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1 15: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0)
  
  最后,晋景公想出一个颇为无赖的计策,派出官员解扬前往宋国。
  解扬此行的目的,是搞一些小花招,要宋国君臣千万别向楚国投降,并骗宋国说晋国的援军已经出发,不日就可到达前线。
  这个解扬是什么人呢?他是在十三年前晋楚北林战役中,被楚军俘虏的晋军将领,上一次战败被俘,实属不光荣,这次接手诈骗宋国的任务,也不太光荣。
  解扬从晋国出发,准备绕道郑国前往宋国,此时郑国正与楚国处于蜜月期,便把解逮捕了,移交给楚国处理。作为前楚军的俘虏,楚庄王对解扬并不陌生,他亲自到囚牢中释放解扬,并且还设宴款待。
  楚庄王此举当然别有用心,他告诉解扬,楚国将会还他人生自由,只要他向宋国传话,说晋国的大军不会来解救宋都之围。解扬佯装答应了。
  
  此时楚攻宋之战已经持继了四个月了,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楚庄王急于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逼降宋国。
  解扬被带到了宋国都城的城下,登上了楼车。楼车,就是春秋时攻城战的重要工具,其作用一是窥探敌军城内的守卫情况,一是可以在楼车上居高临下向城上守军射箭。
  楚庄王交待解扬,一定要告诉宋国守军,晋国的援军是来不了的。
  可是解扬一登上楼车,就向城上的宋国守军大喊说,晋国的援军将很快会抵达宋国,宋国守军千万别投降,一定要坚守下去。
  楚庄王一听,坏了,急忙差人将解扬从楼车上拉下来,可是来不及了,宋国守军都听到了解扬的话了,并且信以为真,更加坚定守城的决心,却不曾料到,解扬说的话,原本就是晋国政府的诡计哩。楚庄王虽然十分恼怒,可还是爱惜解扬的勇气,既然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了,干脆就释放了解扬,由此可见,楚庄王之所以能成就霸业,与他的心胸磊落还是分不开哩。
  
  宋国军民苦苦等着晋国的空头支票,左盼右盼,怎么也盼不来晋国援军的影子。
  到了五月份,已经经历了九个月的围城之战还在持续中。无论是楚国一方还是宋国一方,都为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累得疲惫不堪,这时所较量的,已经不是谁的武器优良,谁的战斗力强,而是谁更有耐心,更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楚庄王屯兵城下已经九个月,久攻不下,士气低落,而宋国都城内,粮食已经耗尽,外援仍然不见踪影,形势可危。
  楚庄王先打退堂鼓了,其中的原因,大约是担心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万一晋国突然在这个时候大举出兵,那么楚军的后果不堪设想(只可惜晋军实无此勇气)。
  退兵的命令发布下去,却惹恼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被宋国杀害的楚国特使申舟的儿子申犀,他跑到楚庄王跟前,长跪不起,痛哭流涕进谏楚庄王:“我父亲明知接手出使的任务,必死无疑,却为了报答君王之恩,毅然不顾安危,去完成君王交予的使命,当时君王说过,如若死于宋人之手,必亲自向宋国问罪报仇,现在君王倒要废弃报仇的承诺了。”
  楚庄王自知理亏,可是打了九个月还不能打赢,无论是军队的补给还是士气都出现很大的问题,是继续打呢?还是收兵回国?楚庄王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3: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1)
  
  这时,楚庄王的战车驽驶员申叔提出一条计谋,他说:“现在无论是楚还是宋,经过九个月的作战,承受力都接近极限了,此时应该对宋国实施心理战。我们佯装在城外建房种地,作出准备持久围城的样子,宋国人心里害怕,绝望之下,一定会出来投降的。”
  楚庄王连呼妙计,便吩咐士兵建房种地。
  城楼上的宋国士兵看到楚军不攻城了,忙着建造房子,耕种土地,心里大叫“苦也”,这还了得,楚军打算长期住在城外了。
  宋军统帅华元在一个夜晚,偷偷地溜出城去,潜入到楚军前线总指挥子反的营帐中。子反正在睡觉,华元爬上子反的床头,把他从睡梦中拉了起来。(怪哉,楚军阵营的防御这样漏洞百出,看来管理出了问题,华元在楚营中如入无人之境,大约楚军假戏真做,晚上时还在忙着建房子、种庄稼了。)
  
  华元叫醒了子反,说道:“不瞒阁下,现在我们粮草已经吃完了,城内人易子相食,烧火的木柴也用完了,用死人骨头来烧火。所以敝国君主让我来与阁下谈判。惟请求阁下能照顾宋国的面子,先退兵三十里,那么我们就投降;如果非要在城下签订盟约,那么宋国政府会觉得是一种耻辱,宁死也不会同意的。”
  这个华元真是个大大的庸才。几年前与郑国交战时,被郑国打得大败,自己当了俘虏,还被郑军缴获了将近五百辆的战车。这次溜出城与子反谈判,却一古脑把城内易子相食的惨状都告诉了子反,还好楚国并没有想灭亡宋国(宋国与楚国之间还隔着一个陈国),否则华元这席话,势必会带给宋国灭顶之灾。
  楚军统帅子反一听,原来宋国无非想投降得体面点罢了,便答应了华元的要求,并上报给了楚庄王。
  楚庄王也不想恋战了,同意宋国开出的条件,楚军撤退三十里,宋国开城投降,两国签订停火盟约,这样宋国也纳入楚国势力范围,为了防止宋国单方面毁约,楚国要求将华元作为人质带回楚国。
  这样,历时九个月的围宋之战,以楚国的胜利而告终。
  
