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乱.日本战国风云史(讲述长达两百年的日本史)----万邦咸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田山尚顺飞起一脚,踢开了义尹,一溜烟走了,留下了足利义尹一个人,全无着落,又害怕细川政元的追兵,心想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后来猛然想到:西国大名大内家,在新一任家督大内义兴的领导下,事业可是蒸蒸日上,加上大内家从应仁之乱起就和细川家不对付,现在还在争夺西日本的霸权呢,不如我就去大内家吧。这样,足利义尹这颗黄幡星,又划过了道灿烂的轨迹,亲切莅临周防长门指导视察工作,准备照耀大内义兴的前途去了,这也是后来船冈山合战(1511)的远因。
  打走了足利义尹后,细川政元稍微松了口气,但他明白支持义尹和自家为难的,就是那帮北陆道的大名们,尤其是那个朝仓家,根本就是世袭的流氓,不但赶走了越前正统主人斯波家,还处处不把咱们幕府放在眼里,现在是该朝他们家扔炸弹的时候了。
  政元扔到朝仓家的炸弹,叫朝仓景总。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仓景总,其实是那位朝仓孝景的四儿子,但因为他母亲是妾,自己便只能算是庶子,备受家中的歧视冷落,心中一直憋着股气,到了文明十六年(1484)七月十二日,彻底爆发了。这天,朝仓家的诸位公子穿戴一新,全部坐在一乘谷城的相扑场里,观看相扑表演,那时正是天热的时候,而阴凉的长廊能坐下的座位有限,好位子自然是给现任家督朝仓氏景的,然后依次按照嫡庶尊卑往下排,排到朝仓景总时就出了问题。论辈分,朝仓景总在家里排第四,但他下面的弟弟,也就是孝景的五儿子朝仓教景(不是那个名将朝仓宗滴),却和家督氏景一样,都是孝景正室生的,那叫嫡子啊。
  最后,朝仓景总的位子被排在了弟弟教景的下面,恰好教景坐在了阴凉地里,而景总就差了个位子,坐在大太阳地下搞光合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仓景总晒着太阳,心情也越来越沸腾,焦躁的汗水顺着他的脸和脖子淌了下来,按照伦理学的说法,景总现在兽性的一面正逐渐展现出来,他那充血的眼睛开始死死盯着弟弟教景,对方却浑然不觉,正摇着扇子,兴致勃勃地观赏相扑呢。
  一声怒喝,随后便是一片尖叫,景总一个漂亮的擒拿手,把教景扳倒,然后提起自己坚硬的膝盖,重重地击在教景的脖子上,“咔啦”一声闷响,教景当即断了脖子,魂飞魄散。教景的母亲,也就是孝景的正室见状,大声哭喊起来,而杀人犯朝仓景总头也不回,拂袖迅速离开了相扑场,不知所踪。
  教景母亲名字很有趣,叫桂室永昌,后面还有个,大姐,即“桂室永昌大姐”。
  一提起这名,万邦就下意识地想起革命战争题材影片里,一个梳着短发,满脸淳朴的农村妇女,咯咯咯笑着,把自家母鸡产的两个鸡蛋塞进小战士的手里,然后小战士两眼闪着泪花,心里热乎乎地,叫了声:“大姐!”不过朝仓家历代家督的妻室,名字后面也都叫大姐,万邦查了资料,才知道大姐是日本人对出家为尼的尊贵女子的敬称。所以,你指望桂室永昌大姐能有牺牲小家为革命统一战线的觉悟吗?显然不可能。
  桂室永昌大姐,很快找到儿子朝仓氏景,要追捕景总,取他的性命。
  朝仓氏景呢,感到很为难,说实话,朝仓家虽然他是大名,但还轮不到他乾纲独断,因为之前我们说过:孝景在统一越前时,曾经重用过几位兄弟,朝仓光玖被任命为大野郡司,人称“越前小天狗”的朝仓景冬担任了敦贺郡司,还有个兄弟朝仓经景当了要害安居城的城主,兄弟几个在家里的发言力很大。非但如此,孝景在临死前还留下遗训,要氏景凡事不能自专,要找几位叔父和重臣联合商议。
  在这样的民主生活里,家督朝仓氏景的权力其实很有限,所以他只能对母亲说:“对于我的异母弟弟杀害我的同母弟弟的行为,我表示强烈的抗议和不满,并对此事保持随时的关注,但我还是要找叔叔们来举手表决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主会议上,氏景的叔叔朝仓光玖拍案而起,怒吼起来:“真是岂有此理,这小王八蛋,反了他,不把孙五郎(朝仓景总的幼名)关到寺院里去反省,不足以平民愤!”
