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环地中海古文明——美索篇(图文版)----有_的_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13: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爱情诗现保存在伊斯坦布尔(Istanbul)东方博物馆的一块泥板上,创作时间在乌尔第三王朝第四个一把手舒辛时期(男主角就是他嘛),创作背景嘛是在一次“圣婚”仪式上。
  
  圣婚是古代美索一宗教传统,圣婚hieros gamos 又译成“神婚”。神话和宗教仪式中指繁衍之神相互的性关系,是以谷物农业为本的社会的特殊信仰。
  
  但慢慢的美索人发现两神的婚姻操作起来有点困难,圣婚仪式是每年都要办的,而神就那么两个,总不能让他们每年都结一次婚吧,所以后来逐渐演变成人和神的之间的性关系(这个难度有点大了),也就是由国家一把手和女神(得是管繁衍的)拍拖或是由公主祭司跟男神幽会,以祝福人类和动植物的生产繁殖,国家(或称邦)富饶。
  
  这回操作倒是不困难了(一把手和公主祭司都会换)可主要精神又领会不了了,圣婚最讲究是练,练啥?人类最原始的极乐运动呗(神也一样)。神看不见摸不着,人神没那个可能,这就成了光说不练的假把势,所以还得改。
  
  圣婚最后改成了每年新年的那一天,一把手迎娶一位繁衍之神的女祭司。仪式场面还相当热闹,先要举行欢庆宴会,席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错了,我们中国才有这个,美索只有音乐伴奏,载歌载舞),接着双方交换礼物,沐浴更衣,然后送入洞房,再接着就该开练了…
  
  圣婚流行于美索即其周边地区(腓尼基,迦南等地),但畅销书《达芬奇密码》把圣婚也写做是犹太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就有点扯了,虽然犹太人后来定居在迦南地,不过搞圣婚是迦南人,犹太人可不好这口,而且犹太人也没有女祭司,男女之间的超友谊关系只是犹太婚姻中的亲密结合,而非什么宗教仪式。
  
  人类历史上第一首爱情诗其实就是苏美尔女祭司在圣婚仪式上当众发表的“爱情宣言”,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苏美尔人的婚姻和爱情观。
  
  既然说到了圣婚,我们还得说一下圣婚的衍生产品,神妓和庙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2: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说明的是神妓(sacret prostitutes)是宗教行业的从业人员,虽然干是跟现在小姐一样的活,但本质上和从事此类工种的其他女同志有区别。
  
  神妓是某一女神神庙的女性祭司(并非所有的女祭司都是神妓),她们中有些把自己奉献给了国家一把手,但大部分则把肉体和精神都奉献给了神庙,献身是为了拉动神庙的经济增长,所得钱财全部充公,自己并不拿提成也不参与分红,而且她们的社会地位也比较高。
  
  而庙妓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我们这里说的庙妓是特指“巴比伦庙妓”,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 ,公元前484~前425年)在他的《历史》(The Histories)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巴比伦的每一个女子在她的一生中必须有一次到阿佛洛狄忒(Aphrodite,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希罗多德这里的意思是指亚述神话中的爱神米利塔Mylitta,阿拉伯人称之为阿利拉特Alilat,而波斯人则称之为米特拉Mitra)的神殿的圣域内去坐在那里,并在那里和一个不相识的男子交媾。
  
  许多有钱的妇女自视身份高贵不屑和其他妇女混在一起,便乘着双马拉的带围帘的马车到神殿去,身后还得跟着一大群来来仆从。但是大多数的妇女是坐在神殿的域内,头上戴着妞帽;这里总是有大群来来往往的妇女,在妇女中间,四面八方都有用神子拦出来的通路,而不相识的人们便沿着这些通路行走来做他们的选择。
  
  一经选好位子的妇女在一个不相识的人把一枚银币抛向她的膝盖并和她在神殿外面交媾之前,她是不能离开自己的位子的。但是当他抛钱的时候,他要说这样的话:“我以米利塔女神的名字来为你祝福”。
  
  银币的大小多少并无关系,妇女对这件事是不能拒绝的,否则变违犯了神的律条,因为一旦用这样的方式抛出去的钱币便是神圣的了。当她和他交媾完毕,因为在女神面前完成了任务之后,她便回家去,从这个时候开始,不拘你再出多少钱,便再也不能得到她了。
  