  晋国作为中原霸主,面对楚国侵宋,只是开张空头支票,并不兑现,这使得晋国又一次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在楚庄王的有生之年里,晋国莫敢再与之争锋,楚国的势力如日中天。
  可惜的是,伐宋之战四年后,雄才伟略的楚庄王去世,在他位共计二十三年,这一段时间楚国无论在内政上还是对外战争上,都取得伟大的成就,特别是邲之战的胜利,使晋楚争霸中,楚国完全占据上风。
  楚庄王在上台初始,便遇上斗克与公子燮的叛乱,自己还一度被叛军所劫持,这使他在最初的几年里,无所作为,但是他给国人提供了一个发愤图强的榜样。“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句名言,名言的背后是一代英雄战胜自我的不懈努力。在楚庄王七年,楚国又爆发斗椒的叛乱,这并没有动摇楚庄王开拓进取的步伐,他以坚忍不拔的精神,迎危机而上,最终击败最强劲的对手,成为强者中的强者。楚庄王也当之无愧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春秋五霸的不同版本中,齐桓公、晋文公与楚庄王这三人都是稳居其中三席的,这也是对这三个春秋伟人的肯定。
  
  
  (下一章《卷土重来》之《扫灭赤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3: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2)
  
  第十一章 卷土重来
  
  一、扫灭赤狄
  
  邲之战的惨败使得晋国在与楚国的百年争霸中落入下风,中原地区的郑国、陈国、许国、蔡国、宋国等均成为楚国的势力范围,楚庄王的霸业如日中天,晋国向南扩张的战略严重受挫。
  为避免与楚国发生直接冲突,晋国大力转变战略,将扩张的重心转向周边地区的,集中力量对付北方的狄人,以巩固自己的后方,扩大地盘。
  对晋国来说,这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晋国地处周王国的边缘地位,长期与戎人、狄人混居,其中狄人主要有三支:白狄、长狄、赤狄。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晋国与狄人交战的历史。
  
  在公元前七世纪六十年代,是狄人势力极盛的一个年代,赤狄攻破邢国、卫国,以齐桓公之强,也仅能阻止其深入中原,无法对其形成致命的打击。
  狄人四处出击,公元前666年,赤狄中的皋落氏也向晋国发动进攻,晋献公命令太子申生率兵讨伐,并且在稷桑击败了皋落氏。
  太子申生被陷害而死后,公子重耳逃亡到狄,前后时间长达十六年。在此期间内,晋献公为打击重耳,命令大将里克率师伐狄,并且在采桑一役中击败狄人军队,但是不久后,狄人便对晋国发动进攻,以报复采桑战役的失败,这显示了狄人不俗的实力。
  公元前645年,晋国在韩原之役中被秦国打得大败,晋惠公被俘。狄人乘晋国新败之机,发动大军进攻晋国,取狐厨、受铎,渡汾水,直抵昆都,这是一次很大的威胁。晋惠公担心强大的狄人协助公子重耳返回晋国,便派人入狄准备刺杀重耳,重耳被迫离开狄国,前往齐国避难。
  此后,狄人开始加入中原之争,首先是邢国勾结狄人打击卫国,继而是周王室援引狄人打击郑国,甚至周襄王还娶了狄人女子作为正娶夫人。
  
  面对日益强大的狄人,晋文公在赢得城濮之战的胜利后(公元前632年),便着手组建新的军队,即“三行”,针对狄人主要是步兵的特点,晋国新建立的三军,也是以步兵为主,主用于防备狄人的进攻。
  三年后(公元前629年),晋文公又将“三行”改编为新上军与新下军,晋国总计有五个军的兵力,抵御狄人成为晋国重要的战略目标。
  在之后一段时间里,狄人的气焰极为嚣张。
  公元前629年,狄人进攻卫国,迫使卫国政府不得不迁都以避其锋芒。
  公元前627年,狄人乘晋国与秦国爆发殽山之战的机会,先是向东进攻齐国,而后又大举进攻晋国。不过狄人遇上了全盛时期的晋国军队,在箕城之战中,白狄军队遭到重创,其首领被晋军将领郤缺俘虏,经此一役,狄人中的白狄这一分支开始走向衰落。
  
  箕城之败,使狄人意识到无法与强大的晋国对抗,遂侵略东方诸国。
  公元前623年,狄人入侵齐国。
  公元前620年,狄人入侵鲁国西部边境,鲁国向晋国告急,赵盾派使者前往与狄人交涉。
  公元前617年,狄人入侵宋国。
  公元前616年,长狄的鄋瞒部落大举进攻齐国与鲁国,鲁国大夫叔孙得臣率军迎战,在咸地战役中,一举重创鄋瞒部落的军队,俘虏并杀死鄋瞒部落的首领长狄侨如。这一仗是华夏族在一系列的“攘夷之战”中的重要一役,狄人中的长狄经此一役,一蹶不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3: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3)
  
  相比白狄与长狄,赤狄的势力更强,对华夏族的危害更深。
  公元前606年与605年,赤狄军队两次入侵齐国。
  公元前603年,赤狄进攻晋国,包围怀地与邢丘两地,晋成公打算出兵与赤狄决战,大将荀林父提出一个骄纵狄人的战略:“使病害其民,恶贯满盈,然后可一举歼灭之。”荀林父此意见,其实乃是因为晋国正与楚国争取中原,实无法同时对楚与赤狄作战。
  次年,即公元前602年,赤狄军队再次攻晋,把晋国向阴的庄稼给割走了。
  赤狄不仅对外连续发动对晋国的进攻,而且对内也役使其他的狄人部落,狄人的内部矛盾很尖锐。在这种情况下,晋国元帅郤缺决定充分利用狄人的内部矛盾,与众狄和解,孤立赤狄。
  公元前598年,晋景公与除赤狄外的诸狄人部落首领达成和解协议,这个成功的外交行动,对晋国稳定边疆起到重要作用。
  
