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12: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情况下,关东军对东北伪军部队并不放心,认为缺乏战斗力,必须进行“内部改造”。负责对于琛澄伪军“改造”的是两位日军少佐:东宫铁男和小野正雄。

  别看他们似乎名不见经传,其实在东北早就“战功赫赫”了,而且都跟策划爆破有关系。前者在皇姑屯事件中亲自按下了爆破开关,后者则在炸柳条湖铁路时担任奉天独立守备队第1中队长。这两小子平时对伪军进行训练,战时负责督阵,逼着士兵们往前冲。

  此外日军的飞机也给抗日军队造成了很大损失。在冯占海部队包括后来的各类东北义勇军中,除了原东北军官兵外,很多人此前在军事训练上甚至一片空白。在经过短暂教习后,让他们趴在阵地上对着射击还能凑合,一旦遇到日军飞机轰炸,就不知道怎样利用地形进行疏散隐蔽了,结果打仗时特别容易慌乱。

  拿下舒兰城,等于是一炮打响,大头这个得意,真以为自己神功盖世,手指头动一下,别人就得望风而逃了。

  他没有意识到,冯占海之所以能与马占山并称“二马”,手上当然是有牌的,除了卫队团老底子不错外,帐下两员猛将相当不赖。

  这是两位胡子出身的战将,一名宫长海,一名姚秉乾。

  要在江湖上扬名立万,类似于座山雕那样的,都得有浑名。比如宫长海叫做宫傻子,姚秉乾唤作姚双山。

  前面说过,冯占海的部队,数三种人的抗战热情最高,三种人里面,又以前后两种(原东北军官兵和胡子)为战斗骨干。这前后两种还有区别,其中第三种(胡子)最为勇悍,日伪军见了没有不怕的。

  胡子最厉害,这个结果既意外又不意外。

  据我分析,这大概跟胡子本身的“职业要求”有关。因为那是要靠自己的本事搞饭吃的。官军打不赢仗,粮饷总不能少他们的,吃的是“大锅饭”,而胡子就不一样了,你今天打了败仗,明天又打败仗,后天还打不赢,那大后天就得饿死。

  没办法,形势逼着你提高水平啊。

  却说冯占海部队退到一个叫水曲柳的地方就不再退了,因为守水曲柳的正是胡子猛将姚双山。

  任凭于大头怎么发着狠把脑袋往上使劲顶,对面的姚胡子就是动也不动,他这才发现遇到更狠的了。

  水曲柳是舒兰县的一个镇。名字起的倒不错,不知道是不是跟此地盛产这种珍贵树木有关。

  水曲柳,水曲柳,那是制作家具的上等木材,韧性大着呢,怎肯随便弯腰低头。于大头选这个地方进攻,那眼力劲也真够可以的。

  果不其然,没多大一会,另一位宫胡子便从后面摸上来了——虽然被人叫做傻子,打起仗来可一点不傻,还很“刁”。

  (27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23: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双山见状,趁机从正面鼓噪而进,不失时机地发动反击。

  于大头此时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溃逃。督阵的那两个日本少佐怎么拦都拦不住,最后也不得不跟着一块跑掉了。

  水曲柳一战,不仅收复舒兰,还大挫伪军之锐气。

  但与此同时,张作舟那里却亮起了警报。

  吉林东北军一般部队的战斗力,我们早在关东军进攻吉林时就领教过了。虽然现在已经醒悟过来,知道不跟鬼子拼命不行了,但平时不用功,临时想抱佛祖的大脚丫还是比较困难的。

  张作舟慌乱之中给冯占海写了封告急信,要他过来帮忙。但等到宫长海奉命赶来增援时,张作舟已经败退,榆树县也丢了。

  榆树县比舒兰还靠后,这个地方一丢,舒兰侧背受敌,处于相当危险的境地。冯占海无奈,只得下令撤退。这一退,就退到哈尔滨周边去了。

  熙洽高兴了。在他看来,日本主子交待的任务就快要完成了。

  于琛澄尾随在冯占海后面,穷追不舍。不仅是要消灭冯占海及其张作相设置的那个吉林省临时政府,更大的目标还在于搂草打兔子,顺带把哈市也拿下来。

  冯占海退到了哈市以南的阿城。这里离吉林省临时政府的驻地不远,可以对后者起到军事掩护的作用。

  但是不久,他就出了点状况。

  部队没粮了。

  照理,部队军粮是不用军事负责人发愁的,那来是地方政府该干的事,但现在不比往昔了。

  找熙洽?这个汉奸政府巴不得你找他呢。

  吉林省临时政府倒是东北军政当局正式委任的抗日政府,但那是个流亡政府,空架子,加上张作相委派的负责人能力一般,基本上只能混混事,起个象征作用,要靠它来给冯占海的部队筹粮办饷显然超出了其能力范围。

