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环地中海古文明——美索篇(图文版)----有_的_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9 12: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学者测定这条暗道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并推测其就是“尤安布暗道”,但拍砖的人也不少,他们认为沃林上尉的发现不是古代“尤安布暗道”,而是另一条暗道,但具体是哪条暗道又不明说,反正拍砖总比自己踏踏实实做研究来的轻松简单。
      
  有人就认死理,坚信它们还在地道里。上世纪30年代,美国两个冒险家——理查德•哈里巴特与莫埃•斯泰布,悄悄地钻进“尤安布暗道”,在一处土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又一处暗道,暗道里还有被沙土掩埋的阶梯,两人想用随身携带的土锹把沙土挖开,不过运气不好,沙土越挖越多,路都被流沙给堵了,两人只好沿原路退回。后来二人逢人就说暗道里有多么恐怖,把其他人都给唬住了。1939年3月,理查德•哈里巴特乘小帆船在太平洋遇风暴,暗道的秘密跟随他一起沉入了海底。
      
  还有人想从古籍里寻找答案,据《圣经》及其它古籍记载,所罗门娶了一位埃及公主为妻后,他还与阿拉伯南部的示巴国(Sheba)联姻。这就又引出了两种说法:一说“约柜”和“宝藏”后来由所罗门和示巴女王的儿子偷了出来,运到阿拉伯南部或运到埃塞俄比亚(Ethiopia)古都阿克苏姆(Aksum)隐藏起来了;另一说是由埃及公主偷运到埃及隐藏起来了。信的人就跑到阿拉伯南部、埃塞俄比亚、埃及等地去寻宝,结果连个毛都没捞着。
      
  另一些学者更为大胆,认为“宝藏”都被所罗门藏在一个岛上了,在茫茫大海中肯定有一个“宝岛”,公元1568年西班牙航海家门德纳率领一支考察队第一次踏上了一个海岛,看到土著居民都戴着黄金饰物以找到了黄金宝库。于是把这里命名为“所罗门群岛”。此后,欧洲很多人跑到这里来找“所罗门宝藏”。位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由6个大岛和900多个小岛组成,散布在60万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岛上全境90%的面积复盖在森林丛莽之中,因此,寻宝活动很难展开。几百年来,千千万万的寻宝者在该岛上一无所获。
  
  图337: 所罗门群岛风光
  
  
  “约柜”和“宝藏”到底有还是没有?如果有到底藏在哪?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表一: 年代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0 10: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二: 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王表(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1:3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表三: 美索不达米亚早期王表(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1: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表四: 米坦尼王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1 11: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表五: 美索不达米亚晚期王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0: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美索不达米亚的生活
  
  吃
  
  前面说的美索不达米亚历史基本都是战争史和政治史,但真正创造美索历史的并不是那些达官贵族和所谓的神明,而是广大的美索人民,现在我们放松一下心情,来了解一下美索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怎么生活的。
  
  生活嘛,不外物质和精神两类,物质生活是基础,吃不饱穿不暖还哪来的精神生活?美索不达米亚人可不是大仙或是半仙,不玩辟谷那档子时髦玩意,所以首先要说的是美索人的吃。
  
  谷类是人类已知的最早种植的庄稼,耐旱的谷类很适合美索的自然气候和土壤条件,谷物一但种下就不需要花多大力气去照料,又省力又便于保存和运输,而且产量还不错,美索人就此拍板,就那么地了,咱以后的主要食物就是谷物了。
  
  美索地区种植的庄稼有大麦,小麦,燕麦,黑麦,大米和高粱。
  
  美索人主食是粥和面包,麦类和大米,高粱都能煮粥喝。人们把大麦磨成粉,和点水,揉成团,然后放在350~400℃的炉里烧烤,未发酵的面包就这么成了,这种面包的外观不咋地,就象一种扁薄的馍饼。之后才用到酵粉制成真正的面包。
  
  亚述一把手阿淑尔巴尼拔的手下大将贝尔-伊波尼(Bel-ibni)曾讲到面包的制作过程:“...他们磨碎谷物(hasalu),过滤面粉,揉成面团,...烤(basalu)。他们吃这种面包,并住下来。”
  
