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一章 哀郢都:屈原之死-1

  秦国之所以在渑池之会上与赵国达成和平协议,是因为南方的楚国蠢蠢欲动,反秦联盟呼之欲出。
  我们在上文中已经说到,在秦国施压之下,楚国在公元前292年与秦和解,建立外交关系。但是楚国对秦国极其不信任,显然当年楚怀王被囚死于秦国这一事件,是秦、楚关系中挥之不去的一片乌云。
  公元前281年,即楚顷襄王十八年时,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楚国的对外战略。
  当时楚国有一名神射手,他仅仅凭着一把弱弓,射落了许多鸿雁。楚顷襄王听说了之后,就召来前来,询问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位神射手倒没有说什么射雁的经验,反而是大谈楚国应该要报仇雪耻。
  他说:“先王被秦国欺骗,客死于秦国,仇恨没有比这个更大了。就算一个普通百姓有仇,尚且对报复万乘之君,当年白公熊胜、伍子胥就是这样做的。如今楚国土地面积方圆五千里,拥有甲兵百万,足以在疆场上纵横驰骋、耀武扬威。可是大王居然受困于此,我实在为大王感到不值得啊。”
  楚国地大物博,兵力众多,可是却没有雄心壮志,这实在令楚人感到沮丧。看看人家燕国,以一个弱国而捣破强齐,一洗前耻,这是何等痛快与激动人心啊。这名神射手,史不载其名,但他的话确实刺到了楚顷襄王内心的痛处,激起他复仇的欲望。于是楚顷襄王便派人出使各诸侯国,打算与东方各国重新合纵,联合起来讨伐秦国。
  有报仇的雄心,这当然很好,只是楚国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
  没错,楚国有辽阔的国土,有一百万的军队,这些都很吓唬人,可问题是楚国的政治很混乱。作为春秋时代的南方霸主,楚国有光辉灿烂的历史,可是到了战国时,光荣却渐行渐远。此中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有一点,楚国政治暮气沉沉,国家权力都把持在老贵族、老官僚手中,政治效率低下,腐败严重。当年吴起大刀阔斧地改革内政,但最后功亏一篑,被贵族阶级反攻倒算,惨死于箭下。此后,楚国也永远失去了与时俱进的机会,成为七雄中最守旧的国家。

  当然,楚国是有很多人才的,像屈原、庄辛等人,可是他们纵然有心也无力去改变时局。
  当楚顷襄王想合纵诸侯攻打秦国,以报先王之仇时,庄辛站出来批评他说:“大王您宠幸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四人,这四个人,都是花花公子。大王跟他们在一起,生活淫逸侈靡,不顾国政,我看不要说攻打秦国,恐怕连首都郢城也保不住呢。”
  楚顷襄王一听,很不舒服,便说道:“先生不是昏了头了吧,难不成还把我看作是楚国的不祥之兆么?”
  庄辛答说:“臣下不敢把大王看作是不祥之兆,我只是看到事情的必然结果。大王要是仍然宠幸这四个人,楚国必然要灭亡。请准许我到赵国去避一避,留在那里观察楚国局势的变化。”
  楚顷襄王很生气,但考虑到庄辛的特殊身份,也不好发脾气。庄辛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后代,也是有地位的贵族,所以楚顷襄王也不能对他动手,只好答应让他前往赵国。
  可事实证明庄辛是对的,因为拥有百万大军的楚国真的是不堪一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7 11: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一章 哀郢都-2




  当秦昭王得知楚国打算合纵诸侯时,他意识到,必然要先下手为强。
  公元前280年,秦军对楚国发动进攻,楚军大败,一心想要报仇的楚顷襄王只得割让上庸、汉北之地给秦国。
  可是秦国并不想这样收手,既然你楚国胆敢背弃与秦国的盟约,就必须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在全面伐楚之前,秦国先与赵国在渑池达成和平协议,这样就完全腾出手来对付楚国了。
  公元前279年,秦派冷血战神白起为伐楚兵团总司令,率领数万大军,攻入楚国。
  楚国有百万军队,而白起只有区区数万人,秦军是否过于薄弱了呢?
  白起以为不然。
  为什么呢?
  他对楚国的局势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以下是他的原话:“是时楚王恃其国大,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
  楚国内政混乱,奸臣当道,民心不附;军事上更糟糕,根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而且楚顷襄王上台这么多年,国内倒也没什么战争,竟然破旧的城池也没有得到修缮,可见他执政二十年,几乎是什么事也没做。
  与百万雄兵不相匹配的,是楚国几乎没有产生过伟大的名将。秦有樗里疾、甘茂、司马错、白起,赵有赵武灵王、廉颇、赵奢,齐有孙膑、匡章、田单,燕有乐毅、魏有吴起,可是楚国却不能产生伟大的将领,这令人不能不怀疑其军事制度的有效性。
  就象我们前面说过的,名将的产生需要土壤,那么楚国的军事土壤是否太过贫瘠呢?我想是的。庞大的兵力并不是战斗力的保证,这一点白起看得非常清楚,所以他以不到十万之众的军队,便敢于深入楚国,这个兵力,比伊阙之战还要少。

