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24-10-12 08:00 |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楼主 |
发表于 2022-5-10 11: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万#能的烧鸡蛋2》
(转载)摘要:边城地处湘西,位于湘、贵、渝三省交界处,与重庆秀山洪山镇和贵州松桃接壤。人口以汉族居多,苗族、土家族次之,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的乡镇,其文化习俗呈现出多元、叠加的特色。在边城及周边地区,“烧蛋”是一种广为沿用的民间祛病方法。结合民间信仰,可以探讨“烧蛋”这一医疗民俗背后存在的文化逻辑。
关键词:烧蛋;民间医疗;神药两解
湖南边城(原名为茶峒镇),该地因沈从文的小说《边城》而得名并闻名于世。那是我们第壹次看到烧蛋,在茶峒镇赶场的时候,很多中老年妇人围坐在一口烧着木屑的铁锅边,周围还有很多怀抱小孩的妇女。以下是经过我们详细访谈和观察后知晓的“烧蛋”过程。
一、烧蛋:独特的民间信仰和神奇的民间医药
首先,烧蛋之前需向烧蛋婆婆(边城茶峒本地称“仙娘”)买一或三枚鸡蛋和三支香,如果是熟人也可以自带鸡蛋或鸭蛋。烧蛋婆婆在询问过烧蛋者的姓名、生辰八字及烧蛋目的后,用点燃的香在鸡蛋上方画圈和字符,然后口念咒语,请示神明。随后将鸡蛋、香和纸钱埋入锅中的木屑和纸屑里,利用炭火加热直至把蛋烧熟。蛋烧好后,烧蛋婆婆根据蛋燃烧后的状况以及蛋壳的纹路,来判断前来烧蛋者的现状和运势。一般来说,若烧出来的蛋形状完好、蛋皮容易剥下则说明病情可好转或者运气好;若蛋的形状残缺、破裂或者蛋皮不易剥落,就说明病情严重或是命途坎坷。
(一)烧蛋的功能
按照烧蛋目的,可分为治病和看运程两种。
1.作为民间医疗的“烧蛋”“烧蛋”治
病分为三种:一是专为儿童“驱吓”;二是治疗如恶心呕吐、腿脚乏力、腹痛、湿疹、小儿厌食等常见病;三是为牲畜家禽诊病。
三者中,在边城以及周边地区流传最广、烧蛋人数最多的是为儿童“驱吓”。“驱吓”(当地方言为quhei),是指孩子因受到惊吓而产生的哭闹不停、发热等症状。烧蛋驱吓前,烧蛋婆婆要先询问孩子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然后在蛋上写下孩子的名字,一个蛋写名字中的一个字,然后再念咒语,开始烧蛋卜筮。蛋烧好后,烧蛋婆婆会根据烧出的蛋和蛋皮的皲裂情况说出孩子惊吓的原因,例如遇到何方妖魔了、撞见哪里的野鬼了或是看见家里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了等等。如果是受惊吓的孩子年龄比较大,能吃下烧过的鸡蛋,烧蛋婆婆会要求孩子把鸡蛋当场吃下。若是孩子年幼无法食用当场煮熟的鸡蛋,烧蛋婆婆会在生蛋上写下小孩的名字,一个鸡蛋上写一个字,在每一个鸡蛋上绕香、念咒、画符,交给家长回家给孩子煮着吃。如果是抱着孩子来的,烧蛋婆婆还会在烧蛋后一边念咒语一边拿着燃烧的香,在受惊吓的孩子头顶和身上绕几圈。给孩子烧过蛋后,烧蛋婆婆有时还会拿出一小块红布符咒或是一根红线系在孩子胸前,可保佑孩子不再受到惊吓,健康成长。
每逢赶场的时候,前来求卜烧蛋的人非常多。每次都会有四、五个不同的烧蛋婆婆,多时甚至有八、九个。每个摊位前都坐满了人,锅里堆满了灰烬、木屑和鸡蛋。在询问烧蛋是否有效时,一个抱着小孩前来烧蛋的婆婆说:
“烧蛋很灵验的,烧完病就好!前几天我大孙子总哭,就是烧蛋治好的。我们这里的人都知道,要是孩子老哭,不爱吃饭,拉肚子,这孩子一定看见了不好的东西,被吓着了。孩子和我们大人不一样,他们气门(头顶颌骨接缝处的俗称)没闭,到晚上时他们什么都能看见,容易看见不干净的东西。我外孙子这几天一到晚上就哭,估计是她妈妈带他回家的时候,天黑看见什么不好的东西给吓着了。今#天赶场顺便让师傅烧个蛋,给我们看看(病)。
除了给孩子“驱吓”,烧蛋还可以治疗各种常见疾病,如头痛乏力、感冒发烧、湿疹脓疮、腿脚肿痛等病症。烧蛋婆婆通常都要求来烧蛋的人吃下烧好的鸡蛋,而且必须全部吃完,据说只有这样才能好转或痊愈。若是患病者本人来不了,也可由人把烧好的蛋带给患者吃。
为了让患病者尽快痊愈,有些烧蛋婆婆还会给来烧蛋的人开药方、买中草药,教村民一些中草药的知识来治疗相应的病症。有的会“推拿按#摩”,给“看病”的人“按#摩”。在田野调查时,由于笔者水土不服,腿上起了很多湿疹,为体验“烧蛋”看病是否灵验,本人买了三个鸡蛋让烧蛋婆婆看病治疗。在烧蛋结束后,烧蛋婆婆拿出一块刻有特殊图案的木板在我身上和腿上画圈、缠绕,之后又在背上、腿上拍打,一边拍一边念咒语,用双手在腿上方空手抓一、甩手丢一下。“治疗”结束后,烧蛋婆婆嘱咐:“回去一定要把三个鸡蛋都吃掉,一口气都吃完,不能剩下。你这病烧蛋不能完全好,好完全还得用些我开的药。”烧蛋婆婆说,她的“药方”是神仙在梦中给她的方子,据观察,方子上的药材多是当地产的药草,如红枣、葱、薄荷、当归等。
烧蛋婆婆还告诉我们,如果患者烧蛋之后未见效,或是以后身体再次不舒服的时候,都可以打电话给她。她会在祖坛烧香,保佑患者尽快康复。而且,除了给人看病外,烧蛋婆婆说她还会给猪、牛、羊等牲畜看病和治病。有一次,某人家中的猪、牛不吃食,女主人就找她来烧蛋,烧蛋后,猪、牛开始正常进食。
2.作为民间信仰的烧蛋
除了驱吓、看病,“烧蛋”还可用来算命、占卜、保平安。此类目的的“烧蛋”程序与看病“烧蛋”差异不大,也是通过蛋烧熟后的形状及蛋皮脱落的情况,预测所求者的命运和运势,告诉来者趋吉避凶、躲避灾祸的方法。
有时,在烧蛋婆婆说烧蛋者的命运和运程之前,还会看来烧蛋人的面相、手相,然后再告诉来者关于命运、事业运气、婚姻家庭等方面的信息,告诫日后应注意的事情。
边城镇有一位名叫张献忠的老人,熟知当地文化,并在镇里德高望重享有盛誉。关于“烧蛋”习俗,张献忠这样说:
“烧蛋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巫术。如果你说它没有效果,很多人在烧,烧了不少人还就好了,所以不能说是没有效用。当今医疗技术高,也需要靠烧蛋这种巫术。烧蛋可以给小孩子祛吓,虽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但无论小孩还是大人,受到惊吓,烧个蛋吃了保管好,也不用吃什么药,吃药都不可能有这等作用。烧蛋都是通过神仙送梦的,这是真是假搞不清楚,但是土家族烧蛋看病真的有几乎上千年的历史了,没有书籍,但有口诀,学的时候就靠经验积累。说白了这是一种‘心念’,你说这个是巫术,但又和巫术不同。巫术是需要搞法术,烧蛋却不需要,我认为它是一种土方法,靠的是‘意念’。”
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很多访谈对象都说“烧蛋”很灵验、很管用,遇到事情或生病时都会在赶集时“烧蛋”治病、算命来保平安。
(二)烧蛋的特点
烧蛋习俗概括起来有几个特点。
1.女性传承人与口传心授的继承方式
通过我们对湖南边城、重庆洪安及贵州迓架三地的调查,发现所有的烧蛋者都是中老年女性,并以土家族的女性为主。
65岁的石奶奶是湖南边城农村人,土家族人,她的两个儿子和大儿媳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她和老伴、二儿媳和孙子。因没有主要劳动力,分配的土地已经承包给别人,家中主要经济来源是赶场烧蛋。