  与众狄实现和平后的第二年,晋国在邲之战中惨败给楚国。
  邲之战中晋军战败主要责任人先縠由于深感罪责深重,难逃其罪,心里暗想着不如怂恿赤狄的军队进攻晋国,万一赤狄军队得手,推翻了晋国政府,那么自己便可以出来善后,再另新君,从而逃脱惩罚。
  但是先縠的这个阴谋,不仅葬送了自己,而且也葬送了赤狄。
  赤狄军队在先縠的教唆下,侵入晋国的清原地区(现山西省稷山县东南),但是遭到了晋国军队的迎头痛击,而且晋军从赤狄战俘口中得知其入侵与先縠阴谋有关,晋景公下令深究先縠在邲之战与赤狄入侵清原地区的战争责任。
  先縠被逮捕,经过审讯后,被判处死刑,全族均惨遭屠灭。
  在此前,晋国的国策主要是兵进中原,与楚国争霸,在西面还得提防虎狼之国秦国的入侵,一时还没有精力来收拾赤狄。
  邲之战后,晋国在中原地区主动避免与楚国发生新的军事冲突,甚至在公元前594年楚军大举入侵宋国,宋国多次在晋国请求援助的情况下,晋国仍然不敢派兵与楚国进行正面交锋,只是派了一个特使前往宋国口头上敷衍了一下。这也说明晋军的士气低落到了何种地步。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政府决定避开强敌楚国,转向实力较弱的赤狄,以提振晋军的雄风,并且扩张晋国的土地。
  
  当时赤狄主要分属四个部落:潞氏、甲氏、留吁、铎辰。
  公元前594年,赤狄的潞氏部落发生了一起政变,当时潞氏的执政大臣叫酆舒,这个人很强悍,根本不把酋长婴儿(婴儿是潞氏酋长的名字,春秋时期名字,有些现在看起来很古怪)放在眼里,有一次跟酋长发生争执,一时怒起,就杀了酋长婴儿的夫人,同时还打伤了酋长的一只眼睛。这个酋长的夫人,就是晋国现任国君晋景公的姐姐。
  事情传到晋国之后,晋景公大怒,决心要讨伐潞氏,要求诸大臣商议。此时的晋国高层还没有从邲之战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很多人都反对与潞氏赤狄开战,因为潞氏的执政大臣酆舒这个人很有些才干与本领(到底是何本领,现在也搞不清)。这时晋国的大夫伯宗站出来说话了:“酆舒那点本领算什么呀,这个人有五大罪状:一是不祭祀祖先;二是沉溺于酒色;三是不任用贤人;四是杀害酋长夫人,我们国君的姐姐;五是打伤了酋长的眼睛。这个人虽然跟商纣一样有点小聪明、小才能,可是只会自取灭亡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3: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4)
  
  晋景公让荀林父统率大军,前往讨灭潞氏赤狄。
  作为中军元帅,荀林父对邲之战的失利负有相当大的责任,但晋景公仍然让他官复原职,这种信任,使得荀林父感激涕零,决心要以一场完美的胜利来报答国君的信任。
  荀林父率领晋军主力深入狄境,虽然晋军的军队素质比起楚军还有些差距,但是跟潞氏赤狄相比,那就不是同一层次了。
  晋军势如破竹,六月十八日,潞氏赤狄的主力与晋军在曲梁(山西省潞城县西)展开决战,晋军勇不可挡,潞氏赤狄的军队被晋军围歼。
  八天以后(六月二十六日),潞氏赤狄的全境都落入晋军之手,潞氏灭亡。
  酋长婴儿被俘,后来被送到晋国安置;潞氏的执政大臣酆舒逃跑到卫国避难,卫国人不敢得罪晋国,将酆舒引渡到晋国,酆舒最后被晋国政府下令处死。
  这次辉煌的胜利为荀林父挽回了面子,也极大鼓舞晋军的士气。
  
  正当荀林父的大军还停留在潞氏赤狄的地盘上时,西面的秦国却趁火打劫。
  七月,秦桓公带领秦军攻入晋国,企图捞点好处,兵锋抵达晋国境内的辅氏(山西省大荔县东)。晋景公率军亲征,晋军将领魏颗作为前线指挥,在辅氏地区与秦军作战,结果秦军发现晋军还是不好惹的,吃了个败仗,晋军俘虏了一名秦军的大力士(秦国人尚勇,多出力士)。
  晋军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在两个战线上均取了胜利。
  
  晋景公决心彻底铲除赤狄的势力,当时赤狄还有甲氏、留呈、铎辰三个部落。
  在灭潞之战的次年(公元前593年),晋景公以名将士会为统帅,率领大军进击赤狄的这三个部落。这三个部落原先实力就不如潞氏部落,况且士会擅于用兵,所以进军十分的顺利。这次扫灭赤狄余部的战争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甲氏、留呈、铎辰三个赤狄部落全部被晋军攻破,土地并入晋国的地盘。
  自从齐桓公、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战略以来,晋军这两次扫灭赤狄所取得的“攘夷”战果最为显著。连晋景公也感到有点意外,既然“攘夷”了,免不了要表示“尊王”一下,所以晋景公安排了一次盛大的献虏活动,把赤狄的俘虏绑赴周王的都城,趁机向周王表示尊敬之意。
  士会在扫灭赤狄返回国内后,受到了空前的礼遇,他个人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他接任了晋国中军元帅之职,也即三军总司令,同时兼任晋国的执政大臣(晋国是军国主义国家,军方首脑即政府首脑)。
  一年后,明哲保身的士会急流勇退,主动让出中军元帅的职位,由原上军副司令郤克接任(郤克曾是士会的直接部下,士会原是上军司令)。
  
  虽然赤狄四个部落被扫灭了,但是有一部分逃出的赤狄人聚集到了廧咎如(河北安阳西),为了防止赤狄人的重新崛起,晋国政府准备对赤狄进行最后一次打击,以彻底杜绝赤狄人的隐患。
  公元前588年,中军总司令郤克会同卫国将领孙良夫,共同发动对赤狄的最后一战,这个赤狄余部无法抵挡晋、卫联军,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至此,晋国对赤狄的扫灭大功告成。这使得晋国得到了广大的土地与人口,并且消除了长期威胁晋国的军事隐患,为晋国重振雄风打下基础。
  
  
  (下一节《晋齐交锋:鞍之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2 13:5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5)
  