  白起兵团迅速南下,进攻楚国的鄢城(湖北宜城东南)。
  鄢城是楚的别都,有重兵把守。可是白起不以常规手段攻城,而是觑中了鄢城防御工事中薄弱的一环。鄢城座落于汉水边,汉水既可成为其抵抗秦军的天然防线,也可以成为秦军进的利器。白起是一个冷酷的人,他只追求胜利,却丝毫没有人道主义的观念。
  白起把河流当作一支奇兵,他决汉水以灌鄢城。
  这里附带说一下,秦国在水利工程技术上,独冠天下,引水灌城不过是小菜一碟。水攻战术取得到巨大的成效,因为楚国军队似乎从未有过这方面的训练,在洪水面前,他们全然没有应对方法。鄢城及其周围,成为一片汪洋,军民死亡数十万人。
  在精锐损失殆尽后,楚军如何继续战斗呢?
  白起一鼓作气攻下鄢、邓(湖北襄樊北)、西陵(湖北宜昌西北)等地。
  如此辉煌的战果,要是换作他人,早就凯旋回师,等着领赏了。可是白起并不满足于此,因为在他眼中,楚国军队真是不堪一击。既然不堪一击,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攻下楚国首都郢城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3: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一章 哀郢都-3




  从鄢城到郢城并不远,直线距离约一百多公里。
  可是不要忘了,白起的部队仅有数万人,而且刚刚打了一场大战,要用这么点军队攻下楚国的都城,这不是一般人敢想象的。连骁勇善战的秦国士兵也对这个军事行动感到畏惧,可是白起并不打退堂鼓,他甚至在军队渡河后,拆毁桥梁,焚毁船只,以示有进无退的信念。
  可想而知,秦军孤军深入,没有后续补给手段,这是存在很大风险的。
  可是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之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意思就是说,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需要再次征调,粮食不需要再三转运。各种军用物资从国内取得后,粮草补给就在敌国解决。
  白起应该对孙子兵法的原则有极其深刻的理解,如果说孙武是提出战争原则,那么白起则是把军事艺术实践得淋漓尽致的人。
  白起的军队一点也不仁慈,他们在楚国城郊大肆掠夺,他自己也说:“掠于郊野以足军食。”
  靠这种手段,秦军一路长驱,杀到郢都城下。

  郢都一片混乱,陷入恐慌之中。
  这时秦军与楚军的士气是不同的。
  来看看秦军的情况:“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战,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这足见秦军训练之有素,在战场上视死如归,当然也是白起带兵有自己的一套办法。
  秦军的荣誉感很强,只要杀敌建功,就可以进爵,这也是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
  相比之下,楚国人又是怎么样呢?
  在自家门口作战,难道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勇气与大无畏的精神吗?
  很可惜,并没有。
  白起后来评论说:“楚人自战其地,咸顾其家,各有散心,莫有斗志。”那我们不禁要思考了,楚军到底怎么了呢?
  楚国政府根本没有一套激励军队的机制,和平时期也没有发展国防力量,靠临时抱佛脚有用吗?
  郢都的下场与临淄如出一辙,根本没有经过激烈的战斗,便沦于秦军之手。楚军一溃千里,白起的数万人马竟然得以蹂躏楚国的心脏地带,毁楚先王之庙,西烧夷陵(湖北宜昌东南),向东攻至竟陵(湖北潜江西北),而后向南挺进,攻到洞庭湖一带。秦军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地。
  而那个还妄想复仇的楚顷襄王呢?逃往陈地(河南淮阳),把首都迁移至此,远远避开秦军的兵锋。
  这一战,“楚人震恐,东徙而不敢西向”,此役令楚顷襄王完全丧失了信心,楚国的力量进一步被削弱。
  鄢、郢之役是白起在伊阙之战后的又一个军事杰作,他又一次以寡击众,把大片的土地收入秦国囊中。秦国设南郡,把郢都列入管辖范围。
  当然,秦昭王并不忘记白起的功劳,他被封为“武安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3: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一章 哀郢都-4




