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1:3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8)
  
  第十七章 东南战争
  
  一、权力更替
  
  公元前546年的弭兵之会中,楚国人至少在表面上是讨到便宜了。
  弭兵之会确定了两霸四强的原则,两霸就是晋国与楚国,四强就是晋、楚、齐、秦。除了这四个强国之外,其他参加会议的诸侯国,必须要同时向晋国与楚国朝贡,楚国的喽啰国少,晋国的喽啰国多,所以这一决议,对楚国人有利的。
  第二年(公元前545年),根据弭兵大会的决议,一些中原国家就开始向楚国朝贡了。首先是郑国,郑国派了子太叔前往楚国,可是楚国政府却将他拒之门外,认为他的级别不够,必须得郑简公亲自前来才行。
  子太叔据理力争,认为根据弭兵大会的决定,郑国要朝楚,但并没有明文规定要国君亲自前来。楚康王不理他,子太叔没有办法,只好回国,由首相子产陪同郑简公亲自出访楚国。
  楚康王从一开始,就想以强硬的手段,来树其权威。
  在郑简公之后,鲁襄公、宋平公、陈哀公、许悼公等,也相续前往楚国,准备朝见楚康王。可这位一心想立威称霸的楚王,却在这个时侯一命呜呼了。
  宋国使团听到楚康王去世的消息后,向戌马上调转马头开溜,他对宋平公说:“我们就是为楚王而来的,不是为了楚国。我们自己饥寒都顾不上,谁还顾得上楚国呢?我们还是回去让老百姓休生养息吧。”宋平公一听,就不去楚国朝见了。
  向戌是国际弭兵运动的发起者与倡导人,虽然被迫接受楚国提出的必须朝见的条件,但宋国向来是晋国的铁杆的追随者。这回恰好遇到楚康王去世的消息,正好省去了一番应付,这也说明中原诸侯国对朝楚是心怀不满的。
  
  楚康王去世后,他的儿子郏敖继任楚王,同时任命叔父王子围为令尹。王子围是楚共王的儿子,楚康王的兄长,在楚国政坛根基很深,为人精明,权力欲强。当时正出使楚国的郑国使者子羽预测说:“松柏之下,小草是不能繁殖的。”言外之意,王子围势力根深枝旺,而楚王郏敖不过是株小草罢了。
  果然,在郏敖继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543年),王子围就陷害并处死对他权力威胁最大的蒍掩。蒍掩时任大司马,在楚国官职中,地位仅次于令尹。蒍掩死后,国家的军事力量也掌控在了王子围之手,他野心勃勃,打算取代郏敖,成为楚国的国王。
  两年后,王子围出使郑国。他到郑国有两件事,第一,迎娶郑国大夫公孙段的女儿为妻;第二,参加在郑国虢地举行的国际会议。
  这次国际大会,共有十个国家参加,主要议题,是重申公元前546年在宋国举行的弭兵会议的精神。
  在上次的弭兵会议中,晋国是吃了亏,作了重大让步。这一次,晋国大夫祁午对赵武说,这次会议,晋国应该争先歃血,要争坐第一把交椅。可是赵武却仍然按照上一次盟会时的做法,把第一把交椅让给了楚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1: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299)
  
