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乱.日本战国风云史(讲述长达两百年的日本史)----万邦咸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愿寺持有的加贺国,正好处于北陆道核心位置,北面是能登田山家的能登国,右边是神保、椎名的越中国,左边就是朝仓家的越前国,就像个大大的炸药包,只要迸发出力量,绝对能把北陆道搅得鸡犬不得安宁。富坚政亲被杀后,火冒三丈的足利义尚要亲自征讨加贺的这帮和尚,而已经离开北陆,在纪伊鹭森别院休假的莲如上人(其时还没死)也对加贺门徒发来急电,强烈抗议这种暴力行为,声称已把加贺门徒全部“破门”(这叫甩责任?)。但义尚得了急病死后,幕府实权者细川政元立刻运作起来,以幕府名义,赦免了加贺本愿寺门徒的罪行,自此九代法主实如和一大帮坊官、门徒们,都对细川政元感激涕零,吃肉把妹子时都不忘赞美下政元君的恩惠——细川政元和本愿寺的同盟算是结成了。
  这时,第一个炸弹人朝仓元景也跑到了加贺,投入到本愿寺门下,请求本愿寺出兵,踩平越前的朝仓家。本愿寺几个坊官在一起开了个会,会后一致认为:现在正好是咱们四面出击,弘扬佛法的时机,幕府里有京兆大人撑腰,只要咱们搞定了越前和越中,北陆道可就连成一线了,近江也是咱们的地盘,届时我们浩浩荡荡地进京,多威风多方便。
  至于本愿寺和尚进京干什么,人家大名进京是为了开幕府,估计这帮和尚进京,也要在天皇的宫殿上翻盖个大御坊,然后让法主坐在里面写“南无阿弥陀佛”的木牌,挂出来再让咱们照着上面念佛。
  京都大御坊,太给力了!就这么办,第一个目标,越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在永正三年(1506)六月底爆发了,本愿寺门徒的攻击,和正规队伍攻击是迥异的,他们没有常规的集结、行军、决战的程序——整个越前、加贺都是他们的御坊、道场,无数门徒手持武器,一下子从各个角落里涌出,念着佛号,跟着上线组织坊官的步伐,如滚滚黄沙般席卷而来。待到七月中旬,本愿寺门徒大军杀到九头龙川时,他们的人数居然已经达到了可怕的二十万(一说三十万)。
  太可怕了。
  不过朝仓家应该感到幸运,那就是信奉净土真宗的惣村,主要分布在吉崎御坊四周,而吉崎御坊处在越前和加贺的交界处,距离一乘谷城还有些纵深距离,朝仓家更应该感谢他们的祖爷爷孝景,从二宫家手里拼死拼活夺来的九头龙川,这道大河横贯整个越前国,形成了道天堑壕沟,阻止了加贺一揆军的进一步深入。不过这时,情势依然危急,虽然来自加贺的一揆军暂时被九头龙川给挡住了,但一乘谷城、敦贺城附近的圆宫寺、西光寺、照严寺等真宗门徒已经抬着亲鸾上人的御影像,举起了旗帜和刀枪,在朝仓街道上走来走去,图谋不轨。
  关键时刻,三千精锐人马从敦贺城杀出,这些武士一面火速前行,一面高效地捣毁圆宫寺、西光寺这些寺庙——等到那些真宗门徒耀武扬威地游完街回来,发现栖身的寺庙早已被砸成一堆瓦砾,连主持也被捆走了,群龙无首下,也只能一轰而散。
  这样,朝仓家后方的不稳定因素,被闪电般地扑灭。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帮拆迁兼绑票大队的大队长,正是敦贺郡司朝仓教景,他骑着骏马,沉着脸,不停地催促军势,先把越前国后方的净土真宗势力清扫一空,然后径直进入了一乘谷城。
