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11: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1)
  
  斗伯比回到楚都之后,见到楚武王后,劈头就说道:“一定要增派军队。”楚武王一听,有没有搞错?还增派军队?楚国的军队全部开赴前线了,拿什么来增援,怎么一向精明的斗伯比今天也犯糊涂了呢?
  楚武王没有理会斗伯比,回家后,他将这事告诉夫人邓曼。楚武王这个人的生活还挺幸福的,他的夫人邓曼,是来自邓国,这个女人颇为聪颖,她听完之后,对楚武王说:“斗伯比难道会不知道楚军已经全部出征了吗?他的意思,并不是说征罗战争,楚军的人数不够多,而是认为屈瑕会因为以前的功劳而骄傲自满,如果大王不对他督察与戒饬,那么他就会在作战过程中失去警戒防备之心,这样一来,必遭败绩呀。”
  楚武王一听:还是夫人高见,原来是这么回事,可是斗伯比怎么不当面跟我讲清楚呢?为什么要让我打哑谜似的呢?看来斗伯比是不想在我面前说屈瑕的坏话。楚武王赶紧派人前去追赶屈瑕,准备传达口谕,警告他不得骄傲自满,但是最后没有能追上大军。
  
  楚军的这次军事行动,准备时间过长,而且其意图也过早暴露,所以罗国早就做好了抗击楚军的准备,使得楚军的行动失去了战役发起的突然性。
  为了击败楚国,罗国派出情报专家伯嘉,单枪匹马三次前往楚军驻地附近,侦察楚军的动向,所以罗国对楚军的人马、装备、行动了如指掌。这位伯嘉可以称得上是春秋时期有史料可查的最早的谍报人员了,他非常出色了完成任务。
  为了增强军事实力,罗国又派人联系了卢戎(南蛮的一支),请求卢戎出兵共同抗击楚国。
  可是楚军的统帅屈瑕根本不将罗国放在眼里,强大的楚军在这些年的南征北战中,从未逢对手,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个小小罗国,怎么抵挡得住楚国的铁军呢?所以屈瑕连对部将的意见也懒得听了,他下令:“谁要提什么意见,就得受罚。”这样谁也不敢开口说话了,军队与其说在进军,不如说象是游山玩水,根本不相信罗国会有反击的力量,全军弥漫着一种过度的乐观主义,松松散散的,抵达了鄢水。
  在渡过鄢水后,楚军的阵容更加混乱,而且毫无警戒心,他们认为罗国军队应该是龟缩在都城中,等侍他们发起进攻。然而罗国的侦察兵却密切注视着楚军的一举一动,正当楚军失去战斗队形且没有任何防备之时,罗国与卢戎联军决定趁机对楚军进行突击,兵分两路,从两面对楚军形成夹击之势,楚军虽然是百胜雄狮,但此时却混乱不堪,被联军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楚国是个尚武的国家,武士们的荣誉感特别强。统帅屈瑕遭此大败,羞愧难当,在荒谷自缢身亡。其余将领纷纷将自己囚禁起来,听侯楚武王的处罚。楚武王说:“我不能怪诸位将领,全是我的过错。”下令赦免所有的将领,看来楚武王不失自知之明。
  这是楚国所遭遇到的第一次惨败。
  遭此重创之后,楚武王认识到尚未具备足够的优势来剿灭周围的反楚势力,于是将重心转向内政治理,提高军队素质上,这样将近十年时间,楚国与周边各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11: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2)
  
  到了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在位第五十一年),周天子(周桓王已经去逝,现在的周天子是周庄王)召见随侯,再次提起楚国自立为王的旧事,周庄王为此事又狠狠地责备了随侯。
  这事传到楚国后,楚武王很愤怒,认为随侯背叛自己,于是决心对随国进行军事打击。《左传》记:“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杜预的注解是:“尸,陈也,荆亦楚也,更为楚陈兵之法。”孑就是戟,是一种新武器,兼有勾与刺两种功能。这说明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楚国在军事思想上与军事装备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到底楚军的排兵布阵有什么新的特点,史书上没有记录,纵观楚军以前的战役,如蒲骚之战、伐绞之役,其特点都是强调机动灵活的战术特点,但是在征罗之战中,暴露出了楚军的作战阵形上存在很大的缺点,阵形易混乱,在遇到敌军突袭的情况下缺乏应变措施,所以这次楚军在排兵布阵上,应该是吸取了征罗之战中楚军的教训。而在军备上,楚军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换代,武器以戟为主。从以上可以看出,楚武王为楚国的军事改革费了不少心机。
  在出发之前,楚武王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差了,唉,毕竟年迈了啊,这是他担任楚国君主的第五十一个年头了,岁月衰老了身躯,虽然在他心里,他仍然壮志凌云。但他的心跳得厉害,大概是患有心脏病,然而倔强的他还是选择统亲率大军出征,临行前,他向挚爱的妻子邓曼说:“我心跳。”
  邓曼叹了一口气说:“夫君的福禄怕是到了尽头了。大自然的规律,满盈则亏。大王临战之际,突然心跳得厉害,大约是祖先们的英灵在召唤了,如果大王薨于途中,出征军队能不遭到损失,这也算是国家之福了。”
  楚武王听了夫人的一席话后,也没有生气,他突然想起五十多年前的往事,当时他的哥哥、楚国国君熊眴去世后,君位由熊眴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儿继任,但他熊通却发动兵变,杀死侄儿,自立为楚君。在这五十年时间里,他南征北战,开疆拓土,自立楚王,与周王分庭抗礼,一生之事业,何其壮也,就算这是最后一次出征,作为一名君王与武士,死于征战之途,亦死得其所也。
  
