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5:2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89)
  
  
  又过了一年,时间是公元前515年。
  晋国士鞅主持召开一次多国会议,会议的内容之一,就是处理鲁昭公的问题。在会议上,宋国与卫国都表明立场,坚决请求将鲁昭公送回鲁都。
  可是宋国与卫国都没有想到,鲁国的季平子事先已经备了一份厚礼贿赂士鞅,士鞅收人钱财,与人消灾,他对宋国、卫国代表说:“季平子并没有什么过错,可是国君却要讨伐他,他自动请求放逐、逃亡,可是都没有得到同意。鲁国君后来没有打败他,就自己流亡到国外。你们看,季平子事先并没有做任何防备,可是居然迫使鲁国君逃亡,这是上天救了他啊。再说了,叔孙氏担心祸及自己,选择站在季平子这边,这是上天的意志。鲁国君请求齐国的帮助,可是都三年了,还是没能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季平子深得民心,做好了抗战十年的准备,有上天的帮助,有民众的支持,有坚守的决心,有诸侯的权势。”
  士鞅顿了顿,瞪了宋、卫代表一眼,用吓唬的口气说:“我看这件事情不好办哪。你们二位都是为国家考虑,想送鲁君回国,其实这也是我的想法。那么这样吧,就让我跟你们二位一起去包围鲁国,如果事情不成,就死在鲁国好了。”
  宋、卫两国代表一听,吓了一跳,既然士鞅都说这份上了,好象拯救鲁国就象去送死一样,罢了,大国都不想去,小国有什么好考虑的呢?两位代表拜别士鞅,然后派人转告鲁昭公,说我们尽了力了,可是人家晋国不答应,这事办不了。
  
  对鲁昭公来说,还有更坏的消息。
  在晋国拒绝出兵援助后,季平子派家臣阳虎会同孟孙氏的首领孟献子,进攻鲁昭公所在的郓地。鲁昭公率亲兵与“三桓”军队作战,结果在且知吃了败仗,退守郓邑。
  在此后几年里,鲁昭公一直寻求齐国、晋国的援助,但都没有结果,直到公元前511年,事情终于出现转机。晋顷公去世后,新上任的晋定公准备使用武力手段,帮助鲁昭公重新夺权。
  晋国执政士鞅与鲁国的季文子关系不错,再加上季文子时不时给他送些好处,自然要护送季文子。士鞅站起身来,对晋定公说:“我们可以先召季氏前来,如果他拒绝了,那就是没有人臣之礼,到时再讨伐他,这叫先礼后兵,怎么样?”
  晋定公哪里知道士鞅用心良苦呢?他还以为士鞅这样说有道理,便点点头道:“行,就先派前去召季氏前来吧。”
  士鞅派出心腹赶在晋国使者前抵达鲁国,给季平子通风报信,并且跟他说:“您一定得来,我担保您不会出事。”事到如今,季平子也只能冒险一试。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5: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0)
  
  季平子动身前往晋国,晋定公指派荀跞与季平子交涉。
  荀跞见了季平子就劈头问道:“我们国君要我来问问你,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君主赶跑呢?有国君却不事奉,对此周室可是有处罚规定的。”
  季平子遵照士鞅的提示,事先作一番秀,戴着白布帽,身穿麻布衣,光着脚,这身打扮就像罪犯似的。他拜倒在地,对荀跞说:“事奉君主,是臣下的本份,臣下也希望国君能早日返回朝中。如果国君认为我有罪,我愿意被囚禁起来,等侯国君的调查;如果国君能考虑季氏先祖对鲁国的贡献,不断绝季氏的子嗣,免臣下一死,不让臣流亡他国,这个大恩大德,臣下将至死不忘。”
  说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似乎自己委屈得很。其实季平子暗中得到士鞅的授意,表面上答应可以迎鲁昭公回国,但有两个条件:第一,要鲁昭公赦免其死罪;第二,不能把他赶到国外。季氏权倾朝野,只要他还呆在国内,鲁昭公仍然只是个木偶。
  