  一乘谷城内的朝仓馆里,又有八千穿戴齐整的武士,杀气腾腾地列好了队伍,等着教景的到来——多亏朝仓贞景英明,提前解决了元景和景丰的叛乱,顺便把敦贺郡的兵马也收入囊中,这时朝仓教景手里的人马,已有一万一千,而且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武士。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朝仓教景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听说九头龙川对岸的一揆军有二十万时,也只是轻蔑地笑了下,“全军出阵,目标,九头龙川!”此次出阵,他教景不但肩负着朝仓家的命运,还背着家督贞景的莫大信任——他教景在三年前,还只是个叛乱嫌疑人,污点证人,现在没想到自己的侄子,把举国之兵全托付给了他,只是淡淡地嘱咐道:“勇往直前,破敌一处,其余便不足为惧。”
  七月十七日,朝仓军抵达了决战场,九头龙川。
  对岸,加贺一揆军宛如无边无际的人海,绣着佛号的白色旗帜如一望无垠的芦苇地,到处都是人,都是敌人。
  一揆军的成分,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自越中、加贺、能登三国的门徒,二是越前本国本觉寺、超胜寺前来呼应一揆的门徒,第三就是当年被朝仓家驱逐出国的分子,比如甲斐家、二宫家残党,当然也有那位炸弹人朝仓元景兄。
  第一个我们叫“京都大御坊工程队”,第二个可以叫“京都大御坊工程支援队”,第三个可以叫“搭工程队顺风车的还乡团”。
  朝仓教景还是沉着脸,带着几名随从,骑着马沿着九头龙川跑了个来回,然后做出了部署:堵住河流的各个渡口,不惜一切代价给我堵住,誓死不能让一揆军渡河,这样他们的人数优势便无从发挥,但一旦他们获得登陆口,光靠人堆就能把我们淹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仓军大本营设在中之乡,此地对朝仓家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朝仓家最早担任的地头职就在此地,也就是说我朝仓就在这里发家的,决不能失去这个神圣之地。此处军奉行、总大将朝仓教景,并部属有藤民部丞、前波藤右卫门,领三千卫队立营。
  中之乡东面的鸣鹿表,是朝仓景职、鱼住带刀率领的三千三百精兵。
  高木口,是堀江景实、胜莲华右京进、武曾深町的二千八百人马。
  扼守对岸最主要渡口,中角渡的,是驻守黑丸的朝仓家年轻武士山崎祖桂、中村五郎右卫门、半田次郎兵卫、江守新保等二千兵马。
  此外,在本愿寺入侵加贺后,惨遭其摧残的高田宗也行动起来,组织了三千僧兵,主动承担了朝仓军的后防任务,驻扎在松之口一带。
  入夜后,望着对岸如星海银河般的篝火,朝仓教景依然是不发一语,他在等待,等待着给一揆军致命的一击。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1-5-10 10:3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入夜后,望着对岸如星海银河般的篝火,朝仓教景依然是不发一语,他在等待,等待着给一揆军致命的一击。
  八月二日早晨,对峙的僵局被打破,一揆军率先动手,数万门徒集中在了最下游的中角渡,毫无秩序,乱纷纷地开始涉水向朝仓军驻扎的黑丸砦发动攻击。打首的一揆军大将,穿着磨金腹卷(日本铠甲的一种,类似现在妇女穿的连衣裙,囧),大报名字:“我乃先锋大将河合藤八郎,朝仓家的武士,有谁堪与我交手?”这时,血气方刚的朝仓武士山崎祖桂大喝一声,纵马跃出,抽刀和河合藤八郎对砍起来,几个交手后,河合藤八郎的长刀突然掉落,手里只剩下个刀把!
  河合藤八郎急忙掉马逃跑,山崎祖桂举刀紧追不舍,终于在河岸边,追上了自己的猎物,一刀下去——“伪劣产品害死人呀!”这是河合藤八郎被砍死前的最后一句话,血的教训。
  眼见山崎砍下对方先锋大将的首级,黑丸砦的朝仓军士气大振,朝蜂拥而来的一揆军轮番射击,一波波箭雨横飞,一揆军被射死者、受伤被河流卷走者无数,整个中角渡满是人马的悲鸣。为鼓舞士气,一揆军中又跳出个法师武者,穿着黑系威大铠,又大喊起来:“我是先锋二号,山本圆正入道是也,敌军谁来和我一骑讨?”
