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4-27 13: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克用在为夺取潞州、泽州而庆幸成功板头时,却不知道朱三并没有心情与他最后决战,在氏叔琮兵败退回后,朱三的主力已经不在泽潞。
一击失手,朱三已经明白,攻太原的时机并不成熟。
砍树之前,先去其枝,朱三要先在河朔清场。
刘仁恭因为敢欺负汴州罩着的魏州,自然成了第一打击对象。在光化三年的四月,葛从周领十万大军直扑沦州。
朱三也太看得起刘仁恭了,区区一个已经被打得只剩半条命的刘老汉兼一个生天性怯懦后天性惶恐的刘二世值得这么劳师动众吗?
当年打时溥、秦宗权、朱暄们也没这么大阵仗。
监军
昭宗光化三年(900)7月 沧州
葛从周的大军已经进逼到沧州,将刘大少爷围在城内。打在儿身,痛在父心。父亲刘当然不会不管。老刘划拉划拉,又弄了五万大军杀出幽州来救儿子了。
当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来之前刘仁恭给太原送礼了,据说礼品很丰厚,里面还附上许多软话。其实没有这些东西,刘仁恭相信太原人也不会坐视不理,现在,他们是一条船上的蚂蚱。所谓的送礼不过是给李克用一个台阶下。
李克用果然来了,五千鸦军骑兵进攻邢州,使围魏救赵计声援刘家父子。
对于当前围攻不下,外有援兵的紧急形势,汴营却产生了分歧。
分岐的一方是监军蒋玄晖。
监军,顾名思义,督察将帅,保持军队的行动思想听指挥,忠于朝廷忠于君。
但据我所看,监军这个职务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失败的岗位。监军们拿着鸡毛当令剑,不但管生活管政治,还经常粗暴的干涉行军打仗的事,这简直就是业余的指挥专业的,卖茶叶蛋的倒数导弹发射。这样的后果轻则内耗,导致军令不统一,重则会吃大败仗,当日安史之乱,唐将哥舒翰就被监军逼着出关决战,以至大败,使得唐玄宗同志西奔,使得玉环妹妹香消玉殒,一时间,美女如此命薄,引无数淫雄尽折腰。
当然,监军也是有好处的。诚如李云龙对他的政委赵刚所说:你只管生活,军事上的事我说算。大家各管一摊,分工合作,干活不累。
很遗憾,蒋玄晖明显不是只想想管管生活就拉倒的人,他底气很足,在得知幽州援兵杀来时,把众将领叫了来,开会,基本上算是通告会。
人到齐后,他说:老大叫我来监你们,我说了算。现在燕兵来了,不要去硬碰硬,放他们放沧州城,这么多兵进沧州,城里粮食肯定不够吃。
等他兵乏粮尽时,可不战而下!
蒋玄晖同志敢在这么黄沙百战回的将领面前指点江山,该是有理由的,一是仗着自己是朱三的亲信,二估计也是琢磨了一夜,才想到这个上策。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兵法里就是这么说的。蒋玄晖平时也翻过兵书的。
这个策略得到了绝大多数军将的认同,大家都不想折了蒋特派员的面子。宁可得罪小姐,也不要得罪丫头嘛。
蒋玄晖面有得色,一时之下,没注意到葛从周的脸色有些不好看。
葛从周是个好脾气的人,可也不能忍受这种当面夺他军权的行为。更何况,蒋玄晖的这个对策看上去有理,其实有个大的隐患。
你怎么判断沦州城内的粮草不多?自己能不能坚持到沦州粮尽的那一天?战场上风云变幻,你有应对的后继手段吗?
孙子兵法言:故兵贵胜,不贵久。
能够一天拿下的,绝不要拖到第二天。
又云:兵势宜合不可分。毛主席教导我们:对敌人,要分而击之。
葛从周发火了,骂了人,大概是对着蒋玄晖骂道:你懂个屁。(晖岂足以知之)!
