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lack白夜

《国民法医》新手法医的刑侦纪实,作者:志鸟村(含TXT下载和连载)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4 17:55
  • 签到天数: 11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矛盾点

    高速离心机嗡嗡的转,骚的雅各布的心痒痒的。

    那点非肌体的残余物是什么,离心出来,就能有助于办案吗?

    雅各布感觉并不是这么靠谱。那尸体是丢在下水道里的,因此沾染上了什么脏东西,都是有可能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与案件相关的什么微粒,但是,微粒分析最终得到的往往都是元素级的,这点子信息,很难说会得到什么结论。

    雅各布再看江远的表情,只觉得他无比的冷静,不由道:“您认为是什么东西?”

    江远奇怪的看了雅各布一眼:“用电镜看了才知道吧。”

    “咦,我以为您已经有预期了。”雅各布还是被解剖时的江远给镇住了。

    江远摇摇头:“微量物证,还是以实时分析为准,提前猜测没什么意义。”

    “说的也是……但是……如果分析不出结果呢?”雅各布有点纠结。

    江远毫不在意的道:“分析不出结果就只能寻找其他方向了。”

    对江远来说,他目前掌握的技能树已经非常全面了,给什么线索都有一定的处理空间。当然,有些方向不能处理的很完美是没错,但技术上的方案,他是可以无限出的。

    所以,从江远的角度来说,搜集尽可能多的线索,然后一路推演是主线,中间是否能有什么巧思,更多的是节省时间和精力,并不一定能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而在雅各布眼里,近乎完美形象的江远,原本应当是诸葛亮似的算无遗策式的人物……这种还要根据结果来推演答案的模式,显然不太符合中国评书中的表现……

    这时候,拿着手摇咖啡机磨豆子的卫师衎,却是听着翻译的话,溜达了过来,道:“师父是自信出什么结果都能变成线索吧。”

    雅各布再听了翻译反刍回来的话,不由愣神。

    这时候,离心机渐渐消停了下来。

    技术员上前,从离心机里取出离心管,再用无菌镊子开盖,继而用微量移液器转移了30微升到载玻片。

    接着,样本再被放入真空镀膜仪,上10纳米的黄金镀层。这是因为非导电样品要避免电荷积累影响成像。

    如此一番折腾,再将载玻片放进价值上百万的扫描电镜的真空室。

    大马用的设备多产自欧美,价格昂贵并火力过剩,好用也是真的好用。

    最终结果很快出炉。

    “钡、锑、铝,总计三种元素。”技术员现场给出答案,并道:“这个很可能是子弹的残留。硝酸钡,硫化锑都是子弹底火里常用的。”

    话说到这里,随便拉个实习生也明白,凶手是为什么把受害人胸口给剁碎了。

    大马也是禁枪国家。

    此前的走私贩子蔡大锤是有枪的,但普通人要搞一把枪,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换言之,顺着枪,也可以寻找凶手,最起码,能够缩小凶手的范围。

    另一方面,凶手分尸很可能就是为了把子弹找出来。

    现场几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了。

    很快,尼查和钟仁龙闻讯而来。

    此时,技术员也出了报告,正好交给尼查。

    尼查反复阅读,脸上露出释放的表情,江神还是那个江神,如此一来,他也就放心了。

    “不愧是江神,如此一来,本案的分尸逻辑都可能发生变化了。”尼查吹捧为主,顺便说明案情:“我们此前已经调查了附近的居民,都表示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更没有听到枪声的话,这么说来,是不是可以考虑,凶手是从远处过来抛尸的。”

    “很有可能。”江远同意。虽然说,现代建筑的隔音措施做的都可以了,还有消音器这种东西,但现场用斧子剖尸取子弹,它就显得不是那么专业了。

    “但是,如此是这样的话,为什么要抛尸到市区的繁华地段,抛偏僻一点的地方,也许不会这么快被发现。”尼查再次提出问题,也是有道理的。

    江远缓缓点头:“这确实是一个矛盾点。”

    矛盾点很可能就是破案的关键,尼查露出自得的笑容来。

    转头,江远却没有继续分析下去,却道:“还有那张塑料布,也做一遍微量物证,用电镜过一遍。”

    “剪下来过吗?”旁边的技术员有点迟疑,这个工作量就太大了,电镜的放大倍数高,也就意味着它每次能扫描的面积有限。

    江远摇头,道:“尸体裹在塑料布里,已经全部混掉了,在哪个位置发现的微量物证没有意义,你从塑料布上取一部分,再把表面刷一遍,也过离心机,进电镜,看看能找到什么东西。”

    旁边的技术员想了一下,立即明白过来:“如果凶手是将受害人按在塑料布上枪杀,或者让受害人跪在塑料布上再打死的话,塑料布上也就有可能找到枪击残留物。否则的话,就很可能是移尸过来的。”

    在场几名刑警也都反应了过来。

    尼查立即道:“处决式的枪杀,确实会不一样,我们最近是有碰到类似的案子。”

    在城市里,需要杀人的时候,将人压在塑料布上,或者令其跪在塑料布上,是最干净的杀人方式了,只要把血洗干净了,基本就很少有别的人体组织露在外面了。

    在野外杀人就不需要这么麻烦了,血液和少量的人体组织会被自然界的分解者处理掉。

    而处决式的枪杀,也说明不是误杀,不是正当防卫,一定是主动的谋杀,这在大马的法庭上,还是有相当的价值的。

    另外,处决式的枪杀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凶手具有一定的武力值,很可能是专业或半专业人士——这跟抛尸在繁华市区又有了矛盾。

    就在尼查等人振奋中,想要认真思索一下这其中的关联的时候,江远起身道:“接下来,我准备把尸块煮了,取骨头来做人类学的分析了。大概要一天的时间吧。”

    “啊……好的。”尼查连忙应声,又道:“我们准备了晚餐,是我们大马的特色火锅,要不先吃饭,然后再煮尸体?”

