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正面抗日战场——从“我的家在松花江上”讲起-----关河五十州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20: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要赵毅率部突围,自己则留下做掩护,实际是要举枪自杀,以一死报国,幸而被卫士及时拦下。

  虽说当自己领导没多久,赵毅却已对李杜心悦诚服。这位在双城让长谷吃尽苦头的东北军旅长,也是位不错的军人。见此情景,热血上涌,他集中最后的力量,突然向日伪军发起一阵猛攻。

  攻是假的,撤是真的。趁敌军出现短暂慌乱之机,赵毅拼死打开一个缺口,迅速护卫着李杜撤出了重围。

  2月5日下午,仙台师团进入哈尔滨。

  等待这座远东大都市的,将是十多年日人铁蹄下的沉沉夜幕。

  从表面上看,关东军似乎已完全占领了东北四省区,他们应该为之哈哈大笑才是,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随着江桥和哈尔滨的枪声响过,东北大地固有的血气之勇和阳刚之气似乎已完全苏醒过来。

  如果在“九一八”时期,我们还在为世无英雄而扼腕叹息的话,那让我告诉你,后“九一八”时代,实在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这边本庄繁刚刚准备为拿下哈尔滨庆功,一回头,却惊恐地发现,整个满洲,义勇军竟然已经遍地开花。

  从辽东到辽西,从江省(黑龙江)到吉林,抗日烽火到处都是。本庄繁不得不充当起消防大队长的角色,天天不是奔这头就是赶那头,累得骨头散架。

  但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火不仅没有被扑灭,反而越燃越旺,都快烧到他屁股上来了。

  东北义勇军的迅猛发展,当然离不开关内民众的支持,而其中有一个人所起的作用则更为复杂和重要。这个人就是少帅张学良。

  从沈阳到锦州,不到半年,他已经把老爸给的关外三省一区都丢光了。

  其实每一次做决策前都经过犹豫和彷徨,可毫无例外,最后下的每一着又都是实实在在的臭棋。他曾经很瞧不起那个末代皇帝(老了以后好象还是如此),但一连串的事实却恰恰表明,如果从性格上来说,他们其实属于同一类人,估计连星座都差不多。

  缺乏魄力,行事迟疑,当断不断,断了更乱,结果把事情搞到一团糟。溥仪如此,少帅在东北的表现也好不到哪去。

  但是你要说他没有家国之辱,不想打回东北老家去,那又错了。

  想还是想的,不过这事最好由别人帮他干。

  明里他盼着国联能帮他洗冤昭雪,把东北给要回来,暗里就指着仍然留在东北的那帮兄弟能从内部抓起,直接把日本鬼子赶走,然后奉迎他圣驾回归。

  当然这两个愿望后来一个也没有实现。但是他在支持和推动东北义勇军这方面,还是功不可没的。

  由于这种支持必须是“默默的”,张学良想到要借助一个外壳,这个壳就是北平救国会。

  北平救国会,“九一八”事变后没几天就在北平成立了。看起来是个民间组织,但实际上能量非常之大,很多具有相当规模的义勇军都隶属于它或受其援助。

  你要说这里面没有作为当时北平最高军政长官的少帅的影子,打死我也不信。

  受北平救国会直接领导的,是辽南义勇军,总部在辽宁鞍山的海城。这支义勇军在领导层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学生多,军队高层里很多都是一扔下书本就拿起枪杆子的白面书生。当然和东北其它义勇军一样,他们也不排斥此地特产——绺子的加入。

  这个跟前面介绍过的辽西溜子其实是一个意思,也就是胡子。

  若论爱国大道理,绺子们肯定讲不过雄论滔滔、满腹经纶的读书人,但他们有自己的看家绝活,那就是打砸抢。

  以前干这个,那是为了混碗饭吃。偷偷摸摸,还要受人指责,十分不爽。现在不同了。对日本人打砸抢,这是爱国行为,百姓支持,国家认可,少帅奖励,在驾轻就熟的同时,个个干得荡气回肠,意气风发。

  (28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2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南鲁宾汉,以四个人最让日本人头疼,可谓之“四大天王”。当地人至今还都能叫得出他们当年的“字号”:老北风,项青山,盖中华,蔡宝山。

  字号是为了名头响亮。毕竟原来的名字是爹妈给的,谁生儿子时也没想到他不当科学家,不做企业家,以后会去占山为王。

  不过后来这也成了一种遮掩真实身份的好办法。日本人对付抗日游击队,历来是找得到你本人就找,找不到本人就找家属。这些好汉都是当地人,在附近没有家小还有亲戚,没有亲戚还有族人。他们最怕牵连旁人。有了字号,日军搞不清他们到底姓甚名谁,也就很难株连九族了。

