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蒙古之威征八方》:蒙古帝国最远都征服到那里?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守阳明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1: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1: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征高丽三之反复无常
  在两军僵持的情况下,一说是撒里塔派洪福源带着蒙古使者阿秃儿去高丽首都开城,劝降,,高丽朝廷也就是崔瑀也答应了,给拿来很多土特产,金银财宝.议和.另一说是撒里塔拿不下龟州干脆放赖不走了,传信给高丽王.不投降就常驻军不走了.崔瑀一寻思你们还是走吧,这整个高丽弄得乌烟瘴气,不就是低个头,破点财么.等你们走了,我们关起门来该咋过咋过.

  不管是哪种说法,最后和谈成功.在这种情况下,龟州的朴犀还是不放弃抵抗,继续用炮和蒙军互击,最后朝廷严令他停战,他才收手,由于他顽固抵抗,撒里塔想杀了他,最后一想,人家这也算忠于国家么.英雄重英雄.朴犀此后过起了隐居生活.撒里塔接受了文书和贡品,留下了72位达鲁花赤,撤军了.这可和崔瑀的预想不太一样,他以为还和以前历史上称臣一样,每年上个表,进个贡,给足他们面子,在破点财,之后我们的自治权,和自主权还是有的,在外我们称臣,在内我们该叫皇上叫皇上.可蒙古太鸡贼了.有很多具体规定的,最头疼的就是留下达鲁花赤.

  达鲁花赤对于高丽王倒是没啥影响,他早就是傀儡了么,倒是对崔瑀刺激影响最大,他们有事直接找高丽王,对下面个州府也可以直接下命令,那崔瑀还能干点啥了?可以说没他啥事了.这谁受得了.就在撒里塔撤军不久,于1232年将72个留守达鲁花赤全部杀死.

  崔瑀也知道此事后果很严重 ,他做好了准备,带着王室全部搬迁到江华岛,这江华岛距离开城和汉城都不远,三面环海,是朝鲜半岛的第五大岛,面积达410平方公里,面积很大,可以做长期坚守,不但朝廷整个搬迁到岛上,命所有高丽人也都迁徙到半岛附近的岛屿上,让蒙古人来了,打无可打,抢无可抢,但由于命令传达打算保密一些,并没有全部传达到,居于内地的民众也难迁移.

  这让蒙古人赶到一种被耍了的感觉.我前脚走,你们后脚就杀我的人,还跑海岛上眯着去了?1232年撒里塔重新率军杀回高丽,估计回家被窝还没捂热乎呢.这一路就杀到了江华岛对面的龙仁城.撒里塔传窝阔台的旨意,让高丽王迁回开城.崔瑀就把住一条,谈别的可以,回迁没门.在攻打龙仁的时候,撒里塔被高丽的一个僧人金允侯射杀,大功未成身先死.蒙古大军只好在副元帅铁哥的率领下回撤.留下洪福源安抚已经降服的州府和百姓.

  这里的铁哥,咱们简短介绍一下,根据史料分析此人应该是蒲鲜万奴的儿子,记住蒙古可不像中原王朝那么只好面子,哪管只要你口头上称臣就行了,蒙古人是要落到实处的,万奴称臣,纳贡是一方面,把儿子送到蒙古那是必须的,蒙古对待这些人的待遇,地位也不低,肯定是参加怯薛军.包括前面说的留哥质子薛阄,正元帅撒里塔.一旦出外任职,都是各方面的主帅,比如这两次征高丽,正元帅撒里塔,副元帅铁哥,他们手下的将领可都是各个身经百战的名将,吾也儿,整个契丹军的统帅,耶律图花,耶律阿海的弟弟,女真部队的统帅,他们此时可都在撒里塔的领导下.

  从整个情况也可以看出,木华黎和勃鲁死后,他们的国王称号已经是虚称,手下部队已经被瓜分,吾也儿和耶律图花当年都是木华黎的手下.这里介绍一下铁哥,是因为不久蒙古还要和东夏国开战,到底是灭国了还是继续保持他们的存在,铁哥这个证据可以说明一些东西.

  蒙古军一撤,崔瑀的小心脏就开始膨胀了,马上联系东夏要求支援.并且开始做反攻的准备.洪福源还不太明白状况,以为崔瑀龟缩在江华岛不带出来的,就打起了西京平壤的主意,在他拿下平壤的时候崔瑀也出动了,把西京夺了回来,杀了西京守将,在高丽来说是叛将贤普.是执行的腰斩.洪福源跑得快,没抓住,但是老爸和叔叔被抓,崔瑀宣布洪福源有叛国罪,还好把他老爸和叔叔流放到海岛,并没有杀,崔瑀这是留后手,形势未定,不能够把事做绝了.

  洪福源把龟州等四十多个州府的百姓全部带回到辽东,并马上向蒙古告急.崔瑀通过一段的冷静,感觉这么对抗不是办法还是派使臣缓和一下,派人来认罪了,但是蒙古提出的,迁回开城,送世子来蒙古,高丽方面还是不同意,窝阔台表彰了洪福源的这种忠诚行为,任命他为高丽军民第一长官.

  同时给高丽定了五大罪状,第一;我替你们平了契丹之乱后,你们没派一个人来加入怯薛.第二;我偶爱使臣传训言省谕,你们给射回来,第三;使者被杀,你们说是蒲鲜万奴杀的.第四,我命你亲自入朝,你不但不听还跑海岛上去了,第五;我让你们报居民户数,你们瞎报.

  列完五大罪状命宗王阔出率军讨伐高丽, 这次出征的时间比较长.出征的时间是1335年,这是个挺重要的年份,因为就在这一年,窝阔台的二次三大征开始,分别是西征俄罗斯,南征宋朝,东征高丽,那很多人会奇怪,怎么1233年出的事,高丽做的完全超出蒙古底线,为什么等到1235年才出征讨伐呢?

  因为蒙古很忙.金国刚被平定,和宋朝接着又出现争端.而且1233年,蒙古还忙着一个事,就是东征 东夏蒲鲜万奴.



这是韩国的油画,反应高丽和蒙古的战争,可以看见高丽人的服饰喜欢白色,这是箕子朝鲜留下的传统,商朝尚白.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1: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华岛的位置










岛上面积很广,有大片良田,可以提供足够的粮食,实在不行还可以下海捕捞海鲜,为长期坚守提供了物质条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17 11: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夏国跟蒙古一起帮高丽扫平契丹之乱以后,一方面向蒙古称臣,派使节不远万里去朝见成吉思汗。一方面高丽也向他纳贡,这关系挺复杂。当时的东征元帅哈真向高丽交代过,你们可以向万奴皇帝进贡,但必须先蒙古后万奴。这证明此时蒙古不得不承认东夏国的合法性,因为当时主要的对手是金国,东夏的存在可以牵制金国,况且在东北一角对蒙古也威胁不大。

  当时的东夏国在蒙古忙着西征和南下的时候他在东北可做大做强了,单从疆域面积上来说要比高丽大,东到大海,西到张广才岭,西北到黑龙江的依兰,南到今朝鲜境内,前面我们发的那高丽地图,东北角不在高丽疆域的地方就都是东夏的。可以说今天吉林和黑龙江省的大部分,还有俄罗斯的部分,朝鲜部分都在东夏疆域范围内。