  王子围刚在郑国娶了美女,又为楚国争得头把交椅,心中好不得意。他甚至穿着国君才能穿的服饰,还有两个甲士持戈侍立于身旁,威风凛凛,俨然是国君的模样。
  在会议上,发生了一件事。当时鲁国出兵攻打莒国,侵占郓地,莒国代表在会议上对鲁国的侵略行为表示抗议。王子围便以大会主席的身份,对晋国首相赵武说:“这里还在召开会议重申弭兵精神,鲁国便悍然入侵莒国,亵渎盟约,罪不容恕,应该把鲁国代表逮捕并处死。”
  鲁国出席会议的代表是叔孙豹。在中原诸侯中,鲁国对晋国算是比较忠心的,赵武的随行人员乐桓子赶紧前去通知叔孙豹,暗示他要花银子贿赂王子围。叔孙豹拒绝了,对于鲁国出兵攻打莒国,他认为这是因为两国存在领土争端,是历史遗留问题,并不是鲁国有意要违背弭兵会议的精神。
  面对这种僵持局面,晋国首相赵武当然不能任由楚国令尹王子围擅杀鲁国代表。他以讨好的语气对王子围说:“鲁国叔孙豹称得上是贤明的人,您赦免他,就是安抚贤能之士。如果楚国能赦免有罪的国家,又奖赏贤能之士,那么诸侯有谁不欣然归服呢?”
  晋国与楚国势均力敌,从赵武的语气中,很明显感觉到晋国外交的软弱性,实际上是对楚国的一种屈服。接着,赵武又解释了鲁国攻打莒国的原因:“诸侯边境上的城邑,时而归属这国,时而归属那国,并非固定不变。自从天子暗弱,诸侯争先扩张,交替主持结盟,难道还能保持边境线的一成不变吗?要担任盟主,就得抓大放小,边境被侵犯的事情,哪个国家没有过呢?这些事情,哪个盟主能彻底解决呢?所以莒国边境的冲突,楚国还是不要过问的好,鲁国与莒国在郓地上的争端,由来已久,只要对莒国没有重大的危害,就不要干涉。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
  其实楚国人哪里真心要维持国际正义呢?只不过知道鲁国是晋国的亲密盟友,王子围只是想杀鸡给猴看,打击一下晋国的威风,突兀楚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袖地位罢了。现在晋国首相赵武言辞谦恭,已经给楚国挣足了面子,他当然懒得去理会鲁莒领土争端,放过了鲁国代表叔孙豹。
  
  王子围骄横跋扈,不可一世,当时很多人预言他有取代楚王郏敖的野心。王子围的郑国之行,收获很大,既娶了郑国美女,又在国际大会上压过晋国,风光得很。回到国内后,他便开始积极筹划篡位夺权的计划。
  首先,他把楚国实力派人物公子黑肱与伯州犁二人调到楚、郑边界,让他们二人主持修筑边境三座城邑的城墙。此举引起郑国民众的恐慌,很多人认为楚国将对郑国用兵,可是郑国首相子产却一眼洞悉王子围此举的目的,既然王子围刚与郑国通婚,而且刚出席国际会议,重申弭兵精神,这时对郑国用兵的可能性相当小,那为什么要在边境线上大搞军事工程呢?子产分析道:“看来楚国令尹王子围在国内将有大动作了,他把公子黑肱与伯州犁两人调到边境上主持军事工程,无非是想要调虎离山,借机铲除两人。楚国将发生内乱,但不会影响到郑国的。”
  子产不愧是春秋后期最杰出的政治家,见识非凡,而且很快他的预言就得到证实。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1: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00)
  
  这一年的年末,楚王郏敖病倒了。
  王子围认为这是一个杀君夺权的良机。他取消原订出访郑国的计划,返回郢都,并入王宫,假装探望楚王郏敖的病情。进了王宫后,他把王宫守卫调走,用自己人代替,然后走进楚王的寝宫。看来郏敖的病情不轻,他躺在床上不能起身。这时寝宫中悄无一人,王子围悄悄走近,手上拿着一条绳带,一狠下心,勒住楚王的脖子。楚王郏敖虽然病得很重,但生存的本领使他拼命地挣扎,想叫唤,却叫不出声。王子围用尽全身的气力,慢慢楚王的挣扎越来越弱,最后停止了,死了。
  楚王郏敖在位总共四年。这四年里,楚国的政权其实操控于王子围之手,所以死了之后,他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谥号。
  王子围弑君后,迅速控制王宫,派人杀死郏敖的两个儿子,以绝后患。楚国右尹子干逃出郢都,出奔晋国;在楚、郑边界主持修筑军事工程的公子黑肱逃往郑国避难,伯州犁是楚国三朝重臣,他拒绝逃跑,最后被王子围派人杀害了。
  王子围清除异己势力后,终于实现篡位称王的野心,史称楚灵王。
  