  荀跞把季平子的话上报给晋定公。晋定公一看,这个人认错态度良好,过去的罪行,不予追究了,当然,这里也有士鞅保护的因素。
  既然季平子表示愿意迎回鲁昭公,晋定公便派荀跞作为晋国特使,与季平子一起前往鲁昭公居住的乾侯,准备接鲁昭公回到鲁都。
  回去还是不回呢?
  这是个问题。
  鲁昭公召来手下一帮大臣,商讨要怎么办。强硬派的子家子又跳出来说了:“主公,您一次的羞辱都不能忍受了,终身的羞辱反而可以忍受吗?”
  其他人说:“要不要回去,就只有一句话了,那就是一定要驱逐季氏。”
  荀跞对鲁昭公说:“我们国君很关注鲁国的政局,季氏现在认错了,您还是回去吧。”
  晋定公是答应季平子两个条件的:其一是保全生命,其二是不遭放逐。鲁昭公心知肚明,只要季平子不除,自己回国后,不也还要受到他的掣肘与控制吗?所以他语气坚决地对荀跞说:“感谢贵国国君看在晋、鲁两国传统友谊份上,对我这个逃亡在外的人施予恩惠,准备让我重新回国祭扫宗庙。可是我不能再看到那个家伙了,我以河神的名义起誓,我再也不能见到那个家伙了。”那个家伙就是指季平子。
  荀跞把耳朵掩起来,不想听了,回头便走,边走边说:“晋是盟主,如果你不能回国,那我们得负责任;至于你们内部的矛盾,那不是我们所敢揣测的,我现在就回去交差了。”
  出了门后,荀跞对季平子说:“你的国君现在还余怒未消,我看你还是先回国去吧。”
  就这样,晋国对鲁国的调解最终还是失败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1)
  
  鲁昭公最终没能回国,第二年,他病死在异国他乡。
  鲁昭公事件,折射出春秋末期的时代巨变。自从骊山事变,周王朝进入到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王权被架空,权力不断下移。
  在诸侯国内部,也出现与周王室相同的尴尬局面,权力从国君转移到卿大夫,鲁昭公被逐事件,是这个权力格局巨变中的一个缩影。
  不独鲁国,包括晋国、齐国、郑国、卫国、宋国等中原国家,莫不出现相同的局面。只有周边的新兴半蛮夷色彩的国家,象楚国、秦国、吴国,君主专制相对稳定,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礼义崩坏”,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有其渐进的过程。当时的政治背景是分封制,在周王朝,诸侯有自己的国家,在诸侯国内部,卿大夫有自己的领地与私家军队,权力并不集中于君主。卿大夫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发言权越来越大,最形成尾大不掉的格局。
  卿大夫擅权,有其积极的一面。卿族为了掌握权力,大力推行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强化法律,最成功的例子就是子产在郑国的改革,这些措施无疑使国家与民众受益。同时,有些卿族采取讨好民众的手段,比如鲁国的季氏家族,齐国的陈无宇,都通过惠及百姓的手段,提高自己的政治声望。季氏之所以能成功驱逐鲁昭公,有其必然因素。我们来看看晋国的赵简子与史墨的精采评论。
  
  赵简子问史墨(晋国史官):“季氏逐君,可是百姓还是愿意顺从他,诸侯国也默认了,鲁君死在异国他乡,也没有人追究季氏,这是为什么呢?”
  史墨回答说:“季氏家族辅佐鲁国君主,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国内百姓顺从他,不也是很自然的事吗?鲁国历代君主都有很多过失,或者安逸享乐,或者放纵无度,或者没有礼法,而季氏历代勤政为国,老百姓早就忘记国君了。即便鲁君死在异国他乡,又有谁同情他呢?国家社稷没有固定不变的拥有者,君臣之间没有固定不变的地位,一切都是相对的,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尧、舜、禹三位圣王的后代子孙,现在也差不多都是平民百姓了。鲁国君主大权旁落,到现在已经是四代了,老百姓都不知道有国君的存在,那国君又凭什么拥有国家呢?”
  史墨的评论很深刻,他的原话是“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这是一种远见卓识,作为一名通晓历史的史官,对过去的历史烂熟于心中,早看透了事实真相,勤政为民者才能真正得到国家,史墨通过三王的例子,也证明了世袭制度并非天道规律。
  鲁昭公之死,使得鲁国的权力斗争暂告一个段落,但这远不是终点。
  
