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血战天下——战国全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9 15:27:3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三章 阏与之役(1)



  自渑池之会后,秦赵两国的和平维持了六年。
  这段时间里,两国基本上恪守协议,互不侵犯。但华阳之战的爆发,中断了和平局面,赵国要打韩国,而秦国要救韩国,冲突就不可避免了。其实秦、赵开战只是时间问题,因为两个国家都是奉行军国主义,积极扩张,最后势必要一决高下。
  在华阳之战后,赵国有过三次军事行动。
  第一次是白起兵围大梁城时,赵国出兵相救,后来魏国割地投降,赵军遂撤回国内了;
  第二次是攻打东胡部落,东胡是北方重要的蛮族,分布于辽河上游,原本归附于赵国,但在公元前273年时造反,攻略代地,赵惠文王派兵镇压其叛乱;
  第三次是公元前271年,蔺相如率兵攻打齐国,赵国兵团推进到了平邑。
  从这几次军事行动中,可以看到赵国对外战争还是很积极主动的。

  应该说,赵惠文王还算是一个称职的君主,在他统治的三十余年时间里,无论是内政、外交或对外战争上,都取得一定的成就。与父亲赵武灵王相比,赵惠文王魄力不足,缺乏开拓的雄心,当然能力也不够。但他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招揽英才上,在识人用人上,他是独具慧眼的。
  赵惠文王一朝,赵国人才济济,有名的人物包括廉颇、蔺相如、赵奢、平原君赵胜,还有从燕国前来投奔的乐毅等。
  廉颇、蔺相如、乐毅这三人的故事,在前文都说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平原君赵胜。

  平原君赵胜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与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齐名。赵胜是赵惠文王的弟弟,自小就养尊处优,在温室中长大。
  公元前298年,赵胜被封为“平原君”,当时他还很小,应该不到十岁。这一年,他见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就是齐国的孟尝君。当时孟尝君出使秦国,险遭秦王暗算,靠着手下一帮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才逃出来,行经赵国时,平原君赵胜以隆重的礼仪款待孟尝君。
  也许是这次孟尝君给平原君留下深刻的印象,赵胜后来也效法他广揽天下宾客,最盛的时候,他的门客多达数千人。
  关于平原君的故事,最有名的一个是他杀妾的传说。
  当时有一个跛子住在平原君对面,有一天他一瘸一拐地去打水,正好平原君有一个小妾在楼上看到了,便大声嘲笑他。
  这个跛子就找到平原君,对他说:“听说您喜欢招揽天下士人,士人们也不远千里来投奔您,是因为您以士为重,以妾为轻。我不幸脚瘸了,您的小妾就嘲笑我,我希望您能把她杀了。”
  平原君答说:“可以。”
  瘸子得到答复后离开了,平原君笑道:“这个小子因为被嘲笑,就想让我杀了小妾,真是神经病。”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门客很多都不辞而别,走了快一半了,他很奇怪,便问道:“我招待各位从未有失礼之处,怎么大家都离我而去呢?”
  有一个人答说:“因为您爱好女色,轻视士人,所以大家就都跑了。”
  平原君听了后,就把那个嘲笑瘸子的小妾杀了,大家听说这件事后,纷纷又回来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1: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三章 阏与之役(2)



  这个故事说得太简单了,以致于让人觉得不可信。
  我想平原君杀妾,绝不仅仅因为这名小妾嘲笑瘸子,嘲笑瘸子确实可以说明小妾为人傲慢,缺乏同情心,但这并不是杀人的理由。更可能的原因,是这名小妾得罪的人太多,平素不把平原君的门客放在眼中,大家咽不下这口气就跑了。否则仅仅因为一声嘲笑便人头落地,那天下还有公法吗?
  平原君虽然礼贤下士,可是门客一多,这笔开支是非常大的,经常入不敷出,所以有时就仗着自己王弟的特殊身份,不交租税。
  一般的税吏不敢得罪平原君,只得睁一眼闭一眼,可是后来来了一个税吏,却跟平原君较起劲来。
  这个税吏,就是后来成为一代名将的赵奢。

