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分享] 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万国咸宁天下平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3: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97
  
  
  
  
  
  
  
   “赌注”
  
  
   这并不是开玩笑,坎宁安上将确实高呼受不鸟啦。对他而言,这样的损失实在太惊人了。一天报销8艘!再这样耗下去,整个东地中海舰队都有覆灭的可能。
  
   第二天,他在写给伦敦海军部的电报中这样写道:
   “……恐怕,我们必须承认在克里特岛海域作战的失败,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损失太大。因此阻止敌人海运登陆是得不偿失的……正如我一向担心的那样,敌人享有非我空军所能抗衡的制空权!”
  
   坎宁安提醒伦敦海军部,再这样耗下去,他有丧失整个东地中海制海权的可能。这意味着封锁隆美尔非洲军团的失败,也意味着整个中东战略的失败。最后,他在写给伦敦的电报中心灰意冷地写道:“现在,我们这支轻型舰队正在走向毁灭……”
  
  
   话虽如此,伦敦海军部却不为所动,仍然要求地中海舰队“不惜一切代价,不分昼夜,彻底切断通往克里特岛的海上通道。”
  
   尽管伦敦当局发布了这些“豪言壮语”,但却不可能把更多的战舰调往克里特岛实施增援。就拿驻守在直布罗陀的西地中海舰队来说,该舰队已经驶往大西洋,围捕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去了。
  
   无奈之下,伦敦海军部只得临时拼凑出一支由5艘驱逐舰组成的“袖珍舰队”,从马耳他岛出发,前往克里特进行增援。可是,这支小舰队刚刚摸到克里特北部海域,便被德国空军炸沉了其中两艘,210人战死。指挥官路易斯·蒙巴顿勋爵在海中浸泡了一天,才被其他军舰救起,送到了地中海舰队司令部。
  
   至此,连丘吉尔也死心了。虽然伦敦当局依旧固执地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守住克里特岛,甚至要求坎宁安上将使用军舰往那里运送士兵和补给品。但这完全是一句空话,坎宁安上将并没有执行这个命令。
  
   值得一提的是,5月26日,坎宁安上将不知出于什么动机,突然灵光一闪,想出了一个大胆的行动——派出“可畏号”航空母舰,袭击德国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空军基地。
  
  
   但诡异的是,“可畏号”出航前几乎没带什么护航舰。它在行驶途中“很不幸”地被一支俯冲轰炸机编队发现。该俯冲机编队指挥官恩克尔斯少校实在走了狗运,因为他所接到的任务是“前往北非支援隆美尔”。他在途中偶然发现了这支英国船队中有一艘军舰的甲板“异常宽阔”,恩克尔斯少校做出了判断——这是一艘航空母舰。
  
   此时,“可畏号”已调转舰首,逆风而行,眼看舰载机就要起飞了。虽然恩克尔斯少校不知道英国人要干什么,但他当机立断,抢先发起了进攻。
  
   这实在是件很尴尬的事情,就如同一个比武之人憋了半天,好不容易使出毕身所学,却被人一不小心给浇灭了。
  
   最后,飞行甲板被炸得稀巴烂的 “可畏号”和被炸断了整个船尾的驱逐舰“努比亚人”号狈地逃回了亚历山大港。“可畏号”更是蹲在港里维修了好几个月。
  
   坎宁安上将又泪流满面了。
  
   自此,坎宁安上将才算真正打消了夺回克里特岛北部制海权的念头。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德国人虽夺回了制海权,却不知道利用。由于“蚊子船队”彻底被英国人打怕了,说什么也不敢再次出航——以至于连尝试一下的胆量都没有。
  
   反正不管怎么说,在5月26日大幕落下之前,海运部队是没有任何行动的。绕来绕去,所有人都不靠谱,伞兵部队还是得靠自己来夺回克里特岛上的主动权。
  
   那么,伞兵到底是靠什么夺回主动权,并最终打赢了这场看似输定了的战役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3: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98
  
  
  
  
  
  
   转折
  
   在危机关头,德国指挥高层是没有任何作为的。5月21日上午,戈林向希特勒做了一份简短的军事汇报。会议上,元首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会议结束后,元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墨索里尼打电话,请求他发兵相助——这当然是天方夜谭,墨索里尼会救人于水火?做梦吧。
  