    “尸体煮起来就去吃饭,煮到脱骨的时间应该差不多。”江远说完问雅各布:“你们有大的水浴锅吗?”

    “没有煮一个人那么大的,可能要分开来煮,正好都是已经切开了的……”就算雅各布是法医,说到这里也觉得有点地狱了,连忙停下来,再打电话给属下,道:“我们有几个高压锅,还有小的水浴锅,大概能煮四分之三的样子……就是煮个八十斤左右应该没问题,剩下的可能要等第二锅了。”

    煮两次就稍微有点浪费时间了,因为法医人类学只需要骨头,而要煮到骨肉分离的程度,又都是超级大块的肉,花费的时间就太久了。

    至于说将已经被分尸的尸块再切小一点……这种事情法医也不是太喜欢做。

    江远于是转头看向尼查,道:“你说你们准备了过火锅,可以把火锅的锅拿过来先煮尸体吗?”

    今日今时今刻,尼查就很希望江远不会说印尼语。

    可惜,他还是听懂了。

    咽了口唾沫,尼查认认真真的道:“好的。江神。我现在就让他们拿锅过来。”

    反正,他也不喜欢吃火锅。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4 17:55
  • 签到天数: 11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开挂

    白森森的骨头,竖在锅里,周围咕嘟着白森森的汤水,看着就非常有食欲的样子。

    “这是我们大马川香火锅店最受欢迎的火锅汤底,大骨汤,用它煮食材,任何东西都很好吃,尤其是煮蔬菜,很甜。另外,我们还准备了花胶鸡的汤底,放在这边。花胶鸡更加浓郁一点,大家可以选择喜欢的种类。”华人大厨站在火锅旁,殷勤的为江远等人做介绍。

    尼查在旁纠正:“是牛大骨汤,你要说明白一点。”

    大厨愣了一下,感觉这位有点吹毛求疵,但还是照着说道:“是牛大骨汤没错。”

    “唔……我吃花胶鸡。”尼查起身,从江远身边换到了对面。

    江远不动声色的拿起旁边的热毛巾擦了擦手,再道:“都擦擦手,是先吃大骨头吗?”

    后一句是问厨师的。

    厨师立即点头,道:“可以,我给您准备一个料碟,您看看喜欢什么就放一点。”

    他说着拿了一个九宫格的大料碟出来,再给江远的小料碟里放了点酱油,剩下由着江远自己添加。

    同桌的尼查看着江远的动作,也拿了热毛巾擦手,越擦越觉得难受。

    他们用的火锅自然是全新的,还是从店家那里紧急调运过来的,但在法医解剖室里,同样的锅子正在煮大骨,想到这一幕,尼查就忍不住胃肠抽搐。

    他当然不能吐出来,甚至不能表现得恶心,因为会这么做的都是新人刑警。只有那些刚入职的,没有见过几次现场的小警察才会控制不住喉头肌。

    尼查的喉头肌,是练过的!

    他一边想,一边控制着自己的喉头肌,然后……

    江远开始涮肉了。

    红白相间的大马本地黄牛肉,切薄片,几秒钟涮熟了捞出来,哪怕只是粘一点酱油都很好吃。

    大厨又磨了一点山葵,贴心的装盘递给江远,让他正反面分别蘸酱油和山葵,一如寿司或生鱼片的吃法,换成涮熟的牛肉也是一样的香甜。

    江远吃的挺认真的。

    从来办案无岁月,现在是案子还没真正的铺开,等到铺开了,也就是大马警局的人力物力堆上去的时候,哪怕是神也不能轻易的浪费时间了。

    这就跟许多战役发起以后的指挥员的状态是一样的,下面的战士们在舍生忘死,指挥员焉能不废寝忘食。

    哪怕是用兵如泥,也只是允许你为了增加微小的胜率而堆砌兵力,却不可轻易的浪费士兵的体力、精力乃至于生命。

    江远估计这个案子的难度不小。

    大马的城市环境不像国内,缺少监控,警方的阵地控制力也远远不足,涉及到手机和监控摄像头之类的隐私问题的时候,普通人的配合度亦会大大下降。

    这种情况下,江远也没有一个完整的侦破思路,别看前面通过电镜等设备,已经提取了一些微量物证,但这些充其量算是线索,只能说是推进了侦办的进度,可距离破案——现在还都看不到破案的终点线在哪里。

    本来悠哉悠哉的卫师衎注意到江远埋头吃饭的样子,潜意识就开始报警。

    这段时间,他的数学进度进展微小,但他对师父江远研究的进展就太大了。所以,看到江远闷头储存营养的样子,卫师衎下意识的就应激了。

    “师父,您尝尝这个。”卫师衎赶紧用公筷给江远夹了一筷子肉,又给自己也夹了一大块。

    在其他人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师徒俩先吃完了。

    江远一抹嘴,起身道:“我下去看煮的怎么样了。你们继续吃。”

    其他人才开始,一时间有点犹豫不决。

    卫师衎毫不犹豫的跟上了江远的脚步,并贴心的对其他人道:“我也吃饱了,先跟着师父,你们再吃一会。”