  赵奢早年做了什么事情,我们已经无从查起,只知道他曾经跑到燕国,后来还担任上谷守备军官。从这件事看,赵奢早年在赵国可能就曾在军中服役,但没有明确的文献纪载。后来他回到赵国,担任田部吏,就是征收田赋的小官。
  有一回他到平原君家征税,平原君家几个管事的人赖着不交,还对他恶语相向,仗势欺人。可赵奢却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汉子,征税是国家大事,凭什么平原君可以不交呢?他毫不客气地把这几个管事的人抓起来杀头。
  这下子可把平原君给气坏了。
  平原君马上派人把赵奢给抓起来,打算把他杀了。赵奢是个很正直的人,同时他也有心眼,并不是那种愣头愣脑的人,他知道平原君的弱点,这个人沽名钓誉。他便对平原君说:“且慢,杀我之前,先听我说几句吧。”
  平原君怒气冲冲,行,就让你多活一会吧,让你死得心服口服。

  赵奢便说道:“您是赵国公子,地位尊贵,今天倘若我不征收您的田税,就是纵容您违法乱纪。公子带头违法乱纪,国法尊严何在呢?国法要是没人遵守了,国家势必就要衰弱,到时各诸侯国就会前来瓜分赵国了。试想想,要是国家都不复存在了,您还能像现在这样富足吗?凭您的身份地位,带头奉公守法,社会就会公正,国家就会强盛;国家强盛了,赵国的地位就不会受到动摇。您作为赵国公子,还有谁敢轻视您呢?”
  平原君一听,没想到这个税吏还蛮有见识的,是个人才呢。
  他在家里养了那么多士,从一个人的言谈中便可以看出水平,眼前这个人,有胆量,有水平,不由得打心底也佩服起赵奢。既然平原君把赵奢当作“士”而不是“税吏”来看待,自然杀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惜才之心。他认为赵奢很贤能,当个田部吏屈才了,便把他推荐给赵惠文王。
  赵惠文王也有识人之明,让赵奢负责管理全国赋税,相当于是全国税务总局局长。赵奢是个很称职的税务局长,在他主持下,全国税赋体现出公正、公平的原则,权贵们也不敢偷税漏税,这样国库充足了,百姓也富裕了。
  不过后来之所以记得赵奢,并不是因为他税务工作多么出色,而是因为他在阏与之战中,打破了秦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2: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三章 阏与之役(3)




  根据《战国策》中的记载,阏与之役的直接原因,是秦、赵两国之间一次土地交换风波所引发的。
  秦国在公元前282年及281年间,曾两度进攻赵国,占领了蔺、离石、祁三城。后来两国在渑池之会上达成和解,进入一段和平期。这个时候赵国就提出来,要用焦、黎、牛孤三城来交换被占领的蔺、离石、祁三城。
  秦昭王一看,三城换三城,公平交易,便答应了。
  赵国接收了三城后,却迟迟不把另三城移交给秦国。就在这个时候,华阳战役爆发,秦、赵的和平协议实际上已经失效,两国军事冲突再起,赵惠文王更加不想把三城交出去了。
  秦昭王很生气,这笔交易没做成,白亏了三城。
  不行,得讨回来。
  他便派公子缯到赵国,要求赵王履行交换协议,把焦、黎、牛孤三城交割给秦方。
  可是赵惠文王却耍起无赖,他对公子缯说:“寡人没有才能,连国家都不能顾及,哪里顾得上收复蔺、离石、祁三城呢?这些都是我手下一些不听话的臣子私下里干的事情,我也不知道呢。”他把责任推卸得一干二净,就是不愿割让所交换的三城。
  公子缯傻了眼,没有办法,只好空手回去交差。
  这下子秦昭王勃然大怒了,他积极备战,把攻赵的任务交给中更胡阳。