说完,葛从周调兵遣将,分兵二处,一路继续围住刘守文,然后他领着精兵前去阻援。
在沧州不远的河北青县,葛从周大败幽兵,斩杀三万,直接将刘仁恭轰回了幽州。
事实证明葛从周是正确的,就在大败刘仁恭没多久,太原的主力出来了,李嗣昭领着五万大军,出太行,直扑邢州。
如果真按蒋玄晖所说,让刘家父子合兵一处,太原人又从后面包抄。汴军主力只怕要全军交待。
当然,蒋玄晖童鞋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不会打仗,但以后会证明自己善长干点其它的工作。比如帮着谋个朝篡个位什么的。
而葛从周还要再接再励,击退来自太原的援兵。
失败
昭宗光化三年(900)9月 邢州 青山口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李嗣昭又在跑路,上一回是被葛从周追,这一回,似乎没有那么丢脸了,追他的是汴州超级大BOSS朱温。
据说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朱三被太原的牙将们称为老贼。老贼这个称呼,曹操前辈倍感亲切,欧阳峰也相当了解,虽然他是被称为老毒物。
老,老奸巨滑也。贼,这一个字代表了人民群众对他深深的恨。
对老贼,唯又恨又惧。
然,如果不能被称为英明伟岸,能被人家叫一声老贼也不枉此生了。
在李嗣昭进攻邢州时,老贼朱三坐不住了,不等葛从周回撤,就亲自领了三万兵马前去阻击。李嗣昭一听,拔脚就走,被老贼赶跑,实在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可接下来,李嗣昭的脸就有些挂不住了。
跑到青山口的时候,突然四下震天的喊杀声,对面的高岗上跃出一位骑将来。
那人淡定,似乎接下来不是要干杀人的勾当。那人微笑,仿佛猎人看到闯进埋伏圈的免子。
这个人是山东一条葛。
某位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可李嗣昭同志在同一地点,败给了同一个对手。唯一的区别是,这一回,没有李嗣源来救他了。
李嗣昭丢铠弃甲,狼狈的退回了太行山西。
失败啊,李嗣昭童鞋,本文已经无情的披露了你二次大败了,要是按照李克用给李存信定的三败问责制,你离上太原军事法庭已经不远。
后面,李嗣昭真的还败过,按次数算,他败多胜少。
可他牢牢坐稳了太原第一将的位置。
很多人不解,李嗣昭凭什么啊,论武艺他不像李存孝是PK王,论才学,他不像李存信是快译通。论全面,不如周德威智勇全双,论长相,比不上李存审英俊洒脱。论谋略,比不上这会还在太原干公关经理的郭崇韬。
据说最不服气的就是周阳五。
唯一比得了的是,李嗣昭的忠诚与不服输。
山无棱,天地合。海枯了石烂了,甚至被误解,受委屈。李嗣昭也绝不会背叛他的义父。(李存孝,看到没)。
无论被****多少次,他仍然要在原地站起来。无论有多少把刀伸在他的面前,他也绝不会认输,就算脑袋上被人家射了把箭,他唯一的反应是把箭拔出来,然后回射回去。
这样的人,你实在拿他没办法。
正因为这个,李克用给了李嗣昭无比的信任和支持。在多年以后,李克用也因这份付出的信任收获了巨大的回报。
所以,不要小瞧这个逃跑的人。总有一天,他还杀回来的。
葛从周倒有追上去斩草除根的意思,可老板朱三已经有了新命令。
在赶跑李嗣昭后,朱三缴获了不少太原人匆忙之中丢下的物品。
想当年,大家对文档之类的东西不太注意保护。有一些重要的文件被朱三看到了,那是镇州王镕写给李嗣昭的。
里面,估计王镕跟嗣昭聊了聊家常,并对目前的过江龙朱三要吞并河朔的态势时行了一些分析,可能还订了一些攻守同盟的条款。
自然,字里行间少不了对共同的敌人朱三的批判。
朱三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这一下,朱三终于有了进攻镇州的理由,虽然没有理由朱三也会制造理由,但有现成的,当然要省事的多。
这段时间,他本打算灭沧州再扫幽州,然后转马回头,顺势扫荡镇定的。可在最后的关头,老天救了刘家父子。