  但这地方一直是世界的边缘,和高丽不同,高丽地方开发的比较早,人口众多,有传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万奴占的那些地方别说那时候,就是现在中国人这么多,那些地方也都算地广人稀。都是荒蛮之地,你种地,都是没开发的地方,没个几年这地成不了熟地。你放牧都是原始森林,你打猎,可能大伙以为原始森林不是正好打猎么,那是各位没见过。那种原始森林进去是很危险的。如果常年居住在森林里的那些民族还可以,比如说鄂伦春族,有生存经验了么。万奴这些人很多都是辽东甚至关内来的人,这进山不是被黑瞎子祸害了,就得妈的山。

  可以想见这些从人口稠密,文明发达地区来到这未开发地区的人们,物资是挺匮乏的。所以经常 袭扰高丽,这种做法很不地道。人家对你礼敬有嘉,每年还要纳贡,你们没事还枪人家。这种事在1224年开始有转变了,因为木华黎死了。成吉思汗还在西征。万奴突然感觉异常的轻松了,这俩死对头都不在,我是不是腰杆可以硬一点了。

  于是给高丽写了一封信主要两个意思,一;蒙古成吉思汗师老绝域,不知所存,贴木格贪暴不仁,已绝旧好。这第一个意思就是,成吉思汗去世界那头打仗去了,时间这么久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这贴木格贪婪残暴,没法相处了,我已经和他们断交。二;本国在青州,贵国在定州,各自开榷场,依前买卖。第二层意思很好理解了,咱们在边境弄个自由贸易区,咱向以前一样做买卖好不。

  很明显这是和蒙古闹掰了,以前蒙古去高丽收贡品的使臣都是经过东夏,然后两国使臣一起去,关系融洽的不得了,现在,各走各的谁也不理谁。现在东北地区这两股主要势力都在蠢蠢欲动,蒙古就是在忙,也得收拾收拾,否则成了燎原之势不好控制了,之前收拾了一下高丽,但是马上反弹了,高丽又向东夏伸出合作之手,蒙古可能坐视不理么。

  1233年,窝阔台命自己的儿子贵由为主帅,其他将领还有国王塔斯(木华黎的孙子),速不台的儿子兀良合台,还有契丹军的王荣祖,阵容堪称强大。取道高丽进入东夏境内,东夏虽然建国时间不长,但是建制很齐全,人事制度上完全照搬金国的,在这本来没多少人口的地方竟然设立一个首都,两个陪都,首都是开元,这个具体地点说法不一,一说是黑龙江的宁安东京也是原来渤海国的上京龙泉府,一说是绥芬河下游的双城子,今天已经不在中国境内,是俄国的乌苏里斯克。应该是双城子比较准确,因为黑龙江境内的北部还有很多金国余部,首都设在那里不安全。南京是今天延吉市东不远的城子山古城。北京是牡丹江市附近。

  但大军攻打的是南京城子山城,蒲鲜万奴就在南京。史书上虽然说城子山城城坚如铁,但是并没有坚持多久,十天后被攻破,国王万奴,丞相王浍,元帅完颜子渊全部被擒。王浍和完颜子渊肯定是被杀了,蒲鲜万奴有没有被杀还是有很多疑点的。接着大军有拿下了双城子和牡丹江。

  按理说东夏国这就算是被灭国了。元史里也在没有提过东夏,不过看一下高丽史就有很大不同。贵由灭东夏是在1233年九月。此后高丽一直有和东夏国交往的记录,一直到1294年才彻底消失,也就是到了忽必烈时代才彻底撤掉东夏的建制,归入中央统一规划。万奴的儿子铁哥也没有死,在之后中原的不少战场上出现了他的身影。

  按高丽史的记载,东夏被攻陷后 蒙古留下了百余骑的蒙古兵,大军就撤了。而之后多次蒙古征高丽都有东夏的军队袭扰高丽的记录。从种种迹象表明,蒙古没有动东夏国的建制,就是把领导们收拾了一下,接着下面的基层没有动,该怎么治理你们怎么治理,该咋过咋过,只留下一点骑兵算是镇守。蒙古人的这种做法很聪明。

  如果你把东夏全部破坏摧毁,那么你派不派人来治理当地呢?如果派,新来的人水土服不服,能不能治理得了是个问题,另外没有军事力量跟着借入,你只派文官恐怕很难控制,如果全派,人力物力的消耗,不如还是让他们原班人马运作,只派几个人看守。最省心省力。如果你破坏完就走人不管了,过后肯定还会有新的势力在当地做大。

  事情根据这些细节就可以清晰起来,贵由破了城子山城,打算大开杀戒,窝阔台传来急令,命不许毁灭性的的破坏。于是只杀了几个中央级的领导,万奴被没被杀,很值得怀疑,你说没杀了吧,此后东夏怎么这么消停,难道万奴经此一战就彻底颓了?被打服了?,你说杀了吧铁哥没道理继续在蒙古大军中服役。以后的东夏又靠谁治理呢?老爸被杀铁哥会那么安心的为蒙古服役么?总之此后东夏国完全成为蒙古的附庸,你出征,我跟着,你缺钱我送上。东夏的威胁彻底清除,到了忽必烈时代,已经有能力控制就把东夏划入辽东行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3: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窝阔台的帝王生活
  上一篇把东夏国写亡了,蒲鲜万奴给写死了,顺便交代一句.东夏国到1233年9月亡国,存在也就18年,虽然后期也存在,但已完全没有独立和自主.和耶律留哥的辽差不多.<盗墓笔记>中提到过东夏万奴王,写的很玄,很佩服南派三叔的想象力,不过史实就是史实,一个存在这么短时间的王朝不可能有太多的故事和神秘,就如同一幢老房子才会有很多故事可讲,大家也相信可能发生灵异事件,一幢新房子,能有多少事.

  这件事结束在1233年,距离再次征讨高丽还有一段时间.金朝在苟延残喘,宋在揣度形势.窝阔台除了运筹帷幄这些事情,他早在1232年就往老家返回了,这段时间他具体都在忙什么?距离1235年这个关键年,还有那么一点时间,我们简短交代一下.

  回来的路上他把自己的一块大心病去除了,那就是把托雷弄死了,一旦没了心病,这人就格外的轻松,这按波斯书上说是世界皇帝,那小日子过的滋润.日常生活除了想想我明天要打谁之外,还要和耶律楚材商量国家的建构,管理,1235年之前他还干了一件大事,就是建了哈剌和林城,这算是整个蒙古帝国的都城.从此开始哈剌和林成了当时世界的中心,因为影响力太大,欧洲也经常派来使臣.阿拉伯地区 ,中原地区,总之除了非洲和南北美州,差不多都有人来这里,或者做生意,或者找个出头的机会,或者各国来的使节.