  
  (下一节《公室的胜利:宋国内战史》)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2)
  
  四、公室的胜利:宋国内战史
  
  在中原各国公室权力逐渐丧失的背景下,宋元公居然出人意料地赢得一场胜利。
  故事还要从向戌弭兵之前说起。
  
  在宋国,有两大家族最为显赫,公别是华氏与向氏。有意思的是,春秋时代列国两次弭兵,就是这两个家族的代表人物主导的,第一次弭兵的核心人物是华元,第二次弭兵的灵魂则是向戌。华氏家族长期占据右师(相当右相)之位,而向氏家族则占据左师(相当于左相)之位。
  华元去世后,长子华阅担任右师,次子华臣担任司徒。在公元前556年,华阅去世,他的儿子尚未成年。华臣动了歪念头,想乘机吞并哥哥的家产,便派了六名刺客,公然跑到华阅家中,杀死大总管华吴,并且把华吴的老婆也绑架了,逼她交出华阅府中的宝贝:一件大玉璧。
  左师向戌与华阅是邻居,听到动静后,便出来瞧瞧,不料却与六名刺客遇个正着,他吓得发抖,赶紧说:“我可没有得罪你们哦。”说罢赶紧逃回家中,把大门关紧了,脸色苍白。
  华臣这件事做得太明目张胆,宋平公勃然大怒,准备要把他驱逐出境。作为凶案的证人,向戌心里有鬼。首先,他担心遭到华臣的报复,当时他与刺客撞个正着,很容易被华臣认为是告密者;其次,发生杀人案时,他不仅没有挺身而出,反而吓得发抖,闭门不出,当作没看到,这件事要是传出去,实在会成为笑柄。
  向戌便对宋平公说:“华臣也是六卿之一,这种高层内斗,对国家来说是件耻辱的事,要是被外人知道,很没面子,家丑不可外扬,不如就掩盖起来,不要追究了。”
  经向戌这么一说,宋平公气也消了。他心里想,华氏家族权势熏天,他们内斗,对我未必不是好事哩。这件事便没有继续追查下去了。
  
  作为春秋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向戌的促成国际和平的弭兵大会上功勋卓著,可是论及才能,却远不及郑国的子产,他最大的缺点就是胆子小,怕事。自从这事后,向戌特制了一根皮鞭,每当经过华臣家门时,他就用这条马鞭催促马儿快跑,让马车能从华府疾驰而过。
  不要看华臣心狠手辣,干了坏事后,他也整天提心吊胆,担心宋平公有一天把他抓起来问罪,所以他一直躲在自己家里,门也不敢出。
  有一天,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条狗疯掉了,在街上乱咬人,大家便操起棍子大棒,追打这条疯狗。这条狗一路乱窜,结果窜入华臣府中,后面跟着一大群一边吆喝一边挥舞大棒的市民。躲在家中的华臣听到门外有动静,他从窗子往外一探:我的天,来了这么多人,还拿着武器。
  正所谓做贼心虚,华臣下意识地认为,这些人肯定是前来攻打自己的。人多势众,来势汹汹啊,他一下子心虚了,不行,得赶紧逃!华臣赶忙拉来一辆马车,匆匆上了车,从后门逃走了。逃跑动作迅速,一气呵成,显然他事先是经过多次的“演练”了,他头也不回,一路逃到了陈国。
  谁说人民没有力量呢?
  一群追赶疯狗的平民,就把权势熏天的华臣吓得落荒而逃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3)
  