    说完,江远和卫师衎俩人就去往法医解剖室。

    ……

    白森森的骨头,竖在锅里,周围咕嘟着白森森的汤水……

    一名法医助手苦着脸坐在解剖室里,手里拿着一根棒子,正在最大的水浴锅里搅和着。旁边的高压锅和几个火锅炉,全都喷着白气,装出一副很忙碌的样子。

    江远回头看了卫师衎一眼。

    卫师衎果然定在地上,好一阵子都没继续往前走。

    主要是解剖室里正在用的火锅炉子太眼熟了,房间内又有浓烈的异香,让刚刚饱腹的卫师衎有点不能适应。

    不过,他终究也是刑警支队做了两年的正牌刑警,虽然水了点,见识总归是不缺的。在强行扭过头,不看那火锅炉子之后,卫师衎的表情渐渐回归正常。

    江远点点头,再回身问那法医助手:“怎么样?有脱骨了的吗?”

    “高压锅里的也许脱骨了?”法医助手不太确定。

    “开一锅看看。”江远说着自去更衣室穿戴。

    再出来的时候,雅各布和另外几名法医都已经赶到了。

    法医人类学,在国内稀罕且为显学,在大马更是如此。

    雅各布虽然在美丽的正统英伦大学中读书,却也没有学到这些东西。

    作为一种现代兼具古典的科学,想要学好法医人类学,不仅需要理论,还得有大量的实践,最好是有人手把手的教。

    当然,有些天赋怪不讲道理的也是有的。

    一只高压锅被打开。

    雅各布主动上前,将一只湿淋淋的骨棒提了了出来。

    骨头上还缠着些肉丝,他就在锅里涮了一下,骨棒眼看着就干净了。

    江远见状,站到第一只解剖台前,道:“摆这里吧。”

    对他来说,是不需要全套的骨头才能做判断的。之间做的一些案子,只有部分尸体的,甚至只有烧骨残片的,江远都能一路做下来,现在只是条件更充沛了,没道理就要全熟才行。

    第一锅的骨头,主要是一只胳膊和部分的胸部。江远就地摆开,瞅了两眼胳膊,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肋骨上。

    胸部因为被斧子砍了太多下,肋骨多有不完整的,骨头上的痕迹也不少。

    这样看来,即使没有找到很新鲜的尸块,单纯看骨头,也能分析出许多关于斧头的信息,当然,两相综合,互相印证肯定是更好的。

    “我把有头颅的锅也打开了?”雅各布问了一声,得到回应,就给第二个高压锅放气。

    高压锅发出呲呲——的声音,并且飘出了更多更复杂的味道。

    雅各布凝神不语,只是将换气系统开到最大。

    一堆散碎的骨头,被雅各布用一只类似于潮汕火锅用的滤勺给捞了起来。

    颅骨是由23块大小不等的骨骼,借由结缔组织和软骨、骨缝组合起来的,高压锅内超过100度的温度令结缔组织变性,颅骨再想保持形态也就做不到了。

    除此以外,因为凶手切割时的不严谨,新鲜的颅骨上,原本是带着一些颈椎骨的,这就让现场的拼图稍微混乱了一点点。

    但是不影响。

    江远等骨头上的热气稍微散了点,再戴着手套将之一一拼接起来,这个过程,基本不费什么事。

    只是最终拼接出来的颅骨并不完整。

    “颅骨颜面已经碎了。”雅各布叹口气:“这样的话,想做颅骨复原也不可行了。”

    他也是听过江远的颅骨复原术的。对法医们来说,这玩意就像是杀招或者大招一样,虽然不能随便放,但如果能捏在手里的话,肯定要安心的多。

    江远此时却是一笑:“倒不至于。”

    说着,江远敲敲颅骨的两侧,道:“颅骨复原术,严格来说,是要复原整个颅骨的,因为人的头部外观,也不是单纯由前部组成的。按照全颅解剖的四个部分,颅盖、颅底、颅骨侧面和颅骨前面四个部分都要重合,才算是完成了颅骨复原。”

    江远:“这里面,颅骨前面虽然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耗时的,如果要复原颅骨前面的话,起码要上百个小时。反而是剩下三个部分,做起来比较快……”

    “但只有这三个部分,不能做面部识别吧?”雅各布说出主要问题。

    “比肋骨给的信息多。”江远顿了一下,再道:“配合其他骨头给出的信息,应该足够了。”

    雅各布不由问:“什么信息?”

    “取出来就知道了。”江远呶呶嘴,他还没见到骨头,但他有信心用人类学技术,将这些骨头的信息都掏出来。

    说话间,江远又打开了《技能等级临时+1》,并点给了LV3的法医人类学。

    400多分钟的LV4法医人类学,足够掀皇帝家的祖坟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4 17:55
  • 签到天数: 11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精确到人

    没有颅骨前面,只有颅骨侧面和颅顶的骷髅头,能有什么用?

    自然是极有用的。举个栗子,如果复原了颅骨侧面和颅顶,结果发现是个扁头,那不就缩小了死者的出生地和籍贯?