  因此,那些颀长的美貌妇女很快便可以回去,但是那些丑陋的必须要等很长的一个时候才能够履行神圣的规定。有些人不得不在神殿的圣域内等上三四年。
  
  图352: 希罗多德头像
   希腊雅典古广场博物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0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希罗多德把巴比伦的这一“以献身为赎身”写的有鼻子有眼,细节描写也非常充分,但所谓的“巴比伦庙妓”真的存在吗?巴比伦妇女是否真的一生必须献身一次?
  
  后世(西方)把希罗多德称作是“史学之父”,认为他说的话写的东西很靠谱,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历史》中不靠谱的东西越来越多。
  
  最著名的是希罗多德在描述古埃及金字塔的时候言辞凿凿的认为是奴隶建造的,他的这一观点从《历史》成书到20世纪80年代都被认为是正确的,但在公元1990年,一个美国佬在埃及骑马摔了一跤,这一跤美国佬倒没什么大碍,却把希罗多德的理论给摔残了,后来在摔跤地发现的工人村落证实建造金字塔的是拿薪水的工人而非人们一直认为的奴隶,希罗多德的这一观点历经两千多年轰然崩溃。
  
  其实在描写美索不达米亚的时候,希罗多德不靠谱的东西更多,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的坊间传闻,而且记载的又极其混乱,总的来说希罗多德的《历史》的历史真实性比我们太史公所著的《史记》差远了。
  
  接着说“巴比伦庙妓”这档子事儿,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中对此事的细节描写相当生动,就像他两个眼珠子瞅到一样,但这些细节中值得商榷的地方还是不少的。
  
  首先来看一下希罗多德提到的巴比伦到底是哪一个时期的巴比伦王朝。
  
  我们知道,能真正称的上是巴比伦王朝的是公元前19世纪~前15世纪初由亚摩利人建立的巴比伦第一王朝,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由迦勒底人建立的只存活了88年的新巴比伦也勉强能套的上巴比伦这个称呼,不过很显然,希罗多德所提到的并不是这两个。
  
  因为这两个时期,巴比伦的爱神压根就跟亚述的米利塔扯不上关系,俩巴比伦时期的爱神是同一个,苏美尔语叫做伊南娜(Inanna),阿卡德语称作伊什塔尔。
  
  这么一来按照希罗多德的描述,“庙妓”的出现年代可以大致判定为公元前15世纪中期~前7世纪中期,这只是一个粗略的判断,要更精确的断代,我们还得再往下分析。
  
  当某一GG要跟巴比伦MM 做深入沟通前需要喊一句口号——“我以米利塔女神的名字来为你祝福”,我们不妨设想一下,要是巴比伦GG上阵的话,会以亚述女神之名喊口号吗?答案显然是不会,所以喊这一口号的应该是亚述GG,也就是说如果巴比伦有“庙妓”这一习俗,那么时间就应该是巴比伦和亚述有交集的时候,当然这一交集并不是互生情愫,送秋天的菠菜之类,而是掐架,并且还是亚述占了上风(要不怎么亚述GG能在巴比伦大搞一夜情呢?早被K回老家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3: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前13世纪,中亚述的第7个一把手吐库尔提尼努尔塔一世一举拿下了巴比伦城,亚述和巴比伦纠缠不清的暧昧关系正式开始了,所以现在我们基本可以把时间的上限定为公元前13世纪,那么下限呢?
  
  亚述神话中的爱神米利塔其实就是巴比伦的伊什塔尔,只是叫法不同,但是在新亚述时期米利塔这个名字已经很少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伊什塔尔”,新亚述的第16个一把亚述巴尼拔就曾经在一则神话中与伊什塔尔纠缠不清,所以我们基本能把时间下限定为中亚述末期,也就是公元前11世纪左右。
  
  照这么说来,所谓的“巴比伦庙妓”是在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左右,也就是巴比伦战败失去主权和领土后,由亚述人主导而产生的风俗,但综观亚述历史,并没有明确记载亚述有这类“光荣传统”,所以最大的可能是“巴比伦庙妓”并不是巴比伦人的风俗,而是亚述人对巴比伦人的一种变相惩罚。
  