  
  转眼过了二十年,这段时间里,华臣都不敢返回宋国。而华阅的儿子华合比则成为右师,并且跟宋国太子佐交情不错。
  当时寺人柳(寺人就是宫中侍御的宦官)深受年迈的宋平公宠爱与信任,反倒是太子有些失宠。太子佐心里很不高兴,有一回,他对华合比说了一些牢骚话,华合比一听,拍拍胸脯说:“这有何难呢?我帮你杀了那个家伙。”
  消息灵通的寺人柳得知华合比要杀他,怎么办呢?右师在宋国六卿中,权势最大,杀一个宦官易如反掌罢了,可是寺人柳就这样坐以待毙吗?他冷笑了一声:“要杀我,没那么容易。斗力我斗不过你,但我可以斗智。”
  栽赃陷祸是寺人柳的拿手好戏。他悄悄地在城北挖了个土坑,把一份伪造的盟书埋在坑里,然后向宋平公告发说:“华合比与二十年前逃亡的华臣在城北秘密会见,并且双方达成秘密约定,准备里应外合,发动叛乱。”宋平公听了后大吃一惊,连忙派人到城北去搜寻,当然没有意外,搜到了这个伪造的盟书。
  对华合比更不利的是,自己的弟弟华亥为了取代哥哥右师的地位,竟然与寺人柳串通起来,出面做伪证。看来华氏家族确实有内斗的传统,兄弟之间竟然没有一丝亲情。
  华合比明知是寺人柳先下手为强,但有口莫辩。宋平公下令将华合比驱逐出境,这样,续华臣之后,又一位华氏家族成员逃亡了。
  宋平公是老糊涂,被佞臣玩弄于掌心。
  华亥如愿所偿成为右师,但向戌却看得一清二楚,他对华亥说:“你毁了自己的宗族,你对别人怎样,别人也会对你怎样,有一天,也会轮到你逃亡的。”
  
  四年后(公元前532年),宋平公终于死了。
  太子佐继位成了宋元公,
  登位后的第一天,宋元公又见到一个讨厌的身影,这就是四年前他想杀却没杀成的寺人柳,他脑海中浮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杀死寺人柳。
  时值寒冬,天寒地冻。
  寺人柳在宫中混这么久,之所以深得宋平公的宠幸,有自己的本领,他的本领就是迎奉拍马。从宋元公上台的第一天,他就从这位国君眼中看出杀气腾腾,从宋元公出席葬礼的那一天,他扛了一个火炉,把宋元公的座席烤暖和了,等着国君即将上座时,又把炉火撤走。当宋元公的屁股觉得一阵温暖、驱走严冬的寒意时,他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当年自己的父亲如此宠幸寺人柳,现在他找到答案了。拍马奉承者通常为人所厌恶,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亲自体会拍马屁带来的快感,现在宋元公体会到了,那就象一团冬天的炉火,贴心而温暖。
  白天还是宋元公想杀的对象,到了晚上,就成为受宠的奴才了。
  换了主人,并没有人头落地,恩宠依然如故。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4)
  
  宋元公之所以从寺人柳那里感受到了温暖,是因为他有身陷冰窟的感觉,并不完全是天气严寒,而是公室的权力在一点点地丧失。
  宋国大权早已落到华、向二氏手中。自华父督以来(就是杀死孔子先祖孔父嘉的那个家伙),华氏家族掌控宋国大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而另一大家族向氏在向戌执政的四十余年时间里,也成为堪与华氏相媲美的一股势力。
  宋元公高高地坐在国君的宝座上,可是他往底下一瞧,几乎都是华、向二族的人。右师华亥、左师向宁、大司马华费遂、大司徒华定,六卿中最重要的四席,全是华、向家族成员。
  公室衰微,宋元公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其实君权旁落在诸侯国已经不是新闻,而是常态了,可是宋元公却不甘心,他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能重振公室的雄风。
  