  
  二、龙争虎斗:鞍之战
  
  齐国自齐桓公、管仲之后,便丧失了中原霸主的地位,不过凭借其雄厚的积累,始终是东方大国,至少可以独霸一方,在国际上还是有影响力的,即便是楚国和晋国,也绝不敢把齐国当作郑国或宋国那样的二等国家来看待。
  这也使得齐国有点沾沾自得。齐国并不象其他诸侯国那样,将晋国奉为盟主,而是比较特立独行,晋国为了同楚国对抗,也不能不积极拉拢齐国作为盟友。
  公元前592年,晋国想要主持召开国际会议,派上军副司令郤克作为大使前往齐国,准备邀请齐顷公参加。
  郤克是晋军中的后起之秀,又是新任中军元帅士会的老部下,派他前往齐国,表示晋国对齐国的尊敬。同时到齐国进行访问的人,还有鲁国的季文子,卫国的孙良夫和曹国的公子首。
  可巧的是,这四个人在生理仪表上或多或少有点缺陷:鲁国的季文子是秃发,卫国的孙良夫是跛脚,曹国的公子首是驼背,而晋国的郤克则是独眼。
  齐顷公见到这四个使者长得这样子,觉得很好玩,为了逗后宫的女人们开心,他决心让这四位使者出出洋相,于是就让四位有着同样生理缺陷的人为这四位使者驾车,然后让自己的母亲萧同叔子以及后宫佳丽们躲在帷幕后面偷看。
  当郤克走上台阶时,听到从帷幕后面传来女人们“吱吱”的笑声,他感到怒不可遏。
  堂堂的大国使者居然被齐国人如此戏弄,这口气,郤克怎么咽得下去?郤克二话不说,当即转身而去,将出使的重任交给他的副手栾京庐,自己则回晋国去了。
  回国后,郤克马上向晋景公汇报了齐国对各国使臣的侮辱,并请求带兵征讨齐国。但是晋景公不想因为郤克的个人恩怨而得罪齐国,没有答应。郤克不死心,又向晋景公请求带领自己的家兵(大国上卿还拥有自己的私家军队)前往征讨,也没有得到同意。
  
  夏季,晋国召集的国际会议在断道(山西沁县西)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晋国、鲁国、卫国、曹国、邾国以及齐国。
  齐顷公派了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等四人前来参加会议,这四人进了晋国后,就打听到郤克正准备对齐国的使者进行报复,高固一看苗头不对,找了个机会偷偷地溜走了,逃回国内去了。
  剩下来的三个齐国使臣日子也不好过,由于齐顷公侮辱了晋国、鲁国、卫国与曹国的使臣,现在要为之付出代价了,鲁国、卫国、曹国三国联合提出抗议,要求拒绝齐国使臣参加会议,在晋国一方,郤克也乘机大造声势。
  晋景公一看众愤很大,也不敢得罪太多的国家,要不然这次国际会议就开不下去了,于是将三位齐国使臣扣押了起来。
  本来晋国是想与齐国联合,共同商讨对付郑国、许国、宋国等亲附楚国的国家,但是由于齐国发生“侮辱使臣”事件,反倒使两国关系走向对立,晋国政府扣押齐国使臣,又使得两国的矛盾激化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6)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晋齐两国政治关系恶化,直接导致军事冲突。
  第二年(公元前591年),晋国与卫国出动联合军队,对齐国发动进攻,联军一直打到了齐国境内的阳谷(山东省东平西北),齐顷公无可奈何,与晋国签下城下之盟,并且派出人质前往晋国,晋、卫两国军队方才退兵。
  齐顷公所种下的恶果够他受的。
  鲁国政府也准备对齐国实施报复,鲁国执政季文子是春秋时代赫赫有名的政治家之一,他与郤克一样,在出访齐国时受到羞辱,春秋时代的人多重名誉,荣誉感高于一切,这口恶气,不报仇不行。
  不过鲁国实力远逊于齐国,要单挑的话,那不是齐国的对手,怎么办呢?当时最强大的国家,莫过于楚国了,此时楚庄王尚且在世,呼风唤雨,雄霸天下。
  鲁国政府决定向楚国借兵(此时晋国与齐国刚签定停战定,鲁国不能依靠晋国的帮助),楚庄王正有北进中原的雄心,现在鲁国找上门来,岂不正投所意?他一口答应了鲁国的请求,决定出兵协助攻打齐国。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一年的七月,楚庄王病逝,这使得楚军协助鲁国进攻齐国的打算成了泡影。
  
  楚庄王之死,给齐鲁冲突带来了变数。
  新上台的楚共王一改父亲楚庄王的政策,转同齐国联合。这一重大转变令鲁国政府震惊,齐顷公以高超的外交手段,不仅斩断了鲁国与楚国的联系,而且还与楚共王达成秘密协议,共同出兵,瓜分鲁国。
  国际形势的转变,对鲁国相当不利。一旦齐国与楚国南北夹击,鲁国的悲惨命运可想而知,齐顷公这一高明的外交攻势,令鲁国政府措手不及,现在惟一个希望,只能寄托在晋国的援助上了。
  鲁国大夫臧宣叔火速前往晋国,会晤刚刚升任中军元帅的郤克。臧宣叔找对了人,郤克在晋国国内是强硬派实权人物,主张武力讨伐齐国,对于鲁国政府的请求,郤克满口答应,并且说服晋景公,与鲁国签订同盟条约,共同对抗齐国与楚国。
  齐、鲁两国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了。
  
  公元前589年春季,齐鲁战争爆发!
  齐顷公亲率大军从北面侵入鲁国,包围了鲁国的北方重镇龙邑(山东泰安东南)。齐军对鲁国的城池进行了猛烈的攻击,鲁军拼死抵抗,在反复争夺战中,双方各有伤亡。
  齐顷公的宠臣(嬖人)庐蒲在战斗中,被鲁国的守军俘虏了。齐顷公向鲁国守军放话,愿意以撤兵作为条件,换取庐蒲的生命。鲁国人对齐顷公恨之入骨,偏偏就不放人,而且把庐蒲杀死,将尸体挂在城墙上示众。
  齐顷公望见了庐蒲血淋淋的人头,他气急败坏,亲自充当鼓手,擂响战鼓,这是进攻的信号。齐军见国君亲自擂响战斗的鼓声,无不感奋向前,蜂拥而上,奋勇登城。面对蚁群般涌来的齐国士兵,守城的鲁军虽然拼死抵抗,终究寡不敌众,经过三天的血战,龙邑沦陷。
  齐军马不停蹄,继续向南挺进,直抵巢丘。
  