  果不其然,楚武王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由于心脏病发作,死于征途中。
  由于楚武王病死,楚军必须要尽快地撤回国内,但是这时楚军已经渡过汉水,一旦消息走露,随国及同盟国将乘机发动反击,那么楚军的处境就十分不妙了。楚国宰相(令尹)斗祁与军事总长(莫敖)屈重经过商量后,决定封锁了楚武王去世的消息,继续率军深入随国,如果能迫降随国最好,即便不能,也炫耀兵威一下,再徐徐退兵,令随军不敢贸然进攻。
  这是一次大胆的以进为退的欺骗战术。
  在斗祁、屈重的指挥下,楚军在溠水搭设浮桥,渡河后在随国境内修筑起军事营垒,制造要在随国境内持久作战的假象,随后兵临随国都城之下,随国举国震恐,派出使者要求与楚国和谈,军事总长屈重以楚武王的名义,进入随国的都城,与随国国君签订盟约,然后井然有序地退兵。这次军事行动楚军在元首中途病逝的不利情况下,利用各种手段迷惑随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目的,也可见楚武王十年的整顿军队,使军队的素质大大提高。
  西渡汉水之后,斗祁与屈重才正式宣布楚武王的死讯,随侯得知消息后,后悔莫及。
  楚武王在春秋之初,是可以媲比郑庄公的一代雄主,其在位达五十一年,南面称王,对周围诸侯国采取政治攻势与军事打击双管齐下的方针,使得楚国在南方一支独秀,并且实力已可以和北方周王国的各路诸侯争霸。从此,楚国进入了全盛的时期。
  
  (下一节《子承父业》)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11: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3)
  
  三、子承父业
  
  楚武王熊通死后,他的儿子熊赀继任王位,史称楚文王。
  楚文王也是一位雄才大略之君王,他继承父亲的事业,并开始将楚国的势力向中原地区渗透,从此楚国成为中原诸侯的心腹之患。在楚武王时代,楚国的势力一直仅限于淮河以南,这只南方巨鳄现在开始露出锋利的牙齿,随时准备游向淮河的北岸,将这里的诸侯国一口吞食进巨大的腹中。
  申国成为楚国的第一个猎物。
  申国在国际上名声不佳,因为当年正是申侯勾结犬戎,进攻镐京,导致骊山之变,周幽王被杀,而后才有平王东迁,开始了东周时代。申侯失道寡助,就算遭到楚国的进攻,其他诸侯国也会幸灾乐祸,袖手旁观的。
  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二年),楚国出动大军,向北挺进。从楚国到申国,要经过邓国,楚文王要向邓国借道。
  楚国与邓国的关系有些复杂。十五年前,由于巴国使团与楚国特使在邓国境内被一伙强盗所劫杀,导致楚国与邓国爆发战争,那场战争邓国战败,所以两国的关系一直比较紧张。但是楚文王的母亲邓曼是邓国人,而且与邓祁侯的夫人是姐妹,这使得邓祁侯不看僧面看佛面,于是便同意让楚国军队过境。
  邓祁侯的这个决定,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他解释说:“楚王是我外甥。”不仅如此,他还设宴款待楚文王。
  当时邓国的实力派大臣骓甥、聃甥、养甥三人暗地里对邓祁侯说:“楚王现在自投罗网,我看不如乘此机会,把他给杀了。”邓祁侯听了吓一跳,说道:“那怎么行呢?”
  聃甥、养甥这两个人曾经跟楚国人打过仗,打输了,所以对楚国是怀恨在心,唆使道:“楚王是邓国的心腹之患,日后灭亡邓国的,必定是这个家伙。如果现在不趁早动手杀了他,以后还会有机会吗?这是天赐良机啊!”
  邓祁侯拂然道:“我要是这么做,定会被所有的人所唾弃。”
  
  邓祁侯不愿做有违仁义之事,楚文王在邓国稍作休整后,率军北进,抵达申国。与楚军协同作战的,还有巴国的军队,申国焉能抵挡住楚国的百战雄师,在楚军的打击下,很快就投降了,被楚国所吞并。
  楚文王在打败申国之后,返回途中,果然向邓国发动进攻。看来楚国甘愿自称南蛮,果然颇有蛮夷之风,邓祁侯破费款待楚文王的结果,就是引火上身。在楚军的突袭下,邓国损失颇大。其实楚国灭了申国之后,其矛头必定要指向邓国,只有攻占邓国,楚国才能将申国与邓国的土地连成一片。
  邓祁侯这下子真想破口大骂楚文王,可是骂也没有。后来孔夫子一语道破——春秋无义战,一切都是利益的博奕。
  