  楚灵王是个野心勃勃的人,篡位称王后,他仍然不满足,还要当天下的霸主。
  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三年),楚灵王派伍举出使晋国,目的是要征得晋国的同意,由楚国主持召开国际诸侯盟会。
  晋平公当然不肯答应了,司马侯对晋平公说:“楚王现在自大狂妄,也许上天想让他的野心得逞也说不定,他以后会怎么样,现在不好说。晋楚两国谁能称霸,这得看上天的帮助,我们还是同意他召集诸侯峰会,再慢慢观察时局的变化。如果楚王能推行仁德,不要说诸侯国,就算我们也要归服他了;如果他一味暴虐荒淫,楚国人都会抛弃他,又有谁来跟我们争夺霸权呢?”
  这一番话,实际上可以看出弭兵运动后,晋国官员对楚国的一种畏惧心理。
  晋平公听后颇不服气,他说:“我们有三个优势。其一,我国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其二,我国盛产马匹,可以维持一支强大的兵力;其三,我国内政稳定,而楚国、齐国政局动荡。有这三个优势,我们用得着害怕谁啊?”
  司马侯听完后回答道:“您说的三个优势,其实是三个危险。为什么呢?九州大地上险要的地形,象四岳、三涂山、太室山、阳城、荆山等,这些分布在各个诸侯国,并不是独晋国所有;要说盛产马匹,冀州以北是盛产良马的地方,可是那里并没有产生强大的国家;依仗地势险要与盛产马匹,是不可能巩固一个国家安全的,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所以先王靠仁义道德来取得神灵的护佑与民众的支持,而不依靠险要地形与马匹。至于邻国的内乱,我们也不能高兴,有的国家多难兴邦,比如齐国有公孙无知的内乱,然后有齐桓公的兴起;我国有里克、丕郑的动乱,然后有晋文公的霸业;有的国家即便没有内乱,例如卫国与邢国在没有国内动乱的情况下,也曾被狄人灭国了。您如果想倚赖这三个所谓的优势,而不实施仁义道德、修明政治,危亡还来不及挽救呢,还谈何成功呢?所以您还是同意楚王的要求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0: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01)
  
  司马侯的话,显然是有所暗示的。影响晋国对外称霸的原因,已经不全是楚国的强大,而更严重的是内部权力的明争暗斗加剧了,在这样背景下,晋平公仍不采取措施稳定国内政治,而一味要与楚国竞先争霸,这无疑是不明智的。
  晋平公最后同意楚国召集国际会议的要求,不过出于保住面子,晋国将缺席这次会议。
  
  当时郑国首相子产正在楚国访问,楚灵王问他:“您看晋国会同意我召开国际大会吗?”
  子产回答道:“会的。因为晋国国君贪图安逸,没有进取心,而晋国大臣们又多为自己打算,没有人愿意出来辅佐国君。”
  楚灵王还是不放心,又问说:“那么各诸侯会出席会议吗?”
  子产又答道:“会来的。根据弭兵大会的决议,各诸侯国有朝楚的义务,为什么不来呢?不过有几个国家可能不会来,鲁国、卫国受到齐国的威胁,曹国受到宋国的威胁,邾国受到鲁国的威胁,这几个国家,需要晋国的保护,在外交上都是属于亲晋派,这些国家不会参加,其他国家都会来的。”
  事实再次证明子产敏锐的政治眼光。公元前538年夏季,楚灵王在申邑召开国际峰会,参加会议有十一个诸侯国以及淮夷部落。
  这并不是楚国召集的第一次国际会议。在公元前589年,楚国令尹子重曾经在鲁国的蜀城召集一个由十四个诸侯国参加的会议,但是那次会议的级别并不是最高的,只是大夫级的国际会议。这次楚灵王召开的申邑会议,却是属于最高级别的峰会,前来参加会议的十一个诸侯国中,除宋国国君因故缺席,由宋国太子作为代表外,其余十个诸侯国,全部是国君亲临。主持如此高级别的国际大会,对楚国来说,是第一次。
  楚灵王作为东道主,对这次大会的举办也动了颇多的心思。长期以来,楚国一直被视为南蛮国家,随着楚国与中原国家往来的增多,其“去蛮夷化”的倾向越加明显。但是由于文化的差距,在接受中原礼仪文化方面,楚国还是显得落伍,毕竟它是一个崇尚武力的军国主义国家。
  为了在主持国际会议时,不被各诸侯国耻笑,楚灵王还放下架子,向宋国的向戌与郑国的子产虚心求教国际会议中的各种礼仪。向戌与子产这两位国际大政治家都没有吝惜,把大国与小国交往中的六种礼仪一古脑地传授给楚灵王。
  楚灵王有模有样地学习中原礼仪,到了会议召开时,他担心自己的作法有失,还特地让宠臣伍举在一旁随时纠正其礼仪上的错误。不料楚灵王与各国君主会见结束时,伍举一直站在一旁,一声没吭。事后楚灵王便以责备的口气对他说:“怎么你从始至终都没有提醒我呢?”伍举回答颇有意思,他说:“这六种国际交往礼仪,我从来就没有见过,又怎么样给您纠正呢?”
  看来楚国想要融入中原文明圈,还得多多努力哩。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0: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02)
  