  哈尔滨城里也有政府,但已经宣布独立了,而且这帮人各怀心思,有的想做汉奸,有的想逃跑,有的还拿不定主意,总之都不肯出头帮忙。

  冯占海只好自己动脑筋,想办法。

  幸好在阿城不远就有一个好所在。

  这个地方叫拉林,是个镇,但它又有一个名字,叫做拉林仓,以其清代开始,官府就在这里建立官仓,储备军粮而得名。

  后来连日本人都惊叹拉林镇产粮之丰富,甚至不惜拿哈市来做对比:大大的拉林仓,小小的哈尔滨。

  守着这么一个大粮仓不可能找不到饭吃。

  理所当然,冯占海要带人去拉林筹粮,结果就在那里遭到了于琛澄的伏击。

  当年能蒙一向为人清高的郭鬼子看得起,大头当然还是有两下子的,最起码符合老奸巨滑这一特征。

  他跟着冯占海追过来后,吸取水曲柳一战的教训,并没有贸然发动攻击,而是一直蹲在拉林候着。

  我相信,你不可能肚子不饿,饿了一定会到拉林来碰碰运气。

  冯占海这次出来,带了1个支队(相当于1个营),在被包围后只得拼着死命往外冲。在支队长受了重伤后,才勉强冲了出来。

  这时伪军已经发现冯占海本人就在这个支队里,当然紧叮不放。在阿城的部队听到拉林传来枪声后,也匆忙赶来增援。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冯占海始终无法脱身。

  这时有人出手相助了。

  从此,冯占海的名字将和他紧密相连。

  (27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23: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人叫李杜。

  现在这个名字可能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了。不过如果我告诉你,当年国共曾一致同意,让他担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就是杨靖宇、赵尚志们那支部队的总司令,后因故未能实际赴任),你可能就会对他另眼相看了。

  如果说东北军后期还有较为优秀的军政人才的话,李杜绝对可以排到前几名。

  还记得那个帮宗社党搞“满蒙独立运动”的蒙古叛匪巴布扎布吗?他被张作霖打死后,其残部阴魂不散,仗着马快,仍然时常跑过来进行骚扰。

  那时候,李杜已经是吴俊升吴大舌头下面的一个团长。他看出蒙古残匪外表嚣张,其实已经是黔驴技穷,力不从心,便毅然单骑闯关,在敌营里一呆就是大半个月,愣是把这帮人给说到了投降。

  此人长于治军,他和丁超一样,都曾参加过中苏同江之战。经过那场堪称惨败的战役,有的人从此对与外寇作战噤若寒蝉,轻易不敢再提“抵抗”二字,有的人则继续过着那种麻木不仁、醉生梦死的生活,反正今朝有酒今朝醉,混上一天是一天,当然还有人会卧薪尝胆,每天想着要从头再来,一雪前耻。

  最后一种人在东北军中很少,但并不是没有。

  李杜就是一个。

  经过这次战役,他看到了东北军暴露出来的低劣军事素质和业已走向沉沦的战斗精神,并且预见到了这种恶性循环的危险性。

  别人无法改变,只能改变自己。回到依兰后,李杜开始对所部进行军事改革,并特别注重基本动作、战术意识和官兵关系这三条。

  前车之鉴,后车之覆。对李杜来说,同苏联部队作战那是有血的教训的。同江一役之所以惨败,并不完全是输在武器不如人上面,技不如人,斗志也不如人,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所以他自此以后,对士兵的基本动作练习格外重视。在枪械使用和白刃拼剌等基本训练方面,当时的一般东北军军官都懒得去管,只有李杜每次都要亲自督练,决不肯有所马虎。