  “巴比伦庙妓”的真实情况可能是这样:亚(亚述)巴(巴比伦)对抗赛的胜者亚述拿下巴比伦后,假借宗教的名义,诱使巴比伦MM自动献身(有点象小日本侵略时期的慰安妇,只是手段隐蔽并且不随军),但这一过程持续时间并不是很长(除了希罗多德的《史记》,并无其他史料有记载),慢慢的人们就把这茬忘了,后来的希罗多德不知从哪听到了这么一说,就想当然的认为这就是巴比伦的一风俗,并添油加醋的载入了自己所著的《历史》中。
  
  很多资料都把希罗多德这段描述中的“陌生男子”翻译成外国人,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跟巴比伦MM大搞一夜情的不是巴比伦的主著GG们。
  
  一般来说,当时巴比伦地区的外国人基本都是商人,数量并不会太多,而且都比较忙,没工夫去搞什么一夜情。问:一个地区或国家什么时候无所事事的外国人会暴增?答:该地区或该国战败被占领后。
  
  就像现在的美英对伊战争,使得伊拉克境内的美英等外籍人口暴增,除了掐架就无事可干的驻军于是就在占领区干起了强(和谐)奸、虐囚等勾当。这么说来,当初的亚述人的手段比起英美来高了不止一筹,同样是人,后者还是所谓的现代社会的文明人,差距咋就那么大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美尔女神
  
  庙妓这档子是否真实存在,现在只能做推测,俗话说无风不起浪,美索不达米亚不缺妓,更不缺庙,把两者结合起来,也并非空穴来风。
  
  有庙就有神,美索不搞一神教,推崇偶像崇拜,所以一般庙里都供着神,就像希罗多德所描述的那个庙,供的就是爱情女神。
  
  美索的爱神名叫伊什塔尔,在苏美尔时期,她的名字叫做伊南娜。
  
  伊南娜(伊什塔尔)的来头可不小,一般认为他是第一档次中第一顺位的大神——天空之神的安的女儿,在《吉尔伽美什》中,伊什塔尔因为追求吉尔伽美什不成便跑到老爹安那边寻求援助。还有一说伊南娜是第二档次的大神——月神南那和他老婆宁格儿(Ningal)的女儿(月神南那可是雄性,诸位不要一看到月亮脑壳中就浮现出嫦娥MM的翩翩身姿,条件反射地认为在月亮上折腾的都是女同胞)。
  
  伊南娜身份基本等同于希腊神话中的阿佛洛狄忒(也就是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和雅典娜(罗马名字叫弥捏耳瓦Minerva)的结合体。
  
  我们知道在希腊神话中,阿佛洛狄忒漂亮得一塌糊涂,还曾经夺得过首届“金苹果”杯选美大赛的冠军,并间接点燃了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做为最高神宙斯的女儿,分管人间的爱情工作,被称为爱神和美神。
  
  伊南娜同样分管爱情(性爱和繁殖)工作,在美索地区也有不少的神庙,虽然这些神庙现在都成渣了,不过难保有人不会复原重建(萨达姆就曾经想要重建巴比伦城,不过现在没机会了),搞个游玩项目为旅游事业添砖加瓦。如果真能重建,大伙中又能有人亲历参观游玩,那么在这里,我得给大伙提个醒,如果不是某些超女的粉丝,还是放弃“以苏美女神之名许愿”的念头吧。
  
  有机会拜拜阿佛洛狄忒,为自个儿的爱情图个吉利,那倒还不错,毕竟阿佛洛狄忒是实打实的爱神,而且还是个大美女,不过伊南娜却不是这样,虽然也管爱情,但美索人对伊南娜的称谓是“充满阳刚之气的女神”,中性之神管爱情,不拜也罢。
  
  其实伊南娜除了分管爱情外,同时还兼管战争,就象雅典娜一样,都有一个战神头衔。不过话说回来,美索人把爱情和战争结合起来创造了伊南娜,还是相当贴切的,爱情嘛,本来就是两个人或多个人(多角恋)的战争,虽然没有硝烟,但极其残酷,拿个亚军都没奖。
  
