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虎论坛

 找回密码
 马上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宝宝寒

[转帖]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醉罢君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1: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29)
  
  
  鸡父之战结束后,突然有一位不速之客前来拜见吴王僚。这位不速之客,是楚国废太子熊建的母亲蔡夫人的心腹。
  自从熊建被费无极设计陷害后,被迫流亡他乡,最后在郑国被杀。熊建的儿子熊胜与伍子胥一同流亡到了吴国,熊建的母亲则回到自己的老家:蔡国的郹城。
  儿子之死,对她的打击很大,她思前想后,决心要远远离开楚平王,逃到吴国去。可是她只是一个弱女子,不可能象伍子胥那样长途跋涉到吴国,只能借助吴国政府的帮忙。
  吴王僚听完后,心里想着蔡夫人既是楚平王的王妃,又是前太子的生母,要是她能投降吴国,那岂不是对楚平王一次大打击么?可是要派人前去蔡国接应蔡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穿越楚国人的地盘。吴王僚沉思片刻,认为这个险值得一冒,他让吴国太子(史书记太子名为诸樊,与前任吴王同名)亲自负责这件事。
  吴国太子带着一帮人,乔装打扮后出发了,避开楚国军队,潜入蔡国。根据事先约定,吴太子在晚上时到了郹城外,蔡夫人则派人为他们打开城门,这支吴国特种部队便进了城,并将蔡夫人偷偷地送出城,在夜色的掩护下,向东而去。
  
  很快,郹城人发现蔡夫人失踪了。
  这还了得!蔡夫人可是王妃啊!
  这事报到了楚国司马薳越那里。薳越刚在鸡父吃了一场败仗,情绪本来就十分低落,觉得对不住楚王的重托,没想到现在一波未平,一波复起,楚王的王妃居然跟着吴国人跑了。他马上下令,全力拦截,务必要追回蔡夫人,不能让她跑到吴国去。
  可是楚国人的动作慢了。
  吴太子的这支秘密部队护送楚王妃,昼夜疾行,不走大道,以避开楚国兵马,终于成功地将蔡夫人带到吴国。
  楚国司马薳越面如土色,他踉踉跄跄,从墙上拔出宝剑,准备自裁谢罪。他的部下吓了一大跳,抢下他的剑,劝说道:“不如我们出兵攻打吴国,或许可以将王妃抢回来。”
  薳越已经沮丧到极点,他摇摇头说:“我们已经打了一次败仗,要是再败一次,就算到九泉之下,我也是个罪人。如今又丢失了王妃,我没脸活下去了。”
  他默默地走进房内,关上大门,一会儿从屋内传出一些声音。部下们踢开大门,看到薳越已经悬梁自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1: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0)
  
  
  楚平王也十分郁闷,鸡父大战失利,令尹阳匄病死,王妃逃到吴国,如今司马薳越也死了。曾经强大无比的楚国,现在怎么了?
  子常被任命为新的令尹,他是前令尹子囊的孙子。子囊在临终前,曾经留下遗言:“一定要在郢都筑城。”这是深刻地预感到吴国将成为楚国的心腹大患。子常上台后,遵先祖的遗嘱,大力修筑郢都的城防。
  很明显,在吴楚战争中,楚国已经开始被动地防御了。楚国土地十分辽阔,而且郢都距离吴国也相当远,但却将国防重点放在郢都的防御上。这不能不说,楚国人在心理上已经遭到重创,再也没有当年雄视天下的气魄,开始变得畏首畏尾,苟且偷安了。
  当年批评楚平王修筑州来城的沈尹戌再次对子常筑城郢都的策略提出强烈的批评,他认为:“如今因害怕吴国人,而在郢都加固城防,把防御线缩小到了国都,这样郢都能不丢失吗?我国自先王若敖、蚡冒到武王、文王,国土面积不过百里,当时都把防御线布置在边境线,从来没有考虑在国都设防。如今楚国国土有数千里,却大力在国都设防,想要用这种方法来苟且偷安,又有可能吗?”
  从沈尹戌的批评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实力,并不在于国土的大小,楚国扩张时期,土地面积并不大,但却有一流的雄心,而如今楚国有辽阔的土地,却失去了最重要的东西:雄心壮志。
  