  士兵知道怎么打仗了,指挥的人不行也照样完蛋。李杜在其旅部开办军官轮训班,就是专门抓排以上军官的战术意识。他不仅开班,还亲自上去当老师,给各级军官讲授兵法,分析战例,一点一点地提高他们的实战指挥能力。

  官和兵都会打仗了,还需要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李杜在这方面同样做得不错,很注意得兵之心,平时再忙,也要过问官兵的起居伙食问题。

  实践证明,抓与不抓就是不一样。所谓“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经过这番整顿,李杜所部向称纪律严明,拉得出,打得响,是东北军中战斗力比较突出的一支部队

  更为人称道的是,李杜还能文能武,在地方治理上很得民望。老百姓甚至在其门口献上“名垂东北”、“政绩斐然”的金匾以及万民伞、万民旗,以示敬意。

  要知道,在少帅时代,东北吏治是很成问题的,我们只要想一想万宝山事件的起因以及处理过程就知道了。出污泥而不染,军人出身的李杜能把清官好官做到这个份上,确实不易。

  这一点,就连日本人也看到了,并且一直为之头疼不已,认为由于李杜“实施了相当好的善政”,(其所治理地区)“对于日本势力的急剧渗透有强烈的反感”。

  (27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23: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九一八”事变前后,李杜担任依兰镇守使(依兰县在哈尔滨以东)兼吉林东北军第24旅旅长。

  这个镇守使和旅长职务都是张作霖给的,打那以后,他就再没获得过任何升迁。

  东北军后期老是说选不出能将,可就这样比万福麟之辈不知要强上多少倍的人,却不知为何愣是不入少帅法眼。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挑选人的。

  不客气地说一句,在这方面,就连人家熙洽都比他强。

  当初,日本人极力怂恿熙洽谋取哈尔滨,这位过气阿哥还是很有些顾虑的。除了像张景惠一样摸不清丁超的底牌外,他最忌惮的人就是李杜。

  在他看来,李杜的态度如何对他进攻哈市的战略举足轻重。如其归降,将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如其不降,则是一个可怕的劲敌。

  从行政区划上,依兰属吉林管——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出张景惠所辖的东三省特别行政区有多小了:就管一个哈尔滨市,以下的地方全归吉林。

  熙洽担任吉林省伪省长后,一面宣布与南京中央政府脱离关系,一面给李杜发了个函,要求他服从“新政府”节制。

  李杜的回复,就是8个字:“拒不附道,坚持抗日。”

  随后他便把手下跟这位原来的顶头上司有点瓜葛的人都革了职,换上了自己信得过的人。

  既然做了汉奸,一般来说,脸皮那都不是一般的厚。熙洽也是如此。李杜干得这么“绝情”,他还继续腆着脸上前“招纳”。

  先封官许愿。

  李杜毫不动心。

  再遣说客。

  李杜干脆拿出了三国演义里周瑜对付蒋干的法子,酒照喝,话照谈,但是宝剑就悬在那里,你要敢涉及投日那档子事,就别怪我不客气(“幸无及其他,否则足资烦恼”)。

  说客脸都吓白了,酒也没喝舒服,没坐一会就闪人了。

  熙洽被逼得没办法,只好亲自出马,并且拿出了黑社会的那一套——直接找家属。

  一边送上古玩珍希,一边递来赤裸裸的威胁:不要敬香不吃吃罚酒,惹怒了日本人,有你们一家好看的。

  看到这一大家子被吓得唯唯诺诺,礼物也收下来了,熙洽认为这回事情该办妥了。

  谁知李杜强人身旁无弱妻,他老婆也是个厉害角色。据说不仅拳脚硬邦,而且善使双枪,要不是看着家里有老有小,怕他们遭遇什么不测,估计这熙洽当时性命就得丢那儿了。

  当下,她带上家人便去依兰投奔李杜,跟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咱们宁死不做汉奸,我们一家人支持你!

  李杜也是这样想的。为了防止日本人报复,他把家属都化装成难民,送到关内藏了起来。

  现在我单枪匹马,你们还有什么空子可钻?!

