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转帖] 《天机的真相:刘伯温的神奇预言》-从“一只白鹿引发的血案”开始吧-作者:华胥公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20: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的一生可用一句话概括:“是英雄,但更是奸雄。”

      我不想多探讨英雄与奸雄的含义,我只想说英雄与奸雄的唯一本质区别:英雄有仁有义,奸雄不仁不义。

      我想说明,仁义不是从道德层面上定义的,而是从公私角度上作出评判的。公者,更多人,私者,自己一人或极少数人。

      英雄与奸雄行事的根本目的区别:英雄可以为公让私,奸雄为私不顾一切。

      好吧,我说得更直白一点:私欲在心目中所占分量的比重,决定这个人是英雄还是奸雄。

      比如,曹操更大程度上被定义为奸雄,论据1:洛阳行刺董卓不成,逃难之时,杀吕伯奢一家保全自己,宁我负天下,不可天下负我。

      论据2:官渡之战,借粮官人头,稳定军心。

      论证:舍弃一切仁义道德,以牺牲他人,成全自我私利,故为奸雄。

      还比如,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中,成昆和陈友谅师徒也都属于奸雄。

      成昆之所以挑起江湖争斗是因为当年与他有婚约的师妹被明教教主阳顶天强娶,最后导致他的师妹自杀。当他知道谢逊是明教四大法王之一时,决心从他身上下手,于是与他师徒相称,精心制造了强奸谢逊老婆、残杀谢逊全家的灭门惨案。之后隐身少林,法名圆真。谢逊为了逼成昆出来,杀他报仇,一度变身杀人狂魔,每杀一人都留下“杀人者混元霹雳手成昆”,然而每当谢逊处于危难之时,成昆都会出手相救,但他并不是出于诚心悔过,让谢逊原谅他,而是要继续利用谢逊之手制造江湖纷争,让江湖各派对明教除之而后快。同时挑起明教内部矛盾,一度使明教濒临灭亡。而他的徒弟陈友谅也毫不逊色,玩起阴谋诡计来溜溜转,隐身丐帮挑起丐帮内部斗争,并引诱武当七侠宋远桥之子宋青书犯错亲手杀死自己的师叔,逼迫其加入丐帮。

      这些都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在金庸的笔下,成昆是坏人,陈友谅也是坏人;成昆是奸雄,陈友谅也是奸雄。成昆是虚构的,陈友谅是真实存在的。

      为什么要将陈友谅设置为成昆弟子?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都是同类人:奸诈、富于阴谋诡计、为了一己私欲可以不择手段。

      但历史比谁都知道,陈友谅更是个十足的野心家、权谋家,《倚天屠龙记》里的那个阴险小人只不过是他的冰山一角。

      陈友谅,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人。

      此人出生于渔民家庭,但自小聪颖好学,会点笔墨,后来在县衙谋了个文书的职位,写得一手好公文(跟李斯、萧何类似),很受领导器重——这样的笔杆子是很需要的,开个会发个言打个报告就需要这样的人才。

      按说,如果在太平年代,干这么份差事,凭借陈友谅的机敏狡猾,升官上位干出点政绩来轻而易举,等熬到六十岁就光荣退休,再拿点退休金养老,堪称成功的一生。

      但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一生是否太遗憾了?

      陈友谅的满腹才学和野心告诉他:你当奋起,凭借你的能力,干出一番大事业,不让你的人生留下一丝遗憾!