  大约在白起破郢的这一年,楚国名臣、大诗人屈原投汩罗江自尽。
  屈原死于哪一年,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78年,即楚都沦陷之年。屈原写过一篇《哀郢》,其中写道:“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百姓流离失所,向东迁徙,这正是郢都沦陷的写照。
  那么这位大诗人为什么会选择投江自尽呢,他背后又有怎么样的曲折故事呢?
  屈原名叫屈平,“原”是他的字,屈氏与楚国王族同出一姓,即芈姓,所以他是楚国的贵族。屈原这个人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史记》中称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不仅有文学天赋,而且也是著名的政治家。
  楚怀王时,屈原担任左徒。当时他被认为是一个有学问的人,因此楚怀王对他特别尊敬,凡有什么国家大事,便召他前来商议。同时,屈原也很有外交才能,各国元首或贵宾访问楚国时,常由他出面接待。这时的楚怀王对屈原很信任,甚至把制订法令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交给他处理。
  屈原毕竟在骨子里是个浪漫的诗人,对政治斗争的残酷认识不足,他一腔热血,想为楚国的振兴尽自己的一份力,可是换来的却是他人的嫉妒与中伤。很快,流言的飞矢从黑暗处射出。袖出暗箭的人是与屈原争权的上官大夫,他故意制造各种流言,诽谤屈原。楚怀王这个人的水平,我们在前文中也是看到的,根本就是个平庸之人,久而久之,他对屈原越来越反感,越来越疏远。

  自己一心为国,却被奸人所陷害,屈原内心悲愤难忍。
  他对楚怀王忠心耿耿,竭心尽力,可是却被冷落在一旁。在这种情况下,他以诗言志,把自己的心中的激愤用诗歌来表达。《离骚》正是这样的杰作,这首诗内容丰富,情深意切,是他的代表作品。诗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句子,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等等。
  司马迁对屈原的诗有一段十分精采的评论:“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可谓深得其意旨了。
  正直的屈原被贬后,楚国的内政外交每况愈下。平庸的楚怀王三番两次被张仪所蒙骗,丢失了汉中之地,又损兵八万,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后来齐、魏、韩等国又乘机攻楚,大败楚军于垂沙,楚国又一次咽下苦果。
  在这种情况下,不怀好意的秦昭王向楚怀王发出会晤邀请,楚怀王打算前往赴会,屈原站出来制止说:“秦乃是虎狼之国,不可以信任,还是不去的好。”
  可是楚怀王的儿子子兰却说:“秦国向我们表示友好,怎么能不去呢?”
  于是楚怀王不听屈原的建议,前往武关,结果一去不复返,被秦人扣押,后死于秦国。

  屈原认为子兰对楚怀王被诱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是楚顷襄王继位后,不仅没有惩罚子兰,反倒还把他提拔为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屈原对此感到很愤怒,可是他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在诗歌中排遣自己心中的郁闷。楚国的内政依然没有起色,令尹子兰对正直的屈原一而再地打压,并且怂恿与屈原有隙的上官大夫在楚顷襄王面前说他的坏话,不辨是非的楚王对屈原愈发疏远,最后干脆把他远远地流放了。
  在楚顷襄王执政的前二十年里,国际环境对楚国是有利的。这一段时间,国际斗争的重头戏是秦国与齐国争雄,加上北方赵国的崛起,对秦、齐产生牵制作用,故而南方的楚国相对来说比较安定,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可是楚顷襄王却苟且偷安,他并没有利用这个时机发展国家的军事、经济,反倒让国家陷于混乱之中,就象白起说的那样:“不恤其政,而群臣相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
  这一切,屈原看在眼中,心中却在流血。
  晕暗的政局,最终导致了楚国在公元前278年的战争中遭到惨败,不仅丧失大片土地,数十万的军民死于非命,而且连首都也丢了。
  屈原的内心再也承受不住悲愤之情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3: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一章 哀郢都-5



