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分享]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万国咸宁天下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3: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78
  
  
  
  
  
  
  
  
   元首的忧虑
  
   当然,赫斯是英国间谍更可谓无稽之谈,希特勒不相信赫斯不忠于他。他对斯佩尔道出了心中的忧虑:“如果赫斯真到了英国,你想啊,他就在丘吉尔手心里了……赫斯有多糊涂啊,英国人会给他灌一种迷幻药,让他站在麦克风前,播送丘吉尔想播的玩意儿。”
  
   施佩尔后来写道,“使元首更为担心的是,丘吉尔很可能利用此事大做文章。他们甚至可以向全世界宣称,赫斯带去了一份英德之间单独媾和的官方提议。这足以把整个轴心国体系搞得四分五裂。如果元首说赫斯并不是他派去的,这有谁会相信呢?”
  
   意大利和日本政府会作何感想?将军们是否还会努力作战?最糟的是,赫斯真能保守住“巴巴罗萨”秘密吗?一想到这些,希特勒不寒而栗,气愤得几近晕倒。凯特尔元帅还发现,元首不停地在他书房内来回踱步,一个手指放在额头,口中咕哝着说,“赫斯一定是发疯了……我在这封信里认不出他了,那是另外一个人。他竟然不经商量就把德国的对外政策抓在自己手里;竟这样把第三帝国至于不可思议的地位。该死的傻瓜、蠢驴!”
  
   希特勒虽然生气,但显然还没有到气糊涂的地步。在混乱中,希特勒还是很清醒地采取了行动。他命令里宾特洛甫给齐亚诺打电话,并命其随时待命前往罗马,向意大利人解释一切。但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意大利人根本就不相信里宾特洛甫的解释——齐亚诺宁愿相信小道消息,也不相信他说的。在当天的日记中,齐亚诺讽刺道:里宾特洛甫单调地重复着他的反英口号——真是一个“德国头号鹦鹉。”
  
   为了防止因为赫斯出走而产生的权利真空,那天上午,元首命令从前副元首办公室改名为“党务办公室”,隶属于他本人。党的组织部长罗伯特·莱自告奋勇地站了出来,要求接管赫斯的职责。按照组织原则,他的建议无疑是正当的。但希特勒驳回了这个请求,而是派遣性格更加阴险的马丁·鲍曼来领导党内一切事务。
  
   熟识鲍曼的人都意识到,这个装模作样的胖子的机遇终于来了。“这个骗子!一个靠熏香肠为食的素食主义者!”人们在背后这样称呼这位办公室主任。因为鲍曼总是在希特勒面前炫耀他的素食菜谱,以博得元首欢心,然后再回到家里大吃油腻的熏香肠。这种人居然能博得元首信任,人们感到不可思议。
  
   据希特勒副官冯·贝洛回忆,希特勒曾多次提到,他希望赫斯能够摔死,最好的结局是尸骨无存,消失得无影无踪。届时,他便可以很方便地向人民解释一切。
  
   那天晚些时候,在德国空军总监乌德特将军的陪同下,戈林来到了萨尔茨山。一见乌德特,希特勒张口便问,赫斯开着ME110飞机能到英国吗?
  
   乌德特将军对此作出了肯定的答复。“飞不到的,”他说,“北海正刮着侧风,ME110轰炸机无法支撑这么远的航程。”戈林点头称是,他保证,飞不到,肯定飞不到的。
  
   元首喃喃地说:“真希望他掉进大海淹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3: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79
  
  
  
  
  
  
  
  
   赫斯还活着
  
   一直到5月12日夜晚,戈培尔博士才赶到了萨尔茨山。他可不像戈林那样心宽体胖,大大咧咧。作为宣传部长的他,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其愤怒程度不亚于希特勒。戈培尔在当天的日记中感慨道:“怎样的一个世界奇观啊!一个紧挨在元首后面的精神错乱的二把手。”
  
   当戈培尔读到赫斯留下的那封信时,气得更是浑身颤抖。他在谈到赫斯策划通过汉米尔顿公爵来说服丘吉尔接受和平条款时说,“他(指赫斯)愚蠢得一塌糊涂,简直和小学生一样一知半解。”丘吉尔是什么人!他会接受和平条款?天方夜谭!戈培尔断言,如若赫斯没死,“他将很不幸地被丘吉尔立即抓起来。”
  