石奶奶介绍说家里主要收入就是靠烧蛋,现在交通方便,而且家里有柴油三轮车,她和老伴会参加湖南、重庆、贵州三个地方的赶场烧蛋。农历逢二、逢七到重庆洪安镇赶场;逢五、十在湖南边城镇赶场;逢四、九在贵州迓架赶场;逢三、八在重庆平马村赶场;逢一、六在家里休息。
在询问石奶奶是何时学习烧蛋、谁教授烧蛋时,石奶奶说:
“我以前不会烧蛋,说出来你们都不信。八年前,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神仙,头上长有两个长毛,摇摇晃晃的,神仙托梦给我,传了烧蛋的方法。我的师傅是神仙,所以我每回烧蛋前都要烧香请师傅下凡,蛋烧好剥壳后,师傅都会在我耳边告诉我是怎么个情况,应该怎么弄。我给别人看病告诉他们的药方,也都是师傅告诉我的。我一年会做两、三次梦,我的神仙师傅会托梦告诉我药方。因为我不认得字,所以醒来后就把药方告诉老头儿,让老头帮我记下来。”
奶奶还告诉我们说:“这山上树林里都是宝,当地所有的一花一木都是药。”她的这些药方都是神仙传的,无需看书。除了赶场,如果人们着急也可以上她家里来找她烧蛋。而且除了给人烧蛋外,她还会给牲畜烧蛋,有一回村里一个妇女来找她,说是家里的猪不吃食,想请她帮忙烧个蛋,结果回去不长时间猪就开始进食了。
当问石奶奶是如何看待烧蛋时,奶奶说:“这是做好事,收费也不贵,就是这么点儿能耐,帮人家个忙。”
除石奶奶外,在边城我们还采访了另一个烧蛋婆婆杨大娘。杨大娘,56岁,土家族人,从贵州嫁到湖南,小学文化。杨大娘的烧蛋技艺是跟她母亲学的。她主要是治小孩受惊、不爱吃饭;还帮人治疗头痛脑热、腿脚酸痛等常见病。和石奶奶一样,杨大娘也主要是在有赶场的日子去烧蛋。
在对杨大娘的访谈中,她反复强调自己没有文化,烧蛋虽然是她家祖#传,但是烧蛋时每个人的情况和信息都是神灵告诉她的。不烧蛋的时候自己完全不会说那些咒语。所以她每次收完钱和回家后都要给各路神灵上香,感谢神灵对她的帮助。在谈及烧蛋的看法时,杨大娘说她比较提倡“神药两解”的方式,即生病的时候还是要去医#院,如果医#院治疗不好,或是开药治病没有效果再来找她烧蛋。
除此之外,在和其他烧蛋婆婆的访谈中均发现以下五个共同点:一是都是土家族中老年女性,且文化程度不高;二是烧蛋的口诀和咒语多是以口传心授、祖#传、神授(托梦)等形式为主;三是烧蛋者都有神灵附体的体验;四是家中多供奉佛像、神灵;五是通过参加三省的赶场来烧蛋。
2.通灵与魂魄观念
烧蛋婆婆都认为,她们自己只是作为中间人向神灵祈求,传达神灵的意志,念咒、画符都是按照神灵指示做。烧蛋婆婆杨大娘说,念咒后,神灵会给出有针对性的指示,所以她每回念的咒语都不同。她每次赶场烧蛋时,都会带着一个装有七根香的小罐子。罐子里的七根香是献给天上告诉她信息的七位仙灵的。在每次收钱之后,她都会拿出几根香来绕着钱画圈,感谢神灵。
魂魄,土家人又称之为“灵魂”,在土家语中读作“卜尺”。土家人相信每一个人都有灵魂,并深信“灵魂不灭”。早期土家人就有关于灵魂数量的说法,如《梯玛神歌》中曾唱道:“人有三魂七魄”,而在丧葬仪式梯玛所唱的《送亡歌·送亡》中也有:“一魂你把天来上,蟠桃会上饮琼浆;二魂你请深山住,活龙口内守磨坊;三魂你随引魂转,引魂引上祖先堂,他引新亡坐神龛,受用子孙万代香。”从文献和传说来看,土家人认为人有三个灵魂,即头魂、腰魂和脚魂,在访谈过程中,石奶奶曾告诉我们烧蛋时之所以选择用三个蛋,有一个理由就是源于“三魂”的说法。
边城的土家族和汉族人认为灵魂为生命之所系,当灵魂与躯体结合时,人就健康平安,而灵魂与躯体分离就容易生病甚至死亡。因为小孩阳气弱,所以魂魄很容易被“拿走”,人们认为儿童得病是因为“失魂”或魂魄被鬼怪摄走所致,需要通过烧蛋、吃蛋的方式驱除邪气,找回“丢失”的魂魄。
3.巫鬼信仰