  有一天,他漫无目的地在汩罗江边躅踯,披头散发,看上去非常憔悴,干瘦的身影立于风中,给人一种沧桑之感。这时有位渔翁路过,认出他来了,便前往问候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屈原吗?为什么在这里呢?”
  屈原毕竟当过大官,被人认出来,这也不奇怪。他本来就心事重重,渔翁这么一问,他感从心生,叹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因此我被流放至此。”
  渔翁对他说:“圣人不被外物所拘泥,而能与世道保持一致。举世混浊,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众人皆醉,您为什么不啜饮美酒呢?您的思想太高深,显得卓尔不群,结果还要被流放。”
  屈原回答道:“我听人家说,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为什么呢?怎么可以让洁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浊的外物呢?怎么可能让纯白的东西,蒙上世俗的尘埃呢?”
  渔翁听了后,莞儿一笑,拖着他的船桨离开了,他一边划桨一边唱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位渔翁看来也是个世外高人,他歌中的意思是,水清时,我可以洗头巾,水浊时,我可以洗脚。这应该是顺世者的论调,只要我内心宁静,不管外面的世界如此,总可以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可是屈原的心,没办法远离尘嚣,他心系国家君王,但却又被朝廷抛弃,他想为国家致力,却报国无门。这真是一个人最悲哀的事情。他没办法像渔翁那样,把一切世俗之事抛之脑后,可是他又被无情地边缘化了。在内心的挣扎中,他的心死寂了,惟有一死,才有解脱。
  他写下了最后一首诗《怀沙》,抒发他的郁闷之情,“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对黑暗的现实,他无能为力,“变白为黑兮,倒上以为下”。他已经看破红尘,看破生死,在诗中他写到了死亡,“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意思就是说,要如何来化解忧伤与悲哀,看来只有死亡是最好的选择。在诗歌的最尾,他这样写道:“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
  生命已无可留恋,那么放弃生命,便成了最后的解脱之路。

  他又一次来到汩罗江边,抱着大石块,沉入江中。他用这种方式走完了人生的道路,令人唏嘘感叹。他以为自己的孤独的行者,没有人能了解他的心志。奸佞当朝,在朝廷之上,他确是一个孤独者,可是社会底层人民,却能与他感同深受。
  据说,屈原投江自尽后,当地百姓闻讯后,纷纷自发前来打捞其尸体,大家划着船,争先恐后地搜寻,可是一直没能找到。大家为失去这么这位贤明的人而悲痛,以屈原的出身和地位,完全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可是他对国家爱得太深,所以无法承受国家沉沦之痛。爱之深,痛之切,痛到深处,惟有一死。这是何等伟大的精神啊,得知屈原沉江的百姓们,都被这种绝望的爱所感动了。既然打捞不到屈原的尸体,大家就想,那总不能让屈原的肉身成为鱼虾的美食吧,怎么办呢?于是便想了一个办法,大家便作成米团,纷纷投入江中,希望能喂饱鱼虾,用这种方式来保全屈原的尸身。这真是十分感人的一幕,屈原的生命终结了,可是他的精神之花却悄然盛开了。
  这一天是五月初五。此后每年到这个时候,百姓为了纪念这位伟大人物,又聚集江上,划船投粽,以重现屈原投江日时江面上的情景。精神的感召力是巨大的,这种纪念活动,从汩罗江向其他地方传播,后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从某种意义上说,屈原在投江自尽后,获得了重生,他的人格情操,成为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甚至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传颂着他的故事,仍在纪念他的节日。他因为绝望而投水,这是爱的绝望,正是因为这种爱的存在,最终能在绝望中生出希望。
  在屈原死后五十五年,楚国灭亡。疏离他的楚顷襄王,排斥他的子兰,陷害他的上官大夫,这些人安在哉?他们早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只有象我这样写史的人,多多少少提起这些人的名字。投江而死的屈原,打败了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在历史舞台上成为优胜者,精神光芒照耀大地。
  先秦时代的中国人没有天堂的观念,没有轮回的观念,但却有不朽的观念,非生命不朽,而是精神不朽。
  屈原,就是这么一个不朽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3: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二章 华阳之战-1



  郢都沦陷,楚举国震动。
  然而秦国的攻略还在继续着。公元前277年,秦国大将白起与蜀郡太守张若联合攻略楚国西部的巫郡与黔中郡,楚军再度大败,两郡均落入秦军之手。
  此时楚国上下弥漫着悲观的气氛,没有谁知道苦难还要持续多久。楚顷襄王也不得不反思战败的原因,此时他想到了当初庄辛的一番劝谏。庄辛当时就指出,楚顷襄王信任佞臣,生活骄奢淫侈,不要说进攻秦国,就是郢都也难保全。如今庄辛的预言不幸成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楚王痛定思痛,便派人前往赵国,召庄辛重返楚国。
  出于一片爱国之心,庄辛即刻启程,踏上返回楚国的路途。到了楚国临时都城时,楚顷襄王亲自出来迎接,并认错道:“寡人没有听先生的一番话,以致于沦落到这个地步,现在我应该要怎么办呢?”庄辛回答说:“大王如果能采纳我庄辛的建议,事情尚有转机;要是不听我庄辛的话,那么情况还会更糟。”看来这位楚国名臣一点也不谦虚,大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
  事到如今,就得有像庄辛这样勇于任事的英雄。他继续说道:“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以前商汤、周武王仅仅凭借百里之地而崛起,而夏桀、商纣拥有天下却走向灭亡。如今楚国的面积虽然大大缩水了,仍方圆数千里,比起商汤、周武王的百里之地,还算是多的。可是我还是要说说大王的事,大王身边有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四人,饭桌上吃的是封邑的粮食,车上载的是国库里的金帛。大王跟他们驾车在云梦泽一带驰骋玩乐,不把天下国家的事放在心上。可是您却不知道,秦国宰相魏冉正受命于秦王,打算要把黾塞(平靖关,河南信阳东南)之内的土地全部吞并,把大王你赶到黾塞之北呢。”
  听到这里,楚顷襄王脸色苍白,身体也不由自主地战栗起来,难道得了郢都、巫、黔中后,秦国人还不罢手么?他有一种大难临头的感觉,这时候不由自主想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而庄辛就是这根稻草。自己那四个宠臣是靠不住了,能力挽狂澜的人,只有庄辛。楚顷襄王把庄辛封为阳陵君,并让他谋划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我们必须说,庄辛是一名优秀的人才。取得楚顷襄王的授权后,他调集楚国东部十余万军队,为收复国土做准备。当时楚国沦陷的土地,包括郢都周围、巫郡、黔中郡等,其中黔中郡位于长江以南,秦军的守卫力量比较薄弱。庄辛把进攻重点置于江南黔中十五城,十余万楚军把秦兵赶出这一地带,重新置郡,总算收复部分国土,挽回一点颜面。