  在建设的过程中,竟然挖出回鹘人的遗迹,有碑刻为证, 窝阔台等也挺高兴,原来传说是真的.回鹘人就起源自这里,并把都城建在了这里,当年克烈部也把中心建在这里,证明这里的位置很好.窝阔台选择这里既不是在成吉思汗的老斡儿朵,但是距离又不远,可谓 很有意味.哈剌和林当时的蒙古人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斡儿朵城,但却以哈剌和林闻名于世,其实哈剌和林是突厥语,圆黑石的意思,但据说是哈剌和林是附近一个山名,城市也以此为名了.

  其中主要建筑风格是中式的,虽然纵观蒙古历史,汉人文化对其影响不是太深,但哈剌和林的建筑风格确实是以汉人的风格为基调. 这个应该和耶律楚材主政有关,另外中原俘获来的工匠也多.参与这场浩大工程的竟然有法国建筑师.这城的中心是窝阔台的宫殿,另外还有各大部委的办公场所,佛寺,清真寺,教堂.当时的蒙古信仰自由,到不一定是他们心胸多么宽阔,而是没意识到信仰对人的影响.

  据欧洲使者在哈剌和林的见闻录说,城里有两个居民区,一个是回回,一个是汉族.有人会问问啥没蒙族的,因为蒙古族不爱住城里,第一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另外是他们觉得住在城里并不是什么好的生活方式,没有他们的优越,不然怎么被他们征服了呢,城市生活让人变得弱.回回居住区的主要是从事商业,汉族居住区主要都是工匠.窝阔台的皇宫区只留了四个门,一个皇上走的,一个是诸王走的,一个嫔妃们走的,一个民众走的.这里汇集了从全世界掠夺来的财富.

  多到什么程度呢?窝阔台经常毫无节制的赏赐,不止是王公将领,和身边的人,甚至是民众,有时候随便拿,能拿多少拿多少,以至于,蒙古族民众手头财宝太多,以极便宜的价格卖给回回商人,商人们在跑到外地高价卖出.其实也引起了当地的通货膨胀,和今天的通货膨胀不同,今天是政府印钱印多了,属于抢民众的财富,那时候蒙古是给民众钱太多了.

  1235年外城墙正式竣工,周长五里,从哈剌和林到中原设了37个驿站.来回运输食品原材料的大车就有五百辆,中原各地成了蒙古食物供应地.蒙古人也改变了饮食结构,不在以肉和奶为主了,没事也想吃一吃炒菜,炖菜,面条饺子.

  窝阔台建这个城市,其一是想有个行政中心,毕竟治理这么大国家需要大量的人员,不能像老爸时候那样靠怯薛军来遥控.第二个主要目的就是物资太多.你不能堆放在草原上吧,不如建一座城.其实他本人基本不住在哈剌和林的宫殿里.而是城外有大帐.没办法住惯了,就跟农村住惯了热炕头,你让他睡席梦思他睡不着.浑身不得劲.

  就是哈剌和林的城外他也住不了几天,顶多一个月,春天他住在距离哈剌和林一日程远的一个别墅里,这个别墅是个城堡,由波斯工匠建造.极尽奢华,城堡里有水池养着各种水禽,没事的时候可以猎取.在这里大约住个40天,就会去山里的避暑地,避暑.这里有大帐,说是大帐其实非常恢宏,里面可以容纳千人.秋天就去阔舍湖附近,冬天在汪吉之地,具体地点有待考证,在这里要呆上三个月.主要活动是蒙古人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围猎.

  我们前面说的世界各地都处于战火之中,生活的水深火热,原来窝阔台过的如此滋润.因为他手下有足够多的人才为他处理政务和军事行动.文有耶律楚材,镇海,牙老瓦赤等等.武就更不用说了,将星云集,不发动点战争这些将领们都不知道怎么安排了.在1235年准备三大征的时候,他倒是想别过的这么清闲,要亲征一下,受到了将领们的极力反对,特别是蒙哥说;不行啊,您已经是大汗,怎么还能再受战争之苦,否则要我们什么用?

哈剌和林遗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3: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期间,文臣当以耶律楚材为核心.因为镇海主要负责秘书工作,跟在窝阔台身边,做些记录,行程安排,收发文件,签署命令,牙老瓦赤父子一个负责燕京及其管辖范围的具体行政事务,一个负责河中地区.呼罗珊和波斯由阔儿吉斯负责.中央的决策和战略主要就是耶律楚材,他策划好在和窝阔台商量决策.

  窝阔台有个想法,调西域的部队征江南,汉人的部队征西域.其实想法不错的,你让汉人打汉人的地方,西域人打西域人,这个从感情上说不过去,同文同种的,会不会产生心理挣扎,挣扎到最后矛头都转向蒙古人.他问耶律楚材的意见,楚才没有被理论性的东西禁锢,而是从实际出发;中原和西域相隔太远了,没等到地方,已经人困马乏,而且水土不服很容易生病.不如咱该打那打那,不用考虑那么多.后来的结果果然是,汉人部队打南宋没见怎么纠结,西域人跟着打欧洲比谁都卖力,特别是钦察人跟着打俄罗斯.

  这种现象很怪,我们汉族不止一次经历过,比如在东北最有名的就是二鬼子,特指朝鲜人组成的日本部队,老人们都一致反应,二鬼子比小鬼子坏多了.蒙古南下的时候主要是汉人部队打南宋部队,清朝入关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都是汉人干的.

  在成吉思汗征西夏的时候曾经有过汉人无用,杀光后把农耕地区变牧场之争,主要反对者就是楚才,那时候是战争时期,没法做实验,现在金国和西夏已经基本平定,是验证定居人民有没有用的时候了.做这个实验先要休养生息,恢复生产,但是看疗效主要就是看你能收上来多少东西.那时候楚才就跟蒙古人说;怎么能说定居人无用呢?粮食,绢帛,盐酒铁,山野湖泽之利,而且定下了具体数目,等于预先预算出来可以出多少税收了.前面我们交代过在燕京等十路设征收课税使,基本都是启用儒生士人,效果非常明显,耶律楚材把收上来的金帛陈列在窝阔台的宫中,这让窝阔台眼界大开,原来不靠抢也可以得到这么多财物.

  耶律楚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那些要把农耕地区变成牧场的人的观点是多么愚蠢,同时也为自己迎来了无上的威望和荣耀,为农耕地区减少了灾难,虽然表面上看是耶律楚材征收了当地的财富,实际上是保护了当地,试问一下,谁当政你可以不交税?如果不是耶律楚材,蒙古人很可能采取种族灭绝政策.

  窝阔台在诸王大会上公开的说;我当初任用你是因为先帝推荐,但现在看来我用对人了,没有爱卿你啊中原不会有今日,我之所以能每晚安然入睡,都是爱卿之力啊.每当各国派来使臣,说的话不着边际的时候,窝阔台就会拿出楚才做例子,向着使臣一指耶律楚材,你们国家有这样的人么?都回答;这个真没有.

  但耶律楚材的施政方针战略是和蒙古这些王公贵族有利益冲突的,这些崛起的蒙古贵族已经开始形成利益阶层.楚才的理想没啥疑问,肯定是中央集权的么,他认为这才是正统,你把土地人口都随性的分封给这些贵族么,当时新征服的土地,比如金国,就分封给各宗王和有功将领.给容易,往回收就难了.到时候你中央的收入从哪里来?如果封地也征收,势必 形成多重征收.增加了民众负担,有损国家权威.更主要的是地方势力做大最后尾大不掉.这个后患很大的.耶律楚材虽然暂时改变不了体制方面的东西,但是财权他是打算收回中央的.这可就触及到这些贵族的利益了.

