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九章 田单的使命-4



  在燕军放松警惕的同时,即墨城内的军民都动员起来,为最后的决战作准备。
  要击破燕军,就必须要出奇制胜。
  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要领略田单卓越的智慧,他开创了一种前无古人的战法:火牛阵。
  田单把即墨城中的牛都收集过来,约有一千多头。即墨城中有这么多头牛,说明这座城池的粮食一直是很充足的。历经五年战争,居然粮食还够用,这不能不说是很罕见的事,我想这是因为乐毅网开一面的原因,否则即墨以一孤城而无匮粮之忧,这就不可思议了。观乐毅的战略,以攻心为上,因而在伐齐期间,所采取的军事手段都充满人道色彩,故而有理由相信,他并没有对即墨城发动经济封锁战。
  在田单眼中,一千头牛就一支精锐的部队。他有什么妙招化腐朽为神奇呢?
  他给每头牛都穿上衣服了,而且衣服上还涂了五颜六色的图案,牛角上绑上尖刀,牛尾上挂着一束芦苇,芦苇还用油浸过。他把这群牛分成数十组,沿着城墙建了数十个牛圈,然后在正对着牛圈的城墙上挖洞。
  这些奇怪的方法令人看不懂,田单究竟想干什么呢?

  入夜时间,田单下令在牛尾巴上点火,并且打开牛圈,牛圈的门就是通着城墙挖开的洞。你想想,这火一烧该有多疼啊,这些牛疼起来就乱跑了,它们冲出墙洞,没命地向前冲,一直冲向燕军的兵营。
  燕国士兵正在酣睡中,被牛的嚎叫声被惊醒了,出帐一望,只见黑夜之中,火光闪闪,一千余头五彩疯牛狂奔过来,火光令牛角尖刀寒光闪烁,夺人心魄。
  整个燕军兵营乱成一锅粥了。这些疯牛来势汹汹,燕军士兵只要撞上了,不是被牛角尖刀捅死,就是被撞伤,这些久经沙场的战士,何尝见过此等神兵呢?
  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燕军总算把火牛给压制住了,这些牛要么被杀死,要么跑得累死了。就当燕国人以为控制住局势时,不想齐军的第二波进攻开始了。
  就在火牛大闹燕国兵营时,田单已经派出五千名精锐战士,衔枚出击。
  为什么要衔枚呢?就是怕弄出声来。
  这五千人悄悄地逼近,在接近燕军兵营时,果敢发起冲锋。这个时候,田单又在即墨城中擂响战鼓,你想想在深更半夜时,这些鼓声总让人心惊肉跳。城内的男女老少都被动员起来,敲着铜锣铜器,一时间声震天地。燕国人从未感到如此恐怖,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敌人,而燕军兵营中的伤者还呻吟遍地。
  对燕国人来说,更糟的事情是主帅骑劫在一片混战中被杀死了。
  一个军队没了主帅,就失去了灵魂,士兵们各自为战,没有协调与战法,这么一来,失败就无可挽回了。情形就这样逆转了。就在一天前,燕国人还自信满满的,相信胜利已是触手可及,可是如今,却只能咽下失败的苦果。
  胜负在一夜之间决定了,燕师败走即墨,但这只是大溃败的前奏曲罢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九章 田单的使命-5



  在即墨城下,齐国人取得了六年战争的第一场大胜。凭此一役,田单即可挤身于战国时代最伟大的将领之列。
  即墨之役,是燕齐战争的转折点,这场战事燕国人付出多少代价,史书没有数据,我估计至少死伤数万人。同时,燕国主将骑劫之死,也让燕军陷于非常被动的局面,群龙无首,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
  田单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紧接着倒下的便是第二张、第三张,直到整个骨牌全部坍塌。
  在此之前,燕国能以数量不多的军队征服、统治齐国那么久,靠的就是实施仁政以赢得齐人之心。可是这一切政治措施,在燕昭王去世及乐毅免职后,难以继续维持,无论是燕惠王或骑劫,都缺乏长远的政治目光。特别是燕军在即墨城下虐待齐国俘虏、挖掘祖坟等消息传开后,燕国人的统治基础动摇了。
  齐国人的反扑开始了。
  仍然是田单,他从即墨出发,开始了伟大的进军。
  这位“解放者”所过之处,当时民众纷纷拿起武器,自发组织抗燕义勇军,配合齐军作战。田单的军队如滚雪球一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膨胀起来。指挥系统瘫痪的燕军士气低落,无心恋战,他们纷纷北逃,而齐国人奋勇追击。
  沉沦多年的大国,突然间迸发出应有的潜能,从而制造一个神话般的奇迹。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在田单兵团以及各地义军的打击下,燕国人全线溃败,全部被赶出齐国。而沦陷的七十余座城池,也全部宣布解放。
  这是战国历史最神奇的一段故事,也成就了田单千古不朽的英名。