  至于古玩珍希,您就别想再要回去了,因为我正用得上呢。

  李杜把这些东西都一古脑卖了,用这些钱抵了抗日的军饷。

  熙洽亏大了,心疼之余,这才对李杜彻底死了心。

  (27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23: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冯占海危难之际,李杜听到消息,立即拔刀相助,派了1个团过来帮忙,这才使冯部脱离险境。

  东北人重义气,何况都是要保家卫国的热血男儿,自此,东北双雄便走到了一起。

  哈市此时已经大乱。

  于琛澄伪军兵临城下,临时“负责”的这些大佬们又个个像丢了魂似的,整日顾左右而言其它,自然就把城里的气氛搞得古古怪怪,紧张兮兮。

  1932年1月25日,李杜、冯占海各率所部会于哈市东郊。此举立即得到响应,除张作舟第25旅以外,吉林东北军第22旅(赵毅旅)、第26旅(邢占清旅)先后宣布起兵跟随。

  看情形,再不出头就晚了。先前一再犹豫的丁超停止了犹豫,也率领自己的第28旅加入了阵营。这样,5个东北旅就在抗战这一主题上暂时达成了一致。

  当天召开抗日军政大会,成立吉林自卫军,李杜为总司令。自卫军决心联合打击日伪军,保卫哈尔滨。

  城内外军民之心一时大定,哈市地方和银行界争相支援粮饷,使哈尔滨成为继江桥后的又一个抗日救国中心。

  第二天早上,李冯联军分4路进入市区。

  李杜一进哈尔滨,日本方面马上就知道味道不对了。

  用飞机撒传单的、喊话的、发通告的,都来了,而且口气都差不多,就是对自卫军“重重抗议”(等于抗议的平方),并威胁要以武力“保护侨民”。

  李杜没理,只是赶紧部署哈市防守。

  要来你就来,反正你总是要来,还装什么装。

  日本人发火,李杜没当一回事,城外的于琛澄可吓坏了。

  要知道做汉奸也不容易,那是要整天看主子脸色过日子的。

  1月27日,大头开始对哈市发动进攻。

  哈市的处女保卫战开始了,一打就是两天。

  第一天是防御。

  顶住了。扛鼎的是李杜的第24旅和冯占海的新编第1旅(由自卫团骨干组成)。这是自卫军中最能打仗的两个旅,伪军碰到头破血流,也没能找到半点破绽。

  第二天便进入了反攻。

  一直以来,只要伪军出动,天上一定跟着日军的飞机。这次也不例外。不过与以往不一样的是,自卫军也多了一项优势武器,那就是大炮。

  我们在前面曾经提到,多门师团进攻长春时,有一个炮兵营败退下来。

  这些炮兵兄弟虽然表现很丢脸,所幸他们也没有像熙洽一样屈膝投降,而是选择了和其它吉林东北军差不多的办法,拖着大炮一路狂奔,撤到了哈尔滨以南。

  惊魂甫定之后,他们自己也感到又羞又愧,便整天想着要把丢掉的面子再找回来。

  现在正好发挥他们的长处。

  伪军惨了,这下他们也尝到挨炸的滋味了。

  (27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2: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旁边看着干着急的日本人同样倒了血霉。他们派到哈市上空进行侦察兼轰炸的1架飞机被炮兵营给打中了,晃晃悠悠地落了下来,迫降于距哈市西北8里路的松花江南岸。防守这一地区的是丁超的骑兵,他们随即打马过去看新鲜。

  本来想抓活的,没想到飞机上的两日本飞行员一个劲地顽抗,甚至还想干掉两个骑兵给他们垫背。真是找死,结果都被当场击毙了。

  伪军本来还能再抵挡一阵,但他们又碰上了那个令他们心悸的时刻——最喜欢玩心跳的胡子大哥宫长海骑兵旅忽然从侧后闪了出来。

  他们这些人平时大概对这类游戏早已司空见惯了:劫人财物,就得唿哨一声,然后从不知哪个角落里杀将出来,不然那还叫胡子?