  他们当然都是有名有姓的。但请允许我还是喊他们的字号吧。因为我也觉得这样更加顺口。

  “四大天王”里面,领头的就是老北风。

  我看到有史料中把老北风叫做张海天,以为这是他的真实名字。但其实姓张是对的,海天却是他的另外一个号,这跟现在一个人有好几个QQ号或网名差不多。

  海天者,意谓在海城,他就是天。

  没办法,绺子嘛,就算是唬人也得往死里唬,要不然谁怕你。

  能位列“四大天王”之首,当然不是浪得虚名,只要看看他的另一个字号老北风的由头就知道了。

  关于这个字号,有几种说法,一种是说他能够蹲着跑,而且跑起来一阵风。

  蹲着跑应该怎么跑法,我一时也没想明白,反正就是说他跑得特别快,大概相当于全运会短跑选手那样的速度吧,只是跑步的姿势确实古怪了一些。不过这我也想得通。中国地大物博,能跑善跳的多了,你不搞点异于常人的造型,如何能让人记得住。

  另一种是说这兄弟天赋异赋,在滴水成冰的寒冬腊月,也可以不戴帽子,光着脑袋去顶北风。

  在下是南方人,不知道在东北的大冬天,如果不戴帽子在外面狂奔是一种什么感受,但既然他身边的人都认为此举不同凡响,那肯定是不同凡响,至少属于暴强一类的举动。

  这两种说法可以解释老北风为什么可以做绺子,而且可以做“炮头”(专业术语,和“大当家的”相同)。

  能够表现此人抗日意志的是最后一种说法。

  说是东北麻将有个规则(我不会打麻将,不知道这个规则是不是在麻将桌上能通用),“本庄”最怕“北风”,关东军司令叫本庄繁,北风克本庄,老北风克本庄繁,“老北风”就这样被拿来用,并顶替了原先的“海天”旗号。

  如果要归纳之最的话,老北风堪称国内抗日第一人,抗日旗号也是他第一个竖起来的(说大了去,也可以说是他打了世界反法西斯的第一枪)。

  “九一八”事变后仅仅5天,老北风等“四大天王”便率领手下400名兄弟,突袭营口的发电所和水厂,并将水电厂都炸掉了。

  这招真够毒的,也不跟你硬拼,就断你电断你水,看你怎么办。

  结果是整个日军占领下的营口立即陷于瘫痪

  饶是这样,关东军一开始也并没把老北风当回事,就以为是个普通土匪。汉奸头目凌印清在日本顾问的撺掇下,甚至还要来对他进行“招安”。

  那时候关东军还未进入锦州,他们出钱出人(日本顾问),帮凌印清组建了一支伪军,让他肃清辽南辽西“匪患”,以便为日军长驱直入锦州铺平道路。

  凌印清也是海城人,对老北风的厉害,他早有耳闻。这家伙大概看过一点水浒,以为不管多么厉害的绿林豪杰,只要“朝廷”足够有“诚意”,最后都要乖乖地跟着走。于是他也采用这种方法,在老北风的山寨之下摆了大量的军械、被服等物资,然后带着200个荷枪实弹的亲兵(怕不小心被“做”了),亲自过来劝降这位传说中的“黑老大”。

  看见没,只要你随了我,帮日本人做事,高官得做,骏马得骑,我带来的那一堆堆的好东西都是你的。

  这诱惑大啊。

  如果是正规爱国军人,我估计他一定会正义凛然地对凌印清骂道:呸,你个汉奸,卖国贼,给我滚出去!

  凌印清狼狈而去——当然要想把他拖出去斩首也不太容易,毕竟这厮有备而来,还带着200个马仔呢。

  形象是不错,场面很动人,但山下那些好东东就没有了。凌印清不是傻瓜,他带来的东西,你收了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跟着他做汉奸,当然什么也不会给你。

  老北风不是正规爱国军人,确切一点说,他是个爱国绺子,也就是国要爱,好东东他也想要。

  (28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4 21: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对凌印清的要求满口答应。

  招安?那是好事啊。给“皇军”当差,多有面子的事。弟兄们早就盼着“归顺”的这一天了。

  他还怕凌印清不相信,把山寨里的花名册都搬了出来,对凌印清说,你看,人全在这里,择日就可以等你老人家来改编了。

  花名册都缴上来了,凌印清不由得不相信老北风的“诚意”。双方定了个好日子,然后他就喜滋滋地张罗去了。

  晚上,老北风带人悄悄地把凌印清的住地包围起来。凌印清和他那200个伪军,甚至连枪都没摸到就被当场逮住了。

  凌印清带来的好东东当然一个不少都落入了老北风囊中。

  这一仗漂亮还漂亮在,除了没费一枪一弹就活逮大把的汉奸和伪军,使关东军利用汉奸为他们攻取锦州“趟地雷”的企图落空外,还抓住了日军顾问3人、翻译1人、日本兵12人,堪称东北游击队在与日军较量中所取得的首次胜利。

