷向与苏代两人的看法,只要齐国灭了宋国,赵、燕、楚、魏这四个国家都得投靠秦国,那秦国的势力不是更盛了吗?当然了,这只是一种外交上的措辞,要是齐国强大了,那赵、燕、魏、楚为什么非得投靠秦国呢,直接投靠齐国不就行了吗?从某种程度上说,战国纵横家有点类似现代的营销人士,在向对方兜售自己的观点时,强调这样做完全是让他们受益的,或者说,这是双赢的选择。
  秦昭王也不是傻瓜,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他问了苏代一个敏感的问题:“我对齐国政策感到捉摸不定,一会儿搞合纵,一会儿搞连衡,这怎么解释呢?”五国伐秦就是合纵,既然齐国奉行合纵战略,又背地里要与秦国连衡,不惜出卖魏国的利益。这种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做法,实在也谈不上光明正大。
  苏代答说:“每个国家都不会把自己的秘密泄露给齐国,因此齐国也不能不作两手准备。齐王心知肚明,倘若不与秦国连衡,就算灭了宋国,宋地也不会安定的。如今中原诸国的游说之士,竭尽全力要离间秦国与齐国的关系。西入秦国者,没有一个人说齐国的好话;东入齐国者,没有一个人说秦国的好话。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不愿意看到秦、齐两国结盟,要是三晋与楚国联合,就必定会进攻秦国与齐国;倘若秦国与齐国联合,就同样会图谋三晋与楚国。大王应该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问题。”苏代暗示齐国与赵、魏、韩、楚四国有不可弭合的矛盾,与四国合纵,仅是摆摆样子,与秦国联合,才是最有利的选择。

  这段时期的诸国外交,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乱”。
  我把这个脉络简单疏理如下:燕国想复仇,怂恿齐国攻宋;魏国想捷足先登,就联合赵国攻宋;为了摆平赵国,齐国贿赂李兑;为破坏齐、赵联合,秦对赵施压;为抵制秦国的施压,东方五国合纵伐秦;伐秦无功,赵国想出卖魏国捞到好处;魏国得悉赵国阴谋,遂转而投靠齐国;齐国为了换取秦对伐宋的支持,又不惜要出卖魏国。
  你说这时局,到底乱不乱呢?
  对秦昭王来说,于东方五国合纵联盟尚存,秦国想要阻止齐国攻宋,也是不太可能。但是,秦国可以搞小动作,挑拔东方诸国的关系。秦昭王对宋郭说:“东方六国都想打败宋国,瓜分宋国的地盘。可是只有齐、楚、魏三个国家与宋国相接壤,所以能与齐国争利的,只有魏国与楚国。我听说楚国早就想攻打魏国,希望齐国不要干涉阻止,这样就可以独享攻宋之利了。宋王像夏桀一样残暴,像这样的国家,就是欺辱它也不算逆天行事,消灭它也不算结仇。所以我希望齐国不要跟宋国讲和,要不断地进攻,直到把它灭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秦昭王对齐国伐宋的态度突然发生大转变。显然这背后是有高人指点。既然秦国无力阻止齐国伐宋,那倒不如爽快支持。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先把宋国这块肥肉扔给齐国,齐国吃肥了,自然会引起诸侯们的眼红,到时秦国再出手,那岂不是“螳螂捕食,黄鹊在后”吗?

  就这样,在伐宋之前,齐国把其他诸侯都搞定了。对齐湣王来说,他肯定认为是一场十分出色的外交攻势。他不禁有几分飘飘然了,只要诸侯们都袖手旁观,那么齐国灭宋只是一桩轻而易举的事情。在秦灭巴蜀、赵灭中山后,应该轮到齐国有所表现了吧。齐湣王在那一刻,仿若觉得自己是一位伟大的君王,他的事业必将超出齐威王与齐宣王,一个庞大帝国的版图已经若隐若浮了。
  可是,殊不知伐宋之战,不仅成为齐湣王走向衰亡的开始,而且齐国还差点亡国了。
  为什么结局会这么惨淡呢?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齐国伐宋的故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六章 灭宋始末(下)-1