   总而言之,关于下一步的作战部署,无论OKW还是OKH都是无解的,多么可悲的事情,对于德国这帮旱鸭子而言,远征克里特岛本就是一场豪赌。现在,他们赌输了,因此只能听天由命。
  
   在同一天,德国驻巴尔干半岛总司令李斯特元帅更是发来了一封危言耸听的报告。李斯特声称,“克里特岛战役可能会拖上一段时日,这将严重影响到对苏作战!”德国第4航空大队甚至不惜坦诚相告,承认该战役“是一次失败”,并要求柏林方面同意放弃水星行动。然而,希特勒的答复是,“不惜一切代价作战到底”。话虽如此,可元首自己也拿不出什么方案来——还是听天由命。
  
   战场如官场,于是乎,所以人都开始推卸责任,希特勒埋怨空军;空军埋怨空降军。责任就这样一级级地推了下去。最后,“千古罪人”总算被戈林给拎着了——空降兵总司令斯图登特。
  
   5月21日,斯图登特被戈林剥夺了指挥权,奉命留守雅典。岛上总指挥改由第五山地师师长林格尔中将担任。
  
   斯图登特将军不淡定了,他已经想到了自杀。斯图登特后来承认,“那段日子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漫长的几个小时。”他说,“当时我准备好了手枪,准备在听到最坏的消息时举枪自尽。”
  
   他并不知道,就在此时此刻,岛上的局势实际上已经变得有利于德军了。英国历史学者后来曾这样写道:“简而言之,克里特岛之战的胜负取决于马利姆机场。”而马利姆机场的得失又取决于一个叫做的107的高地。
   可是,这个至关重要的高地却“一不小心”被英国守军给弄丢了。
  
   是的,没写错,是“不小心”才丢掉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99
  
  
  
  
  
  
  
   一根电话线引发的血案
  
   毋庸置疑,马利姆机场南面的107高地是整个英军防御体系的核心。可以想象,在一个平坦机场的边缘,占据着一座107米高的小山峰,将是多么有利的局面呀。
  
   起初,德军并未从空中照片中看出这座小土丘的重要性。因此只派了一个由科赫少校率领的加强连,搭乘滑翔机向高地发起进攻。结果伤亡惨重,突击队被击溃,科赫少校颈部受伤。
  
   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兵,当西部集群总指挥曼德尔少将对周遭地形有所了解后,很快就意识到了107高地的重要性。他当即派遣了4个连队对该高地实施正面强攻。另外两个连则分别从西、南两个方向实施迂回。
  
   德军一步一步地向前挪,一米一米地向前冲。最后,当他们终于摸到马利姆南部边缘的时候,曼德尔少将清点人数,发现他的士兵只剩下不足600人,其他1500名伞兵不是阵亡,便是失踪,损失竟高达70%以上。
  
   不得不承认,英军火力实在太强了——还有2辆坦克。前文也曾说过,新西兰守军在马利姆构筑的是“梯田式”防御工事,德军怎么也攻不上去。在进攻中,曼德尔少将自己也身负重伤,于21日不治身亡。
  
   然而,驻守在107高地上的英军守将安德鲁是一个谨小慎微的指挥官。他所辖的军队为1个营(新西兰第22营,拥有4个步兵连)。他把兵力平均分配在机场和107高地四周。而他的营部,就直接设在了107高地的顶部。
  
   在激战中,安德鲁中校突然发现——他的电话线不知被哪个挨千刀的德国兵剪断了!机场守军与高地营部失去了联系。
   起初,安德鲁中校曾试图派2名传令兵向下级传达消息。结果,传令兵一去就没有再回来。安德鲁马上又派人向附近的新西兰友军第23营求救,但23营正与德军酣战,无力抽调兵力。最后,马利姆机场总指挥普蒂克准将告诉安德鲁,他没有多余的援军,希望安德鲁“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就是听天由命。在这种情况下,安德鲁中校的信心发生了动摇。他并不知道,部署在山下的两个连,不仅顶住了德军的进攻,而且还把敌军最高指挥官打成了重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3:2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299
  
  
  
  
  
  
  命运攸关的决定
  
   就这样,安德鲁中校根据自己草率的分析,作出了无法坚守高地的判断。5月20日深夜,在撤退请求获批准后,安德鲁便在夜色掩护下,悄悄地撤离了107高地。虽然守卫机场的两个连一直没有恢复联系,无法传达撤退命令。但安德鲁中校顾不上这些了——还是自个儿保命要紧。
  