  国君与权臣的明争暗斗开始了。
  宋元公心里很明白,欲速则不达,这件事,急不得,必须慢慢筹谋。华、向二氏执政时间很久了,根基非常深,难以撼动,难以从外部剿灭,只能在内部瓦解。宋元公明智地采取一种有效的战略: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华氏家族向来有内斗的传统,这是个致命的弱点,抓住这个弱点,就可以致敌于死地。
  对华氏家族,宋元公拉拢华费遂,压制华亥与华定,因为华费遂是掌握兵权的大司马;对向氏家族,他则压制左师向宁,拉拢向宁的四个哥哥:向胜、向宜、向郑、向行。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转眼已是宋元公上台的第十年(公元前522年)。
  华亥、向宁、华定三大巨头本能地察觉到了一种威胁,他们凑到一起,华定嚷嚷道:“我看国君要向我们对手了,是要等死呢,还是要逃亡?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吧。”
  华亥与向宁两人相视了一眼,然后拍桌子了:“他娘的,我们可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好,那就先下手吧。”
  
  夏季六月某日,右师华亥没有参加朝会,请病假了。
  听说华亥生病了,宋元公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快感,不过他还是假惺惺地派了公子寅、公子御戎等六位公子前去探望。
  其实华亥一点病也没有,只不过是装病罢了,躲在家中,策划发动政变,驱逐宋元公。就在这个时候,六位公子前来探望了。华亥狞笑了一声:“来得正好,先除掉这些公室成员。”便派甲士埋伏在两旁,等六位公子进了宅院后,突然杀出。这六位公子反应过来,便糊里糊涂被捅死了。
  华亥正式向宋元公宣战。
  与此同时,华定、向宁也召集家兵,分发武器,配备战车,准备会同华亥,杀向宫中,一举推翻宋元公。
  一切准备妥当了,华亥正准备率家兵们出发时,突然有人匆匆来报:宋元公已经到了华府门外了。华亥吃了一惊,忙问道:“有多少人马?”
  “就只一人。”
  “就一人?”
  “是。”
  华亥不禁一怔,自己正想杀进宫去,不想宋元公却自投罗网,这葫芦里卖什么药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3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5)
  
  宋元公怎么独自跑到华府呢?
  听到六位公子惨死在华府后,他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华亥要政变了!对方是有备而来,而自己则棋差一着,措手不及。华、向家族子弟遍布朝中,谁是敌人,谁是盟友,现在说不清。倘若华亥率军队杀进宫,到时肯定要成瓮中之鳖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冒一次风险。
  事实证明这位国君颇有几分胆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华府凶险之地,可他要独闯龙潭,单刀赴会。
  宋元公一人独闯华府,令华亥吃了一惊,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宋元公径直走入中,甲士们纷纷避开,让出一条路。见到华亥后,宋元公开门见山说:“寡人与诸卿家之间有些误会,为了消弭误会,寡人愿意与诸卿互换人质,以示信任。”
  堂堂国君要与臣子互换人质,是何等委曲求全。可是华亥已大开杀戒,政变的车轮已开动,哪能说停就停呢?他拒绝了宋元公的要求,并将国君扣押软禁起来。
  可是华亥并没有胜利,几天后,他发现有点不对劲了。
  首先,华氏家族中的大司马华费遂态度暧眛,保持中产的立场。向氏家族中,向胜、向行两人旗帜鲜明地反对叛乱者,两人被向宁抓起来软禁,但向宜、向郑则逃亡到了郑国。华氏与向氏两大家族内部并没有一致对外。华亥深感担忧。
  这时,公室家族成员公子城也逃到郑国,并秘密组织了一支武装,准备与叛军开战。
  华亥、华定、向宁三大巨头再次碰头,经过商议后,决定先与公室和解,互换人质。
  宋元公答应了。太子栾与两位公室子弟入质华府,华亥的儿子华无慼、华定的儿子华启、向宁的儿子向罗三人则入质公室。
  在达成协议、交换人质后,宋元公得以脱身,返回宫中。
  但这场人质交易,并不能促成和平。
  