北方下雨了,稀里哗啦的下了很久,道路泥泞不堪,莫说行军打仗了,就是晚上找块干的地扎营都不可能。
不能北上,朱三只有找镇州的王镕煮煮酒,论论英雄。
昭宗光化三年(900)9月底 镇州
王镕已经长大了,他能活到现在,还坐在镇州帅位上不动摇简直是奇迹。跟他一起喝过酒作过战的人基本都不在了,李匡威死在他的家门口,李存孝成了泥,赫连铎不知道人在何方,邢州孟方立一杯毒酒成全了自己。(老孟家又杀回来了,孟方的弟弟孟迁又被李克用委以重任,镇守潞州。)
放眼天下,能够少年坐镇一方的,也就一个人可以跟他相比了,那是在青州的王师范,我们还没有聊到他。
这一切,得亏镇州城内有一批忠心的老将领。这些将领不但忠心,而且胆子大,在听说汴州人要找他们麻烦时,他们怒了。
有敌自远方来,不亦怒乎。
他们才不怕朱三。镇州在唐朝称雄的时候,朱三是个啥?不知道,他还没出生,他爷爷估计正在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面对来势凶猛的汴兵,他们马上组织了防守,一下就取得了开门红,在一次攻防战中,万箭齐发,有一支可能开了光,于千军万马当中直接射中了对方的首将葛从周,将一条葛直接打到床上养伤去了。
镇兵士气大振,这些年,他们给李匡威的幽州当过小弟,给太原当过小弟,总算轮着一回扬眉吐气当大哥了。
可是,王镕跟他的这些军事干部们说:别打下,打下去,两败俱伤,还是讲和吧。
诺和平奖也就晚设了些年,不然,王镕得个奖那是众望所归。
叹气,无奈,众军将表示听小老板的。毕竟人家汴州的大老板来了。
朱三简直不顾身份地位,听闻大将受伤,竟然亲自来到镇州城下,动手收拾不是一个辈份的王镕。
攻到城下后,朱三放了一把火,把人家的城门给烧了。手段一样的华丽下流,虽然不能起到破门而入的作用,但当镇州用水灭掉火,剩下的黑烟冲上云宵。
王镕的心理防线已经崩溃。
这是一个爱好和平,渴望安定的少年,没事时喜欢出城找猎,而不是打仗,可以登城望远,而不是登城拒敌。喜欢就营火唱歌,而不是看战火胆颤。
前些年,他被李克用打,还被李匡威挟持过,这些日子,又要被朱三攻。
他招谁惹谁了。
王镕一面愁容,说:各位,这下麻烦大了,如何是好?(国危矣,奈何?)
有一个人出列,面色淡定,从容说道:这有什么怕的,我用舌头就可以退兵。
舌头,又见舌头,一千多年前,战国著名舌头家张仪被邢讯逼供,遍体鳞伤。回到家后,老婆心痛得哭成梨花带雨。张仪问:亲爱的,别哭了,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死鬼,在呢。
张仪笑:只要舌头还在,我就一定会发达的。
舌头于说客,如剑士的剑,刀客的刀,曾哥的绵羊和诗人的羊羔。
有舌头,一切有可能。(苏秦张仪诸葛亮李莲英王婆红娘居委会大妈表示同意)
这位欲以舌头退三军的人叫周式。这是一位文人,笔杆子,嘴刀子。
下面,插述一下文人的故事。
据史书记,唐未文人华山论笔,排出座位,梁有敬翔,晋有李袭吉,燕有马郁,华州有李巨川,荆南有郑准,凤翔有王超,钱塘有罗隐,魏博有李山甫。(以上排名分先后)
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没有举过进士。他们组成了一个松散的组织,我且称他们为不举帮吧。
上面都是不举帮的骨干成员,而帮主还没有出场,到后面我们再介绍。现在先重点介绍一下不举帮的左右护法们:魏博李山甫,华州李巨川、晋州李袭吉和钱塘罗隐。
魏博李山甫我们已经认识,曾经教少东家路劫王铎的就是他。想这会,应该还在新东家罗绍威的手下继续发挥余热余毒。
华州李巨川。
此人一生坎坷,最初跟王重荣混,为王老汉起草了不少讨黄巢的大字报。王重荣死后,李巨川转投杨复光的干儿子杨守亮。杨守亮跟杨复恭搞到一起,兵败后西奔太原,被韩建阻击俘虏。李巨川同志也在被押解上京赴狗脊岭大会的行列。
在途中,李巨川在树叶上写了一首诗给韩建。
不知道是怎样的一首诗,深深的打动了韩白丁的心。韩建同志亲自为李巨川解开了绳索,收进了府中用为秘书。从此以后,韩建的文化水平直线飞升,虽然认字不多,但经常出口成章。而华州的公文水平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虽然这是个武力说话的时代,但唐未好文的风气仍未改变。手下有个笔杆子,好比富人泡个名模,那是倍有面子的事情。