      机会来了。陈友谅毅然决定迈出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20: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徐寿辉与邹普胜、彭莹玉利用白莲教聚众在湖北罗田天堂寨发动起义,以红巾军为号,一举攻占了罗田县城。

      很快,又有一个人加入进来。他的名字,叫做倪文俊。

      如今有了四大牛人,可以称之为“四大金刚”。

      简单看一下“四大金刚”的档案,你就会明白,“高手在民间”这句话实在太有道理。

      徐寿辉,籍贯:湖北罗田。职业:布贩子。特长:高富帅(身材高大,家产雄厚,《明实录·徐寿辉传》:“相貌异众”,帅到掉渣,非常受人追捧。具体例子可参看胡兵)

      邹普胜,籍贯:湖北麻城。职业:铁匠。特长:打铁(锄头、刀、铁锨都是他的拿手绝活,保证大家人手一把武器)、谋划

      彭莹玉,籍贯:江西宜春。职业:和尚。特长:治病、传教(治病又洗脑)。

      倪文俊,籍贯: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后迁居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籍贯:渔民。特长:有军事头脑,打仗很厉害。

      粉丝众多的领导(徐寿辉)有了,打造兵器和擅长策划的人(邹普胜)有了,擅长洗脑、招聘的人(彭莹玉)有了,会打仗的人(倪文俊)有了,兵力(数十万人)有了,动脑和出力的人都有了。

      在“四大金刚”的领导下,革命事业发展势头相当猛,相当顺利。

      十月,攻占蕲水(今湖北浠水),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建立天完国,定蕲水为都,国号“天完”(取压倒“大元”之意,但听上去反而让人觉得对他们自己不吉利),年号“治平”。设置统军元帅府、莲台省(中书省)、枢密院以及中央六部(吏、户、礼、兵、刑、工)等机构。

      邹普胜任太师,彭莹玉任军师,倪文俊任元帅。

      政权虽然已经建立了,但敌人还很强大,继续打吧。

      第二年(1352年),天完国大军陆续攻占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队伍人数高达百万。

      天完国势力如此猖狂,元朝廷一时大为惶恐,纠结调集几省重兵围剿。

      所谓巅峰过后,必将是下坡路。对于天完国而言,也不例外。

      因兵力分散,次年(1353年)十一月,趁着天完国元帅倪文俊被派出去征战,元军疯狂来袭,天完国守军不敌,蕲水失陷。军师彭莹玉战死,皇帝徐寿辉和太师邹普胜突围了出去,率领残军躲进黄海梅山中,等避过风头、恢复了元气再出来。

      躲了两年,重整河山待后生。天完国复活的机会,来了。

      至正十四年(1354年),元军被刘福通、张士诚等农民军搅得惶恐不安,于是抽调长江中游大批兵力前往镇压。

      至正十五年(1355年),天完国满血复活。倪文俊大破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于汉川(今湖北汉川),再次攻占湖广、江西多个地区。

      当倪文俊率军收复自己家乡沔阳时,一个当地人看准时机,决定出手!

      这一天,我忍了几年,多少次我犹豫着要不要出手,县衙文书这份差事吃的是皇粮,真的要丢掉吗?可是,这不是太平盛世,这么干下去有意义吗?没有!

      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的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盖世韬略成就千古功业,让历史记住我,我的名字叫陈友谅!

      我深信我不是一个平凡人,我不能这么平平淡淡地过一生,湮没于历史的滚滚尘烟。

      我记得,曾经有一个算卦的人在看过我陈家祖先的墓地之后说:“日后定会富贵。”

      那句话,在我内心掀起惊天波澜。从此,我就坚信,自己就是陈氏子孙中的那个能让陈家在这一代发达富贵的人!

      自古乱世出英雄,乱世,终于来了。

      这几年天下大乱,风起云涌,我都洞若观火。然而,我一直都在等待着最好的出手时机。

      天完国红巾军是离我最近的一支义军,他们可能会被镇压下去,可能前功尽弃,可能只是昙花一现,我若是过早加入就会有很大风险,所以我一定要看到他们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打不死,我才能出手。

      他们辉煌过,死过一次,但他们又复活了,再次成为敌人强大的对手。

      他们就像勇敢的战士,他们可以被打败,但从不被打倒。他们给我希望,给我信心,给我力量。

      这就够了。

      我隐忍了几年,筹谋了几年,等的就是今天。

      出手的时候到了!我将用我的能力证明,我不是一个平凡人。我将成就伟大,名垂史册,万古流传。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20: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平五年(1355年)正月,陈友谅发动黄蓬起义,投奔老乡倪文俊,担任簿书掾。

