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5-7 12: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蒙宋之战之力挽狂澜
匆忙的结束了西征,我们不得不回回过头来介绍一下1235年先于二次西征的蒙宋战争,因为近么,所以要早开战,这是窝阔台时期二次三大征的重要一次,按激烈对抗程度来说,绝对要比东征和西征的要强,范围要广,规模也要大得多,正因为西征比较引人注目是因为,欧洲是现代文明的中心么,关注度也比较高,蒙古人西征那么远,直接和后来成为列强的西方直接对阵,也比较有看头,其实那时候的欧洲真的算是第三世界.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很落后,只是很基础的一些东西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了要崛起,领先世界的苗头,但是当时没人这么觉得,他们自己也没这么觉得,辉煌的罗马文明已经被深埋在地下,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欧洲曾经那么辉煌过.
相比另外两个战场,蒙宋之间的战争才是真正的战争.欧洲根本没什么抵抗力么,有势如破竹不为过,根本不是对手,而高丽战场,虽然没有被灭,根本就是龟缩在海岛上,我不跟你打.在对战宋朝的时候,蒙军第一次尝到了什么叫失败,什么叫对手.
1235年窝阔台先派王楫出使南宋,谴责南宋在1234年的背盟行为,也确实是南宋有错在先,双方说好了的,已陈州蔡州为界,以南归宋,以北归蒙古,结果理宗这个愤青想趁机收回河南之地,想一黄河为界.结果出兵后毛也没捞着,还赔了夫人又折兵.更严重的是给蒙古南侵找到了好的不能再好的借口.这次北伐的失败另一个副作用就是宋理宗年轻轻的颓了,从此以后在不敢想北伐收复失地的事,而且防御上也极其被动.
这一年窝阔台开始对三个防线同时用兵,其他两个方向咱已经叙述完毕,对南宋可谓最大手笔,分了三路大军,第一路二王子阔端,塔海,主攻方向四川,算是西路军.第二路三王子阔出,忒木的,塔察,张柔,主攻方向京湖地区,也就是荆襄或者湖北方向,第三路口温不花(别勒古台之子),察罕,史天泽,主攻江淮,也就是安徽淮河流域.具体兵力不详,后几次出兵弄不弄就是号称80万,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中国史书上这些数字一直不太靠谱,总之呢兵力肯定是多于南宋的.因为主力除了蒙军还有契丹军,归降的金军,西夏军,汉军.
三路大军几乎同时出发,但是结果很不同,开始最顺利的是中路阔出的部队,可以说一路非常顺利.连破襄阳,随州,郢(ying)州以及击溃了荆门军,枣阳军,还有德安府.整个京湖防线土崩瓦解,为什么这么不堪一击呢?而且一提枣阳军,我们熟悉前面的应该想起这是孟珙父子一直经营的地方,应该不会这么容易击垮吧.
其实这段孟珙根本不在京湖地区,更不在枣阳,自从上次蔡州之战结束后,孟珙升官了,被调到黄州,也就是今天的黄冈市 任知黄州,节制黄,蕲(qi)光三州及信阳军兵马,黄州已经在长江边上了,距离前线还很远.而此时镇守襄阳的是赵范,这里很多将士都是北边投过来的汉人甚至是金军,当时孟珙的父亲就是组织了难逃过来的难民为忠顺军,这些人本来就是很难管理,孟宗政死后,无人能镇得住这些人所以才把孟珙调过去,现在有换人了,还是很难管理,更严重的是,投降过来的金军很受歧视,要是平时也就忍一忍算了,这次蒙军打了过来.这些人趁机反了.