  当年楚武王曾经说:“我是蛮夷,如今中原各国都背叛了天子,互相攻伐杀戮,我有军队,想来参与中原的政事。”这句话,可以视为楚国的大政方针。
  北进中原,是楚武王的理想,但是他生前没有能够实现这一目标。中原的齐国、鲁国、宋国、郑国等诸侯,实力要远远强于南方诸侯,所以楚国人并不敢贸然向中原挺进。
  楚文王六年(公元前684年),机会送上门了。
  在淮河北岸有两个姬姓诸侯国,一个是蔡国,一个是息国,这两个国家原本关系不错,但是这一年,出现了一件事。蔡国的国君蔡哀侯娶了一位陈国的女子为夫人,息国的国君息侯娶了蔡哀侯夫人的妹妹,称为息妫。息妫从陈国出嫁到息国,路过蔡国时,蔡哀侯想见一见自己的小姨子,就把她挽留在蔡国小住几日。没想到蔡哀侯见自己的小姨子年轻貌美,不由得言语之间,流露出轻佻之情,大概是想勾引小姨子吧。
  息侯得知此事后,心里非常生气,想着蔡哀侯竟然想给自己戴绿帽子,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呢?一定要想办法报复一下。可是息国只是一个小国,如果出兵进攻蔡国,不一定能占什么便宜,再说这件事也不能公开,否则被人笑话。怎么办呢?息侯想了一个借刀杀人的伎俩,他派人前往楚国,对楚文王说:“您假装出兵攻打我国,到时我向蔡国求援,您就可以在半途中袭击蔡国军队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11: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4)
  
  楚文王本来就雄心勃勃欲向淮河以北扩张,一听息侯这一番话,那心中真是暗自高兴,马上拍胸脯爽快地答应下来。
  九月,根据原定计划,楚国与息国上演一出双簧戏,楚军佯攻息国,息侯假装向蔡国求援。蔡哀侯虽然有些好色,但还是义不容辞地率军前往援救息国,他根本没有料到这居然是息侯所设下的一个巨大陷阱,等蔡军行进到莘地时,在此埋伏已久的楚军迅速将蔡军分割包围,蔡军大败,蔡哀侯被楚国人所俘虏,被押往楚国去了,不久后,楚文王释放蔡哀侯。
  
  息侯出了一口恶气。他自以为报复了蔡哀侯,而实际上,他是最大的傻蛋了。
  息国临近楚国,而楚国对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虎视眈眈,息侯为报自己私仇,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出卖蔡哀侯,这意味着失去蔡国这个盟友,更严重的是,他很快便遭到蔡哀侯的报复了。
  蔡哀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想出借刀杀人之计。他被俘虏到楚国之后,跟楚文王说,息侯之所以这样报复我,就是因为我多看了息夫人几眼,息夫人的美貌,真是天下无双,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可惜嫁给息侯这样的小人,只有楚王这样的英雄才配得起息夫人嘛。
  英雄难过美人关。楚文王听得心神荡漾,心里捉摸着要怎么样把息夫人搞到手,要不能得到息夫人,枉作天下英雄了。
  公元前680年,楚文王率一支军队进入息国,谎称准备北上进攻蔡国,息侯听了十分高兴,设好酒好菜,款待楚文王。正当觥筹交错之时,喝得醉熏熏的息侯忽然听到外面有乒乒乓乓的声音,再一听好象是兵戈交错的声音,心里正纳闷,这无端怎么有人打架了呢?还没想明白,就看到一队楚军杀了进来,息侯心里一惊,忽然醉意全消,他抬头看到坐在对面的楚文王狡黠的眼光,然后心里全明白了,这是生命中的最后一眼,几把利刃刺入他的身体,他哼了一声,倒毙在血泊之中。
  息国就这样被从地图中抹去了。
  
  当息妫站在楚文王面前时,楚文王震惊了,他感到了一阵耀眼的光芒,美得无法用语言描述,只是暗地里心想:为了她,我宁愿与全世界为敌。
  男人雄心的极至,在于征服世界,但有时又轻而易举地被女人所征服。
  此刻楚文王明白了蔡哀侯贪婪的眼光,息侯的醋意,这些个王公贵人,无不倾倒于美人的罗裙之下。西方人有句话,如果埃及艳后克利奥佩特拉的鼻子短一点,将会改写罗马的历史;当伊利亚特人远远望见美女海伦时,轻轻叹了一声,为这个女人而战,值!人类的贪婪之心,在此时此刻,象火山般爆发出来。
  从息国灰飞烟灭的那一刻起,息妫成为楚文王的女人。她的命运跌宕起伏,而随之起伏的,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而是几个国家的命运,在男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漩涡中,女人的背影依稀可见,这一切,难道是美丽惹来的祸?
  息妫为楚文王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杜敖,一个叫熊恽,日后熊恽成为楚成王,也是楚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王之一。国破夫亡,息妫郁郁不乐,热恋中的楚文王想尽一切方法,也没有能够讨得美人的欢心,甚至息妫从来不主动跟他说一句话。楚文王简直绝望了,他以几近哀求的语气说:“怎么样才能让你快乐起来呢?”
  息妫没有看着楚文王,她的目光停留在天边的浮云上,轻轻地说:“我一女侍两夫,纵不能死,又有何言呢?”
  楚文王心想,息国之亡,都是因为蔡哀侯的一番话所导致的,看来要讨夫人的欢心,就得报复一下蔡国。看来人都会自己的所作所为寻找一些借口,明明是楚文王把息国给灭了,偏偏要把这帐算到蔡国人头上,真是欺人欺己。但楚文王也管不得那么多了,他率领大军向蔡国发起进攻,大败蔡国。
  这是因为这个女人而爆发的第三场战争了,但并不是最后的一场,这位传奇女人的故事,留待后文继续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2-31 11:2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5)
  