  伪军对这一阵势的反应,和那些被打劫的客商一样,惊骇万状,扔下财物(枪)后,撒腿就跑。

  宫胡子带的都是骑兵,仗着马快,在后面拼命追,而且一追就是30里,沿途俘虏了大把的伪军。

  哈尔滨保住了。从行将陷落到转危为安,哈市人经历了一场过山车似的经历。

  李杜首次担当总指挥,举重若轻,出击神速,此间誉之:飞将军。

  虽然首战告捷,但李杜本人的心情却并不轻松。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手上这些部队,真正能拉出来溜溜的只有冯占海部和由他兼任旅长的第24旅,其它吉林东北军看上去装备倒还行,却因为长期乏于训练,在实战能力和军事素质上都差强人意。

  这种情况下,就得约人帮忙。

  首先想到的当然是给少帅发电,请他出兵山海关,南北夹击。

  大家都知道这个希望很濒茫,可总要一试。

  电报发出去后石沉大海。

  北平的张少帅对此保持了可怕的缄默。不仅未有支援,连江桥抗战时的口头鼓励也不见了。大概自马占山撤至海伦后,他对黑龙江局势已经感到意冷心灰:齐齐哈尔打成那样,还不是被日本人给占了,哈尔滨再怎么折腾,估计也难逃厄运。

  1. 兄弟啊,人都是有血性的,宁可站着死,绝不躺着亡,虽然结果看似一样,但却有着本质区别。

  无奈,李杜只得另想它法。

  和日本人斗到现在,若论东北豪杰,非北面的马占山莫属,虽然他已经退到了海伦小城,却仍然是抗战的众望所归。

  李杜怕自己一个人没有说服力,拉上丁超一道去面见马占山(后者此时还未公开降敌),希望双方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军事机构,共同抗击日伪进攻。

  在李杜看来,海伦有马占山的边防军,哈市有自卫军,如联成一体,定能在北满形成一个铁拳头,整个东北抗战形势将为之一变。

  毫无疑问,这确实是一个颇有远见的战略建议。

  但是一方面,马占山已不是江桥抗战期间的那个马占山,思想已处于急剧动摇之中,另一方面,东北将帅的一个痼疾也在此时暴露无遗,那就是不团结,喜欢各打各的算盘。

  江桥抗战,马占山在最危难的时候,他没见李杜、冯占海过来帮忙。反过来,看到哈尔滨这里危机重重,马占山也准备坐视不救。

  对李杜的建议,他口头应允,实际上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他主动向李杜、丁超提出,说必要时要派部队前去增援,并补助50万发子弹给他们云云,其实也是空头支票一张——看着李杜他们远途赶来,不好意思不说点好听的,敷衍敷衍而已。

  这样一来,什么好建议都白搭。

  哈尔滨危险了。

  (27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2: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大头前面一失败,关东军企图一文不花,就净夺哈市的奇思妙想也就落空了。

  伪军烂,那只好和江桥时一样,我们自己上了。

  借口是现成的。

  吉林打哈尔滨,中国人打中国人,纯属你们的内政,我们本不想管,问题是我们在哈尔滨的侨民太多了,被流弹打死了怎么办,得出兵保护啊。

  真是欲加之由,何患无辞。

  关东军随此向参谋本部打报告,表示要出兵到哈市“护侨”。

  报告交到真崎次长手里。

  真崎在发动战争方面也是个激进派,而且原先金谷参谋长的教训就摆在那里:“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干不成大事”,这说的都是谁?

  既然理由“充分”,苏联人又不敢吱声,那还等什么。

  同意,完全同意。

  1932年1月28日凌晨4点,参谋本部有关同意的复电发出。

  10分钟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便向第2师团(仙台师团)发出了向哈市进军的命令。

  同时鉴于马占山的态度已日趋明朗,原驻齐齐哈尔市的混成第4旅团(铃木混成旅团)也乘火车南下,从哈市北面策应仙台师团的进攻。

  仙台师团中首批出发的是在长春驻扎的长谷旅团。旅团长长谷急不可耐地准备上车,一低头却发现走不了——苏联铁老大不让走。

  按照日俄战争的约定,中东铁路一分为二,长春以南至旅顺归日本人管,长春以北至哈尔滨归中苏共管(其实就是苏联人管)。

  苏联铁路站的站长拿出当年的文件给长谷看,说你看上面白纸黑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写着:北满铁路仅限于工商业经营。