  另外个叔朝仓景冬也站起来附和:“同意,就把他关进南条郡的慈眼寺中,出家为僧。”
  最后一个叔经景慢悠悠地合上茶杯盖,说:“那我们举手表决下吧。”
  结果,三个叔全票通过,决定把朝仓景总送到慈眼寺里当和尚去了。
  朝仓氏景看到三个叔退场,自己也只得离开会场,把决议汇报给了自己的母亲,桂室永昌大姐一个悲愤,居然离开了越前,真的出家为尼去了。为什么氏景连处理凶手景总的能力都没有?这其实关乎到朝仓家的政治体制,即同族重臣合议制度,这个制度下大名的权力,那是相当受到制约,凡事都要家族宿老或重臣举手表决,大名的鼻子要被他们牵着走。有的同学又有疑问了,朝仓家那可是下克上的先驱人物,最早迈入战国大名俱乐部的,和伊势早云一样,理应家督有着极大的权力啊,遇到什么事把自己的印判往文件上一戳,手下人还不得乖乖执行去啊。其实并非这样的,战国大名都是有自身的终极梦想,那就是权力的一元化,即整个领国完全服从于我,兵是我的,粮是我的,人是我的,但这个一元化好比马克思主义理论,什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大家都按需分配,可啥叫“终极梦想”?等你实现这个梦想,也就到了“终极”阶段了,估计也没几天可以混了,所以大家现在还是老老实实地过初级阶段,搞按劳分配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国大名也是一样,一元化是个梦想,大家都在往这个目标上靠,但由于国情的不一致,有的靠的近些,有的就靠的远些。朝仓家就有点属于靠的远的类型,即使他进俱乐部进的早,也比不上后来者居上的那一批。越前国大庄园、大寺社林立,分化了朝仓家督的财力;头上几个叔分占了国内的要地,自立一族,又分化了朝仓家督的权力。所以,杀不杀朝仓景总其实并不算个问题,只不过朝仓氏景和她妈要杀景总,而他三叔为了体现宿老权力,就偏不允许杀景总,故意唱反调罢了,后面还是个权力之争而已。万邦估计要是氏景为景总求情的话,保不齐这三叔又异口同声地要杀景总呢。
  文明十八年(1486)七月,朝仓氏景以三十八岁的壮龄死去,他年仅十四岁的儿子贞景当了家督,这时朝仓同族宿老权力尾大不掉的恶果开始爆发出来。那个朝仓景总在慈眼寺装模作样地念了几天经,就得到了叔父光玖的谅解,到了明应五年(1496),景总还担任了军队大将,代替朝仓家出征美浓船田。大概在此前后,氏景的一个叔,担任敦贺郡司的朝仓景冬死掉了,景冬的儿子景丰接过老爹的位子,俨然要自创一派“敦贺朝仓”。景总立马把女儿嫁给了景丰,当了景丰的干爹,两人算是结成了攻守同盟。非但如此,那个朝仓景丰野心很大,他爸景冬就他一个男儿,但女儿却很多,景丰就把她们当做投资手段,疯狂地嫁姐妹,“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孙四郎(景丰幼名)他妹妹”,最后越前的有力国人如堀江、鸟羽、青莲华等,人手一份大礼,大家都结成了连襟关系,对着新家督朝仓贞景的位子虎视眈眈。后来,景丰的干爹景总觉得自己的干儿子势力还不够稳靠,便开始在幕府里找大树,结果这一找就找到了管领细川政元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川政元是个精明人,他一看就看出了朝仓景总额头上写着“造反”两个字,加上自己也对刺头朝仓家恨之入骨,立刻就准备把景总当作一颗炸弹,用他把朝仓家炸得人仰马翻,自己再趁势拔掉这个北陆钉子户。计较已定,政元立刻对来投靠自个的景总嘘寒问暖,说了番相见恨晚屈才屈尊的废话,然后来了关键的东西,把自己的偏讳“元”赐给了景总,自此朝仓景总改名“朝仓弹正忠元景”,开始空降回了越前,开始颠覆朝仓宗家的罪恶计划。