巫鬼信仰是边城“烧蛋”习俗的核心观念。边城隶属于武陵山区,境内多崇山峻岭,杂居着汉、苗、土家等多个民族,自古巫风浓厚,盛行鬼魂崇拜,民人尚鬼重巫。“烧蛋”是其中一种重要的通灵手段,也是人们预测事情成败和判断吉凶的主要方法。因此,流行于边城及湘西地区的烧蛋,可视为源自原始的“蛋卜”巫术和南方巫文化传统,是民间保存的最古老的巫文化形态。综观烧蛋习俗,它以“鸡蛋”这一物质用品为占卜工具,运用咒语、祈求、请求画符等方式,借助超自然的力量,达到人们禳解邪祟、祛病免灾、平安健康的目的。
二、神药两解:引人深思的民间医疗行为
(一)何为“神药两解”
边城的烧蛋习俗具有明显的“神药两解”的特征。“神药两解”包含“神”与“药”两部分。“神”是指巫医运用念咒、画符、驱鬼、祈祷等仪式驱除病人身上的病症和附着的鬼神;“药”是指服用药物或前往医#院治疗。“神药两解”即指将两者结合,是一种在少数民族中广为流传的民间医疗行为。
人类学的理论认为,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了对病因的不同解释。与此同时,当地的经济生活水平、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影响着人们就医的方式,决定人们采取何种治疗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疾病并非是由于细菌、病#毒或生理性失调而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生产性活动、资源和生产的组织形式、实施办法,和资源分配上的差异造成的生活工作状况的差别,使得不同社会产生出不同的疾病。”因此,人们采取何种方式治病与对病因的认识密切相关。
“神药两解”的医疗行为存在于白马藏族、苗族、傣族、壮族等诸多少数民族之中。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对很多自然现象(尤其是灾害)和人体生理现象的不理解,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以及各种各样的图腾崇拜。
白马藏族人对于“神解”的看法和理解是:“每逢遭遇群体性灾变,关系到整个社区时,人们往往求助于木座寨的最#高神灵‘年那撒都珠’,祭拜仪式也是全寨子的集体性行为。”“一般来说,使用神灵医术治病的方式根据病情的轻重主要分为几种:如果是小病小灾,病人自己深夜去到十字路口烧纸钱,煮牛、羊骨或者猪骨;如果病情较重,就请人去十字路口帮着做这些事,当其回家时,白该就在他的家门上钉一块木板,表示把鬼钉住,使之不能跟随人进入家内。当病人病情严重时,家人就会延请几个白该在家里诵念一日经#文,还要在十字路口烧纸钱,给冲犯的神灵献酒;对于病情很重且久治不愈,要杀牛杀羊,把病人的衣服,穿在扎好的稻草人身上,请人背出去,扔在十字路口或者交通要道、桥梁等处。”另外,壮族乡村的病人在积极寻求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借助麽公、囊妹、道士等神职人员施行各种仪式来治病,且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壮族的巫术与祝由疗法与其民间信仰紧密相连,壮族村民受鬼神观念的影响,认为最#大的病因是由于超自然的精怪侵入体内,必须借由麽公、囊妹、道士进行诊治治疗。巫术与祝由疗法本质上是文化疗法,其治病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心理暗示来增强患者的信心,缓解或调剂个人身体所遭受压力,其对象偏重于慢性疾病以及属于心理与精神方面的疾病。”