   于是乎,正如大家所见。啃了一天都没啃动的硬骨头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被英国人主动放弃了。5月21日凌晨,不甘心失败的德军竭尽全力拼凑起一支力量——两个突击班。向高地发起了进攻。当时,就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这是一次“自杀性进攻”。因为他们明白,不进攻是死,进攻也是死。为了荣誉起见,他们决定死拼到底。”
  
   因此,在一名叫做海因里希·诺依曼军医的带领下,两个班的德军,猫着腰,小心翼翼地接近了107高地。但是,英军阵地一片死寂,以至于让伞兵们怀疑这是不是敌人的埋伏圈。
   最后,当伞兵们爬到峰顶,他们才发现摆在面前的竟是空空如也的战壕。简直不敢相信——高地上竟空无一人!就这样,德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至关重要的107高地。天亮后,德军居高临下,一举歼灭了机场上的两个新西兰连。
  
   如果说在之前,德军是为生存而战。而现在,他们就是为胜利而战了。5月21日清晨,西部集群利用一台信号微弱的发报机向雅典发报:
   “西部集群,占领马利姆机场,速派援军。”
  
  
  
   起初,斯图登特将军还不相信。由于有前车之鉴,他把一名参谋,名叫克莱伊的上尉,召唤到跟前告诉他:“迅速驾驶一架JU52(容克大妈)到马利姆,与当地指挥官取得联系,询问具体情况。起飞离地后立即向我报告!”
  
   21日清晨8时,克莱伊上尉亲自驾驶一架JU52,从海上低空降入马利姆机场,随即斜飞下降,以大角度方式迫降在跑道上。由于机场四周仍在英军射程之内,地面上轻型武器的射击声顿时四起,该机频频中弹,但克莱伊上尉仍然平安地完成了迫降,在伞兵们惊讶的目光中,只见克莱伊上尉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奔过跑道,不顾一切地跃进了一个散兵坑,在与一位满身污垢的伞兵军官简短交谈后,克莱伊上尉随即又奔回那架尚未停稳的运输机,起飞升空,在枪林弹雨中扬长而去。
  
   克莱伊上尉回去后报告说,“马利姆机场设备简陋,尚未竣工”。但他同时认为,“尽管机场条件恶劣,但至少可以试上一试。”更何况,这也是德军取胜的唯一希望了。
  
   斯图登特将军认同他的看法。他的幕僚人员立即跑到电话机旁,对伯罗奔尼撒半岛上6个野战机场发出了通知,令所有的运输机起飞,赶往马利姆机场。
  
  
  
   从这一刻起,德机又是伞降,又是空降。川流不息地自北方飞来。下午4时,第5山地师下辖一个团的部队乘飞机抵达,旋即投入了战斗。尽管英军对机场进行了不间断的火力压制,但德国人全然不顾,执着的将飞机在如同月球表面的跑道上强行着陆。每一架飞机都经历了炮火的洗礼。后来,林格尔中将回忆起到达马利姆机场第一眼的印象是“简直就是飞机的坟场,“容克JU52的残骸在跑道两边堆积如山,光在马利姆机场坠毁的JU52就超过了80架。也就是平均3架落地的运输机就有1架被击毁。多亏了一辆缴获来的英军卡车,不停地将运输机残骸推到机场两边才有办法维持机场的开放。
  
   德国人的小宇宙爆发了!后来,丘吉尔曾满怀敬佩地写道:“这是一场前所未见的战斗。德国空军团表现了希特勒青年运动的热情,并强烈地体现了他们要为1918年战败而复仇的条顿精神。德国男儿的精华就表现在这些勇敢的、受过高度训练而忠诚不二的纳粹伞兵部队身上……”
   输给这样的敌人,丘吉尔服气了。
  
   随着时间推移,德军不久就能以每小时起降20架次的速度运送兵力和物资了。他们几乎将整个第5山地师都搬了过来、反坦克炮、高射炮,弹药以及其他的补给品源源不断地运来。当然,还有那些身负重伤必须送回后方医治的伞兵。
  
   就这样,克里特岛战役走向了转折点。直到这个时候,英军总司令弗赖伯格将军方才明白了马利姆机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3: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01
  
  
  
  
  
  
  