  没想到的是,朝仓元景和景丰这俩的完美计划,栽在了元景另外个弟弟,朝仓教景的手里。诸位不要误会,这个教景可不是诈尸了,他其实是氏景和元景的八弟弟,和那个死鬼五弟碰巧同名而已。要是说出这个朝仓教景的法名,相信许多日本战国史的爱好者都是耳熟能详的,那就是后期朝仓家的擎天老柱子,朝仓宗滴啊。
  现在的宗滴,可不是像光荣公司CG容貌那样,满脸白胡子,人家还是个叫朝仓教景的年轻小伙,无独有偶,他也收到了一份大礼——“景丰牌”妹子,也被元景和景丰拉上了贼船。景丰之所以看上教景,是因为这小伙子很有军事才华(后来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将来造反时,领兵打仗可就靠他了。朝仓教景对着大舅子,和大舅子的干爹,也是笑眯眯的,整天和他们一起密谋开会,一来二往,元景和景丰对他不再抱任何怀疑,就当是自己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朝仓教景不是造反派的自己人,至少在最后关头不是自己人。
  而且,元景这颗细川政元的炸弹人,就因为教景,拉下个带线大铁球,一个十字大火焰后,把自个糊掉了,还把女婿景丰给坑了。文龟三年(1503),开了好几年会的朝仓元景和景丰,终于准备在敦贺城集结人马,要造朝仓贞景的反了。待到朝仓弹正忠元景穿戴好铠甲,大呼教景名字,让他出征时,却发现教景不见了——这时,教景先火速跑到幼小时出家学习的龙兴寺,把头发剃得精光,然后一副谢罪的表情,赶到了一乘谷城,把元景和景丰谋反的消息告诉了侄子贞景。
  贞景和桂室永昌大姐(当然,是贞景的奶奶),微笑地望着教景,那表情仿佛在说:“你卧底卧得好,辛苦了。”
  我不知道炸弹人元景是怎么想的——他的好战友朝仓教景,就是桂室永昌大姐的亲儿子,朝仓氏景的亲弟弟,贞景的亲叔叔——疏不间亲这个道理,看来炸弹人元景不懂。
  朝仓贞景、教景这叔侄俩,立刻动员了一乘谷城八千精兵——我们在前文里说过,朝仓孝景遗留下的政策,就有一条,要朝仓家的武士集中居住在一乘谷下,随时接受出征的命令,那个效率叫高啊。朝仓元景和景丰还没从敦贺城出征呢,贞景的军队已经冲过来,反把敦贺城包围了,看来这两人造反得有够失败的。被逼无奈下,嫁妹子狂人朝仓景丰切腹自杀,旧的敦贺朝仓这一脉灭绝,那个炸弹人元景,逃亡去了加贺,最后死在了异乡能登国。
  事后,朝仓贞景论功行赏,把敦贺郡司的职务,赏给了朝仓教景,还任命他当了朝仓家的军奉行(类似军队总司令),教景是感激涕零,又因为自己毕竟曾有过政治上的污点,也是战战兢兢,自此对宗家忠心耿耿。贞景对教景安排的英明之处,很快要在三年后,九头龙川大血战中体现出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场大血战,从远的因素来说,还是那个细川政元挑起来的,从直接当事人双方而言,则是加贺本愿寺门徒的疯狂扩张导致的。
  自从吉崎御坊的本愿寺大军杀入加贺,赶走了原守护富坚幸千代后,那个富坚政亲得偿所愿,当上了加贺守护,但政亲很快发现,加贺国遍地建起了本愿寺的御坊和道场,豪族和惣村争先恐后地去信奉净土真宗了,更要命的是,所有的本愿寺御坊都挂上了牌子——“守护不入”。
  守护不入不是守护自个不想进来,而是我本愿寺不让你守护进来,大有“守护与狗不得入内”的架势。这样,无数的豪族惣村加入了御坊,也就都拥有了“守护不入”的权力——守护富坚政亲无权向他们征税,无权要求他们从军——这个加贺守护,有和没有一个样啊。富坚政亲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然是他的后果很严重。
