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分享]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万国咸宁天下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34
  
  
  
  
  
  
  
  
  最后的据点——托布鲁克
  
   从地图上看,轴心国军队节节进逼,几乎完全收复失地。如今,在伦敦白厅办公室,英国参谋部的那些老官僚们,各执一词,唧唧歪歪地吵个没完没了。中东战区司令韦维尔将军同样也很悲观,他完全丧失了打击意大利军队时期的那种朝气,在一份电报中,他惴惴不安地写道:我们将回到与去年秋季很相像的形势……我们在地面上将受到更大的压力,因为德军拥有空中优势,我们恐怕难逃像意军在去年发动的那种进攻……且不说希腊会发生什么问题。
  
   毫无疑问,他绝望了。对于是否能守住苏伊士运河,韦维尔将军充满疑惑。
  
   而在开罗,那些期待着英国在阿拉伯世界日渐衰微,或是彻底毁灭的阿拉伯民族主义者们则欢欣鼓舞,天天盼着德国人早日从东方打来,好让他们早日砸碎大英帝国套在自己的枷锁。希特勒不是排犹吗?这简直太棒了,我们阿拉伯人最恨的就是犹太人。希特勒先生简直就是阿拉伯人民的“大救星!”那个叫丘吉尔的家伙别提有多恶心了,他居然派兵保护加沙地区的犹太人!若不是他,我们早就把这些犹太异教徒统统杀光啦!①
  
  
   与此同时,德国陆军统帅部仍在声嘶力竭地徒劳高呼,“停止进攻,停止进攻!”在罗马,意大利当局对于隆美尔的“孤军深入”早已深感不安,他们要求德国统帅部制止其“轻举妄动”。可这有什么用呢?现在谁都明白,隆美尔有希特勒替他撑腰,后台硬着呢。譬如,当希特勒听说隆美尔在非洲补给困难,而陆军统帅部又对隆美尔提出的增援要求无动于衷时,希特勒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哈尔德上将找来,狠狠地臭骂了他一顿。这次事件大大地伤害了哈尔德的自尊心,他对隆美尔能轻易获得希特勒的青睐既是愤怒,又是羡慕。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隆美尔,这个家伙压根就没有应付复杂局势的能力!”
  
   可是,隆美尔依旧我行我素,根本没把陆军统帅部放在眼里。我想,勃劳希契元帅现在一定很后悔,当初怎么就看走了眼,推荐了这样一个愣头青到非洲去呢。
  
   4月10日,也就是攻克默基利要塞第二天,隆美尔再次颁布命令,并断言道:“敌人毋庸置疑是在撤退,我们必须继续追击他们。我们的目标是苏伊士运河,要把这一目标通知给每一个士兵”。
  
   由于隆美尔对办事效率一项拖拉,且老是同自己作对的施特莱彻将军不再抱有幻想。4月10日凌晨,隆美尔做出人事安排,他毅然决定把先头部队的指挥权交给海因里希·冯·普里特威兹少将——普里特威兹将军是第15装甲师师长,他所辖第15装甲师(一部)刚刚抵达前线,隆美尔把指挥权交给他,这对施特莱彻而言,无疑是一种公开的侮辱。也许隆美尔是过于心急,普里特威兹将军他…他…才到非洲第一天阿!希维林上校后来追述到,普里特威兹将军与他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便是:“隆美尔派我来接管进攻指挥权。不过我刚到非洲,关于部队和地形我一无所知……”说完,被非洲严峻气候折磨得几乎快要脱虚的普里特威兹将军,返回帐篷睡觉去了。
  
  ①1939年,巴勒斯坦地区阿拉伯人爆发骚乱,袭击手无寸铁的犹太居民。在英军镇压并管制下,该地才最终恢复平静。无论非洲局势多么险恶,英国也要在该地驻扎大量军队。很有趣啊,当年阿拉伯人欺负以色列,今天以色列虐待阿拉伯。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1 12: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35
  
  
  
  
  
  
  
  十月围城
  
   此时,德军战线已迅速向东推移,进抵、并包围托布鲁克要塞。这是英国在利比亚最后一个据点。隆美尔并不知道,早在4月7日夜间,丘吉尔已从伦敦发来急电,“必须誓死守卫托布鲁克,决不允许产生撤退的念头①”。8日夜晚,从昔兰尼加撤出来的澳大利亚主力部队已顺利到达托布鲁克,并按照丘吉尔的命令开始进入阵地。这一次,英国人再也不会轻易丢弃任何城池逃走了,毕竟德国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还能往哪逃呢?
  