    类似的,在大马地区分析一只颅骨,哪怕颅骨前面受损严重,其他三面的骨头,以及颅骨前面剩余的骨头,首先就能用于区分种族。

    大马地区的主要族群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以及少量的原住民。

    单就颅骨形态学来说,马来人的颅顶最低,华人次之,印度人最高,原住民则是低且平。眼眶也不一样,马来人的眼眶偏圆,眶缘钝厚;华人的眼眶方圆,眶缘较锐利,印度人的眼眶是圆形的,眶缘上缘锐利……

    凡此种种,包括颧骨、眉弓、牙齿等等,不同种族都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这些都是凶手击打中不好破坏的,只是有些好用有些不好用。

    就比如牙齿方面,华人的牙齿龋齿率就高,马来人的颊面损耗更大,因为吃槟榔……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对一名法医人类学家来说,一个人的一生,最终都会浓缩在他的骨骼中。

    不是每个人都会写日记,但每个人的骨骼都是他的日记。

    江远一个骨头接一个骨头的看下去,时不时的做一些记录,并没有着急给出结论。

    如果只有一片和少量的骨头,那么,给出的结论就会多一些“或者”、“也许”、“可能”之类的前缀。

    当然,全套骨头也可能会有,要想获得精确的结论,往往需要骨骼的主人在身前就很配合,做一些少数人做的事,得一些少数人得的病,受一些少数人受的伤……需要非常努力,才能在死后开口,借法医人类学家,说一些少数人才能说的故事。

    否则,就算留下了全套的骨头,也不过是一副庸人之骨罢了。

    雅各布等人很快将锅中的骨头都捞了出来,收拾干净,摆在了解剖床上,并贴心的按照解剖学的标准排好顺序,以方便江远取看。

    接着,雅各布就眼巴巴的看向江远,等着有什么能再用得上自己的地方。

    要说起来,雅各布也是技术水平很高的法医了,法医病理学等主要的技术水平至少有LV3中段以上的水平。

    但法医人类学这种黄金级的技术,他年轻的时候没机会学,人到中年就更少机会了。最起码,国内的其他法医是不会教他的,他也不好意思跟着学。

    而江远明显超出普通专家水平的法医人类学,几乎是雅各布能接触到的顶流了。

    雅各布就希望能跟着江远,好好地研究一下他的工作,进而能有所成。

    这时候,就见江远放下了手里的骨头,转头问道:“DNA的报告怎么说的,华人和马来人的混血吗?”

    “是的,咦,这都可以看出来吗?”雅各布还在脑海中幻想着,江远是否会拿出一根骨头,描述出死者生前有什么职业劳损或者得过什么代谢病,结果开局就听到一个混血的判断。

    这可比判断单一种族难多了。因为单一的种族判断是有基础研究支持的,而像是华人和马来人混血这种,大概率只存在于大马的族群,就不应该是一名中国的法医看出来的。由大马本地的法医专家说出来还差不多。

    江远只“嗯”了一声,道:“死者的鼻根点中等偏低,梨状孔宽度介于华人女性和马来人之间。另外,骨盆下角95度,骶骨形态偏向于马来人的短宽型,但坐骨切迹接近华人……初步判断的话,东亚汉族的基因占比大约60%,马来人基因占比约40%,所以应该是大马本地人,已经不是一代混血了。”

    雅各布转身默默拿出了DNA的鉴定报告,很快翻到了种族鉴定一栏,再抬头看看江远,突然有点心疼他。

    如果放到20年前,DNA技术还不成熟的年代,单单江远这么一手种族判断,就得在美国之类的多种族大杀四方,何至于仅被冠以“江神”。

    “生物学方面。女性,35岁,身高162公分,没有骨盆变形,无生育史。右锁骨陈旧性骨折,大约在6年前愈合。”

    江远没有再翻看其他的骨头,直接开始了输出。

    雅各布和旁边的法医连忙打开录音笔,同时开始记录起来。

    江远等了他们一下子,再道:“死者的下肢骨骼有应力性的改变,股骨后侧的粗线骨质增生,骨表面的粗糙度增加。距骨的关节面有不对称的磨损。另外,膝关节的损伤比较严重,半月板磨损的很厉害,提示有长期的半月板损伤,继发骨关节炎。还有腰椎的L4横突骨质增生……”

    江远一口气说了大量的专有名词,让雅各布和其他的法医记得手腕发硬。

    “以上,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江远说完了,像是在国内一样,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雅各布完全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小意的道:“大量的运动损伤,说明受害人喜欢运动?”

    旁边的法医补充道:“而且不是一般的运动喜好,应该是长期训练,至少是资深爱好者的水平了。”

    “什么运动?”江远于是接着问了下去。

    雅各布迟疑了一下,道:“股骨后侧的粗线骨质增生,还有膝关节和腰椎病变……自行车?骑行类的?”

    “自行车的话,到了这个程度,通常会有坐骨结节骨膜炎。”江远想也不想,一句话否定了。

    雅各布一愣,连忙做了记录。

    这时候,已经有点像是内科诊断了。

    你知道症状,要推断原因,说起来是有一些匹配项的,可实际上,现在的案例并不是写明在试卷上的题目。现实的一具骨骼,会有许多的表象,而要将这些表象综合考虑,往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组合题目。

    某些表象甚至只是干扰项。

    对雅各布等人来说,他们已经工作许多年了,对于法医人类学,日常所用的主要是判断性别,判断身高,再就是寻找明显的医疗痕迹。

    根据骨骼的应力变化判断职业或者爱好,就相当于是一道法医人类学LV2大圆满的考题,光是题干部分,就已经难住他们了。

    就好像江远说“股骨后侧的粗线骨质增生,骨表面的粗糙度增加”,这句话本身就不简单。

    骨表面的粗糙度增加的原因本身就很多,任何一个人被煮脱骨了以后,身上总能找到一些粗糙的骨表面,问题在于,多粗糙算是粗糙,不同位置的骨头,甚至不同种族的人的骨头的粗糙度都是不一样的。还要排除一些内应的疾病。