  在之后的一年,两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事,但边界线上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话说在吴楚边境线,吴国的卑梁与楚国的钟离相邻,这两个地方桑蚕业发达,养蚕的人很多,桑树就成了重要的资源。为了争夺桑树,两座城邑就相互攻打,结果吴国一方打不赢,卑梁城被楚国人攻破。
  吴王僚听到边邑被破的消息后,大为恼火。刚想出兵攻打楚国的钟离城,此时却接到消息:楚国舟师已顺流而下,直抵吴国边境。
  楚国舰队来干什么呢?
  在楚平王统治时期,吴楚有两次大战。在长岸水战中,楚国人赢了,可是在鸡父之战中,楚国人输了。看来在陆战上,楚军的战力已经不敌吴军,不过楚平王还有一张王牌,就是楚国强大的水师。
  吴楚水路相通,楚国在上游河段,占有地利。楚平王大举出动舟师东下,意在对吴国进行战略威慑,同时炫耀武力。
  这支水师沿江而下,在吴国边境附近逗留,以窥吴疆。其实楚国人根本不敢贸然发动对吴国的战争,楚平王只是想证明一下,自己仍然是南方的霸主,我水师来了,你吴国人敢来迎战吗?不错,吴国人确实不敢迎战,因为在水面作战上,楚国还是略逊一筹。
  楚平王的舟师抵达圉阳(安徽巢县南)后,耀武扬威一番后,便启程西返了。
  对于楚平王这次无聊的举动,沈尹戌很不以为然,他分析说:“如今当务之急应该要安抚民众,可是楚王却劳师远征,招惹吴国人。一旦吴国人反击,楚国边境又没有防备,这能不丢失城池吗?”
  事实果然如沈尹戌所料。楚平王的舟师刚刚西返,吴国的反攻就开始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2: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1)
  
  吴王僚派公子光为统帅,挥师进攻楚国边邑钟离城。这次进攻,吴国人是蓄谋已久的,不仅是要报复钟离楚军攻破吴国边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里是重要的桑蚕养殖区,经济地位是很重要的。
  此前由于楚平王率舟师东进,吴国严加防备,因此钟离楚军将领判断,吴国根本不可能那么快就易守为攻。然而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一惯是公子光的作战手段,吴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跨过边境线,猛攻钟离城,钟离城很快便失守。公子光得寸进尺,挥师再战巢邑,又一次大获而归。
  
  楚平王本来想卖弄武力,不想却丢了两城,很没面子。
  喜欢点评时事的沈尹戌又评论说:“国君的一次轻举妄动,就导致两座城池被攻破,要是再来几次,我看连郢都都要丢失了。”
  面对吴国人凶悍的攻势,楚平王手足无措,只好继续延用下策:筑城。楚国又在州屈、丘皇、巢、卷四地筑城,可怜楚国的百姓们,陷入无休止的筑城工程中。
  楚平王显然没有意识到,他正在把楚国拖入无底深渊,不过他也永远不会知道了。因为在大动民力筑四城后一年,他就死了。他的死,对自己并不是件坏事,毕竟不会亲眼看到吴国兵马杀进郢都。
  楚平王之死,让一个人痛哭了。
  这个人就是流亡到吴国的伍子胥。哭,不是悲伤,而是失落。楚平王死了,他再也没有机会手刃仇人,他发呆半晌后,对跟随流亡的熊胜说:“楚王死了,我们复仇的心愿不能完全实现了。”说完后,他走进房间,闭着门,熊胜听到几声低沉的哭声。
  
  楚平王死后,太子熊轸继位,史称楚昭王。
  吴王僚可不管什么“不伐有丧之国”的规矩,他见楚平王刚死,楚国政局不稳,便派掩馀、烛庸率领大军,进攻楚国的六邑(安徽六安东北)及潜邑(霍山县北)。
  自从向戌弭兵后,东南成为战争最频繁的地区,吴楚交战不断升级,中原诸国对此都采取观望的态度。为了争取中原诸侯的支持,吴王僚派自己的叔父、资深政治家季扎再度出使中原诸国。当年季扎为了让位,躲了起来,坚决不当吴王,直到吴王僚上台后,才又返回,他是吴国一位十分令人尊敬的重量级人物。
  新上台的楚昭王对吴军的入侵十分重视,派出多路兵马,驰援潜邑。一直被闲置的战略家沈尹戌终于有机会出场与吴军较量了,他被提拔为左司马,率精锐的王家骑兵队,马不停蹄,赶往穷地(安徽霍丘西南),布置防线,阻击吴军。同时,左尹郤宛、工尹寿也率一支军队,抄截吴军的后路。
  吴军处境大为不妙,遭到楚军的前后夹击,进退两难。
  正当掩馀、烛庸两人陷入困境时,此时却从后方传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吴王僚被刺身亡!
  吴国政局突变!
  这是怎么回事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2: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2)
  