   然而,隆美尔始终坚信英军仍在撤退。他认为英军坚守托布鲁克只是在装个样子,是迫于无奈的负隅顽抗——就如同前日英军坚守默基利要塞一样。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隆美尔来到前线,他站在普里特威兹将军帐篷前扯动布帘,并大声询问道:“为什么向托布鲁克发起的进攻停顿下来了呢?” “英国人正在逃跑。”他怒气冲冲地补充道。普里特威兹困惑地红着脸,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由于来得匆忙,他连自己的指挥车都没有。
  
   希维林上校闻讯赶来,他乐呵呵地把自己的小轿车和司机借给了普里特威兹将军。并看着他与隆美尔飞也似地开下公路,朝托布鲁克驶去。他们驶进了一个不知名的地带,隆美尔猛然发现,自己没带地图!手上也没有从空中拍摄到的有关要塞图片。隆美尔并没有叫副官去取,他决定亲自跑一趟。
  
   正是这个充满戏剧性的变化,隆美尔逃过了一劫。但普里特威兹却不象隆美尔那样有九条命。惊惶的机枪手看到插着将军三角旗的小轿车从后面驶了上来,最靠近前线的一个机枪组尖叫着高喊道:“将军赶快停车,快停车!前面是托布鲁克!”普里特威兹理也没理,他在飞弛的汽车里站起身来,向后高声喊道:“跟我来,前进!敌人正在逃跑!”就在这一瞬间,一发英军反坦克炮弹猛然砸进了他的小车,威力巨大的炮弹击在这种没有任何护甲的轿车身上,就如同一颗子弹射进了一块奶油蛋糕。随着一声巨响,轿车被撕为粉碎,零件散落一地,普里特威兹将军和司机当场阵亡。
  
    希维林上校又是立即闻讯赶来,当英国作者戴维·欧文于1976年采访他时,施维林上校仍然伤感地一再念叨道:“我看到了血……”虽然他已是身经百战,看见过无数士兵倒在自己眼前,但这一次,尤为使他触目惊心——第一天,普里特威兹将军上战场第一天,就战死在托布鲁克。
  
  
   尽管隆美尔在自己回忆录中只是轻描淡写一句话:“普里特威兹将军被敌人战防炮直接命中,已经阵亡了”。但实际上,他很内疚。希维林上校追述道,“我径直走进隆美尔指挥部。我汇报说,普里特威兹将军已经死了。我第一次看见他是那样心烦意乱。他脸色苍白,急忙转过身去,一言不发地坐了汽车出去了”。
  
   这个时候隆美尔还抱有幻想,这一定是谣言,不可能的!他决定亲自驱车到托布鲁克最南边,来到一个前线监视所。就在这时,他突然发现有两辆小车颠簸着从后面迅速追来。从望远镜里,隆美尔看见一辆英军指挥车,隆美尔对身边一位炮手下了命令, “准备射击,后方出现英军车辆”。
  
   不一会,这两辆奇怪的小轿车驶到隆美尔跟前,并刹住了车,从车里跳出施特莱彻将军。他气得涨红了脸,大声报告普里特威兹阵亡的消息。隆美尔冷淡地打断了他,“你怎敢在我身后驾驶一辆英国小轿车?我已经准备向你开火了”。
  
   施特莱彻毫不示弱,他讽刺道:“要是那样,将军,你是想在一天之内把你的两位师长都整死吗?”
  