    另一方面,大部分的骨表面粗糙都是没意义的,而江远特意提出来,是跟“股骨后侧的粗线骨质增生”联合起来考量的,仅此一点,说明江远已有指向——雅各布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思路了。

    江远也没有真的要雅各布回答的意思,他是看几个人有兴趣,而将自己的思考路径,顺便引导了出来罢了。他们要是有心,顺着江远的思路,后续回去思考并补课,就能有所得,没兴趣的话,那就只是一次自问自答的过程罢了。

    江远这时候将刚刚提出的几块骨头提了出来,单独放置,再道:“我认为死者生前应该长期进行滑雪运动,而且有段时间的训练强度偏大。当然,你们在大马,不熟悉滑雪也是正常的。”

    雅各布茫然的表情一闪而过,赶紧接话道:“如果是长期训练,资深爱好者的话,大马本地的滑雪场,应该无法满足这方面的需求的,说明死者是在国外长大,或者经常往返大马和一些滑雪地区?”

    江远道:“从骨骼的情况来看,她成年以后应该也是长期滑雪的,至少死亡前几年,还是有滑雪的。对了,锁骨的陈旧性骨折,很可能就是滑雪造成的。”

    雅各布“呼”的一声:“也就是说,她是一个经常出国的,而且飞行目的地经常是滑雪地区的女性。说明家庭条件也非常不错。另外,她是马来人与华人混血,35岁,身高162公分,无生育史,6年前有过一次严重骨折……我觉得可以精确到人了!”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4 17:55
  • 签到天数: 11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支持

    会议室。

    尼查及他的从人们站在台前做报告。

    局长及他的官僚们,关心社会治安的议员们,同级的其他警务同僚们,一起听着尼查,是如何用一只大抄网,从抽干了水的浅水小池塘里捞大鱼的。

    准确的35岁,意味着将目标从3000多万人口的大马,缩小到了大约百万级别,再考察上一代的跨种族婚姻人数,即便算上少量的非婚生儿,华人与马来人混血女性,且混血比为6:4的人数,都大大减少了。

    关键还有一个经常出国的判断,对警方而言,航空公司的数据的准确度就太高了,高到他们拿到相关数据,恨不得就直接开始筛人了。

    事实上,在听了尼查的描述之后,现场参会的另外几名警察同僚,就已经开始自己算了起来:

    “如果是过去十年里经常出国的,而且今年是35岁的华裔和马来裔女性,数量应该很少吧。”

    “经常出国是怎么计算呢?每年两次以上?六年前有过重伤,应该就不会去了吧。”

    “如果将飞行的目的地设置为滑雪地区,比如日本的北海道之类的,数量就更少了。”

    “这个不好筛选的。滑雪地区就是不确定的,还要考虑到转机的因素。”

    “受伤,受伤这一条加上,基本就能确定人员了。对了,还有失踪人口的记录。”

    尼查听他们讨论的声音大了,干脆就停了下来,任由他们自己讨论。

    比起他在这里做报告,同僚们的讨论显然让大家的注意力更集中。

    几分钟后,声音渐止。

    有人问道:“尼查,你们查到受害人的身份了吗?”

    “确定了。DNA鉴定也验证了。”尼查干脆跳过几张PPT,再道:“死者名叫白思佳。35岁,华裔和马来裔的混血,爱好滑雪,经常去欧洲和日本滑雪,6年前在瑞士右锁骨受伤……”

    尼查属于是将情况更细致的又描述了一遍,就在众人觉得有点无聊的时候,道:“受害人白思佳的丈夫岳信鸿没有报案,也没有拨打过报警电话。根据我们侧面了解的情况,其丈夫岳信鸿对外声称,妻子出去玩了。”

    “经典杀妻案呐。”警察同僚说这个话的时候,表现的兴趣缺缺。

    “老婆杀老公还有点意思,或者用点药,或者趁着晚上动刀子,男人杀女人还动枪,有必要吗?”

    “所以才要紧急分尸吧。他自己应该也没想到用枪。”

    “岳信鸿有获得枪械的渠道吗?”另一边的警官对此略有兴趣。

    尼查低头看了下自己的本子,道:“可能有祖上留下的枪械,他们有农场的,藏什么东西都很方便。”

    “好吧。这些都是小问题了。嗯,原本应该是大问题的,但现在是小问题了。”局长一句话杀死了会议,并让在场诸人露出会心的微笑。

    就算是尼查,也只能苦笑摇头。

    原本按照警察们的思路,这个案子是有诸多的矛盾点的,比如为什么用枪,用枪了为什么又要把创口切烂,取出子弹以伪装。此外,凶手大概率是在较少人的地点开枪的,为什么分尸了以后又要丢来繁华市区……

    然而,江远根本就没有走这个思路。

    从警察的角度来说,江远根本就没有思路。他就是进行了彻底的尸检,然后给出了最繁复又最简单的,找出受害人身份的方法。

    至于凶手的身份,就目前的案情来说,大概率就是受害人的丈夫了。

    这是没什么花头的事,大部分的谋杀案还是有目的性的,丈夫杀妻或者妻子杀夫,对某些人来说,就属于是硬需求,改变它们是要花费大量的成本的,执行它们才是自然而然的事。

    其实凶手自己应该也是知道的,所以他才采用了分尸,锤烂死者脸部等方式,又远距离的弃尸……

    可以说,他的防火墙就在受害人身份这里,大部分的弃尸案基本都是这么朴实无华的,确定了尸体身份就确定了凶手这种事,对警察来说是常态,而非是异常。

    毕竟,一个人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能够得罪的人是有限的,尤其是普通人,普通到想制造一段恨死自己的关系都很困难,也就是婚姻能给其一点点机会了。

    “现在去抓人了吗?”局长又问了一句。

    尼查点头,道:“已经派人去了,目前所知,嫌疑人就在家里,抓捕方面,应该问题不大。”

    “好。”局长笑容满面,再看向江远,然后就带头鼓掌道:“感谢江神,又为我们侦破一起大案。”

    众人都心领神会,啪啪啪啪的开始鼓掌了。

    与此同时,听到声音的几名年轻警察,立即送入了大量的卷宗,并依序摆在了江远面前。

    局长面色一沉,批评道:“怎么回事?还没有叫你们进来呢!”