  
  四、刺客列传:专诸刺王僚
  
  吴王僚被刺,乃是公子光精心策划的阴谋。
  自从吴王僚继位后,公子光一直耿耿于怀,他认为自己才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吴王僚却近水楼台先得月。十二年来,公子光一直处心积虑,培植自己的势力,他韬光隐晦,就是想有朝一日能取代吴王僚,抢回君主宝座。
  在公子光的政变密谋中,逃亡到吴国的伍子胥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伍子胥满脑袋都是复仇的念头,他对吴国政局冷眼旁观,在吴王僚与公子光两人之间做出选择。最终他选择了公子光,因为公子光有才干、有野心,有成为一代雄君的潜质,是一个可以帮助他完成复仇心愿的最佳人选。
  公子光对伍子胥推心置腹,伍子胥则对公子光效忠,为其策划发动政变,他设计了几个方案,最后敲定一个最佳方案:刺杀吴王僚。
  要刺杀吴王僚绝非易事。吴王僚对公子光是有戒心的,平素出行,都有大部人马护卫,根本难以下手,而且吴王僚也是个勇士,武功高强,对付平常的刺客,绰绰有余。那么,如何刺杀,又派谁去刺杀呢?
  伍子胥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名叫专诸。
  
  伍子胥怎么认识专诸呢?这话还得从他刚逃亡到吴国时说起。
  当年伍子胥落荒逃到吴国境内时,路上遇到有人要打架,他便凑在一旁观看。只见其中一名大汉,身材魁梧,肌肉发达,史书上写着“虎膺熊背”,看来是个练过健美的人,他的眉额突出,眼眶深陷,闪着一道凶猛的目光,令人不寒而栗。这位壮士也不是为何缘故,跟人结了梁子,准备以武解决,双方摆开架式。壮士大喝一声,冲上前去,气势有如排山倒海,拳头还没打到,已经把对方怔住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突然有个女人站出来喊道:“住手,不要打了,回来吧。”那壮士打到一半的拳又硬生生地收了回去,然后二话不说,转头就走。
  看到这种情况,伍子胥有些惊奇,便上前与他打招呼,请问壮士的高名。壮士拱手答道:“我叫专诸。”伍子胥不解地问道:“我看您刚才打架那气势如排山倒海,怎么听到一个女人叫话就中途退出呢?”
  专诸端详了伍子胥一下,回答说:“看您风尘仆仆,虽然有几分劳累,却是英雄好汉模样,怎么说话这样浅陋呢?刚才喊话的人是我的妻子,能屈于一人之下者,必能伸于万人之上。”
  伍子胥听后十分佩服,便与专诸交为朋友。
  如今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密谋除掉吴王僚,他便想到了专诸,专诸有万人不敌之勇,势必能助公子光一臂之力。于是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3: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3)
  