   隆美尔一言不发,扭头走了。在那年5月份,一位随军记者写到:“在巴尔比亚公路旁,在靠近托布鲁克处的一个德军公墓,隆美尔曾多次停留在那里,他不住反复地念着新增添的坟墓名字”。他继而追述道: “我记得有一天,我看见隆美尔将军站在那里,站在托布鲁克外面的这个地方——这个一公里长的小要塞竟使如此众多的勇敢士兵丧失了生命——我看到他在那里沉思。在1941年那个漫长夏季,这里的战地公墓竟变得如此庞大。沙漠风暴以它整个残忍的荒凉仿佛在向我们证实,这是一种人类转瞬即逝的征象。我们伫立在一位军官坟墓前,隆美尔久久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然后转过身离去了。然而在他的眼睛里,我相信,我看到了那种使他激动的东西——那里面有着深沉的悲哀,这是一种向自己的老朋友和战友诀别的悲哀”。
  
   托布鲁克!这块利比亚境内最难啃的骨头。从1941年4月10日算起,这是一段持续了近300天的“十月围城”。
  
   隆美尔并不知道,沙漠中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恶战,即将在这里拉开帷幕。
  
  
  
  
  ①丘吉尔拍给韦维尔将军原文:
  你定能守住建有意军永久性防御工事的托卜鲁克,至少能守到敌人开来强大的炮兵部队为止。看来很难设想敌人能在数周内开来炮兵部队。敌人既要围困托卜鲁克,又要进攻埃及,势必要冒很大风险,因为敌人注意到我们能从海上增援并威胁其交通线。所以,看来托卜鲁克是我们应当死守而决不能考虑撤退的地方。我乐于听到你的意见。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1: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36
  
  
  
  
  
  
  
   间接战略
  
   虽然英国人在陆地上打得糟糕透了,但是在海上,他们却取得了良好的战果。1941年3月29日,皇家海军地中海分舰队在希腊海域与意大利主力舰队展开激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塔潘角海战”。 此役,意大利3艘重型巡洋舰及2艘驱逐舰被击沉,1艘战列舰遭重创,2303名水兵阵亡。而英军的损失嘛,说出来大家可别喷饭—— 一架鱼雷轰炸机被击落,3名机组人员丧生。
  
   由于此次战役乃希特勒要求意大利海军出海迎战。(主要是为了改善非洲军团海上补给,并伺机袭击英国舰队)。因此,意大利海军迁怒于人,他们不仅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觉得是德国人强迫他们去作战,才导致了这次极为可耻的失败①。
  
   墨索里尼很早就说过,“如果我们不与英国海军一较高下,那么建造60万吨战舰又有何用?要带小姐出海兜风,有几名水警和几只游艇就够了”。很不幸,墨索里尼这一次又说对了——打那之后,意大利海军再也不愿迈出海港一步,尽管德国人一再保证提供空中掩护,但意大利海军高层显然已经失去了信心。
  
   可以断定,非洲军团为何会以悲剧收场?正是这次海战决定了他们最终的命运。道理很简单,只要制海权在英国人手上;只要意大利海军一直窝在家里不肯出来,轴心国后勤补给线永远就得不到保障。隆美尔越是兵临埃及,他的运输线就越拖越长,他离失败就越来越近。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一份丘吉尔亲自下达的命令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地中海舰队首要任务是要切断意大利与非洲之间的一切交通,这是不容违背的原则!”
  
   挟着马塔潘角大捷的余威,坎宁安海军上将(地中海分舰队总司令)开始派遣战舰,在地中海内肆意截杀意大利商船。4月16日,一支由3艘驱逐舰护航的意大利运输船队遭到拦截,数万吨隆美尔急缺的补给物资被打入海底。随后,尽出鬼点子的丘吉尔先生又建议自沉一艘战列舰,把它堵在的黎波里港外作为障碍物。(可见,丘吉尔把非洲局势看得是何等严重。)
  
   然而,坎宁安上将却不愿意这样做,当他得知这个馊主意后惊得瞠目结舌。想啊,地中海分舰队本来就很弱小,还自沉战舰?!这不是挥刀自宫么?无奈之下,坎宁安上将只能铤而走险——他派出数艘战列舰炮击的黎波里港。
  