   溃败
  
   5月22日凌晨1时,弗赖伯格将军严命新西兰第5旅以两个营的兵力,连夜实施反击。
  
   守都守不住,还反击呢?结果,当一场拖泥带水的反击最终发起时,已经是22日天亮以后的事了,反击部队在机场附近的公路上遭到了德军航空兵的猛烈空袭,伤亡惨重,很快败下阵来。
  
   当天下午,气急败坏的弗赖伯格将军又来了命令。要求第5旅“必须集中全部力量,务必夺回机场!”然而,还未等英军发起反击,德军却抢先动手。在野战炮的掩护下,德军新锐部队一下把英军逐退了3.5公里远,英军反击计划胎死腹中。
  
    至5月24日,德军已完全肃清了马利姆地区,并开始向干尼亚发起进攻。当天晚些时候,西部战斗群与中部战斗群在干尼亚会师。岛上守军的情况迅速恶化。很明显了,鉴于坎宁安上将不肯往岛上运送物质,再打下去也是徒劳。这等于说,弗赖伯格将军要与一个拥有无限资源的敌人对垒。
  
   5月26日,中东总司令韦维尔收到了弗赖伯格将军发来的严重报告。弗赖伯格将军在电报中写道(原文):
  
    “我很痛心,不得不向你报告,我认为在我指挥下防守干尼亚的部队已经到了人力所能忍受的极限。无论各位总司令根据军事观点作出什么样决定,我们在这里是守不下去的。像我们这样一支装备不良又缺乏机动性的部队,是抵挡不了我们在过去7日中所遇到的集中轰炸。”
   “我觉得应该告诉你,从后勤观点来看,要全部撤出这支部队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如果立刻作出决定,其中一部分还可以登船的。这一战区一旦被攻陷,敌人用同样的方法拿下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将不过是时间问题……如果你从整个中东局势考虑,认为争取时间是有用的,那么,我们当继续坚持。我却不得不考虑怎样才能最有效地达到争取时间的目地。”
  
  
    韦维尔回答说,“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撤退的问题必须得请示丘吉尔首相。
  
   这个时候,丘吉尔仍然在做着他的胜利美梦。他坚持认为,“克里特岛之战的胜利是绝对必要的”。5月27日,丘吉尔致电给弗赖伯格将军:
    “你所进行的光荣保卫战受到各地人们的敬佩。我们知道敌人已处于困境。我们正力所能及地给予你以各种援助。”
  
   这当然是句空话,地中海舰队全在亚历山大港歇着呢,哪有功夫运送物质?
   同一天,一位英国外务次长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来自克里特岛的消息糟糕透了……我们必须承认,一定程度上德国人是战争艺术的主人和最伟大的战士,如果我们打败他们,这将是一个奇迹……”  
  
   我觉得,这句话是对克里特岛战役最好的诠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19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02
  
  
  
  
  
  
   结束
  
   5月27日下午3时,英军中东总司令韦维尔做出了撤离克里特岛的决定。直到最后一刻,丘吉尔仍然试图要求弗赖伯格将军坚守待援。同一天,英国人还像模像样地利用小船,向克里特岛送去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
  
   但严酷的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的。这支几百人的队伍很快就淹没在了溃军的人潮中。在事实面前,丘吉尔终于让步了。5月27日深夜,弗赖伯格将军获准撤离克里特岛并将所属兵团转移到埃及。
  
   鉴于英军每次撤退都会让殖民地后裔当挡箭牌,这激起了新西兰政府的不满。为了打消这种猜忌,现在,一支由纯英格兰人组成的步兵旅负责殿后,他们的任务很简单——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除此之外,岛上所有部队将撤往克里特岛最南侧的小渔村斯法基亚,然后再由地中海舰队担负撤退工作。在这个行动上,坎宁安上将是积极的。当时,有人曾建议坎宁安以损失过大为由,放弃撤退行动。但是,坎宁安以“海军不能抛下陆军不管”的理由一口拒绝。并说出了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建造一艘船只需要3年,培养一个光荣的传统却需要3个世纪。”
  
   由于英国撤退行动实在太多——简直多得快数不清啦。所以我也不磨叽了,只挑重点说。地中海舰队最后的结果是:以损失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15艘重型运输船的惨重代价撤出了岛上大部分守军。据资料统计,在克里特岛的滩头仍然有大约6000人未能登船。这其中有700人想尽一切办法搭船抵达了北非,而另外500人则躲藏在克里特的山里继续与德军打游击。
  
