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0 14: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越来越焦急,口气越来越严厉,要不迅速拿下长春然后南下,要不直接南下去攻锦州,林彪你二选一。
1945年6月结束的中共七大,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指针,在七届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虽没有像国民党那样提出“一个领袖,一个主义,一个政党”这样极端的口号,但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和无上权威却已用党章形式确定了下来。此时主席发怒了,林彪哥几个心里也打鼓,攻长春的建议毕竟是自己做出的,一个月拿下也是自己定的,现在进行不下去了,总要有个交代,权衡再三后,林彪留下10万人继续围长春,70万大军迅速南下,直扑锦州。
奔袭锦州是一步显而易见的险棋,一旦失利,东北三年苦心经营的成果将付之东流,但这又是一次足以左右全局的冒险,毛泽东不光要拿下东北工业基地,还要将50余万国军精锐全歼于辽沈,因为他的目光已经盯在了华北和华东,他要下的这盘棋很大很大。
1948年9月29日,东北野战军先后攻克河北省的昌黎、北戴河和辽宁省的绥中、兴城,切断了辽西走廊,完成了对锦州、义县的包围。锦州危险,辽沈就危险,辽沈危险,华北、华东就都危险了,一个不起眼的锦州,此时已经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毛泽东能看到这步棋,蒋介石当然也看到了,1948年10月2日蒋介石亲赴沈阳,把不听号令的卫立煌给晾在一边,亲自排兵布阵,告诉大家,我已从华北和山东调集三个军7个师海运葫芦岛,加上原来驻守葫芦岛的阙汉骞的第54军4个师,共计4个军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由华北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统一指挥;以沈阳地区的5个军11个师,组成“西进兵团”,由第9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东西对进,要在锦州对东野实施反包围。
蒋介石亲自调动,效率是真高啊,就在他宣布组成东西两个兵团的时侯,海运葫芦岛的部队已经开始陆续登陆了,此时林彪正在南下锦州的火车上,听得此消息,急忙命令停车,别往前走了。林彪不愿先打锦州,怕的就是关门打狗没关住,再让人家把自己给打了。可怕什么来什么,没想到关外的敌人来的如此之快,“准备了一桌菜,却来了两桌客人”。葫芦岛距离锦州只有50公里,待敌人兵员到齐后,可是一眨么眼就会兵临城下。林彪这个人本来就寡言少语,遇到问题时,更是可以长时间不动窝不说话,他习惯于倒骑在椅子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地图,偶尔机械的往嘴里塞上一颗炒黄豆。2日晚,东野前委拟了一份电报:估计攻锦时需相当时间才能完全解决战斗,我阻援部队不一定能堵住援敌,长春之敌数月来经我围困,士气必甚低,故目前如攻长春把握大为增加,以上两个行动方案请军委同时考虑与指示。3日一大早,罗荣桓和刘亚楼就来到林彪住处,这二位昨天晚上是同意了林彪的想法的,但这时罗荣桓跟林彪说,打锦州是咱们和主席酝酿了很久的决定,这个决心还是不变为好。林彪何尝不知道打下锦州对全局的重大意义,打锦州虽险,但富贵险中求,这个风险还是值得一冒的,于是让秘书去查一下,那封电报如果还没发就撤回来,秘书说,这都过了八九个钟头了,按照惯例,这封电报不光发了,而且已经翻译好交到中央首长手里了。
原来,毛泽东不光看到了这封电报,而且当即回电,口气极其严厉的斥责了东野前委,认为不论打长春还是打锦州,本来都是可行的选择,但因为前敌指挥员的畏敌情绪,导致长春拿不下,锦州打不成。不过现在我看到的资料,三人在商量的时候尚未看到毛泽东的回电。
林彪当即命令再拟一份电报,告诉军委攻锦决心不变。4日,毛泽东复电:“你们决心攻锦州,甚好,甚慰……在此之前我们与你们之间的不同意见,现在都没有了”。
10月5日,东野前指来到了牤牛屯,此地位于锦州西南,距锦州只有30里。在这里,林彪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令第2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率领第4、第11纵队及2个独立师紧急开进打渔山、塔山和虹螺蚬一线,阻击葫芦岛和锦西方向的“东进兵团”;
令万毅率第5纵队、黄永胜率第6纵队(欠第17师)、梁兴初率第10纵队(附第1纵队第3师),陈兵新民以西、以北地区,堵击由沈阳出援的“西进兵团”;
令李天佑率第1纵队(欠第3师)陈兵锦州和塔山之间的高桥,作为战役总预备队,既可北攻锦州,也可南援塔山。
令第3纵队司令员韩先楚为北突击集团总指挥,率领第2、第3纵队和第6纵队之第17师,以及炮兵纵队主力和坦克营,做由城北攻击锦州的战斗准备;
令第7纵队司令员邓华为南突击集团总指挥,率第7、第9纵队及一部分炮兵,做由城南攻击锦州的战斗准备;
令第8纵队司令员段苏权为突击集团总指挥,率领第8纵队及第1纵队炮兵团,从由城东攻击锦州的战斗准备;
东野虽然已经形成了对锦州的大包围,但要想马上发起强攻,条件还不成熟。首先,部队集结到攻击位置,需要时间,其次林彪强调的“三猛战术”的第一猛“火力猛打”,是需要布置的,600门大炮进行火力配置、弹药补给和进入阵地都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必须由阻援部队争取回来,而最为凶险的是敌“东进兵团”,从葫芦岛到锦州太近了。因此,塔山阻击战,就成了左右战役全局的重中之重,为此林彪专门说明咱们这次打的是完完全全的阵地战,每个师长、团长都指定了作战位置,你就给我钉在这里,一步不许后退,就这还不放心,又派了作战处长苏静到前敌监军,这个人是只带耳朵不带嘴巴,不参与作战指挥,只负责把前线的真实情况报告林彪,林彪怕的就是打惯了运动战的四纵习惯性的给你来一个“打不过就跑”。林彪对塔山阻援部队下达的命令是:“你们必需利用东自海边西至虹螺蚬山下一线约20余里的地区,作英勇顽强的攻势防御,利用工事大量杀伤敌人,使敌人在我阵地前尸横遍野……而使我军创造震动全国的光荣的防御战。”
塔山其实根本没有山,它只是一个位于锦西与锦州之间百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东临锦州湾,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东边靠着锦州湾的山包就是打渔山岛,涨潮的时候是岛,退潮的时候是和海岸连成一片的滩涂,林彪之所以将阻击地点设在了无险可据的塔山,是因为实在没有比这个地方更适合阻击的了。从葫芦岛到锦州的路段中,只有此处突然变窄,一边是山一边是海,最窄处只有12公里,过了塔山道路就是一马平川,而北宁铁路从村子的东侧穿过,山海关至沈阳的公路与铁路并行,也在此通过,要想堵住潮水而来的敌军,也只有在这里布防了,如果此处被突破,后面将是一马平川,敌人顷刻可到锦州城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