  楚文王灭息伐蔡,中原诸侯国已经深刻察觉到了南方楚国的巨大威胁。
  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的诸侯国对楚国更是畏惧如虎,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再次大举出兵,进攻邓国。邓祁侯跟楚文王套亲戚关系,这个外甥却不给面子,邓国在楚军的强攻下,最终被吞并。
  但是过快的扩张,也给楚国埋下了隐患。
  在灭邓之后的第二年,一场事变,使楚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困境,几乎葬送其霸业。
  事情还要从楚文王伐申国时说起,当时巴国作为楚国的盟友,参加了伐申之役,但是巴国人的卖力表现,却换来了楚人对他们的恐吓,愤怒的巴国人起而反叛楚国。
  公元前676年,巴国军队进攻那处(地名),那处的居民多是权国人,在楚武王时代,楚国吞并权国,将其居民迁移到了那处,并派阎敖镇守。
  那处的百姓本来对楚国人对心怀不满,当巴国军队进攻那处时,当地的百姓起而响应,那处军政长官阎敖见局势无法收拾,便私自逃跑,他游过涌水,逃回楚国都城。
  那处失守后,楚文王大怒,下令处死阎敖,这个严厉的处分,激起阎敖族人的不满,并很快发生叛乱。
  楚国内有叛乱,外有巴国军队的进犯,一时间内忧外患并起。
  
  巴国军队占领那处后,继续进攻楚国。
  公元前675年春,楚文王在镇压阎敖族人的叛乱后,率军迎战巴国军队,经内乱后楚军元气大伤,楚文王居然出乎意料地被巴国的军队击败,当他狼狈不堪地撤回都城时,竟发生一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
  楚都的卫戍司令是鬻拳。这个人是个悍勇、不怕死的人,也是个怪人,他以前曾经在一些事情上与楚文王意见相左,楚文王不听他的建议,他一怒之下,操起一件武器,威胁楚文王。楚文王见他动真格,心里有些发毛,就只好顺从鬻拳的意见,可事后鬻拳说:“我用武器威胁君王,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为了谢罪,他自残双腿。楚文王认为鬻拳是一个忠君的勇士,便让他担任楚都卫戍司令。
  可是当楚文王被巴军杀得大败而回时,鬻拳竟然下令不打开城门。这件事很令人不解,大约是因为鬻拳这个人是一个固执的武士,认为即便是国君,吃了败仗也是耻辱,应该要继续战斗,直到胜利吧。总之,楚文王被阻挡在都城之外,进不了城了,这种事在后世的专制时代就是匪夷所思了。
  楚文王进不了城,怎么办呢?他只好带着军队,前去进攻黄国。黄国军队不是楚军的对手,楚文王指挥大军,击败了敌人,赢得了一场胜利。但是在回师途中,在湫地,他病倒了,几个月的跋涉与战斗,又正值雨季,可能得了风寒,他一病不起,于六月十五日死去,总计在位十五年。
  鬻拳安葬楚文王后,自认为文王之死,他负有很大责任,便自杀以谢罪。楚国是一个勇士倍出的国家,鬻拳虽然行为有些古怪,但他有自己的信念,这种信念高于他的生命,从这点看,他乃是一位真正的武士。
  
  巴国的进攻与楚国的内乱,以及楚文王之死,是楚国扩张道路上的一大挫折,但是楚武王与楚文王两代名君所奠定的雄厚的国力基础,使楚国得以度过危机,并且很快恢复往日锐意进取的精神,捍卫其在南方不可挑战的霸主地位。
  故事写到这里,我们应该将眼光转到西方与西北,否则是否怠慢了春秋战国时代最伟大的两个诸侯国呢?是的,你已经猜到了吧,一个是秦国,一个是晋国,这两个国家,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与传奇呢?
  
  (下一章《秦狼晋虎》之《浴血奠基:秦在西方的开拓》)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1: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6)
  