  公子光见到专诸后,以礼相待,推心置腹,认为专诸是个有义之人,可以信得过,便把刺杀吴王僚的计划和盘托出。他对专诸说:“看来老天爷特地让您来帮我完成继承王位的重任。”
  专诸听了后很不以为然,他反问道:“吴王余昧去世后,吴王僚是他的儿子,继承王位天经地义,公子为什么要杀他呢?”
  对于吴国政坛内幕,专诸显然并不很知情,公子光愤愤地说:“先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大儿子诸樊是我的父亲,二儿子余祭,三儿子余昧,小儿子季扎。因为先王认为小儿子季扎最有才能,想传位给他,但季扎不接受,便把王位传给我的父亲诸樊。父亲去世后,又把王位传给弟弟余祭,余祭又传位给余昧,余昧去世后,季扎仍然不愿意继承王位,这样一来,我作为嫡长子诸樊的儿子,自然是合法的继承人。僚凭什么抢去本应属于我的东西呢?如今朝中大臣,都是僚的父亲、吴王余昧的亲信,我势孤力单,不能指望朝中大臣的支持,只能私下求助于党羽,否则我不会甘心的。”
  专诸显然并不愿意卷入到政治斗争中,他又说道:“您为什么不派人委婉劝说吴王僚呢?让他知道国家应该是属于您的,何必要用刺杀这一极端手段呢?”
  与公子光相比,专诸在政治上还是幼稚的,他是权力外的人,当然不明白权力超越亲情。公子光故做可怜状说:“吴王僚贪婪恃勇,现在得到好处,当然不愿意拱手相让,所以我才要寻找可以患难与共的勇士,齐心协力除掉吴王僚,只有您能明白这个道理。”
  专诸又说道:“您说的话真是太露骨了。”
  公子光答道:“这件事关乎国家的命运,我不能不做,现在我是把性命交到你的手里。”
  
  专诸沉默了片刻。
  是的,他确实无意理会公子光与吴王僚的纷争,但是公子光视贤下士,推心置腹,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这是时代的观念,他只是乡村鄙夫,却能得到公子的器重,他不能不感到一种骄傲。他抬起头,以坚定的目光看着公子光说:“好,请您下命令吧。”
  公子光大喜,但他还没想出一个完善的计划,因而说道:“现在时机还未成熟。”
  专诸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公子光完成大业,他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刺杀君主,首先要能接近他,得寻找他所喜欢的东西。吴王僚喜欢什么呢?”
  公子光想了想,答道:“他喜欢吃各种美味佳肴。”
  专诸一听,心里有主意了,又问:“哪一种佳肴是他最喜欢的?”
  “烤鱼。”
  “那好,请让我先花点时间学习烤鱼。”
  专诸回家打点行李,到太湖去学习烤鱼技术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3: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4)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
  到了公元前515年,吴王僚派弟弟掩余、烛庸出兵攻打楚国,不想却遭到楚军的前后夹击,进退两难。而这个时候,吴国政坛重要级人物,吴王僚与公子光的叔父季扎正在中原诸国访问,伍子胥敏锐地发现,这是干掉吴王僚的最佳时机。
  伍子胥便跑去对公子光说:“吴王伐楚,他的两个弟弟现在都困在楚国,吉凶未知。现在可以动手,时不再来,机不可失。”
  公子光点点头,便召见专诸,对他说:“如今两位王弟被困在楚国,而季扎还未归国,这是我夺回王位的最好时机。这件事能否成功,关键在您身上。”
  专诸答道:“不错,现在吴王僚把两个弟弟与将军们都调到楚国战场,朝中力量薄弱。这时我们发难,他是没有能力阻止的。”
  如何刺杀吴王僚呢?公子光把整个计划跟专诸说一遍,专诸听后直点头。这个计划就是设下鸿门宴,邀请吴王僚出席,由专诸在酒宴上刺杀吴王。
  可是这个行动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吴王僚是个很谨慎小心的人,而且壮硕有力,武艺高强,如果不能一刀刺死,那就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公子光要孤注一掷。
  当吴王僚接到公子光的请柬时,他心有狐疑,对老母亲说:“公子光设了酒宴,请我去参加,会不会有什么变故呢?”
  母亲也觉得公子光在这个时候设宴,似乎别有用心,便提醒吴王僚说:“公子光最近心情好象不太好,常有怨气,你还是小心点的好。”
  吴王僚不想出席,可是又不好拒绝,为了谨慎起见,他特地带了精锐的卫队,卫兵们都手执武器,从王宫一路排到公子光家门口。不仅如此,吴王僚还穿上带有三层铁片的优质铠甲,以防万一。
  