      这个职位还是文书,跟在元朝廷一样地位低微,但陈友谅相信,这只是起步,以自己的头脑和能力,只要有机会可以建功,自己就可以升职,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很快,陈友谅表现出了出色的胆识、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性格刚强,行事果敢,带兵打了好几场胜仗,战功赫赫,得到了倪文俊的高度赏识和重用,被升为元帅。

      倪文俊让出元帅一职给爱将陈友谅,自己则有另一番打算。

      倪文俊大破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水军于汉川(今湖北汉川市,位武汉市西北),后,又一口气攻下湖北很多州县,天完国一时军威大振,但他却准备做一件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事——投降元朝廷。

      很突然吗?不突然。

      其实朝廷早就对天完国第一号大将倪文俊发出了糖衣炮弹进行威逼利诱,继续当土匪跟朝廷对抗下去,是没有好下场的,你们的军师彭莹玉就是榜样,投降朝廷,高官厚禄,美女成群,吃香的,喝辣的,一生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何乐不为?

      倪文俊想了很久,动摇了。是的,已经败给了朝廷一次,差点像彭莹玉一样去见了阎王,后来勉强翻了身,但难保不会第二次败给朝廷,到那时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么大风险,还要继续下去么?

      现在迷途知返还来得及,但是怎样才能保证投降朝廷后,让朝廷对自己不会冷眼相看、施以毒手呢?

      有办法——多打赢几场胜仗作为砝码,再跟他们谈合作。如果老子过去之后,没有好的待遇,就别怪老子翻脸不认人了。

      但当倪文俊打赢这几场胜仗之后跟元朝廷谈合作的时候,元朝廷却增加了一条合作条款:杀掉徐寿辉,才能给你所有你想要的。

      好,杀就杀吧,杀掉他也正是我求之不得的。本事没有一点,就靠一张皮当皇帝,我们这些人在外面为他拼死杀敌,腥风血雨,他自己享福,这实在很不公平。

      这人是个废物。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伺机除掉他吧!

      太平元年(1356年)正月,倪文俊迎徐寿辉于汉阳(今武汉市),重建天完国,自任中书左丞,执掌朝政大全,徐寿辉成为傀儡皇帝,被他牢牢操纵和挟持。

      徐寿辉隐隐感到自己即将遭遇不测,于是下诏让进攻江浙的太师邹普胜班师回朝。

      邹普胜进攻江浙不利,只好含恨撤军回朝。而此时,倪文俊决定趁邹普胜还没回来,早点下手杀掉徐寿辉。于是跟心腹陈友谅密谋,趁徐寿辉狩猎蛇山之时刺杀他。

      陈友谅答应了。

      但陈友谅即将以实际行动告诉倪文俊:答应跟结果是不一样的。而且,我还想告诉你的事,你认为我是你的心腹,只能说明你太天真。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2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寿辉上蛇山狩猎,只带了很少的随从,倪文俊率人突然刺杀,徐寿辉始料未及,拼命奔逃,躲过阵阵箭雨,但右肩还是中了一箭,眼看就要丧命之时,斜刺里突然杀出一支人马,挡住倪文俊的去路。倪文俊措手不及,夺路而逃。

      陈友谅见到徐寿辉,立即下马拜倒在地,大呼:“皇上休惊!臣护驾来迟,望皇上恕罪!”

      徐寿辉一看是陈友谅,顿时长舒一口气道:“爱卿忠心有加,救驾及时,不然朕已成叛贼倪文俊刀下之鬼!想不到倪文俊身为中书左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居然图谋不轨,企图弑君,罪不可赦!”