  第三章 秦狼晋虎
  
  一、浴血奠基:秦在西方的开拓
  
  秦国的历史,就是铁血征战的历史。
  
  在秦国立国最初一百年的时间里,秦国并不是一个诸侯国,而只是周王室的附庸国,地位是比较低的。第一任秦君非子,因为善于养马,得到周王的重用与赏识,并将秦地封给他,秦国的历史就从这里开始了。
  作为周王室的附庸国,秦国的任务之一,是安抚西戎蛮族部落,在最初的几十年,由于西周强盛,西戎部落诚心归服,所以秦国倒是与这些蛮族人相安无事,颇为清闲。但好景不长,到了周厉王统治的时期,由于政治混乱腐败,暴虐无道,激起诸侯的叛乱,西戎蛮族也乘机叛乱,从此西方开始进入混乱无序的状态,蛮族人频频发动进攻,弱小的秦国,正是在与西戎蛮族不间断的战争中,铸就成铁血国魂,一步步迈向强大。
  周厉王死后,周宣王继位(公元前827年),立刻命令秦国国君秦仲讨伐西戎,这时秦只是一个小国,军队也十分弱小,根本不是数百年后那支令人胆战心惊的铁血兵团,所以反而被西戎打得大败,连秦仲自己也战死在沙场。
  西戎在斩杀秦仲之后,又大兵压境,秦国本来就地小人稀,哪是强大的西戎军队的对手,不久秦的领地也落入西戎人之手。
  秦仲战死,秦地沦陷之后,秦仲的五个儿子逃出秦国,手上没有军队没有领地,没有报仇的实力,流亡到了周王室领地。在这个时候,周王室给了他们极大的支持,慷慨援助一支七千人组成的军队,这犹如雪中送炭,使秦国得以绝处逢生。
  
  秦庄公继任国君,他立下誓言,一定要消灭西戎。
  凭借着从周王室借来的七千人的军队,秦庄公打败了据守在秦领地的西戎军队,收复了秦国的土地。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把国家的朝政交给弟弟,自己则亲率大军,讨伐西戎。在大军出征之前,秦庄公让他的三个儿子庄严地宣誓:“西戎杀我的祖父,我若不手刃西戎之王,绝不归来。”
  这种一往无前的战斗精神,为后世的强秦树立了一个勇武的传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秦庄公就是秦国铁血兵团的缔造者和精神领袖,他是秦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君主,也是一名伟大的战士,他在位时间共计四十四年,可是他没有时间去享受奢侈的生活,拒绝让荣华富贵来消蚀掉万丈雄心,他宁愿选择在荒山野岭餐风露宿,在疲倦不堪中行军作战,他坚忍不拔,充满斗志,并且把这种坚忍的理念灌输到军队之中。
  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畏缩;可以战死,但不可以放弃。
  他不放弃自己的使命,他的一生只为一个使命:荡灭西戎。在四十多年时间里,他基本上都在战场与西戎人打仗,战争十分艰辛,秦国的实力过于弱小,并不总能打赢战斗,但他不放弃,浴血坚持,缔造出一支伟大的军队,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由此为开端。
  
  秦襄公继承了哥哥未竞的事业,秦国与西戎的战争仍在继续。
  襄公二年,西戎军队包围犬丘,秦庄公的长子世父率军反击,但是这次战斗失利了,世父也被西戎军队所俘虏,蛮族士兵敬重勇士,不仅没有杀害他,反而将他释放回国。
  襄公七年,犬戎大乱镐京,杀死周幽王。周王朝的政权重建,周平王东迁洛邑,当东方强国都以坐山观虎斗的态度观望时,秦襄公高举尊王的旗帜,率军出战,遏制住了犬戎军队的攻势,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且亲自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邑。
  秦当时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国,是周王朝的一个附庸国,国贫地瘠,地少人寡,根本无法与东方的诸侯国相提并论。为什么在东方诸侯强国都按兵不动的情况下,秦会自告奋勇前来拯救周王室呢?
  也许秦襄公的出兵主要是出于谋求政治利益的打算,但是不排除以下两个因素:第一,秦与西戎(犬戎是西戎的一支)是不共戴天的世仇;第二,秦襄公曾经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周王室的鼎力相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1: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7)
  
  秦襄公的这次义举,得到了周王室的回报。
  虽然周王室经此一劫,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与权力,但是名义上,周王仍然是天下共主。作为回报,周平王将秦襄公封为诸侯,切莫小看这个名头,秦原先仅仅是作为周的一个附庸国,而现在封为诸侯国,在政治上已经是与东方各诸侯国有着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是政治上的重大胜利,秦国作为诸侯国的一员,正是从此开始。
  周平王还给了秦襄公一个许诺。由于当时周王室领地中的岐山以西的土地都落入犬戎人之手,周平王许诺只要秦国能把犬戎击败,那么夺回的土地就归秦国所有。
  对于秦国人来说,这无异于天赐良机,国偏地瘠,这一直是秦之心痛,也大大限制了秦的发展,现在只要击败犬戎,就可以得到大片的肥沃土地。
  为了得到岐山以西的土地,秦人与犬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战争。
  秦襄公在许多方面跟他的哥哥秦庄公很相似,他也亲自统领秦军,战斗在最前线,秦襄公十二年(公元前766年),秦国的军队兵临岐山,不幸的是秦襄公在此时病逝于岐山前线。
  