他们先烧了军械库,后投降了蒙古,没有投降的南军也一片大乱,整个襄阳陷入一片混乱,他们也趁机抢掠,可惜了襄阳,自岳飞收复后的130年来,生聚繁庶,仓库充盈,城高池深,攻守武器24库,未经一战不是被焚毁就是被蒙军占有,这是宋朝的极大损失,更要命的是,京沪防线的关键结点就是襄阳,这道防线一破,宋军只能退守长江一线,那将是极为被动的,也就没了战略纵深和缓冲,对兵力部署也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这些都可以说明,宋理宗并没有做好蒙古南侵的心里准备和军事准备.你是颓了,不过你也不想想你打完人就这么消停的完事了?此时的蒙古正是历史中扩张欲望最强的时期,就算你不惹他,他也会想方设法来惹乎你的.宋理宗在焦头烂额的情况下想到了孟珙.唯有此人能力挽狂澜.
那孟珙这几年闲着了么?没有,他忙着建构黄州的防御,他很清楚,蒙古人早晚会成为南宋的大敌,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安排在哪里,就把当地的防御做好,他在黄州做的和枣阳差不多,一方面别人认为是累赘的难民唯恐避之而不及的,他反而主动接收,然后屯田.他的想法很简单,兵有保卫民的天职,那么民有养兵的义务,兵民相依,他的屯田的做法确实把这种军民鱼水情弄得红红火火.
但是他以前负责的都是局部,现在蒙古大军全方位的上千公里的战线进攻.而京湖全线崩溃,你孟珙能否力挽狂澜主持整个全局?他的才华能否支撑他的责任?不管你做没做好准备,历史的重任已经放在了他的身上,他责无旁贷.
为什么此时才想起来动用孟珙呢?因为朝廷很忙,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或者史料里宋朝是个很孱弱的朝代,总是被人欺负,就是没有争气的时候,其实这都是对宋朝的误解,应该这么说,宋朝的体制不适于战争状态,其实你要是本人生活在宋朝应该比中国历史上任何朝代都舒适,当然要除了战乱时期.
宋朝的制度设计应该说非常合理,为了制约地方做大,特别是军队和军人的实力,宋朝采取了文官管理军队,比如枢密院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军委,武将除非像岳飞这个程度的也顶多做到 副枢密使,而且也就算是名誉副主席,这个和主席和常务副主席根本两回事.而且行政划分上都错开,比如财政是江苏和浙江放一起管理,行政就江苏和江西放一起,军事上可能就是江苏和安徽放一起了.总之人事,行政,财政,军事都是错开的,这个互相制约,牵制,地方不可能产生和中央抗衡的势力.
文官管理军队,这个美国现在就是这个制度,而我们在宋朝时候就有了,枢密院有调兵权,将帅的任免权,军队的军官,有管理权,指挥权,但是没有调兵权.很多时候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个就不可能出现唐末的藩镇和军阀.
除了这些制度设计以外,宋朝在管理上也很人性化,比如不管多大的罪,不许杀士,当然岳飞除外,岳飞是把赵构得罪的彻彻底底,赵构打心眼里恨岳飞,而且赵构经历过暴民,经历过苗刘兵变,所以对武将的提放更甚于其他宋朝皇帝.很多人会说宋朝皇帝就是妒贤嫉能,就是喜欢奸臣讨厌忠臣,别这么说,赵匡胤设计制度的时候就已经把人性看得透透的.他们是经过五代十国的,短短几十年王朝频繁更替,不就是权臣做大取皇帝而代之么.当年的曹操何其有理想,就是要祛除奸佞,恢复汉室,结果自己做大了,你看看不一样野心也变大了.王莽篡位前,都称他为圣人了,不还是篡位了.人的欲望和心态是随着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环境变化的.不是一层不变的.
人无所谓忠奸好坏,除了圣贤和大奸大恶之人,大多数人都是灰色中间地带的人,可以做好事也可以做坏事,就看在什么环境和制度下.所以赵匡胤和柴世宗他们设计制度的时候就很清楚,人性不靠谱,制度才靠谱.说宋朝管理人性化,还有清明上河图上就有表现,比如皇帝下旨,要求官员出行要从简,像电视剧里那么浩浩荡荡的鸣锣开道,在宋朝几乎没有的,因为从宋朝开始没有宵禁了,在宋以前,中国是没有夜生活的,都有宵禁政策,唐朝也一样,而且做生意都有固定区域,但是在宋朝开始,可以临街就做买卖.取消宵禁也就是说人从原来的两顿饭改成三顿饭了.记着啊,从宋朝开始我们中国人才开始吃三顿饭.