  公元前270年,即秦昭王三十七年、赵惠文王二十九年,胡阳借道韩国上党,进围赵国的险要之地阏与城,阏与之役拉开序幕。
  胡阳是秦国的一名客卿,他本是卫国人,在华阳之战中,曾经作为白起的副手参与指挥,战后被授于中更军爵,在秦二十等爵中列第十三级。
  作为秦国军界的后起之秀,秦昭王对他寄予厚望。
  秦军包围阏与城后,赵惠文王紧急召见文武大臣,商讨对策。
  当时赵国大将中,最负名望的当属廉颇,赵王问他说:“有什么办法可以救阏与城?”
  廉颇摇了摇头说:“阏与城距邯郸遥远,而且道路险阻,难以救援。”
  这个回答,赵王并不满意,于是他又问乐乘同样的问题。
  乐乘与乐毅是同宗,他同样摇摇头说:“难救。”
  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阏与城落入秦军之手吗?赵惠文王想起了一个人,曾经担任税务局长的赵奢。
  当然,此时的赵奢已不再是收税的官员,而是赵国的一员大将了。
  赵奢曾经在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十九年)率领军队发动伐齐之战,并夺取麦丘,这一战使他成为赵国重要的军事将领。
  赵奢为人沉勇有大略,能担大任,他入宫见赵惠文王,目光坚毅,口气坚定地答道:“虽然阏与城路途遥远,道路险阻,但是这就象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好救援并不等于不能救援,关键是看谁更勇敢。赵惠文王听罢十分高兴,马上任命赵奢为援军总司令,即刻率部前往阏与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2: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三章 阏与之役(4)




  大军从邯郸城出发,刚走了三十里路,总司令赵奢就停下来了,下令全军安营扎寨,不走了。
  所有人都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是要解阏与之围吗?怎么刚出邯郸就止步不前呢?
  当然,赵奢有自己的打算,他发布了一条严厉的命令:“有敢进谏者,斩。”
  当时秦军包围阏与城,由于该城十分险要,易守难攻,短时间内无法攻克,秦军统帅胡阳便分兵驻扎在武安以西。
  武安距阏与约二百里,跟邯郸城约七十里。
  胡阳驻军于武安附近,一方面是防止赵国派军队援救阏与,另一方面也有伺机窥视邯郸之意。武安是邯郸西部门户,胡阳故意命令秦军摇旗呐喊,敲锣打鼓,演习操练,大有进攻的架式,据说武安城内房屋上的瓦片都被噪音震得吱吱响了。
  这时有一位赵国军侯前去侦察敌情,回来后向赵奢建议说,应当马上救援武安城。赵奢已经有令在先了,不准任何人进谏,他二话没说,当即将此军侯斩首示众。
  军令如山,没有人敢吭声了。
  赵奢不仅不走了,还开始增筑堡垒,这更让人看不懂了。
  我们必须说,赵奢是个幸运的将领,因为他遇到的君主是赵惠文王,而不是齐湣王或燕惠王。尽管赵王并不清楚赵奢究竟想干什么,可是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权力横加干涉,否则就算赵奢有奇谋妙计,恐怕也难付诸实行了。
  那么赵奢要干什么呢?
  显然他是在迷惑秦军。
  秦军总司令胡阳确实也深感纳闷,他感到有必要派一名间谍去刺探个究竟。