  现在燕惠王终于知道自己犯下大错了,可他确实算不上是明君,他非但没有责备自己,反倒责怪乐毅了。
  他写了一封信送到赵国,交到乐毅手中,信是这样写的:“先王把整个国家托付给将军,将军不负所望,为燕国击破强齐,替先王报仇雪耻,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哪里敢忘记将军的功劳呢?先王不幸去世,寡人新即位,左右佞臣误导寡人。寡人派骑劫顶替您,也是考虑到您长年征战于外,想召您回来计议大事。可是将军却听信别人的流言,因此与寡人之间产生了误会,以致于弃燕投赵。将军为自己打算这当然无可厚非,可是您这么做,又怎么对得起先王对您的知遇之恩呢?”
  这个燕惠王没有反思自己的错误,反咬一口,拿乐毅出气。
  可是我们说过,这是一个“良禽择木而栖”的时代,不但是君择臣,也是臣择君。乐毅逃到赵国,而且还得到赵王的尊重,燕惠王当然拿他没办法。即便这样,他还想写封信出出气,可见心胸是多么狭窄。
  其实燕昭王在世时就说过,不是乐毅欠燕国什么,而是燕国欠乐毅许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1: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九章 田单的使命-6



  针对燕惠王的责难,乐毅写了一封回信,这是一封非常有名的信,只是信太长,我在这里不做全文引用,只择其要点。
  在信中,乐毅先回顾自己投奔燕国并受到燕昭王重用的经过,以及伐齐之役的前前后后。他盛赞燕昭王“有高世主之心”,就是说,有超越当今君主的思想,并评价说“自五霸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这个评价是相当高的,燕国以弱国击破强国,这确乎是其他君主所未能做到的。
  紧接着,乐毅为自己去燕归赵做辩护,他以伍子胥的遭遇为例,伍子胥曾帮助吴王阖闾击破强楚,却死于吴王夫差之手。乐毅说:“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那么他自己要怎么做呢?要是燕昭王刚死,他就从英雄沦为罪人,那岂不是让人觉得燕昭王没有用人之明吗?所以他不能像伍子胥那样去死,这样做对不起先王,是给燕昭王脸上抹黑。如果他忍受别人的侮辱、诽谤,那么当初燕昭王杀进谗者不也是错误的吗?所以自己不能接受这种谗言的攻击。更进一步说,自己要是蒙受这种不明不白的罪,让那些奸佞小人得逞,这就助长了歪风邪气,从道义上说,也不允许牺牲自己来让小人得志。
  虽然是为自己辩护,可是乐毅仍表现出名士之风范,正如他所说的:“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絜其名。”他并没有过多地指责燕惠王,只是指出“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不察疏远之行”,把批评的矛头指向燕惠王身边的佞臣。
  事实上,他还尽力避免燕、赵之间爆发冲突。
  在田单复国后,赵惠文王曾经想图谋燕国,他对乐毅说:“燕军在齐国遭到重创,燕王听信谗言,以致于国人都不愿归附他,能不能趁此机会图谋燕国呢?”
  乐毅一听,跪倒在赵王面前,流泪说道:“臣以前尽心竭力辅佐燕王,就如同现在尽心辅佐大王一样。假设臣现在身处他国,哪怕是对赵国最卑贱的刑徒奴隶,我也不忍心图谋,更何况是燕昭王的后嗣呢?”
  赵惠文王感于乐毅的忠心,便放弃了攻打燕国。
  燕惠王风闻此事后,便把乐毅留在燕国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此后燕、赵两国和平共处,乐毅多次作为赵国和平使节,来往于燕赵之间。乐毅去赵附燕时,没有做过对不起赵国的事,去燕归赵后,也没有做过对不起燕国的事,相反倒是成为两国和平的使节,这就是他的伟大人格。

  我们再回过头来说田单。
  田单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把侵略者驱逐出境,而后迎齐襄王返回首都临淄。据说当时齐襄王已经逃到深山之中,恐怕他对复国已全然失去信心了,可是没想到在他隐居的这段时间里,田单逆转了战局。田单在山中修了栈道木阁,把齐襄王这个缩头乌龟国王给请出山了。
  齐襄王龙颜大悦,把“解放者”田单封为“安平君”,并任命他为齐国宰相。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3: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九章 田单的使命-7