  对宋元公来说,这是人生的耻辱。作为一国之君,竟被臣子扣押囚禁一周,还将太子作为人质,公室的尊严何在?国君的尊严何在?
  他并非真心想与华亥妥协,但是他需要时间,等待反击的机会。
  逃亡到郑国的公子城率先发动反击,他带着组建起来的武装,在鬼阎与华氏军队交锋,但这支乌合之众很快被击溃了,公子城被迫逃到晋国。
  与此同时,宋元公极力争取大司马华费遂的支持。华费遂陷于两难的境地,他既不想背叛公室,也不想与自己的家族为敌,他含糊其辞地说:“我怕殃及太子。”
  宋元公则坚定地说:“太子生死有命,我是不能忍受耻辱了。”
  经过四个月的准备后,宋元公开始反击了。
  十月,宋元公下令处死华、向族的三名人质,正式着对华亥、向宁发动进攻,内战又一次打响了。
  在这一段时间里,华亥对公室三名人质精心照顾,幻想借此三名人质与宋元公维持一种均势。没想到宋元公竟然置人质安危于不顾,公然撕毁和平协议,先下手为强。看来他低估了国君的意志与决心。
  华、向军队抵挡不住公室军队的进攻。恼羞成怒的向宁对华亥说:“国君不守信用,我们也杀了太子栾。”华亥思忖片刻后,摇摇头说:“不行,如今得罪了国君,如果再杀了太子,没有哪个国家肯收留我们的。”
  华亥做好逃跑的打算。他把太子栾等三名人质交还给公室,与华定、向宁三个逃亡到了陈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1: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6)
  
  然而叛乱并未结果。
  华氏家族内斗的传统依然延续。大司马华费遂家族内部,也出现分裂。在内战中,华费遂虽然保持中立,但他的儿子华登却站在华亥的一方,并在华亥逃亡后,也逃亡到了吴国。华费遂的其他两个儿子华貙与华多僚又上演了自家兄弟相残的一幕。
  华氏家族亲兄弟之间互斗是司空见惯的事了。华多僚十分讨厌哥哥华貙,他在宋元公面前诬陷说:“华貙打算把流亡在外的华亥迎回国。”宋元公害怕了,打算把华貙驱逐出境。华貙知道这一切都是弟弟在背后搞鬼,他不想兄弟相残,便打算主动出逃。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华貙在逃亡前,前去与父亲华费遂道别,走到半路时遇到父亲的马车,驾车的正是华多僚。华貙的部下张匄等人见到华多僚时,义愤填膺,一时冲动,一伙人冲上前去,把华多僚揪下马车,乱刀砍死。张匄等人杀了华多僚后,索性不一做二不休,把大司马华费遂也绑架了,劝华貙起兵,迎回逃亡在外的华亥、华定、向宁。
  刚平息半年的战火又被点燃了。
  
  华氏军队与公室军队在宋都郊区对垒,一时间旗鼓相当,难分胜负。
  宋国的内战,很快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特别是两个新崛起的大国:吴国与齐国。逃亡在吴国的华登,向吴国政府借兵,吴国也想乘机向中原地区发展,便派遣一支军队,追随华登进入宋国。
  颇有野心的齐景公当然不肯示弱,也派出一支齐国兵团,由乌枝鸣指挥,帮助宋元公平定内乱。齐军的到来,令宋元公吃了一剂镇定剂,他马上派一支军队,会同齐军,拦截吴军。吴国兵团长途跋涉,还没喘过气来,就遭到齐军的迎头痛击,大败而逃,吴国两名将领成为齐军的阶下之囚。
  然而宋元公还没来得及为这次胜利庆贺时,华登便率残余吴军,会同一部分华氏武装,反戈一击,大败宋军。
  叛军武装的数量要远远超过政府军,宋元公底气不足,打算弃城而逃。这时厨邑大夫濮站出来说:“不行,我可以为国君战死,却不能跟国君逃跑。请等一下。”他召集军队,登高振臂一呼道:“挥舞旗帜的人,就是国君的战士!”士兵们纷纷挥舞手中的军旗,呼声震天。宋元公见旗帜飘扬、士气可用,便驾着马车,巡阅部队,发表演说道:“国亡君死,乃是诸位的耻辱,岂是孤一人的罪过呢?”
  齐国将领乌枝鸣见宋军士气高昂,便说:“如今我们人少,只能拼死一战,与叛军展开肉搏战,我建议全部使用短剑。”弃长兵器而使用短兵器,在近身搏斗中,短兵器灵活,杀伤性大,故有此提议。
  宋元公听从乌枝鸣的建议,政府军全副短兵器,与华登的叛军决一死战。这种战术果然发挥奇效,政府军拼死反击,终于击退叛军,国都形势转危为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1:2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7)
  