      “皇上休怕,容臣去诛灭叛贼!”陈友谅高声道。

      徐寿辉惊魂未定,对倪文俊痛恨至极,咬牙道:“爱卿速去!诛杀逆贼回来朕重重有赏!”

      陈友谅拍马便追。倪文俊且战且走,回头对陈友谅怒骂道:“背信弃义小人,枉本丞相赏识抬举你,你居然恩将仇报!”

      陈友谅笑道:“丞相大人弑君在先,反倒指责我背信弃义,岂不让天下人笑掉大牙?”

      倪文俊顿时语塞:“你……”

      至此,倪文俊才看穿陈友谅的真面目:这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狼子野心之徒!

      倪文俊更加相信,陈友谅救徐寿辉,绝不是忠君,他只是为了驱逐并取代自己,当上天完国二把手——不,一把手,从此牢牢控制朝政,独掌乾坤。

      这样一个阴险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可惜,徐寿辉才逃脱他之手,又将落入陈友谅的魔掌。

      倪文俊想到这里,不由为徐寿辉苦笑两声。

      “念在你是我的上级领导份上,我今日就放你一马,你走吧!”

      陈友谅突然下达放行令,大出倪文俊意料。但他还是选择相信他,毕竟自己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利用这一次机会夺权的目的已达到,应该不会赶尽杀绝。

      倪文俊败走黄州(今湖北黄冈县鄂城市北),陈友谅大权独揽,徐寿辉再次成为傀儡皇帝。

      倪文俊势单力孤,成了落水狗一只,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很快被元朝廷果断抛弃。眼看走投无路,倪文俊又回过头来投奔陈友谅。他相信,就像陈友谅当初来投奔自己一样,自己现在投奔他,他也会伸出援手收留自己这只落水狗。陈友谅再心狠手辣,看在自己曾是他的下级的份上,也不会杀害上司。

      但倪文俊错了。陈友谅绝不会收留落水狗,也不会痛打落水狗,而是踩死落水狗。

      陈友谅用自己的名字告诉倪文俊:上司、同事、朋友,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利益关系,我都不要,我只要最终的结果,所以,请朋友你原谅我吧。

      记住,我叫陈友谅——“请朋友原谅”。

      我还想告诉你的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谁掌握了权力,谁才能掌握一切!什么义气,什么恩情,都不值一提。只有权力带来的一切才是真实的。你所掌握的权力,正是我想要的,在我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你是我的一块挡路石,因此一定要除掉你。

      所以,请别怪我。

      倪文俊死了,部队被陈友谅吞并。陈友谅随即自称宣慰使,又称平章政事(丞相),发兵攻下江西诸路,连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实力说明能力,谁敢不服?

      顶头上司除掉了,接下来该轮到最顶层的上司了。

      前门才去虎,后门又进狼,但徐寿辉的悲惨命运并没有因此结束——悲惨就悲惨到底。

      至正十九年(1359年),陈友谅杀天完国将领赵普胜(不是邹普胜),吞并他的部队,挟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设置王府官属,并将徐的心腹部将一一除掉。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邀请徐寿辉到太平(今安徽当涂)附近的采石镇察看战场地形,一时伏兵四出,徐寿辉被乱刀砍死。

      天完国皇帝死了,天完国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陈友谅随即上位,登基称帝,另立国号汉,改元大义(这个年号很讽刺),拜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

      称帝之后,陈友谅就将朱元璋列为头号劲敌,只有除掉除他,才能得到天下。因为其他的头领对于他而言,都微不足道。

      所以,如今朱元璋面对的最强大的劲敌也是陈友谅。只有除掉他,才能得到整个天下。

      刘伯温对朱元璋面临的陈友谅这只带来巨大威胁的黄雀的分析,到此结束。

      只要先打这只黄雀,黄雀自然就不存在了。因为,别人没能力也没胆量当黄雀,只会作壁上观。

      朱元璋已经明白,“先陈后张”是总战略,但要怎样才能实现先陈后张的战略,这才是接下来面临的最大问题。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20: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务十八策