  胡阳派了名间谍到赵军营地。他怎么混进去的,史书上没说,估计是以某种身份去见赵奢,并暗中观察赵军动态。
  赵奢对来者的目的心知肚明,可是他的算盘岂是外人看得出来呢?就连手下的将领都直呼看不懂呢。该间谍发现赵国兵团确实没有进军的打算,连力谏赵奢的军侯都被斩首示众,他判断赵奢就是个很烂的将军,根本不懂得打仗。
  呆了几天后,装扮成来客的秦国间谍准备告辞了。
  赵奢特地请他吃饭,上的都是好酒好菜,吃饱喝足后才送他离去。该名间谍回去向胡阳报告说,赵奢这个人胆小怕事,无勇也无谋,就是个混饭吃的官僚罢了,他根本就不敢对秦军发动进攻。
  胡阳听后大喜道:“赵国援军才离开首都三十里就止步不前,还忙着修筑堡垒,看来阏与不再是赵国的领土了。”
  这时距离赵奢出兵已经过去二十八天了,秦军显然认为赵军救援阏与只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于是全力进攻阏与城。
  但是他们的判断错了。
  送走秦国间谍后,赵奢下令,全军立即打点行装,卷起甲衣武器,快速向阏与城挺进。经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抵达距离阏与五十里远的地方,安营扎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0 12: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三章 阏与之役(5)



  秦军总司令胡阳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禁大吃一惊,他立即调派军队,想趁赵奢立足未稳之时发动攻击。
  秦军来势汹汹,当时赵军有一名军士,名叫许历,他求见赵奢,要发表意见。
  赵奢说:“让他进来吧。”
  许历见了总司令后说道:“秦军想不到赵国兵团来得这么快,他们来势凶猛,想一鼓作气打败我们,将军您应当集中兵力、加强阵地防御,坐等他们前来,不然的话一定会失败的。”
  赵奢答说:“好,我听你的意见。”
  许历接着说:“将军有令不能进谏,请您杀了我吧。”
  赵奢说:“等回到邯郸再说吧。”
  赵奢之前之所以要颁布那道军令,是要用来迷惑秦军,现在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需要假戏真做了。
  既然如此,许历请求再进一言,赵奢同意了,他便说道:“秦赵两军决战,北山是一个关键点,先占据北山者获胜,后到者要失利。”赵奢十分欣赏许历的分析,他采纳其建议,马上派一万人马迅速占据北山,严阵以待。
  果然如许历所料,北山的争夺成为战役成败的关键。
  秦军抵达后,发现北山已被赵军占领,只得发兵进攻。赵军已占据有利地形,挫败了秦军的企图。而在这个时侯,赵奢的大军全面展开反攻。秦、赵兵团皆为天下最精锐的部队,正如赵奢所说的,狭路相逢勇者胜。赵军是反侵略的一方,从将军到士兵,同仇敌忾,士气旺盛,而且在天时地利上也占有优势。
  这一战的结果,秦军大败!
  胡阳垂头丧气,无力再战,只得从阏与城下撤军,赵奢的军事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阏与之战是商鞅变法以来,秦军遭到最大的败仗。
  在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把六国的史书都烧了,赵奢指挥的这次战役战果有多大,找不到具体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秦军伤亡惨重,秦国人的作战是相当坚强的,倘若不是被重创,是不会轻易退兵的。
  赵奢凭此一役,成为赵国最著名的一位将领。
  这一战也可以看出赵奢的军事指挥艺术:
  首先他利用秦军傲慢的心态,故意示弱于敌,营造胆怯畏战的假象;
  其次,采取反间计,成功地欺骗秦军总司令胡阳;
  其三,一旦下定作战心,兵贵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乱敌军的军事部署;
  其四,充分利用天时地利,发扬勇敢精神,最终在一场狭路相逢的战斗中打败对手。
  当赵奢凯旋回到国都后,得到英雄般的礼遇。赵惠文王封赵奢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平起平坐,成为赵国重臣。
  帮他出谋划策的军士许历,不仅没有受到军法处置,还被提拔为国尉,以表彰他对阏与之役的贡献。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11: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三章 阏与之役(6)