  
  楚灵王虽然表面上谦虚地学习中原的礼仪,但他只学到了形式,并没有学到真正的精神。很快,他就暴露出骄横跋扈的一面。
  他有三件事做得大失人心。第一件事,宋国参加会议的代表是太子子佐,由于当时交通条件不发达,迟到了。楚灵王耍大牌,不肯接见宋国太子,跑去打猎了。第二件事,参加会议的徐国国君,他的母亲是吴国人,而楚国与吴国一直是敌对的,楚灵王便一口咬定徐国国君对楚国怀有二心,在开会期间,把他逮捕了。第三件事,在会议过程中,楚灵王总是流露出骄傲自满的神情,对各国代表有点不屑一顾。
  宠臣伍举提醒他说:“要得到诸侯国的拥戴,言行必须要合乎礼仪,这是赢得尊敬的原因所在。以前夏桀、商纣、周幽王曾经召集诸侯,但在列国面前表现骄纵,结果都失去了诸侯国的拥护。如今大王您有些言行不合礼仪,这样要让诸侯国口服心服,恐怕很难了。”
  楚灵王唯权力是尊,哪里理会什么礼义道德呢,不听。
  对于楚灵王在申邑会议上的表现,各国政治家也有评论。子产对向戌说:“楚国没什么可担心的,楚王对外骄纵,对内不听劝谏,我看不用十年,肯定要倒台。”向戌听了后直点头,也评论说:“是啊,我看他也撑不了十年。现在楚王的恶行还没有充分暴露,等到充分暴露后,他一定会被抛弃的。”两位大政治家在这点上形成共识,楚灵王十年内必倒台,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楚灵王在公元前529年垮台,距申邑会议召开的公元前538年,时间正好九年多,看来子产与向戌在这个判断上,可以打满分了。
  
  很快,楚灵王便暴露出穷兵黩武的一面了。
  在弭兵大会之后,晋国一味对楚国忍让,这加剧了楚灵王的野心膨胀,特别是楚国主持召开申邑国际峰会后,更加不可一世。
  在申邑会议中,楚灵王强行通过一项决议,就是准备发动对吴国的战争,并且要求与会诸侯国派兵参加。根据公元前546年在宋国举行的弭兵会议精神,各诸侯国之间停战休兵,可是并不包括吴国在内。楚国发动对吴国的战争,并不违背弭兵会议的决议。
  快速崛起的吴国已经成为楚国的心腹之患,但是自吴王诸樊在公元前548年攻楚之战中阵亡后,吴国与楚国已经有十年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了。自从弭兵后,楚国与晋国的争霸告一段落,而且还捞了个诸侯盟主,可以调动这些诸侯国的军队,在楚灵王看来,这是对吴国进攻致命打击的最好时机。
  申邑会议在夏季召开,到了秋季,楚灵王已经做好对吴战争的准备。
  弭兵运动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弭兵,东南战场的烽火将熊熊燃起。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0: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03)
  