  未竟的事业由秦襄公的儿子秦文公继续完成,到了秦文公十六年(公元前750年),秦国终于击败西戎,收复了被西戎人占领的周王室的土地,并且也占领了部分西戎人原有的土地。从秦庄公经秦襄公到秦文公,历经三代共计七十二年的时间,秦国在这漫长的时间中由弱小变成强大,自秦文公之后到最后秦统一中国的数百年间,秦国一直保持着国力的强盛,是一等的强国。
  秦文公在击败西戎之后,遵照与周王室的约定,岐山以西的土地归秦国所有,而岐山以东的土地,秦国归还给周王室。
  秦襄公与秦文公夺取岐山的战争意义非凡,这也是政治上的胜利,秦国被周王室列封为诸侯国,急需有军事上的胜利来作为与东方强国平起平坐的资本,当时周王室虽然威风不在,但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而秦国为其夺回岐山以东被占领的地盘,提高周王室地位的同时,秦也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
  秦在数十年与西戎的战争中,铸就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最初秦庄公连自己的军队都没有,依靠着从周王室所借七千人的军队起家,到了秦文公击败西戎,秦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同时,以这场以蛮力对抗蛮力的长期战争中,秦人开始体现出其强悍、顽强、好斗的本性,这个尚武之国显露其虎狼本性,日后这种虎狼似的之凶狠拼命之性格,将令其他诸国闻风丧胆。
  
  秦国在西方默默地奋斗着,它并没有引起中原诸侯国的注意,这一时间段的史料,对秦国的纪载却是凤毛麟角,它似乎处于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与中原诸侯国也绝少往来。这种封闭性使得秦国的文化上远远落后于中原诸国,使其政治充满野蛮的色彩,无论是诛灭三族的法律,还是活人殉葬的制度,都充满血腥与残忍。
  随着秦国的强大,西戎蛮族已经无法抵挡秦国人凶狠的进攻了。
  公元前714年,秦军大举进攻西戎蛮族大首领亳王的所在地荡社,并且在次年铲平荡社,西戎军队被打得大败,亳王落荒而逃。秦国在西方的战斗,无形之中,对捍卫中原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骊山之变后,西戎崛起,形成对中原华夏族的严重威胁,如果不是秦国人以拼命三郎般的勇气与战斗精神遏制并削弱西戎,西戎蛮族的势力说不定已经渗透到中原地带了。
  之后,秦军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公元前704年,秦军进攻荡氏,消灭这支西戎部落;公元前697年,秦武公讨伐彭戏氏(西戎的一支),一直追击到华山之下;公元前687年,秦武公再度出击,击破邽戎、冀戎。
  秦国与楚国、晋国一样,在诸侯国中属于偏远地区、接近蛮夷,这种地理位置是得这几个国家都有广阔的向外拓展的空间,劣势在一定的阶段,反而成为优势,最终这些边缘化的国家却成为主要的霸权国,而中原诸国除了齐国之外,其余包括鲁国、宋国、郑国、卫国等在内的诸侯,最后沦落为二流乃至三流的国家了。地缘政治,开始深刻地影响这些国家的未来。
  公元前686年,秦国吞并了小虢国,迈向兼并诸侯的第一步,这是一个开端,但是在春秋时代,秦国却一直被他的邻国所压制,这个伟大的邻国,便是在雄霸诸侯的晋国,正当秦国为开拓生存空间而苦斗之时,晋国却正陷入一场无休止的内战之中。
  
  (下一节《半个世纪的内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8)
  
  二、半个世纪的内战
  
  晋国人在回顾自己的历史时,一定会也觉得有几分好笑,这个诸侯国的出现,完全是一个意外,它只是一个游戏的产物。
  时间要往前推溯到数百年前,西周王国的初期。西周的缔造者周武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周成王继位,西北的唐国爆发了叛乱,但很快被摄政者周公所镇压。此时周成王还只是个小孩子,他与弟弟叔虞两人还未脱幼稚之气,在一次游戏之后,周成王拾起一片桐叶,用刀子裁成珪玉的形状,交给叔虞,开玩笑地说:“我用这个为信物来封你。”
  过了一段时间,史官向周成王请求选择良辰吉日,分封叔虞。周成王说:“我只是跟他开玩笑的。”史官正色地说:“天子无戏言,话一出口史官就会记录下来的。”这是周朝的礼法制度,有点刻板,但是这句戏言却成真,叔虞被封唐地,在黄河、汾河之东,方圆百里,这就是晋国的开端。
  当然,无论是周成王还是叔虞,都不会料想到晋国以后将成为一个最有影响力的大诸侯国。在叔虞之后的几代君主统治的时间里,晋国的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
  
  让我们把时间快进到公元前745年(周平王二十六年),晋国新任的国君晋昭侯将晋国的一座大的城市曲沃封给他的叔叔成师(史称曲沃桓叔),为什么晋昭侯会封叔叔一块地当领主呢?这个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好武断地做出推测,但是晋昭侯的这个决定,却埋下了晋国长达半个多世纪战乱的伏笔。
  曲沃是晋国的前国都,它的规模,甚至大于晋国当时的国都翼都,这无异于在晋国境内,再建一个国中之国。曲沃桓叔这个人,颇为才能,善于拢络民众,深得人心,这一年他五十八岁。
  六年以后(公元前739年),晋国爆发政变,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内乱中第一位被杀晋国君)。潘父害怕因为弑君而遭到报复,于是就派人到曲沃,想拥立曲沃桓叔为晋国的国君。曲沃桓叔想必也想要过过当国君的瘾,不仅没有惩罚杀害自己亲侄儿的凶手,反倒带领若干人马,开赴翼都,准备继任国君。
  然而,潘父并没有控制住翼都的局势,反潘派赶在曲沃桓叔进入翼都之前,重新掌握了军队,并且截击了曲沃桓叔的人马,曲沃桓叔不仅没当上晋国国君,反而狼狈地逃回了曲沃城。反潘派迅速控制了翼都,擒杀潘父,并且拥立晋昭侯的儿子继任国君,史称晋孝侯。
  晋国分裂为两大势力:一方是翼都的晋政权,一方是曲沃的反政府武装。
  晋国的内战拉开了序幕。
  