  不过对于赵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一个人并不服气,这个人就是齐国复国运动的核心人物、名将田单。
  在《战国策》中,记载了田单与赵奢的一次对话,时间是在赵惠文王三十年,也就是阏与之役的同年。
  这段对话发生在哪里并不清楚,可能是赵奢出使齐国,或者是田单访问赵国,两位当世名将有了相识并畅所欲言的机会。
  田单对赵奢说:“我不是看不上您的兵法谋略,但我不佩服您。为什么呢?将军您打仗投入太多的兵力了。打仗的士兵太多,就会影响百姓的耕作,军粮运输负担也会加重。这种做法,会危及国家,不是我田单所采用的办法。我听说古代的帝王,所用的兵力不过三万人,就可以令天下臣服。而现在将军投入的兵力却达到十万、二十万人,这就是我田单不佩服您的地方。”
  看来这个田单也是快人快语。
  我们从田单复齐的故事里可以看到,他确实在打败燕军的过程中,并没有多少兵力,这个经历也令他沾沾自得,认为真正的义战,是不需要有太多兵力,三万人够了。
  田单的话也给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赵奢在阏与之役中投入的兵力,应该在十万到二十万人之间。

  对于田单的置疑与诘难,赵奢又是怎么看的呢?
  他对田单说:“您非但不通晓兵法,也不洞悉当前的时势。您说的古代情况,与当下完全不同。古时四海之内,有成千上万个国家,城墙长度不超过三百丈,人口不超过三千家。现在呢?整个天下兼并成七个大国,每个国家都能征集数十万的军队。如果依您所说,用三万人去扫荡这些国家,旷日持久作战,没几年的功夫,这些人就荡然无存了。当年齐国出动二十万的兵力攻打楚国,前后耗时五年;赵国出动二十万军队攻打中山,前后也耗费五年时间。如今齐国与韩国是敌对国家,双方都得以全国兵力去攻打对方,难道有人会认为,只要动用三万兵力就可以吗?现在大的城池,城墙长度就超过一千丈,人口上万家,倘若仅凭三万人,去包围一座千丈之城,恐怕连一个城角都包围不了呢。围城战是这样,要是野战,三万人就更不够用,不知您要怎么做呢?”
  田单听后冷汗直流,不由得承认说:“哎,我田单的见识比不上您。”
  这段对话是很有意思的,因为田单与赵奢都是战国时代的名将,可为什么看法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
  与其说田单的军事思想不及赵奢,不如说齐国的军事思想不如赵国。
  我们知道,齐国是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可是它却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国家。这么说吧,战国时代著名的变法革新,齐国都没份,我们看看,秦有商鞅变法,魏有李悝变法,楚有吴起变法,赵有胡服骑射。这些变法革新,都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思想,都突破陈规的限制。
  田单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几百年前的春秋初期水平哩。这种认识上的差距,导致了齐国在战国晚期走向衰弱,无所作为,而赵国则后来居上,成为惟一可以同秦国对峙的强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1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四章 范雎相秦(上)-1



  阏与之战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66年),掌控秦国大权近四十年的权臣魏冉终于失势,范雎取而代之成为秦国的宰相。
  这个范雎是何方神圣呢?
  他怎么能够挤掉在秦国呼风唤雨的大人物魏冉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范雎这个人。
  范雎又称为范且,也有称为范睢,他并不是秦国人,而是魏国人。了解战国史的朋友都会有这么个印象:魏国是产生人才的地方,但这些人才却都跑到秦国去了。在那个时代,一个平民百姓想要快速出人头地,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学习纵横术,当一名说客,只要被哪位君王或权臣相中,就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范雎年轻时也学过讲演术、辩论术,曾经到一些诸侯国游说。他的理想是成为魏王身边的谋臣,可是由于家境贫寒,没有人引荐,想见魏王都没机会。无奈之下,他投靠魏国中大夫须贾,当了门客。
  须贾是魏国重要的谋臣,当年魏冉攻打大梁城时,他曾经作为魏国特使,以三寸之舌说服魏冉退兵,可见此人有些本领。有了范雎的相助,他更是如鱼得水,而范雎也得以有机会崭露头角。
  有一次,魏安釐王派须贾出使齐国,须贾便让范雎一同前往。对于范雎来说,这正是他展现外交才华的大好时机,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次他可要倒大霉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范雎跟着须贾在齐国呆了几个月,有一个人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个人就是齐襄王。
  范雎能言善变,思维敏捷,口才又特别好,这一切都让齐襄王十分欣赏。齐王派人给范雎送去一份厚礼,包括十斤黄金以及牛肉酒食——这可是一份大礼包!作国魏国使团团长的须贾没有收到厚礼,反倒是名不见经传的范雎得到可观的赏赐,这可让小心眼的须贾心里十分不舒服。他便怀疑这背后有文章,一定是范雎暗地里出卖情报给齐国。
  怀疑归怀疑,毕竟须贾手中也没有证据,他便让范雎收下牛肉酒食,把十斤黄金退还给齐襄王。