2.巫、巫术与巫医观念
“神药两解”是民间信仰影响下产生的医疗行为,认为生命与健康是神灵所赐,疾病是鬼怪作祟、天谴神罚引起。鬼神既为病因,对于疾病或病人要解除这些禁忌就要拜神、敬鬼,其具体表现为祈祷、祭祀、占卜等活动。因此便产生了许多驱鬼避邪的仪式,成为当地民间医学的组成部分。
在世界范围内,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巫”是一个普遍现象。“巫”是指在各个族群被公认为具备最#高品质的人。从某方面而言,“巫”可看做是最早的“知识分子”,他们能利用某种“法术”与神、鬼沟通,同时也认识到某些自然规律,掌握了某些医药知识,因而“巫”多兼“医”,古代的医字有写作“筮”者,可见医和巫是有密切联系的。《针灸甲乙经校释》中写道:“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者,可祝由而已也。”说明巫是掌握一定的疾病知识,医与巫的渊源也极为深厚。巫医是神权社会下具有神秘色彩和高度威信并掌握了一定医药知识的阶层。“神药两解”是对处于巫医分立前人类有关医疗活动的恰当概括。
重巫也重医是苗族和土家族原始崇拜文化的核心,在土家族的民间医疗中“巫医结合”、“神药两解”现象十分普遍。土家族的“巫医”,他们作为巫教、巫术和医术的继承者,保留着巫与医两种重要特征,在治病时始终坚持“神药两解”的原则。他们在看病、治病前,都会进行念咒、画符、祈祷、驱鬼、敬神的仪式,然后才采取按#摩、推拿和开药方等医疗行为。
(二)“神药两解”观念下的医疗行为及意义
1.多种多样的医疗行为
“神药两解”在湘西地区十分普遍,除了上面介绍的烧蛋习俗外,还有划水、冲煞、摆手等。边城镇对岸即重庆洪安镇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苗族“土医生”龙文平。他的医术是其母亲传授的,自称可以医治风湿、乙肝、乳腺癌、胃出血、肾结石、肿痛等重病,但不看感冒等小病,也不看儿科。
在龙医生家中,他告诉我们一个治疗鱼刺卡喉的土方子———“划水”。“划水”的具体方法是:拿一个碗,装一碗水,神解者对着碗里的水念咒语(音):“刘海道,传下来,六月十八,顽石生,疼骨蛋,花骨蛋,好时犀牛下西山,千人挑担填不满,万人挑担填不平;无风太姥君,急急如牛。”咒语要连续念三遍,当念完咒语后,水就逐渐变成类似蛋清的东西,然后用手在水上画一个“吞”字,反复三遍,患者将水喝下,卡住的鱼刺当时便可吞下。水喝下缓解后,神解者要给师傅烧香。烧香后,整个仪式才结束。
龙文平说:“这个土方子主要是这个口诀比较重要,也并非所有人读这个土方子就能神解的,是需要神仙托梦才能得到。我的这个土方子就是在梦中一位老婆婆告诉我的。我醒来后,用笔写下来才有这个土方子。算算到现在我已经治好很多嗓子卡鱼刺的人了。”
此外,“划水”还可以治疗各种创伤。将“划”过的水涂抹在伤口上,无论是刀疤还是刺伤都在四、五天内治愈。神解后,也需要烧纸送走神仙。据居民说,这个方法很灵验,很管用,以前很多人刀疤、伤疤都是这样治愈的。遗憾的是,这个方法失传了。
2.多层次的文化功能和社会意义
如果我们以科学的视角来看“神药两解”,可能会认为它是荒诞的,但是,对于至今沿用此俗的人们来说,却有着很深刻的文化内涵。
首先,民俗医疗行为不是一个单纯的关于医药医疗的实践活动,它与经济、宗教信仰、民族间交流的族际互动等联系在一起,是文化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疾病的诊治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