  就好象一个天生吝啬的人不一定希望别人吝啬,一个总是背叛的人不一定喜欢别人背叛一样,北平的少帅虽然自己不敢或者不愿举起抗日大旗,但对于敢于这样做的人,他还是非常欣赏和抱有好感的。在获悉此消息后,张学良特赏老北风、项青山(四大天王第二位)金怀表各1枚、战刀各1把,部队军费5万大洋。不久,老北风正式加入了辽南义勇军的行列。

  关东军自此不得不对这个“剧匪”引起高度重视。

  1931年冬天,关东军发动“剿匪”行动,200人的一支部队一路跟踪而至,突然对义勇军驻地发动袭击。此时老北风身边把他自己加起来,不超过10个人。10个人打200个关东军,谁都认为这回跑不脱了。

  但是不用担心。因为每当我在影院里看到类似场景的时候(特指主角被包围了),我都明白,这是导演准备让自己的主角尽情耍酷的开始。

  作为观众,我们一定要保持镇静,要知道,不到最后一刻,作为主角的英雄是决不会轻易倒下的,被挂掉的只是周围作为陪衬的那些坏蛋们(俗称龙套)。否则,这片子没法演下去啊。

  老北风上演的是英雄大片之现实版。

  他跑得快,不怕冷(前面都交待过了),地形又熟,带着9个弟兄跑到了辽河堤岸上对日军进行阻击。

  辽河上结了冰,日本兵可以踩着冰跑过来,但一到河中央就没戏了。

  因为进入老北风他们的射程了。

  不是就10个人吗,老北风把大家疏散开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竟然拉出了一条长达300米的防线,看上去300个人都不止。

  既然是“炮头”,又是我们的英雄主角,那枪法自然也差不了。老北风使的是双枪(《平原游击队》里的李向阳常爱摆的那种造型)——只要在他射程以内的,一人一颗花生米,公平合理,绝不赊账。

  在这一射击游戏(感觉应该是这样)中,他一个人就干掉了十几个关东军,堪称鬼魅型杀手。

  就在日军人人自危,再也不敢随便跑到河中间来玩儿的时候,他带着9个弟兄,吹着口哨,从容离去。

  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闲庭信步,有此经历者,当可列入传奇。

  其实,老北风本身,就是一个如何从骚扰民间的绺子转变为一代良将的传奇故事。

  加入辽南义勇军后,他是有变,也有不变。

  变者,土匪之习气也。

  老北风部队有四不准:不准抢劫,不准奸淫,不准扰民,不准投日。对这四不准,他亲自监督,且毫不含糊。

  有手下兄弟不理解。后面三个好说,前面一个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我们以前可都是做绺子出来的,抢劫,这是咱的专业啊,怎么能说丢就丢呢。

  老北风的回答是:我说的是不准抢劫老百姓,你有本事,可以去抢日本人嘛。

  有人不信邪,旧病复发,偏要去干绑老百姓票的勾当,结果被老北风一枪给崩了。

  来真格的,大家全信了。

  这么说吧,你要说老北风的部队变得和后来的老八路一样,那就吹过头了,但至少已能做到严守纪律(“四不准”),像一支拉出来就能打鬼子的队伍了。

  (282)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21: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变者,绺子之务实也。

  绺子这行当,最重实际,向来是抢一把就跑,绝不拖泥带水。用在对付日本人上面,就形成了老北风作战的一个基本特点,那就是很少主动跟日军进行正面交锋,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破坏铁路,可以说是一支东北版本的铁道游击队。

  如后来歌中所唱到的那样,“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这也是当年辽南义勇军的真实写照。虽然他们不一定能像枣庄的微山湖游击队那样,扒个火车就跟玩似的,但骑着马破袭铁路,拦个货车,甚至攻击沿途车站,也是抬手就来的事。

  面对着长长的铁路线和对方变幻莫测的游击打法,南满铁路守备队无能无力,根本不知道应该朝哪边去堵缺口。

  另一桩事情也能说明老北风的“绺子式”办事风格。

  在《铁道游击队》中,微山湖游击队的武器来源,似乎主要来源于打票车或者劫军列——那些装满枪支弹药的日本军列。我小时候看这部电影时,就最爱看刘洪大队长飞身上车后,把机枪一挺一挺往下面扔的段子,那感觉就是狠狠赚了日本人一把,心情实在爽歪歪。