  首先不满的就是贴木格,贴木格给窝阔台打小报告;耶律楚材竟重用南朝旧人,是不是他有啥想法啊?我看此人你别太重用了,他没事就诟病咱们这个弊端,哪个弊端,老要采用南朝旧制,他们哪个制度能好到哪里去?要是那么好怎么亡国了呢.

  窝阔台不是昏君,他会不明白里卖弄的是非曲直?反而更重用楚才.但是楚才想收回封地的建议窝阔台没有采纳,就像咱前面说的,这玩应给出去容易,要回来可就难了.很可能动摇国本,他只回答;这个已经封出去了么,实行的太久了.不好收回的.但是他心里明白楚才这是为国家和王权好.楚才的建议其实也有可行性,他建议你别封地,多给钱,直接转化成货币奖励.楚才的意思是一个人事权,一个财权必须控制在中央手里,这样下面人才会给你卖力.虽然已经办了的不好收,但是以后在封赏窝阔台可就注意了.

  楚才还着手培养人才,他劝窝阔台;制器者必用良工,守城者必用儒臣,但是培养人才这个必须及早实行,因为周期太长,没个几十年看不出效果,大汗可马上得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窝阔台说那马上就办,命楚才已经启用的课税所的士人,到各地被俘奴隶中举行考试,分了三科;经义,词赋,论.得士4千零三十人.如果没有这次考试取士,这些人将一生为奴.

  并在燕京和平阳办了两所大学,招收蒙古大臣子孙接受教育.只可惜只有在窝阔台和楚才时期这些政策实行的比较好,他们死后,就很少认真执行了.所以有元以来,读书人都没啥事干,只能去写剧本,搞创作.虽然窝阔台有头脑,有胸怀,但毕竟蒙古人没有治理国家,特别是定居国家,大城市的经验,按他们的想法,治理属于多余,他们怎么生活距离我们太远,我看得见摸得着的就是可以获得多少财富.

  特别是窝阔台的皇后乃马真认识一个波斯人法提玛,此人能说会道很得乃马真皇后的欢心和信任,他提出征税的办法可以给窝阔台提供更多的财富.其实很简单,就是你把税收承包给我,你别管我咋收,到时候我交给你定好的那些钱就完事了,肯定比耶律楚材的多.这个和蒙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省心还有钱赚.

  这种 税收办法,其实在其他汗国里一直实行很久,特别是金帐汗国.其实这么办也不是不可以,关键有一个前提.政府的手不能介入,如果是这样的话,没嘴是好事,一方面你跟政府签了合同,应该上缴多少,另一方面你在下面税率定的太高,商人和民众你承包人也得考虑,很容易形成自治的传统,但是如果政府插手,靠威权帮助这承包人收税,那后果不堪设想.商人的贪婪和政府的威权 结婚,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耶律楚材一听说就急了,去和窝阔争论,楚才是典型的心怀天下的知识分子.典型的儒家知识分子是信道不信王权的.在民众利益受到侵犯的时候他们为了天下利益会和帝王据理力争.楚才的意思很简单,他这么干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么.你把百姓的财富收刮干净,以后你还有财富可收么,要放水养鱼,害怕没有财富?窝阔台;你看看你这是要打架么?你让他试一试么.你看看你,又要为天下百姓哭么?最后各让一步,窝阔台知道耶律楚材说的是对的,但是又感觉法提玛的建议特别有诱惑力,但是在这两位的控制下,事态没有失控,直到他们去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3: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奈的妥协
  这段二次三大征的事前先交代这些,1235年大幕即将拉开,东夏国已灭,高丽杀72达鲁花赤,不可饶恕,是非征不可,没啥研究余地.南宋没等蒙古费心思找借口,自己送上门来了,没有动用主力部队,偏师就把南宋打颓了。窝阔台放眼四外,那里还没打呢?这不仅让我们想起,现在最强大的超级大国美国,他们的理想就是可以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这要是让当时的蒙古人知道,还不得窃笑,么我们每次都是同时打三至四场战争。

  速不台强烈推荐西征,因为他和哲别去过那地方,西面应该更广阔。最后定下来同时开战,阔出率领探马赤军征高丽,洪福源为副帅。阔端,察罕等征南宋,阔端是窝阔台最钟爱的儿子,未来的大位是要传给他的。西征的阵容最强大,史称长子西征,以术赤二子拔都为首,术赤家还有斡儿答,昔班,唐古忒,察合台家族,拜答儿,察合台孙子,不里。窝阔台家族,贵由,合丹。托雷家族,蒙哥,不者克。拔都任总指挥,总领军事,另外还有成吉思汗的小儿子,阔烈尖,他是成吉思汗和忽兰夫人生的。速不台任副总指挥。其实可以看出速不台是总掌舵人。

  我们看这三大征,基本第三代的年轻人已经走上前台。各方面军的主帅都是第三代新秀。从阵容来看,高丽并非重点战场。但是我们必须得从高丽战场说起,因为他这里最早开战,打的又很纠结,一个小小的高丽竟然拖延这么久拿不下,相比之下,对宋的战争已经打了几个来回,对欧洲的战争更是一路高歌猛进。

  1235年出兵,北部基本早已经被征服,就是高丽南部竟然打了3,4,年,高丽人的抵抗异常强烈,虽然没挡住蒙古大军的洪流,但进展缓慢。以竹州为例。守将宋文胄,他是当年和朴犀一起守过龟州的,对蒙古人的战法战术极其了解,换句话说蒙古人一撅屁股,他就知道拉几个粪蛋,这个一点不夸张,每次蒙古人要采取新的行动,都被宋文胄猜中了。

  其实也没啥神奇,攻城战就那么几招,抛石机也叫回回炮,要么打石头要么燃烧弹。这次又提到人油蛋,不管是人油还是石油,反正光用水灭肯定不好使,水往油上浇,越浇火越旺。城里人准备了大量的土,一旦燃烧用土湮灭。你用石头攻我也用石头还击。

  但回回炮的威力还是很大的,四个门都被砸烂,但高丽人用炮回击,蒙古人还是接近不了城门,时机好的时候高丽人还出城掩杀,弄得蒙军死伤很惨重。很多人会问那抵抗的这么有效为啥不把蒙古人彻底赶走呢?这就好比一个壮汉和一孩子打架,这孩子虽然抗揍,也很勇敢的还击,但是只能给壮汉造成麻烦和困扰,并不能改变被揍的结局。

  蒙军艰难的打到江华岛对岸,但是对于蒙军这些旱鸭子,这个江华岛真是束手无策。第一没有水军,蒙军从来没有接触过水战,我们以前说过他们基本都不洗衣服,不洗澡的,视乎对水有很深的敬畏。没有水军,没有船你怎么做登陆战,第二;就算你有船了,你能有多少条船,一次能运多少兵过去,岛上的高丽人可是有船和水军的。岛上的高丽人以逸待劳,在没到岸前,一顿弓箭,你就死伤一些,等你一靠岸,没等你站稳,上来一掩杀,你能否抵抗得住。这个伤亡代价估计蒙军是负担不起的。