皇帝要求官员出行从简,是因为路边都很多做买卖的,你出行那么隆重,很影响老百姓做生意.大家可以参照今天啊,是否可以临街随便摆摊做生意啊.由于士人没有死刑,顶多流放,所以宋朝的知识分子那叫一个爽,按今天的话说,言论比较自由,皇上也可以批评的,宋真宗时候就发狠要杀一官员,后来宰相说不可以杀,因为有祖制么,宋真宗感叹说;唉,一件快意的事也做不得.
宋朝这种制度设计很适合平时管理国家,所以宋朝才那么繁华富庶,而且宋朝也算高薪养廉了吧,宋朝虽然小说里不少奸臣,但是没听说出现巨贪和权臣的.待遇高,环境宽松,知识分子还是有底线,有操守的.但是话说回来这些东西都不适合战争状态.最适合战争状态的就是独裁,集权.而什么民主,宽松之类的制度都不适合战争状态.金军南侵时候,宋朝的制度弊病表现的最明显.比如罗马和现代的美国,都有制度规定,战争状态下可以授权首席行政官和总统独裁的权利,你这时候玩民主,讨论来讨论去的,这仗还打不打?没等你讨论完,敌人都打过来了,但是独裁者在这时候犯错误怎么办,特别很多人不太懂军事,军队更不能搞民主了,你说要是摊上个无能将军不就惨了么,所有有了后来的参谋部.
而我们开始说朝廷很忙呢,就是忙活这个事呢,京湖防线崩溃,宋朝的知识分子们就开始批判端平入洛.但是这是是宋理宗一手操办的,那就批宋理宗.弄得宋理宗灰头土脸,又是下罪己诏,又是大赦天下.但这些也阻止不了舆论的讨伐,最后总得有人背黑锅啊,但皇上不能被停职降级,只能把两个宰辅换了.我们可以看出不怪统治者都不喜欢言论自由,一旦自由了,有的没得一顿瞎发表言论,其实这些知识分子也不想想,就算没有端平入洛,蒙古就不南侵了么?只不过把这事给提前了.
这就是啥事都有利必有弊.在和平环境下,自由是最好的,但是非常情况下自由就敝处大了,都发表意见,你说到底听谁的?你做啥都有人批评,有人反对,你干啥都不对.你说这你怎么干事呢,在和平时期没问题,多讨论讨论,防止犯错误么,民主不是最好的制度,是最不容易犯错的制度,你少犯点错误,就是最大的建设.因为政府掌握这巨大的权利和资源,一旦犯错将是不可逆转的,有那么一句话么,真正的爱国者是不让这个国家受政府的迫害.
宋理宗焦头烂额的情况下,无计可施,提出议和,结果招来更大的批评,理宗彻底蒙了,到底要人家怎样么.人在逆境中会逼发出潜能,突然灵光咋现,想到了孟珙,赶紧派孟珙去,扭转战局不就一好百好了么.宋理宗只能把宝压在孟珙身上,祈祷他能扭转危局.
等孟珙接到命令,阔出大军已经打到了蘄州(今湖北蕲春),孟珙急忙赶往蘄州,但是这支蒙军统帅是塔察,这可是拜把子兄弟啊.塔察很清楚孟珙的实力,或者对兄弟不好下手,他没打蕲春绕过去直奔江陵(今湖北荆州).这事可就大了,蒙古大军可是头一次饮马长江,如果江陵失守,蒙军可以直接渡江进入湖南,那样在想在陆地上拦住蒙古铁骑难度可就大了,还可以顺江而下,而且可以和四川的蒙军在长江上会师,那形势可就不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