    为首的警察是名华人,有点意外的呆了一下,连忙立正道:“是我弄错了,对不起……”

    局长转头对江远说“sorry”,道:“我是让他们准备了一些卷宗,没想到他们现在就给弄出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关系,反正上个案子也差不多结束了。”江远从善如流。走私案子虽然是大炮打蚊子,但对方给出的配合度那么高,每次又是公务机往返,说话也好听,江远也不可能真的就办一起案子就离开。

    当然,要是这起案子搞上一两个月什么的,那该走也就走了,但江远做的这么快,再多办两起案件感觉也会更合理一些。

    黄强民捅了一下身边的崔小虎,起身想:“其实上个案件也不算完全结束,当然,我们现在开始准备下一起案件也是合理的,你们有什么想法?”

    “哦,我们这边其实是有几起系列案的,我们请钟警官介绍一下。”局长立马将华人警官钟仁龙给推了出来。

    江远等人就点点头,开始听他讲早已准备好的PPT。

    钟仁龙激情澎湃,这是一个难得表现的机会,平日里,他能够接触到的大都是警队中层,当着局长和议员们描述案情是第一次,仅仅是刚开始的敬礼,他就对着镜子练习了不知道多少次。

    也是在尼查的支持下,钟仁龙才没有去一线抓捕,否则的话,这次的好机会都没有了。

    江远终结了碎尸案,表情轻松的端起了茶杯。

    大马人给他准备的是中式的绿茶,配超传统陶瓷杯,非常的有领导气息。

    江远就吸溜吸溜的喝茶,顺便听钟仁龙讲PPT。

    一刻钟的时间,钟仁龙的激情眼见着要开始消退了,他甚至有一点点的担心,怕江远不喜欢自己描述的几起案件。

    这时候,江远清咳一声,放下了杯子,道:“就刚才的华人在橡胶林里的案子吧,有多名华人死在了橡胶林里?”

    “是的,虽然死因各有不同,但我们强烈怀疑是同一名凶手所为。”钟仁龙暗自松了一口气,能够让江远选中案子,他的PPT就不算白准备。

    “那就这起案件吧,还是先看看尸体吧。”江远说着看向局长。

    “太好了,感谢江神对我们的支持。”局长赶紧上前跟江远握手,并露出满意的笑容。

    黄强民也主动上前,带着自己新雇的翻译,拉着局长的助理嘀嘀咕咕起来。

    嗡……

    尼查的手机震动起来,他立即接起,应了两声,抬头道:“嫌疑人已被捕,正在找枪。”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4 17:55
  • 签到天数: 11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橡胶园连环凶杀案

    两个华人家族赶到警局之后,让大马警局开启了一轮高强度的新闻发布会。

    本地的媒体亦是第一时间跟进,恨不得将案件的前世今生都翻出来热炒一遍。

    门当户对的少年伉俪,中年决裂,丈夫杀妻后,又碎尸弃市……

    对媒体来说,这个案子的噱头十足。

    丈夫意图杀人,偷藏枪械,还在自家农场开始寻觅埋尸地点。

    令丈夫意料之外的是,就在他刚刚开始准备杀人的时间里,妻子白思佳主动提出离婚,并且要求将岳家最重视的农场分给自己,否则就要将岳信鸿与小三小四的视频公开,让他在家族内失去颜面。

    令妻子意料之外的是,就在她准备用法律好好教训一番丈夫的时候,丈夫岳信鸿掏出了枪,逼着她站在塑料布上,并毫不犹豫的扣动了扳机。

    讽刺的是,第一现场正是两人名下最值钱的资产,一栋位于市中心的整层写字楼,两人约好了与新租客见面,岳信鸿杀人后,旁若无人的与新租客签订了租约,然后独自逗留了两个小时,用车里后备箱带着的劈斧,加班加点的将尸体切碎,倾倒在了附近的下水道里,就迅速返回,参加家宴。

    也是在这场家宴中,岳信鸿有意无意的给出了“白思佳心情不好,出门旅游去了”的消息。

    在岳信鸿的设想中,他这一波达成了好几个目的:

    第一,他给自己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来处理资产,转头将农场卖回给家族,剩下的换成美元,出国以后自有逍遥之处。

    第二,他给自己创造了不在场证据。而警方在嫌疑人不在国内,证据又不充足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将案件搁置,等到几十年以后,他再想回大马,也不会没机会。

    第三,如果始终没有案发的话,岳信鸿就准备过个一半年的时间,直接让白思佳去“野滑”,最后编造一个失踪之类的故事,就算是结束了。

    可惜,他的计划尚未正式执行,就中道崩殂了。

    随着审讯的进行,一些消息渐渐传了出来。

    媒体和互联网上的讨论于是变得更多了。

    普通人并不知道案件详情,也无意深究。乌合之众真正能够进行的讨论的唯有情绪。

    这时候,大马警局却是主动放出风来,谈及“来自中国的法医专家江远”……

    私下里,这个说法很快变成了“来自中国的江神”!