  蒙军气急败坏的情况下烧毁所有剩余的粮食,打算逼迫整个高丽降服。但是江华岛上可以自给自足。实在不行还可以去海里捞海鲜吃。高丽人就这样要么我凭借城墙坚守,守不住,我们就上山入海。双方都斗得很辛苦。最后于1238年12月,高丽向蒙古请和,请蒙古军撤出高丽,窝阔台要求必须高丽高宗王皞本人去蒙古觐见窝阔台。王皞死活没去,一是他本人不敢去,怕一去无回,到那咱还说的算了么。前面HIA触犯了蒙古那么多次底线,他们肯定不算完。第二崔瑀也不答应他去,你走了,他们要是把你在西京一立,我在这面啥也不是了,有你这个傀儡皇帝在,我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么。

  高宗派了一个王室成员冒充自己的太子去了蒙古。当然少不了大量的贡品。还有放了洪福源的老爹和叔叔,并把洪福源的亲属几人提拔的提拔,任用的任用。这次总算又把蒙古人糊弄走了。这个结局很令人费解,一个没算打赢,一个也不算打输,怎么就有这样不明不白的谈和了呢。

  其实就是双方都有些折腾不起了.蒙古军队虽然就是这么几万人在高丽境内攉龙.但这仗打的肉筋筋,哏揪揪.打不服,杀不光.本想抓住高丽王,这高丽也就算灭国了,但他们就是龟缩在江华岛不出来,你死招没有.最后不得不把标准降到最低,你高丽王呢,上岸来,回到开城,一切都好说,然后亲自来一趟蒙古,咱们谈一谈,把你们太子放我这,我也不耽误他的教育和成长.

  对于蒙古方面只不过是感觉这仗打的不痛快,憋屈.以前经历的大多是要么你打败我,要么我收拾你,高丽这局面真是让人浑身难受,但蒙古付出的代价并不大,倒是高丽自从1231年以来不断的被战争蹂躏,人民失去希望,我这地种还是不种?你种的话,说不上啥时候蒙古人杀过来,闹个一年白忙活,没嘴还得搭上命.你不种,吃啥,喝啥.人最怕的就是这种悬着的状态,非常痛苦,一旦知道结局不管是好是坏,反而镇静了.

  看过不少报道说一些通缉犯,或者贪官被抓以后他们反而非常镇静了,倒是逃亡生活最难过,就是因为你心总是提着么.没有方向,没有安全感.这个对高丽的影响最大,史书上记载,在1232年签定和平条约的时候,高丽境内一片欢腾,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了.但是没多久就又陷入战争.其实倒不是高丽人不讲信用反反复复,也是蒙古人太贪婪,完全不考虑被殖民地区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原因.完全都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办法.

  第一次闹掰我们简单说过是贴木格贪婪,导致高丽反目,我们可以看一看他具体怎么贪婪的.不然没有概念.我看看当年贴木格拉的账单;水獭皮一万领,丝绸三千匹,细苎二千匹(苎是一种麻,细苎也就是一种细麻布),绵一万斤,墨一千只,笔百管,纸十万张.以及其他储物.连笔墨纸这种东西,他都要这么多,其他的东西你可以想见他得要多少.你说光贴木格那一个封地,又不是整个蒙古帝国,用得了这些笔墨纸么,他们有几个识字的.简单看一下这个账单,在当时的生产力的状况下,整个高丽人民不用干别的了,全给贴木格加工贡品.

  第二次1232年反目,咱们前面只是简单说是崔瑀忍受不了蒙古人留下的72位总督,那么怎么个忍受不了呢?撒里塔走之后,一个达鲁花赤来到开城,这人其实是契丹人,叫都旦.你想想一个战胜国的总督来到你战败国会是一副什么嘴脸.声称我是来总理高丽国事的,更过分的是他要入住皇宫.这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啊.蒙古同时下了进贡单目,去朝觐的使臣和撒里塔说,有一些实在是困难暂时做不到啊,看能不能宽限一下,撒里塔大怒,把使节都给拘禁了,其中有逃回来的,谎报说蒙古打算再次入侵.这让高丽上下彻底崩溃了.

  你们留下72个太上皇,我们忍了,你要入住皇宫,睡皇上的女人俺也忍了,他们当太上皇,崔瑀和高丽王做他们的马仔,但是具体办事还得我崔瑀去办不是,这些都忍了,你们竟然还要来打?这日子没发过了,崔瑀拍板,跟他们干到底,也知道打不过,咱们把这72个太上皇先干掉,然后上山下海,惹不起咱还躲不起么.

  于是传令把其他州府坐镇的达鲁花赤全部杀了,大家往各海岛搬迁.这话说到这,那不是下定决心反抗到底了么,怎么1239年有投降了呢.这个打个比方吧,有一小康人家本来日子过的还行,突然有一天来了一满脸横肉,浑身刺青的大汉,说每年你家的收入都得交给我,这哥们说那不行,我们还得活呢.于是大汉胖揍了他一顿,没办法给吧.但是给了还不算,壮汉把自己儿子留下当你家护主,还要把你的儿子带走.壮汉儿子在你家,你得好好侍候着,老婆还得陪人睡.你实在受不了,把这壮汉儿子杀了,自己躲起来,壮汉大怒,杀了回来,找不到你,就在你家大吃大喝,睡你家女人,赖着不走了.你说我要反抗,结果出来不但被打的鼻青脸肿,命差点没了,那最后你说你咋选择?

  没招啊,日子还得想法过啊,再说后来蒙古的条件也降低一些了么,但是双方最后的纠结点落在,你高宗必须返回开城,把你儿子送到蒙古当人质.这两点上.第一年高宗派去了宗室的一个亲戚假冒,最后识破.蒙古人大怒,又要求他回开城,来蒙古朝见,并把世子带来,高宗说;您看,我是想去,可是我老母亲刚去世,我去不了啊,于是又派使节带去贡品.但第二年蒙古又催促此事,高宗说你看我现在身体不好,有痛风,腰间盘突出,真是去不了.蒙古大怒,又派大军过来,1241年高丽没办法又找了一个假冒伪劣的王子,帅十人的使团去了蒙古.从这一年开始高丽和蒙古算是进入了一段和平时期.倒不是蒙古人信了,也不是原谅了,因为这一年,窝阔台去世了.蒙古人没空也没精力处理高丽的事情.就是这时候高丽高宗和崔瑀还是没有搬回到大陆上来.