  这是民用铁路,做生意用的,不能用于军事目的。所以我不同意你们日军使用我的铁路。

  长谷理都不理,一扬手把那些文件拨到老远。

  想在这里混,就得听我的。拿这些破玩意来蒙皇军,门都没有。

  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站长从头凉到了脚。

  其实关东军开始还是对苏联有所忌惮的,要不当初也不会决定“避嫌”先打齐齐哈尔了。

  可是日本人的性格有时就像小孩子,起初他去拿烤肉,怕被上面的火苗烫着,不敢伸手,后来尝试着从旁边摸了一下,没事!于是大块朵颐的同时,他连火苗也不放在眼里了。

  现在长谷就不把苏联放在眼里:以为是强人,不过是个缩头乌龟,跟我们斗,还差得远呢。

  知道狠不过这些日本军人,站长只好甩开条约谈现实,把事先想好的几条理由拿出来说事:

  没有足够多的工人,铁路职员都罢工了;

  没有足够长的铁路,部分路段被破坏了;

  没有足够量的车厢,窄轨车箱又用不了。

  长谷不相信,但是查证后,发现人家一条条,一道道,说的都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事实是事实,那部队也不能不运,而且要快点运。只好逐一交涉:

  缺少工人?把民用的停掉,司机调过来,如果还不行,我们满铁可以借人;

  铁路坏了?赶紧修啊,拜托,你们能不能学一学我们日本人,搞点加班加点什么的,不要干一点活就去喝你的伏尔加;

  车厢不够用?我拷——

  长谷真恨不得抽出刀来把眼前这个烦人的老毛子给活劈了。

  如果说其它两条都是客观情况,临时发生外,最后一条实在是苏联蓄意为之。

  中东铁路兴建时,按照俄国的技术标准,采用的是宽轨铁路,跟日本国内和朝鲜的窄轨铁路不一样。日本控制南满铁路后,就又进行了改建,把轨距改了过来,所以满铁使用的机车和车厢在北满铁路上就不能用,也就是说,你要往哈尔滨运人,就必须使用苏联的宽轨机车和车厢。

  可是苏联人说他没这么多车厢。其实是他们在“九一八”事变后,就把长春站的大部分宽轨机车和车厢,都向北调到哈尔滨去了。

  其它的好解决,就这一条解决不了。长谷就算再到恶人谷修炼两年,人家还是这个答复。

  好吧,那就一趟趟运吧。大家排队。

  (27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2: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样,也一直拖到晚上,长谷才带着一部分官兵先登上了火车。

  这是晚上9点的长春,几个小时后,南方的大上海将被日本海军燃起一片大火。

  只是为了争风吃醋,看谁更能欺负中国人。

  然而,丧钟最后究竟为谁而鸣?!

  本来长谷旅团的这批人花个大半天时间也能到达哈市了,但路不好——不是说了吗,得修。弄到第二天拂晓,他们才到达松花江南岸,而此时中日双方在闸北都打半天了。

  急死人了,能不能再快点。

  不能快,因为这时候沿路的东北军骑兵过来骚扰了。这一下又乒乒乓乓打了好一会,列车才重新开得起来。

  继续走。

  已经是晚上,日军被骚扰怕了,天又黑,人又少(车厢不够用啊),只能原地宿营。

  等到了一个叫双城的地方的时候,已经是1月30日傍晚,而双城离哈尔滨还有100里路哩。

  天黑了,长谷由于手上兵少,照例还是不敢走夜路,看来人的凶恶和胆量主要还是靠实力撑着的。

  糟糕的是,双城附近住着一个东北军的赵毅旅!

  赵毅在这条路旁边守着,就是为了等日本人,连炮都给准备好了。

  晚上长谷在车站刚刚宿营,他马上把炮搬了过来,对着车站就轰,而且一轰2小时不带停的。天一亮,大炮又原样搬走,闪人。

  又因为兵少,长谷不敢带人去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毅旅怎么来的,怎么走掉。

  等到中国兵在眼前消失,长谷才敢站起来察看现场情况。一看,这个遭罪,被炮弹轰死,轰倒的房子砸死的日军满地都是。由于又冷又饿又受惊吓,躺在地上站不起来的士兵也不在少数。

  这个样子,就是爬也难爬到哈尔滨了。

  长谷只好请示多门。当然,他没好意思把自己的窘境讲出来,只说前方危险,东北军大大的有,再往前走就要被吃掉了。

  多门不知道情况,以为真的有不得了的中国正规军在为难他的长谷,便表示同意他们原地等待后续大部队。

  长谷还没来得及高兴,多门又添了一句:反正你们在那里也没什么事做,白白休息也是浪费,这样吧,你们到附近去修一个机场出来,以后有用!