  可是齐襄王比起燕惠王,实在也强不到哪去。
  没本事的人要统治有本事的人,不免会有心虚、嫉妒甚至恐惧感。有一件事令齐襄王恐慌了。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有一回,宰相田单过淄水时,看到一个老人正徒步涉河而过。当时天气寒冷,这个老人家过了河后,身体冻得受不得,走不动了,瘫倒在路上。田单赶紧解下身上的皮裘,穿在老人家身上,老人家十分感动。后来这件事就传开了,传到了齐襄王的耳中。齐襄王的第一反应就是,田单居心叵测,他自言自语道:“田单用如此手段收买人心,难不成想谋夺我的国家吗?要是我不早下手,恐怕以后会有变局。”
  齐襄王也就是个猪脑袋。田单要是有夺权篡位的念头,当初以“解放者”的身份光复齐国时,就可以一步登天了,何必要绕这么个大圈子呢?可是君主的思维总是与众不同,宁可把别人当坏人,也不能相信他们的忠诚。
  齐襄王起初以为四周没有人,不曾想到还有一个正在为珍珠穿线的工匠(贯珠工)。他便喊这位贯珠工:“喂,你听到我刚才说的话么?”贯珠工不敢欺君,只得回答说:“我听到了。”齐襄王点点头,又问道:“那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呢?”这个贯珠工是个挺聪明的人,他便答说:“大王为什么不把田单的善行变成自己的善行呢?田单做了好事,您就嘉奖他。这样大家就会认为:田单把皮裘送给老人家,是因为大王关心百姓的寒暖;田单给民众提供粮食,是因为大王担心百姓受到饥馑;田单为人民服务,是因为大王没忘掉百姓的疾苦。这么一来,田单做的善事,就等于是大王您做的。”
  这一番话,把齐襄王说得心花怒放。也多亏了这位贯珠工的机谨,田单才没有落得个像伍子胥那样的下场。

  可是既然齐襄王对田单起了疑心,那自然就会善于察言观色的佞臣在一边造谣中伤。齐襄王有几个宠臣,都是以前在莒城时追随他的,对田单的功劳与地位相当嫉妒,便想方设法要置田单于死地。于是他们联合起来进谗说:“田单一个人控制着全国的武装力量,在政坛上是占据优势。他与大王之间,名为君臣,实则没有差别,连上下级关系都算不上。据我们观察,田单这个人心怀叵测,他掌握国家大权,内则安抚百姓,外则怀柔戎狄,礼待天下贤士,这样做,一定别有用心。大王您还是要明察的好。”
  听起来真是悲哀啊。安抚百姓、怀柔戎狄、礼贤下士,这些都是田单兢兢业业为国的表现,在佞臣眼中,反倒成了罪状了。
  第二天上朝时,齐襄王高高在上,传令说:“把宰相田单叫来。”这时田单应该也风闻有人在齐王面前中伤他,这位齐国第一功臣在专制权力面前也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他免冠、赤足、袒背,以一副罪人的模样入殿见齐襄王,匍匐在地,自称死罪。看到田单这种窘样,齐襄王乐了,谁说你跟我没有上下之分、君臣之别呢?我就是王,你就是个臣。于是他颇为得意地说:“你并没有什么死罪。你只是尽你作为臣子的礼,而我只是让你瞧瞧我作为君王所应有礼。”
  有本事的臣子,遇到没本事的君主,真是倒尽霉运了。
  在这里,笔者不禁要称赞乐毅的明智。孔子说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子并不是无条件服从君主,臣子忠诚的前提,是君主要仁厚,要以礼待之。当乐毅察觉到君主已不仁不礼时,他断然选择了离开,所以他避免像田单那样遭到君主羞辱的命运。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3: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三十九章 田单的使命-8