  这样的好事,老北风不可能每天遇到,而像凌印清那样带着大包小包军火来自投罗网的笨蛋汉奸也不多见。

  缴鬼子的枪和子弹来用吧,也比较难,这帮孙子有个特点,就是死都不好好地死,往往咽气前都要把枪毁掉(八路军新四军建的兵工厂,其工作之一就是修这些缴获的破枪)。

  作为辽南义勇军的主力部队(辽南第3路),其武器供应主要来自于它的上级机构——北平救国会。这样做一开始还没有问题,来援的军火可以从北平经锦州,从陆路通过秘密渠道运达。但后来随着锦州沦陷,此路渐渐就不通了。

  怎么办,打仗多了,弹药就有穷尽的时候,总不能用木棍子去捅鬼子,砸铁轨吧。

  在这方面,老北风自有办法。

  我概括了一下,在“四不准”之外,他还有“四准”;准因陋就简,准废物利用,准自给自足,准绑票勒索。

  老北风有个武器作坊,里面的师傅都是原沈阳兵工厂中逃出的工人技师。这些人在一无机器,二无原料的情况下,把中国人的民间智慧发挥到了极致。不是没子弹吗,那就去捡空弹壳,然后用碎铅生产铅弹头,压上引火帽后照样使。手榴弹也好办,直接收集一些玻璃瓶子做成燃烧弹来代替就行了。

  后面这一种,我还专门查询了制作方法,据说是在空瓶子里面装上用硫磺做成的火药,插上导火线,用黄泥封好口,投掷前用火点一下就行了——连现在中国货轮遇上索马里海盗都用这一招,只是由于没有火药,可能炸起来没那么猛而已。

  令人惊异的是,老北风的作坊也造枪。这种枪有一个名称,叫“铁公鸡”步枪。史料上又把这种枪叫做单打一、撅把子、独角牛。

  这个不解释可能会有点搞不明白。所谓单打一,是指这种枪只能装一颗,打一颗(这一点比较像铁公鸡)。撅把子,是说每次发射后,一定要将握的枪把向下撅开,才能便退壳上子弹。独角牛,则是由于射击前,必须将枪上的一个击锤扳开,因击锤酷似牛角,故此得名。

  土,那是相当的土。但你还不要看不起它。抗战期间的游击队基本上都用过。也没别的好处,造起来简单啊。再说有聊胜于无,总比扛个木棍子上战场强吧。

  以上“枪支弹药”,威力当然谈不上有多少,不过用来吓吓人某些时候还是可以胜任的。这个就叫因陋就简,人穷也有穷的过法。

  以下是废物利用。

  话说日俄战争时,日军采用“封闭战术”,想把老毛子的远东舰队都一家伙堵在旅顺港给憋死。没想到连封四次都没封严实,反而让俄舰炸了窝一样地四处乱跑。其中有几艘顾头不顾腚,慌不择路之下,一头钻进海城的三岔河,搁浅在河滩上了。

  这些东西,日本人不一定知道,在海城土生土长的老北风再清楚不过。没准小时候还天天爬上去玩呢。

  (28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21: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船是早就不能开了。舰炮也锈得不成样子,但架子还在那里。老北风就让人把它们拆下来,让作坊的师傅们拾掇拾掇,敢修的修,该换的换,只要能发射就行。然后他在炮里面填上十几斤铁片、碎屑和火药,便把老舰炮改造成了新土炮。

  别瞧土炮外表锈迹斑斑,颇不起眼,却生猛得很,射距可达5里之远,多了不行,一间房子总可以覆盖得过来。

  老北风的部队,下了山后讲穿了就是一支农民部队,不发工资,没有粮饷,除了抢日本人能分到一点东西,其它一穷二白。那就只好八仙过海,自给自足了。

  简单来说,就是不打仗的时候可以回家种地搞生产,要打仗了,一声招呼,拿上自己买的刀枪,骑上自己养的战马,背上自己种的粮食,找到大部队一道干。

  最后一条听上去比较雷人:准绑票勒索。

  你不是说老北风“四不准”里面不准抢劫(包括绑票)的吗?