  宋国成为众矢之的,并非偶然。
  我们先来了解下宋国的一些情况。宋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是殷商的延续。当初周武王推翻商纣的统治后,把纣王的庶兄微子封于商丘,国号为“宋”。宋国是殷商文化的继承者,在当时天下诸侯中,文明程度最高的,便是宋国与鲁国。墨家鼻祖墨子,道家巨子庄子,名家宗师惠施等人,都是宋国人。在群雄混战之下的战国时代,宋国能生存下来并维持一个中等诸侯的地位,实属不易。
  宋国的国力并不弱,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在《孟子》一书中,把宋国列为九个最重要的国家之一,这九个国家包括七雄、宋及中山。正是因为宋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在公元前298年时,赵国实施“结秦连宋”的战略,秦、赵、宋三国组成同盟。
  根据《史记》所记,这时候的宋国竟然武功赫赫:“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取二城。”这些记载十分令人怀疑。因为在齐、楚、魏三国史料中,都找不到证据支持这种说法。既便如此,宋国在军事上也仍然取得过不小的成就,约在公元前298年到296年之间,宋国灭了滕国(从钱穆说)。
  宋康王,又称为宋王偃,他统治宋国的时间约半个世纪。关于宋王偃,无论是《史记》还是《战国策》,都是一边倒地认为他是一位暴君。
  《吕氏春秋》记有这样一则故事。宋康王立了一根木桩,作成天帝模样,并在上面挂了一个皮囊,皮囊里盛满鲜血。然后这位暴君便把天帝当作箭靶子,用箭射中皮囊后,“天帝”的血洒满一地,底下一群拍马屁的人便拍手称好道:“大王的贤明实在是超过了商汤与周武王。汤、武只能战胜人,而您则打败了天,您的贤明,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过的。”这些马屁话把宋康王吹捧上天,他听了心花怒放,便设宴摆酒。这时室内有马屁精高呼“万岁”,随即其他人也纷纷呼“万岁”,而堂外之人也随声应和。这样,“万岁”的呼声,从酒席上一直传遍整个宋国都城。整个国都之内,没有人不敢不呼“万岁”。

  可是在《孟子》一书中,我们却看到不同的说法。
  孟子的学生万章问道:“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孟子说了一大通后,总结了一句:“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宋国大夫戴盈之曾告诉孟子,宋国打算恢复古代的十一税,减轻百姓的税赋,同时废除关卡、集市的商品税(以上见《孟子》之《滕文公下》)。
  孟子与宋康王是同一时代人。孟子于公元前289年去世,而宋康王死于公元前286年,仅相距三年。以孟子一书来推断,宋康王倒是一个想行仁政的君王。按理说,孟子的说法无疑可信度要更高。以孟子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倘若宋康王真的是射天笞地的暴君,或者是桀宋,那么他早就要破口大骂,口诛笔伐了。
  对此,史学家钱穆的看法是:“《国策》记其射天笞地,《世家》书其淫于酒色,并皆谓之桀宋,与孟子、万章之言迥别。盖出于一时忌嫉之口,非信史也。”这个看法,值得商榷。宋康王是一位在位时间很长的君主,前后约有半个世纪。这么长的时间,足以使一个人在前后表现判若两人。孟子虽然与宋康王去世时间相近,但他的书不当是作于晚年,故而书中所记的宋康王,非晚年的宋康王。《战国策》虽然舛误颇多,但对宋康王的残暴却是众口一词。《吕氏春秋》成书于公元前239年,距宋康王死47年,并不久远,况且当年吕不韦悬千金以赏以指正其谬者,若宋康王果不残暴,怎么不见七旬长者前来领赏呢?
  因此只能说,宋康王早年确实是想施行仁政,可是到了晚年,变得暴戾无度。这种前后判若两人的事例是很多的,最典型的人如王莽,早年像一位谦恭的圣人,后期则成为暴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六章 灭宋始末(下)-2



