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6 12: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支“玩命”探险队从1761年到1764年,短短四年时间以每年挂一人的速度减员八成,最后就剩了一根“独苗”。
这跟出生于德国汉诺威的“独苗”名叫卡斯腾•尼布尔(Karsten Niebuhr,1733~1815年),尼布尔老兄之所以没像他的四位同伴那样出师未捷身先死,主要得益于他精通阿拉伯语,而且每到一处便和当地群众同吃同穿。
1765年,在没有任何同伴的情况下,尼布尔依然继续着考察之旅,独自来到了波斯波利斯。
在波斯波利斯,尼布尔逗留了三周,发现了有2000年历史的波斯王宫遗址,并绘制了遗址图,标明各建筑的相对位置,不过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来描摹楔形铭文,这其中的11篇,被尼布尔发表在了自己写的《阿拉伯及临近国家游记》里。
尼布尔的《游记》于1772年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他描摹的铭文准确,完整,为后世破译楔形文字提供了宝贵资料。不但如此,尼布尔还亲自上阵,进行破译工作。
尼布尔发现,他描摹的波斯波利斯铭文并非只用一种语言写成,是用了三种,而且都用了同样的楔形文字,书写方式都是从左向右。可惜铭文实在太过简短,其中的两种语言无法破译,但尼布尔还是基本破译出了第三种语言——伊朗地区在公元前6~4世纪使用的古波斯语。
在破译古波斯文方面,引航者尼布尔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但做出最大贡献的则是一位年轻的中学教师。
1802年7月,27岁的德国哥廷根中学教师乔治•弗里德里希•格罗特芬德(Georg Fredrich Grotefend ,1775~1853年)因为一个赌约开始了他对古波斯文的破译之路。
在此之前,格罗特芬德是一个东方学的小白,不过他脑袋里始终有个破译楔形“天书”的念头,为此他还跟自己一个朋友打了赌,他的这位在哥廷根皇家图书馆工作的朋友先是很不厚道地嘲笑了这位小白同志,可能是为了让格罗特芬德能输得心服口服,接着又很厚道的为小白提供了他所需要的一切资料,这里面就包括尼布尔的《游记》,而《游记》中的铭文B和G正是“破译之匙”。
格罗特芬德虽然在东方学方面是小白,可对希腊历史文本很了解,因而格罗特芬德很熟悉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把手们在碑志中常用的套语——“X,伟大之王,万王之王,...之王,Y之子,伟大之王,万王之王...”。 格罗特芬德之所以会把铭文和阿契美尼德王朝联系起来是因为尼布尔发现铭文的地点波斯波利斯正是阿黑门尼德王朝的首都。
格罗特芬德仔细检查了波斯波利斯的铭文后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尼布尔描摹的铭文B上面。
他首先注意到了一组反复出现的符号,这组符号在短短的三行就出现了四次,按照套路,他把这组符号断定为“王”字,这样的话在第一个“王”字之前的那组符号就应该是某位波斯一把手的名字,第二个“王”和第三个“王”构成“万王之王”,而第四个“王”就应该是“万国”或“万民”之王了。
就这样,格罗特芬德在根本不知道任何字母如何发音的情况下正确猜出了铭文B的大意“X,伟大之王,万王之王,万国之王。Y之子,...”
虽然这时候楔形文字远没达到破解的程度,但格罗特芬德的破解之路无疑是正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