韩建逢人就说:李巨川,我的名师也。
在某段时间,李巨川名动天下。连汴州的敬翔也自叹不如。(这也为李笔杆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这个应该不是虚言,因为在旧唐书的文人骚客大全里,李巨川有传,这相当于得了诺文学奖,在他的名字前面,赫然是巨神李白杜甫孟浩然等等。(罪过,我这样说是不是拿诺文学奖污辱了李白们?但没办法,我总不能说鲁迅奖吧。)
与这些人同卷,李巨川应该死而无憾了,即使是被自己的学生出卖。
再介绍一下晋州李袭吉。这位自称唐朝伪装帝口蜜腹剑李林甫之后。(这个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毕竟李林甫在唐未已经被认定是臭虫。)李袭吉本来是个好学生,准备去长安赶考,不期然,黄巢闹革命,考不成了。
于是,本可以成为文官帮成员的他被逼成了不举帮的帮徒。
他逃到了太原。
李袭吉进入了李克用的智囊团,还要多谢朱三。因为在上源铎,朱三大开杀戒,将李克用身边的秘书助理们杀了个精光。李袭吉才以文采应聘进入太原政府。
而李袭吉名动天下更要多谢朱三。在不久以后,李克用让李袭吉代写了一封和解信给朱三。此信才华横溢,里面有一句:毒手尊拳,交相于幕夜;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我们的手,在傍晚的时候,还甜蜜的握在一起,到了天亮时,就已经你拿菜刀我舞板砖了。嗯,这是说上源铎呢。)。
朱三读到这里,怅然道:李鸦儿在穷乡僻壤的,竟然也有这样的文士,要是用我的智算,配上李袭吉的笔才,不就是如虎添翼。
不知道敬翔同志心里有没有泛起一股酸味。
而后面,朱三又读到:马邑兒童,皆为锐将(我的手下,都不是吃素的)。矧复阴山部落,是仆懿亲;回纥师徒,累从外舍。(阴山的落部,是我的近族,回纥那帮人,也是跟我妻族混的。我在江湖上面子广着呢,招呼一声,群雄响应。)
朱三怒了,那会,他已经将李鸦儿打得不成人形,可这位死鸦儿嘴硬,仍然不认输,这那是和解信,这是威胁信!
当然,这是文字上的事情,当然要以文字回应,朱三对敬翔说:写一封信,回骂他鸦的。
敬翔写了。
敬翔同志当年在汴州街头摆文字摊,摆得一城皆知,朱三赏识,笔上的功夫也不是虚的,但这一次,他完败!
据说敬翔里面的有数句:前年洹水,曾获贤郎(李落落);去岁青山,又擒列将(青山口晋军两败)。
比起李袭吉信里的有情有义,有节有让,有遥想当年金兰之好,亦惋惜今日的兵戈相交。而敬翔同志身处胜方,文里全是炫耀。
于文章,老师批卷:李袭吉胜!
自此,李袭吉像击败了文坛第一高手一样,名嗓天下。当年,泌园春雪也有这样一出天下文人惭的气势。
第三个再介绍一下钱塘罗隐,嗯,还是不说了,毕竟扯得太远,再说这位在一本叫乱世之七种兵器的帖子里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复述了。
然,我扯这么远,只是想说:在乱世里,有文化都有立足之地,在盛世里,应该更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是(光明正大,义正言辞啊)。
而另一个意思是,史书不厚道,竟然没写镇州有周式。
周式也是一个牛人。周式对王镕说:打我们是打不过了,但我们可以跟他讲讲理!(此难与力争,而可以理夺也)
在跟老板王镕夸下海口后,周式一个人出城了,他将要面对愤怒的朱三,狡猾的朱三,狠辣的朱三,当然也是不讲理的朱三。
首先,你进得去汴营吗?
可第一步,周式竟然成功了,朱三在听到周式前来时,竟然将他请了进去。据江湖传闻,朱三曾经认识周式。
原来是老相识,可朱三只卖老相好的帐,老相识未必管用。果然,朱三绷着一张脸,看到周式兜头就是一句:有什么好谈的。不跟你谈!你们老大跟着太原混,今天我饶不了他。(尔公朋附太原,今无赦矣!)