  话音未毕,红光一闪,那位山本圆正入道的脑袋飞了出去,滚了好几滚,脸上还保持着威风凛凛叫阵的表情。
  “山本圆正入道是吧,你的首级被我中村五郎右卫门笑纳了!”
  “敌人两位大将已遭我军讨取,诸君奋力朝前,我朝仓武士是一足无间的!”二千朝仓军杀红了眼,全员跃出了黑丸砦,挺着长枪,排着锋矢阵,突入了一揆大军中大开杀戒。
  丧失了两员大将,对中角渡的一揆军士气伤害是很大的,一番血战后,丢下了累累尸体,一揆军败退回了原点。
  同日,一部分一揆军也越过河川,朝高木口阵地发动猛攻,为首大将举着“越前精忠浪人还乡团”的大旗,据《朝仓始末记》记载,这员大将名叫甲斐法华院,是被朝仓家驱逐出越前的甲斐家后裔,为了这一天的复仇,他已经等了三十多年了。这位法华院仁兄,是很威猛的,估计是扛着四五米长的纯铁禅杖,舞得虎虎生风,来回跳跃,摆了无数的pose,然后虎目圆睁,眼含泪光,咆哮起来:“我甲斐法华院今日,就要为无数惨死在朝仓奸贼刀下的族人报仇!”
  说完,法华院仁兄把禅杖猛地往地上一插,那是地动山摇,奔腾的九头龙川似乎都停止了流动。
  一霎那,双军都沉默了,屏住了呼吸,朝仓军最后走出个矮小瘦弱的武士,怯怯地喊道:“我乃福冈七郎兵卫,请多多指教。”法华院一见对手,举起了禅杖,吼道:“福冈是吧,我要把你的污血,染红这条大河!”然如恶鹰扑食,朝福冈猛扑过来
  咔嚓一个交身,法华院脖子喷出了鲜血,倒下了。
  Nani!诸位看官,你们没看错,是法华院仁兄干净利落的,一个回合,就被砍翻了。
  沉默了会,双军不约而同地发出雷鸣般的叫喊,“切!”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9 10: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后,在各处进展不顺的一揆军,先后退回了九头龙川的对岸。朝仓教景呢,则没有放过这个机会,他又骑着马,沿着九头龙川走了个来回,他在注意着对岸一揆军入夜后的举动。哇塞,有人围着火堆烤火,有人举着盆跳舞,有人掏出野鸡野鸭搞BBQ,有人在吊嗓子唱戏,还有人在草丛树林里撒尿,有人在帐篷里抱着老婆捂被窝,几十万人占着绵延的河滩和山丘,人声鼎沸,哪里是来作战的,简直是来万圣节狂欢的。
  教景心中暗喜,连夜在中之乡召集了诸位将领,宣布作战计划:“敌众我寡,长久下去对我方不利,今天我军连得小胜,士气高涨,正是渡河出击的好时机!”
  有的将领发出疑问:“渡河出击,万一反被众多敌军包围,可就有去无回了。”
  “放心,敌人虽多,不过是帮乌合之众罢了,我军绝对能以一当十,取得完胜。”教景满脸的自信,他已经摸清了一揆军的底细:一群无组织无纪律的暴徒,距离正规的军队还差得远呢。
  这时,营帐外传来了几声马的嘶叫,一乘谷城内被朝仓贞景派来的军使者小泉四郎来到,他大步流星步入营帐,宣布了家督贞景的命令:“渡河出击,先发制人。”
  八月六日,中之乡的三千朝仓武士红着眼睛,举着刀枪,死死盯着朝仓教景,场面一片肃穆。朝仓教景和小泉四郎纵马来回进行战前训话:“骑马武者组成先锋,踏水进攻,其余徒步足轻手挽手前行,后面的人拉着前面人的弓,务必不要掉队,接近岸边后,都踏着河中的大石前进!”
  前进!今天不是冲过河去,杀他个天翻地覆,就是死在河中,被湍急的河流卷走喂王八。
  “让他们见识下朝仓家武士的志气!”中之乡响起了一片狼嚎般的叫声,朝仓教景和小泉四郎一马当先,举着大旗,冲在了最前面,后面是三千条龇着寒闪闪獠牙的恶狼,嗷嗷叫地朝对岸的一揆军阵地扑去。
  一揆军哪有什么反应,都被这帮亡命之徒吓呆了,手持武器呆在原地。小泉四郎挥舞着长枪,第一个杀入敌阵,“小泉四郎右卫门取得一番乘(第一个杀入敌阵的功勋)啦!”