  二、穷兵黩武
  
  南方的雨季过去了,秋高气爽,收获的季节又来临了。
  楚灵王也要把这年的秋季当作自己军事的收获季节,他不经意之间流露出得意忘形的表情,如今辖下的这支军队,阵容实在太强大了。除了一直笑傲江湖、令人闻风丧胆的楚兵团之外,还有其他诸侯国拼凑起来的联合作战部队,旌旗猎猎,一路向东,杀奔吴国。
  楚灵王此行的目的,是拔除吴国的朱方城。
  朱方城的主人,并不是一个吴国人,而是齐国流亡的政客,谁呢?就是曾在齐国政坛叱咤风云的庆封。自从齐国四大家族联手,打垮庆氏集团后,庆封被迫逃亡到了吴国,在吴国受到礼遇,吴王将朱方城赏赐给他作封地。这个庆封倒是颇有本事,有生意头脑,会理财,很快,他就富可敌国。
  当然,吴国政府把朱方城赏赐给庆封,也有自己的意图。
  庆封在齐国当权的时间很久,垮台之后,其党羽很多都逃到外国。这样他在各国有很多眼线,吴国政府就是利用庆封这伙流亡政客,收罗各国的军事情报,特别是晋国与楚国的动向。庆封到底是出卖什么军事情报给吴国呢?史书上没有明确的纪载,据笔者推断,除各国的军事部署、兵力、武器配置等情报之外,可能还有军事技术。吴国原本是一个军事技术很落后的国家,在巫臣出使吴国时,带了三十辆兵车,吴国人看得目瞪口呆,可见其技术之落后。可是到春秋晚期,吴国的军事技术已是一流水平,其铸剑(铁剑)技术最好,水师也最强大。当时铸铁技术最高的国家有晋国、齐国,而水师发展最早的是楚国,因此有可能吴国政府通过庆封获得了大量的军事技术情报。
  正因为如此,楚灵王把伐吴的目标锁定在朱方城,就是要消灭庆封集团,掐断吴国的军事情报来源。
  庆封的本事,也就是搞搞政治阴谋,敛敛财、收集些情报,说到行军作战,却非所长。楚灵王派大将屈申率前锋部队,猛攻朱方城,庆封哪里抵挡得住,很快城池被攻破,他本人被楚军俘虏,跟随他的齐国流亡分子,则被一网打尽。
  看来齐景公应该给楚灵王写一封感谢信,为齐国政坛除去一大隐患。
  
  楚灵王首战得胜,非常高兴,准备公开处死庆封,以鼓舞士气。
  庆封被五花大绑,拉在马车上示众。这个可怜的家伙,想当年在齐国作威作福时,何尝想过自己结局是这样呢?楚灵王有意要羞辱他,故意在处决之前,拉出来游行,不仅要游行示众,而且还强迫庆封本人要高声认罪,要他这样喊:“我是齐国大罪人,我杀害了自己的国君,还欺负国君的孤儿,强迫大夫们要服从于我。”说到这个游街示众,自我批斗,不禁让人联想到文革中的红卫兵小将对“地富反右坏”分子的批斗,不过这不是他们原创的,因为二千多年前的楚灵王就想出这个花样。当然,红卫兵小将还是有所发展的,因为楚灵王并没有给庆封戴高帽,至少史书中没有记载。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0: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04)
  
  楚灵王想羞辱庆封来立威,不料事情并不如他想象的。庆封虽然要被处死,可是你把我拖出来游行,我就要报复一下,你不是要我喊吗,那我就喊吧,他憋足劲高喊道:“王子围是大罪人,他杀了自己的国君,篡位夺权,还强迫各诸侯国屈服于他。”
  楚灵王一听,哎,庆封居然用这个机会来痛骂自己,这还了得,自己岂不在诸侯国军队面前出丑了。情急之下,赶紧下令,游行取消,立即处死庆封。
  本来想立威,结果出了大丑,这就是楚灵王的闹剧。
  