   怎么办?德国政府如何向自己的人民和全世界解释这一尴尬的事情?由于赫斯出走已经超过了48小时,生死未卜。戈培尔建议,无论如何也要抢在英国前头,率先公布这一事件,以争取主动权。
  
   5月12日晚上8时,稿子一改再改之后(一共修订了10次),一项模棱两可的公报终于捣鼓出来了(原文):
  
   鲁道夫·赫斯同志已遭遇意外事件……
   “我党赫斯同志,由于一年多来病情不断恶化,元首已禁止其飞行。但他通过总总手段违反了这个命令。
   5月10日下午6时,赫斯同志在‘幻觉状态’从奥格斯堡机场起飞,至今未归。
   在目前情况下,国家社会主义党必须遗憾地设想,赫斯同志已坠机身亡或在航程中遇到了意外。他留下的东西不幸地表明他的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赫斯同志成为了幻觉的牺牲品。”
  
  
  
   就这样,德国宣传机构向全世界宣布,赫斯已经疯啦,并且有可能已经死啦。以后他再搞出什么名堂来,那完全是疯人之举。
  
   当这个公告发出去后,希特勒紧张的情绪稍有缓解,勉强可以打起精神来了。但很不幸,仅仅几个小时后,英国广播公司便拆了台。他们强调,赫斯没有死,他已安全抵达英格兰,并且健康极佳——更谈不上神经错乱。
  
   得知这一消息,希特勒又是一阵狂怒。5月13日,希特勒召开了一个紧急会议。当戈林和鲍曼灰着脸先于希特勒走进会场时,气氛十分紧张。鲍曼率先宣读了赫斯留给希特勒的信。听者的震惊和愤怒可想而知。随后,希特勒走了进来。他说,“赫斯背叛了他,他向他最忠诚的‘老战士们’呼唤对他的忠诚。”他强调说,“在指挥官们随时奉命向最困难的军事行动(指巴巴罗萨)准备的时刻,赫斯离开了我。当我的政治领导人根据自己的设想离开我时,我怎么能指望我的将军们服从于这项命令呢?”
  
   说完之后,希特勒颓然坐下,斜靠在窗户边的椅子上,眼眶里含着泪水——据波兰地区总督汉斯·弗兰克追述,“他眼中含泪,看起来像老了10岁。”希特勒也许回想起了赫斯与他一同蹲监狱写出《我的奋斗》的岁月,他搞不明白,一个他如此信任的同志竟会做出这种事来。当元首重新站起来的时候,与会的六七十个大区领导也慢慢地从椅子上起身,聚集在他周围,形成一个半圆。没有一个人说话。场面颇为动容。紧接着,戈林打破了沉默,他代表在场所有人发表了热情洋溢、誓死效忠的讲话——火力只集中在赫斯一个人身上。并谩骂他是“党内的蛀虫”。
  
   就这样,希特勒采取了一种极具戏剧化的手段,再一次把最高领导层凝聚在他周围。经历此事,纳粹党高层受到了巨大震撼,但党内领导层的骨干力量仍然团结在一起。不得不承认,“希特勒影帝”还是很有办法的,因为你完全不知道,他是在演戏呢?还是真的伤心欲绝。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3: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80
  
  
  
  
  
  
  
   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希特勒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把赫斯从人们的记忆中抹掉。用他自己的话说,鉴于德国人民对赫斯事件存在“可怕”的情绪,因此党应当将赫斯的名字从记忆中一笔勾销。
  
   5月13日,希特勒命令《纳粹党通讯》发表文章补充说,赫斯身染“重病”,求助于催眠术与占星术,这个前国家社会主义党要人已成了一个神志不清、头脑糊涂的理想主义者——文章的最后才是亮点,《纳粹党通讯》指出,“此事丝毫不会改变继续对英作战的决心,因为这场战争是‘强加’在德国人民头上的。”
  
   从此之后,德国人民再也听不到关于这次飞行及其原因的报道。戈培尔对其宣传人员说,“目前,我们的任务是保持缄默,不作任何反应,不作任何解释,不参加论战。赫斯的出走,应该承认是令人尴尬的,但从未来看,仅是一个戏剧性的插曲而已。戈培尔相信,随着战事的加剧,赫斯事件将很快被人们所遗忘。
  