      三个月之前,刘伯温就拟好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这份答卷分为两部分:口头答卷和书面答卷。

      这份答案,他准备献给那个真命天子,那个将与他一起开创千古功业之人。

      那个人的名字,叫做朱元璋。

      刘伯温来到了他面前,朱元璋出现在他面前。他们很快相互吸引到一起。刘伯温欣赏他的英武气概、有勇有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朱元璋赏识他的满腹谋略、运筹帷幄、料事如神。

      朱元璋问的,他都为他一一作出了解答,朱元璋没问的,他也都准备好了。

      就在那份书面答卷中。

      刘伯温知道,朱元璋想问的问题几天几夜都问不完,既然如今已经谈到了这一步——先攻打陈友谅,再攻打张士诚,那么,是时候交出那一份书面答案了。

      这份答卷,不止将回答如何灭陈除张,还将告诉他如何夺得天下。

      古有姜太公《阴符经》,诸葛亮《隆中对》,该我出手的时候到了。我要让天下了解我,让历史铭记我。

      刘伯温相信,朱元璋会喜欢这份答卷的。

      他从袖中缓缓取出一卷书,交给朱元璋。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坚定。

      朱元璋不明所以,打开一看,只见卷首写有五个大字:“时务十八策”。

      洋洋万言,令人眼花缭乱。论述详细,条理分明,朱元璋一字一字往下看,眼睛越睁越大,笑容满面。

      鉴于十八策的论述太长,所以我只在这里简要列出十八策的主要内容:

      一、灭陈除张
      二、剿灭方国珍
      三、军屯自养
      四、勿过度扰民、过度使用民力
      五、严肃军纪、治军有方
      六、粮草供应之对策
      七、水战、火战之配合
      八、坚城固守与弃城引敌
      九、疑兵计与反间计
      十、儒学教化
      十一、农田水利之构建
      十二、招贤纳士之标准
      十三、军中将领之俸禄
      十四、劫寨与反劫寨
      十五、谋士参议制
      十六、属官编制
      十七、北伐
      十八、定都

      十八策——十八步,一策一步,一步一策,步步为营,扫灭敌手,终将获得最终的胜利。

      十八步,我和你一起走,一起克服艰难险阻,终将到达光荣之巅!

      十八步,你将赢得天下,坐拥江山,我将完成我人生的最高理想,实现我人生的价值,不虚度此生!

      十八步,就从扫除陈友谅和张士诚开始第一步!

      不用担心,我将站在你身旁,寸步不离,帮助你一个个击败他们这些敌手。

      我们将是最好的黄金搭档,无人可以击败我们。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20: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Chapter03 初露锋芒:陈友谅的噩梦开始

      ◆军师上任

      刘伯温将自己拟好的完美答卷,包括口头答卷,全都毫无遗漏地交给了朱元璋。

      对于他而言,他交出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答卷,更是自己的新生。

      他在元统治下的生命已经结束了,元朝廷的那个刘伯温已经死了。如今,他在乱世,在这个新的真命天子的面前,即将获得新生。

      对于他而言,这是他出山后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奠定自己在朱元璋心目中地位的最关键一步。他不仅要朱元璋接受他,还要朱元璋将他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个地位并非一定要是多高的职位,只要能让他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他就由衷地感到心满意足。

      朱元璋的反应没有让他失望。

      看过煌煌万言的“时务十八策”,朱元璋拍案叫好,赞叹不绝:“好!好!好!刘先生不愧是举世无双的高才,不愧是我的张子房!天底下也只有你一人能想得出如此绝妙计策!刘先生所建议的,大合我意,我一条不漏,全都照办!”