  他们啥时候搬回来的呢,以后我们在详细介绍,因为高丽一直存在两派,一派主张投降,早投降,咱们早过上安稳日子,一派是顽固抵抗派以崔瑀为首,啥时候投降派控制局面,就该往回搬了.这一段东征算是告一段落,1241又是一个时间点.纵观朝鲜半岛的历史,一方面很令人同情和怜悯.命运很悲催.不断的被北方各种崛起的民族欺凌,弄得山河破碎,百业具废.一方面又很令人佩服,历史上有多少民族被灭族,被同化,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人家就是生存了下来,不但生存,还没有被同化,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蒙古人征服他们最后也答应他们可以保持自己的传统和文化,满清征服他们也没有达到让他们剃发易服.从这方面讲,你也不得不佩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3: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次西征之长子西征
  前面我们交代了,窝阔台准备全面出击,三大征同时进行.但是对于西征窝阔台并不是很热衷,原因有二,第一;蒙古人发动战争主要动因就是要掠夺其次是兴趣,除了这个他们只会放牧打猎,但和战争相比,无论是刺激性和收获无疑是战争来的更强烈,收获更多,更丰富.而对钦察这个当时的老少边穷地区,无论是术赤时代还是后来速不台和哲别的西征,都没啥收获,至于俄罗斯和欧洲,俄罗斯速不台不是上次也打了么,也没见带回多少财物.欧洲那都是传说,谁也没见着.

  第二;成吉思汗说过,钦察草原西面的领土你术赤随便占,占多少都是你的.反正在当时蒙古人的意识里,那地方肯定是世界的尽头了,你占去呗,很可能和贝加尔湖以北的无人区差不多.封就封了,没人羡慕嫉妒恨.这左右打下来都是封给术赤家族,这窝阔台的动力就不大.但在速不台和拔都的极力串跺下,窝阔台决定打.速不台肯定绘声绘色的描述了那地方的广阔与富饶,而且西方到底有多大不得而知,很可能是一个更富饶的地区.拔都在边上一溜缝.

  上一章咱说过顶属西征的阵容强大.那是因为是用我们后世人眼光看,确实很大,在列一下名单;术赤家族,拔都,斡儿答,昔班,唐古忒.窝阔台家族,长子贵由,合丹.察合台家族,拜答儿,孙子不里.托雷家族,蒙哥,不者克.成吉思汗和忽兰夫人的小儿子阔烈坚.拔都任总指挥,速不台副总指挥.

  这里面出了两个皇帝,贵由汗,蒙哥汗,一个钦察汗国的创始人拔都,白帐汗国的创始人斡儿答.在后世看来这阵容还不强大么?但是在当时来说,绝对不算大,因为都是没大经历过战争洗礼的雏.按今天的话说一群官二代,富二代,更是一帮子太子党.

  所以才选了速不台这员猛将做副总指挥掌舵.速不台可以说是不二人选.在蒙古元老级的猛将中,他是仅剩不多的几位了.可以说就在第一代猛将群里他也是名列前茅的,不知道除了木华黎和哲别还有谁能和他争锋.另外他在钦察草原和俄罗斯征战过,熟悉这里的情况,特别是各个民族,国家的特点和缺陷.还有这么一帮子太子党,如果没有一个德高望重的人领导,谁听谁的啊.都感觉自己挺大.只有速不台这种人物能镇得住.这支大军如果没有他领导,真不知道会成什么样.

  所以说,这么一群嫩娃子,被派过来,明着是西征,细想一下更像是拉练队伍,说不好听点是不是童子军夏令营啊,窝阔台是不是有锻炼锻炼这些子弟的意思.最起码窝阔台对这次西征没报太多的想法.但是就是这么一支队伍,创造了一段辉煌,从此让世界都知道了蒙古人,东亚这地方的人种,欧洲人都叫蒙古人种.

  在看看这次远征的最大受益者术赤家族什么情况.可能咱们对此时的术赤家族封地有点模糊.不是已经在那地方落脚了么,速不台和哲别也给打了一圈,应该挺稳固的,伏尔加河以东确实是基本在术赤家族掌控之中了,这片大草原本来人丁也不旺,也没有个具体国家,都是些突厥分支的部落,比如钦察人,康里人.但是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的不里阿尔的保加儿人,没有被征服.上次速不台他们打了一家伙,但是不算征服,下游还有几个钦察部落.高加索山以北的阿兰人等没有征服.这些地方是这次出征的首要目标.

  术赤家族人丁很兴旺,不过咱们都知道拔都是术赤的二儿子,斡儿答才是大儿子,为啥斡儿答不继承大位,而让拔都这个老二继承呢?难道术赤家族受了诅咒,老大就是继承不了?不会他的出身也有疑问吧?其实很简单,因为拔都的能力太出众了,完全超出他哥哥不是一个层次.术赤死以后,是众兄弟拥推他继位的.其中也包括斡儿答,此时的术赤家族应该是众家族中最和谐的.没有出现兄弟间反目成仇,争权夺位的现象.其实老大斡儿答争一下是完全有理由,也是应该的事.唯一能解释的就是拔都很优秀,大哥也不得不服.

  这支西征大军大体在15万人左右,很多人会好奇,蒙古有这么多部队么?要说纯蒙古部队真没有,就算这十多年出生长成了不少,但是别忘了是三线作战.就算征高丽的都是探马赤军,多以契丹人和女真人为主,但也应该有一部分蒙古人,征南宋主力是蒙古人和汉人.但是在波斯和西亚还有绰马儿罕的三万部队,在各地分配点总督和驻守的,真的是捉襟见肘.

  那么哪里来的这么大一支队伍呢.其中主力必须是蒙古人,拔都家族被封的纯四千蒙古部队必须大部分参与,术赤家族这么大领地不可能靠这四千人来维持,那只能是在当地招募的突厥人,察合台和窝阔台家族也同样,在自己的封地有大量的当地人被征召参军.这些就解释了15万大军的来源.下面大军就要开拔,方向是西方.西方的人民你们准备好了么.

  这十五万大军是从各地向伏尔加河畔的不理阿尔聚集.最轻松的就是术赤家族部,一撒欢基本就到了,但是从其他几个汗国特别是蒙古本部出发的部队可就太遥远了.在我们汉人等定居民族看来 ,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支部队最起码要几万人,这个后勤补给就要了命了.这得带多少粮食,没等到地方带的粮食就得吃没.但对于蒙古人来说简直就是一次自驾游.

  很爽很惬意.以前我们介绍过蒙古人的传统,他们发动战争和出征可都不是拍一拍脑袋决定的,决策都是很科学的,我感觉至少比咱们现在的领导们决策科学.咱们现在是典型的领导拍脑袋政策.不多说,他们对于这种大型军事活动必须开忽里勒台大会决策.决策后,就先派出一支部队,勘察地形,沿路的水源和草场,水源和草场就是蒙军的补给线.如果碰到有村庄和田地,不好意思,要强迫退耕还草.具体措施就是把你庄稼都烧了,让农田恢复原有的植被.这些农户村庄是很倒霉了,命运悲惨,但另一个副作用就是环境确实得到了保护.

  就如同我们的大西北地区,因为开发过早,过度,大家看看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已经不适于人类生存.农耕民族和现代工业社会对环境的破坏和压力太大.具体远征过程,为什么说蒙军远征类似于自驾游呢?因为可以带家属的.这种现象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因为蒙军一直以极强的纪律性著称,你各个都带着家属,这算是去打仗还是环球旅行来了.