  不过田单也不算倒霉透顶,不久后他便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这得归功于一个名叫貂勃的人,他是齐国一位贤人,由田单推荐给齐襄王。几位佞臣联手陷害田单时,貂勃正作为齐国使臣出访楚国。他回到齐国后,齐襄王设宴为他接风洗尘,酒宴过半时,齐襄王吩咐下人说:“去把宰相田章叫来。”
  貂勃听到这后,向齐襄王叩首问道:“大王,您自认为比得上周文王吗?”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齐襄王有点丈二金钢摸不着头脑,便答说:“比不上啊。”
  貂勃说:“我也知道您比不上周文王,那么,您比得上齐桓公吗?”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齐襄王只得说:“还是比不上。”
  貂勃便说道:“是的,我也知道您比不上齐桓公。可是周文王得到吕尚辅佐,尊他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称他为仲父。如今大王得到安平君的辅佐,却直呼他的名字。这种不尊敬的称呼,乃是亡国之君才说得出的。自从开天辟地、有人类以来,没有任何一位臣子的功劳超过安平君。大王您不能保住国家社稷,燕国兴兵伐齐后,大王您逃到城阳山中。安平君守卫即墨城,仅凭借区区三里内城,五里外城,残兵七千余人,却最终擒杀燕军统帅,收复千里河山。这不全都是安平君的功劳吗?在那个时候,要是安平君想把您撇在一旁,自己称王,那天下人谁也无法阻止。然而安平君是一个重道义的人,他不仅没有自立为王,还修栈道木阁迎回大王,大王这才得以重返旧都。如今国家已经平定,百姓也安居乐业,大王却毫不尊敬地直呼田单的名字,我敢说,就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也不会这样做。我听说有几个人在背后挑拔离间,希望大王能杀掉这几个人,向安平君表示道歉。不然的话,国家就危险了。”
  这些话说得很重,掷地有声。貂勃告诉齐襄王,没有田单,你这个王是扶不起来的,你非但没有感恩之心,反倒狂妄失人君之礼,这是亡国的征兆。
  齐襄王与燕惠王颇为类似,都是属于没什么本事的人,同样缺乏感恩之心。没有乐毅,燕国在七雄中根本就抬不起头;没有田单,齐国可能已经被从地图上抹掉了。可是乐毅蒙冤,田单受谗,命运又有相似之处。齐国比燕国略有走运的,是有像貂勃这样敢于直谏的大臣,而齐襄王总算不是糊涂到底,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倘若他把田单逼上绝路,以田单的聪明才智,要把他赶下台并非不可能。齐襄王总算听了一回忠言,他把几位进谗的大臣全部处死,同时把夜邑万户封给田单,以这种方式委婉地田单道歉。
  复国英雄田单总算没有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田单复国与乐毅伐齐一样,都是战国时代哙炙人口的故事,两千年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田单与乐毅都可入选战国最伟大的名将之列,两人有许多共同点:精于谋略,擅长心理战术,用兵大胆且敢于冒险。乐毅在伐齐之战中,置侧翼于不顾,大胆采取蛙跳战术,撇开沿途的敌方城邑不攻,直捣齐都,以奇取胜,一举端掉齐国的指挥中枢。田单冒险风格不逊于乐毅,在军事欺骗手段上层出不穷,在战术上也颇多创新,独家首创的火牛阵更是饮誉古今。两个人的事业几乎同样伟大,乐毅以弱国之兵几灭强国,差点成为勾践灭吴的翻版;田单则以弹丸之地,规复千里河山,同样是创造奇迹。如果说有留给军事迷们少许遗憾的话,就是田单与乐毅没有面对面地交锋,否则两位军事天才又会留下什么经典的战例呢?谁又能技高一筹呢?
  只是田单的奇迹,对于齐国来说,也不过是回光返照。历时六年的燕齐战争,虽然以齐国复国而告结束,可是却永远也回复不到齐威王、齐宣王时代的鼎盛水平。如果能有一位好君主,那么以田单的才华,齐国或许还有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之时。可惜的是,齐襄王终非明君,他能听从貂勃的话,与田单和解,那已经算是齐国之福。对这位平庸的君主,实在无法要求他更多了。
  齐国已经从神坛摔下了,其军事强国的地位已不复存在,沦为二流的国家,并很快被后起之秀赵国全面超越。在齐国衰落的同时,赵国则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战国后期惟一可与强秦对峙的国家。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3: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章 渑池之会-1



  倘若没有赵国的支持,燕昭王与乐毅是无法完成伐齐大业的。
  “五国伐齐”的构想始于燕国,却成于赵国,因此在《战国策》中称“赵收天下且以伐齐”,这足见赵国在反齐联盟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秦国的参予,赵国是打了保票的,同意秦国可以在伐秦之战中获得好处。由于秦与齐领土相距遥远,要远征就必须要从第三国穿过,我估计秦军就是由赵国开往齐国的。
  五国联军在济水河之战中重创齐师后,乐毅就想把秦国与韩国摈除在外,由燕、赵、魏三国继续发动对齐国的进攻,其中赵国攻略河间,魏国攻略宋地,其余由燕国收拾。
  可是要送瘟神那么容易吗?
  把秦国送回家,那岂不是让他们空手而返吗?
  可想而知,傲慢的秦国人一定是不愿意的。
  秦军最后为什么灰溜溜地回去了,史书上没有写明原因,想必是赵国施压的结果。
  秦军撤走后,赵国继续对齐国发动进攻。在伐齐之战中,赵国一颗将星冉冉升起,此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将廉颇。
  公元前283年,廉颇率领赵国军队大败齐军,攻取昔阳(一说晋阳),此役有力地配合了乐毅对齐国诸城池的扫荡,也使廉颇英勇善战的美名广为人知。战役结束后,赵惠文王将廉颇提拔为上卿。
  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
  从廉颇伐齐开始,史书上便没有记载赵国权臣李兑的消息。李兑应该是伐齐战争开始后不久便去世了,约是公元前284年或283年。李兑之死并不是一件坏事,他是弑杀赵武灵王的主谋,也应该是赵惠文王一直心怀畏惧的人物。在此之前,各个国家要与赵国合纵或连衡,只找李兑,从来没找过赵惠文王。可见李兑的权势是何等大,而赵惠文王又是何等窝囊。
  李兑死后,赵惠文王终于熬到出头之日了,他虽然没有父亲赵武灵王那么有魄力,可是颇能知人善任,对一位君王来说,这一点弥足珍贵。