      刘伯温听了大为欣慰:此番出山,果真是正确的选择!自己出山并非为名,也并非为利,更非为高官厚禄,只求能被人赏识、重用,以不负平生所学。人活一辈子,总得办成一两件事,不然就算白来世上走了一遭。

      “我在想,给先生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合适呢?万不可委屈了先生。”朱元璋手舞足蹈地问。

      “伯温何德何能,蒙吴国公如此器重,伯温好生惶恐。”刘伯温谦虚道,“伯温不求高位,只求能伴随吴国公左右,为吴国公出谋划策、解忧去愁,在吴国公需要我之时助吴国公一臂之力。”

      “伯温先生高才,不必谦逊。我寻思着将刘先生留在身边,当我的军师,不外派,不下派,刘先生意下如何?”

      (太困,未完待续)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伯温表示同意。他心里清楚,军师这个职位并非实职,但他并不在乎。他在乎的是,自己可以离朱元璋很近,提出意见能让他第一时间听到,不必经人转达。他更在乎的是,这是一个能让自己一展所长的职位,一如自己所愿。

      军师者,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眼光卓越、谋略超群为黄钻级,通天晓地、能掐会算、料事如神为黄钻豪华版。

      黄钻豪华版之人,屈指数来,自古而今不过数位:商末姜太公,战国鬼谷子,秦末汉初张良、范增,三国诸葛孔明,隋唐徐茂公、李淳风和袁天罡。

      俱往矣,数大神人物,还看我刘伯温!

      是的,我将成为继他们之后第九个人!我将踩在他们的肩膀上超越他们,成为继往开来之人,永载史册!

      但我深知,我的价值要通过帮助他人体现出来。

      这个人,我已经找到了,我与他一拍即合: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发表意见,他愿意听取我的意见。我将与他披荆斩棘,统一天下,共创辉煌!

      我将以军师这一职务,开启新的人生。

      朱元璋见刘伯温已接受军师一职,相当高兴。忽然记起跟刘伯温一起来的章溢、叶琛、宋濂来,于是任命章、叶二人为都水营田司佥事,专门负责水利、屯田事务,宋濂为江南等处儒学提举,主管文化教育事业。

      各得其所,各尽其才,各司其职,皆大欢喜。很好,非常好。

      朱元璋开怀大笑道:“我得刘伯温,如刘邦得子房,刘备得孔明,此乃上天助我!张士诚、陈友谅帐下无人,如猛虎无翼,焉不被我海扁痛打!”

      陈友谅,你的噩梦即将开始,你的悲剧冥冥注定!

      接下来,就看刘伯温和我一起怎么收拾你了!

      ◆刘伯温初次出手,陈友谅即中埋伏

      朱元璋与刘伯温将战略定为“先陈后张”后,就着手进行灭陈的准备。

      也就是在此期间,朱元璋得知了陈友谅称帝立汉的消息,决定加紧加快兴兵伐陈的准备工作。

      然而,刘伯温却告诉朱元璋:这是陈友谅自取灭亡的前奏,不必紧张。自古以来所有乱世,大凡先称帝的人,最后几乎没有一个能当上皇帝,无不被后来居上者所灭。袁术、王世充、窦建德、宇文化及、黄巢,一箩筐都装不完,就拿最近的天完国皇帝徐寿辉来说,也是一阵烟的事。

      朱元璋听了大喜,对刘伯温的分析深以为然,于是依然照常练兵、操演战船。

      一个月以来,经过精心准备,朱元璋的水陆两路大军都已集结完毕——灭陈大军蓄势待发!

      经过与刘伯温、李善长、朱升三人商议,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朱元璋派常遇春随大将徐达攻打陈友谅的水寨。

      常遇春、徐达这两人是朱元璋手下的两员名将,在这里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常遇春,字伯仁,号燕衡,凤阳怀远县(今安徽蚌埠市怀远县)人,跟朱元璋是老乡,但两人出道前彼此互不相识。一个是和尚,一个是山贼,八竿子打不着。

      《明史》对常遇春的评价:“其智勇不在中山(徐达)下”,如果你知道徐达有多厉害(稍后会介绍到),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军事天才”,对于常遇春,只能用这四个字形容。