  那说的是不准绑中国老百姓。如果你不是,那就悬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是一直保留解释权的。

  老北风要绑的票不是一般的票,是英国票,还不是一般的英国票,而是两张很金贵的英国票——英国普济医院大夫的女儿和亚细亚火油公司(英国壳牌石油子公司,当时实力超过美孚石油)营口公司老板的公子。

  人质到了手上,好吃好喝好招待(“按照英国习惯供给饮食”),然后给这两家单位一家寄一封信去,要他们负责给义勇军提供军饷。

  老北风知道这两家都得找日本人算帐,所以开出的单子一点客气的没有:步枪1000支、子弹15万发、手枪500支、轻重机枪各20挺(言明“全要新的”,别拿二手货来糊弄我)、大洋1000块。

  收到信后,两家果然都拿着信件到领事馆告状去了。英国领事把事情通报给了本国大使。

  英国大使得到报告,马上向日本外务省提出严重交涉:

  就你们会瞎搞,弄一个什么满洲国出来,结果治安越来越糟。现在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总之得赶紧把人给我完好无损地捞出来。

  当时伪满州国已经建立了,可英国从来不承认,只要出事,一榔头就直接敲到日本人脑门上。

  日满坐下来商量,觉得如果照老北风开出的单子给,威胁太大。那是抗日武装,拿了枪摆明是要回过头来打自己的。

  所以他们就派人跟老北风谈判,表示可以把军火折成钱,哪怕多给点也行。

  老北风坚决不答应,表示不给军火不给人。

  有种你就派兵来打好了,老子奉赔。撒完票再打(这一点比较狠),反正豁出去了,砸锅卖铁就这一回,打赢打输都一样(“胜败一概不顾”)。

  事情拖了一个月,还是毫无结果。英国人问起来,日本就装无辜:这事是满洲国弄的,跟我们国家无关啊,而且土匪开的条件太高了,你得让我考虑一下。

  英国火了,我的人质在那里受苦受难呢,还考虑个屁。难弄?那是你们的事,跟我没关系,少在我面前装无辜,佬佬。

  (28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21: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实力的人办事就是不一样。英国马上派南洋舰队3艘远洋舰从新加坡直接开到营口。

  不干什么,就是示威,那意思,你不把这事给我摆平了,我就打你。

  大佬生气了,日本人哪里还敢再有所怠慢。

  他狂,那是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弱国面前狂,见了这些欧美列强也就跟小弟见到大哥一样,只有跪下来舔皮鞋的份。何况那时候英国虽然内囊已经有些空了,但日不落帝国的架子还在。别的不说,就日俄战争前,它赏脸肯跟日本签了一个日英同盟条约,就差点没把后者乐晕过去。

  有身份的人,咱得罪不起啊。

  不管心里多么憋屈,到这个地步,日本人也只好照单抓药,把军火装箱打包,乖乖地送到老北风手里,然后领回人质交差。

  老北风如愿以偿:拿着日本人给的武器再去打日本人,天下还有比这更爽的事吗。

  这个段子,在以提出“潜规则”著称的吴思的《血酬定律》中也曾出现过,不过他是把这桩往事列入土匪绑票之“血酬”例证的。尽管吴先生一直是我深为敬重的学者,但可能是由于角度和切入点不一样,在这里,我仍然要不揣浅薄地说上一句:老北风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民国土匪,这件事也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土匪的行径。

  民国时代,土匪绑洋票其实并不鲜见,但这回为赎票买单的却既不是人质家属,也不是中国中央政府或地方军阀,而是侵占东北的日本人。

  在老北风给英国人的那两封信中,其实已经开宗明义地道出了这件事的性质所在:如果日本能在一周内撤出满洲,我们就无条件地交还洋票!

  树大招风,随着辽南义勇军和老北风的名声越来越大,除了招兵买马不要贴广告外,关东军也常常要跑来“做客”。

  驻海城的河野基英大尉就是一个。

  这兄弟估计是个倒霉鬼(我查过,反正陆大名单里没他)。辽宁那么大,什么地方不好去,偏偏被派到海城这么凶险的地方来了。

  要知道,这里可是辽南义勇军的总部。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四周围都是“匪”,扑都扑不灭。在这里面,尤其让河野不省心的,当然就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老北风。

  不在沉默里暴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有一天,河野实在受不了了,下决心要找老北风干上一架。

  他打听到老北风经常在盘锦的沙岭镇一带活动,就选了个好日子,带上200日军,300伪军,坐着车浩浩荡荡地就往这里开来。

  到了沙岭,却没找到老北风。河野判断老北风可能不敢正面跟他交锋,不过这个人的脑子倒是转得挺快,想想这里是老北风部队的根据地,说不定出去转了几圈还要再转回来。

  哼哼,这回我偏偏不走了,等你。

  傻劲一上来,河野晚上连觉都不睡,就带着日军在沙岭埋头苦干,修筑工事,摆出了一个守株待兔的阵势。

  他猜的不错,老北风过了一会真的回来了。

  不过是来取他小命的。

  (28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8-28 21: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游击队,选择的打法当然都是占便宜的打法。

  还记得东北军放弃锦州前打的那个铁甲车遭遇战吗,当时跟19旅携手杀敌的就是老北风率领的辽南义勇军。在那次战斗中,义勇军就屡屡采用伏击方式打击日军,其战果不比作为职业军队的19旅差多少。

  现在,老北风又想用什么法子来逗逗这个自以为是的河野呢?