   在登船的那一刻,弗赖伯格将军简直气馁极了,感到自己辜负了丘吉尔。丘吉尔也真是,居然翻脸不认人,并放出话来要“严厉”审问弗赖伯格。多亏弗赖伯格在伦敦军界的好友挺身为他辩护,才最终免于被审判的命运。
  
   然而,弗赖伯格将军运气总是很差。两年后,他将在意大利一座修道院的争夺战中,继续和他的老对手——德国伞兵死磕。不幸的很,那一次,他还是输了。这个人一辈子就栽在德国伞兵手头,简直霉得没话说了。
  
  
   反观德国高层,尽管希特勒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克里特岛战役竟牺牲了一个最精良的空降师,对希特勒而言,代价实在太高。这种“皮洛士的胜利”让他郁闷了好长一段时间,因为他过去一切胜利都是成本低廉而收获丰硕,相比之下,克里特岛的胜利就显得有些暗淡失色了。
  
   看看数据吧,整个巴尔干战役,德军伤亡不到5000人。而一个克里特,德军却死了2071人,受伤2594人,失踪1888人。这样的损失令希特勒十分懊恼,因此他禁止空降兵再实施这种作战。马耳他岛之所以没有被攻克,其原因就在于他做出了这一决定。
  
   令希特勒更为懊恼的是,5月20日投入作战的493架容克,在短短十天中,竟损失了271架。这种55%的超高损失率对于德国空军是个不小的打击,元首简直心痛坏了。起初,斯图登特将军还并未察觉到这一点,他正在为来之不易的胜利沾沾自喜。
   然而,在克里特岛之役的授勋仪式上,希特勒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克里特岛之战,证明了伞兵的全盛时代已经过去了,伞兵已无奇袭的价值。”
  
   这等于是给德国伞兵下了一到死亡判决书。后来,斯图登特将军一语“克里特岛是德国伞兵的坟场”成为了流传甚广的名言。其实,此话含有双重含义,其一当然是指德军在克里特岛伤亡过大,其二意为德国伞兵从此之后再无作为,成为了历史。
  
   然而,正如李德·哈特说的那样,“德国人纯粹从空中侵占克里特岛,是大战中最惊人、最大胆的一招。这也是大战中最引人注目的空降作战。英国人在这件事上同样付出了惨痛代价。”
  
   在大洋彼岸,克里特岛战役激发了美国人建立自己的空降部队的决心,一个还是营级规模的美国伞兵部队,在其后短短的18个月内,已经扩充为师级编制。大名鼎鼎的101、82空降师诞生了,在1944年D-DAY日,他们将会让那个声称“伞兵过时”论的纳粹统帅大吃一惊的。
  
   根据斯图登特将军事后追述,当克里特岛战役结束后,他还建议德国伞兵应继续从空中去占领塞浦路斯(今为塞浦路斯共和国),进而控制整个苏伊士运河。但希特勒根本听不进去,他的心思完全倾注在“巴巴罗萨”上面。斯图登特屡次逼他同意这一主张,结果是徒劳无益。
  
   现在,元首的眼睛正紧紧地盯着东方。一场影响今后世界半个世纪格局的战争正悄悄临近。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13: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03
  
  
  
  
  
  
  第三部
  十字军东征
  (一知半解)苏联真是“泥足巨人”吗?
  
  
   希特勒简直被“巴巴罗萨”计划给迷住了,整天埋头在地图作战室里,一有空就与他的军事专家研究进攻方案的细节。据冯·贝洛追述,“当巴尔干战役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希特勒仍在一个劲地询问东线部队的装备和武器情况。”
   士兵情绪如何?士气高不高?防空部队的弹药是否充足?关于这些问题——甚至完全用不着他操心的问题,希特勒总要反复问上好几遍。他的心情,一半是兴奋,一半是惴惴不安。随着进攻时间的日益临近,他的脾气也越来越急躁,滔滔不绝地说话,要么就是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有一次,戈林向一群将军大声宣称,“巴巴罗萨”的胜利将与元首以往的胜利相媲美的时候,希特勒抓住了他的胳膊,严肃地更正说,“戈林,这将是我们最艰巨的斗争——艰巨得很呐!”当有人问为什么元首再三强调“巴巴罗萨”是他最重要的一个决定时,希特勒坦率地回答:“因为我们对俄国一无所知。它可能真是个‘泥足巨人’,但也可能截然相反。”
  