  随后爆发了如潮般的欢呼,嗜血的欢呼。
  朝仓教景紧随其后,此刻养父大明神灵魂附身,粟鹿大明神灵魂附身,先考朝仓孝景灵魂附身,一支大身枪挥舞成数条银光闪闪的光带,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枪下亡魂无数。后面的三千朝仓军争先恐后地突入敌阵,挥刀砍,挺枪刺,机械式地割稻子,抢首级。
  “进者往生极乐,退者无间地狱!全军排成鱼鳞阵,破敌。”
  中之乡对岸的一揆军撑不住了,“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是抵不住刀剑,更超脱不了受伤与死亡,二十万一揆大军,一角首先出现了崩溃——随后,便是可怕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无数的一揆军漫山遍野地跑,咒骂声、哭喊声、牲口叫声、锅碗瓢盆的叮当声汇成了嘈杂的海洋,甚至掩埋了九头龙川的咆哮。高木口、鹿鸣表、黑丸各阵地的朝仓军也先后出击,宛如数把锋利的钢刀,把一揆军无情地撕裂,然后就是屠杀,被赶到河里淹死,被武士刀砍死,被长枪扎死,被人脚和马蹄踩死,反正就是个死字。
  据朝仓家的史料记载:一揆军被杀十万,九头龙川河水为之不流。
  即使是大大的夸张,我们也可以得知——那就是越前、加贺的“京都大御坊工程队”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没盖成御坊不说,还搭了无数工友的性命,加贺本愿寺一揆扩张的势头被遏制住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0: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贺一揆败战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正如朝仓教景所言,像一揆军这样的,距离正规军队,距离武士的战斗力,还差得多呢——二十万一揆军,许多都是拖儿带女,举家带口,以为来武装大游行搞野炊的,有战斗力的估计不过五万,有战斗经验的估计五千都没有,宗教的狂热也许能支撑稍许时间,但一旦这些人见识到武士刀照样可以把他们砍成两截时,估计连这最后的慰藉也丧失了,接下来就是大崩溃。接下来,朝仓贞景下令各武装部队,将越前国内的大小本愿寺一概捣毁,坊主、住持和门徒全部驱逐,当然要把田产和钱财留下来——所谓的信仰之争是不存在的,大家斗来斗去,还不是为了权和钱?
  
  九头龙川大战,不仅验证了朝仓贞景英明的决断,也成就了一代名将朝仓教景的威名,“一代宗师,滴水穿石”啊,自此朝仓宗滴的名声就响彻北陆道了,成为历仕朝仓三代家督的不倒支柱。不过朝仓家的故事依然没有结束,万邦在此后谈到战国大名体制时,依然要为朝仓家的兴衰啰嗦番,但现在就此打住,回到本章的主角,不停往北陆道扔炸弹的幕府管领细川政元同志的身上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0:3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贺一揆军虽然在越前的势头受阻,去京都盖大御坊的梦想破灭,但在加贺、越中两国的势力依然很盛,接下来三十年里,一揆军继续和越前朝仓、越后长尾鏖战不休,互相纠缠在一起,谁也挪不了窝。
  
  这种现象,其实也就是政元同志所希望看到的结局,他固然不喜欢朝仓家,但也不想本愿寺一揆军真的跑到京都来盖大御坊,最理想的状态是:我的同盟和我的敌人死斗在一起,我在旁边喝喝茶,从容不迫地观战多好。不过,政元同志也有自己的苦恼,首先因为人称“半将军”,垄断幕府大权的细川政元同志,始终没有子嗣,即继承人。
  
  而且,政元同志没接班人,不是他没有生育能力,而是他是个“众道”爱好者。
  
  “众道”就是同性恋,不过也不完全等同于同性恋,日本语中的“众道”,也叫“若众道”,或者“若道”,专指主人和美少年(一般是侍童、家臣之子,若在日文里指年轻的意思)间的同性爱关系,所以你就别指望一把胡子,还能得到主人的垂念临幸什么的。“众道”随着佛教而传入日本,最早的身体力行者,还是和尚,因为和尚是要遵守戒律,不近女色的,近了女色那就叫“女犯”了。不过和尚同志也是有需求的,也是要过性生活的,他们不能“女犯”,可以“男犯”嘛。于是一帮和尚就站在寺庙门口,看见街上有美少年,就笑眯眯地把他们引到庙里,“小朋友,想吃棒棒糖吗?”