  在廉颇伐齐的这一年,赵惠文王得到了一个宝贝,这便是著名的和氏璧。
  和氏璧是一块美玉,据说是春秋时期楚人卞和所发现,故称为“和氏璧”,被认为是一件无价之宝。和氏璧如何从楚国辗转到了赵国,其中的缘由我们也弄不清楚。赵惠文王得此璧后,爱不释手,可是秦国人却偏偏要来找麻烦。
  秦昭王听说赵国有这么一块宝贝,便派使者入赵,开出一个令人心动的条件:以十五座城交换和氏璧。我们常说“价值连城”,和氏璧的价值不是一座城,而是十五座城。对一个国家来说,十五座城显然比一块美玉要有价值,以璧换城,这是不吃亏的。
  可是问题是秦国的信用等级很低,到时收了璧后,恐怕要翻脸不认人。秦人劣迹斑斑,就说当年张仪答应给楚国六百里之地,到了移交时,却变成六里之地。
  因此天下人都知道,跟秦国打交道,一定得小心谨慎,否则一不小心就要落入其陷阱。
  可是要拒绝秦国呢?
  拒绝秦国就意味着有战争的风险。要怎么办呢?
  赵惠文王打算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问题,因此得派一个机谨且才智过人的使节前去与秦昭王周旋。这时,宦官令缪贤向赵惠文王推荐自己的门客蔺相如。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3: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章 渑池之会-2



  蔺相如有什么本事呢?
  令缪贤跟赵惠文王讲了一则故事。
  有一次,令缪贤冒犯了赵王,心里十分害怕,打算逃到燕国去,便找了蔺相如来商量此事。蔺相如问他说:“怎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呢?”令缪贤便回答说:“我曾追随赵王与燕王会晤。燕王曾私底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与我交朋友。所以我想他一定会收留我的。”蔺相如摇摇头说:“赵强燕弱,而当时您又受到赵王的宠幸,所以燕王自然想与你结交。如果您犯了事,从赵国逃往燕国,燕国害怕赵国,燕王是不敢收留您的。到时燕国人一定会把您绑了,送回赵国。”
  令缪贤听了满头大汗,焦急地问说:“那我该怎么办呢?”蔺相如想了想说道:“既然跑是跑不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到赵王面前请罪了。您光着背,自己套上刑具,请求大王开恩,这或许可以侥幸逃过一劫。”令缪贤便听了蔺相如的意见,向赵王自首,鉴于积极认错,最后赵王格外施恩,赦免其罪。
  说完了这个故事后,令缪贤对赵惠文王说:“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有勇有智有谋,如果能让他出使秦国,一定会不负所望的。”

  赵惠文王听罢十分高兴,便召见蔺相如,问道:“秦王要用十五座城来交和氏璧,您看要不要给他呢?”
  蔺相如答道:“秦强赵弱,秦国的要求合理,不能不给。”
  赵惠文王又说:“要是秦王拿走了和氏璧,却不割让十五座城,那怎么办呢?”
  蔺相如答说:“秦国要以城来交换宝璧,如果我们不答应,那么赵国就理亏。反之,如果秦国得到宝璧,却不割让十五城,那么就是秦国理亏。权衡利弊,宁可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惠文王点点头,又问:“依先生之见,何人可以出使秦国呢?”
  蔺相如回答说:“大王要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我愿意亲自前往。如果秦国交出城池,那么和氏璧就留在秦国。倘若秦人毁约,我一定会完璧归赵的。”
  看到蔺相如坚定的眼神,赵惠文王松了一口气,就派遣他为赵国使节,捧着和氏璧前往秦国。