  长谷差点一口气没接上来。

  冰天雪地你让我修机场,这是我们野战部队干的活吗,这是工兵干的好吧。早知如此我还不如继续往哈尔滨赶了。

  多门一修行多年的老狐狸,那都精啊。想在我这里偷懒,下辈子吧。

  长谷毫无办法,只能垂头丧气地向上司求情:机场您让我修我就修吧,可是您真得赶快把大部队派过来,这个地方房子都被炸坏了,冷的不行,晚上东北军还要来放炮,大部队再不来我们就要完蛋了。

  (27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2: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完蛋了我也没法子去给你们弄车皮!

  说这话的是那个苏联铁路站的站长。

  这下,长谷你该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了吧,你可以不怕苏联政府和军队,但一个小小的站长就能轻而易举玩死你。

  为车皮的事,多门自己都恨不得要给这位铁面站长下跪了。

  那边长谷又一个劲地打电话、发电报来催,说再不来怎样怎样,又是恐吓又是威胁的,把个老多门急得就差拿根绳子上吊了。

  看他可怜,有人献了一计,说是实在不行,干脆我们就用卡车运吧。反正时间已经耽误了,甭管怎么着,能运多少算多少。

  事到如今,多门还能怎么办,只能依计而行。最后在长春调集了50多辆军用卡车,每辆车都塞得满满的,先往北面开了再说。

  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到2月3日,长谷才搭上顺风车到达哈尔滨西南的苇塘沟。此时离本庄繁发出命令,已经整整一个星期了。

  也就是说本来不到一天的车程,这厮足足用了一周时间!

  不要问哈尔滨究竟有多远,sorry,它只是一个传说。

  服了you。

  2月3日这一天,仙台师团主力集结于苇塘沟,但原计划南下的齐齐哈尔铃木混成旅团却因为铁路被破坏而未能如期至哈。

  时间被浪费了这么多,没法跟本庄繁和参谋本部交代啊,不等了,我们先上。

  第二次哈尔滨保卫战打响了。

  很多人知道此战是通过李幼斌版的《闯关东》,但当时战况其实比艺术创作更为惨烈。

  与江桥抗战相比,日军对马占山起初是相当轻视的,投入兵力也未一步到位,直到发现对手不比寻常时才逐次增加,实际上相当于用兵家最为弊病的“添油战术”在打仗,这也是马占山一开始能打胜仗和占到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哈尔滨保卫战却不一样,一方面,在江桥战后,即使骄横如关东军也意识到,东北军并不都是“豆腐军”和“太监军”,能战之将、能搏之士大有人在,另一方面,关东军进攻哈市是有一个前提目标的,那就是尽量避免进入城市打巷战,以便确保他们“猎获”的哈尔滨能够完整无损。因此仙台师团一上来就用了全力,一点没有藏着掖着的意思,而从部队实力和数量上来看,日伪军要远超自卫军。除精锐的仙台师团倾力以战外,还有于大头的5个旅伪军一直在给日本人鞍前马后地卖命。

  前面是黑压压的日伪军,身后是哈市的关东父老,李杜像“朱传武”一样,面临着一场生死大考。

  他的答卷是:知其难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

  在哈市外围,自卫军事先设置了两道防线。

  第一道,前哨阵地。

  长谷旅团与5个旅的伪军组成右翼纵队,天野旅团组成左翼纵队,气势汹汹地扑了过来。

  李杜考虑,因时间匆促,在前哨阵地上,有的地方连简易工事都未来得及构筑。如果硬拼,伤亡太大,于是命令部队退出该阵地,转入主阵地。

  到此为止,多门还算是心情舒畅的。但是第二天他的日子就没这么好过了。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这一天最关键。