  作为霸主,晋国对宋国内乱很漠然。
  齐国的出兵,令晋国人很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齐国在东方雄心勃勃,试图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宋国,晋国人开始有一种危机感了。正好在这个时候,流亡在晋国的公子城也希望得到晋顷公的援助,晋顷公便派出名将荀吴率晋国兵团,驰援宋元公。同时出兵的还有曹国、卫国的军队。
  晋国的出兵,很快便扭转宋国的战局。
  宋国的军事力量向来就不强大,华氏叛乱武装打打内战可以,遇到晋国这样强敌,哪是对手呢?双方展开一场大战,华氏叛军将领华豹、张匄等人被击毙。
  晋、宋等国联军进而包围叛军的据点南里,叛军负隅顽抗。
  此时叛军头头华亥已经心灰意冷,他垂头丧气地对华貙说:“我们的下场,估计跟晋国的栾盈一样了。”当年栾盈在晋国发动叛乱,最后兵败身亡,华亥预感到自己的命运也将是如此了。
  华貙却比较乐观,他对华亥说:“你不要吓我了,万一不行,我们还可以逃亡啊。”可是要往哪逃呢?只能向南方逃,到楚国去避难。只有楚国才不怕晋国人。
  在十五辆战车与七十名勇士的掩护下,华登硬闯宋、晋军队的防线,成功突围,经过蹍转到了楚国,华登拜见楚平王,请求楚国出兵作为后应,接纳华氏武装撤退到楚国。
  楚平王答应了。
  
  楚国太宰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吃一惊,赶紧跑去见楚平王,力劝道:“如今中原列国中,只有宋国愿意听从楚国的命令。现在宋国爆发内乱,我们没有去帮助宋国政府,反而帮助叛军,这怎么行呢?”
  楚平王一听,哎,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呢?有点犯糊涂了,不过楚国人向来以直爽而著称,不象晋国人那么圆滑,楚平王答道:“你这话说得晚了,我已经答应他们了。”在崇尚礼义的中原国家,已经没什么人守信用了,反倒是楚国这样半蛮夷色彩的国家,还保留着质朴的本色。
  薳越率着楚军出发了,快到宋国边境时,他派人前去拜会宋元公说:“我国君听说贵国有几个臣子犯上作乱,让您忧心忡忡,便派我们来将这几个人带回楚国,该杀的就杀,严惩不贷。”
  宋元公当然明白楚国人的立场,他颇为强硬地拒绝了楚国人的要求。楚国人已经到了边境线上了,显然不可能因为宋元公的拒绝就撤兵的,但宋元公自恃有晋国人撑腰,不愿意错失全歼华氏叛军的机会。
  可是华氏集团的命运,并不完全掌握在宋元公手中,而是掌握在晋国人手中。叛军已经被合围在南里,只要晋军坚持作战到底,叛军的覆灭只是朝夕之事。可是晋国人却有自己的算盘,坚决要求宋元公将华氏叛军残余分子交给楚国人。
  很显然,晋国人并不想把事情复杂化,更不想使宋国内战成为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个小国的内战,已经把吴国、齐国、晋国、楚国都拖入来了,如今楚国人大军压境,无非想拯救华氏集团,而华氏集团的死活,对晋国人来说,那是根本不值得去重视的。关键时,交出叛乱分子,这场战争就此结束,几方都可接受:宋元公夺回公室大权;华氏叛乱分子得以逃生;晋国、齐国完成帮助宋国平定叛乱;楚国人也圆满完成任务。
  宋元公想斩草除根。
  晋国人说:到此为止。
  最后宋元公不得不同意了。华亥、向宁、华定、华貙、华登等叛乱头目,在楚军的保护下,逃亡到了楚国。而宋国六卿大改组,华、向两大家族的势力彻底被清除出局。
  