  楚国之所以能重新夺回黔中郡,一方面是庄辛的功劳,另一方面是因为秦国的战略重心从楚国转移到了魏、韩两国。
  在战国七雄中,秦国的战略最为明确,而且执行力也最坚决。秦国的首要目标,便是对魏、韩两国鲸吞蚕食,进而夺取两周。秦国的战略明确且灵活多变,依时局的变化也会做出某些调整。譬如在诸国密谋联合伐齐时,它也是积极参加;在楚国密谋联合伐秦时,它便把矛头对准楚国。但总的说来,秦国的重点仍然是放在魏、韩及两周上。
  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笔者认为,秦赵的渑池之会达成一个密谋,即两国联合起来瓜分魏国。秦、赵两国轮番进攻魏国,似乎证明了笔者的这个猜测。
  公元前277年,魏昭王去世,他的儿子魏圉继位,史称魏安釐王。赵、秦两国趁魏国政权交替之机,发动对魏国的攻势。公元前276年,赵国大将楼昌率兵进攻魏国的幾邑(河北大名东南),赵、魏战争爆发。楼昌在幾城之下师久无功,该年十二月,赵惠文王以廉颇为将,取代楼昌,继续进攻幾邑。廉颇果然不负重望,攻克该城并将其并入赵国领土。同年,秦国名将白起也挥师入魏,攻下两城。赵、秦两国心照不宣,魏国两面受敌,形势严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8 13: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二章 华阳之战-2



  第二年(公元前275年),秦国宰相魏冉亲自率军攻魏,一路长驱而入,直抵魏都大梁城。
  魏国危在旦夕,难兄难弟韩国不能坐视不管,因为韩僖王明白,唇亡则齿寒,要是魏国被秦国灭了,那么接下来肯定要轮到韩国。于是韩僖王派暴鸢为大将,率兵增援魏国。
  暴鸢是韩国名将,他曾联合齐、魏军队在垂沙之战中重创楚军。但这已经是二十六年前的事了,当年的名将,现在也成老将了。魏冉率秦军主力与韩军决战,韩军大败,暴鸢败走开封,折兵四万人。
  韩军败走后,魏安釐王已是孤立无援,他被迫割八城向魏冉求和。
  可事实证明这种割城政策决非长久之计,因为无法填满秦国人的胃口。
  不久后,魏冉卷土重来。魏安釐王只得硬着头皮迎战了,他派大将芒卯率军在宅阳(河南郑州北)阻击秦军。但是魏军仍然战败了,芒卯落荒而逃。秦军又一次兵临大梁城下,魏国的局势又恶化了。
  在这个时候,仗义的韩国人又一次挺身而出,韩僖王的援兵又一次进入魏国,可是不幸又吃败仗了。

