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8-15 23: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22
征程的开始
对战争无比敏感的隆美尔立即意识到:即将有什么重大的事情要发生了。第二天一大清早,他换上军装,与露西吻别。一路上,隆美尔不断地询问那位副官,到底出什么事了,元首这么急着要召见我?这位副官只是一个劲儿的摇头说不知道。于是,隆美尔下意识地认为是“海狮行动”要开始了——自法兰西战役结束之后,他的第7装甲师便一直驻扎在法国沿海地区,没日没夜地训练登陆作战。因此,隆美尔这样判断并不奇怪。
(看来,元首把整个德国、甚至整个世界都忽悠了。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军官认为登陆作战不可避免。)
2月6早晨,隆美尔的飞机在柏林斯塔根机场着陆。勃劳希契元帅亲自召见了他。现在,隆美尔知道了,他的敌人不在英国本土,而是在非洲。他后来写到:“勃劳希契元帅授予了我一个新任务,由于盟友意大利的情势非常严重,所以派遣德军两个师到利比亚去救援他们,我被任命为这个德国非洲军的军长,并且奉命以最快速度赶到利比亚去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形”。
2月6日中午,隆美尔又风尘仆仆地前往总理府,向元首辞行。这种情形不由使人联想起在一年以前,福肯霍斯特将军拜偈总理府的场景。可喜可贺的是,在一年之后,元首先生明显进步了许多——越来越像一位深谋远虑的“大战略家”了。只见他从保险柜里极其郑重地翻出一大堆花花绿绿文件和图片,扔在了隆美尔跟前。隆美尔还以为是什么机密文件,他匆忙地翻阅了一下,原来,这全是英国与美国的周刊杂志,上面充斥着苏格兰男孩在非洲冒险经历等一系列文章。隆美尔大惊失色,敢情元首情报都来至这些国外杂志啊?
“大战略家”却极为严肃,他详细地说明了非洲目前的情况,并且告诉隆美尔说,“大家都在推荐你,他们说只有你才能很快地适应非洲战场上那种完全不同的环境……”
好了,废话我也就不多说了,反正很明显的是,希特勒显得很焦急,连隆美尔也明显感受到这次会见“十分仓促”。当隆美尔提出是否可以回家与妻子告别,顺便收拾必须生活用品时,希特勒大手一挥,“不用了,你的日常用具已经在路上了”。
那一天下午,当隆美尔从总理府走出来的时候,他又是一阵阵地头晕目眩。还好,手上至少还有一大堆画册杂志,也省得去图书馆买什么“利比亚旅游指南”。此时,隆美尔已经成了德军驻利比亚总司令(兼德国非洲军团最高指挥官)。很快,墨索里尼把他的指挥权协议书也交来了。这一切是来得是如此突然,隆美尔真是猝不及防——从隆美尔写给妻子的信中,我们便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他是多么迷茫,却又无所畏惧。
最亲爱的露:
12点45分在柏林着陆。首先会见陆军总司令,他当面指派了我的新职务,然后我才再去谒见元首。事态发展得极为迅速,我的行囊已运到这里,我只能携带最少量的生活用品。我想你可以想象得到,一下子碰到许多事情,我的脑袋里是如何地天旋地转。
所以“我们的假期”又只好缩短了。你不要感到忧烦,那是无可奈何的,我的新任务是非常的伟大,也非常的重要……
2月6日,于柏林
不过,仅仅依靠希特勒那些“可爱”的情报,肯定是不够的。2月11日,隆美尔飞往罗马,向意军最高统帅部报到,说是报到,其实是来了解情况。和这群意大利人打交道不由使隆美尔感觉有一丝尴尬,20年前,他和这些南欧人还是死敌,死在他手上的意大利士兵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楚,而现在呢,他们却变成了朋友。时间啊,真是一个奇妙的事物,他可以把敌人变成盟友,盟友变为死敌。这些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呢?
2月12日中午,隆美尔踏上了前往比利亚首府黎波里的飞机,他迎着炽热的阳光从飞机里走出来,第一次踏上了北非的土地——这一块完全陌生的土地。白色的异域建筑物、头缠白布的阿拉伯人,以及遍地掌状的沙漠植物。
啊,这就是北非呀!
大半夜的,座在电脑前的我,突然感到激情四溢,仿佛自己也到了那个遥远的异域。请大家允许我的抒情,啊,北非!啊,北非!
我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