  这是蒙古的一种制度,叫奥鲁营,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老少营的意思,书面表达应该和后勤保障部队差不多,奥鲁营还分随军营和留守营.这个随军和留守完全视情况而定,蒙古刚成立的时候蒙古本部就算留守营.后来统一了,疆域越来越大,留守和随军的差别也不是很大,因为也要跟出去,我们看一下奥鲁营的成员组成.

  奴仆,主要是从征服地区抓来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服务主人,行军的时候从事各种劳役,打仗的时候充当敢死队,很多人会问这么对待人家,他们能心甘情愿的做奴隶么,这个可以的,因为蒙古人制定了激励机制,假如你经历过几次敢死队作战还没死,那么好吧,给你编入自由民籍.相当于你奋斗多年可以给你一个北京户口,或者美国绿卡,从此以后你就是骄傲的蒙古人了.

  另外就是妻小.这个不太可能都带着的,因为部队里大多是年轻人,有没结婚的,或者不是蒙古人,是突厥人,中亚人什么的应该没有这个待遇.随军营和留守营视情况而定,为了避免像塔思征讨武仙那次被移剌浦阿和陈和尚击退后整个奥鲁营由于紧跟大军,结果被移剌浦阿全部截获,损失惨重.

  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行军时候一起行军,但是保持一定距离.等要进攻的时候,一定要把奥鲁营留在距离远一点的安全地带.这个时候才分得清随军营还是留守营.比如忽必烈征大理时候,把奥鲁营留在了大渡河边上,正规军渡河做突袭战.等打一下一定的安全空间,奥鲁营在过去.

  奥鲁营是蒙古大军的生命线.这里有大帐,财产,妻小,部队需要的人力物力,抢夺回来的财物奴隶全都在奥鲁营,如果那个国家想战胜蒙军,能想办法突袭了他们的奥鲁营,蒙军肯定会大乱的.要不前面我说他们远征更像是自驾游.有老婆孩子跟随.有奴隶们侍候着,边行军边放牧.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伏尔加河.

  蒙军是极其灵活的,不会守着一成不变.比如随着疆域的扩大,战线的多边和拉长.军力明显不够,在成吉思汗时代规定,13,4岁就要参军.没十人里出三个,到这次出征时候,已经把年龄降低到十二岁,每十人抽二人.但是没有让他们直接参战,而是组成一个叫渐丁军的部队.跟着大部队打打杂,相当于咱们的儿童团.等长到15岁,历练的也够了,年龄也到了,就直接编入正规军.这种办法极其有效,是最好最快的培育战士的办法.像成吉思汗第一次西征6年,这些儿童团基本已经成为久经沙场的老兵.

  不但各种建制很健全,细节上也很细腻,别以为他们就是没文化的野蛮人.他们通常是秋季用兵,春夏基本是休养生息,在夏天这几个月里,他们除了娱乐意外很多时间是在一起研究,未来战争的计划,他们会经常组织千户,万户,到一起制定一个完善的进攻计划.谋定而后动.

  行军或者开战前,必有前锋在前打探各种情报和消息,这个相当于现代部队的侦察兵.而且分工很细,比如分两个部队,一个是直接接触敌军,摸清情况,刺探敌人虚实.另一种专门找路过的居民和旅客,打探当地的风土人情,有什么城市,要塞,军队情况.这种侦查部队最远可以和大部队拉开两百公里距离.一旦发现有用情报,快马回报,所以看蒙军基本没有被偷袭或者伏击过.

  扎营也极其小心谨慎.首先选择有利地势扎营.按地位,职位依次安排把中军围在中间,外围营就很有意思,天黑之前,他们会燃起篝火,扎营和平时没分别,但是等天黑以后,他们会把营偷偷的挪到隐蔽处,但是当时扎营的地方不动,篝火都烧着.一旦有敌军来偷袭,等发现是空营,就为时已晚了,外围军会在隐蔽处杀出,中军在出动,敌军肯定被包了饺子.这种做法蒙古人叫移营.

  每晚每个营都会有不同的口令,通常都是百户长或者千户的名字,这个蒙古的百户,千户太多,敌人很难把这个情报做全了,但是这些百户,千户,蒙古人自己在熟悉不过.自己人不会误会,敌人是想破脑袋也弄不清楚的.出发前,领导必须检阅自己的部队,但绝对不是走形式,而是要检查战士的装备.看看要求带的装备有没有遗漏,装备的保养情况如何,如果达不到标准将受到重罚.

  前面咱们介绍了这支蒙古部队里,其他民族的人很多,会影响蒙军的战斗力么?还真不会,这些中亚人或者突厥人,特别是突厥人论个人素质那绝对不比蒙古人差,缺的是制度,环境,机制.一旦你给了他们同样的舞台,他们会和蒙古人一样善战.就如同美国,你说美国还有多少央格鲁撒克逊人?但是美国就是美国,到了那里自然就成了美国人,他们的制度和环境已经在那,传统,文化,精神就在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3: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次西征之伏尔加河上的波涛
  十几万大军从各地向伏尔加河汇集,东欧平原面积广阔,平原上也有丘陵.植被从北到南依次为苔原带,森林带,森林草原过度带,草原地带,里海北岸还有大量荒漠.大军应该经过的是草原带.虽然纬度比蒙古高原高,但气候很类似,蒙古人并不感到不适,这得回耶律楚材的主张,不然把汉人调过来,汉人可受不了这气候.

  1236年春天大军聚集在不理阿尔.不理阿尔在以前我们简短介绍过.位置在伏尔加河中游大拐弯处,今天俄国鞑靼斯坦共和国,喀山附近.是当时该地区难得的繁华国家.但和俄罗斯没什么关系,甚至是仇敌.当时的俄罗斯绝对没有今天这么霸气,是东欧一个不算强大的,分裂着的国家.经常受西边的波兰人和东边的钦察人的欺负.俄罗斯人也曾经惦记过不理阿尔的富庶,但打到城下没打下来,杀猪不用开水烫-蔫退了.

  伏尔加河以东当时绝对不是俄罗斯人的地盘,那是钦察各部的地方,不理阿尔人也就是保加儿人是钦察人的一支,或者说是突厥人的一支,但已经和斯拉夫人混血.他们不在单一的从事游牧业.他们都干啥了呢,弄得比钦察其他部落富庶?不是因为他们干什么农业还是牧业,而是商业把当地繁荣起来了.

  商业这东西知识分子是不太喜欢的.特别是上古的知识分子.咱中国的知识分子更是嗤之以鼻,不然我们的华夏文明也不会周而复始的没啥变化了.商业的根本是交换,交换产生剩余价值,而不是马克思说的劳动产生剩余价值.如果说劳动产生剩余价值,你种五十亩地的玉米,你存家里不卖,你看看有价值么?只有你拿出去交换,就产生了剩余价值,也就是财富.

  不理阿尔人也同样,靠着伏尔加河的航运,把大量的商品运到里海,在输送到各地.我们看看他们当时运往花剌子模的货单;黑貂皮,银鼠皮,水獭皮,狐皮,兔皮,羊皮.蜡烛,箭,白杨树皮,高帽,鱼胶,鱼牙,蓖麻油,琥珀,熟马革,蜜,核桃仁,刀剑,铠甲,白桦树皮,斯拉夫奴隶,绵羊,奶牛.商品相当丰富,但是我们看这些商品没啥特殊的,可以看出他们从事的行业,种植业有,但是并不发达,蓖麻油是需要种植的,但是没有谷物的记载,说明农业不是很发达,主要还是以牧业,养殖和渔猎为主.但商业带来了手工业的发展.不但可以做帽子,还可以做兵器和蜡烛.里面有斯拉夫奴隶这种商品,说明当时俄罗斯人真是受欺负的.