  伊南娜在抓爱情和战争两个大头的同时,在人间还从事着管理(椰枣)仓库、放牧、丰收等工作,除了这些本职工作外,伊南娜还把她的工作开展到了阴曹地府。
  
  苏美尔神话《伊南娜降至冥府》就叙述了她怎么试图从她的姐姐埃里什基伽尔(Ereshkigal)手中夺取阴间的统治权(不过没成功)。后来的巴比伦神话中名字已经改为“伊什塔尔”的伊南娜又去趟阴间,只不过这次不是去夺权而是救情人坦姆兹(即杜木兹,种子和植物保护神)去了。
  
  虽然伊南娜(伊什塔尔)性格暴躁偶尔还会出出墙(跟吉尔伽美什的一段不了情),但她心地善良,管的大都是好差事(爱情,丰收等),所以很受美索人民的爱戴,神庙盖了一座又一座,拜的人也一拨接着一拨。
  
  对伊南娜(伊什塔尔)的崇拜在新巴比伦时期到达了顶峰,那时的伊什塔尔红遍了新巴比伦的每一寸国土,因为星宿崇拜的发展,伊什塔尔的人格被去除了,升级到了无所不在无所能的神灵,人间的形象也被淡漠,取而代之的星宿形象,伊什塔尔即为金星(跟维纳斯代表的星宿一样)。
  
  新巴比伦时期有关伊什塔尔最著名的建筑就是“伊什塔尔大门”,一座极其美丽并且相当神秘的大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之门
  
  19世纪之前,“巴比伦”这个名字虽然知名度不小(全拜《旧约》所赐,因为其中写到了“巴比伦之囚”),希罗多德就曾宣称他曾经到过巴比伦城(新巴比伦时期),并使出吃奶的劲把新巴比伦城猛夸了一通:“在我们已知的世界中,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可以与它的辉煌相比。”
  
  这个“已知的世界”基本指的就是环地中海地区,就象所谓的“世界七大奇迹”一样,范围都局限在地中海一线,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是希罗多德很无奈的没有瞧见罢了。
  
  巴比伦城名声虽大,但到现场实地参观的人极少,更不用说进行系统的考古了,一般的旅行者到了那也就短暂停留一下,绕着废墟转个几圈,积累一些回老家吹牛摆显的资本,其他什么正事都不干,这一情况从12世纪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初期。
  
  公元1811年,一个26岁的年轻人来到了巴比伦城遗址旅游,同时也带来了让这座辉煌古城重见天日的希望。
  
  这个年轻人名叫克劳迪厄斯•詹姆斯•里奇(Claudius James Rich 1786-1821),可是个神童,9岁就开始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叙利亚语、土耳其语、迦勒底语和一些汉语,整一个语言天才。凭着扎实的语言功底这哥们17岁的时候就被招入了东印度公司。
  
  里奇除了对语言感兴趣外,对古文明的兴趣同样不弱,1808年刚渡完蜜月的里奇被任命为公司驻巴格达代表,当时他正好在研究美索历史,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于是就有了三年后的那次出游。
  
  里奇在1811年到巴比伦城遗址旅游观光的成为要远大于考古,他带了一个老婆,两个侍女,13个印度武士,一队轻骑兵,一尊加农炮(由一架马车拉着)和70头载货的骡子,浩浩荡荡的从巴格达往南跋涉80公里,历经两天,来到了巴比伦城遗址。
  
  这时的遗址因为没经过系统的发掘,可看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参观完几个庞大的土丘后,里奇花了十天时间对这些土堆做了估量,步测并绘制了草图,并给每座小丘都命了名,同时还收集了一些带字的砖。
  
  结束了这次愉快的旅行后,里奇出了一本书,6年后里奇重回巴比伦检验第一次所做的测量,之后又出了一本书,这两本书都是描述里奇对遗址的勘测,并没有任何的发现和假设,不能算是历史或考古类书籍,但这两本书把大众的好奇心都引了出来,也给他赢得了学者们的尊敬。
  
  不过可惜的是1821这位探索巴比伦城的先行者就因为在伊朗照料传染病人时感染霍乱,医治无效,崇高地去世了,他对巴比伦城的探索也在这年永久地停止了。
  
  图353 里奇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7 12: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里奇到下了,千百个考古学家不久后就站了起来,这些专业人事继承了前辈草根考古学家里奇同志的遗志,继续对巴比伦进行考古研究工作。
  