   对希特勒来说,这件事就算了结了。哪怕在自己亲信面前,他也很少再提及此人。一直到1944年7月20日,施陶芬贝格上校暗杀他的事件发生后不久,希特勒才在一条法令中宣布,“一旦战争取胜,赫斯将被当做叛国者引渡回国,处以绞刑。”
  
   但奇怪的是,在某些时候,希特勒又会想起赫斯的好来。他曾对几名亲信私下说过,“他是多么地尊重赫斯,他一直都是个正直诚实的人。赫斯牺牲自己去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他深表敬佩。”正如约翰·托兰所分析的那样,“元首在细想之下,他省悟到了,他的副手之所以冒险出走,完全是为了他呀。希特勒并不相信赫斯已疯;他只是太笨,看不出自己犯了一个多大的政治错误。”
  
   当二十五年之后,斯佩尔在监狱里再见到赫斯时曾这样问他,“元首曾下令绞死你,你知道吗?”
  
   赫斯摇头苦笑说,“不会的,他会同我和解的,肯定如此!当1945年什么都完蛋的时候,元首一定会想到,‘赫斯毕竟是对的’,难道你不相信吗?”
  
   斯佩尔无言以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3 13:2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81
  、
  
  
  
  
  
  
   克里特岛
  
   5月仍然是不平静的日子。眼下,希特勒正全力以赴地为对苏战争做最后的准备工作。但是在进攻日期上,希特勒与哈尔德将军又爆发了激烈争执。
  
   哈尔德认为,进攻日期必须往后延期,因为陆军需要从希腊撤回几个师。大家看看地图就会知道,从希腊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波兰边界,路程超过了2000公里,这大约需要1个月时间。所以,陆军选定的进攻日期为6月22日。
  
  
   鉴于希特勒预计几个月才能打完的巴尔干战役如此快速获胜。因此,他的思想更偏向于5月15日——也就是原定日期。私下里,希特勒对他的空军副官冯·贝洛牢骚说,“哈尔德的思想太保守了,不懂得现代化战争的打法。”他很不理解,为了等这几个师,竟要花上一个月时间。
  
   在这个问题上,元首和哈尔德争辩了无数次,但哈尔德总是以运输困难及部队需要休整为由,坚持先把巴尔干各师撤回再说。
  
  
     希特勒满腹牢骚,但他不得不屈从了陆军的权威。从5月上旬开始,驻巴尔干德军的撤退行动开始了。可是,一些空军将领却站出来唱反调——巴尔干战役不是还没结束呢?克里特岛仍敌人手中!
  
   据德国空降兵总司令施图登特将军追述,“当他听说希特勒从希腊撤军的消息后,非常吃惊。马上乘飞机去见戈林。”施图登特将军提出单用空降兵占领克里特岛的计划——他已经为该计划筹备了好几个月,不愿就此放弃。他打算在克里特岛实施一次大规模空降作战,以此来证明空降部队不仅仅是战术意义上的奇袭部队,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兵种。
  
   不用怀疑,戈林动辄起劲热心。他正急于寻找打败英军的机会,恢复德国空军在不列颠战役中遭受打击的声誉。他拐弯抹角地说,“我也很想实施这次战役啊,但你必须说服元首才行……”
  
   所以,正如大家所见,在许多问题上,德国并无一个长久的计划。他的战略仍然含有一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味道。照理说,1941年“巴巴罗萨”才是重中之重,但空军总是与陆军唱反调。另外,海军仍然惦记着所谓的“地中海战略”,希特勒则被夹在中间,扯来扯去,不得安宁。
  
   一开始,希特勒并不同意实施克里特岛空降。他担心时间不够,来不及在“巴巴罗萨”前打完此役。任凭施图登特将军如何巧言如簧,希特勒不为所动。他委婉地说,“这个计划嘛,听起来还不错,可是我认为行不通……”
  
   就在施图登特将军非常揪心之际,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空军副官插话了——他只用了一句话,便说服元首,并使他成了克里特岛空降作战的坚定拥护者。他是这样说的:
  
   “我的元首,罗马尼亚油田在英国人的航程之内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0: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82
  
  
  
  
  
  
  
  
   “赶出来”的作战计划
  
   (纠正上文一个史料错误):“我的元首,罗马尼亚油田在英国人的航程之内呀!”
  