言下之意是,你周式当年不跟我混,跟了王镕,我一样饶不了你。
周式那时脸色变了没有?我认为是没有的,敢到这里来,自然早就有了被指责的心理。
周式淡定说道:我们跟太原是平等自主的关系,那有谁跟谁的道理。朱公没事来攻打我们,真是没有道理。
那时候虽然是个乱世,但攻人城池这种事,还是要讲些道理的。没缘无故的叫无名之师。想朱三这些年打秦宗权,时溥,朱暄兄弟都没费脑细胞找理由,而美国佬牛鼻子国家,打阿富汗,伊拉克也要举着反恐怖的大旗。
很不巧。朱三手上正有打镇州的理由。一挥手,数张信笺飞到了周式的面前。
你看,这就是你们王镕写给李嗣昭的信,你们不是要联手对付我吗?李嗣昭现在是在你们城内吧,赶紧叫他出来跟我决斗。
好个朱三,人家李嗣昭不是被你亲自赶回老家了么,怎么倒向镇州要起人来了。据说美国佬老是说拉灯哥在阿富汗,于是打阿富汗,没找到人,那可能在伊拉克吧,接着打伊拉克。还是没找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拉灯。
人家拉灯名字起得好,拉了灯,漆黑一片,去那找他!只苦了伊拉克与阿富汗两兄弟。
周式有没有料到通晋信在朱温的手里?周式不是周易,当然不会事先料到,但我想他还是没慌。因为他给朱三讲了一个故事。
周式说:当年曹操大破袁绍,得到了不少魏国官吏与袁绍私通的信,曹操看都没看,直接烧掉,那才是英雄的气魄。
估计朱三此人颇以曹操为榜样,很可能还是一位曹粉(炒粉?)。行事思维都是曹操模式的,注意,唐未那会,曹操不像现在是奸人之相。在唐朝,曹操的形象很光辉,唐朝大爷李世民说曹操除了爱猜疑以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人了。(若无多疑猜人之性,几为完人也)。普通群众的评价也是七分功,三分过。据说近世也有一位,不多说了。
曹操被搞臭是在宋明之后的事了。
所以,在唐未那会,把你跟曹操相比,那是相当看得起了,不像现在,要是说某人像曹操,某人直接回敬:你才曹操,你全家都曹操。
朱老大,你看人家曹操直接烧掉,那会抓住人家小辫子不放。
听到这句,朱三的心里可能暗弦拔动,接下来,周式的话彻底的把他打动。
周式说:梁(汴州)难道只是想取一个镇州就算了吗。难道不是想在天下成就一番霸业吗?我听说成霸业的都是讲究的,只会追究道义上错误,而不是私下的。今天梁举兵无名,不过是借李嗣昭这个借口罢了。
话说到这里,朱三已经没有攻打镇州的心,而周式的任务还没有完,他不但要退兵,还要退得不卑不亢。
当日赵国使者蔺相如执和氏璧出使秦国。最后他名垂天下,不仅仅是因为他完璧归赵了,更因为在这件事中,他先是借璧有瑕,将主动权握在手里,又以与璧撞南柱的气势打压了秦王,然后又忽悠的秦王吃了五天素,寡了五天床,最后还一无所获。
而蔺相如昂首回国。
胜固要然要胜,但胜得狼狈委屈,非名士之风采。
周式最后说道:李嗣昭不在我们城内,我们镇州王氏已经传了五代,百年养士,镇州怎么会没有死士,何必需要李嗣昭来帮忙。
这句话绝不是虚有其表。论忠诚,镇州的军将以及百姓实属第一,李匡威当对此深有体会。
说完这句话,周式站立不动。话已至此,是打是和,悉听君便。
朱三大笑,然后起身,上前牵住了周式的衣服,说道:兄弟,别生气,刚才跟你开玩笑呢。(吾言戏耳)。
至此,谈判圆满结束,接下来,大家还认了亲戚,朱三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王镕的儿子。(王镕绝对早婚,这一年,不过二十七,竟然儿子都娶老婆了。)
交待一下,周式用舌头拿下他的成名作之后,就如一首歌明星,再也没有看到过他。这其实是好事,估计大家也看出来了,在乱世里,经常露面的不是杀人,就是被杀。何况镇州的那些忠诚属下们后面的结果非常不好。
周式不见踪影,我们可以猜测他乱世隐逍遥游去了。牛人都是这种范。有诗为证: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不要来找哥,哥只是传说.