    江远此前参加电视节目,以及参与网红死亡案件的故事,立即被挖了出来,并在各个电视台和自媒体传播。

    黄强民为此特意又找了一次大马警局的局长助理,回来以后叹口气,再安慰江远“人家也不容易”。

    此事就算是过去了。

    警局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江远……江远自去橡胶林办案。

    何氏胶园。

    这是一片管理的非常好的林地。平整的地块被一条土路分割成了两大片,橡胶树排列的整整齐齐,每棵都在一人高的位置,被割去了头宽的树皮,像是美洲印第安树人一样。

    树与树之间的距离都是等宽的,树下的杂草仅没过脚面的程度,不用说,都是工人日日打理的结果。

    江远等人到的很早,草面上仿佛还有露珠似的,湿润润的,转念一想,就本地的气候来说,指不定一天到晚都是湿漉漉的。

    大马是一个年均降雨量2800毫米的地方,全东南亚第一,全球排名第八。作为对比,号称江南水乡的几个省份,年均降雨量在1400到1600,差不多是大马的一半。

    “今天下雨了吗?”江远抹了一把树干,问旁边跟着的本地警察。

    “有点小雨吧,应该算是昨天的,从昨天下到今天的,停了几个小时了。”本地警察回答。

    “一口气下了十几个小时的雨。”江远说的是中文,转头对同来的柳景辉道:“犯罪圣地了。”

    “东南亚本来就是犯罪圣地。”柳景辉的表情冷峻,配合中年瘦削的体型,和中年正经的装扮,显得颇有领导气质。

    “高温、高湿……种类繁多的分解者,空间上的隐藏处也极多。”江远眺望远方,在橡胶林的尽头就是野生的林木,参天大树中间缠绕着粗如儿臂乃至于粗如爹臂的藤蔓,林下层和地被层的植物也是长满的,没有刀斧,根本无法深入。

    同样的,藏在里面的尸体,也很难找到,并且容易快速分解,正如江远此前看到的3具尸体那样。

    就江远判断,这一系列橡胶林内的凶杀案,尸体的死亡时间都不是很久。

    第一具大约是4天,第二具大约是3天,第三具可能只有一天出头的样子就被发现了——第一起凶杀案之后,橡胶园就加强了自身的保安措施,虽然对于保护员工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但发现尸体的速度加快了。

    尽管如此,哪怕是第三具尸体,其外表状态也只能用残破来形容。

    这是在温带地区很少遇到的情况。

    也就是江远开着挂,并不受地区的影响,否则的话,换一个常年在温带地区办案的法医过来,当场就要懵逼,起码得经过几场案子,才能稍微熟悉一下,至于法医昆虫学什么的,根本得推倒重来,等于是说基本不可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从这个角度来说,法医本身就是有地域限制的。

    同样从保存尸体的角度来说,在热带地区的野外杀人,可比城市里要复杂多了。

    当然,野外杀人向来是有独特的优势的,热带有热带的优势,寒带也有寒带的玩法。总得来说,一般人应该也不会跟陌生人这种荒郊野外的地方……吧。

    所以,从正常的角度来推断,互相认识的话,人际关系就是主要的突破方向了。

    柳景辉整理了一下思路,转头看向钟仁龙,道:“这家橡胶园,应该是封闭经营的吧,有外人进出吗?”

    钟仁龙先是翻译给旁边的本地警察,再转头反刍道:“按道理来说是封闭经营的,附近距离最近的居民区都有十几公里,但橡胶林本身是没有围墙的,他们唯一控制的就是咱们进园时走的这条土路,路上有围栏,有岗哨,所以,如果有人不通过这条路来进出的话,橡胶园自己是控制不住的。”

    “橡胶园四周都是树林,不经过土路能进出吗?”

    “确实有些人能做到,大部分人做不到。”

    柳景辉没有继续纠结,只缓缓点头,再对江远道:“这么看的话,我觉得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否有外部人员进出,进而是否有外部人员杀人。第二部分,内部人员制造的连环凶杀案,嗯……这里其实是近乎全封闭的环境了,嘶……”

    他呲着牙,感觉很困难的样子,眼角却已是笑着挑了起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5-4-4 17:55
  • 签到天数: 11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楼主| 发表于 13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何氏胶园

    何氏胶园已有百年历史。

    历经几代人的拓展和培育,胶园的面积有200多公顷,设备全面,技术成熟,雇佣有26名全职和兼职的员工——当然,现在只有23名了。

    橡胶园偏于一隅,生活简单,某种程度上,依旧维持着百年前的生活模式,甚至连橡胶园里的主要建筑都是百年前建起来的,只是内里历经修缮,多了许多的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生活物品。

    尼查、钟仁龙带了8名警员,一并本地的10名警员,出现在胶园,声势上就让人感觉很不一样。

    江远这边也带了8个人,也不是为了排场,而是有真实的需求。就好像江远身边离不开的牧志洋,以及温明和陆通达。身在国外,不带上三个人,黄强民根本不放心。

    柳景辉要来办案,卫师衎要来跟着学习,申耀伟带着枪随时准备出动,另外还得有王传星随时写公文和PPT。

    就某种程度而言,江远的队伍还称得上是短小精悍。

    不过,在何氏胶园的员工们眼里,多达26名警察的到来——跟胶园此前的人员数量一模一样,多少带着些威胁和挑衅。

    “胶园住不下这么多人,你们得分出来一些人去外面住。”胶园的生产经理站了出来。

    尼查等人立即看向了他。

    这是一名50岁左右的华人,脸晒的又黑又油,像是端午节用黑糯米蒸出来似的。

    面对警察,他的表情也不是太坚定,但还是不得不说出来的样子,多少带点本子味道。单就表情动作和外貌来说,有点黑AV里的高龄男主的感觉。

    钟仁龙皱皱眉,当着江远的面,只是好言好语的道:“我们是来取证的,如果往返城里的话,有点太浪费时间了,能不能请你们再挤一挤,多匀一点地方出来,我们只用几天时间,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搭帐篷吧。”