   实际上,这是一个大胆而轻率的计划。但最后竟然实现了!由于意大利海军不肯出战,而德国空军这几天又把注意力放在希腊,因此,这次行动完全出乎所有的人意料,是一次完全成功的奇袭②。意大利海岸炮在转瞬之间就被打哑,的黎波里港几乎被夷为平地,陷入了瘫痪状态。换句话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隆美尔再无任何补给来源。
  
  
  
  ① 1941年2月中旬,意德双方曾举行过一次海军会议。德国人要求意大利海军派出足够多的战舰,护送第5轻装甲师到利比亚。作为交换条件,意大利政府要求分享罗马尼亚石油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被任命为意大利海军司令的亚基诺上将,竟没有得到任何有关这次会议的报告。1941年3月15日,亚基诺应召到罗马,接受了一次远征至克里特岛的双重进攻性搜索任务。这次行动完全是意大利海军当局在希特勒的压力下筹划出来的。德国人声称,他们会在空中为意大利舰队提供掩护。并且,意大利海军还收到了一份来至柏林的错误情报,该情报指出,“英国在地中海只有一艘战列舰~~~”
   可是,在“马塔潘角海战”中,意大利人惊恐地发现,英国人根本就不止一艘战列舰,而是三艘。另外,英国海军还拥有一艘航空母舰,7艘巡洋舰和17艘驱逐舰。更为可笑的是,德国人一再保证的空中掩护至始至终也未曾出现过,天上找不到一架德国飞机,意大利人彻底杯具了。
  
  ②坎宁安海军上将致电丘吉尔首相(4月21日):“今日上午五时,我舰队在11000码到14000码之间的距离内,炮击了的黎波里港达42分钟之久。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们完成了奇袭!这可能是德国空军已被调往其他战区执行任务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2 11: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37
  
  
  
  
  
  
  
  
   间接路线Ⅱ
  
   不得不感叹一句,有制海权就是TM的好啊!马塔潘角海战之后,柏林与罗马之间甚至产生了“信任危机”。德国人感叹盟友太不靠谱,意大利人则大骂盟友阴险狡猾,特别是那份错误情报,意大利人难免会想,这肯定是德国人故意制造的一个骗局,把我们往火坑里推。
  
   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说到底,最吃亏的,还是前线的隆美尔将军。由于的黎波里港陷入瘫痪, 5月底运来第15装甲师显然是不可能了。甚至,非洲军团日常补给都出现了困难。韦维尔将军在一份日常报告中,向丘吉尔描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他声称,“一批被俘的德国军人居然伤心地哭了出来”。这并不是因为受了屈辱,而是他们发现英国人后勤补给实在太好了。一位非洲军团老兵写道:英国人的情况简直使人眼馋,“与他们相比,我们在各方面都是那么可怜……” “只消看一看他们的给养——矿泉水、罐头蜜饯和水果,还有我们奇缺的各种东西,就使人心灰意冷”。
  
   其中,尤为使德国人感到怒火中烧的便是英国人喝得矿泉水,因为他们压根就没见过这种玩意儿,非洲军的饮用水全部要从大后方运来,有时甚至是装在运过汽油的油桶里面,简直难以入喉。多亏了非洲军的后勤处长奥托少校,他利用小型船队在沿海地带组成了一个补给网——具体做法无非就是在风高月黑之夜,利用拖船和渔船偷偷地从西西里岛开出,在利比亚某处卸下物资之后,再偷偷地潜回西西里岛,这种补给实际上与偷渡无异,但好歹勉强保障了非洲军的生存需要——至少不被饿死。
  
   据意大利人统计,非洲军团每月所需物资是11.6万吨(包括意大利军队和侨民)。其中,光是德国人每月就要耗去3.4万吨。虽然奥托少校想尽了一切办法,但也只能保证每月向隆美尔提供2万吨。一旦意大利当局出现补给困难——譬如这次的黎波里港被袭。意军士兵就要跑到德国人那里讨要食物。(这可真是一对难兄难弟啊。)
  