  攻克朱方城后,楚灵王并没有继续深入进攻吴国,而是率联军一举消灭附近一个小国:赖国。这又是一次以强凌弱的非对称性战争,战斗没有任何悬念,赖国投降了。
  赖国国君披头散发,把自己反绑,口里含一块玉璧,出城来降,随行的官员光着膀子,抬着棺材跟在后面。
  楚灵王不知道要怎么办,他问身旁的伍举。伍举跟他说:“以前楚成王攻伐许国时,许僖公也是这样来请降的,成王亲自给他松绑,收下玉壁,烧了棺木,以示接受投降。”看来楚国虽然向往中原的礼仪文明,但对这么复杂的东西,还确实有点弄不明白。
  吞并赖国后,楚灵王下令动员民众,在赖国的土地上修筑城池,将其作为进攻吴国的桥头堡。
  楚灵王的东征,尽管取得破朱方、灭赖国的胜利,却把楚国拖入战争的泥潭中。显然,雄心勃勃的他严重低估吴国的军事力量。
  
  吴国的反击速度快得惊人。
  对于楚国人所说的吴国政府利用庆封窃取军事情报的说法,吴王馀祭发表讲话,宣称:“庆封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吴国,吴国把他封在朱方城,只是表明我们不仇视有才之士。”
  楚国在秋季发动侵吴战争,吴国在冬季展开大规模的报复。
  楚兵团以骁勇而著称,而吴国兵团之勇猛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刺骨的寒风中,吴国军队越界作战,进攻楚国本土,接连攻下棘、栎、麻三座城邑。楚国为之震动,不得不在夏汭、钟离、巢邑一线构筑防御工事,以防备吴军继续深入。
  这一年冬季,气候有点反常,楚国东部发生严重的水灾。这次水灾迫使吴国军队放弃进攻,同时楚国在赖的筑城工程也被迫停止。
  此时九州大地上的战争,已经从中原战场转向东南战场,吴楚之间的战争,成为春秋末期最激烈的战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6 10: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05)
  
  
  为了打败吴国,楚灵王花了一年时间做精心准备。
  公元前537年,楚灵王发动第二次伐吴战争。
  楚军的阵容堪称强大,除了楚兵团外,还有七个诸侯国派出军队助阵,这七个国家是蔡国、陈国、许国、顿国、沈国、徐国、越国,除此之外,还有东夷蛮族军队。
  虽然楚军来势汹汹,但吴国可不是好对付的。吴国军队的厉害,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非常勇猛,当时吴国还是个半蛮族国家,不脱野蛮色彩,崇尚勇武;第二,吴国在对付楚军上,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讲究机动灵活,在战术上颇多创新,虽然相关的史料缺失,但吴国后来能产生孙武这样伟大的军事天才,这绝非偶然。
  得悉楚军东进的消息后,吴国实施了一系列佯动。楚国大将薳启彊一看,吴军出动了,可又不是冲着楚军来的,他不禁心里呵呵一笑,吴军肯定是畏惧楚军的强大,不敢来交战。于是他下令,部队火速前进,跟踪追击。他一路追踪到一处称为鹊岸的江边,只顾着追赶敌军,无意间露出破绽。其实吴军正是以运动战的方式牵着楚国人跑,然后伺机反击,薳启彊的部队根本没有防备,被吴军打得丢盔卸甲,狼狈而逃。
  楚军首战败北,楚灵王很生气,正在气头上,忽然有人来报说:“吴国派了一名使者前来,说是要犒劳我们的军队。”楚灵王问:“来的人是什么身份呢?”勤卫兵回答说:“他自称是吴王的弟弟蹶由。”
  楚灵王一听火了:吴王在这个时候派弟弟来我这儿,不是存心看笑话吗?我干脆将他抓起来,杀了祭鼓。
  蹶由被抓起来了,准备拉出去砍了,用血来祭战鼓。他先被带到楚灵王的跟前,楚王问他:“你倒是有种,敢一个人跑这里来,寡人且问你,你来之前有没有占卜一下吉凶呢?”
  蹶由虽然被绑着,但他神色自若,从容地回答说:“当然是吉利了。吴王听说贵国要向我国用兵,先占卜一下,占卜的结果,说要派人前来犒劳楚军,顺便观察一下大王是不是生气了。如果大王友好地欢迎我,那么我国就会放松警惕,这样距离灭亡就近了。现在大王雷霆大怒,又把我抓起来,准备杀了祭战鼓,现在我国就会高度戒备。我国虽然弱小,但只要严阵以待,还是自信可以阻止贵国的进攻。我们占卜的是国家的前途,而不是我区区一人的命运,现在你把我杀了,换来我国的高度戒备、众志成城,难道还有比这个更吉利的事情吗?今天我出使楚营而被杀,大概吴国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吧,这就是吉利的兆象。”
  这一番话,令楚灵王大为震惊。一个吴国的使者,国王的弟弟,位高权重,可以这样置生死于度外,丝毫不顾及个人的安危,只在乎国家的利益。这样的对手,是最可怕的,他收敛杀心,取而代之的是尊敬。此时他终于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吴国可以在诸多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楚国最强劲的敌人,不在于人多地广,不在于武器精良,而在于国人之素质,在于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国家精神。
  吴国已经作好了充分的战备,楚军无机可乘,楚灵王放弃了继续进攻的念头,只是在坻箕山进行一次盛大的阅兵,以显示楚国的武力,然后把蹶由作为俘虏带回楚国,大约是想研究一下吴国人的国民精神吧。
  楚灵王精心准备一年之久的伐吴战争,最终无功而返。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2:4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06)