      从劫匪到革命干将,华丽的转身;从黑道到白道,完美的蜕变。

      常遇春出身也很贫苦,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总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眼看就快要活不下去,忽然听说有个叫刘聚的绿林大盗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常遇春猛然看到了生存的希望之光,立马投奔了过去,就此开始了落草为寇的生涯。刘聚见常遇春勇武过人,就让他当了什夫长,并将他培养为组织的骨干,作为自己的心腹。常遇春跟随刘聚拦路抢劫,打家劫舍,有吃有喝有钱,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但不久,常遇春却发现这种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领导目光太短浅,只知道抢劫,但干到底充其量还是个土匪头子、山大王,不会有多大出息。天下这么乱,大家都不好过,这么抢下去是没有前途的。

      常遇春决定脱离抢劫行业,实现二次就业。

      机会来了。

      至正五年(1355年)四月,常遇春随老大刘聚在和州抢劫时正巧遇上朱元璋攻打和州(今安徽马鞍山市和县)的部队。朱元璋的豪侠仗义、胆识过人、敢作敢为,常遇春早就有所耳闻,但他还想对朱元璋有更深的了解,于是假扮成百姓进行暗访,亲眼目睹了他平易近人、视士卒如兄弟、跟部队打成一片的作风,看到他治军严明、不犯百姓,断定他是个做大事的人,绝非刘聚能比,因此毅然决然跑去投奔了朱元璋。

      常遇春不愧是常遇春,胆子相当大,一见到朱元璋就狮子大开口要当先锋。

      朱元璋面色发黑,冷冷道:“给我个理由。”

      常遇春慨然而答:“不想当先锋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朱元璋不屑道:“你不过是个饿得没饭吃的土匪,来我的队伍中就是为了混饭吃的吧?你一来就要当先锋,好大的口气!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穷过、饿过,没错,”常遇春坦然道,“但跟着刘聚干劫匪时,日子过得很滋润,不愁吃不愁穿,按理说我该满足了,可是我是个有追求的人,想当一员大将,看到刘聚这人胸无大志,只知抢劫,这么下去不会有多大的前途,就不想再干下去了。而我听说将军你是个做大事的人,所以特意跳槽来你这里效劳,跟着你好好干。”

      朱元璋问:“你能跟我过江打仗吗?”

      常遇春一听,这是朱元璋表示愿意给自己机会,于是慷慨豪言道:“将军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渡江之日,愿为先锋!”

      朱元璋扫了一眼常遇春,看他高大魁梧、虎背熊腰、身强力壮,是块打仗的料,说话虽然狂了点儿,但倒还诚恳,于是就把他留了下来。

      常遇春这次先锋没当成,但他相信,那一天终究会到来!他对朱元璋许过的诺言,必将实现!

      他会向他证明:我要让你知道,我并非夸夸其谈,而是真才实干。

      此后,常遇春在行军打仗中英勇无畏,屡屡杀敌,屡建奇功,被朱元璋封为大将军。

      一代名将开始大放光芒。

      仅仅只过了两个月,入职新人常遇春就用他的实力兑现了他的诺言,证明了他的天生神勇。

      这一年(1355年)的六月,常遇春随朱元璋渡江南下,参加抗击元军的采石(今马鞍山市之南)之战。

      朱元璋率大军横渡长江,对岸元军严阵以待,刀枪剑戟都备好了,不怕你不过来,就怕你承受不起这么热烈的欢迎。

      朱元璋手下大批士兵企图登岸,纷纷中箭中刀,死伤大片。眼看大军上不了岸,损失还这么大,这么个玩法是要命的,朱元璋一时心急如焚,又苦无良策,正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想起新招的大兵常遇春,于是一声令下:“常遇春何在?”

      常遇春此时正乘坐一只小船,在朱元璋的战船下方,听到朱元璋的号令,立即应声而出,答道:“常遇春在!”