   说到这里,有人肯定会产生疑问,既然英国海军占据着优势,那么他们为何不把轴心国后勤线路彻底掐断,把德国人活活困死在非洲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完全是拜邓尼茨将军所赐,他的潜艇部队成功地拖住了英国主力舰队,迫使他们在大西洋上疲于奔命。
  
   4月15日,坎宁安海军上将曾要求丘吉尔拨出两艘战列舰(“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 加入地中海舰队。可哪怕是这点小小的要求,丘吉尔也无法满足于他。
  
   在4月23日的复电中,丘吉尔写到:我看不出“纳尔逊号”和“罗德尼号”怎样能从大西洋抽调出来。当时,德国超级战列舰“俾斯麦号”已经下水,开始服役,大西洋舰队自己都忙不过来,哪还能顾及什么地中海分舰队呢?因此这就形成了一个僵局,没错,英国人掌握了制海权,但他们也绝无实力彻底掐断轴心国的海上补给。换句话说,只要隆美尔懂得精打细算过日子,温饱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但他想要奔小康,那就很不现实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1: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38
  
  
  
  
  
  
  
  
   最高战略?
  
   4月23日,那位办事谨慎的总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又在他的日记中埋怨开了,他写到:“这些天来,隆美尔没有给我们送过一份报告,我感到事情有些蹊跷……”按照规定,前线指挥官须得每日向陆军统帅部汇报战况,这就是所谓的“每日简报”。
  
   可是,隆美尔居然忘了这一茬,哈尔德是想当然的怒火中烧,因为他发现自己正处于两面都不讨好的境地——元首说,“巴巴罗莎是今年战略核心”。可隆美尔一旦写信请求支援,元首又会立刻变脸,痛斥陆军办事不利,导致非洲军团缺衣少食。
  
  
   哈尔德先生冤啊,他愤恨隆美尔不听他的命令驻守原地,反而疯狂至极地向东推进。于是,他决定派出保罗斯中将,作为陆军统帅部全权代表,前往非洲了解实际情况。正如他在日记中所嘲讽的那样,“去阻止那个士兵彻底发疯”。
  
   这位全名叫做弗里德里希·保卢斯的中将是“陆军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第一军需总监),他乃哈尔德门下第一大红人。哈尔德对他的评价是:“一个勤奋好学、知识丰富的理想参谋长,他的判断常常是在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来的”。 哈尔德甚至说过,“保卢斯是年轻一代军官的楷模……”
  
  
  
   希维林上校后来回忆说:正当他平卧在沙漠上,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托布鲁克要塞,而敌军的炮火和机枪子弹在他头顶呼啸而过时,他感到自己的袖口被人扯了一下,他转过身来,发现保罗斯正趴在自己身边”。就这样,勤奋好学的保卢斯来到了北非,时间是4月27日。
  
   隆美尔丝毫没有怀疑这位将军突然造访是陆军统帅部的一个阴谋,在那段时间,隆美尔常常把自己比喻为“养子”——陆军统帅部是后妈。他埋怨哈尔德为何把那么多的陆军师放在法国晒太阳,都不肯调到非洲来。对于负责非洲战局的第10航空大队,隆美尔同样也不满意,因为这个大队实在太“袖珍”了(飞机从未超过150架),甚至比不过驻扎在挪威的第5航空大队。
  
   现在,隆美尔觉得自己得到了回报。他幻想保卢斯是陆军派来帮助他的——恰恰相反,保卢斯把他狠狠地修理了一顿。他指责隆美尔“违反了最高战略”, 保卢斯说,“正是因为你的穷追猛打,才导致了英军撤出希腊,这与最高统帅部的意图完全相反”。
  
   对于这个指责,隆美尔真是感到莫名其妙。当隆美尔询问最高战略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保卢斯又支支吾吾不肯回答。当年,他们是同时被提升为陆军上尉,又在同一个团队里供职,怎么说也是老战友了。可保卢斯打定主意不把“巴巴罗莎”计划告诉于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对隆美尔大泼冷水。
  
   隆美尔很直接,他二话没说就把保卢斯拖上汽车,围着托布鲁克要塞跑了一圈。令人称奇的是,当视察完毕之后,保卢斯的态度立马来了个180度大转变,他居然同意了隆美尔的进攻计划。
  