  其实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就可以看出宋康王由仁而暴的轨迹。譬如书中记了这么个故事:有一次,宋康王问他的宰相唐鞅:“寡人杀了那么多人,可是诸位大臣却不畏惧我,这是什么原因?”唐鞅答说:“因为大王所杀的人,都是不好的人。只加罪于坏人,好人自然就不畏惧您了。大王如果想让每个人都害怕您,那就不管他们是好的还是坏的,时不时就加罪给他们,那么大家自然就会惧怕您了。”宋康王听了大喜。给他提出这个馊主义的唐鞅,不久就被宋康王扣了个罪名杀了,看来这个宋康王真是虚心地听取了他的建议,并拿他来杀鸡骇猴。不管好人坏人,时不时杀几个,果然宋国人个个提心吊胆。也正因为这样,一旦听到“万岁”的呼声,谁敢不随声附和呢?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宋康王原本也不是屠戮无辜,但是渐渐就走上了“桀宋”之路了。
  《战国策》中也记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些怪诞。据说在宋国都城的一处城墙拐角处,有一只麻雀居然生了一只小雏鹰。这有些匪夷所思,估计是有好事者把一只小雏鹰放在雀巢中,可是太史的占卜结果却是:“小鸟居然生出一只大鸟,这是反弱为强的象征,宋国一定能雄霸天下。”宋康王十分迷信,便狂妄自大,出兵灭了滕国,并且进攻薛国。在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后,宋康王更加坚信自己是天下霸主了,狂妄到“射天笞地、斩社稷而焚灭之”的地步,并称自己要“用威力来服慑天下鬼神。”

  其实不论宋康王是不是一位暴君,宋国都很难逃脱灭亡的命运。因为对东方诸侯来说,宋国就是一块香喷喷的肥肉。宋国的面积与中山国略相当,中山国已经遭到亡国的命运,宋国也只能是群雄的盘中餐。
  宋国与齐国、魏国、楚国接壤,这三个邻国都虎视眈眈。齐国在与秦国的对峙中已落入下风,特别是土地面积不及秦国。齐湣王要扩张土地,要么向北攻伐燕国,要么向南攻伐宋国。对齐国来说,向北伐攻燕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燕国僻处北地,惟有赵国可与之争利。可是伐燕有前车之鉴,以齐宣王之雄才,占领燕国三年后,在诸侯们的干涉下灰溜溜地卷铺走人,可见这是烫手的山芋。伐燕风险很大,那么伐宋便成为不二的选择。
  齐国伐宋的阻碍主要是各诸侯国的干涉。在苏代的穿针引线下,齐国明与东方诸国合纵,暗与秦国连衡,从外交上清除了伐宋的障碍。到这个时侯,木已成舟,水到渠成。

  究竟有几个国家参予了灭宋战争呢?
  史料中说法有矛盾之处。据《史记》所载:“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战国策》在不同地方提到赵国、燕国、魏国都有出兵参予伐宋。可是同样在《战国策》中,还提到宋国曾经请楚国出兵相助,以此来看,楚国不太可能参与伐宋之战。司马迁之所以弄错了,是因为在宋国灭亡后,楚国参与瓜分宋国,但它实际上并未参战。
  从上面分析来看,五国合纵同盟中,至少有四个国家参与伐宋之战,分别是齐国、魏国、赵国、燕国,但伐宋的主力,很明显就是齐国。
  齐国军队大举南下,宋康王便派人去侦察,看看齐军有前锋已经到达哪里了。不久,侦察人员回来报告说:“齐军已经很近了,老百姓都很害怕呢。”这时宋康王周围的马屁精马上跳出来说:“这怎么可能呢?宋国的军力如此强大,齐国的兵力那么弱小,你这是造谣。”宋康王听后大怒,下令把这个侦察人员杀死,然后又派另一个人前去探察。结果第二个侦察人员回来报告,说的与第一个人差不多,宋康王又很生气,也把他给杀了,紧接着又派一人前去。
  第三个派出的人前往侦察,发现情况与前两人说的一模一样。那回去后要不要如实禀报呢,他心里犯嘀咕了,迟疑不决。在他往回走的途中,正好遇到自己的哥哥。哥哥叫住了他,高声说:“国家都这么危险了,你要往哪去呢?”他便答道:“国王派我前去侦察敌人的动向,没想到齐军已经这么近了,所有人都陷入恐慌不安中了。在我前面已有两人去侦察过,他们因为说了实话,国王不中听,就把他们都杀死了。我回去后,如果据实禀报,怕是也要遭毒手了;可要是不如实禀报,又担心犯下欺君之罪被处死。我应该要怎么办呢?”
  哥哥对他说:“你要是如实禀报,那么你比谁都死得快。国家要是被灭了,那些马屁精、祸国殃民者就得死,你比这些该死的人还早死,那就不值得了。”他听完后,心领神会,打定主意要撒个谎了。回到王宫后,他报告说:“我根本就没看到齐国军队在哪,而且社会秩序很安定,没有人慌乱的。”这些话宋康王爱听,而马屁精们又纷纷说:“可见前面被杀的人就是活该,大王真是英明。”宋康王于是赏赐了这个侦察人员很多钱,他后来趁机逃到国外去了,还生活得很富实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4:0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六章 灭宋始末(下)-3