  到了秦都咸阳后,秦昭王在章台接见蔺相如,蔺相如献上和氏璧。秦王一瞧,哎,果然是无价之宝,无论是玉的质量或做工,都堪称天下无双。他边欣赏边赞叹,然后又递给妃嫔与左右侍从观赏,大家都啧啧称赞。
  蔺相如站在殿堂下,仔细观察秦昭王的表情,发现他一个字都不提割城的事,看出他并没有以城换璧的诚意。于是蔺相如便向前走了几步说:“和氏璧上有一点瑕疵,请允许我指给大王看。”秦昭王一听,居然宝玉有瑕,倒想见识见识,便把和氏璧交还给蔺相如。
  不料蔺相如拿回璧后,不仅没有上前,反倒后退了几步。只见他把宝璧高高举起,背靠着一根大柱子,怒发冲冠,冲着秦昭王说:“大王想得到这块美玉,要求用十五城来作交易。赵国君臣都认为,秦国只是依仗自己的强大,想巧取豪夺罢了,根本不想用城池来交换,千万不能把和氏璧交给秦国。可是我却认为,普通老百姓尚且不肯相互欺骗,何况是像秦这样的大国呢?为了一块玉璧与秦结怨,这是不合适的。赵王听了我的话,便斋戒五日,并派我前来秦国献上玉璧,这样做是出于对秦国的尊重。可是今天大王没在朝堂以隆重的仪式来接见我,而是在章台这种普通的宫殿,礼节上十分不到位。更有甚至,大王拿到和氏璧后,还递给妃嫔、左右观赏,没有一点恭敬之心,当我这个赵国使臣不存在,这是对我的侮辱戏弄。我看大王是没有诚意用城池来交换和氏璧,所以我把玉璧收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我的话,我今天就跟和氏璧同归于尽了。”
  说完后,蔺相如握着和氏璧,斜对着柱子,就要把宝璧往上砸了。这下子秦昭王可急了,他坐座上跳了起来,赶紧喊“住手——”,然后走下殿堂,又是赔礼又是道歉。然后他装模作样地唤来掌管图籍的官员,取来地图,在地图上圈了十五座城池,要割让给赵国。蔺相如是个很细心的人,他见秦昭王临时划出的十五座城池,并不是预先有准备的,只是为应付他而匆匆挑出来的。这更加证实了蔺相如的判断:秦人根本无意用十五城来换和氏璧,只是想强取豪夺罢了。
  于是蔺相如便说道:“这块和氏璧,乃是天下至宝。赵王欲献出此宝贝时,斋戒五日。大王也应该斋戒五日,并在朝堂之上,以隆重大典来接收此宝物。惟有这样,我才能放心献上和氏璧。”
  秦昭王看到蔺相如这个架式,心想今天是要不到这块宝璧了,要是来硬的,这个不怕死的家伙还真能把璧给砸了呢。得,看来就先答应下来吧。秦昭王答应了,先斋戒五日,到时在朝堂之上,交接此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0: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章 渑池之会-3




  可是蔺相如却不相信秦国的诚意,他断定秦昭王就是装装样子罢了,到时收了玉璧,肯定还是要食言毁约。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把玉璧安全带回国内。他便派了一名亲信,乔装打扮后,怀揣着和氏璧,走小路回赵国去了。
  可问题是,到时在朝堂之上,他要用什么向秦王交差呢?
  五天时限到了。
  秦昭王在朝堂上以隆重的大礼来迎接蔺相如。只见蔺相如从容不迫地迈步进来,但却没有抱着光彩夺目的和氏璧。众人正在纳闷时,蔺相如开口说话了:“秦国自从秦穆公以来,共有二十多位君主,没有一个曾经信守盟约的。”
  这一张口,便把秦国历代君主都嘲讽一遍了,把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心里暗想,这家伙不是来找死的?
  这时蔺相如又继续说:“我担心被大王蒙骗,所以就派人走小路,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了。”
  朝堂上一片哗然,秦昭王的脸色变得阴沉沉的。
  这时蔺相如又说道:“不过,秦强赵弱,大王要是先割让十五城给赵国,赵国难道敢不交出和氏璧吗?至于我,欺骗了大王,罪当处死。大王尽管用最残酷的烹刑杀我,我没有怨言。只是希望大王及诸位大臣好好考虑这件事。”
  果然是一个不怕死的硬汉子。秦昭王与诸大臣本来兴致冲冲要来观赏和氏璧,却不想是这种结果,不禁是面面相觑。
  这个时候,卫兵已经准备上前把蔺相如拉下去,秦昭王摆摆手说:“算了吧。今天就是杀了蔺相如,也得不到和氏璧了,反而破坏秦赵两国关系。还是依旧以使节之礼招待他吧,让他回赵国去,赵王也不会因为一块美璧而故意欺骗秦国吧?”
  就这样,蔺相如以自己的胆识深入虎穴,不辱使命,完璧归赵。秦昭王本来就无心以十五座城来交换一块璧,这件事自然也就没有下文了。
  这是一次外交的典范,蔺相如的表现堪称惊人,他无所畏惧,智勇双全,真是难得的人才。也正因为如此,赵惠文王拜他为上大夫,自此,蔺相如成为赵国重臣。