  在这些考古学家中,最致命同时也是收获最大的是德国考古学家罗伯特•科尔德威(Robert Koldewey 1855-1925),“伊什塔尔大门”就是他发现的。
  
  科尔德威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考古博家,他先后在柏林、慕尼黑和维也纳学习建筑、考古和历史。
  
  1882年,他曾经考察小亚的古城阿索斯(Assos),1885年挖掘爱琴海东部的列士波斯岛(Lesbos,希腊女诗人莎孚的故乡)。1887年,受柏林皇家博物馆之托,在巴比伦尼亚地区挖掘了两处遗址,后来又在叙利亚、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挖掘。這些考古发掘工作虽然没什么收获,但却使科尔德威积累了丰富的考古经验。
  
  科尔德威发掘巴比伦城的冲动来自他1887年的一次旅行。在这次巴比沦两日游中,科尔德威无意中拣到几块色彩鲜艳的破釉砖,也就是这几块破砖引起了他的兴趣,但直到十年后,科尔德威才有机会对巴比伦遗址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是科尔德威自己搏来的,他1897年再次回到巴比伦遗址后,发现了更多的蓝色,红色,黄色和白色的残砖,凭着这些残砖,科尔德威获得了自己单位(柏林皇家博物馆)上司的许可,带齐人马开到了伊拉克。
  
  1899年3月26日,晴(纯属废话,除了抢救性挖掘,下雨天没人去考古,再说巴比伦城遗址那下雨的时候很少),科尔德威的在卡斯尔(幼发拉底河附近的一座长达1.5公里左右的土丘,即传说中的巴比伦皇宫所在地)以东挖下了第一条探测性壕沟。
  
  在发掘初期,科尔德威和他的子弟兵们就有了重大发现,一条被科尔德威命名为“盛典大道”(Processional Way 即伊什塔尔大道)的“圣路”被挖了出来。
  
  图355 科尔德威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3: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盛典大道”的建造规格相当高,底下是一层泥沙和卵石,上面铺砖和沥青,最上层是90厘米×90厘米的白石板铺地,并有红色角砾岩(breccia)镶边。这条宽约22米的圣路“圣路”并不水平,而是由外向内抬升,最高点比周边平原高出了大约12~14米。
  
  每当新巴比伦的新年来临,“盛典大道”就象我们黄金周的旅游经典,满处都是人,在新年庆典的最后一天(新巴比伦的新年庆典总共11天),由国家一把手和马都克神像(分坐两辆战车)打头,成群的祭司和其他神像紧紧跟上,广大劳动人民断后的游行队伍欢快的在“大道”上徜徉着,沿着“大道”走上一个来回就预示着人民群众来年的分手得到了保证,马都克的力量再次被肯定,一把手也可以安安心心的继续干下去了。
  
  “盛典大道”两旁是两道平行的长约180米,宽约18米的墙。这两道墙以耀眼的蓝色为底色,墙上的中楣由彩色釉面砖组成,并且每道墙上各有约60头,由红,白,黄组成的狮子,狮头一律冲着“圣路”的终点,看起来就像两支排列整齐的狮队正威武的朝着这座城市进发。据推测,这两道相当牛叉的曾经高达10米。
  
  也就是在这条“圣路”的石板的内侧,科尔德威发现了一个令当时世界为之惊呼的名字“尼布甲尼撒,巴比伦之王”。
  
  尼布甲尼撒(二世)老兄因为亲手炮制了“巴比伦之囚”而声名远播,但之前大多数人只是把他当作是《旧约》中虚构的人物,直到科尔德威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重大发现,人们才把想象中的人物同实际划上了等号,科尔德威的发现无疑为《旧约》的历史真实性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连着这条“盛典大道”的唯一一个城门就是传说中的“伊什塔尔大门”。
  
  图366 “盛典大道”遗址
  
  
  
  图367: “盛典大道”复原模型
   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讲“伊什塔尔大门”之前,有必要先粗略说明一下巴比伦城的规模和布局。
  