  为了缓解鲁国战场上的压力,鲁国的盟友卫国出兵攻入齐国。
  卫国军队的统帅孙良夫,也是一个曾被齐顷公侮辱过的人,在打击齐国上,也非常的积极。齐顷公得知卫国卷入战争,偷袭齐国的消息后,立即移师回国,迎战卫国军队。
  卫国毕竟是一个小国,在军事实力上也比较的弱小,在遭遇齐军之后,军心开始动摇,卫国军队中有些将领就想着逃跑。齐军对卫军发动猛烈袭击,卫军抵挡不住,撤出齐国。齐国军队乘胜反击,攻入卫国,在新筑与卫军展开大战,结果卫军大败。
  新筑会战的失利,令卫军总司令孙良夫灰心丧气,而军队更是士气低落,不堪再战。孙良夫打算放弃防线,继续后撤,这时,他的部下石稷站出来,力劝孙良夫重振士气,巩固防线,继续抵抗齐军,并且故意放出风声,扬言卫国的援军马上赶到。
  齐顷公得知消息后,不敢贸然深入,卫、齐两军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看来要彻底扭转战局,打志垮齐军,非得让晋国的军队卷入不可。否则一旦楚国卷入战争,与齐国合力夹击鲁国,后果不堪设想。
  
  卫国的统帅孙良夫亲自前往晋国请求救兵,而此时,备受齐军压迫的鲁国,再派出臧宣叔出使晋国。两人都前往郤克处,请求中军总司令郤克伸出援助之手。
  虽然晋国与鲁国签订同盟条约,但自从齐、鲁战争爆发后,晋景公仍然迟迟不肯卷入战争,晋军总司令郤克也心急如焚。会见孙良夫与臧宣叔后,郤克与两人一同前往晋见晋景公。
  郤克警告晋景公,卫国与鲁国都是晋国的重要盟国,现在两国同时与齐国开战,而且楚国的军队也随时可能介入,如果晋国不能及时出兵,那么晋国在东方的势力可能将受到重创,楚国势力将席卷中原,到时晋国根本无力与楚国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晋景公终于答应郤克的请求,决心参战。
  晋景公拔给郤克包括七百辆战车的庞大军队。这个军队的数目相当于城濮之战中晋军的总兵力,但是郤克仍然嫌不足。
  郤克对晋景公说:“当年文公一代雄主,手下强将如云,所以以七百辆战车的兵力就击败了强楚,但是现在,我的才能跟先辈们相比,连给他们做马夫的资格也没有,一定要有更多的兵力才可以保证战胜对方。”
  晋景公沉吟了片刻,答应拔给郤克八百辆战车。八百辆战车,这在晋国战史上,是迄今为止最宠大的战车集群。郤克心情愉快,当即集合了三军队伍,开赴与齐国作战的前线。晋军的中军集团由郤克当担总司令,上军集团由士会的儿子士燮指挥(上军副司令),下军集团的司令员是栾书,韩厥担任三军的司马,负责军纪与后勤。
  郤克早就期盼着有这么报仇洗耻的一天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7)
  
  齐顷公是个高傲却不乏勇敢精神的君主。
  自从失去霸主地位后,齐国人并没有放弃复兴国运的梦想,所有人都怀念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桓公时代。齐顷公志向远大,但他的才能显得不足,一个堂堂大国君主,竟然为了后宫女人的欢笑,而不惜得罪强大的晋国与鲁、卫等邻国,视国家处益于不顾,自信过头了。
  齐顷公对鲁国与卫国开战,两线作战,战报连捷,心中好不得意,自以为不朽之勋业,触手可及。可是晋国出兵了,不过他并不担心,也不害怕。
  郤克统率的晋国军队越过卫国边境,进入到齐国境内的靡笄山时,齐顷公不仅不惊慌,反倒有些兴奋,只要一战而击败晋军,自己便是当之无愧的中原霸主了,他没有退却,反而派人前往晋营来下战书,要求与晋国军队决一死战。
  面对齐国使者的公然挑战,晋军将领冷嘲热讽地说:“我们晋军的军队打起仗来,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不必有劳你们的国君来下战书,我们自会勇往直前的。”
  
  齐顷公正被齐军在鲁国和卫国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听说晋军统帅郤克接受了挑战书,心情十分愉快,对左右说:“晋军接受挑战,本是寡人的愿望,就算他们不答应,寡人也一定会跟他们兵戎相见的。”
  他也不知是准备了什么秘密武器,对于胜利是胸有成竹。
  春秋时代是一个乱世,在乱世中,勇敢是一个人最高的品德,这是一个尚武的时代,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
  晋军接受了挑战书,在齐军中,有一个人迫不及待要表现他的勇敢,这个人就是高固。高固原先是齐国派往晋国参加国际会议的四名代表之一,但到晋国境内时,发现晋国人对齐国人很不友善,特别的郤克,扬言要对齐国人报复,于是他就撇下同伴,自己偷溜回国了,其他三个同伴全部被晋国人扣押。回到国内,免不了许多人认为他胆小怕死,在那个尚武的年代里,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耻辱。
  高固要利用这个机会来清洗这个耻辱。
  齐、晋两军还未开战,高固先自己行动了。
  夜幕降临后,他偷偷摸摸地潜入到晋军的兵营中(看来晋军的防御并不是无懈可击),拾起一块石头砸伤了一个晋军的士兵,并把他活捉了,然后偷了一辆晋国的兵车,载着俘虏从晋营中飞奔出来,趁着夜色的掩护,躲过了晋军的追击(春秋时代的铁金钢007)。在路上,他拔起一棵小桑树,系在战车后面,然后大摇大摆地驾驶回齐国的大营。
  他驾着这辆晋国的战车,让车后的桑树扬起飞尘,绕着齐国大营跑了一圈,得意洋洋的,齐国的士兵们都以崇拜的目光看着这位英雄,为之欢呼致敬。
  高固更狂了,得意之间说了一句牛话:“欲勇者贾余馀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们想要勇敢吗?行,我把剩下的勇敢卖给你们。
  你说牛不牛?
  