  商业给不理阿尔人带来了财富.同时也说明他们没有强大的军事,大伙都忙着赚钱么,既然有不用拼命就能获得财富的路子,谁还去打仗拼命啊.十多年前,哲别,速不台来过一次,攻打的效果不佳,因为他们保护自己财富的决心还是满大的,不像钦察人游牧部落,打不过就跑呗.另外当时速不台和哲别纯属路过,打酱油的.没想怎么折腾,直接往回赶了,但这次不同,这次是专门来的.

  大军汇合后,开了个大会,做了一下分工,速不台的意思是不理阿尔谁也别和我抢.这次我要亲自练一练.蒙哥和其他部队 进军伏尔加河下游钦察各部.史书上记载不理阿尔城很坚固,这里我们不得不介绍一下整个这片区域的城的特点.这里不像中西欧,城市一般没有城墙,防御主要靠城堡,因为各王公,领主都住在城堡里,城堡修建的异常高大坚固,这里的城墙,和俄罗斯的一样,有城墙,但是基本是木制的.也可以用土垒砌一段高度,但上面还是用木制的.不知道是因为当地粘土少木材多,还是什么原因.

  这种城墙防御俄罗斯人还可以,对于蒙古人这种打遍中东亚的,什么坚固,高端城墙都遇到过的,百战之军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不用别的一顿抛石机,连石头再加燃烧弹.哪里扛得住这么折腾.由于速不台攻下不理阿尔之后屠城,并把整个城市烧毁,等于把不理阿尔城在地球上给抹掉了.所以留下来的史料很少,细节很难知道.<多桑蒙古史>记载,速不台打下一次,城里首脑们投降了,同意纳款,但不用记载我们也知道,蒙古人的纳款数额是相当高的,是这个城市鸡的屁的十分之一,这个额度,没有哪个城市和国家能承受得起.所以又反叛,第二次重返回来就不客气了,熟悉我们前面介绍的历次征讨的应该知道什么后果.

  俄罗斯史书记载了一段,说八月的一个星期里见过三次日环蚀,这年秋天,不信神的鞑靼人从东方侵入不理阿尔国,攻陷了著名的大不理阿尔城,屠杀老人和孩子, 抢夺了他们的财物,火烧了他们的城市,占领了整个国土.

  不理阿尔人有少部分逃出来,逃到了俄罗斯境内,弗拉基米尔大公还算好心收留了他们,整个不理阿尔国成了大牧场,聚记载放牧着上百万头牲畜.不理阿尔被灭.其他诸王在征伐其他钦察各部,主要分四种情况,第一种;被灭,第二种很多部落纷纷投靠蒙古,尽然成为蒙古人中的一员,第三种;一部分举族西迁,这一部是钦察忽滩汗部.他们一路逃到了匈牙利,这个后面还会提到,第四种;和蒙古人打起了游击战,这一部就是有名的八赤蛮部.,

  八赤蛮在蒙古决定出征前就知道这个人了,所以说蒙古人绝对不是拍脑袋决策,在决策之前都做好预案,各种敌方资料和情况都了解的差不多,因为拔都就在钦察草原么,会经常和钦察人打交道,肯定会谈到这个未来的重量级选手.窝阔台说;他们有八赤蛮,我们有速不台么.让速不台去领教领教.

  钦察人我们以前也做过介绍,主要居住在伏尔加河以东的东欧草原上.俄罗斯人称他们为波洛维赤人,欧洲人称他们为库蛮人,库蛮的意思就是浅肤色的意思.看来钦察人已经和斯拉夫人混血混的差不多了,在一个居住在高纬度的人种偏白,这连欧洲白人都叫他们白皮肤,看来和咱们想象中的和唐朝对战的突厥人有很大落差.

  钦察人还是和祖先突厥人一样的彪悍好战,游牧民族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此时的俄罗斯各公国早已以农业为主,钦察人对俄罗斯的威胁相当于我们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威胁.这次蒙古人来了,替俄国人扫平了钦察威胁,但是却带来了灾难.钦察人以前对俄罗斯也就是突袭一下,抢点东西和奴隶.蒙古人来了就没那么简单.

  先说八赤蛮.其他部落走的走,投降的投降,只剩下他一个硬骨头.他也不走,也不降,我的地盘,我为什么走?为什么降?誓要跟蒙古人周旋到底.很简单就是跟蒙古人打游击.这种游击战是最令入侵部队头疼的了.打.他又不跟你正面作战.抓你又抓不到,人家办完事直接林子里销声匿迹了.就是进入热兵器时代,美国那么牛,在越南的遭遇.苏联那么彪悍,看看在阿富汗的遭遇.就是今天,美国也不敢轻易的在另一个国家驻军.特别是攻打城市遇到的巷战,这个应该是游击战的变种.

  八赤蛮就是在伏尔加河两岸的丛林里和蒙古人玩躲猫猫.时不时的出来偷袭你.但是八赤蛮做的很没有战略眼光,只看重眼前利益,他偷袭和抢劫的可不光是蒙古人,所经过的地区他也不放过,这就造成了他的孤立 .也难免,本来草原上的各部落就是互相不断征战的.这时候是逃亡阶段更是不管不顾了.其实八赤蛮完全可以打着民族反抗的旗号,成为钦察的民族英雄.但是他选择了带着本部孤军奋战.

  速不台忙着打不理阿尔,追剿八赤蛮的任务就落到了蒙哥头上,八赤蛮的游击战是有用的,对付一般的军队,可以说完全让他们一个头两个大,但是别忘了蒙古人是打游击战的祖宗,当年金国最强盛时期,金国百战名将金兀术就曾经率领大军讨伐过蒙古部,结果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最后金兀术都服了,这仗没法打,不如和谈.而且蒙古人天生就是猎手,这种游击战虽然也给蒙军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激情.这和追踪猎物差不多.

  你不就是在伏尔加河沿岸么,那么我就沿着伏尔加河追踪.这要是一般部队,给养又成问题,但对于蒙古人这都不算个事,咱可以边打猎,边追踪.生产战斗两不误.八赤蛮不是一个人,是一个部落在躲,不可能不留下踪迹.就在快到里海的地方,蒙哥部队发现了有刚扎过营的迹象.各种迹象表明刚走没多久,说句不好听的,大便还热乎呢.

  再收寻发现一老妇,年纪也大了,还生病了,很有可能是八赤蛮部的人,情况特殊跟不上大部队了.赶紧突击审问.原来真是,八赤蛮部已经转移到伏尔加河入海口的一个岛上.部队集结,挺近入海口小岛,但是岛么,骑兵如何渡河呢?史料记载此时有神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5-4-20 13: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欧平原







乌拉尔山,亚欧分界线














东欧平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12: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