  要战还是要和呢?
  魏安釐王当然想和,可问题是秦人贪得无厌,刚割了八城又要来进犯,除非把整个国家都拱手送出,否则的话根本无法满足他们。
  魏国的大臣们纷纷对魏安釐王说:“当年魏惠王以十万大军伐赵,拔取邯郸城,赵国坚决不肯割地求和,后来反倒能复国;齐宣王时,齐师伐燕,破燕都,燕国不肯割地求和,后来也复国了。赵国、燕国之所以能保住国家,没有被他国吞并,就是因为他们能经受住艰难的考验,不轻易割让土地。我们应该学习赵国与燕国。秦国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国家,天下诸侯没有一个愿意与它亲近。魏国从晋国分裂出来的土地,被秦人鲸吞蚕食得差不多了。魏国刚刚割让八座城池,交割尚未完成,秦人的军队又出动了,大王试想想,秦人的胃口哪有满足的时候呢?如今秦军打败了芒卯,攻克宅阳,进军大梁,这是想迫使大王再次割地。如果万不得已非要割地的话,也应该要尽量减少损失,同时要求秦国以人质为保证,这样才不会一而再地受到欺骗。”
  魏安釐王决定派人前往秦军营与魏冉交涉,前往谈判的人是须贾,他魏国中大夫。
  须贾见到魏冉后,说了一通话:“《周书》上说天无常命,意思是说幸运是不可能一而再出现的。您打败暴鸢的韩军,割得魏国八城,这并非兵力精锐,也非计谋高深,只是运气好罢了。如今您又挟兵前来,打败芒卯,拔取宅阳,围攻大梁,这岂不是认为上天的宠幸是永久的?我想聪明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魏国已经召集百余县的军队,驻戍大梁城,兵力不下三十万。以三十万的军队,守卫城墙高达十仞的都城,就算是商汤、周武王复生,也不能轻易攻下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4: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二章 华阳之战(3)



  光用“天命无常”的观点要说服魏冉,那肯定一点用也没有,须贾还要有一把杀手锏,这把杀手锏就是赵国与楚国。魏国位于赵国与楚国之间,秦军深入魏国,最大的风险是赵国、楚国突然卷入战争,从南、北两个方向截击秦军,断其后路。倘若如此,魏冉就可能面临惨败的命运。
  因此须贾继续说道:“秦军不顾虑楚、赵的威胁,想越过十仞高的城墙,攻打三十万的魏军,还自信满满、志在必得。可是我必须说,自从天下分裂以来,还从没有人能做得到。您进攻大梁城,却无法攻克,那么秦军一定会疲惫不堪,到时楚、赵军队乘虚而入,您一定就前功尽弃,您的采邑陶邑也保不住的,一定会被消灭掉。所以您还是仔细考虑考虑,不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来攻打大梁。”
  这里说明一下,陶邑本是宋国的土地,后为秦所占领,成为魏冉的封邑。由于陶邑与秦国并不接壤,孤悬东方,守备力量当然是薄弱的。须贾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给魏冉打小算盘,不要小看陶邑这个地方,这是一块非常富饶之地,要是魏冉攻打大梁未果,反而丢了自己的领地,那岂不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话说回来,须贾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尽管在进攻魏国一事上,秦国与赵国心照不宣,可是这两个国家之间根本没有友谊可言,渑池会议达平的和平协议,随时都可能被撕毁。要是赵国挥师南下,截断秦军后路,后果势必是严重的。也正因为有这层顾虑,魏冉最终放弃进攻大梁城,魏国由是躲过一劫。

  在齐国衰落后,秦国与赵国都不遗余力地扩张自己的地盘。
  魏冉攻打大梁的这一年(公元前275年),赵国也不甘示弱,大将廉颇再次风光无限,他率师攻略魏国,夺取防陵、安阳两城(均在河南安阳西南)。第二年(公元前274年),赵国另一名将领燕周率领军队进攻齐国。尽管齐国已成功复国,但实力已是今非昔比,无法抵挡赵国的铁骑,昌城与高唐两座城池均落入赵军之手。
  但是赵国的扩张力度仍然不及秦国。赵国攻略齐国的同时,魏冉又一次攻魏,取得赫赫战果,攻下四座城池,斩首四万人。
  魏国人吃不消了,要是这样消耗下去,地盘很快就会被秦、赵两国瓜分光了。
  魏安釐王寝食难安,他刚刚即位三年,可是这三年他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秦国与赵国轮番进攻,魏国土地缩水严重,长此下去,魏国非亡不可。那要怎么办呢?必须在外交上作出重大调整,要么投靠秦国,要么投靠赵国,只能二者择一。秦国贪得无厌,投靠秦国,那无异于自寻死路;因此魏安釐王只能有一个选择,就是投靠赵国。再怎么说,赵国与魏国都是从晋国分裂出来的,本是同根生嘛。
  但魏安釐王很清楚,要投靠赵国,那得送个见面礼。说白了,赵国也是一匹饿狼,要它放弃一块嘴边的肥肉,就必须送上另一块肥肉。到哪里找另一块肥肉呢?韩国!
  要牺牲韩国?这种想法让魏安釐王心里打了个冷颤。因为这个想法太残忍、太无情了。韩国与魏国,可是兄弟般的国家啊。说实话,韩僖王实在够义气的,秦国攻打魏国时,他两度出兵相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第一次出兵相救就损失了四万人马。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对这样两肋插刀的兄弟,魏安釐王能忍心出卖掉吗?
  可魏安釐王偏偏就是个厚黑教徒,为了利益,他一咬牙,把兄弟给出卖掉了。理由当然也冠冕堂皇:俺这为的是国家利益。
  就这样,魏国投靠了赵国,摇尾乞怜,并且甘作马前卒,充当先锋,与赵国联手进攻韩国的华阳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5: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二章 华阳之战(4)