    生产经理犹豫了一下,求助的看向后面。

    “胶园的很多东西都是自给自足的,如果你们不要求单独的卧室的话,我可以给你们准备床位,但可能要4个人住一间房。另外,我们的食堂也不能一次做这么多人的饭,食物也不够了,你们不允许我们去采买。还有,我们平时是有种菜的,菜地的产出以前是够的,现在也不够了。”再次站出来的运营经理,同样是名晒黑了的华人,但年轻10岁左右,脸的黑度也轻了很多。

    尼查听他啰里啰嗦的,终于烦了,一拍腰间,用马来语道:“别说那么多了,吃住的问题之后再说,你们现在先排队做一遍笔录。”

    做笔录就是问话,虽然没有审讯那么严格,但是双方的地位是明显不对等的,经过这个过程,想必两名经理应该也就明白怎么做了。

    “我们已经做过笔录了。”

    “而且我们的生产工作怎么办?我们有日常的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两名经理眼看着警察涌上来,赶紧说话。

    尼查无所谓的道:“你们配合我们工作,我们会给你们留出时间来做事的。”

    事实上,真正是否要留出来,他才不管那么多呢。

    何氏胶园就在吉伦坡附近,完全归属于尼查等人的辖区,要不是有外国同行看着,他都不会这么好说话。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首都附近,这个连环凶杀的案子才略显突出,反而让尼查等人更不会相信胶园职员的话,这间胶园剩下的所有23个人,都是潜在的杀人凶手。

    “江神,我们从哪里开始?”尼查等警员们各自捉对笔录去了,立即转向江远。

    他的想法很明确,就是指望江远来破案的,否则,此前的调查都已经进行过了,莫名其妙的再来一次,又有什么意义。

    江远咳咳两声,道:“我先去看看三次的犯罪现场吧,这边的调查工作,由柳景辉柳处来指挥可好?”

    “当然没问题,推理王柳警官,我们也很熟悉了。”尼查尽可能说着好听的,又对柳景辉道:“柳警官,接下来就要麻烦您了。”


    “我来帮你们整理笔录吧。”柳景辉主动承揽工作。

    他来之前已经整理过一次该案件的笔录了,也整理出了几张图表和思维导图。

    对于这起案件,柳景辉有不少的想法,单纯看笔录还很难确定,但有这些人在胶园里,他自觉是很有机会的。

    尼查自然很高兴柳景辉能帮忙,答应了一声,立即带着他去跟其他警员沟通。

    “最近这段时间,胶园的员工没有离职的吗?”柳景辉边走边问。

    “胶园都是工作很久的员工了,我们要求他们近期最好不要有人员的流动。”尼查回答了两个版本。

    柳景辉缓缓点头:“这样不能持续很久吧。”

    “当然。如果几个月内没有结果的话,我们就只能暂缓这个案子了。”尼查说到这里,觉得应该给大家多一点信任,遂道:“我们是担心抓不到人,罪犯还会再作案,如果是那样的话,放弃这个案子就显得太愚蠢了。”

    “是的,重头再来,只会损失更多。”柳景辉立即意识到了他们的担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也不奇怪,在凶手不明确的情况下,这种连环杀手往往是不会放弃作案的。

    尤其是不图财不图人,只想犯罪的连环杀手,他们的反社会程度往往比较深,不杀人则已,一旦开始了犯罪,反抗性都会很强。

    柳景辉再打量打量四周,问:“他们平时还会雇佣临时工吧,还有来送货,送物资的人,也应该找来问一下。”

    “没问题,我们都有记录的,回头给您先看看他们的笔录。”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尼查等人都是做过一轮的。

    柳景辉“嗯”的一声,他是一定要自己看过资料的,否则,这么大的胶园,光是割胶工等临时请来的雇工就不知道多少,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漏洞。

    何氏胶园的案子,还不同于完全的密室杀人案,或者暴风雪山庄之类的案件。因为胶园是明确的可以进出的,只是进出受到限制。

    就正常的思维来说,像是这样的胶园,哪怕不是内部人员所为,也得是内外勾结才行。否则,纯粹的外人入园,可以都找不到地方在哪里。

    不过,柳景辉想的更深一层。

    这家何氏胶园已成立百年,且每年都雇佣临时的割胶工,每年给他送货和交易的人员也都有变化,换言之,是真的存在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可能不在这两年的员工和临时工的名单上,也不是胶园的供应商和交易对象,但他们同样能够熟悉胶园……

    如果是这个角度,这个案件可就复杂了。

    柳景辉一边想着,一边开始巡视进到房间里的笔录组。

    至少已经做过两三次笔录的胶园员工们,再次录笔录,稍微有点专业了,但也只是落入了警察们的陷阱。

    做笔录也是项技术活,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来陈述,就有可能变成不同的情节。

    不过,连环凶杀案这种事情,就不是单单一个陈述能了结的。

    更关键的还是案件事实。

    柳景辉就等在现场,并特别关注了两名经理,甚至主动询问了几个问题。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6 2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