   现在好了,哈尔德先生派他来阻止隆美尔发疯,结果到头来,他却连同隆美尔一块儿发起疯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1: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39
  
  
  
  
  
  
  
  
   非洲僵局
  
   那么,保卢斯看到的形式是什么呢?我们看一下地图就明白了①——在4月10日德军包围托布鲁克的同时,隆美尔派出了一个侦查营绕过托布鲁克,继续朝东推进。4月12日,巴尔迪亚要塞被德军攻克,第二天,他们又占领了卡普佐堡,挡住了进入埃及的道路,并砍倒和破坏了边境上的电话线。
  
   可以肯定,隆美尔野心很大,虽然他明白自己绝无实力攻入埃及腹地,但在这次突击中,他还是顺手牵羊地拿下了埃及境内第一座城市——塞卢姆。这等于是为今后进攻尼罗河三角洲找到了一个出发点,现在没机会,以后总是有机会的。隆美尔写道:“我认为,局势很快就会发生变化。等希腊战役结束之后,统帅部肯定会重视非洲战场!”(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永远等不到这一天)。
  
   但是,当我们换个角度就会发现,隆美尔处境不妙。他就像一条吞下巨物而消化不良的蟒蛇—— 一方面,隆美尔要围困托布鲁克,另一方面,他又要在巴尔迪亚 — 塞卢姆一线与埃及方面的英军对峙。换句话说,他要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
  
   事实上,以隆美尔的实力,他在一条战线上作战都够呛。譬如,托布鲁克守军人数为34000人,而围困他们的德军人数却不足10000人。这仗打得实在有趣,防守方人数居然超过了进攻方,这叫丘吉尔首相老脸往哪搁啊。直到4月中旬,一支意大利军队才陆陆续续开到托布鲁克,德、意联军数量勉强凑足了25000人。这好歹拉小了双方之间的差距,但在兵力上,轴心国仍然处于劣势。
  
   施特莱彻将军后来回忆说,他当时就警告过隆美尔(而且极不恭顺),因为原话是,“只要英国军队有那么一点勇气,他们完全可以从要塞里冲出来,他们不仅可以越过我们的战线,而且还会俘获非洲军和我的指挥部。那将是我们在非洲最终的结局,也是将军阁下名誉扫地的时刻。
  
   这话怎么听着像是在威胁隆美尔?说穿了,施特莱彻将军的想法无怪乎就是,乘英国人还没回过神来,我们赶紧跑路,撤到离后勤基地更近的地方与敌人周旋——反正非洲军已经赚得够多了,捞一票就闪呗。
  
   可是,隆美尔明知道自己吃下了太多东西,但就是不肯痛痛快快地吐出来。有一个潜在的因素不容忽视——隆美尔是“战斗英雄”,戈培尔博士早就在报纸上把他吹得天花乱坠。群众似乎也很喜欢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衡量一位将军,那就是这位将军一直在前进,而不是在撤退。正如英国作者戴维·欧文所说,就连10岁的德国小姑娘都写信告诉隆美尔,“我非常崇拜您和您的非洲军,并热切地希望您赢得最后胜利……”
  
   是呀,在这种情况下,隆美尔叔叔如果不交一战就跑了,你叫他的脸往哪搁?面子啊!
  
   因此形式很明显了,既然隆美尔不肯撤退,那么出路只剩一条——集中兵力攻克托布鲁克。
  
   保卢斯将军是个偏听偏信的家伙,他很快就被隆美尔说服了。保卢斯拍电报告诉哈尔德,并希望陆军统帅部“批准隆美尔进攻托布鲁克的计划”。哈尔德同意了,因为他信任保卢斯,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我想这也不错”。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1: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图是我自己标的,大家可以看到,非洲军一方面要围困托布鲁克,一方面又要固守埃及边境,这是两线作战啊!对于弱小的非洲军团来说,这真不是一个好兆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1: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业余战略家丘吉尔说得不错,托布鲁克是隆美尔背上的一块钉子,拿不下它,隆美尔永远不敢进攻埃及。可以看到,托布鲁克要塞内部有一个小港口,只要制海权在英国手上,补给物资便可以源源不断地运输进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1: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图为英军登船离开托布鲁克,这很有趣,当丘吉尔发现托布鲁克的重要性后,这些大兵又立即乘船返回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8-23 11: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40
  