  高固的壮举,对于好战的齐顷公来说,无疑是增添了一剂兴奋剂。
  六月十七日,决战的日子到来了。
  晋国与齐军双方的大军严阵以待,把兵戈擦得亮镗镗,齐顷公心里很激动,当手下给他送上早餐时,他一手推开,神闲气定地说:“待我消灭了晋军之后再吃早饭不迟。”
  交战双方都进入战斗位置,战车展开队形,无论是晋军还是齐军,都精神饱满,士气旺盛,夏日的原野上弥漫着威武雄壮之气。
  齐顷公求战心切,还不等把所有的马匹都上护甲,就命令擂鼓前行,并且身先士卒冲向晋军(勇气可嘉)。晋军也不示弱,元帅郤克擂响战鼓,声震九霄,士兵们一面大声吆喝着,一面冲向敌阵。这是两支强大的军队的对决,晋国军队奋勇厮杀,齐军军队拼死抵挡。一排排的士兵倒下,连大将也一样血染疆场。
  
  晋军总司令郤克亲自在指挥车上擂鼓冲杀,在那个信息落后的时候,士兵们的作战命令,要视旌旗与战鼓,来达到协同作战。
  在战斗中郤克被齐军的流矢所伤,血流个不停,一滴滴地落在鞋子上,但郤克咬紧牙关,没有停止擂响进攻命令的鼓声,最后实在挺不住了,对战车的驾驶员张侯说:“我受伤啦。”
  张侯对郤克说:“主帅您瞧瞧,从一开始打仗,我的手臂就被流箭射穿了,我把箭折断了,还坚持驾驭战车,您瞧瞧战车左轮,都被我的血染成黑红色了。我也不敢吭声说受了伤,主帅您忍耐一下吧。”
  郤克回头一看,只见张侯的手臂上还插着一支箭簇,鲜血从手臂上直渗出来,但张侯却没呻吟一声,元帅一看,不好意思了,他又转头看看身边的车右护卫郑丘缓,没有吭声,但暗示这名护卫:元帅我受伤了。
  郑丘缓说话了:“从开战起,每当战车经过险要之地时,我都跳下去用手推车,您哪知道啊?不过元帅真是受伤了。”
  张侯勉励元帅郤克道:“全军上下都盯着我们指挥车上的旗鼓,军队的进退都得听它的,这车上只要还要一个人在,就可以号令全军,如果我们因为负伤而撤退,那就要败坏大事了。我们做为武士,披坚执锐,本来就做好随时战死的准备,现在虽然受点伤,但还没死哩,元帅还是继续尽力吧。”
  说完后,张侯左手拉起马的缰绳,右手锤起战鼓,战车向前飞奔而去。晋国士兵们一看元帅的座车勇猛地冲锋,也一拥而上,奋勇冲杀。
  
  晋军勇不可挡。
  齐军虽然实力不弱,但作战经验不如晋军丰富,晋军士兵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早就习惯了刀林箭血的血腥战场,渐渐地,齐军顶不住了,防线很快就被突破。
  遭遇战很快就变成一边倒的追击战。
  齐军支撑不住,开始溃退,一直败退到华不注山地区。晋军紧紧咬住齐军不放,齐军就顺着华不注山的山麓地带逃,晋军在后面追,就这样绕圈子,绕了华不注山三圈(要是晋国军队早知齐军要绕山三圈,那何苦在后面苦苦追击,只消找个地方坐下来守株待兔了)。
  晋军高级将领司马韩厥身先士卒,战斗在最前线,亲自驾驭战车,紧紧追随着齐顷公的兵车。按道理,战车上指挥员的位置是偏左,正中是御车夫,右侧是还有一名车右护卫,可是韩厥在前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到父亲对他说:“你不要在战车的左右两侧。”韩厥便调整自己的位置,居中间驾驭战车。
  齐顷公的御者邴夏说道:“那辆车上的御者,好象是一名君子。“
  齐顷公回头见韩厥拉着缰绳勇往直追,看上去不是一般的战车驾驶员,象是个身份显贵之人,便对左右说:“既然这是个君子,用箭射死他,这有违武士的精神。”便下令只射杀韩厥左右两侧的护卫,不谢杀韩厥本人。
  这就是春秋时代的武士精神,英雄重英雄,此乃武德。
  齐顷公麾下射手瞄准韩厥的战车,连续射杀了他的左右护卫,但是韩厥仍然紧追不放。
  晋军将领綦毋张在战斗过程中,战车损坏了,他看到韩厥车上的护卫都战死了,就跳上车说:“请准许我搭您的车子。”韩厥想起那个梦里的预言,便用胳膊肘把綦毋张挡在自己的身后,不让他站在车的左右位置。韩厥作为晋军司马(军法官),在军中地位颇高,能冒着很大的风险,保护部将綦毋张免遭对方狙击手的射杀,这也足以让人称道其勇敢的精神。
  齐顷公在逃跑时,出了意外,在华不注山下,战车的左右两匹马被树木所绊倒,战车跑不动了,停了下来,结果被韩厥追上了。
  情急之下,战车护卫逢丑父急中生智,与齐顷公换了衣服,逢丑父装扮成国君,而齐顷公则冒充战车护卫。这时韩厥跳下车,他没有见过齐顷公,当然,当时也没有照片可以辨认,只是看到逢丑父一副国君模样坐在车上,便按照当时的礼仪,手执马的缰绳,徐徐走到逢丑父跟前,先礼后兵,又是敬酒又是献玉,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把逢丑父抓了起来。
  逢丑父趁韩厥摆客套话时,以命令的口气对伪装成护卫的齐顷公说:“你下车去附近给我取点泉水来。”齐顷公心领神会,假装去找泉水,趁机逃跑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0: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8)
  
