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3 天前 |
---|
签到天数: 96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楼主 |
发表于 2022-12-9 15: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片段三 二〇〇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志诚,这星期工作忙碌吗?”
“普通吧。”
阎志诚坐在诊疗室的粉蓝色沙发上,简单地回答白芳华医生的问题。经过半年的诊治,白医生感到阎志诚渐渐卸下那副厚重的装甲,见面时不再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可是,即使白医生亲切地称阎志诚作“志诚”而不是“阎先生”,她知道自己仍无法冲破对方心理上的那道防线。
这半年来,白医生跟阎志诚谈过很多不同的话题,逐渐理解阎志诚的性格、态度、想法,可是在关键的部分,阎志诚还是拒人于千里之外。每次白医生想了解阎志诚的过去,或是探究他心底的创伤,阎志诚都会回复第一节治疗的模样,变回冷漠沉默。
白医生从纪录知道阎志诚唯一的家人──他的父亲──在一宗交通意外中丧生。当时阎志诚只有十二岁,幼时母亲病逝或许已留下童年阴影,更糟糕的是,他的父亲在他的眼前去世,那场交通意外中,阎志诚也在事发现场。距离只差一公尺,时间只差数秒,阎志诚便跟父亲踏上不同的道路,生死相隔。
面对家人惨死,自己又差点丧命,这是典型的PTSD的成因。不过白医生不明白,为什么阎志诚会在半年前惹事生非。经历创伤的病人会在事发首三个月出现症状,延后发作的病例不是没有,但数目很少。另一个想法是阎志诚从十二岁开始便患上PTSD,一直秘而不宣,在没有治疗下孤独地奋战,经过差不多十年的光景,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怪物膨胀,因而作出暴力行为。
有专家为创伤性压力反应列出四个时期,分别是“呐喊”、“逃避”、“侵扰”和“完成”。呐喊期是当人面对创伤时最早经历的阶段,就如同字面所说,受害者会感到震惊和恐惧,内心产生激烈的不快情绪,令人很想高声呐喊。有些人在意外事件发生后表现冷静,并不是跳过了呐喊期,只是心理上暂时压抑了情绪,经过一段时间后──例如因灾祸失去家人,回到空洞洞的居所时──便会爆发。
经过呐喊期,便会进入逃避期。人们会逃避真相,尝试以一种否定的心态去无视现实。例如被强暴的女性会假装事件没有发生,或是刻意不想某些经历,尝试维持原来的生活。和真正从创伤康复的人不同,陷入逃避期的人并不是真的回复本来的生活,只是以一种“忘掉便可以继续活下去”的态度去过活。他们对事件会避而不谈,就像阎志诚一样,以悲观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逃避期之后是侵扰期。创伤的回忆会重现脑海,即使个人不断逃避,记忆还是会侵袭平静的内心。人们会受这些回忆影响变得情绪不定,过度的焦虑、暴躁、抑郁等等会表现出来。有些人会陷入一种叫作“过度醒觉”的状态,就像草原上的动物,无时无刻警戒着捕猎者的攻击。有人变得忧心忡忡,有人会容易动怒。暴力倾向其实是一种防卫机制,是因为一个人误以为自身有危险,从而作出还击。像那些患上PTSD的退役军人,他们犯下杀人罪,往往是因为在战场上恐惧被杀的回忆侵扰他们的意识,结果错误地把杀意放到其他人身上。
最后的是完成期,或是称作“熬过而完成”的阶段。当人能够正视创伤,以客观的角度和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克服障碍,便能真正度过创伤带来的压力,完全康复。一部分人能自行经过这四个阶段,甚至快速地跳过中间的逃避期和侵扰期,从创伤中复元,可是PTSD的患者便会卡在第二期或第三期之中。
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的患者,往往会在逃避期和侵扰期之间游走,在因为过去的片段闪回,令自己变得困扰后,可能回到逃避期,再一次否认现实。心理治疗师的工作,就是要帮助患者离开这些迷宫,向着完成期迈进。
白医生估计,阎志诚现在是回到逃避期之内。或许阎志诚曾在半年前经历过侵扰期,变得暴躁,可是她又觉得不对劲,因为他很快回到逃避期,以回避问题的态度来跟白医生见面,这半年来他亦没有表现出第三期的征状。
她作的另一个猜测,是阎志诚有“解离”的症状。
面对创伤压力的患者,有可能进入一个极端的状况,不单逃避过去,甚至把意识抽空,以“离开”的角度去观看自己。
接受白医生治疗的另一位病人,便有轻微的症状。许友一警长因为目睹同僚殉职,自己命悬一线,白医生发现每次跟他谈到那段经历,他也会不期然略过,或表示忘记当中的细节。这并不是许警长刻意隐瞒,而是因为意识为了防止二度侵害,自动把当中的片段封锁。有部分人从PTSD康复后仍遗留相关的症状,不过,“解离”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是意识的自我保护机制,就如一些人会以发白日梦来舒缓工作的压力,只要不影响生活便没有问题。
只是,白医生认为阎志诚的“解离”征状具有摧毁性。她怀疑阎志诚解离出一种“理想的身分”去生活。
资料上说,阎志诚的父亲是位特技演员,而阎志诚中五毕业后便从事相同的职业,即使他本来的成绩不错,有足够资格继续进修。他就像是为了继承父亲的志向而存在,把本来的自我埋藏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