  
  
  
  
  
  
  
   血战托布鲁克
  
   进攻日期被定为4月30日。由于补给匮乏,隆美尔决定在夜间发动奇袭,用最小的代价拿下托布鲁克。
  
   直至此时,施特莱彻仍然在反对这次进攻。保卢斯将军若无其事地问施特莱彻,他说:“在历史上,你是否可以找到这样一个例子——渗入敌军战线的行动在夜间开始,而第二天清晨就能取得胜利?”
  
   施特莱彻摇头苦笑,他认为隆美尔的想法并不现实,这次进攻也绝不可能实现。因为德军兵力太少,主攻任务都落在了意大利士兵身上。这些可爱的家伙能出色地完成一次奇袭吗?这实在令人怀疑。
  
   4月30日18点30分,隆美尔开始行动。与往常一样,德军冲在了最前面,他们负责撕开英军阵地,为意军打开通道。在进攻开始之前,隆美尔命令士兵在路上掀起大量尘土,以迷惑敌人——司机开着卡车在要塞外面狂奔;大型吹风机也被拖上前线,对着沙丘一个劲儿地猛吹。
  
   这招果然见效,惊慌失措的英国炮兵拼命地朝这些地段开火,英军主力也被急调至这些方向。与此同时,德军主力却在夜幕掩护之下,悄无声息地开到了托布鲁克要塞西南角。隆美尔写道:“对于西南角的奇袭可以说是完全成功,我军攻入敌人防线有3公里之深。敌人打得非常惨烈,即使受了伤的人,也还在使用轻武器来自卫,直到最后一口气为止”。
  
   可是,莫斯黑德将军①轻而易举就化解了这次危机——他发动了一次反击。这次仓促的进攻虽然惨遭失败,但却大大地延迟了德军的进攻速度。经过一夜激战,德军被死死地钉在敌人第二道防线面前,无法再前进一步。
  
   快要天亮的时候,普里特威兹将军的继任者冯·埃斯贝克男爵向隆美尔报告说:“我们的士兵,尤其是军官,在无数未被发现的地堡面前,遭到重大伤亡,大多数部队伤亡达百分之五十!有些则更为惨重”。他补充道,“不过,我们的士气仍旧高昂!”
  
   到这个时候,按计划就应该让意军接过主攻任务。可直到5月1日早晨,隆美尔也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在驱车赶回指挥部的路上,隆美尔才是找到了这些家伙。原来,这些意军才刚刚抵达,正在卸下他们的武器和弹药,准备进入阵地。
  
   隆美尔后来写道:“我当时非常恼怒,派艾培尔少校(副官)专门负责督促意军前进”。
  
   可是,这些意大利人实在是太好玩了,当他们刚刚接过阵地,估计还没来得及分清东南西北,英军的炮火就打来了。意军立马就钻到了他们的汽车底下,无论军官们怎样三令五申,他们还是置之不理,打死也不肯爬出来。
  
   隆美尔彻底没辙了,继续进攻的重任还是落在了德国人肩上。
  
  
  ①莫斯黑德将军是托布鲁克要塞指挥官。他指挥着澳大利亚第9步兵师余部,人数约10000人。此外,还有澳大利第7师所辖第18步兵旅,这支部队原计划开往希腊,由于非洲局势紧张而留了下来,人数在3000人上下。另外,他们还有在昔兰尼加大撤退中被打散的英澳印混编单位,人数15000人。随后到达的还有第1和第7皇家坦克联队,这些部队编成了一支拥有50多辆坦克的小型装甲单位。由于兵力杂乱,托布鲁克守军数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34000人,另一说是32000人。当然,2000人的差距也不大,我们就不用再深究它了。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20: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