  秦、赵两国的和平是暂时的,战争总会爆发。
  公元前282年,秦以白起为将伐赵,攻取蔺、祁二城;次年(公元前281年),秦攻赵、取离石头 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再攻赵,斩首两万人,取光狼城。看来赵国与秦国对抗,仍处于下风。
  可是到了公元前279年,秦昭王突然改变主意了,要与赵惠文王握手言和。我在前文中一再强调,秦国的外交是非常厉害的,绝不可能平白无故改变政策。如果秦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那背后一定另有打算。秦国要与赵国言和,目的何在呢?结合本年的历史大事记,就可以清晰地发现,秦国是要大举伐楚,关于这件事,我们后文再说。
  秦昭王派人告诉赵惠文王,希望着两国化干戈为玉帛,他邀请赵惠文王前往渑池会晤。这会不会是一场鸿门宴呢?就象当初秦昭王邀楚怀王相会于武关,却让楚怀王走上一条不归之路呢?要不要去呢?赵惠文王的内心在挣扎。这时他想起了廉颇与蔺相如,还是听听这两人的意见吧。
  廉颇与蔺相如的意见出奇地一致,两人都认为:“大王要是不去的话,就表示赵国既弱小又胆怯。”
  在齐国衰落后,赵国已经一跃成为天下第二强国,凭什么要害怕秦国呢?
  赵惠文王下定决心,就是龙潭虎穴,也得去闯一闯,看来这位赵国君主身上也隐约可见其父的胆略。机智过人而不乏勇气的蔺相如随赵王前往渑池,而廉颇则陈兵于国境线上,严阵以待。
  临行前,廉颇对赵惠文王说:“大王前去渑池,估计往返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倘若三十天过后还未返回,请允许暂且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人的阴谋。”
  这是最坏的打算,也就是考虑到秦昭王又一次使诈,强行扣押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同意廉颇的请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赵惠文王的表现也像是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0: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章 渑池之会—4




  赵惠文王、蔺相如一行人抵达渑池,秦昭王设宴为他们接风洗尘。可是秦人的狡诈多端是天下共知的,秦昭王又变使什么把戏呢?酒过三巡后,秦昭王假装有点醉意,便提议说:“我听说赵王十分喜好音乐,不如就在这里奏瑟一曲吧。”瑟是古代的一种大型乐器,长约三米,规格有多种,从五十弦到十六弦不等,常见的是二十五弦。赵惠文王喝了酒后,兴致也颇高,便当场奏瑟一曲。不料这是秦国人的一个陷阱,秦国御史故意这样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喝酒,命令赵王奏瑟一曲。”边写还边喊,喊给赵国人听,这不是摆明羞辱赵国吗?
  这涉及到国家的尊严,绝不能让秦人得逞。只见蔺相如站起来,手持一盆缻,走到秦昭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精通秦国音乐,请准许我献上盆缻,大王也露一手,相互娱乐一下。”缻就是装酒的瓦罐,秦人经常击缻而歌,李斯在《谏逐客书》曾这样写:“夫击瓮叩缻,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蔺相如十分聪明,因为当时赵国使团出行,未必准备有各种乐器,可是这酒罐可是现成的乐器,随便拿起一罐来就可以用了。
  蔺相如这么一说,秦昭王当然晓得他的用意,赵国人不想吃亏嘛。可是秦昭王坚决不肯击缻,他一脸怒气,看到这个讨厌的家伙,就想起当时献和氏璧时的情景,这气就更大了,他把头撇一旁,不理会蔺相如。可是蔺相如并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他又向前走几步,跪在秦王面前,高捧着缻,坚决要求秦王敲打。秦王怒发冲冠,蔺相如大声喝道:“我与大王仅五步之遥,大王要是不答应,蔺相如颈部的鲜血就要溅到大王身上了。”言下之意,你要不击缻,我就自刭身亡。可是还可以有另一种解释,我蔺相如把命豁出去了,你要不答应,我就跟你拼命。
  这一幕把在场的所有人看得是目瞪口呆。这时秦王的卫士们要上来杀蔺相如,蔺相如怒目一睁,目光如箭,那气势竟然把卫兵们给吓退了。谁也不敢动手,要是惹怒了蔺相如,这家伙就要把盆缻砸到秦王的脑袋上了,这个责任,谁负得起呢?卫兵们不敢上来,大臣们不敢吭声,秦昭王与蔺相如就这样相持着。这是意志力的较量,论权势,蔺相如怎么跟秦昭王相比,可是这样僵持着,秦王也没面子。看来要是不象征性地击缻一下,这个顽固的家伙是不肯罢休的。最后秦昭王败下阵来了,他勉为其难地在缻上敲打一下。
  蔺相如站起身,恶狠狠地盯了秦王一眼,然后若无其事地退下,然后唤来赵国御史,让他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这个酒宴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虽然没有鲜血四溅,却是斗智斗勇的舞台。威震天下的秦王,却被赵国大夫蔺相如羞辱,这也太没面子了吧。于是有一位秦国大臣便想一招:“请赵国用十五座城来为秦王贺寿。”蔺相如回应道:“请秦国用咸阳城给赵国献礼。”
  在大堂之上,蔺相如舌战群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见招拆招。在外交战中不可一世的秦国人,居然讨不到半点便宜。毫无疑问,在这场较量中,蔺相如是真正的赢家,他的精彩表现,足以成为后世的范本。战国时代有许多著名的外交家,象张仪、苏秦、公孙衍、苏代等,可是这些人谋略有余,正气不足。蔺相如的一腔正气使他身上有一种超凡的魅力,这是人格的魅力,他以弱者的身份勇敢地挑战强者,这是武士的精神,这种精神让他变得十分强大,变得无所畏惧。
  渑池之会,赵惠文王并没有遭遇到楚怀王被囚的下场,原因我们前面讲过,秦国急于同赵国媾和,以便在南方发动对楚国的进攻。当然,廉颇在边境线上陈兵以待,也是秦国人不敢轻举妄动的原因。这次会议使秦国与赵国在之后的几年内没有发生战争,两个国家都利用这段时间积极对外扩张,进一步确立了军事大国的优势地位。从结果来看,这是一次双赢的会议。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章 渑池之会-5



