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8-7 13: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03
摊牌
争执变得是如此具有火药味,站在一旁的里宾特洛甫感到十分惊恐。他以妥协的语气插话了——此时,他更像一位和事佬。他说,“实际上,我们根本就没有理由为芬兰问题争吵嘛,这是一个误会,误会”。
希特勒会意,他马上岔开话题,再次以苏联南进为主题,向莫洛托夫进行旁敲侧击。他说,“让我们谈谈更重要的问题吧!在英国被征服后,面积达4000万平方公里的大英帝国便会土崩瓦解,变成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破产庄园。在这个破产庄园内,俄国将得到真正的、终年不冻的出海口。到现在为止,4500万英国人却统治着6亿居民,这不公平……”
希特勒在那边义愤填膺,莫洛托夫却不为所动。与佛朗哥一样,他压根就不相信“英国已经被击败了”之内的鬼话。150年以来,俄国人一直将大英帝国视为魔鬼。因为,俄国从不曾拥有过一支强大的海军。他们惧怕这种他们所不了解的海上力量。尽管人人都看得出来,大英帝国已是日薄西山,帝国斜阳。但俄罗斯人却对大英帝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这也是为什么斯大林一直坚信,希特勒绝不会在未击败英国之前,贸然对苏联开战的原因——逻辑上,苏联人没有错。错的是,他们不了解那位“疯狂的阿道夫”会不顾一切地在两条战线上作战。
因此,希特勒描述出的那幅“世界美好前景”丝毫未能打动眼前这位苏联外长。他仍在抱怨、抱怨希特勒岔开话题。他说,“对英作战是你们的问题……”现下,我只想讨论“与欧洲更接近的问题”。例如,芬兰,土耳其和罗马利亚。
莫洛托夫着急啊,这场会议持续了如此之久,可希特勒还在兜圈子,双方也没能达成哪怕一项共识。他回去怎么向斯大林同志交差呢?
可是,希特勒不想再谈了。他承认,这位喋喋不休的苏联外长让他“简直难以忍受”。另一方面,由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那些协定,希特勒也知道在东欧问题上是自己理亏,理论不过人家。于是,希特勒故技重施,他说:“鉴于英机可能的空袭,最好现在中止会谈”。
说完,希特勒径直走了,他说自己太累,要睡觉去。而里宾特洛甫却留了下来,陪莫洛托夫前往苏联大使馆赴晚宴去了。
有趣的是,希特勒说得一点儿都没错,这一次,英国轰炸机还真露面了。据参加宴会的施密特博士说,当莫洛托夫刚刚举起酒杯,提议为“苏德友谊万岁”干杯时,柏林城内凌厉的空袭警报声就响了起来。然后,就可以听到隆隆的高射炮声。
里宾特洛甫也顾不上什么友谊万岁啦,他侧耳倾听,在听到英机“嗡嗡”的发动机声后,他迅速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领着同样慌乱不堪的苏联外长就往外跑。此时,整个柏林大街上已是乱成一团,人们都在四散逃命,德国人和俄国人纷纷逃进了外交部的地下防空洞里……
好了,写到这里,先暂停一下……因为,我们得先看看英国人的说法。丘吉尔后来曾得意洋洋地写道:“事先我们就听说了莫洛托夫要访问柏林,尽管我们没被邀请,但也不能置身事外啊!所以,我就派空军去啦!”
虽然,丘吉尔没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的想法却也不难猜测——那是因为他担心德国与俄国走得太近,共同商量起来对付英国。因此,他派出空军给双方提个醒——千万别瞧不起咱,咱们大英帝国并未被打败!
没错,就事实而言,丘吉尔此举确实取得了效果,不过是相反的效果。
当时,里宾特洛甫并没有躲进俄国外交部的地下防空洞。而是跑到了威廉大街拐角处,他自己的私人防空洞里。莫洛托夫跟在后面。防空洞里就他们两人……
一般说来,两位外交部长呆在同一防空洞里,一定会有许多话要说。但是,一直到很久之后,这两人的谈话记录才正式浮出水面。
那是在1942年8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进入最高潮之际,丘吉尔在访问莫斯科途中,从斯大林口中获得了关于这次会谈的简短说明。
丘吉尔后来回忆道:在苏联人为他准备的一场宴会上,喝得醉眼朦胧的斯大林把他单独拉到一旁。斯大林说:“不久以前,大家都埋怨莫洛托夫过分亲德”。顿了顿,斯大林接着说:“现在每个人又说他过分亲英。但是,我们从来就没相信过德国人!”丘吉尔很惊讶,他不知道斯大林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于是也不吭声,默默听他说下去。
斯大林问:“当莫洛托夫于1940年11月前往柏林时,你们有所耳闻,所以派飞机去空袭了?”丘吉尔点了点头。“警报响起的时候,里宾特洛甫带路,走下了许多层阶梯,到了一间装饰豪华的防空室。进去后,他把门关起来对莫洛托夫说,现在,就只剩我们两个人了,我们为何不划分一下英国的遗产呢?里宾特洛甫从口袋里拿出了一份协定草案,这个草案实际上是想把三国条约变为四国条约,以俄国作为第四个成员国。该草案非常隐讳地指出,俄国将主动放弃巴尔干半岛及波罗的海利益,转身向印度洋寻求生存空间……莫洛托夫看完这份草案后问道,英国的意见呢?英国会答应吗?‘英国?’里宾特洛甫说:‘英帝国已经完蛋啦,它再也起不到大国的作用了。’莫洛托夫回答说,‘如果真完了的话,我们为什么躲到这个防空洞里来呢?是谁在这儿扔炸弹呢?’”
据说,在听完这个故事后,丘吉尔痴痴地站在原地,答不上话来。因为他明白了斯大林为什么会突然说起这个故事。
那么,斯大林为什么会说这个故事呢?
查阅多种资料之后,鄙人推出来一个结论(首先申明,这只是我一家之言)我认为,斯大林这是在有意讨好丘吉尔。
据斯大林私人翻译说,1942年8月是斯大林最困难的时候。在南线,德军已经深入了斯大林格勒,高加索油田也面临危险。苏联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因此,斯大林强烈要求西方国家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但是,丘吉尔以还没有这种实力为由,拒绝了斯大林的建议。
因此,斯大林讲出这个故事无疑是告诉丘吉尔,在1940年你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苏联政府并没有落井下石,去夺取你们的印度。如今,在我们危险存亡之际,你们是否应该报答一下呢?
但是,盟军确实没有实力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因此,丘吉尔也只能默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