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1-28 13: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十九章 布局
中国的东北,本是女真人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地广人稀。近代,随着政府开禁放肯,大批汉人闯关东来到了这里,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一片蛮荒的黑土地绽放出勃勃生机。
近代中国,不是内战就是外战,国家满目疮痍,人民苦不堪言。可地处边角一隅的东北却幸而又幸的躲开了几乎所有的战争,什么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什么太平天国、捻军、义和团,什么军阀混战、国共争锋,等等等等,都没有伤及东北,除了日俄战争外,再无大的战事。东北在张作霖执政时期,已经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到后来张学良不战而逃,将一个完好的东北交给了日本,日本还真不见外,拿溥仪当亲儿子对待,拿东北当日本那么治理。日本有技术、有资金、有管理人才,东北有资源、有富饶的黑土地,二者的结合,使31年到45年14年间,东北的经济发展非常迅猛,只可惜黑土地上创造的一切,都服务于日本鬼子对中国的侵略,没有东北的贡献,单靠日本那几个贫瘠的岛屿,他凭什么在中国横行那么长时间。
苏联红军攻入中国东北,打的势如破竹,只一周时间日本就投降了,因此对东北的破坏不大,如果能将日本人奠定的工业基础全盘接收过来,多少也算是个补偿。
1945年8月26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公布,中共始知苏联已经和国民政府达成了协议,毫无疑问如果苏联履行协议,东北将交给国民政府。要说这共产党效率是真高,马上就确定了行动方针,中共认为如果我们就以共产党八路军的身份往东北去,苏联碍于条约规定,肯定不会和咱们接洽。但我们行动的时候注意一下,不要让苏联为难,那么他必然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怎么说我跟了你二十多年了,这点面子你得给。
中共的这个判断并非拍脑袋为之,还是经过一定的分析的,第一、虽然美苏是盟国,但毛泽东从苏联扶持东欧民主政权和准备介入远东事务等种种迹象中,看出了苏联同美国在战后政治倾向上和基本利益上的不同;第二、苏联与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目的,不过是他们攫取战后利益以及和美国争夺中国控制权的手段。所以,在国民政府和美国走的很近的情况下,苏联转而支持中共是有可能的。
可以上的分析,毕竟大都建立在猜测和推理之上,并无十足把握。如果判断错误,中共派大军进入东北,却得不到苏联的默许和帮助,反而给了强大的多的国民党以口实,同时调兵北上,必然至其他解放区空虚,这样是不是风险太大呢?
关于这一点,毛泽东认为冒险首先是值得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因为现在我们的根据地“在经济上还是手工业的,没有大工业,没有重工业,在地域上也没有打成一片”,东北不仅有大工业,而且地域广大,物产丰富,又背靠苏联和外蒙,自然是最理想的根据地了。
其次,和国民党分庭抗礼乃至彻底打败蒋介石本就是中共一贯的目标,刘少奇在中共六届七中主席团会议的一次讲话中,一句话点破了这时双方关系的本质,即“蒋的一切布置是搞垮共产党,我们的一切布置是搞垮蒋介石”。
第三,毛泽东坚信自己的判断,他认为尽管苏联曾经长期不援助中共,但是三十年代的经验和信念使毛泽东相信:“人家不是不援助,而是情况不允许”。如今,尽管仍旧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可是他认为,苏联一定会援助中共。他甚至断言:“国际援助一定要来,如果不来,杀我脑袋”。
基于这个判断,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要“准备廿、三十个旅,十五万人到廿万人脱离军区,将来开到满洲去”,可就在这时,斯大林发来了一份电报,明确要求中共与蒋介石进行合作,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谈判寻求维持国内和平的协议,反对与国民党进行战争。这可把中共的将领们气坏了,简直是义愤填膺啊,我可是一直跟着你混的,言听计从,国民党之前怎么对我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时候你怎么来这一手啊。
毛泽东率先平静了下来,给大家分析,国与国的关系,党与党的关系是不可一概而论的,苏联和国民政府签订了友好条约,那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国民政府是中国合法政府,而我们并未获得合法地位,所以苏联和国民政府签约是必然的,但这并不能影响我们党与党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国共之争,实际就是美苏之争,而我们的失败,就代表着苏联对美国的失败,所以毛泽东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苏联是会帮助中共的。
之前,国民政府已经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了,中共这边并未响应,此时斯大林这份电报无疑是兜头一盆冷水,怎么办?如果没有苏联的帮助,共产党是无法战胜有美国支持的国民政府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既然苏联让谈判,那就谈谈吧,第一是给苏联一个面子,从建党那天起,这个玩意儿就一直对中共发号施令,而接受他的指令也成了中共的习惯。第二如果能在谈判桌上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总好过打打杀杀。所以,毛泽东踏上了重庆谈判之旅,就在重庆谈判开始的8月29日,刘少奇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发出《中央关于迅速进入东北控制乡村和中小城市的指示》,明确提出:“晋察冀和山东省准备到东三省的干部迅速出发”。中共的想法是,我派军队过去,苏联红军是否能让我们活动还真说不好,毕竟人家和国民政府有约定,但我派干部去,建立基层政权,估计他不会管。所以让林枫率领千余干部先进入东北,万毅率兵在热河待命,静观其变。谈归谈,该做的事还得继续,这就是毛泽东的做事风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