  
   说此话的并不是施图登特将军副官,而是德国空军上将罗尔。他对希特勒提出了这项警告,并深知此语已击中要害,令希特勒怦然心动。他的原话是,“夺取克里特岛,便可使普洛耶什蒂油田免遭英国空军伤害。”
  
   因为,在希特勒心中,整个巴尔干战役不过是为入侵苏联提供一个安全的侧翼。如果连产油区都无法保护,那这场巴尔干之役岂不是失去了所有意义?说白了,克里特岛战役是一场“石油战争”。若不是为了保卫油田,希特勒是绝不可能同意此次行动的。
  
   1941年4月25日,希特勒颁布了第28号“元首命令”,代号“水星行动”。同时,这也是德国在“巴巴罗萨”之前的最后一次主动出击。希特勒委派戈林为总指挥——当然,只是挂名而已。
  
   施图登特将军原以为自己才是整个行动的最高指挥官,可当他于5月7日乘飞机自柏林飞抵雅典后才发现,原来总指挥不是他,而是第4航空大队空军上将罗尔。一直到很久之后,施图登特将军仍为此事耿耿于怀。他气呀,计划是他拟定的,担负主攻的也是伞兵部队,可作战指挥偏偏却不是他,施图登特先生气得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更让施图登特将军难以接受的是,他意识到了,希特勒对拟定的对苏作战有种迫不及待的心情。元首毫不掩饰地催促他加快作战部署。希特勒甚至要求他的参战部队决不能耽误‘巴巴罗萨’作战部署。”——在入侵苏联面前,什么都是次要的!
  
   譬如,施图登特建议驻扎在罗马尼亚的第22空降师担任主攻。从步骤上说,这种调动十分方便。但希特勒无情地驳回了他的请求,理由是,“此举将严重干扰进攻苏联部队的运输工作”。 而且,在部队集结问题上,施图登特将军更是麻烦不断。譬如,在伞兵部队经过巴尔干半岛时,正好碰上罗马尼亚第二装甲师向苏联边境开拔。为了不影响“巴巴罗萨”的发起时间,伞兵们只好让路给罗马尼亚人。就这样,“水星行动”一拖再拖,进攻日期从5月5日,改成了5月17日,最终又变为5月20日——这足以给予了英国人充分的准备时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1: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83
  
  
  
  
  
  
  
   七拼八凑
  
   情急之下,施图登特将军不得不随手抓来一个师充数——第5山地师(正是那个在“默塔克塞斯”防线碰得头破血流的山地师)。此外,参加克里特岛空降作战的还包括第7空降师、第6山地师的1个团。加上第5山地师,德军进攻总兵力为2.2万人——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兵力是足够多了,甚至是多余了。
  
   他们估计,岛上的守军最多不过5000人,没有一个希腊士兵。而且经历过希腊惨败后,英军肯定丢弃了所有的重型武器,士气低落。他们甚至认为,岛上居民可能会出于对“和平的愿望”,主动劝说英军撤离克里特岛。但事实上,那里的居民,尤其是岛西部的居民都积极地支持英军抵抗德国侵略者。
  
   总而言之,这完全是德国情报部门消极的工作态度所致(似乎从来就没积极过)。
  
   其实,德国谍报局局长卡纳里斯上将一个很有意思的家伙。他私下对心腹说:“我觉得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如果遭受失败,无疑是个灾难;但如果希特勒获胜,那将是更大的灾难,因此谍报局不要做使战争延长一天的事。”由于他与佛朗哥私交甚密,希特勒曾派遣他去游说佛朗哥加入战争。卡纳里斯上将表面上答应得很好。可一到马德里,他便对佛朗哥说,“不要加入战争,轴心国肯定是打不赢的。”
  
   就是这样一个家伙,偏偏却获得了元首盲目的信任,并委以重用。德国的情报工作可想而知。
  
   因此,在这个情报的错误指引下,第4航空大队在当日的作战记录上详尽无遗地写道:“占领克里特岛,一个步兵团就绰绰有余了……”——当伞兵们最终降落在克里特岛上的时候,他们方才发现,英军根本就不是传说中的5000人,而是2.8万人。这还不包括1.4万名希腊士兵以及3000名武装警察。并且,传说中没有“任何重型武器”的英军将拥有高炮、野战炮、坦克等一系列重型武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84
  