   这话说得不错,希特勒确实不了解他的敌人。就拿我一个退役的朋友来说,他在一次喝酒时向我吹嘘,你信不信,我可以把印度每一个师番号都背出来?我当时非常吃惊,因为我朋友不过是边境上一小兵。
  
   然而,让我们再回到71年前,去问问那位德国元首,你知道苏联有多少个师,他们的工业和经济力量如何吗?我敢肯定,元首先生是答不上来的。他就像寓言故事里的盲人,不停地摸索着身旁的大象,可终究…他是盲人……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原因很简单——德国情报部门实在太不给力了。负责搜集苏联情报的军官,是一名叫做金策尔的陆军中校,他不过是一位步兵出身的门外汉,从没去过俄国,也不会讲俄语。并且,他的工作不仅如此——北欧诸国、巴尔干国家、中国和日本等军队的情报都由他一手包办(后来又增添了美国)。
   换言之,搜集苏联情报只不过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一开始,金策尔先生估计,苏联只有50—75个师。到了1941年初,这个数字变成了120个,1941年5月,在翻阅了巴黎和华沙等战败国的档案后,苏联师的番号骤然又变成了180个。为了掩盖情报部门的失责,哈尔德连忙安慰元首,“俄国军队虽在数量上超过了我们,但大可放心,德国的指挥、装备和经验是优越的……他们只比我们多一丁点而已。”
  
   希特勒肯定不放心咯。当1941年夏,近400个苏军师的番号和900万红军将士出现在德国人跟前的时候,他们方才发现,这个“泥足巨人”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当6月27日,也就是“巴巴罗萨”开始后的第五天,里宾特洛甫去“狼穴”去拜觐元首时,希特勒做了一个妙喻。他说,“我觉得自己就象传说中的一个骑手。那个骑手不知不觉地骑过了结着冰的康士坦丁湖,可最终当他得知自己竟干了这事之后,却被吓死了。”希特勒笑着大声说,“假如我稍微知道一点儿红军的实力,我是决不可能作出进攻决定的。”
  
   那么,红军与德军的实力对比究竟是多少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13: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04
  
  
  
  
  
  
   武器与后勤
  
   “如果我们要通过战胜其中之一而战胜所以敌人,那我们就必需以打败这个敌人作为战争的目标。因为在这个敌人身上,我们打击的是整个战争的核心。”
   ——克劳塞维兹
  
  
   毫无疑问,希特勒谨记了克劳塞维兹的名言。他也看穿了这场战争的本质——资源战争。
   试问,战争拼得是什么,没错,是综合国力。打败了俄国,就等于打败全世界。这也是希特勒不厌其烦地向他的将军所灌输的一个观点。
  
   然而,我们换位去思考一下,一旦希特勒迈出了“巴巴罗萨”这一步,就没了回头路。在他的面前,将会出现3个异乎寻常的敌人:
  
   美国——号称“民主兵工厂”,它所蕴含的后勤实力,不消说…你懂得……”。
   英国——老牌世界帝国,占有世界上1/4的人口和33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
   俄国——人口仅次于中国,国土面积接近2500万平方公里。
  
   嗯,很蛋疼,在仅仅二十年后,德国又不得不再一次与全世界为敌。
  
    眼下,希特勒所要做的,就是狠狠地打击其中一个,并期望将它一掌击毙于掌下,然后再掠夺其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地。毫无疑问,俄国巨人一旦轰然倒塌,美国和英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后一个能对德国构成威胁的“潜在盟友”,将不复存在。届时,美国将放弃卷入大战的想法,而英国也将因绝望而同意与德国和谈。
  
   这个蓝图固然十分美好。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一旦对苏战争无法按期结束、德国无法通过一个“短促的远征”击毙对手,怎么办?
  
