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11 12: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军被挡在了黄泛区外,华北方面的驻军不得不转道徐州,再南下蚌埠,然后才能攻击武汉,这个短暂的停顿,为国民政府收拢部队、布置防务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也仅仅是时间而已,中日强弱悬殊的态势依旧,不久,挟连胜之势,日本卷土重来。
就在徐州会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日本就命令所有驻中国陆军全部停止回国,并在国内积极征兵支援中国战场,其目的就是攻取中南重镇武汉,为此,日本“陆军为汉口作战倾注了全力,没有应变之余力”。日本这次把能够派上场的海陆空所有军事力量都派了出来,本土仅留了一个近卫师团,也随时准备增援武汉大战。
日本的想法无所谓狂妄,完全合情合理,一个本就孱弱不堪,内斗不止的国度,在经过了九一八、一二八、长城抗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和兰封会战等一系列惨败后,特别是兰封会战的耻辱性溃逃后,可以认为中国的战争基础和作战意志已被摧毁,只需挟全日本之力,给予国民政府最后的致命的一击,使中国彻底失去举起武器的能力,则可结束在中国的战争。
“七七事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高呼“抗日到底”,可如今一败再败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抵抗失去了信心,对蒋介石的强硬立场产生怀疑,汪精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某次汪精卫问冯玉祥,大家都呼“抗战到底”,这个“底”在何处?冯说打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便是底。在被别人打的满地找牙几无还手之力之际,仍然能说此“大话”,实属痴人说梦,在汪精卫看来,“这简直是一个丘八的狂妄无知”。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记载时,一下就热血沸腾起来,真的很佩服冯玉祥,他也许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也称不得军事家,甚至不断倒戈让人对他的军人操守都产生怀疑,但因为他在抗战中的坚定立场,他可以告诉那些懦弱的人们——我是一个合格的男人。
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冯玉祥、毛泽东,这些蒋介石曾经的死敌,此时都坚定的站在了蒋介石一边,在强敌压境的险恶环境下,在懦夫们的聒噪下,依然喊着“抗战到底”的口号。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内外交困下,仍然能够保持坚定立场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一败再败下,依然不放弃战胜对手的努力的,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摊上这么一群铁血兄弟,是蒋介石之幸,在这个时候摊上蒋介石这么一个性格极其刚毅的领袖,是中华民族之幸,只要努力没有停止,希望就永远存在。
为了鼓舞士气,振奋精神,蒋介石亲自到中央广播电台发表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足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
在日本倾国之力压向武汉的同时,国民政府也将全部海空军,计有战舰40余艘,飞机100余架招致武汉,陆军则利用花园口决堤所争取的时间,将第一,第三和第五战区之兵力尽数集结至武汉周边区域,共120个师,约110万人,成立第九战区,由陈诚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武汉防务,蒋介石亲自坐镇武汉督师。
这次作战,中国统帅部采纳了陆军少将郭汝瑰的建议,主力于武汉外围山地,依托有利地形,层层布防,结结实实的打防御作战,“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围绕武汉为核心,构成一条穿越豫、鄂、皖、赣4省,防御正面达1300余公里的巨大防线。
武汉会战进行了马当、九江、黄梅、广济、田家镇、瑞昌、马头镇、星子、万家岭、富金山、信阳等战役规模的战斗,艰苦的战斗历时四个半月,最终,日军再次以少胜多,武汉陷落。中国军人虽依然不能取胜,却再次用尸山血海证明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与勇气,虽败犹荣。特别需要提一下万家岭大捷,日军第106师团利用中国军队防线上的缝隙,仅携带6天口粮,在松浦淳六郎率领下,孤军深入我军后方,被第四军(铁军)缠住。第一兵团司令,名将薛岳先斩后奏,不等武汉指挥部发令,就已迅速调集10万大军在万家岭将106师团包围,在地形十分复杂的崇山峻岭之中,日军的装备优势受到极大制约,而中国军队的人数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其中,74军51师305团团长张灵甫,率敢死队从日军疏于防范的后山绝壁上攀援而上,出其不意一举拿下万家岭战场最高峰张古山。并在今后五日内,与日军反复争夺、激烈交锋,张灵甫多处挂彩仍坚持战斗,最终彻底阻断敌人归路,为万家岭大捷立下汗马功劳,106师团几被全歼。106师团和其日本师团一样,虽身处险境而兀自顽抗到底,军官身先士卒,死伤惨重,为拯救106师团,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俊六大将亲自组织向万家岭地区空投了200多名联队长以下军官,这可算是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创举。
这个张灵甫就是咱们前文提到的黄埔四期的大个子张宗灵,此人33年就已经是团长了,后因为杀妻之罪被投入监狱,抗战爆发,正是用人之际,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张灵甫的老学长,黄埔三期生、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知道张灵甫是不可多得的悍将,立即将其收归帐下。张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不再使用张宗灵之名,而改叫“张灵甫”。抗战8年,此公战上海,守南京,保武汉,数战长沙,扬威赣北,喋血鄂西,厮杀常德,驰援衡阳,威震湘西,几乎每战必与,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自立立下汗马功劳。
此次武汉的撤退,吸取了淞沪的教训,主动提前撤出,保存了有生力量。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