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1 11: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草鞋军团(226)
由于要整治王陵基,导致川军一直按兵不动,许绍宗旅已被围困达二十多天,所以唐式遵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给许绍宗解围。
这件事,唐式遵做成功了,而他能做成功的,也就这一件。
第二期总攻效果不佳,刘湘没有怪唐式遵,因为他仅向前方增援了一个旅,进展不大,可能是兵力不足的缘故。
接着又策动第三期总攻。
这次刘湘一口气拿出了约二十个团,使前线兵力从五万增加到八万,号称十万,目标是夺取万源,将红军压出川北。
唐式遵交出的答卷是,除了不断伤亡,一无所获,更别说接近万源了。
川军蹒跚不前,不仅刘湘本人懊丧不已,蒋介石也看不下去,他不断发来电报,催促刘湘督军急攻,并说:“‘我’迁移一日,‘匪’即巩固一日。”
“匪”指的是红军。刘湘心里明白,不是他故意迁移,而是想进也进不了。
与王陵基相比,唐式遵不像将军,倒活脱脱是个唯命是从的公务员。刘湘说什么他就照做什么,完全不敢越雷池半步。
刘湘要他防守,他便蹲着不动,不知道战机已经从身边悄没声息地溜了过去。刘湘要他出击,他也依言扑出来进攻,可是又缺乏王陵基那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劲和韧劲,一旦觉得不行,马上又退了回来。
这才知道王陵基的好处。
灵官的脾气的确又臭又犟,可瞬息万变的战场,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
刘湘埋怨“二瘟”不给力,作为军师的刘从云也对唐式遵一肚子意见,说唐式遵打败仗,是因为没有按照他的计划行事。
其实恰恰相反,唐式遵对刘从云的计划完全照办不误,在灵活机变方面,他甚至还不如荣威大战时的那个川江舰队司令蒋逵。据说,有的部队依照“刘神仙路线”行军,真的因此走上了悬崖峭壁,被当地传为笑柄。
唐式遵毫无疑问需要敲打,与此同时,刘湘对其他诸侯的表现也非常不满。
六路“征剿”,实际分成两个战场,刘湘的第五路与刘存厚的第六路负责东线战场,为主战场,其余四路负责西线战场,为次战场。
刘存厚的部队早已名存实亡,东线战场就靠刘湘单打独斗。在王陵基收复绥、宣的时候,西线战场如何,他也不太放在心上,认为只要主战场打顺了,次战场推进慢一些也无关紧要。
现在主战场停滞,再看次战场,竟然好像没怎么动过!
原来一直以来,都是我一个人在出汗卖力,把刘湘给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