  酒宴设在公子光家中,吴王僚与公子光坐在上座,阶下的座客多是吴王僚的亲信。由于不信任公子光,吴王僚的贴身卫士在宴会上手握长戟,站在他的两旁,看这个架式,想要在酒宴上刺杀吴王僚,确实并非易事。
  可是公子光已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
  在公子光家中的客厅下,有一个隐蔽的地下室,他把铠甲武士埋伏在此,只要等他一声令下,将从地下室冲出来,对吴王僚的人马,格杀勿论。事情成败与否,关键要看能否成功刺死吴王僚,刺杀的重任,落在专诸的身上。
  为了能一击致命,公子光物色了一把无坚不摧的宝剑:鱼肠剑。
  鱼肠剑相传为越国欧冶子所铸。欧冶子是春秋时代最伟大的铸剑师之一,吴越文明虽然落后于中原,但自春秋后期起,其制造工艺技术突飞猛进,此间最著名的宝剑,多出自吴越。欧冶子铸剑技术之高,冠绝天下,其所铸之剑有龙渊剑、泰阿剑、工布剑、湛卢剑、纯鉤剑、胜邪剑(亦称豪曹剑、磐郢剑)、鱼肠剑、钜阙剑,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宝剑。公子光从欧冶子手中弄到了鱼肠剑,这是一把短剑,剑身上有纹理。这把剑,也称为鱼藏剑,名字的来源,大约就是专诸将这把短剑藏在鱼身之中,故而得名。
  却说公子光宴请吴王僚,酒席上觥筹交错,但大家各怀鬼胎。酒过三巡后,公子光假装脚疾发作,起身离开座席,悄悄地绕到后厅,打开暗门,进了地下室。这时,专诸出场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5)
  
  只见专诸打扮成厨师模样,端着一盘烤鱼上厅堂。烤鱼的香味立刻弥漫整个宴席,吴王僚最喜欢吃烤鱼,闻着香味快流口水了。上厅堂前,卫兵们照例搜身,没有发现专诸身上有任何兵器,这才放他进去。
  其实专诸是有备而来的,他的武器就藏在鱼身之中,就是那把无坚不摧的鱼肠剑。专诸沉着冷静,没有丝毫的怯意,他大踏步走上台阶,站到吴王僚面前。鱼的香气更浓了,吴王僚根本没有在意这位厨师,只留意着盘中的鱼。
  这是一条大鱼,从鱼肚子处被切成两半。专诸将烤鱼置于案台,对吴王僚说:“请让我为你掰开鱼。”说完后,专诸用手将鱼的上半部掀开,吴王僚突然觉得眼前寒光一闪,在鱼肚内,分明是一把寒气逼人的短剑。
  吴王僚两侧的卫士十分尽责,当他们看到寒光一闪时,马上意识到不好了,立即挥动长戟,朝专诸胸前刺来。这时专诸已操起短剑,这个动作,他已经经过无数次的训练,从掰鱼到握剑,动作一气呵成,他眼睛的余光已经发现有两把长戟朝自己的胸膛刺来,可是他没有躲避,只要闪身一躲,吴王僚就有时间逃走了。
  专诸没有丝毫的迟疑,他抢一个时间差,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握剑直刺向吴王僚的前胸。只听“扑”的一声,吴王卫兵的长戟已刺进专诸的胸膛,坚接着“咔啦”一声,专诸的肋骨被刺断。几乎与此同时,专诸的鱼肠剑与吴王僚胸前的三层铁甲发生轻微的金属碰撞声,这把宝剑很轻松地刺穿三层铁甲,几乎准确无误地刺进其心脏,并毫不费劲地从后背穿出。
  两声惨叫。
  一声是专诸发出的,一声是吴王僚发出的。
  紧接着是一片哗然、嚣乱与惊呼。
  吴王僚的臣属、卫兵明白了,这是一次谋杀。可是吴王僚一死,大家都乱了套。
  这时公子光马上下令,躲在地下室的甲士全部出动,血洗宴会大厅。群龙无首的吴王卫队早就混乱不堪,要么被杀,要么束手被擒,而吴王的亲信们,则全部被乱兵杀死。
  
