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8-16 23: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6)
夜深人静之时,勃鞮之言清晰地传入了重耳、狐偃的耳朵里。
狐偃又劝文公还是见见为好。另外,勃鞮拿齐桓公来压人的激将法多少也起了些作用。晋文公回心转意,同意见面。
勃鞮入见,再拜,口称贺喜。
晋文公轻蔑一笑,心说看来还是被他骗了。这太监就是来说好听的,求我开恩罢了。文公毫不客气地反问道:“寡人嗣位多日,现在才来贺喜,晚了吧!”
勃鞮接着说:“嗣位不足贺。今日君得勃鞮,大位乃稳,方可贺喜。”
太肉麻了。狐偃听不下去了,赶紧叫勃鞮有话快点说,有屁呆会放。勃鞮也不再卖关子,将郤芮、吕省的阴谋说了个透彻。情报的内容如下——
参与人员:郤芮、吕省领各家中家甲死士,还有封邑中众喽啰小弟。
行动时间:农历二月晦日,即2月的最后一天的夜半时分。具体动手时间根据天气预报,相机而定。
行动方案:夜半时分,学习“快闪族”,突袭晋侯宫殿,四下举火,焚烧宫殿。另遣敢死队乘乱突入宫中,刺杀重耳。
行动代号:“一只耳”,即“除耳”。(这个纯属本人瞎贫臭逗,诸位一笑了之。)
重耳狐偃甥舅俩人这才明白果然事关重大、情势紧急。重耳本是二月才即位,情报显示的行动日期近在眼前,国安部门却恍然不知。
如何解决?
按理也不难。直接缉拿郤芮、吕省便可,在家就去家抓,在封地就跨省追捕。现在自己都做老大了,害怕什么暗杀行动。
不过重耳不想这么做。因为当初受降时,重耳郑重表态,对郤吕过去的罪过不做追究。如今没有真凭实据,仅凭勃鞮一人之言如何就可以抓拿两位前朝重臣。只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世人定以为重耳忘恩负义、秋后算账。
可是,事情紧迫,也容不得再安排人手,布置任务,收集证据了。况且此事机密,如果知道的人太多,不小心泄露出去,郤吕戛然不动,引而不发,更是长久之祸。为今之计,安全第一。既然郤芮惧怕秦国,那就先去秦国避避风头。重耳、狐偃、勃鞮三人商量一番,定下一计。晋文公叫来心腹侍从,让他次日传话,只说自己偶染风寒,未免传染,尚需隔离观察。朝议暂停,无需探望。晦日马上就要,也不用装太久。而郤吕等人一定暗自心喜,加紧造反。等月末那晚事发之后,便将郤吕造反的情况告诉赵衰,让他守好绛都。不劳动兵,贼人自灭。
至于如何才能防止郤吕乘乱举兵造反,又如何才能不劳动兵,待其自灭,就取决一人作为内应,当然是勃鞮。重耳和狐偃当晚偷偷出宫,西去秦国。勃鞮则大摇大摆,仍回郤吕家中效力。他将在月末的恐怖行动中扮演引导性作用。
次日,众大臣按时上班,发现老大文公请了病假,一连几日,不及相见。赵衰有些担心,欲寻狐偃商议。大哥狐毛说数日前狐偃夜见文公之后便不知所踪,两人心里越想越觉不对劲。而郤吕二人听到消息,果然大喜。看来是天助也,这节骨眼上让重耳犯病。如此一来,火势一起,重耳病榻之上,哪还跑得了。
月末转眼便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