  公元前724年,这时曲沃桓叔已经去世,他的继任曲沃庄伯开始发动了对晋政权的第一次大规模打击,大举出兵攻打晋政权的首都翼都。
  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晋孝侯在战斗中被曲沃军队所杀(内乱第二位被杀的晋国君),不过反政府武装并没有取得完胜,翼都守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曲沃军队最后被迫撤走。翼都的臣民推举晋孝侯的弟弟接任国君,是为晋鄂侯。
  第二年(公元前723年),曲沃庄伯再度卷土而来,翼都再次告急。关键时刻,支持翼都政权的公子万率领援军赶到城下,翼都守军乘机打开城门,果断出击,曲沃庄伯腹背受敌,苦战不支,终于解围而去。政府军在荀叔轸的率领下,一路追击到了叫家谷的地方。
  这次作战的失利,使曲沃庄伯意识到自己的军事实力还不足以对翼都的晋政权构成致命的打击,便躲在曲沃养精蓄锐,接下去几年没有发生重大的战事。
  曲沃庄伯并非无所事事,他积极开展外交行动。由于东周政府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号令诸侯的资本,周平王实际上并不能制止晋国的内战,然而曲沃庄伯仍然希望得到周王室的承认,以获得合法的地位。要得到周王的认可,就必须得到郑庄公的认可,因为此时郑庄公正担任周王朝的卿士,曲沃庄伯积极拉拢郑庄公,以获得郑国以及周王室的支持。
  战争,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无异于是生活在地狱之中,命悬一丝,晋国的百姓都盼望着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那天,但是,晋国的天空似乎只是血色一片,每个人心中都在思量着,这场血战了,还将延续多久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1: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
  
  公元前719年,翼都的晋政权却对曲沃进行了一次小骚扰,派一支小分队潜入到曲沃附近,烧掉了曲沃农田里的粮食作物。
  这个举动大大惹恼了曲沃庄伯。
  公元前718年新年伊始,曲沃又开始一轮对翼都的打击,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军事行动,得到了雄才大略的郑庄公的大力支持。郑庄公不仅派出郑国的军队,还以卿士的身份调动有邢国的军队以及周王室的军队,加入到了曲沃庄伯的一方。
  郑庄公力挺曲沃庄伯,显然是想在晋国的内战中捞取好处,希望扶持亲郑的曲沃政权。曲沃庄伯率反政府军、郑军、邢军以及周军,组成强大的阵容,进逼翼都。翼都的晋政府望风而逃,晋鄂侯逃到了晋的一个小城市随邑避难。曲沃庄伯顺利占领了晋的都城翼都。
  占领翼都之后,似乎晋国的内战将很快地以曲沃一方的胜利而告终,但突然之间,形势又急转直下。
  
  这一年的秋天,原本支持曲沃庄伯的周王室突然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究其原因,很可能是新上台的周桓王与郑庄公失和所造成的。郑庄公在周王朝内飞扬跋扈,周桓王一上台后,有意启用虢公取代郑庄公卿士的地位,不想郑庄公居然派出军队到周王室的地盘上割走了谷子,现在曲沃庄伯一意拉拢郑庄公,这使得周桓王不得不担心,万一曲沃庄伯夺取晋国的政权,将成为另一个与周王室对抗的诸侯。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半年前,周军还与曲沃军队并肩作战,现在突然从盟友成为敌人。
  周桓王改变主意,决定扶植晋国的翼都政权,他任命虢公为总指挥,统率周军进讨曲沃庄伯。当时曲沃的军队还不是周王室精锐部队的对手,于是曲沃庄伯退出翼都,回到了自己的大本营曲沃。
  把曲沃庄伯驱逐出翼都之后,虢公就立晋鄂侯的儿子为国君,史称晋哀侯。这时的晋鄂侯逃到随地,无兵无权,算是自动下野了。
  
  由于周王室的干涉,曲沃庄伯的剿灭翼都晋政权的计划功亏一篑,翼都的晋哀侯的政权在周王室的庇护下苟延残喘。在此后的几年中,双方均没有大的军事行动,惟一的变动,就是曲沃庄伯在退出翼都后的第二年去世,他的儿子继位,史称曲沃武公。
  曲沃武公深知翼都政权有周王室撑腰,一时很难扫平,因此与对方处于军事对峙状态,静待战机的出现。到了曲沃武公六年(公元前710年),机会出现了。
  这一年,晋哀侯的军队进击位于翼都东南部的一个叫陉庭的地方,在晋的内战中,陉庭可能一开始就是一种中立的立场,但是晋哀侯的军队进击之后,陉庭人开始倒向曲沃一方,陉庭人前往联络曲沃武公,表示愿意给曲沃军队作向导,作为打击翼都晋政权的前线基地。
  这时的国际环境也向着对曲沃政权有利的方向发展。
  曲沃的主要支持国郑国赫日中天,公元前714年击破北戎入侵、公元前713年伐宋取得全胜、公元前712年伐许之战又全胜。而另一方面,对曲沃扩张采取遏制态度的周王室,在此期间,却与郑国关系不断恶化,公元前715年周王室启用虢公担任右卿士,位郑庄公之上,公元前712年在交易田地方面,周王室对郑国采取诈骗手段获得郑国四块田地,使周、郑关系相当紧张。这种国际背景,对曲沃武公打击翼都政权是有利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1-4 1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0)
  