  回到魏国后,须贾把这件事上报给了宰相魏齐。
  魏齐是一位公子哥,一听这事可气坏了。他认定范雎就是个内贼,出卖国家情况以换赏金,便把范雎抓起来,严刑拷打,往死里打。范雎被打断了肋骨,牙齿也被打掉了,奄奄一息,但他脑袋还算清醒,知道这件事是有理也说不清,照这样打下去,自己非没命不可。人急了就生智,他便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装死。
  魏齐一看,范雎不吭气了,以为真打死了,便让他用席子把“尸体”卷起来,扔在厕所里。当时魏齐有几个门客,喝醉酒了,上厕所去方便,看到范雎的“尸体”被扔在那儿,便往上面撒尿。
  范雎并没有死,满身尿骚味,可是要怎么脱身呢?
  相府中的厕所是有人看管,范雎心里想,只能赌一把了。他估摸着厕所里没有旁人了,便在席子里冲着看门人喊了一句话:“大哥,您要是放我出去,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
  这话一说,可把看门人给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撞见了鬼呢。他把席子一掀开,原来里面躺着的这个家伙遍体鳞伤,可是还没死。他心里一想,在这里看厕所,既低贱又没银子,不如把范雎搞出去,也好换一大笔钱呢。
  想到这里,他就对范雎说,你先躺着别动,我给你想想办法吧。
  你想想,范雎肋骨都断了,还能动吗?
  看厕所的人便跑去见魏齐,说这尸体扔在厕所里,影响宾客们蹲坑,不如把他给扔到府外去。这里魏齐正喝得醉熏熏的,脑袋瓜也不太清醒,就随口说:“好吧。”
  就这样,看守就把范雎弄了出去,范雎总算捡了一条命。
  可是等魏齐清醒后,他想起来了,当时范雎被用席子卷起来,都没有验验他是不是真死了。他赶紧派人去找范雎的尸体,可是只找到一张席子,人却不翼而飞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12: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四章 范雎相秦(上)-2



  那范雎躲哪去了呢?
  原来他有一个好友,名叫郑安平,这个人颇重义气,为朋友也算两肋插刀,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把范雎藏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治伤养病。为了避人耳目,范雎改名换姓,用了“张禄”这个假名。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只要仍呆在魏国,总有一天会暴露身份的,最安全的办法,莫过于离开魏国。
  可是要去哪呢?
  正巧在这个时候,秦国派一位使臣到魏国,这名使臣名叫王稽。郑安平得知消息后,便通过一些关系,乔装打扮为一名士兵,负责伺候王稽。
  当时秦国最喜欢四处挖人才,有一回,王稽就问郑安平:“魏国有什么贤人可以跟我一起到秦国呢?”
  郑安平就对他说:“我有一个同乡,名叫张禄,他想见您,谈论天下大事。只不过他的仇人很多,不敢在白天来见您。”
  王稽有外交家独特的嗅觉,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大文章,便答道:“那天黑后,你跟他一起过来吧。”
  郑安平听罢大喜,便回去跟范雎说了。等到晚上,两人偷偷跑去见王稽。见到王稽后,范雎畅谈对时局的看法,见解精僻,他话还没说完,王稽心里有数了,这人果然胸有韬略,是个人才。
  王稽便对范雎说:“稍晚一些,请先生在三亭南面等我。”
  王稽连夜向魏国政府辞行,然后在约定的地点接范雎上车,一路西去。由于这是秦国使节的马车,路上没有遇到盘查,就这样,范雎顺利地离开了魏国。
  魏国又一次把一个难得的人才拱手让给了秦国,后来魏国亡于秦人之手,也实在怪不得别人,前有张仪,如今又有范雎,这两人可都是秦国强盛不可或缺的人物。