又过了一年。
公元前536年,徐国太子仪楚前往楚国进行友好访问。
在两年前的申邑会议时,由于徐国国君的母亲是吴国人,身上有吴国的血统,楚灵王怀疑他背地里与吴国有不可告人的关系,把他抓了起来。之后,徐国为了表示对楚国的效忠,出兵参加了楚国征伐吴国的战争,可是楚灵王仍然疑神疑鬼。这一次,他又故伎重演,把徐国太子仪楚抓起来。
可是仪楚却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逃回徐国。楚灵王不甘心,认定徐国必定会背叛,不如先下手为强,他派遣大将薳洩率一支军队,突袭徐国,想乘虚而入,端掉徐国。在这个情况下,徐国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向吴国求援,楚国人苦苦相逼,看来不反也得反了。
吴国的反应相当迅速,马上出兵救援徐国,吴楚之间的战争再次爆发。为了占领徐国,楚国令尹子荡率领主力部队,攻入吴国,企图迫使吴国从徐国境内撤军。
然而楚国人又一次失算了,吴军不仅没有从徐国撤军,反而凭借积极灵活的战术,在房钟一役中,重挫楚军,还俘虏了楚灵王的弟弟弃疾。
楚国令尹子荡在吃了败仗,为了推卸责任,将过错推到将领薳洩身上,指责他没有在徐国战场发动攻势,给吴军造成两线作战的压力。子荡以作战不力为由,处死薳洩。从这件事上,不难看出为何楚国与吴国作战屡战屡败,吴国有蹶由这样的人物,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死得失,而楚国却充斥着象子荡这样只顾自己利益的人,焉能不败呢?
楚国又一次劳师无功,损兵折将,黯淡离开战场。

与吴国开战三年,楚国不仅在战场上失利,还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于防备吴国可能发动的军事报复,可谓得不偿失。可是楚灵王并没有反省战败的原因,他仍然以诸侯盟主的身份沾沾自喜,在国内大修土木,奢侈无度。
耗费巨大人力财力及数年时间修筑的章华宫终于落成了,这座章华宫是作什么用的呢?说来令人不可思议,楚灵王在宫内收容很多逃亡分子,大约是想利用这些逃亡分子组建一支敢死队吧。这些逃亡分子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楚国大夫无宇有一个看门人,犯了法,畏罪逃到章华宫,楚灵王照样接纳。无宇带着一帮人到章华宫门外,要求抓捕罪犯,负责宫中守卫的官员不但拒绝交出逃犯,还指责无宇道:“你居然敢到大王的宫中抓人,你的罪可大了。”不容分说,命令卫兵把无宇逮捕,交给楚灵王。
楚灵王正在喝酒,听了宫内侍卫的汇报后,他很不高兴,对无宇说:“你怎么敢到我宫中来抓人呢?”
无宇抗辩道:“我不到宫中抓人,要去哪抓人?周文王曾经制订法令,对逃亡者要进行大搜捕,所以他能得到天下;楚文王也曾制订打击窝藏的法令,窝藏者与盗贼同罪。现在有逃犯躲到宫中,就不能抓捕,就赦免其罪,这样国家的政令怕是有缺失吧?”
楚灵王听完后,没话可说,把无宇释放,并准许他逮捕逃到章华宫的犯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2: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07)
  