  韩僖王有理由骂娘了。
  谁都可以对韩国不友善,但不应该是魏国。不要说魏韩两国是难兄难弟,在历史上关系亲密,光说这两年韩国对魏国的无偿军事援助,魏王也没理由背信弃义啊。前年为了救援魏国,韩国折兵四万,到现在还未能恢复元气,没想到魏王却这样恩将仇报。你说说,天底下还有道义二字吗?怪不得韩僖王要吹胡子瞪眼睛、怒火中烧了。
  罢罢罢,既然你不义,也不怪我无情了解。保命要紧,要对付赵国与魏国的联军,韩僖王只有一个选择:投靠虎狼秦国以自保了。
  东方诸国本来在实力上就逊于秦国,又不能团结一致以对付秦国,缺乏长期战略思想,只图眼前利益。特别是三晋之间,倘若能尽弃前嫌,共同抵抗秦国,那么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可是三晋之间这样互相斗来斗去,最终获益的却是秦国。

  韩国派了几批使者入秦求援,可是秦国却迟迟没有表态。韩相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突然想到一个人,此人的姓名,《史记》所记是“陈筮”,但《战国策》却记为“田苓”,我们姑且从《史记》的说法。陈筮是一个很好的谋士、外交官,可不巧他生病了,正躲在家里养病。韩相国也顾不上这个,跑到他家里说:“现在情形十分紧急,先生虽然有病,还是有劳您连夜赶往秦国求救兵。”陈筮是谋士,专吃这碗饭的,有敬业精神,他二话没说,打点行李后就乘车直奔秦国,前去拜访秦相国魏冉。
  魏冉已得知赵、魏联军攻打韩国的消息,他问说:“韩国现在形势很危急吧,所以才派你来秦国。”陈筮却否定了:“不会危急。”魏冉一听,满脸不高兴,冲着陈筮发怒道:“你这样可以当国王的特使吗?韩国使臣络绎前来,都说情形危急,可你却说不急,这是为什么?”陈筮不慌不忙地说:“韩国如果危急,就会背叛秦国,改附他国了。正因为不急,才派我前来。”陈筮这是打心理战牌,这有点像我们到商场去买东西,如果我们对某样东西表现得爱不释手,那么精明的商家绝不会轻易让你砍价的,如果我们表现得可有可无,可买可不买,那商家的心理价位就会放低一些了。陈筮也是这样,他如果望眼欲穿,那么只会令秦国人更加傲慢,可是他故意装作不着急,可有可无,魏冉还真会担心韩国去投靠其他国家呢。
  心理战术收到奇效,魏冉站起身来,对陈筮说:“您不必去见秦王了,我立即发兵救援韩国。”
  秦相魏冉派武安君白起与客卿胡阳为将,率援军奔赴华阳。我们知道大兵团远距离作战,必须要做足后勤的功夫,需准备好大量的车马武器,粮食草料以及锅碗瓢盆,这些都得花时间,可是从陈筮使秦到秦军抵达前线,仅仅只用了八天的时间,足以见秦军作战效率之高。对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哪一方能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就可能掌握先机。白起无疑是最懂得把握战机的将领,他的快速出击,令对手防不胜防。

  在华阳城下,白起再一次取得伟大的胜利,他大败魏国兵团,斩首十五万,魏国主帅芒卯落荒而逃。秦军乘胜追击,连下卷、蔡阳、长社三城。紧接着,白起猛扑向贾偃指挥的赵国兵团,赵军大败,两万人溺死于黄河之中,秦军占领观津。
  白起出马,谁与争锋?
  这是继伊阙之战、伐楚之战后,秦军的又一次大胜。白起雄心勃勃,他想一鼓作气灭掉魏国。当时秦国实力超群,惟一担心的事情,就是东方六国合纵抗秦,由于魏国地处中心,倘若灭了魏国,阻断南北,东方诸国的合纵运动就没法搞了。
  白起挥师挺进魏都,包围大梁城。
  大梁城的防御能力很强,并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在白起围大梁的同时,燕国与赵国派兵相救。魏国大将段干子向魏安釐王提出,割南阳之地予秦,以换取和平。
  著名的纵横家苏代马上提出异议,他警告魏王:“夫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这句话后来在苏洵的《六国论》中被转述,成为一句名言。不过关于这句话的出处,还有另一个版本。在《战国策》中,说此话的人是孙臣,这里我用的是《史记》的说法。其实战国史料中像这种矛盾的记录很多,在某书中某人说的话、做的事,到了另一本书,就换成另一个人了。
  听了苏代的话后,魏安釐王答说:“您说的有道理,但这件事已经开始做了,不能更改。”于是派人到秦国求和。
  秦昭王同意了,原本地盘不断缩小的魏国又一次缔结丧权辱国的协定,白起的秦军从大梁城撤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5: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三章 华阳之战(5)