  韩厥自以为逮住了齐顷公,心中好不得意,带着逢丑父去见中军主帅郤克。
  郤克曾出使过齐国,被齐顷公侮辱过,一看韩厥带回来的俘虏,根本就不是齐顷公,韩厥这才知道原来上当了。郤克大怒,准备要杀掉冒充齐顷公的逢丑父。
  逢丑父大呼道:“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位肯冒充国君并为之承担祸患的好汉,今天就有这么一个好汉在此,阁下还要杀他吗?”
  这一番话,令郤克肃然起敬,毕竟是英雄重英雄,便说道:“这个人不趋利避害,宁愿牺牲自己来解救国君,今天我要是杀了他,会遭天谴的,还是把他放了吧。这可以为世人树立忠君报国的榜样。”就这样,逢丑父以自己的忠诚与勇敢,赢得对手的尊敬,后来被释放回齐国。
  战争是很残酷的,但是春秋时代礼义的原则,是武士们必须遵从的道德标准,所以在残酷中,多少也体现出区别于蛮族的文明。
  齐顷公也值得称道,他不是贪生怕死之辈,在脱险后,重整残兵剩将,又多次杀入晋军阵营中,企图营救逢丑父,作为一个国君,身先士卒,也相当不容易了。齐顷公的无畏,也赢得对手的尊敬,当时晋军一方还有狄人兵团、卫国兵团参战,连这两支军队也恪守当时的传统,当齐顷公杀进来时,只是进行防御,并不想置他于死地。虽然没有营救成功,其勇武善战的精神,也足以喝彩了。
  
  这次晋、齐发生的会战在鞍(山东济南西北),史称鞍之战。
  这是晋齐两个大国爆发规模空前的大会战,这次会战以齐国的失败而告终。
  当齐顷公从齐国的徐关返回国都时,他沿途激励镇守城池的官兵说:“你们要加强防备,因为齐军已经战败了。”
  晋国人乘胜追击,从丘舆一直追到马陉,已经直接威胁到齐国首都临淄的安全。齐顷公派出齐国大夫宾媚人作为全权特使,带着两件宝物,前往晋军司令部,向晋军元帅郤克请求和谈,同时表示愿意归还所占领的鲁国、卫国的土地。临行前,齐顷公还交待宾媚人,如果晋国不同意的话,那么就让郤克开出停战的条件。
  作为战胜一方的晋军,对齐国的谈判条件显然不屑一顾。总司令郤克开了一个苛刻的条件:第一,要求将齐顷公的生母萧同叔子作为人质带回晋国;第二,要求齐国境内的田地都改为东西走向。
  这两个条件得做点解释。
  首先是以萧同叔子作为人质,萧同叔子是齐顷公的母亲,齐国的国母,当时齐顷公为了让母亲开心,故意戏弄羞辱郤克等人,郤克对此耿耿于怀,现在他针锋相对,提出这种带有羞辱性的议和条件;其次,为什么要求齐国的田地改为东西向呢?当时中原主要是农耕国家,道路的取向,往往是依据田亩的取向,郤克要求齐国的田地改为东西向,就是说道路也改为东西向,一旦晋国军队发动战争时,战车就可以畅通无阻地深入到齐国内地了,而且这个改造可是一个大工程,光这个工程就可以把齐国折腾得半死了。
  
  如此严苛的条件,齐国是无法接受的。
  齐国和谈特使宾媚人据理力争,针对晋国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他说:“萧同叔子是我国君主的母亲,齐国的国母相当于晋国的国母,假如晋国一定要向天下宣布,只有以国母作为人质才能取信于晋国,那么就等于宣布各诸侯国必须要背上不孝的罪名,这有悖以孝治天下的传统吧。”
  针对晋国的第二个要求,宾媚人又说:“一个国家田亩的分布,是根据所处的地形、土壤条件来布置的,可是晋国却提出如此不合理的要求,强迫齐国把田亩改为东西向,这样做只是方便晋国战车的行驶,却丝毫不考虑耕作的便利,这完全违背了先王之道。违背先王之道,请问晋国又如何成为天下的盟主呢?”
  郤克听了之后不吭声,宾媚人知道,晋国崇尚武力,跟郤克谈先王之道,对牛谈琴。虽然齐国是战败国,但不能一味示软,必须要有硬的一手才行。
  想到这里,宾媚人又继续说道:“如果您答应我国的要求,那么我国将献上宝物与土地,重结两国之好;如果您不答应的话,那么我们只能重振残兵败将,依托城池做最后一搏了。”
  
  晋军总司令郤克还没有表态,这时鲁国、卫国的代表早就按捺不住了。
  鲁国与卫国都是齐国的邻国,而且实力也远逊于齐,这次仗着晋国撑腰,总算打败了齐国了,可是来日方长啊,如果与齐国的关系闹得太僵了,对自己没有好处,而且齐国与楚国之间有军事同盟条约,一旦战争陷入僵局,楚国很可能从南方大举北上,加入到这场战争。
  两国代表私底下商量了一番,对郤克说:“齐国人对我们已经恨之入骨了,这次战役又死了不少人,如果将军不接受齐国的要求,那么只会令他们更加仇恨我们了。再说,现在齐国已经屈服了,晋国可以得到齐国的宝物,我们两国可以收回被占领的土地,这个收获已经很大了,况且还可以避免与齐国结下更深的仇怨,何乐不为呢?就算继续打下去,上天也未必就让晋国永远都打胜仗啊。”
  鲁、卫两国代表其实是暗中提醒郤克,不要忘了,齐国是与楚国有军事协订的,如果楚国介入,晋国军队也不一定能打赢。但是两国代表都没有明说,因为自从邲之战后,晋军对楚军有一种畏惧的心理。
  