  他手里有3000多人,人是不少,但论武器和实际战斗力,却还是要比河野带来的日伪军差上不止一截。

  要打赢,那就得看变戏法的本事了。

  论变戏法,没人能强得过老北风。

  人还不够是不是,变啊。当初辽河边“闲庭信步”时,能把10个人当300个人来用,如今也一样,而且更不得了。

  他把3000人分成四路,从东西南北同时向沙岭镇的日军发动突然进攻。

  这位要说了,兵宜集中不宜分散,你把他们拆开来,不是显得人更少了吗?

  那得看什么时候。白天你要是这样干,那就是标准找抽型的,非得给人家各个击破不可。

  老北风选的时间是晚上9点钟的时候。那时候天黑了,日军也没有夜视镜,根本看不清义勇军来了多少人,只知道四面八方,密密麻麻,全是人。再一鼓噪,3千人,河野准以为是3万呢。

  这人的心先慌了,哪里还能打得好仗。

  如果嫌武器不行,那也能变。

  干游击队的,都是民间的点子大王。老北风让人事先把爆竹放在水桶里,部队一发动进攻,就噼噼啪啪地燃放起来,再用那个舰炮改装的土炮轰一下,音响效果比美国大片还逼真。

  这么老土却有效的打法,河野根本连见都没见过,怎能大脑不缺氧。

  进攻发起后,项青山从西路打得最急,这一边的日伪军见对方来势凶猛,就想往沙岭镇内躲一躲,以便稳住阵脚。没想到由于指挥系统出现混乱(河野已经晕场了),其它日军根本就不知道退过来的是自己人,还以为是义勇军突破防线冲过来了,赶紧予以还击。

  这下好了,义勇军反正子弹也不够用,干脆就不打了,蹲一旁看热闹。只是偶尔放两个鞭炮,给双方助助兴。

  日伪军到底战斗力强啊,一直打到天亮才歇手。

  不歇手不行了,因为指挥官河野大尉已经被打死了。最冤的是,这兄弟临死都不知道射死自己的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是役,日伪军伤亡100余人,两卡车都没拉得过来,这里面一大半都是“误伤”的。

  这趟属于日军来惹老北风。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不回敬一下,总觉得过意不去。

  老北风准备到海城去逛上一逛。

  照例,首选目标是海城火车站。

  想抄老北风底的河野属于闭着眼睛来抄底,对手的虚实都没搞清楚,结果反被人家抄了底。老北风则不同,他在出手前一定要把这些都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以我的小人之心揣度,大概是做绺子做出的习惯,不搞清楚目标有没有钱,有多少钱,决不轻易下手,贼不走空嘛——开个玩笑。

  (286)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00: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天,老北风派出了几支部队对海城及其附近满铁所属区域发动攻击,但这其实是佯攻。派出来的也并不是什么战斗部队,而是侦察小分队。他们打海城是假,进行火力侦察是真。火车站里有多少鬼子,武器怎样,战斗力如何,卧底便衣都不用派,一打全知道。

  通过这次佯攻,老北风不仅摸到了海城火车站的底,而且得到了一个新的情报:离此3里,有一个大矢兵站,里面存放大量军用物资及军草垛(喂东洋战马的)。

  得到这个情报,他两眼放光,连海城火车站都暂时不打了,一门心思盯上了兵站。

  三天后的晚上,还是9点(这算是一个吉祥时间了),辽南义勇军突袭大矢兵站,并点燃了军草垛。守卫兵站的是南满铁路守备队,他们惊慌失措,没能采取任何补救措施。当天,军草被烧掉30余垛,大批军用物资化为一道青烟。

  大矢兵站是当时日军在辽南的一个大兵站,此处被袭,南满日军后勤补充受到很大影响,连关东军司令部都对此大为震惊。

  对海城火车站,老北风采取的则是疲劳战术,也就是隔三岔五地就要去骚扰一下。那种骚扰还不是一般的骚扰,声势往往很大,每次都要以两到三千人进行包围,包围了也不往里面死冲(那样倒便宜日本人了),而是在外面吓人,反正不把驻守车站的日军吓到口吐白沫,决不退兵。