  
  
  
  
  
  
   作战计划
  
   这么说吧,德军上下现已是一片乐观,根本没有考虑过空降作战一旦失败的严重后果。施图登特将军始终坚信自己占有兵力优势。因此,他建议采用多路空降的战术“四处开花”。目地是让英军不知所措,防不胜防。
  
   按照这个思路,戈林颁发了他最终的作战计划。由于这个计划冗长乏味,所以我挑精炼地来说:
   “德国伞兵在克里特岛4个方向同时降落,迅速攻占岛上的3个机场和重要城镇。然后扼守机场,以保证第5山地师实施机降着陆。”
  
   这就是戈林全盘的计划——先用伞兵攻占机场,然后再由山地师乘飞机抵达机场。照他设想,在这3个机场中,至少会有1、2个地点获得成功……
  
   如果大家仔细琢磨一下,肯定会发现这个计划所包含的巨大漏洞。那就是,如果3个机场都攻不下来怎么办?如果都攻不下来,第5山地师如何抵达呢?总不能让山地师士兵也像伞兵那样从飞机上一跃而下吧。
  
   这个问题嘛……大家可别问我,因为我敢断定,戈林先生他自己也答不上来——空军上下早就被情报部门和一系列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这个时候,反倒是那位远在柏林的纳粹统帅希特勒是清醒的。他一眼便看出了这个计划所存在的巨大漏洞。因此,他稍稍修改了计划。那就是,在伞兵空降的同时,施图登特将军必须安排海运部队乘船实施抢滩登陆。这样,即便是未能拿下三座机场,德军仍有后续部队可用。而且,海运可以给作战部队送来任何运输机所不能承载的重武器——坦克。
  
   事实证明,希特勒的改动挽救了“水星”,并成为德军反败为胜的关键。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4 11: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85
  
  
  
  
  
  
   弗赖伯格将军临危受命
  
  
   德国人在备战,英国人也没闲着。在经历了一系列惨败之后,英国上下士气低落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但丘吉尔乐观依旧,当然,并不是盲目的乐观。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们的情报机关还没有哪一次可以像今天这样得到详细而可靠情报。”
  
   丘吉尔在他的书中继续忽悠读者说:“自敌军占领雅典以后,德国参谋人员欣喜若狂,忘乎所以,已不像平时那样慎于保密,而我们驻在希腊的谍报人员则积极、大胆地进行活动……在4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中,德国人在希腊港口疯狂地搜集小型舰艇的情况,未能逃过我们的耳目。一切证据都表明,德军即将从海上和空中进击克里特岛。”
  
   我完全可以理解丘大忽悠的胡说八道。因为在他写书的那个年代,“超级密码”机仍然是国家机密,不能予以公开。但现在我们知道了,“超级密码”机一直都在发挥作用。正如英国学者詹姆斯·沃克尔先生所承认的那样,“连希特勒亲自下达增加海运的讯息也被截获。英国人甚至比施图登特将军的团级、营级指挥官还早拿到德军的作战计划。”换言之,只要是无线电讯息,英军都能予以截获。有线电话反倒成了最安全的通讯工具。
  
   据此,丘吉尔在4月28日致韦维尔将军的信中写道,“德国即将大举进攻克里特岛。告诉我,岛上你有哪些部队,你的计划是什么?这次应该是消灭伞兵的好机会。必须坚守该岛!”
  
   有趣的是,韦维尔不明就里,他回信称,“这可能是德国人故意散布的谣言,以掩护他们真正的目地。”话虽如此,韦维尔还是立即赶赴该岛,进行视察(主要是安抚岛上新成立的希腊政府和国王)。据他归来后说,“从希腊撤出的三万将士,士气良好。”尚可与敌军一战。可是,谁能胜任如此关键的战役呀?韦维尔自己显然是不行的——隆美尔在非洲已经够让他头痛了。而从希腊撤回的指挥官一个都不顶用。丘吉尔后来写道,“在近六个月中,我们换了六位司令官”。显然,没有一个是令他满意的。
  