  可是掩耳盗铃的自欺伎俩,除了自我满足之外,岂能改变战场的态势呢?齐国大军一路南下,攻城略地,宋国百姓对桀宋恨之入骨,有谁肯卖力作战呢?此时的宋康王才发现大事不好了,面对齐国人咄咄逼人的进攻,他也牛不起来了。怎么办呢?情急之下,他想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
  宋国与楚国的关系不错,号称“兄弟”般的国家。宋康王便派臧子出使楚国,向楚顷襄王求援。楚顷襄王十分爽快地答应了,并且交待臧子,宋国不要投降,一定要坚决抗战,楚国会提供军事援助的。
  在返回宋国的途中,臧子面露忧色,他的马车夫很不解,问道:“您要求楚国援助,楚国已经答应了,怎么你还忧心忡忡呢?”臧子叹了一口气说:“宋是小国,齐是大国。楚国要救宋国,势必要与齐国结怨,按理说楚王应该面有忧色才对。可是你看到没有,楚王非但没有担忧,反倒兴致冲冲的。他的目的,无非是想坚定我们的抵抗决心,如果我们与齐国血战到底,令齐师遭到损失,这样对楚国才是最有利的。”
  臧子的判断一点也没错。要知道齐国为了伐宋,在外交上下了大力气,在东方与其他四国合纵,在西方与秦国连衡,楚国要是在这个时候去帮助宋国,那未免也显得太不聪明了。果不其然,楚国是光吆喝罢了。齐国的军队一连攻陷宋国五座城池,可是楚国的援军在哪呢?连个影子也看不到呢。
  当然,楚顷襄王喊着要救宋,是别有用心的。说白了,是喊给齐湣王看的。意思是说,我与宋国是兄弟国家,宋国有难,我理所当然有义务出兵的。如果楚国真的出兵援宋,那对齐湣王来说,当然是件麻烦的事情。齐湣王明白楚顷襄王在想什么,无非是想捞点好处嘛,那好吧,只要你保持中立,灭了宋国之后,有你的一份。
  连楚国都不肯出手相援,宋康王完全是孤家寡人了。宋国虽然号称是“五千乘之劲宋”,可是实力与齐国还差远着呢,况且除了齐国之外,赵国、魏国、燕国都派军队参加伐宋战争,这其中任何一个国家也比宋国强啊。
  宋国溃亡的命运已是无法改变了。
  齐国大军已经攻打到了宋国都城,宋康王在城池沦陷之前,跳上一辆马车,夺路而逃。关于他的下场,有不同的说法。一个说法是他逃到大臣倪侯的住所,被齐国人抓住杀死了;另一个说法是他逃到了魏国,死于温地。不管哪种说法是对的,结局是一样的,宋国的历史被终结了,而这位战国史上最大的暴君,也死于非命。在诸侯的兼并战争中,宋国终于被无情地扫出历史的版图。
  中山与宋国先后灭亡,被孟子称为九个大国中的两个惨遭淘汰,剩下来的,只有战国七雄的角逐。