  富坚政亲在文明七年就开始对本愿寺门徒动手了,派出军队捣毁道场,驱逐这帮瘟神。当时,莲如上人还活着,走的还是和平主义路线,所以门徒们被打倒没还手,而是成群结队地跑到邻国越中去了,又在越中大搞“一揆”。当时,越中砺波郡的武士领主石黑光义是个不怕死的,带着三五十个人,准备攻击越中本愿寺瑞泉寺,结果反被本愿寺抓起来咔嚓掉了——史称“越中一向一揆”,从这件事情,富坚政亲应该得到个危险的讯号,那就是这帮本愿寺门徒越来越像好勇斗狠的武士,越来越朝着和尚暴力团的方向发展。但政亲还是浑然不觉,长享元年(1487),九代将军足利义尚征讨六角家时,远在加贺的富坚政亲立刻表示“情绪不稳定”,积极地组织军队,准备追随将军出征近江。足利义尚搞“六角征伐”,是为了恢复摇摇欲坠的权威,万邦想富坚政亲也是一样,但就是因为这事,出事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富坚政亲出发点是好的,大伙儿一起出兵跟着将军打仗,能博得名声不说,还能顺便捞取不少好处,但他忽略的一点,军队出征是要花钱的,是要费粮食的,钱和粮食从哪里来?政亲对手下人说,去国人那里抢,去惣村那里夺,实在不行打个白条不就完了呗。
  但加贺的国人和惣村哪里是吃素的,他们早就对倒行逆施的政亲极度不满了——本愿寺钻了这个空子,用“南无阿弥陀佛”的旗号把加贺大大小小的势力火速集合起来。长享二年,富坚政亲在个甜美清新的早晨醒来后,在城头小解时,发现他的高尾城四面八方,全是迎风招展的净土真宗旗帜,还有那如排山倒海的“南无阿弥陀佛”的口号……
  那个富坚幸千代好歹还算跑掉了,富坚政亲呢,他在应仁之乱时把守钉贯门时就忘记带钥匙了,回加贺后又找不到权力的钥匙,现在逃生的钥匙也没有,只得割开自己的肚皮,自杀了。干掉富坚政亲后,这帮本愿寺和尚也很有幽默感,他们认为加贺名义上还是有个守护大名的好,咱们可以在幕后操控国政嘛,于是用刀威逼政亲的叔叔富坚泰成当了大名,但实际上加贺国的权力,掌握在莲如上人的三个儿子,松冈寺住持莲纲、光教寺住持莲誓和本泉寺住持莲悟的手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日本史,饱含着巨大的热情,讴歌了加贺一向一揆,因为他们实在是在日本中世纪史找不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只得把这个算上了,于是出现了咱们非常熟悉的桥段:富坚政亲实行暴政,加贺广大不堪剥削压迫的农民,在净土真宗思想的指导下,发动了轰轰烈烈的起义,杀死了政亲,使加贺成为了“百姓之国”。
  太给力了,其实万邦想说的是,加贺一向一揆,不过是本愿寺这个宗教大名,利用加贺国人豪族的不满,推翻了富坚这个守护大名而已,下面注意万邦的措辞——那就是本愿寺是挂着念珠的大名。
  为什么这么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本愿寺的“御坊”等于大名的城堡,上人的“御文”等于大名的文书,坊官等于大名的家臣,真宗门徒等于大名的军队,教行信证等于大名的家训,所以这和大名有啥子区别?最关键的是,历代上人的嫡子世袭法主的位子,叫“一门众”,其余的孩子分别去继承别的本愿寺住持,这叫“一家众”,这不就是家族统治嘛。八代法主莲如上人有五位夫人,囧,分别是幕府奉公众伊势贞房(伊势贞亲同族)的两个女儿(姐妹花),奉公众田山政荣的女儿,及飞驒国司姊小路基纲的女儿(莲如还有个四夫人,出身不详),生了十四个女儿,十三个儿子。其中除了五男继承了法主的位子,即九代法主实如上人外,其余的儿子,便如莲纲、莲誓、莲悟那样,在越前、摄津、河内、大和、越中、加贺等地的本愿寺里当住持,其实和领主没有区别,所以万邦说本愿寺就是挂着念珠的大名,或者扛着武士刀的和尚,总算不得冤枉的。
  但就是这个和尚暴力团组织,得到了细川政元的青睐,他认为可以作为第二个炸弹,扔到不服管的一帮北陆道大名家里去。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30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