  公元前709年的新年(曲沃武公七年)刚开始,曲沃军队在陉庭人的帮助下,以陉庭为军事基地,第三次对翼都展开强大的攻势,翼都的晋军在汾水河畔与曲沃军队进行血战,结果大败而还,当时翼都一方的大夫栾共叔被曲沃的军队包围了,曲沃武公驱车向前,对栾共叔说:“如果你不死的话,我命你为上卿,在晋国执政。”栾共叔回答说:“如果我追随君主而有二心,那么阁下要我干什么用呢?”最后力战而死。(《左传》记栾共叔被俘,此处从《国语》。)而更加倒霉的事情是,晋哀侯在兵败逃跑的过程中,他的战车的马匹被树木所羁绊,车子停了下来,被追赶上来的曲沃军队逮了正着,作了俘虏。
  国君被俘了,翼都政权仍然很顽强,拒绝投降,于是改立晋哀侯之子为国君,史称小子侯。曲沃武公本来想利用晋哀侯来劝降翼都政权,但是一看没有奏效,于是在第二年下令处死晋哀侯(晋内乱中被杀的第三位国君)。
  曲沃武公与晋小子侯之间的军事对峙达四年之久。
  在此期间,曲沃武公还对邻近的荀国发动军事打击,并且在公元前707年(曲沃武公九年)消灭了荀国,将荀国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这样,曲沃的力量更加强大。
  
  公元前705年(曲沃武公十一年)冬季,曲沃武公诱杀晋小子候(晋内乱中被杀的第四位国君),这么重大的事件,在史书的记载却是相当简单,《左传》只有一句:“曲沃伯诱小子侯,杀之。”从当时的情况上,翼都晋政权在曲沃军队的紧逼之下,只有防守之力,估计是在这个时候,曲沃武公要求与晋小子侯谈判,在引诱晋小子侯来谈判时,就顺手把他解决了,当然,这只是个猜测。
  在王令不行、秩序崩溃的那个年代,尔虞我诈为权力场上所常见,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在杀死晋小子侯后,翼都政权轰然倒塌,曲沃武公耀武扬威地作为一个征服者再次踏入翼都。
  但是这次曲沃武公做得实在太过分,公然诱杀一个周王室支持的国君,这对于立志想要重树周室威风的周桓王来说,实在是不可忍受之事。虽然在此前不久,周桓王在与郑国的繻葛之战中败北,被挨了一箭,但是郑庄公并没有给周王太大的难堪,所以周的军队基本上没遭重创。
  周桓王命右卿士虢公讨伐曲沃,曲沃武公心里盘计了一下,觉得还是回避一下周王军的锋芒,于是撤出了翼都,又回到曲沃。虢公的军队进入翼都,再次重建翼都晋政权,立晋哀侯的弟弟为国君,史称晋侯缗,这一年是公元前704年。
  第二年(公元前703年),虢公联合芮国、梁国、贾国、荀国四国国君,对曲沃发动军事打击,不过这里的荀国其实有名无实,其土地已经被曲沃所占据,所谓荀国国君,无非是空头司令。所以这次打击也是虎头蛇尾,草草结束。
  
  在虢公伐曲沃这一年之后,晋的内战史进入了一个静默期,这个静默期的时间特别的长,总计有二十五年之久,这二十五年的时间里,似乎没有留下什么晋国的史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晋的内战,在当时诸侯国中,并没有引起强烈的反响。当史书重新记录晋的信息时,这时晋的内战已经进入了尾声。
  公元前679年(曲沃武公三十七年,晋侯缗二十六年),曲沃武公大举进犯翼都,这次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翼都的晋政权最后战败,曲沃的军队又一次占领翼都,翼都政权的最后一个国君晋侯缗在翼都被攻破后被杀死(晋内乱中被杀的第五位国君)。
  至此,翼都晋政权垮台,晋的所有土地落入曲沃政权手中。这也宣告了持续了六十年的晋国内战(从公元前739年晋昭侯被杀,到公元前679年翼都最后的陷落)最后以曲沃一方的胜利而告终。
  在这场内战中,翼都的晋政权总共有五位国君死于非命,以此可以见出晋内战之惨烈,惜乎史料残缺,终不能窥六十年战争的全貌。
  曲沃武公在消灭了翼都晋侯缗后,为了避免前两次占领翼都后遭周王室的干涉的前辙,就将其在战争中抢获的各种宝器拿出来赂献给周僖王,周僖王比起前任的周桓王,显得底气更不足,也缺少周桓王的雄心壮志(虽然周桓王也只是半桶水),所以也乐得接受曲沃武公的贿赂,将曲沃武公封为诸侯,改称为晋武公。
  统一后的晋国,将以火箭般的迅速窜起,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