  有几个国家在这场战争获利,其中最大的赢家当然是齐国,它占据了宋国的大部分地盘。魏国与楚国也分到一部分的土地,赵国的李兑则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陶地。可以说,对于东方诸侯来说,这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有一个国家却是例外,这个国家便是燕国。
  伐宋之役,燕国也有派军队参予。可是齐湣王根本就瞧不起燕国,也不知是出于什么缘故,他甚至把燕国大将张魁抓起来处死。此事传到燕国后,举国震惊,燕昭王颜面扫地,一个万乘大国的将军,像一只蚂蚁一样被踩死了。燕昭王一下子觉得血气上涌,满脸通红,怒气难压,他召集文武官员,宣布说:“我兴师伐宋,可是齐国人居然杀我大将,是可忍,孰不可忍?我打算要动员全国武装,攻打齐国。”
  这时有一个人站了出来,说道:“我以前认为您是一位明君,所以情愿作您的臣子;可是现在大王已经不是明君了,请允许我辞职吧。”
  燕昭王定睛一看,说话的这个人名为凡繇,这一通话把他给听愣了,便脱口问道:“这是怎么说呢?”
  凡繇答道:“燕国曾遭灭国之祸,先王(指燕王哙)死于齐人之手。大王您内心极其痛苦,可是仍然选择事奉齐国,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如今大王因为张魁之死,就打算以倾国之力攻齐,那么岂不是把张魁看得比先王还重吗?”
  燕昭王虽说在气头上,可是冷静下来后一想,凡繇说的有道理。当初他采纳苏代之计,怂恿齐国攻宋,就是想把齐国的扩张矛头转向南方。于是他问凡繇说:“那先生您认为寡人应该要怎么办呢?”
  凡繇回答道:“大王应该派一名使臣前往齐国谢罪,这样对齐王说:这都是寡人的过错,大王乃是贤明之君,岂会冤杀诸侯国的大将呢?只有燕国的将军被杀,这都是寡人用人不慎,所以特派使臣前来请罪。”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4: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六章 灭宋始末(下)-4



  自己的大将被杀,还得这样屈尊来讨好齐湣王,有这个必要吗?凡繇认为有必要,让齐湣王更加骄横,更加得意忘形,那么他的末日就快到了。燕昭王不愧是一代明君,要成大事,必须要忍辱负重,小不忍则乱大谋,他决定采纳凡繇的意见,派一名使臣前去齐国。
  燕国使臣到了齐国时,齐湣王正在举办庆功宴呢,大宴群臣,祝贺灭宋战争的伟大胜利。当他听说燕国使臣到来时,也不给燕国人面子,就传令让他上殿。你想想,在一个宴会上召见燕使,这本身就是对使者的极不尊重。使臣上殿后,就依凡繇所说的话,在殿堂上请罪了一番。齐湣王本来就喝了几杯酒,一听到这些,心里更加得意了,要燕国使臣把请罪的话再重复一遍,干什么呢?好让左右群臣明白啊,我齐湣王乃是王中之王,看到没,我杀了燕国大将,燕王还要向我请罪呢。
  “将欲踣之,必高举之。”想要让一个人跌倒,就得先把他举得高高。

  事实上,齐湣王真的有高高在上的感觉。
  灭宋之役,令齐国声威大振。齐国边上的小国,如鲁、卫、邹等国,无一例外,全部向齐国称臣。对于南方的楚国来说,也颇为尴尬,楚国有一块土地,称为淮北之地,伸入到宋齐之间,这块地在战国初期无所属,后来被楚惠王所吞并。淮北之地呈狭长形,延伸到齐国南部,齐国灭了宋国后,乘机占领了淮北之地。
  齐湣王意犹未足。在占领楚国的淮北之地后,他把目标锁定在淮河下游的淮夷,夺取七百里之地。这时的齐国疆土面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水平。如此伟大的事业,齐湣王岂能不沾沾自喜呢?他甚至想要吞并二周(东周、西周),自立为天子,成为天下共主。在伐宋之前,齐湣王对秦国还所有畏惧,可是现在他早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因为齐国在疆域面积上已经不逊于秦国了。
  这里还必须说一说齐湣王对孟尝君的排挤。孟尝君在辞相后,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可是在齐湣王看来,他仍是一个最大的潜在对手。据《史记》“孟尝君列传”所记,齐湣王在灭宋之后,便采取种种措施逼迫孟尝君离开齐国。孟尝君担心遭到毒手,遂从薛邑前往魏国,魏昭王拜他为魏国宰相。也有另一种说法,称孟尝君离开齐国的时间,是在灭宋之前。不管哪种说法属实,孟尝君的离开,肯定使齐湣王如释重负并大大膨胀其野心。因为连秦昭王都畏惧三分的孟尝君,都成了他的手下败将。