  马车进了秦国境内,范雎总算安全了。
  车子到湖关时,范雎看到前方有许多车马驶过来,便问王稽说:“那边来的人是谁呢?”
  王稽张望了一下,答道:“是秦相穰侯魏冉到东部巡视各个城邑。”
  范雎皱了皱眉毛说:“我听说穰侯魏冉在秦国独揽大权,而且他这个人特别讨厌各国来的说客,要是他知道我在这里,一定会来羞辱我,所以您别告诉他我藏在车子里。”
  过了一会儿,车队近了,来的人果然是穰侯魏冉。
  魏冉看到了王稽,便停下车来,跟他打招呼以表慰问,并问了一句:“关东局势最近有什么变化吗?”
  王稽回答说:“没有。”
  这时魏冉看到王稽身后的那辆马车,车厢包裹得严严实实,心里有疑问,便问说:“你该不会把东方的说客带回来吧?我跟你说,那些说客一点用处都没有,只会扰乱别人的国家罢了。”
  王稽恭恭敬敬地回答说:“不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3: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四章 范雎相秦(上)-3



  魏冉的车队走了,这时范雎把脑袋伸出车厢,对王稽说:“穰侯魏冉是个聪明人,只是对事情的反应稍有点迟钝,刚才他已经怀疑车子内有人,但他没有搜。我想这时他一定后悔了,肯定会回来搜查。”
  说完后,范雎就从车上跳下来,改为步行。
  这事真让他给说准了。
  魏冉走了十来里后,越发觉得王稽的车子有问题,肯定藏了个什么人。他派骑兵返回,追上王稽的马车,上车搜查。可是这里范雎早已不在车上,骑兵们没搜到人,只得悻悻离去。
  范雎的智慧让王稽佩服得五体投地,躲过搜查后,两人一路无阻,终于到了咸阳城。
  进城之后,王稽便去晋见秦昭王,汇报出使魏国的外交成果,他趁机推荐了范雎,只是直到这时,他还以为范雎的名字是张禄呢。
  王稽说道:“魏国有一位张禄先生,能言善辩,是个难得的人才。他说秦国已经危若累卵,如果能用他就能转危为安,只是这件事得当面说,不可用书面写的方式。所以微臣就自作主张,把他带回秦国了。”
  听到这里,秦昭王有些不高兴。
  为什么呢?
  到秦国来的江湖骗子太多了,牛皮吹得一个比一个响,这不又来一个了吗?再说了,张禄是什么人呢,从来就没听说过。
  秦昭王不相信王稽说的话,但还是给了他面子,安排范雎住下来,三顿供给粗茶淡饭。就这样,范雎在秦国呆了一年多,可是连秦昭王的面都没见着。