  公子光用专诸一条命,换了吴王僚一条命。
  专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刺客之一,但他的死,说白了,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只是我们从专诸身上,可以看到春秋时代勇士的风采,他的镇定与从容不迫,确实体现了一名顶级刺客的英雄本色。
  吴王僚死后,公子光自立为王,他就是春秋末期最杰出的吴王阖闾。
  为了报答专诸,吴王阖闾封给他儿子一块地,并且任为客卿。
  其实吴王阖闾还有一个担心,就是正在出访中原诸国的季扎。季扎并没有想到,当年自己拒绝担任国王,却引起吴王僚与公子光的兄弟相残。当他听到国内发生政变后,便匆匆返国。吴王阖闾还得作作秀,他拜见叔父季扎,解释刺杀吴王僚的原因,并表示愿意将王位拱手让给季扎。
  其实他心里很明白,季扎根本无意染指王位,否则他早就是国王了。
  季扎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能埋怨谁呢?只要你不废弃先王的祭祀,能一心事奉社稷,那你就是我的国君了。谁当国君,我就服从谁,这是做人的原则,我只能哀悼死者,而侍奉生者了。”他跑到了吴王僚的墓地前,以臣子的身份,向死去的吴王汇报出使的情况,然后痛哭了一场。
  吴王僚被刺后,正在楚国境内作战的掩馀、烛庸面临楚军夹击的困境,在得知国内政变爆发后,两人无心作战。他们都是吴王僚的弟弟,担心遭到吴王阖闾的暗算,便私下一商量,这仗不能打了,吴国也不能回了,索性还是逃亡吧。两人弃军而逃,一个逃往徐国,一个逃往钟吾国。入楚作战的吴国军队,四处溃散,一部分向楚国投降,另一部分则逃回吴国。
  自此,吴王阖闾掌握大权。
  可是弑君夺位的他,总是觉得心里不踏实,特别是吴王僚有一个儿子,名为庆忌,其勇武天下无双,政变后逃到了卫国。此人不除,永无宁日啊,吴王阖闾杀心再起:必须干掉庆忌!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2: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6)
  
  五、刺客列传:要离刺庆忌
  
  庆忌堪称是吴国第一勇士,生得一副钢筋铁骨,力大无比,有万夫莫敌之勇。他不仅力气大,还十分敏捷,徒脚奔跑可追逐野兽;高速飞翔中的小鸟,他可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抓住。不仅如此,他还有超强的耐力,可连续奔跑百里以上。
  吴王僚被刺杀后,阖闾控制了朝廷,庆忌情知不是对手,便急忙逃出吴都。阖闾为了斩草除根,亲自率一部分人马,驾着四匹马拉的战车,前往追赶。庆忌勇猛,阖闾不敢与之近身肉搏,只是远远放一记冷箭,但庆忌伸手一抄,竟然把箭接住了,其反应的敏捷程度,的确骇人听闻。
  庆忌成功逃脱了,这对吴王阖闾绝不是好消息。
  夜长梦多,吴王阖闾食不甘味睡不香,经常派人打听庆忌的动向。庆忌逃到卫国后,与各诸侯往来频繁,显然他是想借诸侯的力量,重振旗鼓,杀回吴国。
  不行,不能让庆忌有翻身的机会。
  
  阖闾想到了伍子胥。在这个时候,伍子胥是他惟一能信任的人。他召伍子胥进见,开门见山地说:“现在我接到情报,公子庆忌与诸侯们有秘密的行动,我为此事睡不着,吃不下饭。您曾经帮我物色专诸刺杀王僚,现在我想把庆忌的事交给你去办。”
  伍子胥其实并不喜欢刺杀这种不入流的手段,既不光明正大,又不磊落,着实称不上英雄之举。如果说杀吴王僚时,是因为敌强我弱,还勉强说得过去。如今阖闾是一国之君,却要用暗杀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就过分了。听了吴王的话后,伍子胥皱起眉说:“我曾经与大王在密室中图谋刺杀吴王僚,这已是对君主不忠了,现在又要杀他的儿子,这样恐怕有违天意吧。”
  阖闾笑道:“以前周武王讨伐商纣,岂不是对君主不忠?杀了纣王后,后来又杀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可是民众并没有丝毫怨言。我效法周王,怎么可能违背天意呢?”这是在给伍子胥一个杀人的理由。
  搬出周武王、周公的旧事,阖闾显然比伍子胥心里要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并不是一个问题。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君主,他必须要果断,绝不可犹犹豫豫,做得对也罢,做得错也罢,总比迟疑不决要好。阖闾给了伍子胥一个杀人的理由,一个在良心上过得去的理由。
  果然不出阖闾所料,伍子胥很快表态了:“我既然追随大王,还有什么好担心害怕的呢?我这里倒是有个人选,可以为大王除掉庆忌。”
  阖闾听了十分高兴,便问:“此人是否人高马大,勇健过人呢?”
  “不。只是个身材瘦小的人。”
  “那怎么行,庆忌有万夫不当之勇,岂是瘦小之人可以算计的呢?”
  “此人虽然瘦小,但做起事来,有敌万人之勇。”
  “还有此等人啊,你且说说,他叫什么名字呢?”
  “他名叫要离。”伍子胥把要离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说给吴王阖闾听。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13:4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7)
  