  人是最不经吓的,日军也不例外。次数多了,这帮人犹如惊弓之鸟,稍有个风吹草动,就得找地方先躲一躲。据说有一天晚上,海城附近有个村子里面请神汉驱鬼,放了一会爆竹,当时就把城里的“日本鬼”吓得够呛,还以为老北风又来拿他们寻开心了。

  最后一次进攻海城,老北风索性一把火把车站全给烧了,这下大家都别惦记了。

  好了,说过风格较为鲜明的辽南义勇军后,我们再来说说另一支义勇军。

  我有一个体会(完全是个人的):我们对自己身边非常熟悉的东西往往容易淡漠或不予深究,比如说国歌。

  几年前,我随一个团队在昆明的一座山上玩,看到路牌上有写“聂耳墓”,很激动,便想去探访一下。无奈那是一个扬旗排队的旅游团,同伴中文人基本没有,“骚客”估计也就只有我一个。对看一个死人墓,没人提得起兴趣(尽管他是无人不晓的聂耳)。我这人集体观念还是很强的,于是只好作罢。

  我对聂耳墓的兴趣主要来自于两点,其一,我这人爱假充斯文,比较喜欢人文的那套东西,比如说这里如果有一个划船项目,又有一个名人故居,给我选,我肯定选后者;其二,我从小就听说聂耳是被日本人害死的(后来知道并没这回事,人家日本还很欣赏他的才华,专门在他溺死的地方建立了纪念碑),觉得这事很离奇,或者说蛮有故事性。

  请原谅,从头至尾,我就没当他是国歌的作者看。

  因为那首歌真的是太熟悉了,熟悉到我们根本就不想了解它的起源,知道它的历史,体察它的精神。

  我想,如果当时我能够把歌的名字——《义勇军进行曲》在心里默念几遍,也许我的看法会有所不同。

  聂耳在创作这首歌曲的时候,一定是饱含深情的。因为歌中描写的其实就是一支真实存在过的义勇军:他们曾在东北“发出最后的吼声”,把自己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惟其真实,惟其感愤,惟其激越,才能传之久远,打动人心(“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然而宏志士之气”),否则,不能解释“红歌”这么多,为什么只有它才能成为我们这个泱泱大族的代表歌曲。

  这支义勇军,就是辽东义勇军。

  (287)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0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那个时代,辽东义勇军发展最快,风头最健,为各路义勇军之翘楚。

  吉辽地区的义勇军,都各有各的特点。比如说辽南义勇军,上层知识分子多,但中流砥柱却是绿林出身的老北风等人,辽西义勇军(黄显声等组织)呢,以警察为骨干,有部分绿林加入,而辽东义勇军,领头的则大部分是军人,绿林人物很少。

  辽东义勇军的诞生,与两个人有相大的关联,或者可以说,是这两个人从一正一反两个方向成就了它。一个是于芷山,原任东边道镇守使,“九一八”事变后没多久,便带着家当投了日本人。日军在攻占锦州的时候,关东军差不多全集结过去了,帮着他们看家的伪军,除了张海鹏,就是这个于芷山。

  另一个人是于芷山部队的一个团副,叫唐聚五。

  唐聚五是东北讲武学堂第6期步兵科的,比黄显声低3届。他是那一期的保送生,也就是不要考试就可以进去读书了,而保送人,就是张学良。有了这层关系,他跟黄显声一样,都属于铁了心准备跟着少帅干的东北军少壮派。

  刚开始,于芷山因为把不准时局方向,没有贸然投敌。但当唐聚五所在的那个团的团长投降了日军,他主动请求带兵予以讨伐时,于芷山却不同意。

  人微不一定言轻,匹夫亦能救国。一气之下,唐聚五便跑到北平去找张学良告状(那时关内关外来去还很方便)。张学良当然支持他,马上升其为团长,要他回去相机行事。

  可这个团长当的实在是晚了一点,因为等唐聚五回来就职时,他发现于芷山已经带着省防第1旅降敌了。他紧赶慢赶,只追回来2个营(省防第1旅第1团第1、3营)。

  但就是这区区2个营,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后来发展到了37个师(当时称为“路”),有24万人之多,成为义勇军中数量最多的一支部队。

  由此可知,如果东北军缺一个组织部长的话,唐兄是绝对可以胜任的。

  人多,不一定都能打仗,何况也没有这么多的武器可以供他们使用,所以辽东义勇军虽然声势浩大,但拿大刀长矛的比拿步枪的要多得多,基本打法也和辽南义勇军差不多,即围着铁路打游击,拦拦火车,炸炸桥梁,那是家常便饭。

  由于辽沈铁路被过于“关照”,南满线上曾连续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关东军甚至一度不得不考虑停止列车的晚间运行。