  其实齐湣王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以为消灭宋国是一件堪比秦灭巴蜀、赵灭中山的伟绩,其实不然。
  如果要消灭宋国,在齐威王或齐宣王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以大国吞并小国,这并非难事。可是齐威王与齐宣王都没有去冒这个险,显然知道政治风险太大,很容易引来其他诸侯国群起而攻。齐国的地形条件不比秦国,秦国地处关中,易守难攻,而齐国则是丘陵地带,难有天险可以阻止敌人的入侵。我们也看不出齐湣王的执政能力有多么出色,他曾经大权旁落,甚至还被大臣劫持为人质,实在算不上是一个杰出的君王。
  这位齐国君王的品行,从他羞辱燕国使臣一事便可见一斑。这里,我们还可以举一些例子,来看看齐湣王的真实面目。
  在《吕氏春秋》中,记有齐湣王的一则故事。有一回,齐湣王生病了,他听说宋有一位名医,名叫文挚,便派人去把他请到宫中。文挚检查齐湣王的身体后,对太子说:“这个病不用吃药,只要能激怒大王,病自然就好了。只是激怒大王后,我恐怕就保不住性命了。”太子说:“你放心,到时我会劝说父王,你不会有事的。”于是文挚就跟齐湣王约了看病的时间,时间到了,文挚并没有出现。连续三次失约后,齐湣王心里十分生气,好不容易到第四次时,文挚终于来了。文挚走到齐湣王的床头,鞋子也不脱就踩上床,还踩着齐王的衣服。这时齐湣王简直要气疯了。可是文挚仍然继续激怒齐王,他说话傲慢不恭,出言不逊。齐湣王最终无法忍受,从床上跃起来,大声叱骂文挚。没想到这一跃,这一骂,病居然就鬼使神差地痊癒了。文挚果然是一代名医,可是他的下场如何呢?尽管有太子与王后的解释与辩护,齐湣王仍然一意孤行,以“大不敬”罪将文挚处予烹刑,就是活活煮死。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齐湣王之心胸是何等的狭窄。比起燕昭王的忍辱负重,他只是一个死要面子的人罢了。
  死要面子的人,谈不上有大胸襟。
  他高高在上,野心勃勃,可是他忘了一件事:高处不胜寒。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48: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七章 燕国复仇记(上)-1



  从燕昭王即位的那一天起,他就矢志复仇。
  “多难兴邦”,对燕国来说,确是如此。在战国七雄中,燕国一直是最弱小的国家,尽管号称是“万乘之国”,但长期以来在军事上乏善可陈。公元前316年,燕王哙在权臣子之的步步紧逼之下,被迫将王位让出来。然而子之在位不到三年,燕国便爆发内乱。公元前314年,齐宣王以名将匡章伐燕,短短数月的时间,便吞并燕国,燕王哙也在这场战争中身亡。在诸侯的干涉下,齐国独占燕国的计划破产,被迫撤军。公元前311年,赵武灵王把入质赵国的燕国公子职护送回国,成为新的国王,他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燕昭王。
  要重振破碎河山,这是一件艰巨的任务,可是燕昭王并没有知难而退。他上台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广招人才。战国时代,一个国家的兴衰,与人才是密切相关的,燕昭王深知此理,他效仿秦国明君秦孝公,开出优厚的条件,招揽天下英才。
  当时燕国有一位贤人,名唤郭隗,燕昭王召见他并说道:“我们国家不幸发生动乱,齐国乘机袭破燕国。我深知燕国弱小,兵力不强,不能够报仇雪恨。然而如果能得到贤士共同治理国家,以洗刷先王蒙受的耻辱,这是我的心愿。先生如果发现可用的人才,我一定要亲自事奉他。”
  郭隗答道:“大王如果一定要招揽贤人,就请从我郭隗开始吧。这样比我贤能的人,就会不远千里而来的。”燕昭王便为郭隗修建了一座房子,并且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其实郭隗并不是一个十分出众的人,他之所以毛遂自荐的原因,就是给燕昭王树立起一个礼贤下士的标榜。如此一来,比郭隗高明的人,岂能不从四面八方涌入燕国呢?
  事实也是如此。当天下士人得知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求贤才时,许多人便不远千里前来,为燕国的复兴献计献策。在燕昭王所招揽的英才中,最重要的有以下数人:苏代、乐毅、剧辛、邹衍。苏代的故事,前文已叙述,这里说说其他这三个人。