  宋国的内战从宋元公十年六月九日爆发,到十二年的二月二十一日结束,总共持续一年半的时间。在这场君臣大战中,宋元公取得了胜利。
  在公室权力向卿大夫转移的春秋后期,宋国的公室却赢了一场胜利,然而,这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
  
  
  (下一章《东南战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1:2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8)
  
  第十七章 东南战争
  
  一、权力更替
  
  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之会中,楚国人至少在表面上是讨到便宜了。
  弭兵之会确定了两霸四强的原则,两霸就是晋国与楚国,四强就是晋、楚、齐、秦。除了这四个强国之外,其他参加会议的诸侯国,必须要同时向晋国与楚国朝贡,楚国的喽啰国少,晋国的喽啰国多,所以这一决议,对楚国人有利的。
  第二年(公元前545年),根据弭兵大会的决议,一些中原国家就开始向楚国朝贡了。首先是郑国,郑国派了子太叔前往楚国,可是楚国政府却将他拒之门外,认为他的级别不够,必须得郑简公亲自前来才行。
  子太叔据理力争,认为根据弭兵大会的决定,郑国要朝楚,但并没有明文规定要国君亲自前来。楚康王不理他,子太叔没有办法,只好回国,由首相子产陪同郑简公亲自出访楚国。
  楚康王从一开始,就想以强硬的手段,来树其权威。
  在郑简公之后,鲁襄公、宋平公、陈哀公、许悼公等,也相续前往楚国,准备朝见楚康王。可这位一心想立威称霸的楚王,却在这个时侯一命呜呼了。
  宋国使团听到楚康王去世的消息后,向戌马上调转马头开溜,他对宋平公说:“我们就是为楚王而来的,不是为了楚国。我们自己饥寒都顾不上,谁还顾得上楚国呢?我们还是回去让老百姓休生养息吧。”宋平公一听,就不去楚国朝见了。
  向戌是国际弭兵运动的发起者与倡导人,虽然被迫接受楚国提出的必须朝见的条件,但宋国向来是晋国的铁杆的追随者。这回恰好遇到楚康王去世的消息,正好省去了一番应付,这也说明中原诸侯国对朝楚是心怀不满的。
  
  楚康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郏敖继任楚王,同时任命叔父王子围为令尹。王子围是楚共王的儿子,楚康王的兄长,在楚国政坛根基很深,为人精明,权力欲强。当时正出使楚国的郑国使者子羽预测说:“松柏之下,小草是不能繁殖的。”言外之意,王子围势力根深枝旺,而楚王郏敖不过是株小草罢了。
  果然,在郏敖继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543年),王子围就陷害并处死对他权力威胁最大的蒍掩。蒍掩时任大司马,在楚国官职中,地位仅次于令尹。蒍掩死后,国家的军事力量也掌控在了王子围之手,他野心勃勃,打算取代郏敖,成为楚国的国王。
  两年后,王子围出使郑国。他到郑国有两件事,第一,迎娶郑国大夫公孙段的女儿为妻;第二,参加在郑国虢地举行的国际会议。
  这次国际大会,共有十个国家参加,主要议题,是重申公元前546年在宋国举行的弭兵会议的精神。
  在上次的弭兵会议中,晋国是吃了亏,作了重大让步。这一次,晋国大夫祁午对赵武说,这次会议,晋国应该争先歃血,要争坐第一把交椅。可是赵武却仍然按照上一次盟会时的做法,把第一把交椅让给了楚国。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23: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