   那究竟谁才是指挥这一战役的最佳人选呢?丘吉尔把目光投在了新西兰第二步兵师师长伯纳德·弗赖伯格少将的身上。
  
   4月28日,弗赖伯格将军率领部分新西兰远征军抵达克里特岛。起初,弗赖伯格接到的任务是前往北非,与当时发起进攻的隆美尔非洲军作战。对他和他的部队来说,克里特岛只不过是前往埃及的中转站罢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丘吉尔发了一封电报到开罗,任命弗赖伯格为克里特岛英希部队总司令。现在,弗赖伯格已是自去年11月以来,克里特岛上的第7任、也是最后一任军事指挥官了。
  
   对于这个任命,弗赖伯格将军并不吃惊。事实上,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便与丘吉尔结识并相交。毫无疑问,弗赖伯格是一个勇敢的将军,他身上拥有无数道一战时烙下的伤痕足以证明一切。
  
   某一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丘吉尔恳请他把伤痕露给他瞧瞧。弗赖伯格二话不说,脱去衣服—— 二十七道!丘吉尔一共在他身上数出了二十七道瘢痕。深受震撼的丘吉尔表示,他将给弗赖伯格一个权限更大的职务。
  
   显然,这个机会已经到了。丘吉尔开始相信,此次战役很有可能成为大英帝国自开战以来的第一场胜仗。
  
   很简单嘛,纯机械化部队打不过你,难道深入敌后,毫无装甲可言的伞兵还打不过吗? 有弗赖伯格将军这样的“拼命三郎”在,稳赢!
  
   丘吉尔后来写道,“这可是消灭敌人精锐伞兵部队的大好机会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86
  
  
  
  
  
  
  
  
   鹰从天降
  
   5月20日,“水星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那天早晨,克里特岛总司令弗赖伯格将军正端坐于他的掩体内吃早餐。
   与往常一样,当时针指向7点的时候,德国第4航空大队的俯冲轰炸机、双发轰炸机开始前来投弹了。
  
   对此,弗赖伯格将军习以为常。他看了看表,满不在乎地对旁边的副官说:“这些德国佬可真准时!”
   当时,岛上官兵对于这种轰炸也是见惯不怪,轰炸已经成为他们早餐的前奏,一般而言,等德军例行轰炸完毕,他们便会从掩体处起身吃早点。
  
   可是这一次,情况不同了。德军轰炸和低空扫视的猛烈程度前所未见。一波未平,另波又至,似乎没完没了。事实上,德国第4航空大队现是倾巢出动,430架各式轰炸机在这个小岛上空四处盘旋。
  
   弗赖伯格将军果然不愧为老将。他大喊着从椅子上跳起,一把扯去餐巾,“德国佬开始进攻了,命令部队进入阵地!”
  
   果然,此时远方的天空传来另一种飞机的引擎声,预料中的德军进攻终于开始了。
  
   上文曾说过,德国伞兵的首要任务是夺取岛上3个机场。按照这个思路,施图登特将军把他的伞兵分为三个集群,这三个集群分别叫做:中部、西部及东部集群,每个集群都有一个特定的暗号——“水银”。其中,兵力最强的当属西部战斗集群。
  
   按照预定计划,西部战斗集群的任务是夺取马利姆机场①,以保证后续空降部队顺利着陆。
   起初,一切发展顺利。三组滑翔机编队(下辖3个连)在我们的老熟人——科赫少校的带领下,分乘38架DS—230式滑翔机降落在了马利姆机场南方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
   顺便说一句,科赫少校带来的全是飞夺埃本·埃马尔要塞的老班底,可谓精锐中的精锐。他们的任务是“肃清机场周边的防空炮,以保护随后而来的伞兵。”
   可是,四周除了荒凉的石头,竟没发现一个敌人。
  
  
   紧接着,在滑翔机编队着地后不久,突击团团长,也就是西部战斗集群总指挥曼德尔少将开始跳伞了。8时30分,分属第2营、4营的1200名伞兵几乎毫发无损地降落在了马利姆机场的西边。
  
   同样的,他们也没发现一个敌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5 10: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左到右,左边是西部集群,中间是中部集群,右边为东部集群。岛上3个机场的名字分别为:马利姆机场,雷西姆农机场,伊腊克林机场。

[ 本帖最后由 宝宝寒 于 2010-9-15 10:4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

x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18: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