   这个问题,无人谈论。在这一点上,德国总参谋部似乎失去了理智。譬如,部队的冬装无人筹集;燃油只准备了45天所需(其实7月份就出现了油料短缺)。战争爆发前,OKH命令部队建立起可供“12个月作战所需的弹药储备”,但由于物资短缺,最后部队仅携带了不足3个月的弹药当量。这些问题,明摆在德国人跟前,但他们全都视而不见,把头埋进沙子里。
  
   更令人惊异的是,即便是那些对“巴巴罗萨”持怀疑态度的将领也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应该承认,德国侵苏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无与伦比的行动。而德国高层却试图以最简陋的方式来对待它。在他们眼里,这是一场3个月就必须结束的远征,但3个月之后呢?没人知道。
  
   所以,当这些数据摆在我们跟前的时候,方才明白,“巴巴罗萨”不愧为近代史上最大的一场豪赌。而他们的赌注,用一句话说,就是第三帝国本身。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0 13: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05
  
  
  
  
  
  
  
   实力
  
   很明显,德国军工生产无法满足军队的需求。没错,德国军队是世界一流的,但他们的后勤……直说吧,二流都算不上。
  
   从后勤学的角度来看,德国整个军工体系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为了不歪楼,这一点,我会在德国总体战时详细谈到。反正到了1941年,德国兵工厂仍然是每天一班制,他们的军工业面铺得很广,看起来十分拉风,设备也很先进。但德国的底子薄。因此无论怎么说,最后的结论是:
   德国根本无法适应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所以,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的实力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庞大——譬如德国空军。
  
   我并不知道,在百度、维基百科上德国拥有5100架飞机的数据从何而来——莫非他们读的全是苏联人写的二战史?
  
   可笑的是,直到1965年,朱可夫仍然固执地认为“德国仅在1941年就生产了11000架战斗机。”(如果真是这样,我并不相信朱可夫先生能安安稳稳地坐在家中写回忆录)。
  
   实际上,德国最终参与“巴巴罗萨”的空军数量为2000架(轰炸1160架,战斗机720架,侦察机120架)占整个帝国空军的60%。另外40%配置在西线或者保卫本土。
  
   譬如:第3航空大队在法国;第5航空大队在挪威;第8、10航空分队在巴尔干及北非。那些说德国人把整个空军都搬到东线的说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莫非德国人不管自己后院了?
  
   当然,空军虽没全来,但装甲师基本上是到齐了。至1941年6月,德国一共拥有20个装甲师。大家应该记得,这是希特勒本人的命令——将入侵法国时的10个装甲师扩充到20个。
  
   但此时的装甲师是不能与1940年相比较的。那时,德国每个装甲师下辖有两个坦克团,而现在只有一个。(详见20页连载137)
  
   换言之,这些部队名为装甲师,但实为装甲团,每个装甲团有大约150—160辆坦克。除第15装甲师在北非作战之外,最终参与“巴巴罗萨”的装甲师数量为19个,坦克3000辆。占德军总数的90%(仅在西线保留了一个装甲旅,目地是预防英国有可能的登陆)。
  
   看得出,德国装甲师虽比一年前多出了一倍,但实际数量,仅比“镰刀闪击”时期多出了800辆。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德军已将5吨重的Ⅰ号坦克全部淘汰,装甲力量的核心改由22吨的III号和23吨的IV号坦克充当。法国战役已经证明,IV号战车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古德里安后来承认,“在战争刚开始时,我们都一致认为德国坦克比苏联坦克先进的多……”
  
   耐人寻味的是,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还谈到了一件颇有意思的小插曲,他说,在1941年春天,一个苏联代表团来德国参观考察,德国人并不隐瞒什么,直接把IV号坦克开到苏联人跟前炫耀。然而苏联人脸上却露出了不屑一顾的神情,指责德国人“故意把最先进的战车隐藏起来。”并扬言要到德国元首那去“告御状”。
  
   德国人很委屈,我们并没隐瞒什么呀!最后,经过古德里安和一些在场人士的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似乎苏联人拥有一种更新更重的坦克。”不然他们就不会说出这种话来——当1941年7月,T-34坦克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把IV号坦克打得满地打滚的时候,古德里安才明白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
  
   可是有什么用呢?有用吗?说出来希特勒也不信。斯拉夫人怎能制造出比日耳曼人更优秀的武器?
   古德里安在1937年撰写的《注意,坦克》一书中保守地估计苏联有10000万辆坦克(实际当时是1.7万辆,1941年为2.4万辆)但这本书却被视为妖言惑众,差点下不了印刷厂。
  
   古德里安后来总结道:“在政治方面,学鸵鸟的办法是根本无法避免危险的。然而希特勒和那些高级幕僚却喜欢采取这种方式,他们对显而易见的危险都有意装瞎子,而最后倒霉的却是那些在前线作战的士兵。”
  