  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巴比伦城的遗址,也就是科尔德威挖出来的是尼二同志改建的巴比伦新城。新城呈南北长,东西的方形,周长约18公里(北城墙约5.6公里,南墙约5.2公里,东墙约3.4公里,西墙约3.2公里)占地面积约10平方里。
  
  以现在的标准来说,一个面积只有10平方公里的实在不咋地,但以2600年前的标准来看,巴比伦的大小在世界各城中的排名还是很不错的。
  
  比较一下当时(公元前7世纪末期)世界上其他地方城市的规模,离的最近的亚述帝国的首都尼尼微(不过已经在公元前612年被新巴比伦联手做了),“生前”最大占地面积为约7.5平方公里;稍微远一点的从不消停的耶路撒冷城也就一平方公里左右。
  
  不过这一时期(春秋)我们中国的城市开始发力了,因为大伙都把西周的城市等级制度放在了一边(俗称的“礼崩乐坏”),诸侯们打心底里不把周天子当干部,有了钱的诸侯们大搞城市建设,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找几个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还真不难。
  
  虽说我们中国的城市规模已经赶超了巴比伦城,不过要论综合势力的话,还是巴比伦城牛。
  
  巴比伦城的城墙一般分内,外,两。外墙是黏土墙,厚度3.3米~7.8米,高度8米以上,四匹马力的“悍马”在上面想怎么开就怎么开,加速,转身一点都不困难。内城墙离外城墙10多米,厚度也有7米多,用土砖砌筑。
  
  制砖的材料一般来自幼发拉底河岸的淤泥,工人们只要把淤泥装进木模中,再利用环保性型的能源--太阳能把砖晒干就行了。因为在装泥入模的工程中工人需要用手拍制成形,所以我们至今还能看到2600年前的迦勒底工人们在砖的背面留下的指纹。
  
  内城墙每隔44米有一座塔楼,全城共有360多座。沿内城墙外面有宽约20米到80米不等的护城河环绕,并安置有一套复杂的放水机关。围在护城河区域大概有7~8平方公里,据估计,里面的人口约为20万。
  
  有些地方为了保险还加了第三道城墙,厚3米多。外城墙,护城河,内城墙,第三城墙,整一个十足的四保险,要想强行攻下,难!很难!非常难!
  
  图368: 巴比伦城遗址(1932)
  
  
  
  图369: 巴比伦城复原图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2 13: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设想一下,如果有某些不怕死的强行跟巴比伦动粗是什么后果。
  
  首先,大队人马开到外城墙下,遭到一轮弓箭板砖伺候,运气不好的已经急着跟上帝他老人家喝茶去了,剩下没挂的继续动粗,投石的投石,放箭的放箭,搭云梯的搭云梯,撞门的撞门,当然还有一些一时激动撞墙的,好几管齐下,终于幸运的在付出重大伤亡之后,攻破了第一关,至于是爬上墙了,撞开了门了还是轰塌墙了(这个可能性最低)就不假设了。
  
  下面进入第二关,本来风平浪静护城河突然波涛汹涌,海啸来了?当然不是,是放水装置起作用了,一浪接一浪的拍向了过了第一关的勇士们,虽说淹死人的可能性不大,不过被水这么冲着的滋味可不好受,本来积累起来的自信去了大半。
  
  丧失大半信心的人们等着盼着水赶快放完,可实在不巧,这些水全是来自幼发拉底河,而且迦勒底人引水又很方便,因为幼发拉底河这会正欢快的在巴比伦城内流淌呢。
  
  这回真没招了,水不退连二墙都接近不了,能别说三墙和内城了,除非这些人都在我们中国进修过武术,练得一身踏水前行,飞檐走壁的好本事,如果没有,还是留着小命要紧,撤吧。
  
  这么看来,如果按平常的攻城套路,迦勒底人只需用外墙和护城河就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遭围困打消耗战也不怕,城里有的是粮食,时间一长,城里的没被饿死,城外的可就撑不住了。看起来固若金汤的巴比伦城永远没有被拿下一天,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就是因为这个例外使得新巴比伦王国只存在了短短的88年就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了。
  
  这个例外我们以后会详细讲到,现在继续考古巴比伦城。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9-28 00: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