  
  过了不久,章华宫的配套建筑章华台也修建完毕,楼台高耸,甚是壮观。独赏乐,与人赏乐,孰乐呢?自个欣赏,楚灵王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不够气派,想听听来自各方的赞赏声,他便向各诸侯发出邀请,前来楚国欣赏这座旷世建筑奇观。
  岂料楚灵王却吃了一个大大的闭门羹,没有一个诸侯前来,太扫兴了。时任太宰的薳启彊见楚灵王十分尴尬,便自告奋勇说:“我可以把鲁国国君请来。”他写了一封信给鲁昭公,先说了一通楚、鲁两国的传统友谊,然后邀请鲁昭公前来楚国访问。鲁昭公这次没法拒绝,因为上次申邑会议时,鲁国已经缺席了,只好强打精神,到楚国与楚灵王一起欣赏他的章华台。
  这件事情,说明了一个事实,楚国这个所谓的盟主,其实并没有令诸侯心服口服。表面上各国对楚灵王毕恭毕敬,内心里却瞧不起他的为人,认为他没有道义,劳民伤财,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谁也不愿意与他靠得太近。
  鲁昭公到了楚国后,楚灵王很高兴,好歹来了一个人,便在章华台上摆酒宴相迎,一边喝酒,一边欣赏章华台精美奇瑰的楼榭。酒喝几杯下肚,楚灵王心血来潮,对鲁昭公说:“您远道而来,够朋友,所以我要送个礼物给您,楚国有一个宝贝,是一张宝弓,称为大屈弓,我把这宝弓送给您。”说罢让人把大屈弓扛出来,当场送给鲁昭公,鲁昭公受宠若惊,连连道谢。
  宴会结束后,楚灵王睡了一大觉,醒来后后悔了。这张大屈弓,是楚国的宝物,他自己十分喜欢,在半醉半醒间一时意气送给鲁昭公,想想真不划算。
  太宰薳启彊察言观色,知道楚灵王舍不得了,便说:“大王放心,我去把这张弓要回来吧。”怎么要回来呢?当面向鲁昭公讨,这当然不行,都当礼物送人了,还有讨回来的道理吗,那样做岂不让人耻笑吗?
  薳启彊有办法,他前去拜会鲁昭会,一见面,就说道:“我特地来向国君祝贺。”鲁昭公一听,心里十分不解,便问道:“你祝贺我什么呢?”
  薳启彊说:“楚王送给您的大屈弓,这可是一件宝物。不瞒您说,晋国、齐国与越国对这宝弓都梦寐以求,但楚王并没有送给他们,而是送给您了,我岂不要向您祝贺呢?不过——”他顿了顿,接着说:“这三个国家都想把宝弓据为己有,您可得好好保管,万一把它给弄丢了,那可对不起我们大王哦。”
  鲁昭公听了后吓一大跳,心里想到,没想到这张弓倒是烫手的山芋,拿在手上还要提心吊胆的,何苦呢,不如还给楚国,倒省却一番心思哩。便对薳启彊说:“哎,既然是这么件宝物,我也是用不着,不如还是留在楚国吧,这样安全些。”
  薳启彊半推半却,最后收回大屈弓。
  这件事又可以看出楚灵王的另一侧面,假豪爽,真小气,怪不得各路诸侯都跟他保持距离,不即不离。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6 08: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