      朱元璋高声道:“你不是说你愿意跟我渡江作战吗?如今,你一展身手的时候到了!”

      常遇春朗声应道:“愿为将军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说完就飞舟向前,如离弦之箭,向对岸冲去。朱元璋这边厢众人都看呆了眼,这新人实在生猛,连元军也从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一时目瞪口呆,忘了射出手中的箭。

      接下来的一幕,相信你在奥运会赛场上也从未见过。

      常遇春似乎天生是个跳远健将,开跑之前先来了个助跑,拿着一把长枪往前飞奔,手里的长枪直接朝岸上的元军刺去,元军当即被他刺死一个,被刺死元兵旁边的战友见势就抓住了常遇春的长枪不放,想生擒这个不要命的拼命三郎。

      天生的运动健将不愧是天生的运动健将,常遇春居然顺势来了个撑竿跳——敌人把长枪抓得紧,很给力,他就抵着敌人的这股力,飞身往上一跃,一下跳到了岸上。

      紧接着,就是常遇春的表演时间。江中朱元璋的大军、岸上的元军都将目光的聚光灯打在了此人的身上。

      常遇春跳上岸后,元军吓得纷纷后退。常遇春一声巨吼(类似于张飞长坂坡大喝),目光凶狠,元军肝胆俱裂,抓住他长枪的几名元军哆哆嗦嗦,紧紧攥住长枪的手已经松开。

      常遇春二话不说,开杀!一把长枪如同扫帚,元军迅速被他扫倒大片。

      朱元璋在战船上见到这一幕,兴奋至极:此子为上天赐我又一员名将!

      朱元璋大军见常遇春已杀出一条血路,士气大增,纷纷高呼:“杀!杀!杀!”一时声遏行云。

      朱元璋一声令下:“上岸!”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4-10-12 08:00
  • 签到天数: 95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2014-6-19 13:5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的结果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猜得到——元军大败,采石被朱元璋攻占。紧接着,朱元璋乘胜攻占了太平。次年(1356年)三月,攻占集庆,改为名“应天府”,称“吴国公”。

      常遇春因采石矶一战立下首功,被朱元璋封为“总管府先锋”。军中无人不服。

      常遇春的“先锋”之愿就此达成。

      从口出豪言到一偿所愿,常遇春只用了一场战役——用“天生神将”称呼他毫不为过。

      之后,常遇春又被升为总管府都督,跟着另一员神将徐达攻打张士诚,两人堪称黄金搭档,通力合作,相继占领镇江、常州、宁国、池州等地,张士诚损失惨重。张士诚的噩梦并没有结束,常州一战中,常遇春生擒他的胞弟张士德(张九六),再次立下头功,被升为中翼大元帅。

      常遇春的升职速度堪比火箭,但这些职位对于他都是虚的。他最在乎的只有一个——带兵打仗。他以他的天生勇武,一直走在他的名将之路上,直到死。

      他在军中曾自称“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因此在军中有“常十万”之称。

      有人觉得他说这话谦虚了,以他常遇春的能力,别说带兵十万,百万都不是问题,他应该像韩信一样,号称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这样才能显得更威风。

      常遇春自评的这句话谦虚么?如果你了解常遇春的性格和能力,你会认为他这话不但不谦虚,而且相当准确。

      在我看来,常遇春更像是项羽,跟韩信不能比。

      在中国丰富的古代战争史甚至中国近现代战争史上,有些人的定位是将军,有些人的定位是元帅,绝不能轻易对调。霍去病当将军,卫青当元帅,这是汉武帝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点作出的最好的职务分配。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大元帅”,纵然再有争议,也不是任何将军能轻易替换掉的。

      是的,知人善任的朱元璋也看出来了——常遇春勇猛急躁,徐达同样勇武,但比常遇春持重多谋,最适合元帅、主帅的人选不是常遇春,而是徐达。

      朱元璋心目中的韩信,是徐达。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3: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