  
  那时,和尚真是新时代的开山怪啊,囧!
  
  

众道物语插图 此图点明了日本古代众道两大爱好人群 和尚与武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风一开,迅速蔓延到贵族公卿阶层,又顺便感染了武士阶层,结果在日本中世纪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室町战国时代,特别受到了武士阶层的大力欢迎,前面我们提到的比如足利义持、足利义教等,都或多或少是众道的爱好者,这武士特别喜欢众道,可不光是性取向的考虑,更多的出于政治目的。
  汗,同性恋居然被上升到政治高度了。
  别急,听万邦给你慢慢道来:武士团原本是按照血缘关系组合而成的,但后来随着力量的壮大,逐渐变成了地缘性的王国,这个王国的最高统治者叫大名,大名统治的基盘,叫家臣。家臣离不开大名的扶持,对应的,大名也离不开家臣的支撑。所以,大名要想和家臣组成凝聚力战斗力很强的集体,有什么比性爱更合适充当其间的润滑剂呢?所以,许多大名为了培养忠心耿耿的家臣,决心从娃娃抓起,先从家臣的子嗣里挑选聪明伶俐、貌美如花的少年,搁在自己的身边,为自己提供全日制整套服务,并且和他们培养主仆间的感情,还教给他们行军打仗、处理政务的知识。这样的少年,一般叫做“小姓”,他们在还嫩时,就照顾大名的饮食起居,上战场时还要担任大名的贴身护卫。等到“小姓”变“老姓”后,就会被大名打发,不,是委派出去,担任军队将领、行政官僚等等,充当大名最骨干最铁的部下,当然这时大名也要开始下一轮“小姓”的紧张培训工作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10: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同性爱来培养君臣间的关系,高,实在是高。古希腊时期,底比斯城邦有个军团,叫“底比斯圣军”,在城邦战争里长胜不败,因为其中三百名士兵,其实是一百五十对同性恋,战场上他们和各自的爱人出生入死,绝不苟且偷生,这就是爱的力量啊。后来,底比斯圣军遭遇到了唯一一次失败,这次失败也让这支名震伯罗奔尼撒的军团全军覆没,因为他们遇到了来自北方的马其顿“伙伴骑兵”,另外一支由同性恋组成的骑兵队伍。
  这告诉我们,首先,同性恋的战斗力是无穷的;
  另外,想打败一支同性恋军队,只有靠另外一支同性恋军队;
  最后,步战的同性恋是打不过骑马的同性恋的。
  鉴于如此,我们熟悉的许多大名,都有自个的“众道”对象,比如武田信玄和高坂昌信,织田信长和前田利家、森兰丸,大内义隆和陶隆房(晴贤)、小早川隆景,上杉景胜和直江兼续,伊达政宗和片仓景纲,等等等等。
  正所谓,每一个强大的大名的后面,都有无数的同性爱人在默默地顶着。
  好,题外话打住,细川政元同志也是个“众道”的爱好者,他把家臣中的同性爱人,如药师寺元一、香西元长等,安排到自己封国的守护代位子上,还让这些人组成了“内众”,代替自己决议大事。但像足利义持、义教这样的,只能算众道的业余选手,为什么啊,因为他们要传宗接代啊,不过细川政元渴望做众道的职业选手,那就是丝毫不近女色,宛如《儒林外史》里的那个杜慎卿,隔着几道屋子都能闻到女人的臭气,无法忍受。细川政元眼看都四十岁了,因为长期坚持从事众道,还没有留下一男半女,可把整个细川家急坏了,政元同志只得找个东西做掩护,那就是搞“修验道”。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 2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