而镇州最后给朱三出了一个主意:河朔还有定州,幽州,沧州跟太原勾搭,不如一并收服。
镇州果然不缺人才,这种要沉沦就一起沉沦的技也使得出来。当然,这正是朱三要干的。
朱温要清场河朔。
打完收工
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汴兵再度北攻幽州,连下二十城,据说北方的雨一直在下,攻到幽州附近,道路泥泞又无法前行。
但已经够了,幽州的刘仁恭已经彻底被打趴下了。在后面的日子里,刘仁恭也就关起门来过过偏安一偶的日子了。
汴兵转攻定州,那是太原的传统盟友,铁杆小弟,裙带亲戚。
汴兵碰到了顽强的抵抗。
十月二十八日,在河北沙河县,汴军碰到了倾巢而出的定兵。镇州人胆大,也就据城而守,而定州竟然主动出击,据说是当年王处存以五千兵用喜羊羊计退走幽镇联兵的英雄往事鼓舞了他们。
但事实证明,成功不是随便就能复制的。他们更忘了,当年能击退幽镇联兵,是因为他们的背后站着李克用。
这会的李克用在干吗?为什么不救一下河朔地界上最忠诚的盟友?
李克用很忙,他在修城池。
在这一年的年初,李克用开始给下面交待任务,召集工匠,调度材料,修一修太原的城墙,将护城河里的淤泥清一清,什么守城的器具也该打造一些了。
呼,李克用攻城无数,搞破坏是一流好手,可今天他竟然要搞建设了。
这可是他一辈子都没干过的事。
这个世界上,绝世高手是不需要防护的,因为只有他们打人,没有人打他们。看过南帝北丐东邪西毒中神通穿什么刀枪不入的宝甲吗,东邪有一件软猬甲,可我想他是不屑穿的。没事把宝甲当肚兜穿还从来不脱下来洗一洗的那是韦小宝。
李克用曾经就是这样的绝世高手,我常称他为北丐。
李克用的行为在太原城内引起了哄动与不安,有一位手下劝道:老大,我们的威名响振天下,只要多招起兵马就可以了,不应该修这些城堑,自损威望而长敌人志气,让敌人觉得太原心虚可乘。
李克用笑了,赏了这位手下一批奖金,但城,接着修。
如果可以攻,谁愿意守?
这一天,李克用比谁都看得清楚,用不了多久,他的太原就不再是沙场禁地。
敌人会来的。
这些准备会派上用场的。
这会的李克用已经在弃子了,镇州弃掉了,定州,也要弃掉。太行山以东的地盘,他已经管不上了。
于是,定州的勇气成就了汴将的功劳。
一战下来,定州大败,兵折近半。消息传到,定州老大,王处存的儿子王皓弃城而去,据说他逃到了太原,直到在那里老死。
十多天后,朱温兵至定州城下。
定州的城门打开了。被王皓留下来擦屁股的叔叔王处直选择了投降。
在这一天,河朔终于清理完毕。
从八九八年的四月,朱三渡过黄河,进军河朔,到今天是九零零年的十一月,一年半的时间,朱三先占邢州,再救魏州,攻沧州,废幽州,围太原,打镇州,降定州。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打完收工。
想想李克用同学为了同样一块地皮,几乎用尽了其半生的精力。不得不说,他完败给了朱三。
据说,朱三就住进了定州,准备在这里过一个年,然后等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数路齐攻太原。
可在这一年年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朱三不得不匆匆忙忙赶回汴州。
回家后,就看到了一个客人,一个干干净净的男人。当然,那年头,干干净净的男人不是太监就是伪娘。
这个人是太监,此人神神秘秘的拿出一个包裹,打开来,里面是黄黄的一帛书。
那人温柔一笑,朱三头皮发麻,
可那人接着说的话让朱三一惊。此人展开帛书,说道:朱将军,太上皇要把皇位让给你来坐。
唐朝盛产太上皇这种玩意,当年唐朝第一界皇帝李渊就被强势的儿子李世民请去当过。英明神武与色令智昏并存,爱江山也爱美人的唐玄宗也在这个岗位上消磨过时光,就连我们认识的李俨也被逼当过两天太上皇。
这位太监口中的太上皇是李晔。
李晔什么时候太上了?
这个悲剧得从头说起。
[ 本帖最后由 yinnan1103 于 2011-4-27 13:4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