  既然鲁、卫两国都帮齐国说话了,郤克也只得顺水推舟,答应了宾媚人最初的谈判条件。这一年的七月,晋、齐两国在袁娄签订盟约,齐国归还所占领的鲁国、卫国土地,这个结果,与战四方代表都能接受。
  鞍之战,是晋国继扫灭赤狄后所取得的又一场伟大胜利,这标志着晋军已经从邲之战失败的阴影走出,并且成功地捍卫了自己北方霸主的地位,晋楚争霸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而齐国经此一役,地位愈加的下降,根本无力与晋、楚对抗了。
  晋国的胜利使其在中原地区的势力大大增强,而这又将使晋、楚两国的矛盾无法避免,一场更大的冲突也在悄悄的酝酿之中。
  
  
  (下一节《情欲的力量:巫臣降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2-26 10: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179)
  
  
  三、情欲的力量:巫臣降晋
  
  郤克选择与齐国媾和是正确的,楚国果然已经秣马砺兵,准备北上援助齐国。
  楚军统帅部制定了一个援齐计划,这个计划是向攻取阳桥(鲁国城邑),对鲁国施加压力,迫使以晋国为首的伐齐联军放弃在齐国境内的攻势,退回鲁国境内与楚军进行会战。
  为了联合齐顷公,楚共王先派申公巫臣出出使齐国,向齐国政府通告楚军发动进攻的时间。
  巫臣受命前往齐国,然而,他暗地里却怀着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已经做好准备,只要离开楚国,就将永别了楚国,因为他将去寻找一个女人,为了这个女人,他豁出去了。
  这个女人,就是陈国的风流女子,夏徵舒的母亲夏姬。
  夏姬原本是郑国美女,她的第一个丈夫短命,结婚不久后就去世,她便嫁给了陈国贵族御叔,生下儿子夏徵舒,可是后来御叔由于某些原因被杀,夏姬便成了寡妇。
  寡妇门前是非多,她年轻貌美,以致于陈灵公以及陈国贵族孔宁、仪行父都与她通奸,成为陈国三大巨头的共同情妇。这三位情人倒是互不吃醋,共拥一位美女,只是后来玩笑开大了,拿夏姬的儿子夏徵舒来开玩笑,以致于夏徵舒发动政变,杀死陈灵公,孔宁与仪行父二人逃到国外避难。
  楚庄王利用夏徵舒的叛乱作文章,率大军入陈国,平定夏徵舒的叛乱,并以酷刑处死夏徵舒。但是夏姬的美貌注定要让楚国的英雄们拜倒在她的罗裙之下,无怪乎陈国君主为她丢了性命。
  
  当楚庄王见到夏姬时,马上被她的风情万种所吸引,这位春秋时代最伟大的君王,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动了念头,打算占有这位美女。
  这时楚国另一个人也看呆了,这个人就是申公巫臣。巫臣有小聪明,人很精明,脑筋转得快,自从他第一眼看到夏姬时,他就知道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对他最重要了,这就是眼前这位光彩照人的女人。一见钟情,这就是巫臣对夏姬的第一眼的感觉,很是一种什么样的甜美的滋味,令他心驰神往,但是他心里也明白,要得到这位女人,并不是那么容易。
  第一个情敌出现了,就是伟大的楚庄王,这是他的顶头上司,怎么办呢?巫臣貌似忠诚地劝楚庄王说:“大王召集诸侯讨伐阵国,就是因为夏徵舒杀害了陈国国君,如果现在却占有夏姬,那就会让各国君主以为大王乃是为了一个女人,贪图美色就叫淫,淫就是犯大罪,请大王三思而行。”
  巫臣貌似忠心耿耿,其实心里打着小算盘。
  楚庄王固然被夏姬所吸引,但他毕竟是壮志凌云的英雄人物,不象陈灵公就只知道守着女人,所以认为巫臣说的有道理,就打消了占有夏姬的念头。
  楚庄王刚退出,又一个竞争对手闯了进来。谁呢?楚军总司令子反。巫臣当然要力阻夏姬被子反弄到手,所以他又对子反说:“夏姬这个女人,不吉利啊。第一个丈夫,早死,第二个丈夫,被杀了;情夫陈灵公,被杀了,另两个情夫,逃亡到国外了。不要说个人,就是陈国整个国家,都差点因为她而灭国。您说,她是不是很不吉利呢?您要是娶了这个女人,我看也准没好下场,天底下的女人那么多,为什么非得娶这个克夫的女人呢?”
  子反一听,好象有道理,所以也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巫臣机关算尽,虽然阻止楚庄王与子反两大巨头动夏姬的念头,但同时也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种时候,他总不能自己跑出来说要娶这个女人吧,否则就言不由衷了。
  楚庄王将夏姬带回楚国,将她嫁给了楚国官员襄老当小老婆。
  也许楚庄王与子反要感谢巫臣的忠告了,因为仅仅过了一年,夏姬那“克夫”的谶言好象继续有效,第三任丈夫襄老没有福气享用夏姬了,在晋楚邲之战中被晋军将领荀首射杀,尸体也被晋国人抢走了。
  巫臣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可是这时又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襄老的儿子名叫黑要,从名份上说夏姬是黑要的庶母,但这个黑要却偏偏贪贪庶母的美色,要与庶母通奸,看来夏姬风流的美名已经是众所皆知的。对于夏姬这个人,我们了解不多,很难说她本性风流,在男权社会哩,她的美丽,就是权贵们追逐的猎物,她能有怎么样的选择呢?
  楚国以前出了个大情痴子元,为追息妫弄丢了性命,现在又出了个大情痴巫臣,看来楚国还是民风比较纯朴的。巫臣见黑要想强占夏姬,他的正义感——也许不是正义感,是爱的感觉——如泉水涌出来,他跑去向夏姬表白自己的爱慕之心,并且对她说:“你先回郑国躲躲吧,我一定会正式娶你的。”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6: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