  与前几任秦王相比,秦昭王对外国说客相当反感。这是有原因的:
  其一,他受到穰侯魏冉的影响,魏冉掌权四十年,当然不想自己的地位受到动摇,所以极力排斥来自东方各国的说客,以免这些人成为自己的政治对手。魏冉对说客的态度,对秦昭王影响很大,有意无意之中,在秦王脑海中产生排斥说客的思想。
  其二,在秦昭王时代,秦国对外战争取得了许多重大胜利,这也使他的自信心极度膨胀,认为根本不需要那些巧夸夸其谈的说客。
  但是范雎绝不同于别的说客。
  其他的说客还停留在合纵连横的老一套说辞上,说的无非是外交,可是外交辞令根本无法打动秦昭王。
  在这一点上,范雎看得十分透彻。要体现自己的价值,要打动秦昭王,就必须要击中他的弱点。
  不是吧?作为天下最强大国家的统治者,秦昭王还有弱点?
  不错!秦昭王有一大心病,那就是大权旁落。
  别看范雎长年生活在魏国,他对秦国的政局也了如指掌。
  表面上看,秦昭王是最高统治者,可是实际上,他的权力却很有限。
  首先在他头上,有母亲宣太后,这个女人很精明、不简单,握有实际的权力。宣太后的弟弟穰侯魏冉、华阳君芈戎也大权在握;特别是魏冉,长期把持相位,征伐大事,他甚至可以不经秦王同意就自作决定。
  除了魏冉、芈戎之外,还有两个人的地位也不一般,这两人是秦昭王的弟弟泾阳君与高陵君,太后很疼爱他们,所以自然尊贵显赫。
  这四个人拥有的私人财产,甚至超过王室,其中又以魏冉最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4 13: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天下》



  第四十四章 范雎相秦(上)-4



  我们在前面说过,魏冉在国外有一块封邑,叫作陶邑。
  陶邑位于齐、魏、韩之间,面积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土地肥沃。魏冉这个人颇有野心,不满足于当一个宰相,他渴望成为万乘之王,把陶邑建设成为战国七雄之外的第八个强国。
  当时有人就跟魏冉说:“您应该攻打齐国,这事要成功就话,陶就能成为万乘之国,而您就是万乘之君了。到时您带着一帮小诸侯,朝拜周天子,这可是春秋五霸的事业呢,到时哪个国家能不听您的呢?”
  这话把魏冉说得心花怒放,他假公济私,率领秦军越过韩、魏两国,攻打齐国,夺取刚、寿两城,并入陶地。
  这样,魏冉的私家地盘陶地面积更大了。
  范雎对秦国的权力格局看得清晰,如果不把魏冉推倒,他在秦国不会有什么作为。
  要推倒魏冉,只能靠一个人:秦昭王。
  可问题是范雎连见秦昭王的机会也没有,王稽只不过是外交官,地位也不高,不能指望他把自己再度引荐给秦王。
  怎么办?只能靠自己了。
  范雎决定要写一封自荐信,赌上一把。
  在这封信的结尾,范雎写道:“大王不愿意召见我,是因为我愚蠢呢,还是因为引荐我的人地位低下呢?如果不是这样,我恳请大王拔出一丁点游玩的时间,让我能当面说几句话。倘若我说了一句没用的话,浪费大王的时间,请把我按在砧板上受刀斧之刑。”

  看到没有,对范雎来说,这无异于一封生死书,把命豁出去了,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这封信由王稽转交给秦昭王,秦王看了后,颇受震动,他亲自向王稽道歉,并派人用专车去接范雎入宫。
  经过一年多的等待后,范雎终于有机会见到秦昭王,那他是不是受宠若惊呢?
  不,他反倒故意耍了个小阴谋,激怒秦王呢。
  当时秦昭王安排在离宫召见范雎,太监在前面带路,走到宫殿前,范雎佯装不知,他还不止步,直奔永巷而去。永巷是通往后宫的一条巷路,后来也成为后宫的代名词。
  太监一看,这小子怎么往后宫跑呢?
  很生气,想把他撵走,正好这个时候秦昭王来了,于是太监便冲着范雎高喊道:“秦王驾到。”
  范雎故意装糊涂说:“秦国哪有国王啊,只有太后与穰侯罢了。”
  看来范雎故意走错路,那是要给秦昭王看的:太后才是掌权人,我不往后宫去要往哪去呢?
  这明摆着是要刺激秦王,可是他难道不怕秦王发怒吗?
  君主的内心是很难揣测的,不过范雎在洞察人心上确实有过人之处,他知道秦昭王有心病,却从来没有人敢去触碰,他采用激将法,倒可以收到给秦王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他表现得四平八稳,那么可能永远都没有再次得到秦王召见的机会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