  
  原来伍子胥在隐居后,十分留意民间勇武之人,他听到一则关于要离的故事。
  有一回,要离去参加一个朋友的丧事,在吃饭的时候,遇到一位齐国剑客,名叫椒丘訢,在饭桌上漫无边际地自吹自擂。
  椒丘訢吹牛说,有一回他在河边喂马匹喝水时,河神突然冒出来,夺走他的马匹。他一怒拔剑,跳进水中,与河神大战了好几天,在战斗中,自己还受了伤,一只眼睛瞎了。
  这位齐国剑客只顾着吹牛,没有把在座的其他人放在眼中,神情十分傲慢。这时要离正好坐在椒丘訢的对面,对他这种漫天吹牛十分厌恶,便开口说:“我听说勇士的决斗,与神鬼作战时绝不转动脚跟后退,与人作战时绝不说太多的废话。活着出去,死着回来,也决不受人凌辱。而你自吹与河神决斗时的勇气,可是你既丢了马,又瞎了一只眼睛,这是一名武士的耻辱。你不仅没有与河神战斗到死,反而贪生逃走了,现在不仅不知羞耻,又在这里吹牛,在我们面前还神色傲慢哩。”
  剑客椒丘訢听了后脸色变青了。他勃然大怒,一看对面所坐之人,不过是个身材短小之徒,便恶狠狠地瞪了要离一眼,放话道:“小子,你等着瞧!”说罢怒气冲冲拂袖而去。
  要离回到家里后,对妻子说:“今天我侮辱了齐国剑客椒丘訢,他走的时候心怀怨恨,天黑后,必定会找上门来。你晚上不要关门,我坐等他的到来。”要离的妻子听后十分害怕,可是又没有办法,便把家里的大门打开。
  到了晚上,椒丘訢果然跑到要离家中。
  大门敞开着,椒丘訢很奇怪,便闯进去。穿过院子,厅堂的门没有上门栓,他推门进去,穿过厅堂后,看到有一间卧室里灯火亮着,门没有关,要离披头散发正躺着哩。椒丘訢大喜,便偷偷地接近他的卧室,然后敏捷地跳进去,一手抓住要离的头发,另一手抽出利剑,狞笑道:“你小子今天犯了三个错,你知道吗?”
  要离面无惧色,从容回答道:“我不知道。”
  椒丘訢细数道:“你吃饭时在众人面前羞辱我,这是第一错;回到家大门也不关,这是第二错;睡觉时也没有防备,这是第三错。你犯了这三大错,死了也不要埋怨谁了。”
  要离不仅没有害怕,反而仰头大笑,把椒丘訢搞得莫名其妙。要离正色地说:“我并没有三大错,而是你有三大羞愧。你可知道?”
  椒丘訢被他问得一怔,脱口而出:“死到临头还嘴硬,你且说来听听。”
  要离回答道:“我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你,你却不敢当场报复,这是第一件可羞愧之事;你闯入我家门时,蹑手蹑脚,不敢出声,不敢堂堂正正地挑战,这是第二件;你揪住我的头发,拔出剑后,才敢跟我说话,很明显是心虚,这是第三件。你这三件事,都不光明正大,却在我面前耍威风,这岂不是太卑鄙了么?”
  椒丘訢自诩为天下剑客,勇敢过人,不料被要离这么一说,倒觉得自己确实是心虚。反倒要离表现得从容不迫,即便利刃加颈,也没有丝毫惧色。相比之下,谁才是真正的勇者,这不是一清二楚吗?椒丘訢真的觉得羞愧了,他把利剑一扔,叹了一声说:“我自以为是天下最勇敢的人,没有人敢轻视我,不想要离的勇敢却在我之上,真是天下壮士啊。”说罢他头也不回,离开要离家,此后再也不敢吹嘘自己的本事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13: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血时代-338)
  