   尽管古德里安等将领对未来不免有一丝忧虑,但OKH却乐观依旧——哈尔德不止一次地弹起了“3个星期便能打垮苏联”的旧调。
  
   天涯有云:精神病人思维广,智障儿童欢乐多。把这话放在以哈尔德为首的OKH身上是很恰当的。4月上旬,随着OKH的一声令下,二战史上最庞大的军事集结行动开始了。在我眼中,这是一支毫无畏惧,但同时又毫无希望的军队。在短短的4年中,正是这支毫无希望的军队,将把整个苏联,乃至整个世界打得筋疲力尽。也正是这支军队,几乎要将整个战略上的先天不足,用纯战术的手段给扭转过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0-9-22 13: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连载306
  
  
  
  
  
  
  
   东方的集结
  
   德国人的坦克和飞机数量虽然有限,但他们步兵师的数量倒也十分惊人。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国人一共动员了126个步兵师。其中,有14个摩托化步兵师,交通工具多为“BMW”牌摩托车以及“大众牌”卡车,乃名副其实的纯机械化部队。
  
   然而,并不是每个师都有如此好的待遇。德国国防军毕竟是一支资源极为匮乏的穷军队。因此,剩下的112个步兵师就相当纯洁了——编制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甚至普法战争时期没太大变化。交通工具全靠两条腿,几乎没有卡车①。所以,他们的后勤供应全靠马匹和马车来拉动。
  
   譬如,1941年德国步兵师的标准编制为3个团,13000名士兵。但他们马车和马匹数量就超过了7000匹,占了士兵数量的一半——以至于每个向东方开拔的步兵师都带上了一个连的兽医和一个营的马车车夫。
  
   这样,希特勒东征大军中的马匹数量为60万匹——与129年前拿破仑攻俄时的数量一样多。光从这点看,苏德战争似乎找不到一点儿现代化战争的影子,几乎还是野蛮的,中世纪战争。在随后的军事行动中,我们马上就会看到,这种与现代化战争完全断层的“中世纪军队”是跟不上进攻步伐的。决定性的战役还是得靠19个装甲师和14个摩托化步兵师来完成。
  
   打仗靠两只腿,行军同样如此。接到OKH的集结命令后,从5月上旬开始,100多个步兵师便从德国出发,徒步走向东方。他们昼伏夜出,连续地进行夜行军,悄无声息地踏过了一个又一个波兰村落,到达了东线集结地。
  
  
   就这样,在短短2个月里,德国人几乎把250万人的日常所需和人员调到了东方。虽然做得十分隐秘,但如此庞大的军事集结还是为华盛顿、伦敦以及莫斯科所获悉。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斯大林完全了解这些情况。当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向他汇报,“德军加强了在边境地区的侦察力量”时,斯大林满不在乎,他对此做出了回答:“那是因为他们害怕我们!”
  
   总而言之,对于德军在东方的集结,斯大林似乎并不担心。他总认为,在没有解决掉英国之前,德国不敢向苏联下手。话说话来,要说陈兵边境,苏联实际上比德国集结得还要早,还要多。当希特勒还在痛殴法国时,德国在东方仅留有20余万人的弱旅,而苏联早就陈兵百万。至1941年6月22日前夕,苏联部署在边境上的陆军和空军部队就超过了400万,人数是所有德军数量的1.5倍。另外,苏军部署在边境上的坦克和飞机也是德国人所不可比拟的—— 1.4万辆坦克;1.1万架飞机。比德国人多出了足足5倍。这就好比打架,先动手的那个怎么能去指责被迫还手的那个呢?
  
   并且,这个数据大家不用怀疑,因为这是斯大林亲口告诉丘吉尔的。虽然丘吉尔喜欢在西线战场上信口开河,但这个问题,丘吉尔没必要欺骗读者。他在回忆录中明明白白地写道,“斯大林亲口告诉我,开战前,苏联有2.4万辆坦克。”
  
   辣块妈妈,这个数字实在有些吓人。敢情苏联人是拿生产汽车的指标来产坦克了。那么,这里就有疑问了,苏联哪来这么多坦克?另外,既然斯大林不担心希特勒攻俄,那他为何还在边境上陈兵百万。传说中的“大雷雨计划”到底存不存在呢?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9-28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