  这种面包的缺点是不易保存,必须当天制作,除了面包,人们还吃糕点和软饼,一般是在面粉中加入蜂蜜(aka,dispiha),酥油(akal,himeti),芝麻油(akal,samni),盐(akal,tabti),牛奶或各种水果混合制成,整就一西餐配制嘛。
  
  当然光吃主食任谁都不干,美索人还吃蔬菜,肉类,水果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索人把蔬菜叫做“绿色的东西”(ni-ba-tu,ar-qu或SUM),当有人饿了,常说的是他肚里的绿色东西太少了。美索地区最常见的蔬菜是洋葱,豆类也被广泛食用,包括小扁豆,鹰嘴豆,蚕豆,豌豆等。
  
  豆类一般都用于烧汤,因为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所以对于买不起肉吃的穷人来说,豆类是肉类非常好的替代品。
  
  其他的诸如黄瓜和各种葫芦科蔬菜,卷心菜,莴苣和从棕榈中提得的一种类似芹菜的食物都是美索人日常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索人实用的肉类的品种很多,从苏美尔时期到古巴比伦时期,吃的最多的是鱼,羊肉和不常见的牛肉(因为缺乏适当的牧场,所以牛的数量相对不多)要在过节时才能吃。苏美尔时期,猪是很常见地,被成群的饲养,古巴比伦时期的肥猪肉还是一种高档实物,不过到了中亚述时期,因为亚述人嫌猪脏,立法禁食了猪肉,所以猪肉的市场越来越小,直至最后完全萎缩。
  
  除了鱼肉,牛,羊,猪肉,美索人还吃马肉。禽类的饲养在美索历史的早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养了是吃肉用的,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母鸡才被饲养,蛋类由此也成为了美索人的食物之一。
  
  主食有了,荤菜,蔬菜都有了,好象还少了点什么?都是熟食嘛,没调料怎么行捏?
  
  在美索最常见的调料是盐和芥末,通常这两样是混在一起的,巴比伦人的餐桌上一般放俩调料盒,一个放盐,一个放芥末。芥末还跟甘松混在一起使用。美索人喜欢把面包就着芥末吃,也不知道是啥滋味,有机会得试一下。
  
  其他调料还有:肉桂,八角茴香,香菜,马郁兰,郁金香,生姜,大蒜,甘松香,百里香,茴香,枯茗等,品种还是相当丰富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0: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索人平时还会吃点水果,主要有苹果,石榴,海枣,无花果,榅荸,欧楂果,杏,枣,葡萄等。海枣还是糖的重要来源,
  
  水果不但能直接吃,还能酿酒。
  
  捷姆迭特•那色时期(约公元前3100年~前2900年)葡萄就已经被酿成酒,但现在并没有证据证明葡萄酒是苏美尔人的首创,葡萄酒的酿制技术可能来自美索附近的高原地区。
  
  在美索,葡萄酒称为Karanu,属于高档饮品,那是款哥款姐们的专利,但那些有钱人有那么好的酒却不好好喝,跟现在的一些人一样,非得掺点什么在里面喝了才舒坦,现代人往红酒里掺雪碧,美其名曰“红粉知己”,上古时候没雪碧,美索人就往里头掺水,古今都一德性,糟蹋好东西。
  
  海枣也能酿酒。海枣酒用水和麦曲子(IM.GV.EN.NA)混合或用无花果和葡萄干混合而成,有时候还加蜂蜜,已知的有红果子酒和白果子酒两种。
  
  如果说葡萄酒是贵族饮品,那么啤酒就是大众饮品,不光价格便宜量又足,而且又有营养,现代人认为啤酒是液体面包,其实,美索人早就知道了,啤酒也是美索人的主食之一。
  
  美索人酿制啤酒的历史相当地长,据说公元前7000年美索人(苏美尔文明之前)的酿酒技术已经很成熟了,他们能把酿化和发酵结合成复式发酵法,用含麦芽糖的谷物,比如大麦,小麦,黑麦发酵制成酒类饮料。
  
  长期以来考古学家一直在为大麦和小麦首先被驯化到底主要是用于烤面包还是酿啤酒这个问题掐个不停,虽说早期美索人只靠喝啤酒度日听起来好象很玄乎,但实际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最起码在早期美索地区,这两种主食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虽然早期美索人的酿酒技术不错,不过他们酿出来的啤酒还是有一很大的不足,就是杂质太多,而且这些杂质又很难沉淀或去除,所以早期的美索人喝起啤酒来很不爽,还是苏美尔人聪明,发明了一种起过滤作用的饮酒管。
  