  为了打好这一仗,李杜把手里几乎所有的牌都用了上去,包括那个宝贝一样的炮兵营,他自己也亲赴一线督战,以振奋官兵士气。

  来的还是昨天那几位,连摆的造型都差不多,只不过这次是以铁路为基准线的,长谷在东,天野在西,两个自认的悍马组合蹦哒着就过来了。

  这次李杜让他们真正见识到了自己的待客之道:兜头就是一顿开花弹。日军连自卫军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就纷纷哭着喊着飞上了天。

  炮火掩护历来是日军的强项,没想到对面的自卫军也用上了。

  (27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20: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炮发威的时候,守军趴在民房土墙后不露面,进攻的日军只能干着急。

  步炮配合的战术,大家都会玩,并不是你们日本人的专利。

  双方于是形成了拉锯战,你打炮,我也打炮,你开枪,我也开枪。守军损失很大,日军死伤也不小,战斗之激烈达到了白热化程度(“日军进犯哈长线以来,尝以此役战争为最猛烈”)。

  这种时候,拼的就是意志,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者。

  不幸的是李杜成为了失败者。

  他自己可以意志如铁,誓死不退,但临时拼凑起来没几天的自卫军却难以做到这一点。

  几个小时的厮杀后,意志薄弱的都现了原形。军官里面投敌的,脱逃的,溃散的,不一而足,这样一来,别说正常指挥,部队军心就已经稳不住了,原先尚可一看的防线变得千疮百孔。

  眼看兵败如山倒,大厦即将倾于一刻。在最危急的关头,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李杜挺身而出,带着卫队在市区边缘临时拉出了第三防线,这才硬生生地把日军挡在外面。

  直到天黑,仙台师团始终未能再向哈市逾越一步。

  最后一天终于来了。2月5日,已被逼至绝境的李杜下令反击。

  经过昨天的苦战,全面反击已没有能力了。李杜把目标对准了铁路东面的长谷旅团。

  既然我的全部打不过你的全部,那我就拿我的全部打你一个局部。

  长谷要倒霉了。

  这个时候,哈尔滨能不能守住,李杜其实比谁都清楚。他要做的只是维护中国军人的尊严,完成那拼死一击(“务期一举歼灭暴逆”)。就象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邓世昌一样,明知必败,仍不惜与敌同归于尽。

  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他抓住自己手上还有炮兵这一优势,如法复制了日军的打法,先以大炮猛轰,继之以步兵出击。

  中日双方仿佛调了一个个,长谷旅团被紧紧咬住不放,进不得,退不能,苦不堪言。

  李杜激动不已,哈尔滨保卫战似乎要翻盘重来。

  但无情的现实告诉他,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这最多只是一种回光返照而已。

  果然,多门很快发现其东路陷入被动,赶快调动炮兵对自卫军进行拦阻射击,同时把预备队也调上来组织进攻。

  与之相比,李杜却没有预备队。他自己,他的卫队,都已进入一线搏杀,哪还有什么预备队。

  预备队是要在军力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才能配备的。现在自卫军中连丁超都带着人跑了,把他们一去掉,还能剩下多少人马。在这种状况下谈预备队,只能是一个可怜的奢望。

  长谷怀着一肚子牢骚在双城修建的那个飞机场也在这时候救了他的命。先前在哈尔滨上空耀威扬威的日机都是“长跑”,好不容易来一趟,没转几个圈就得气喘吁吁地跑回长春去加油(第一次哈尔滨保卫战中被打下来的日军侦察机就是在这样急急匆匆的过程中着了道的)。

  这次有了双城飞机场,关东军飞行队没有了后顾之忧,几乎是全军出动——一共5个飞行中队,一家伙来了4个,由长岭龟助率领,对自卫军进行轮番轰炸和扫射。

  那一天,天上的飞机根本就没断过,炸弹扔得像下雨一样,自卫军防空能力很弱,因此受到了很大损失。

  在飞机大炮的配合下,日军不仅解了东路长谷之围,而且全军压上,把李杜和赵毅旅围了起来。

  李杜焦急万分,一边亲自开枪射击,一边指挥部属抵抗,到最后竟然把嗓子都喊哑了,说不出话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候城内又出了问题。维持治安的警察总队在重压和利诱下忽然反戈相向,从背后对自卫军动起了刀子。

  弹尽援绝,腹背受敌,李杜知道无力回天了。

  (279)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6: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