其次,“神药两解”具有一定的心理安慰作用。生活中有很多疾病是现代医疗所无法解释、查不出病因,但可以通过神解者的一些仪式或法术将其治疗好。“神药两解”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理安慰、心理治疗以及转移病人注意力,从而有效达到止痛等目的,有很多疾病实例都能反映出来。虽然“神药两解”只有零散的游离经验及口传心授,没有理论记录,属于非理性医学,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神药两解”具有神秘感和一定疗效。列维·斯特劳斯曾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巫术治疗进行分析。他指出,巫术治疗法和心理分析法在目的和方法上是相似的。两者的目的都是诱发某种经验,都是使处于无意识状态的冲突和阻力进入意识之中,巫医使停留在情绪层次上的状况转为思维层次上的状况,使身体无法忍受的痛苦能被意识接受,心理分析专家是通过移情出现在病人的冲突之中,消除病人头脑中的荒诞故事。
最#后,“神药两解”还体现出一定的社会文化整合和传承功能。“神解”方式是人们历史经验的总结,它包含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地方文化和医药知识。如土家族、苗族的原始崇拜、多神崇拜观念、魂魄观念以及避鬼心理等。这些观念往往代表一种群团行为,体现出一种广泛的社会意识和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神解”中的巫术仪式在潜移默化中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强化了集体观念和民族意识。此外,神解者往往都是本民族文化的记录者,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三、结语
湘西边城地区“神药两解”行为,融合了民间信仰体系中原始信仰、本土多神信仰以及汉文化中佛教、道教的成分,它通过将“神”与“药”巧妙结合的方式,真实地反映湘西地区人们的宇宙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是边城镇文化多元性、复合性、叠加性以及兼容性特征的有力证明。
在社会科技文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神药两解”的现象依然存在于湘西地区,它不仅作为驱邪除病的手段存在,而是渐渐形成一种地方观念。尽管“神解”活动中有迷信、落后消极的一面,但也应该看到它在对人们进行心理抚慰的同时具有信仰的独特优势。
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不能用熟知的文化习惯、价值观念评判烧蛋及其所代表的“神药两解”文化的优劣,更不可能用某一种民族文化去取代另一种民族文化、用一种医学模式完全取代另一医学模式,任何一个时代的理性医学都是相对而言的。在许多边远贫困地区,类似烧蛋一类“神药两解”的习俗很多,它们不仅经济、方便,还可以缓解区域内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尤其当人们面对久治不愈的病症或突然来袭的病灾时,可为人们提供心理安慰和精神寄托,因此有其合理性的一面。
原载《民俗研究》2015年第4期
【作者】
周大鸣,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
廖子宜,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