  乐毅是战国时代最杰出的将领之一,他原是赵国人,是魏文侯时代名将乐羊的后代。由于出身将门之家,他自小便刻苦研究兵法,富有谋略。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位道德素养很高的人,年轻时就以“贤能”闻名于赵国。后来,有人把乐毅推荐给赵武灵王,成为其麾下的一名参谋人员。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在沙丘之乱中被赵成、李兑害死,当时国内无人敢为其喊冤。乐毅不想与弑君者共事,便离开赵国,前往魏国。魏昭王虽然收留了乐毅,可是并没有重用他。正当乐毅心灰意冷时,一次出使燕国的任务改变了他的人生。当他作为魏国使臣抵达燕国时,燕昭王以贵宾的礼节待他。
  燕昭王为什么如此厚待乐毅呢?这是有原因的。
  当初齐国吞并燕国时,引起赵国等邻国的担忧。乐毅向赵武灵王献上妙计,以赵国“河东之地”交换齐国“河北之地”,造成齐国欲向中原扩张的假象,以促成诸侯联合起来反对齐国。乐毅这样做,是为了赵国的利益,可间接帮了燕国一个大忙,正因为诸侯们联合反齐,才有燕国的复国。从这点说,燕昭王对乐毅有感激之心。另外还有一点,燕昭王早年曾以国家人质的身份呆在赵国,对乐毅“贤能且好兵”的名声应该略有耳闻。燕国最缺的人才,便是一个能统兵打仗的大将了,如今乐毅自送上门,燕昭王能不挽留吗?
  燕昭王的诚恳终于打动了乐毅,他选择了留在燕国,帮助燕昭王打点军事上的事务,而这正是燕国军力得以崛起的主要原因。
  剧辛是燕昭王收罗的另一名军事人才,关于他的生平,史料很简略。他与乐毅一样,同样来自赵国。当时燕昭王贴出招贤榜,广揽天下英雄,剧辛遂前往投奔。此时剧辛的年龄应该不大,因为他在公元前242伐赵时战败身亡,距燕昭王去世已经过了三十七年。剧辛是燕国重要的将领之一,曾作为乐毅的副手参予指挥伐齐之战。
  邹衍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一代哲人,是战国时代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他原是齐人,在齐宣王时代,就学于稷下学宫,并以“五德终始说”与“大九州说”名闻天下。邹衍入燕时,燕昭王亲自拿着扫帚,为他扫地开路。一个国君能以如此谦卑之心来礼待贤人,在古代君王中,恐怕只有燕昭王一人了。对比一下燕昭王的谦卑与齐湣王的傲慢,我们就不难知道为什么燕国能反弱为强,而齐国却转强为弱。燕昭王修建了一座碣石宫,以供邹衍讲学之用,并尊他为师,亲自到碣石宫听他讲学论道。
  与乐毅、剧辛不同,邹衍对燕国的贡献并非在军事上,而是在经济上。燕国虽然号称“万乘之国”,可是国力并不强,此中的原因,是燕国的经济基础差。在战国七雄中,燕国地处北方,纬度最高,气侯严寒,有很大一片土地尽管土壤肥沃,可是易形成冻土,不能种植庄稼。邹衍对农学颇有造诣,我们也搞不清他究竟用了什么方法,可能是引进良种,或是是改进耕作法,使许多荒地也可以种植黍,这样就大大缓解燕国的粮食问题。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5: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