  华阳之战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它直接导致了秦国与赵国的全面对抗。
  韩、魏两国又一次屈服于秦国,在短时间内,东方诸国很难组织新的合纵运动。我们说过,秦国与四个国家接壤,由北往南分别是赵、魏、韩、楚,现在魏、韩两国已经臣服,接下来就轮到赵国与楚国。
  不过秦昭王最初的设想并不是先攻赵国,而是先攻楚国,这是因为楚国的军力不如赵国。五年前(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楚国郢都,至今还让楚人为之胆寒,现在又挟华阳之战之余威,拉上韩、魏两国助阵,击破楚国更有把握了。
  秦昭王把命令下达给白起,让他做好攻楚的准备。可是这个时候,有一个楚国人来到了秦国,他可不是普通的使者,而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楚国春申君黄歇。
  黄歇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到秦国呢?
  原来楚顷襄王一直密切地关注着中原战局,当秦国武安君白起在华阳大败魏、赵联军后,楚王就觉得问题很严重,得派个人出使秦国打探消息。当时黄歇已经小有名气,他曾经游历各地,见多识广,而且能说会道,口才很好。正因为看中黄歇的本事,楚顷襄王就把出使秦国的任务交给他。

  到了秦国后,黄歇就嗅出战争的味道。
  果不其然,很快就传来消息,说秦王派白起为大将,准备与韩、魏国两共同进攻楚国。黄歇自己惦量一下,认为楚国无力抵挡秦国,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秦昭王的主意,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秦王。
  在这封信中,黄歇强调秦国与楚国是天下最大的两个国家,两个大国相斗,只会令其他国家得利。他列举了知瑶的例子,当年晋国四卿中,知瑶的力量最强大,联合韩、魏二氏攻打赵氏,眼看胜利快要到手了,岂料韩、魏突然背叛,反倒与赵氏联手杀死知瑶。黄歇认为韩、魏两国表面上屈服于秦国,实际上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因为一百多年来,韩、魏两国大量军民死于秦军之手,国家饱受摧残,宗宙被毁坏,百姓民不聊生。韩、魏两国是秦的死敌,可是秦王却想利用这两个国家来攻打楚国,这岂非大大的失策吗?他进一步分析说,一旦秦、韩、魏攻楚,齐国必然也会乘机出兵。到时瓜分楚国,秦国只能得到贫瘠的西部,而韩、魏则得到富饶的中部平原,齐国则得到东部泗水流域,这不是给魏国、齐国强大的机会吗?
  那么秦国应当怎么做呢?
  黄歇提出自己的看法,秦国最好的做法,就是与楚国联手,共同遏制韩国与魏国,到时韩、魏只能成为秦国的关内侯。韩、魏想扩张地盘,只能往东攻打齐国。这么一来,秦国通过控制韩、魏两国便可以把势力扩张到东部,从而切断北方赵国、燕国与齐国、楚国的联系,到时可不战而令天下诸侯束手听命了。
  当然,我们必须说,黄歇的这封信,有一些地方是夸大其辞,这是一份外交辞令而不是严谨的论文。但是没有关系,只要能达成目的就行。这封信,确实改变了秦昭王的决心。从军力上看,楚国并不强,可是要灭掉楚国并不容易。如果没有韩、魏两国出兵,仅仅是秦国单干,困难是很大的。秦国与楚国领土接壤,可是从秦国直接出兵攻打楚国,就得跨山越水,受地形影响很大。而且楚国西部比较荒凉,就算秦军占领了,也不容易长期驻守,只要一撤军,楚国又会接管,就像黔中一样,秦人得手后,最终还是被楚人重新收复失地。
  秦昭王最终接受黄歇的建议,取消伐楚的计划,并派人前往楚国,缔结盟约。看来秦昭王是不想在南部大动干戈了,那么他出击的方向就只剩下一个:赵国。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0: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