  除了进行铁路破袭外,辽东义勇军干得最漂亮的一件事,就是火烧沈阳东塔飞机场(原属东北军)的飞机仓库,一晚上烧掉了14架日机,把日军飞行员心疼得直掉眼泪。

  对义勇军这种在自己家门口大闹天宫的做法,关东军当然不能不管,但苦于兵力不足,只能让于芷山的伪军先出马,给他打头阵。后者也不是省油的灯,趁势跟日本人要了一批上好的军火。

  让于芷山和关东军都没想到的是,这批武器拿到伪军手上没几天,就换了主人。

  (28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9-4 2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同辽南的老北风爱把爆竹放在水桶里跟日本人玩恶作剧一样,唐聚五的辽东义勇军在对付于芷山伪军时也用上了这一招,而且更有创意。

  一是不用水桶了,用煤油桶,铁家伙一碰到炮仗炸得还要响还要欢。二是在一个固定地方放,效果不够逼真,要逼真,就得搞成动作片。辽东的这些人脑子真够好使的,他们找来了驴子,把铁桶系在驴背上。鞭炮一点,驴子马上吓得四处乱跑,听起来就好象很多人端着机枪在冲锋扫射一样。三是用来打“神经战”。辽东义勇军人多子弹少,舍不得用,晚上就拿这个在伪军耳朵边放,而且天天如此,乐此不疲,弄得跟义勇军打交道的伪军个个精神衰弱,萎靡不振,晚上不打仗的时候硬挺着,白天真打仗的时候却一个劲地要打瞌睡,结果当然不经揍。

  赖运输大队长于芷山所赐,辽东义勇军有好几支部队都鸟枪换炮,扛上了“三八式”。

  这样送法,关东军再有钱也受不了,于是便挤出一股兵力前去督战。

  伪军“贱”,日军“贵”,从日伪军的排兵阵容上也能看出来:伪军在前,日军在后。枪弹无情,一般来说,先死的总是前面的人。谁知道这些伪军打仗虽然无能,但保命却很有一套。义勇军的枪声一响,他们马上呼啦一声闪到了两边,就象事先商量好的一样默契。这可把后面的日军给害苦了,连找掩体都来不及,全都直挺挺地暴露在枪口之下。

  仅通化一战,日伪军就被打死1000多人,义勇军挖了一个超级巨坑才收拾干净。

  面对义勇军的燎原之势,关东军司令本庄繁头大如斗。

  如果克他这个“本庄”的就一个“北风”那还好说,问题是现在不止一个老北风,东西南北风,都一个劲地从门窗里刮进来,把他冻得牙齿格格作响。

  满洲真不好呆啊。

  刚刚解决马占山、李杜这些大牯牛,以为可以喘口气了,却不知从哪里又跑出来这么多义勇军,赶也赶不尽,扑也不扑灭,可怎么是好。

  当时关东军能调配的部队应该说也不算少,除铃木旅团(驻齐齐哈尔)、村井旅团(驻辽阳)以及吉辽两省的铁路守备队外,还有一个很能拿得出手的仙台师团(驻哈尔滨)以及临时客串的朝鲜龙山师团(驻锦州)。但把这些主力的非主力的部队加一块,往东北一撒,马上就不见影了,根本就不够用,依靠它们,只能勉强控制一些大城市和铁路沿线。稍微偏远一点的,就只能采取补窟窿办法。这边发现义勇军了,派部队到这边去,那边又有了,再派部队到那边去,赶场子一样地到处乱跑。

  等到占领哈尔滨,连赶场子都来不及了。哈市周围,除了李杜、冯占海余部外,也冒出了义勇军。

  看到关东军在守备上已经捉襟见肘,参谋本部决定增兵东北,实际当家的真崎次长为此大开了绿灯。

  在此期间,虽然朝鲜龙山师团已打道回府,返回朝鲜,但来了第8师团(弘前师团)和第10师团(姬路师团),一进一出,反而多出了1个师团。等到“一二八”淞沪抗战一结束,日本又迫不及待地把第14师团(宇都宫师团)调过来,这样关东军就破纪录地达到了4个师团。

  此外,关东军飞行队也得到了国内增派的4个中队,加上原有的5个中队,麾下共掌握9个飞行中队。

  给的人多,要求自然也水涨船高:不仅要打大的,也要打小的,不仅要完全控制北满,也要确保吉辽的“治安稳定”。

  那段日子,重压之下的本庄繁确实比较烦(繁),比较烦,比较烦。

  更烦的还不止这一件事,有人告诉他:李顿调查团驾到。

  (289)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9-26 1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