  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的杰出表现,令赵惠文王刮目相看。
  回国后,赵惠文王把蔺相如提拔为上卿,而且官位在廉颇之上。这么一来,廉颇心里不服气了,他叫嚣道:“我身为赵国大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而蔺相如不过凭着口舌立了点功,官职居然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这个人,出身微贱,我屈居其下,感到羞耻。”
  不仅如此,廉颇还放言说:“要是让我碰到蔺相如,我非得当面羞辱他不行。”
  廉颇的话传到蔺相如耳中,他就小心翼翼地不与廉颇打照面,遇到有朝会时,他就借口生病,不去上朝,以免与廉颇起争执。
  可是同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有一回,蔺相如乘车出门,远远看到廉颇,他赶紧让马车夫调转车头,拐个弯跑了。这么一来,蔺相如的门客家臣们觉得脸上没光,他们商量一下,打算集体辞职。
  门客家臣们一齐去找蔺相如,说道:“我们离开亲人来投奔您,只因仰慕您的高风亮节。可是如今您与廉颇将军同为朝臣,廉将军公开挑衅您,您却害怕他,躲避他,畏惧得太过分了吧。这种事,就是平民百姓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您是上卿呢?我等没有本事,请准许我等告辞离开吧。”
  蔺相如知道他们的心思,便问说:“廉将军与秦王相比,你们觉得哪个更强呢?”
  大家回答说:“那还用说吗?当然是秦王更强了。”
  蔺相如紧接着说:“以秦王之威,我蔺相如敢在朝堂之上大声斥责他,羞辱秦国的大臣。相如虽然愚笨,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但我是这样想的,强秦之所以不敢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人在。如果我们关起门来,两虎相争,那么势必两败俱伤。我让着廉将军,是因为把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个人的恩怨放在第二位。”
  众宾客听了蔺相如的解释后,由衷地为他的良苦用心所感动,这是何等的胸怀啊。这些打算辞职离开的人脸上露出惭愧的神情,他们只看重个人的面子,却哪里晓得蔺相如的境界呢?

  感到惭愧的不仅仅是这一帮人,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中,这位战场勇将虽然鲁莽,可是性情却是很直。这些话象雷电一样震憾了他的内心,与蔺相如相比,自己显得多么渺小啊,多么狭隘啊。
  这一刻,一种极大的羞愧感涌上廉颇心头,他是那么耿直,所以必须要为自己的鲁莽向蔺相如请罪。
  他袒露肩背,背上一捆荆条,由宾客带路,走路前去蔺相如的家中。一个堂堂大将军,这等模样走在路上,不免引起大家好奇的目光,许多人都纳闷这怎么回事呢?可是廉颇却不以为然,无视众人的指指点点,健步向蔺府走去。
  到了蔺相如家门口,蔺相如听说廉颇前来,赶紧开门相迎,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下跪并请罪说:“廉颇是一个浅薄而卑贱之人,不知您的胸襟宽广到这等地步啊。”
  这就是历史上非常感人的“负荆请罪”与“将相和”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两千多年后来看,依然那么感人,至少我看了后,心灵如同受到一次洗礼。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总是仰慕着某种高尚的理想,追求着完善的人格。廉颇与蔺相如为我们提供了精神的标竿,特别是蔺相如,我们常说,大丈夫能屈能伸,在威烈的秦王面前,他能伸,勇敢无畏;在廉颇面前,他能屈,忍辱持重。
  人们常有喜欢喜剧的天性,总是乐于看到故事有完美的结局,只是这种故事在历史上很少上演,但“将相和”却是一出动人的喜剧。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的,廉颇与蔺相如握手言欢,从此之后成为刎颈之交,友谊至死不渝。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5: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