  这种饮酒管跟现在我们用的吸管的个头差的不是一点两点,一般都有半人高,喝酒的时候先得搬个凳子,把酒坛搁地上之后,坐下,把着饮酒管一通猛吸,感觉很不错哦。
  
  图338: 印章描绘了苏美尔宴会场景的滚筒印章
  “大死亡坑”(PG 1237号墓)出土
   早王朝晚期,约公元前2250~前2450年
   乌尔王(伊拉克南部)
   青金石
   H. 4.500 cm; Dm. 1.500 cm
   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
  藏品号: 30-1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3 09: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啤酒在美索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一块公元前3000年的泥板书上的一首饮酒歌中这样写道:“畅饮啤酒,快乐无愁,舒肝乐心忘尔忧。”酿酒业还是唯一一种置于神祇保护下的行业,并且保护神还是俩女神,因为苏美尔女同志既酿造啤酒,又开啤酒吧,在啤酒也中占主导地位,所以找俩女保护神正合适。
  
  汉穆拉比法典中特意提到过以开设酒吧为职业的女同志,称为SAL.KAS.TIM.NA(sabitun),酒吧称为E'.KAS.TIM.NA(bit sikari),酒吧的规模一般都不大,通常有5张床,10把椅子,3张桌子。
  
  啤酒不光是美索人的主食或是饮料,还有其他用途,比如用酒帮着治病,一块公元前3000纪末的泥板上刻着15个医方,其中的第四,六~十二,十五条医方里都提到将啤酒与某种植物或东西调在一起就能把病治好。
  
  除了酒,美索人还喝其他饮料,诸如用石榴制成的一种不含酒精的甜饮料,虽然属于绿色饮品,纯天然不含防腐剂,但销量却不咋地,一直都没流行起来。
  
  美索人还喝奶的蜂蜜。奶主要从山羊,绵羊和奶牛获得,但作为饮品喝的不多,做成奶制品食用相对多一点,奶和啤酒一样,也能入药。蜂蜜价格高又不常见,为了制作甜食和酿酒,经常需要进口。
  
  美索人一般把蔬菜,特别是豆科植物晒干了保存,水果类是压扁了保存,鱼和肉类则是放盐和香料并弄干来保存。
  
  美索人的主要餐具有单尖的骨叉,骨刀,沥青或骨制的调羹,赤陶长饼勺子,当然还有喝啤酒专用的长吸管。盛食物的容器在各个时期各个王国有所不同,但主要有陶,木,石或金属(铜,青铜,铁制的都有)制成的大浅盘,碗和杯子。
  
  食物和餐具都有了,那么下面就该开吃了。
  
  一般的工薪阶层,平均每天也就摄取2西拉(“西拉”是苏美尔语读音,阿卡德语读作“库”,西拉是苏美尔和阿卡德容量单位中的“升”,等于0.404公升)的主食,外加一些饮料和附加物,但这只是男同志的标准,女同志和小孩只给较小的分额(食物配给制),一般情况下,美索人一日两餐,早,晚各吃一顿,没中饭。
  
  款哥款姐吃的就要好很多了,谁让他们有钱呢,主食敞开供应,还得喝点小酒,吃点肉(一般是鱼),再来点水果,有时还能吃到野味道。一块泥板书记录了一个有钱人家的饭菜内容:面包,发酵的饮料,点心,鱼,以及牺牲用的羊,牛肉。
  
  穷人爱吃蔬菜和水果,但并不是因为有营养,而是买不起主食所以用蔬菜和水果代替。肉类不光穷人吃的少,富人也不长吃,因为肉一般在特别场合才吃(祭祀后),但美索人肉食的兴趣极大,一般的工薪阶层会把吃肉写进工作合同,即主人除了提供正常的饭外,还要另加一份肉。有钱人要吃肉就好办一点,如果肉类供应紧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他们就会雇职业猎手出去打,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能逮来炸着或烤着吃。
  
  说完吃,下面该说穿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6 20: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