  
  阖闾听了要离的故事后,觉得有必要见见这位勇士,便对伍子胥说道:“那我得摆桌酒席,好好会会他了。”
  伍子胥亲自跑去见要离,以敬仰的态度说:“吴王闻先生高义,想见您一面。”要离觉得有几分意外,伍子胥便向他挑明来意,希望他能协助吴王,刺杀庆忌。
  英雄无用武之地,是勇士们最大的悲哀。要离浪迹于市井之间,别人却不明了他的勇气与胆量,人都是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能意识到要离价值的人,只有两人,一个是椒丘訢,另一个便是伍子胥。伍子胥亲自来访,这使要离在心理上已经视其为知己,“士为知己者死”,现在有一个机会做一件轰轰烈烈的事情,不再平凡,在血光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又何乐不为呢?
  要离几乎没有迟疑,就答应了伍子胥,他一定会刺杀庆忌的。
  伍子胥带着要离去见吴王阖闾,吴王第一眼看到这位所谓的“勇士”时,不禁大失所望,要离不仅瘦小,还弱不禁风的样子,似乎只要轻轻一阵风,就可把他吹倒了。吴王阖闾看了伍子胥一眼,含有责怪的意思,怎么推荐了这么个人呢?可是伍子胥并没有反应,阖闾只好问要离:“先生是干什么的呢?”
  要离回答道:“臣住在吴国都城以东千里的地方,大王有命,臣岂敢不尽力呢?”
  吴王阖闾半晌不说话,要离看出吴王的心思,便进言道:“听说大王担心庆忌,我可以杀掉他。”
  杀掉庆忌,说得容易,阖闾对要离一点信心也没有,他说道:“庆忌之勇,冠绝天下,而你这么一个瘦弱之人,怎么可能杀死他呢?”
  要离固执地说:“只要大王想要用我,我就有办法杀了他。”
  阖闾拂然道:“你把庆忌当作什么人了。他不仅骁勇,而且也很聪明。如今他落魄了,投奔诸侯国,但对诸侯却不一味奉承谦卑,可见他是个胸有大志之人。”
  要离急了,他抢着说:“我有办法。首先我得赢得庆忌的信任,只要大王给我扣上一些罪名,让我出国逃亡,这样庆忌就会相信我了。”
  阖闾摇摇头说:“庆忌不会那么笨的,他一定会通过各种方法调查您的事情。”
  要离以深沉的声音答道:“那就请大王杀死我的妻儿子女,并且在街市上将他们的尸体焚烧,化骨扬灰,并以千金悬赏抓捕我。这样一来,庆忌必定不会起疑心。”
  此言一出,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大为震惊。
  从来没有人象要离这样,想出将自己的妻儿子女化骨扬灰这么残酷的苦肉计。为了成就所谓惊天动地的事业,要离确实冷酷得令人发指,他这样做,无非想证明自己才是天下第一勇士。与其说要离被吴王阖闾所利用,不如说他为了证明自身价值,达到不择手段的地步。伍子胥一听立即喝道:“那不行。”
  要离顿首道:“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安其妻子之乐,不尽事君之义,非忠也;怀家室之爱而不除君之患者,非义也。’家庭是小,君国是大,请大王成全。”
  酷爱游侠精神的司马迁在其巨著《史记》中,专设《刺客列传》,可是要离被排斥在外。在司马迁看来,刺客的精神在于以弱锄强的侠义精神,吴王阖闾之刺庆忌,乃是以强击弱,而要离为了成就自己的名声,不惜牺牲家人生命,实在与侠义精神沾不上边,只能说是个偏执狂。对此,后世梁启超曾有评论:“要离之事业,非有益于国而至湛弃其无罪之妻子,以长君之恶,君子弗称也。”
  吴王阖闾绝非善辈,既然要离自己提出苦肉计,他也不必感到有良心上的不安了:“那好吧,就依你所说的。”
  
  
  
  
  
  
  
*滑块验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及公众号二维码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星虎 ( 黔ICP备05004538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2 18: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